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363.html
悬崖底下是汹涌澎湃的大海,上面是刑讯逼供的“疯女人”,当双手被缚的米兰塔医生面对这样一种“绝境”的时候,他也许只有一种选择:招供自己的罪过。“我喜欢这样,真可惜这种日子过去了,真是可惜啊!我不能这样,宝莱尔,我做不到。”他说起了为她擦去身上的汗,给她敷了药,承认抵挡不了诱惑强奸了她,他陶醉在过去的权力中:“我拥有你,我拥有所有人。”他也坦承了自己“病态的好奇”:“我想知道一个女儿能被干多少次?我想知道她的阴道会有什么变化?我想知道当她被电击是阴道会不会干?以后那地方会不会长什么出来?”
他看见了秘密警察非人的拷打,他参与了对她身体和精神的戕害,他供认了那一段残暴的历史,但是当这一切都成为了“事实”,曾经的受害者宝莱尔却又平静地走向他,解开了捆绑他双手的电线,然后独自离开。当事实已经清楚,当罪人就在眼前,她为什么没有将他推向悬崖,用一种报复的手段让他付出代价?或许是为了遵守她当初审讯时的承诺:“如果他招供了罪行,我会放了他。”或许只有当真相被揭露出来,怨恨也就不存在了,反而是一旁的丈夫格拉多,在“听说”了这丧失人性的残暴行为之后,气愤地走向了曾经把他视为好人、在审讯中又想帮他的米兰塔医生,似乎只要一用里,就可以将他推下悬崖,和那辆车一样葬身海底,似乎就可以让妻子受到伤害的身心能够得到宽慰,但是最后,他也停止了,跟着宝莱尔离开了悬崖。
这是个出乎意料、完全反转的结局,那么存疑的问题是:米兰塔医生是不是真的是施虐者,那段历史是不是真的是自己亲身经历?从他在格拉多家里喝多了入睡而被宝莱尔捆绑起来开始,他一直不知道宝莱尔所说的那段经历,并且将宝莱尔无辜用暴力让自己承认犯罪事实是另一种犯罪,“这是犯罪,我不认识你,你是个疯子。”因为格拉多在回家路上爆胎,米兰塔医生好心帮助他送他回家,一个充满爱心的邻居突然就变成了被审讯的对象,米兰塔是诧异,是愤怒,甚至威胁她会为此付出代价,而格拉多则变成了同谋,而这样一种态度几乎贯穿着宝莱尔审判的全过程,他被绑缚,被殴打,血从脑袋里流出来,被枪指着脑袋,几乎丧失了一切的尊严和人格,在这样的情况下,米兰塔也都在否定宝莱尔所说的犯罪事实,似乎他真的没有参与其中,真的不是施虐者。
而在这个过程中,米兰塔一直在说自己没有参与这段历史,而且有不在场的证明,他提供了电话,提供了证人,而格拉多为了证明米兰塔所说的是事实,他也打电话过去,电话那边一个叫伊拉娜的女人认识米兰塔医生,她可以证明那段时间米兰塔的确不在国内。米兰塔否定认自己参与了对宝莱尔的施虐,而且有不在场的证明,所以他最后的面对悬崖的“坦白”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求生力量下的谎言。而且,面对最后的悬崖,米兰塔突然转变态度本身就极为可疑,他口中所说的“事实”更多是感受,无论拥有权力之后的满足,还是对女性身体的觊觎和占有,无论是电棒插入身体的刺激,还是那种病态的好奇心,都是一种在事实基础上的感受,而事实呢,也并非是米兰塔自己揭露的,在审讯过程中,宝莱尔把自己蒙受屈辱的那段历史告诉了丈夫格拉多,格拉多为了平息事态,一直在劝说米兰塔承认,所以宝莱尔是陈述事实的第一人,在格拉多的转述中,米兰塔其实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进行转述,包括面对摄像机“透露”的细节,包括最后讲到的14次强奸,都不是秘密。
米兰塔为了求生而编造了自己实施暴虐的事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信的。而宝莱尔指认是米兰塔强奸和侮辱了她,似乎更多也是缺少必要的证据。在她被军政府关押和侮辱期间,她的眼睛是被蒙住的,她只是听见了殴打他的那些人发出的声音,听见了那个医生对她进行的施虐行为,所以她并没有真正看清那个罪人,而在遭受了这种侮辱之后,宝莱尔一直生活在压抑之中,因为压抑而变得敏感,出狱之后又遭遇了和格拉多情感的危机,格拉多投入了另一个女人的怀抱,宝莱尔是因为格拉多问被捕入狱的,当一切都被改变,她其实受到了双重伤害,所以被强奸、被屈辱的那段历史她几乎没有对重新回到身边的格拉多讲过,而遭受了双重打击的宝莱尔一直生活在精神崩溃的边缘,甚至完全变得神经质,她会注意在咖啡馆里的男人,她会敏感观察公交车上的男人,似乎每个男人都是可疑的,都可能是那个医生。而在这一晚独自在家的时候,宝莱尔也是敏感而焦虑,当远处出现一辆车时,她灭掉了所有的灯,紧锁上了门,拿出了一直准备好的枪,当看到下来的是格拉多的时候,她才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而当米兰塔再次回来,宝莱尔又开始防备,又开始进入临战状态,所以在最后用暴力实施的过程中,格拉多也认为她疯掉了,完全是神经质的表现。
而且,宝莱尔认为米兰塔就是那个强奸和侮辱她的医生,也只是一种回忆的复活,她说米兰塔的声音、气味都符合,“他就是那个医生。”这多少是一种主观感受,而她唯一的证据是米兰塔车上的那盒舒伯特的磁带。宝莱尔偷偷开走了米兰塔医生的车,发现了车上舒伯特《处女与死亡》的盒带,她曾经被医生强奸时,播放的正是这首曲子,所以她确定米兰塔就是凶手,并且在对米兰塔拷打的时候,播放了这首曲子,“这是送上来的礼物。”他要让米兰塔在这个四重奏中恢复记忆,并且用同样的手段让他从施虐者变成受虐者。
因为气味、声音以及职业而判断米兰塔是凶手,因为车上的一盒磁带而确定他就是罪犯,无论如何都有些牵强。宝莱尔被自己的神经质带向了暴力世界,而米兰塔又极力否认自己参与其中,还有不在场的证明,似乎更能说明这极可能是宝莱尔被侵害之后的主观判断,也把米兰塔最后承认的“事实”推向了无法证实的悬疑中。真相到底是什么?谁是真正的罪犯?或者,宝莱尔是否真的遭遇了暴虐?一切又变得可疑,但是在这场看起来充满了闹剧特色的“审判”中,这种证据、罪犯和原告的模糊性,并不是为了制造某种悬疑,而是一种淡化个体的方式:不管米兰塔是不是真的是那个恶魔般的医生,也不管受到强奸和侮辱的是不是宝莱尔,也不管这场“不道德的审判”能否证实实施,淡化个体的经历和确定性,只不过是为了凸显历史的整体性,也就是说,在这段军政府非人统治期间,具体的受害者、具体的施暴者,具体的细节可能会有出入,可能会张冠李戴,可能会有谎言,但是只要那段历史存在,这一切就是真实存在的,集权暴政下的白色恐怖,民主革命的疯狂镇压,秘密警察的大肆猖獗,人性逆转的冲突矛盾,才是真相。
而正是在这个历史整体性的真相被揭露的故事里,主角其实不是曾受到伤害寻找罪人的宝莱尔,也不是曾经可能施虐最后也承认自己犯罪的米兰塔,而是一直在中间试图化解矛盾的格拉多。在历史中,宝莱尔是受虐者,米兰塔是施虐者,在现实里,宝莱尔变成了暴力者,米兰塔成为了受害者,不管历史和现实发生怎样的倒置,格拉多在他们中间具有更多属于历史整体性的隐喻。他本来是反军方政府的革命人士,是地下报刊《解放报》的主编,这张报纸上的所有文章都揭露了军政府的暴行,而负责联络、收集这些文章的人就是他的女友宝莱尔,最终他们的行为暴露,隐姓埋名的格拉多得以逃脱,而在斗争前线的宝莱尔锒铛入狱,所以宝莱尔在狱中所受到的非人折磨完全是在替格拉多承担责任,这既是一种对于民主事业的斗争,也是对于他们之间爱的坚守。
但是在宝莱尔自我牺牲之时,格拉多却投向了另一个女人的怀抱,这是对于爱的背叛,而出狱之后格拉多似乎在感动中又回到了宝莱尔的身边,而这样的回归又变成了某种欺骗。格拉多几乎是一个背弃了革命信仰和爱情的象征,如果这仅仅属于历史,那么当进入现实的时候,他代表的却是这个整体性国家的虚伪。他和宝莱尔生活在几乎隔绝的小岛上,维持着他们所谓的婚姻,但其实是貌合神离,格拉多关心的是政治,是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当军政府被推翻,当总统要清算历史,他站在新政府的一边,甚至当选为委员会主席,无非是一种权力的满足,他答应要将以前迫害她的人绳之以法,但是对他来说,更重要的则是让她不再追求那段历史,不再神经质的生活。
所以当宝莱尔把送上来的“礼物”当成罪人并对他实施暴力,而这个罪人又是自己眼中的好人,而且自己参与其中很可能变成同谋,所以格拉多处在中间,扮演了一个可笑的角色,而这个角色正是这个国家的另一种写照。他一方面面对自己拿着枪的妻子,面对曾经为了他受到伤害的女人,希望能够帮助她,使自己少受一点内心的折磨,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确成为了她的同谋,他在宝莱尔的命令中用电线绑住米兰塔,又出面劝说米兰塔承认罪行,当宝莱尔只想让米兰塔承认,承认之后就可以放了他,格拉多又把整个事件都转述给了米兰塔,让他写下来,让他对着摄像机供认,而当米兰塔终于有机会抢走了宝莱尔的枪,他又像一个男人那样帮助妻子,使得妻子再次成为主动者。
另一方面,他又害怕事情越闹越大,害怕自己无法洗脱同谋的罪行,又不断地劝说宝莱尔这是一种犯罪,一种疯狂丧失理智的行为,他指责宝莱尔太疯狂,仅仅凭自己的感受就确定了罪人,而且,作为一名律师,他对她说:“即使他有罪,也不应这样。”他提出的问题是:“如果他不肯认罪呢?”宝莱尔说:“那就杀了他。”对于宝莱尔只要一个交代,她不想杀人,但是在格拉多看来,她随时可能杀人,所以他必须即使制止,只有即使制止,才能不是麻烦扩大,才能保住自己的身份。同时,他又站在米兰塔的一边,给米兰塔擦去血迹,传递米兰塔想上厕所的想法,尽一切办法让他只承认罪行,还努力接通那个电话,证明米兰塔不在场。
所以处在宝莱尔和米兰塔中间,处在过去的受害者和施暴者之间,处在现在的施暴者和受害者中间,格拉多既无法控制局面,又不想事态扩大,这便是政府的一种隐喻,它是讨好的,是软弱的,而一切的目的是维持现状。格拉多是律师,代表着法律,是国家委员会主席,是制度中的成员,当这个决定被泄露,政府还派人前来保护他,他又代表着权力,法律、制度和权力的作用是揭露历史保护弱者,而处在揭露真相的漩涡中,他既不是为了使真相露出水面,也不是为了保护受到伤害的人,而仅仅是为了不让自己受到牵连,仅仅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所以摇摆,所以犹豫,所以成为一个可笑的傀儡。
所以在个体无法还原真实历史的情况下,在个体似是而非的陈述中,只有历史的整体性才能构筑真相,而历史整体性在现实中又继续发酵继续演绎,就像“死亡和处女”那盒磁带一样,它是历史的见证,是历史的隐喻——处女被剥夺了最真实的身体,它通向的是爱和信任的死亡,而在最后一幕中,《死亡和处女》四重奏又在舞台上演奏着,底下是正在欣赏演奏会的宝莱尔和格拉多,包厢里是正陪着家人的米兰塔,“不道德的审判”像没有发生过一样,但是当宝莱尔向上的目光看见米兰塔,当米兰塔向下的目光看见宝莱尔,似乎他们都在寻找着对应者,施虐和受虐,是历史不可分割的关系,也是现实无法超越的彼此,而最后的镜头是格拉多,他在双向的目光中,他在历史和现实里,他处在“死亡和处女”中,一种讽喻,是挣脱不了的存在,也是无法根除的象征,因为,这个国家才是真正的主谋。
第1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4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不道德的审判》,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受害者不堪回首的惨痛评价了!
果树:
导演的功力、演员的演技、开头结尾强烈电影感的加分,其实藏了剧本的拙。本应给予悬而未决之感、让观众无法支持任何一边的天平,却强烈地偏向了“女主是个女疯子”那边。
墨夜轩:
三个人,一间房,一个罪犯,一个受害者,一个律师,三种立场,三种说教。 强大的导演调度和演员表演,塑造了这部精彩的电影,女主和医生贡献了影帝影后的表演。
曲有误:
一场梦一场空,演员们的表演印象深刻,对结尾判断失误,没想到还有音乐会对视的出现。
汤达人:
不太喜欢结尾四重奏,反而喜欢在悬崖边上戛然而止……结尾似乎把结局点的太透了,缺乏想象空间。
薛Tony:
抛开剧情上戏剧冲突设置的漏洞,这是一部完美的电影。
Candice:
上承水中刀,下启维纳斯,人性晦暗,寂夜幽深,密室里的强势女人,残酷凶悍。波兰斯基是个邪门的艺术家,无与伦比,戏里戏外都喜欢整一些不道德的故事。
飞扬独霸:
被震惊到无话可说。
我们敏熙:
是有电流感的电影,逼问,真假难辨,在通向观众预设中的结局途中,导演的功力就显现在如何抵达上了。最后,恐怖戴上和蔼的面具,仍在蔓延。
橘的大橘:
人性暴力的刨析,最阴暗的一面。
法罗岛岛主:
复仇者总在屠刀落地前一刻释怀恩怨,以免自己变成加害者一般的魔鬼。
Pincent:
有限室内空间的舞台戏剧张力好,三人展现法律、政客、民众的关系,国家机器/法律的角色在这类事件中经常扮演缺位或迟来的角色。
我略知她一二: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真假假又有什么意义呢,你要的不是真相,而是脑海中意难平。到底意难平,怎能挥手当成空。
大大大大大白猫:
室内戏调度合格,演员表演在线,但这些都可以更好。至少波兰斯基之后(和之前)的作品都证明了他的水平远不止此。
#FIFF1#DAY4的无人知晓场刊评分稍后会在广播中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任何人都无法逃脱权力的腐蚀,无论性别、年龄、信仰、教育背景。
波兰斯基讨论的是人和人之间最幽暗的细节。有关于信任、负罪、奉献、贪婪、猜忌,无论是患难与共的夫妻,还是陌生人之间,当我们面对一个可以摆布的他人时,我们会如何把持自己的内心。律师用不信任来平衡他对妻子痛苦遭遇的愧疚,妻子用一个接一个谎言来惩罚他她无法面对的自己,然后用失控和暴躁平衡自己无法言述的不安。医生更是怀念那个可以任意支配他人的时代,但表面上要伪装得比一般人更有同情心。(他自己在生活里也是这样做的)越来越强大的外表堂皇意味着内心深处隐藏着不能满足的欲望。
世俗权力如此,婚姻如此,一切都摆脱不了这种控制。
波兰斯基在苦月亮的最后道出了人类磨难的根源“贪婪”,在本片里他又给出了解脱这一切的方法,那就是诚实,女人对于真相近乎于歇斯底里的探究最后解脱所有人,包括那个罪人。
面对我憎恨的人和事情,我总在想,这是唯一的方法吧。
舒伯特的《死神与少女》贯穿全片始终,使得被压迫的愤怒和恐惧为这部电影更带有跨越时代的复仇使命,真相往往是悲剧的另一种形式,脆弱与狰狞也可以不分你我。死神带走了无力反抗的少女,少女又不知何时会变成死神。全片只有三个角色,几乎完全是在一间大屋里发生冲突,戏剧性极强,气氛紧张惊悚,三个身份对立又彼此关联的人物在狭小的空间里上演了生死对决和人性拷问,以暴制暴的主题在历史遗留惨剧背景下格外触目惊心,而结局同样耐人寻味。
片头弹奏舒伯特的《死神与少女》时,我们仅仅能从女主寻求庇护般拉住男人手的动作里看得出来这首音乐对她的影响很大,从开头便立刻一个微小的动作让观者产生疑问,严肃中略带恶趣味的音乐让人着迷却也让人生寒。直到片尾再现了这一幕,镜头转向了更为广阔的视野,我们才明白女主的内心世界已经不仅仅是对过去恐怖回忆的抗争,还有撕心裂肺的宽恕,以及布满荆棘也要面对新开始的顽强意志。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当年彼此追杀、憎恨、伤害的人们居然可以平静的坐在同一间屋子里听着当年的曲子,回忆和欲念中肮脏的一部分也已不为人知的被隐藏在高雅的外表下。施虐者和被虐者不仅仅在施暴过程中会角色互换,他们甚至可以默契的同时掩藏各自的身份,不得不说是一种对现世太平的讽刺。
丈夫和妻子都曾是反抗法西斯独裁的地下工作者,法西斯倒台后,妻子的工作不详,而丈夫一跃成为总统的得力律师,甚至要被总统任命为军事统治期间所有非法暗杀和拷打等侵犯人权事件的主席。从妻子得知这个消息之时,两人的身份便处于对立面。妻子所代表的所有亲身受到法西斯独裁统治暴行的受害者身心俱损希望亲手报复,而以丈夫所代表的司法机关则贯彻人道主义原则赋予施暴者受保护的人权,这场审判从一开始只有正义却不公平。
为什么施虐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化身为野兽,受害者无法反抗;而到了受害者可以寻求司法庇护的时候却只能压抑愤怒仇恨,听从从未感同身受的冷酷司法机关的判决?如果化身死神既可以满足私欲又可以受到保护,正义岂非只是一个第三方与第三方之间的互动,既无关受害者也无关施虐者,仅仅是司法机关与广大群众的一次疑问解答,受害者的声音和希望被置若罔闻,他们被迫“原谅”了,“宽恕”了,因为整个审判过程都与他们无关。所以在片尾看到医生父亲美满子女成双、而妻子只能强忍着悲痛拉住丈夫的手,这样的结局也真是够了。我们感激波兰斯基给了受害者一个亲手审判刽子手的机会,因为不带强迫意识的审判才能有真正的救赎和拯救。
不知道是谁将本片的名字翻译做了《不道德的审判》,虽然名字难免让人觉得义愤填膺怒血上头又略带矫情,但仇恨与理智互换了角色,妻子-受害者-毫不留情的变成了自己最为痛恨的角色-施虐者-,彻底释放了心底的恶念,那一瞬间,是否也会有一点点理解法西斯在施恶时的快感了呢?然而道德这种东西,本就是饱暖问题解决后人们自发创造出来的框条,像一剂温补的汤药安慰群众却不能释放情绪。受害者不能被“代表”,受害者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法律结果。然而即便角色互换,妻子依然逃脱不开过去的阴影,在她的脑海中一遍遍的重复着曾经的伤痛,甚至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更让她绝望:她看见了施虐者的坦诚和自白,却看不清人性之恶的深渊。
妻子行事果断思维敏捷,可以看出年轻时身为地下党骨干的风姿,正因为这钢铁般的意志变得神经质甚至过分敏感,我们更能从言语之外体会到她所经受的苦楚。影片不仅仅在观察受害者审判施虐人时的道德标准和人性拷问,更是将作为女性本身从意识到行动都处于弱势的一面:数个世纪的贞操观和性金箍紧紧压抑着女人的性意识,她们会受到侵犯,然而她们却无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相较男性在性方面的开放和享受,女人却深为这种报复感到羞耻,即便是用丈夫的或者其他工具都肮脏的让自己在施虐时也会侵犯自己的灵魂,这也是女人比男人高贵之处的所在:男人通过自以为是的征服身体来征服女性,其实不过是想在试探自己究竟可以多堕落罢了,这种无耻是很多女性不敢与之苟同的。
同样,女人还被冠上了“神经质”、“敏感”、“第六感”等标签,妻子通过对话、声音和味道认出了罪犯,然而这都是身为司法机关首脑的丈夫所嗤之以鼻的,他心中的那杆秤首先将女人的证词放在了理性之下,最可怕的是他明知道很多法西斯支持者为了洗白使用了假的身份并修改历史,却依然尽力阻止妻子的报复行动,这样的正义皆因自身定位角色顺序不同,所以在妻子看来迂腐的可笑不值得信任。最根本原因,还是男性对于女性身体受到侵犯后的漠视,因为那只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财产受到染指。丈夫放弃了亲手为妻子报仇,在我看来,仅仅是男性社会对于自身建立的道德体系和法律准则的一种服从,这种规则从一开始就要建立在弱势群体的奉(牺)献(牲)以及认(服)同(从)上,所以丈夫从头到尾都在信任着罪犯而非自己的妻子。
在电影中,丈夫的行为几乎是必然的。因为他所代表的角色身份首先是律师,其次是丈夫。他是这个社会秩序的维护人和监督者,是以绝对公正的角度衡量社会道德标准的秤。他与法西斯的区别便是在于他的从一而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杜绝以权谋私,拒绝私刑逼供,绝不佛面兽心。可惜的是,在审判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他独善其身甚至是事不关己的行为。他是个外人却是个裁判,只看未来不重过去,这种绝对理性无疑可以维稳却是令受害者雪上加霜。
悬崖上的那一幕曾给我医生会自尽的错觉,然而人们总是更愿意相信自己的鬼话,并心甘情愿的在鬼话中度过余生,比如医生一再强调自己很尊重女性,比如医生告诉丈夫他是如何的敬佩他的事业。
温暖的色调,冰冷的故事。狂风暴雨制造的停电将这个小屋与世隔绝,也隔绝了理性世界所坚持的一切;屋里的点点烛火象征着个人审判的开始,虽然微弱但对当事人来说已经足够。当黎明逐渐到来,电力也已恢复,外面庞大世界也开始插足小屋法庭的世界,妻子不得不提前宣判。天黑和天亮暗喻着法西斯独裁统治的灭亡,因为小屋内妻子的行为正是重复着独裁时的恐怖行径。所幸导演没有残忍到让医生真的是个无辜人,或许因为波兰斯基曾深受迫害的经历让他更能愿意站在受害者的一边。
和这个一比,《杀戮》简直就是小清新。三个人,一个房间,一场暴风雨,一次不道德的审判,无与伦比的张力,西格尼韦弗牛逼大发了,波兰斯基真不是一般的导演,四星推荐
波兰斯基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没让这片子剪过120分钟
被施暴者埋下复仇种子的波利娜和被审判者控诉认罪的米兰达,是波兰斯基的一体两面,是他的前半生和后半生。杰拉多是旁观者和见证者,是历史和当下。
非常厉害的剧本了,在女主角内心剖析的层面更是做得非常不错。虽然单一场景,但是通过人物关系的演变来变换内部场景,十分自然。但我觉得这个三个演员都不够好,像是情理之选,但未必演到了绝佳,角色本身留有的空间依旧很大。
在男权世界里进行的《不道德的审判》于女权的语境下反成了道德的基石。当它真正矗立在自然的法则当中,我们才看见了其将罪恶绳之以法让正义得以伸张的奇迹景象。本片对于美国司法体系的批判真是一语中的。没错,所有不公正问题的根源都要归咎于那幢不动产:在按照现行道德尺度筑造的房子里根本没有正义。受害者在这座避难所当中既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也得不到诚恳的道歉,而施害者既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也觉察不到自身的罪恶。这个僵死的局面最终因女人来到室外而得到了改善:男人们带回来的依旧是坏的轮胎,而女人却带来了全新的秩序。判断行为是否道德不再依靠事实,而是取决于谁的手上握有权力。因为真相于不道德的语境里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道德系统由谁建立。在一场《好姻缘》的安排下,作者为观众揭示了这种道德的虚构性、伪善性和它本身的游戏性。
曾经对自己施暴的人落在自己手里,应该怎么报复他?“我不想让他死,一开始我想强暴他,我想让他尝尝被强暴的滋味,但我不能,我是女人,我没法强暴人,后来我想让你强暴他,但你可能也不愿意,所以我想用棍子捅他……”女主的这番话就是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恨极了但人就在眼前却发现怎么也弥补不回来,明明看着像个爽片,最后只会不痛不痒。
其实我觉得重点是女人对所谓真相的偏执要求。她不仅要求施暴者的承认和忏悔,应注意的是,她还没忘问她的丈夫是不是曾爱另一个女人,并与她多次发生关系。这应该是她最介意的吧,我为你出生入死,你躺在别人的怀抱里,想死吗?
波兰斯基的悲观主义仅从开场丈夫夜归汽车抛锚便表露无疑:连备胎都是坏的!不过悲观消极情绪从未妨碍其作品的观赏性,这主要得益于导演愿意去拥抱能够吸引观众的类型故事及套路语法(而它们基调通常是积极乐观的),然后在叙述中尽量结合自己的价值取向做出颠覆性调改——当然还要口塞内裤突然尿急等独门怪趣味的风格加持。比如,当你睡着的时候有张俊俏的脸贴了上来,这不一定是在制造浪漫(后窗);夫妻吵架决定着窗户那头一个受困椅子的男人的命运,而非相反(后窗);因一个单词的谬误而正义翻盘属好莱坞惊悚悬疑常见套路,本片却故意让它为坏蛋创造夺枪机会;结尾处,悬崖边上坦白罪行,换作乐观主义作品此公一定跳下去,就像希区某精神病理名片结尾的手枪倒转枪响红屏。可波兰斯基拒绝所谓尊严底线和赎罪解脱!所以他们三人一定会重逢在歌剧院……
承水中刀启维纳斯,要论人性的晦暗幽深,还数这部的力度最狠。而且结合导演的性侵经历,作自况式联想也无不可:你断定那是真相,只是因为你希望真相是那样而已。
“开始我想强奸他,这样才能让他感受到被强奸的痛苦,可是我是个女的所以不能这么做,所以我想让你强奸他,可是又考虑到你可能不愿意,还要时间兴奋起来什么的,所以我想用扫帚柄捅他行不行…”
本·金斯利在结尾用珍贵的表白救了这部扯逼加神经质的电影,西格妮·韦弗则用她彪悍的表演证明了有些人即使遭到再大的迫害也没办法引起别人的同情。
豆瓣竟然这么少人看过。。又是1994的佳作!三个人,一间屋,一个晚上,太精彩了,血脉贲张!西格尼·韦弗相当赞!可以想象一下杀戮之神了,太期待了,流泪~~~
「As long as you're holding the gun, we have nothing to discuss. → On the contrary, the minute I give up the gun all discussion will end.」「I think it was Nietzsche. It's probably Freud. I mean, he said everything.」【♫Franz Schubert — Der Tod und das Mädchen♫】
看这部片子,纯粹是被一个所谓的冷门悬疑佳作骗来的,说是这部片子能让你体会到什么叫做反转又反转打你自以为是的脸,结果我是看了差点睡着,沉闷的剧情让人分分钟想快进,导演就不能营造一下紧张的气氛吗?矛盾冲突也完全让人无感,整部电影平铺直叙,请不要侮辱“悬疑电影”四个字。
故事本身并不是很喜欢,但教科书一般的场面调度与美学镜控,每一个画面的出现都禁不止让人惊叹。电影中传达的摄影美学实在太多太多,学摄影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这部。
那些淹没在历史中的罪恶将永远烙在罪人和受害者的生命中,影片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波兰斯基的犹太人身份和二战时期的童年遭遇。在波兰斯基对空间和场面调度的出色掌控,以及三个主演爆发又不显夸张的表演中,这部场景单一的戏剧改编电影才得以如此精彩。
三重审判:(背景:总统为完成竞选承诺,组建委员会审查在75-80年军事统治期间发生的非法拷打和暗杀等侵犯人权的案件,阿斯巴同意任委员会主席)委员会对死人的审判,死人无法说话,活着的受害者因为恐惧没有发声,施暴者不能得到应有的裁决;宝莱尔对曾伤害自己的医生米兰达的审判和暴力问审。这两种审判体现真理被伸张和话语被认同的困境。另外一个审判则是宝莱尔对丈夫阿斯巴的审判和持枪问询,宝莱尔被阿斯巴指为精神疾病和疯子而不被其信任,宝莱尔为自己的辩护则被无视。道德对维护了肮脏的法律的审判。法西斯国家里,法律只对诚诚恳恳按其行事的人有规范作用。
1.权利的产生与转移;2.道德的脆弱与崩坏;3.痛苦的压抑与爆发;4.审判与原谅、死亡与处女。
又是封闭空间里,三个人的对手戏,比起《水中刀》要成熟得多。但愿这种以女人的第六感作为判断依据,以刑讯逼供作为手段的事情,只出现在电影里。
非常不错,我在无比疲倦的情况下居然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