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有一天我们离开了,会有人为我们伤心吗?
电影的台词极美,可我没记住几个,因为完美的伦敦腔根本听不全,而字幕,早就在全程被泪水模糊的眼睛里哗啦啦闪过。
电影一开始,萨姆对着镜头用录像介绍自己:“关于我的五个事实:一、我叫萨姆。二、我12岁。三、我收集故事和趣味小常识。四、我有白血病。五、你看到影片时,我可能已经死了。”简短的勾勒出男孩的兴趣爱好,他的成熟与天真。在他看来死亡是排在最后一位,虽然他不怎么重视这个问题,但他也清楚的知道自己无法活下去。
以轮椅代步的菲利克斯时萨姆在医院认识的病友,这个略微有点毒舌的孩子,总在关键时刻打击萨姆的新奇想法,但其实却像个大哥哥,带着萨姆一步步完成自己的愿望清单。
好了,剧透到此,开始正文。
很少写影评,因为值得写的影片,我没有勇气再去看第二遍,我怕一样哭成狗。我不算个软弱的人,一个人在北京,生活、玩闹、工作、追寻理想,但是遇到这样的电影总是忍不住流眼泪。
2016是个对我来说算是永远会铭记的一年,毅然决然辞去已经一年的工作,忍痛与那么好的同伴、师傅、领导告别,来追梦。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毕竟还是在勉强度日,无数个夜晚,加班、思考明天的稿件、方案、各种计划,压力重重,曾经奢望的美好爱情也未能如期到来,每个不工作的周末,窝在出租房里孤独的像条狗。翻翻书,看看电影,幻想未来,就这样度过荒凉的日子。敏感的像只人人讨厌的蜘蛛,一点轻微的扰动,就紧张的四顾,看看谁来拜访连接心弦的网。
“我不希望你们为我伤心,因为每次想到我都伤心,你们要怎么好好记住我呢?”
萨姆没有什么表情的一句话,却让我泪湿眼眶。很快他就要死了,他问过很多死亡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害怕。他希望他的葬礼大家能穿花衣服,他希望同伴的葬礼上放同伴喜欢的歌手的音乐,他希望,他走以后,大家过的很好。
我没有他们的疾病,没有那么短促的生命,我还会活很久,应该会很久。我也有那么多奢望的美好,想父母好,想哥哥姐姐们好,想小侄儿好、小侄女儿好、小外甥好……
国荣说他是一只没有脚的鸟儿,只能飞,不能停,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脚,但我知道我不能停。
好朋友在生日里给我寄来我爱收藏的笔记本,同事为我点上生日蜡烛,拍照,更多的人会赞我拍的照片,大家会鼓励我的文笔,所以,我应该还算很好。做着喜欢的事情,还能在忙忙碌碌的岁月里站稳,一点点进步。那诸多的忙碌或者孤独,倒也成了可以谅解的小过错。
就全当那点困难是造物者的一点小失误吧。终有一天,你会带着爱与温情,与过去和解。那么,ways to live forever。
“你们别再哭了 不然到了上帝那里我会抱怨的”很可爱的电影 虽然它讲的是个悲伤的故事 对生命提疑 与朋友相伴 与父亲亲近 完成生前愿望 与最艰难的病斗争 生命是脆弱的但也因为它的脆弱无常才更显它的奇妙他们最后的人生很精彩。虽然结局一定会是离开。但至少愿望都完成了。萨姆没有在最后失望的离开。千万别在我的葬礼上忧伤,因为我是快乐的离开的
死亡之书。
小男主挺可爱的,特别是没有表情的时候,但一说话就有点用力过头了,表演也过于用力。影片像是小男孩的日记,视角和情感都是哪个年龄段独有。影片借男孩之口,通过死亡来探讨生命和意义,没有答案,但能带来新的看法和体验。
我小学的时候,第一次知道死是什么意思,在午休的时候过于悲伤而哭了出来,巡查的同学发现了还询问我怎么了,我那时候对死害怕极了。心理随着身体而成长,逐渐认为死是一切终极的解决办法,能逃避或幸免所有痛苦,自杀的念头也有浮现。成年后,看到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渴望不久的未来能实现永生不老,但很快这样的乐观便消失了。有生便有死,死不过是生命的终结,曾经存在的痕迹永远都不会被抹去,这些印记将会进入历史,随着记忆而传承下去,所以生命就是要不断留下深刻印记的过程。
个人原因,很乏累,看了开头一部分,睡着了……
所有的少年都会死去。有的变成大人,有的变成天空一朵云。
3.5
孩子对死亡的八个问题,也是永远没有人能回答上来的八个问题……有些事情,从开始到结束都很完美,愿生活一直美好……
“我叫山姆。今年12岁。我收集故事和超赞的事实。我有白血病。等你们看到这些的时候,我可能已经死了。”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掉下泪来。早熟,懂事,聪明而坚强的男孩。他短暂的生命就像赴一场为了告别的约会,让人们思考活着的本身。让我们好好爱你,在你学会说再见之前。
Something's perfect from start to finish. "孩子的问题太典型了,有些终会有答案,有些永远都不会有。"
forever young
温情与忧伤缓慢的倾注和发酵,犹如清澈的镜面,折射出生命之花绚烂的永恒。穿插的动画尤其精彩特别。永生之法,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解答。认识死亡才可以面对死亡,了解恐惧才可以化解恐惧。把死亡看作一个约定,把生命当做一次完成。
小孩版《遗愿清单》如此年轻就谈论死亡,怎么能不让人伤心💔
Ella Purnell.
这不是一部儿童电影,而是一部有关儿童死亡的电影。不管怎样,我们都忌讳谈到死。这部电影赏给那些虚伪者以响亮的耳光,以多种形式展开故事,有机结合,构思巧妙。最伟大的是对死亡的提问和思考。主角演的很棒,配角虽戏份不多,但都刻画到位,尤其是父亲,真实可信。想起那本书《我死之前》。
想当然。
情感冲击力上好似【姐姐的守护者】,青少年绝症题材,以孩子的视角思考死亡却做的很全面,多了一份儿童天真和迷茫,一种超越年龄的机智和诙谐,就连死亡都跟着变得不再那么沉重。影片不煽情,不滥情,叙事流畅,画面唯美,配乐深情。孩子的问题太典型了,有些终会有答案,有些永远都不会有。★★★★
让人平静的剧情,温情
从开始到结束,一切都很完美。对死亡的恐惧不可避免,但是更要不留遗憾的活在每一个能见到日出的日子。一个十几岁的小孩离世之前实现了他所有的愿望,我实在是虚度光阴了。
罗比·凯较《木偶奇遇记》长残了,但是演技依然很棒。没有刻意的煽情,真希望他和他们能找到永生之法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莫过于挺孩童谈死亡。
这电影有一种望尘莫及的友情 玩玩闹闹陪着你等死···我突然想 大笑 狂笑 苦笑,,,
这是部十分认真探讨死亡的片子,但老外可以把这片子拍得很感人,很乐观,很励志!而国产导演只会把这部片子拍成典型的苦情戏。此片开始部分没有感动到我,但在飞艇和结尾男主的结局感动到我了,我们不要去想死亡有多可怕,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每一天都过得精彩!无愧于活着!
短暂乐观 也弥补不了注定的缺失 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