影视文学作业一 这次的作业字数大概在2000到3000字。请大家选择一个段落或几个场景,结合场面调度等知识,对导演的创作意图进行分析。 本次分析选取的段落为《心香》中75:36——78.35的片段,段落主要内容为莲姑死后,祖孙二人伤心回家,京京在给妈妈写信的过程中回忆着莲姑与外公的故事,回忆着莲姑给自己的教诲,并受此启发,在寄信的过程中记着爸爸妈妈的好,可以说在这个段落中,小主角京京对爱的理解有了深刻的转变,这是主人公在在回忆中感受爱、发现爱、理解爱的一个小转折,我将这个段落主题定义为在“记忆中寻找爱”。 本段落大致可分为五个场面,分别为祖孙二人从祠堂出来,二人骑车经过放牛地、京京在屋子里写信、京京和珠珠在桥上念想着爸爸妈妈的好处、京京和珠珠在邮箱前寄信,本次将先分别对五个镜头进行分析,再结合各场面之间的衔接做进一步的分析总结。 第一个场面某刻呈现图如下:
这个场面中主要有三个方面需要重点分析,分别为构图、三维空间的营造、灯光的运用。首先,在构图上,导演合理运用了“运动、尺寸感、不平衡构图布局”几个手段。具体来说,本场景伊始时,构图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画面中大树和烟为构图的重心,处于前层和次前层,其与画面后层的人群形成强烈的尺寸感差异,加重自然环境的分量,营造出一种淡然缥缈的氛围,配上清晨左上方进入镜头的强烈的白光,在暗示人在环境中渺小无力的同时更制造出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死亡也未曾降临过的生机与常态之幻觉感。 场面最初,仅有烟雾为运动的物体,短时间内吸引观众的视角,造出忽略人物的感觉,为后来人群从屋里出来的这个运动过程做了一个视线迅速转移的反差式铺垫,在强调祖孙二人和其他人出现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含有“略微嘲讽人生”、人的渺小之意,而正当观众顺利重视祖孙二人之时,一个牵牛的农夫又从镜头左下角出现,一下子又将观众的视线拉回前层,完成一系列不同层面运动衔接的叙述。整个构图的不平衡、物体运动性转移的前导性与观众视线转移后置性的关联在引导观众观看的同时仿佛和观众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在多层面交叠的三维空间构造过程中,灯光与阴影的运用加深了纵深感,人物运动叙事动作完成的同时,人与外界环境的交流互动也完成了,在纵深感的镜头之中,我们不得不感叹生命的脆弱及自然的无情,这秩序般常规的自然生活并没有因为莲姑的死亡而有丝毫的改变,牵牛农夫从镜头外向画面里层走去的过程更是将死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升到与社会环境的交际之中,这都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反差,和祖孙二人的悲痛形成对比,造出一种令人心寒但又真实的意味,同时这个场面又和下个场面的意味达到了一个延续的过程。 第二个场面某刻呈现图如下:
这个场面的分析仍然以场面构图作为分析重点,加之工具自行车、镜头延续、三维空间营造、灯光阴影运用的分析等。在这个全景中,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对上一个场面中悲凉无情意味的延续,而这或许正是导演在这个场面中的创作意图的延续。 首先,这个镜头之中,构图的重心仍然是位于三维空间交叠中前层的牛及次前层的大树,树旁运动的几个小孩在镜头出现后不久即成为视线焦点,而后突然出现的三个迅速出现又消失的奔跑的小孩瞬间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为祖孙二人的出现做了一个过渡性的衔接,出现位于空间中后层尺寸感小的祖孙二人借助自行车的运动一出现就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他们的静默无声与周围孩子们欢笑奔腾的愉快分为形成鲜明对比。在祖孙二人消失在镜头之后,那个镜头的延续最富有意味,牛儿依然在吃着草,孩子们依然在欢快地玩耍,这似乎暗示祖孙二人的来到与消失也像莲姑那样,与这个环境脱节,人的渺小与无奈在这个镜头中得到极好的诠释。 第三个场面某刻呈现图如下:
这个场面应该是这个段落中最为中间核心的部分,也就是主人公京京开始借由回忆与诉说来思考“爱”的过程,在这个场面中,仅仅对爱的定义得到了一个沉淀的过程,为下个场面的释放做了基础准备。 这部分的分析主要以场景布置、灯光阴影运用、构图、三维空间创造几部分组成。具体来说,在镜头中,主人公右上方的天顶和左上方的镂空窗子是场景中唯二的光源供给,房间内各种道具包括桌子、水壶、篮子、木桶、筛子等略乱而又条理的放置,都为整个镜头的真实性提供有力的支撑,营造出一种现实乡镇家里的感觉。 此外,在构图上,这个镜头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一般来说,观众的注意力偏向于画面的上方,而京京在画面下方的填充无疑是立足于去缓解这种不平衡,在上方天顶、竹篮与下方主人公的拉力吸引之间,最终以主人公的静中之动即时不时的小动作而赢得了更多的关注,这或许也是导演希望引导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到京京的身上,将心思都附着在这个正在运动思考的小生命身上,和他一同甚至是代替他去思考。 而昏暗的灯光夹杂着飒飒坠落的雨水更使得整个环境处于一种安静的氛围之中,为观众和主人公营造了一种适于沉思的环境,我们的心在此刻得到片刻的宁静,得以顺着京京的思路一同去回忆外公与莲姑的故事,探讨爱的意义,两性之爱、长晚辈之爱。 在具体的灯光运用上,从呈现图中不难看出,镜头光源除了画面中能发现的唯二光源之外,在京京的左脸上也有明显的侧光,暗示着另一光源的存在,这是引导且支撑京京写信思考的基本外界条件,在强化京京形象的同时也仍然为本场面的思考意义服务。 最后,在三维空间的构图上,水壶、京京、水管、木桶、最后黑色的背景呈现Z轴纵深感,而光线阴影的使用也强化了这种物体的立体感,营造一种深邃静谧的意味,京京作为前层的人物,理所应当得到更多地关注与重视。 第四个场面某刻呈现图如下:
在这个场面之中,光和色彩的运用尤为显著,而构图、服装和作为道具的信都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首先,在光和色彩上,这个场面一改之前几个场面冷色调或偏冷或偏暗的光色感,改为暖红色的夕阳光,这光散射在孩子们的身上,营造出朦胧温暖的气息,大有一种冲破内心的阴霾抵达光明的味道,这个场景和第五个场景共同构成爱的散发之意,在年幼的孩子们身上看出一种体会爱甚至是友谊的温馨。而右侧光源的照射下,京京的面部呈现暗淡的,阴影也大有真实立体感的味道,京京和珠珠面部一明一暗,两人的情绪、关系在面部表情以及手、头部、嘴运动的过程中时紧时松,动态变化。 在构图上,这个场景相较于前几个场景来说更为平衡,京京和珠珠两人的位置关系大致上呈现左右对称的构图,但显然整体朝向左侧倾斜,这暗含着一种向左运动的趋势,而最终,京京朝左侧运动,一把夺过信的动作印证且加重了这种左向倾斜的趋势。 从服装和道具上来看,同京京略微成人的涂黄色汗衫相比,珠珠纯白底色配上亮黄色卡通图案的T恤显然更为活泼,显得更为纯真一些,这种服装上的差别也暗示着两人在思考的深度上有所差别,京京的思考更为成人化一些。而作为道具的信是贯穿最后三个场景,是京京思考的依据,也是京京和珠珠两人互动对话的依据,它带动这部分情节的发展,是重要的工具。 第五个场面某刻呈现图如下:
这部分场面主要有三个镜头,第一三是全景,第二个是近景,这三个镜头的结合与上一个在桥上的场面合理衔接,第二个镜头解释了上个场面中抢信行动的原因,透过光影和构图的结合,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态度与情绪的变化。 首先,第一个镜头透过暖色调光的直射、白蒙蒙的雾气营造出朦胧的剪影的感觉,以镜头较远层面失焦的手法使得前层轮廓分明的树桩极具立体感,这种景深构图也为看似平面的剪影人物构图整体增加了纵深感。 在第二个镜头中,人物略微不同的构图位置使得同一光源、角度下两人的面部呈现不同的阴影,珠珠低头含胸的模样像是在为自己未能想出京京爸爸的优点而自责,而京京自顾自的形象使得两人的关系上呈现出一个上下不平的感觉,两人的关系具有了一种隔膜感的味道。在两人的对话中,这种猜测得到了证实。京京傲娇的模样就像身上那件土黄色的无袖衣裳一样,表现出京京自认为成熟,内心倾向大人的一种形象架势,这种思维在整个场面中得到诠释。 第三个镜头中,同第一个镜头一样的剪影即视感,京京自顾自投下信封后,珠珠却仍停留在邮筒旁,未跟上京京的节奏感,而陌生人剪影又加入其间,遮住京京的背影,最终,珠珠跟上京京离开,在这个镜头中,两人的运动轨迹及时间的不同节奏步调是比较令人重视的。首先,在构图中运动的物体即是观众关注的焦点,因此,在该镜头中,导演引导观众注意京京的离开,随后,安排两个陌生人物出现,在遮挡京京背影的同时取代他的被关注性,顺利将关注过渡到珠珠身上,再借助路人的移动顺利将珠珠和京京汇合,共同将观众的注意重新拉回。 总结:这个段落是本人依据自己的理解和主题的升华确定的,或许和导演的构思不同,但仍希望是一种思路。这几个场面过渡线接下来,顺利地将一个孩子从失去莲姑的悲伤中拉回到现实,并在回忆中补充升华了继续前进的动力与思考,是一个孩子感悟爱的开始,值得被重视。
与丈夫离婚后,女儿以“跟着学京戏”为由将10岁的儿子京京丢给了早年丧妻今独自在南方城市生活的老父亲。多年前,名噪一时的京戏琴师父亲因不满女儿婚事及对京戏的逃避,与之心生罅隙,祖孙两人初见尴尬之外,他对京京还有种莫名的怨恨。无意间知道女儿已同丈夫离婚时,父亲对京京愧疚之外多出怜爱,祖孙两人情感日趋正常。祖孙两人渡江拜会也是独自生活的佛教徒莲姑,莲姑一席话让京京初识人生,心细的他也发现外公与莲姑早已相敬如夫妻。莲姑收到杳无音信40年的丈夫从台湾寄来的信件,外公一时心重如山,但莲姑并没等来她的丈夫而是听到噩耗,不久也重病不治故去。弥留之际,莲姑表示对外公多年的照顾不胜感激,并希望他能替自己超度。为了帮莲姑达成心愿,外公忍痛欲卖胡琴,这时,京京给了他意外的感动。
整体电影的故事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故事,有头有尾,故事的整体非常的顺畅,现在有很多现在的电影都不会去在意细节,对于一些场景外的故事逻辑根本就说不通,经不起推敲。而《心香》给人的感觉就是故事很自然,整个剧情给人感觉都很舒服,虽然我觉得还是有一些些瑕疵。 京京和外公要分开的时候,外公似乎又想提让京京去学戏剧,但是珠珠在京京想要答应的时候拉了他的书包一下,这点特别打动我的是,外公在最后还是痛苦的,他生活的希望从莲姑变成了京京,他还有私心,还希望孙子能陪在自己身边传承自己的技艺,而珠珠的提醒就在于其实外公的悲剧就在于戏剧,虽然为自己钟爱的戏剧奉献了一生,但是戏剧是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坚持自己的坚持要付出的代价其实可能就是像外公一样,不会有一个很美好的人生,而不论京京怎么在这段时间喜欢上外公和莲姑,外公其实都应该明白不应该让孙子在身边和自己学戏剧了,因为可能让孙子幸福、不像自己这样悲惨才是一个老人家需要去做的
董桥书里推荐了好几次,终于看了。这个感觉是在广州拍的吧,趟笼、老荔湾那些巷子和屋顶、黄沙那边的珠江边、五仙观…京戏、台湾、隔阂,好看但不成熟更不完美。
老广州风情拍出来了,两小孩的戏比较有趣味,朱旭演得很棒,结尾俩人唱上去有些概念,我们处理这种题材始终后劲不足。
中国人该拍这样的电影。情真!动人!
《心香》在经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这种对抗和冲突上显得没那么刻意
相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
片子哪儿都好,尤其是用光和人物,还有一条始终无法交合但意味深长的台湾线,但这个价值观实在是太保守了:从菩萨到京剧,流动的满是依依不舍,最后的无奈分别如果只从爷孙角度上考虑自然是极好的,但传统不是一个筐,所有东西的分别都需要“无奈”…可能也是政治风波之后文艺受到的影响吧。可与朱旭的《变脸》对看,一破一立。
当外公看见京京站在码头唱京戏的时候,留下了一滴眼泪,仅仅是一晃而过的镜头,却给我内心强而有力的震撼。
节奏悠缓,但看得并不着急,难得。广东的老房子、老榕树、老街以及唱戏的老人,慢镜头都有滋有味,关于生死的追问抒情尤其动人。和同是朱旭主演的《变脸》有些重复,一个川剧一个京剧,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但这部在前嘛,而且同样不管老人孩子都演得好。
古韵悠然。
跟友人都看哭了,不刻意煽情,就是淡淡地、缓缓地把现实呈现给你看,想到了小时候,那些记忆,我有把握地说会记住一辈子啊…光影很漂亮,小演员老戏骨都很赞,寥寥几笔勾勒清晰群像、事件、大背景,是导演功力。没有这种电影的土壤,是当下的悲哀。
一个导演,能找到朱旭老爷拍部戏,值了。。外公家那高阔敞亮的大房子,可把我欢喜坏了。。。。
因为《孙子从美国来》而得知的《心香》。看完后想说:就演员的表演而言,感觉《心香》更胜一筹;不过,从故事剧情上看,我倒是更喜欢《孙子从美国来》。
一部难得的中国电影,难得在于其中立性。并没有预想的煽情和强塞观念,而是用细致构建的美学去打动观众。
朱旭老爷子真的是中华传统文化推广大使…《刮痧》、《变脸》、《洗澡》还有这部充斥着传统文化符号(京戏、龙舟、古文、胡琴、祠堂、观音、守候、慰灵、落叶归根)的《心香》,他总是担当着传统的继承者,不停地面临着新旧世代的断裂,却永远显露出那个心中秉承旧规矩的辛酸老者形象,在他身上我们总能找到自己长辈的影子而略去他们骨子里的陈腐,某种程度上这应该也算是记忆的美化。而此类电影也多采取传统且亲民的古老叙事方法,吴天明(伙同第四代)是拍摄此类电影的佼佼者,孙周很难有所超越,加之本子偏单薄又采用了稍显刻意的儿童旁白(不知为何国产儿童电影非常喜欢使用旁白,如《谁说我不在乎》),更是落了下乘。但本片的打光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加深了电影质感。并且京京这个男孩形象没有落入窠臼,写得算是可圈可点。拷贝状态不佳亟待修复。
第五代的浓郁写意、台湾新电影的温厚写实、混乱的南北时空自洽在一处
功夫茶,赛龙舟;广东祠堂,吹拉弹唱;文化的传承,亲情的碰撞,倔强中坚守,含笑后离世。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京剧已成老朽,电影也要死绝了吗?
1.悲悼时光流逝,感怀生离死别;2.“相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3.镜头里的光影弥漫着淡然的哀伤,幸有几抹温暖的人情在。
我太怕看朱旭老爷子的戏了,那里总是太多逝去。有阳光透进木窗的风景,冥顽的童真,共处一室转霎的相伴,回望往事后知后觉的察悟。像在看一幅染了重笔的时光油彩画,总会有那时人们绘制它的冥思透着光泛出来。
结尾不太好,把余味都冲淡了。构图和布光可以用惊艳来形容(碎掉的观音像,屋内外的共舞,老宅大榕树),配乐也是大气深沉,虽然南方城中城的那种深与静还没有被完全展示出来,但已经可以感受到光影里流动的生死、时间与难以名状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