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有一个机会逃离这个地方。从铁栏缝隙中闪过的月光像一句低语把我唤醒。它为我打开了牢狱的门。我在无人的地道里摸索着前进,世界像母亲的子宫一样安详。我转过一个又一个转角,它们和我已知的死期一样,看上去无害而令人安心。没有上锁的最后一道门,我爬出去,离开了黑暗我睁不开眼。世上的形是有人早已告诉我的吗,还是那只是大众的规范。我按部就班地生活,日子和杂草长过我的头顶,被淹没的人无动于衷。往左右一步迈出轨道,手足就会如头发一样被金属做的怪物吞噬。这世界是一副多米诺骨牌吗,还是一座坟墓?牧师为我祈祷的时候,将他的左手放在我的头顶,祈求万能之神原谅我的罪。因为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所以我从来都一脸漠然。
当我还是孩子,我祈祷我不会平庸。我剪掉的头发被我收藏在抽屉里的一个绣花盒子里,大部分,它们死在理发店苍白冰冷的地砖上。我从未想过对它们说抱歉,关于我的那些无从去向的天马行空,我曾亲昵拥抱过的玩偶。我不想成为那块吊死在横梁上的腐肉,不想成为一个习以为常的步骤。我不想成为一个无法感受也无法被感受的鬼,不想成为那个缺席的人。很多人问过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人问过我喜不喜欢我每天照镜子看见的这个人。一片空茫茫的荒原,一张麻木的脸,像我最恨的呆板,刻薄。死去的肉体吸着缥缈的尼古丁,混沌地快乐着。越是看不见,越要去看见,知道得越多,却理解得更少。你确定吗,你是确实地站在这里吗,难道你不是一个鬼魂?看到太阳的时候我想起来,在昨天我就已经死了。年轻的孩子,未来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不过如此的名词,一个温暖被褥中甜蜜的梦。如同死去的头发一样,我只是还在无知地生长着,等待镰刀收割我的头颅。不要越轨,不要出格,不要去幻想一个夜晚降临的天外来客。我看过的书说,每个人都有一只心兽。我安抚它的方式,就是在看着天花板时,想象那是一片真正的天空。
在1985年的纽约电影节上,伊桑·科恩在被采访时言道:「凡人必将受苦,罪人理应受罚,人饮他人之血而为人。」如今看来,这句话似乎是对科恩兄弟的作品中几乎所有人物命运的总结,亦是对那些人物的存在状态的最好说明。
纵观科恩兄弟作品里的人物,总是被导演在其一贯的精英意识主导下对他们抱有一种复杂的态度,对受苦之人的怜悯、忧虑,对有罪之人的鄙夷、嘲弄。这些人物形象多变,言语和举止往往怪异到有悖常理,其命运也曲折离奇甚至可笑,只言片语难以概括全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科恩兄弟电影中的人物,不论社会地位如何,几乎都在孤独和焦虑组成的漩涡中苦苦挣扎,他们的形象将暴力与悲伤相连、将新生与死亡结合,充满了稍纵即逝却又回味绵长的存在主义意味。
《缺席的人》及其主角艾德便是十分典型的代表。这是一部黑白片,科恩兄弟的初衷是为了表达对好莱坞昔日经典黑白片与黑色电影的景仰之情。担纲本片掌镜的依然是他们的御用摄影大师罗杰·狄金斯,先拍彩色,然后再转成黑白,使得对比更加强烈。在狄金斯的镜头下,光与影营造出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却又极具吸引力的环境,在那丰富的细节中隐藏着最为纯粹的科恩兄弟式的存在主义。
同时在本片中,科恩兄弟摈弃了特别喜爱的移动镜头,采用了大量的固定镜头进行拍摄。固定镜头能够强化主题思想,展现特定的物理和心理空间,创造出不带任何主观思想的疏离感。影片中随处可见对于主角的正面和侧面的固定镜头,同我们一直保持着一种客观存在的陌生与距离。序幕中一分半钟的固定镜头交代了一些重要信息,奠定了影片的整体基调。而在后半部分则出现了许多主观视点的固定镜头,摄影机仿佛便是主角的眼睛,冷漠地审视着外部世界。这些不加取舍的镜头真实记录了人物的一举一动,使得整部作品的节奏更加缓慢、气氛更加凝重,带给观众强烈的压抑感,并从画面中渗透出来自主角骨子里的孤独寂寥。
「我这个人不爱说话。」正如艾德在旁白中所说的,他在影片中的对白少得可怜,即使说话也仅是只言片语,反而观众会听到他大段大段没有声调起伏的旁白。在艾德的塑造上,科恩兄弟似乎有着对老牌影帝亨弗莱·鲍嘉的模仿。鲍嘉饰演的角色向来以性格冷峻、寡言少语著称,而本片中的艾德也是一副不苟言笑、对外部事物无动于衷的样子,甚至他的外型以及终日叼着香烟的姿态也与鲍嘉相当神似。然而,两者所不同的是,艾德这一形象更是内心外化的体现,他荒诞的命运给予观众一种更深的悲哀和虚无感。
艾德是旧金山北郊小镇上的一个理发师,在日常生活中始终是一个「缺席者」和「失语者」。一方面是他自身性格造成的,沉默寡言、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丝毫兴趣(包括他妻子与上司暗通款曲)、生活没有一丝波澜,似乎从开始就处于虚无的状态中,甚至连他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鬼魂。另一方面则是在这个符号化的世界中他一直是被排挤的那个,一直是竞争场域里的失败者,是等级秩序里的受压迫者。从婚姻生活到社会生活,艾德的主体性都是缺失的,自然也就失去了言语权。
但事实上,艾德又并非浑浑噩噩度日的行尸走肉。他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头脑和丰富的思想,习惯于置身事外地观察一切。同时,他懂得欣赏贝多芬的音乐,能在被捕后理解著名律师的各种辩护套路,也可以为杂志社完整地写出自己一生的故事,甚至还会为了稿费而添油加醋。也难怪片中不止一个人对他质问:「你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人?」
荒诞吗?确实荒诞。西方存在主义创始人马丁·海德格尔认为,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人同他的自下而上条件相脱节,面对着的是一个无法理解的世界,即是一个荒诞的世界,人永远只能忧虑和恐惧,而这种忧虑和恐惧也是指引个体探寻存在意义的动力。从影片中艾德大量的面部特写来看,他经常会在沉默与思考中流露出痛苦、焦躁的神情,分明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亦预示着他决定挣脱束缚「站起来」了。
这一切的肇始便是他从一位客人那儿听说了投资干洗店的商机,接着他想到了去匿名勒索与他妻子通奸的戴夫,于是一系列更荒诞的事情发生了——一如科恩兄弟的大多数作品那样。艾德勒索成功,但气急败坏的戴夫想杀了在他眼里的失败者艾德灭口,不过在搏斗中反被艾德误杀,随后由戴夫之死牵连到做假账的艾德之妻朵丽丝,朵丽丝畏罪自杀。然而逃过一劫的艾德却又因为与他合伙投资干洗店的商人之死而被捕,最后自愿放弃辩护而接受了莫须有的死刑。杀了人没有获罪,反而死在了不白之冤上,这个世界的荒诞可见一斑。
从理性的角度判断,艾德是个十足的异类。对于传统的价值观诸如感情、事业、信仰等,好比妻子朵丽丝自杀时应该要扼腕痛苦、得知自己蒙冤并判处极刑后应该愤怒恐惧、有妙龄少女主动投怀送抱时起码有一些男人的基本反应,这些艾德一概都没有(唯一一处稍显正常的情节是他帮助少女贝蒂争取音乐学校的入取资格)。而这便更是加剧了本故事的荒诞性,同时也更能体现科恩兄弟对个体面临荒诞世界时恐惧焦虑的思考,要么沉沦要么觉醒,沉沦的会继续沉沦,而那些觉醒的、「站起来」的又常会以失败告终。以艾德为例,价值感的缺失、自我身份的缺席促使他觉醒、走上自我重建,但无论是投机、还是勒索,皆因屈从于利益和意识形态的控制而无法使其真正找到自我。也许旁人对他的质问「你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人?」才是关键所在,生存问题终究还是得从「人」本身出发。
正是这种非同寻常的主题注定了《缺席的人》不会具有很强的商业号召力,在全球范围内仅仅收获了1890万美元的票房,被视为科恩兄弟电影中相对黯淡的作品。不过评论家对其精致、有条不紊的风格以及比利·鲍伯·松顿张弛有度的表演赞不绝口,个人认为无论是镜头、表演、抑或内涵都值得一观,毕竟「科恩出品,必属精品」。
♑
1.科恩兄弟最棒的作品,哲理性的荒谬小人物故事引发深思 2.主人公可以人财两失,可以荒度一生,更可以一命归西,但面对自己最爱的萝莉,抵抗力瞬间消失。3.不关我的事,我是来看斯嘉丽的。
一个甚至有点老套的故事,没有过多的惊喜,一切都是那么的冷静和克制,却又极其的自然而然,在写意的氛围下散发出浓郁的哲思气息,镜头和主角全都像是事不关己静观其变的旁观者,流露着一种生存状态中早已了然于胸的领悟,以及屈于世事和命运之下的无常与无奈,看完后,想起了加缪的《局外人》。
艾迪如愿收到封口费,但事情很快暴露,戴夫找到艾迪泄愤不成反被杀死。戴夫之死导致多丽丝入狱,艾迪反而未受怀疑,于是他超脱于事件之外,每日只靠少女贝蒂(Scarlett Johansson 饰)的琴声打发时光,不久一场车祸让事情急转直下……
沒有波瀾起伏的情節,只有小人物的無奈,無力之感!
巧合处理得巧妙,人为就变得天成。几个人物各自的故事之间是如此富有逻辑,而且衔接得自然,然后一个急转——科恩兄弟的标志性手法
1.又是贝多芬,残酷和绝望的东西总爱配上贝多芬的音乐,比如大象、麻将…;2.结尾很好地阐释了迷宫的意味,从处女作血迷宫开始一脉相承的命题,终于形而上了一回;3.Coen的失控题材中最不失控的一部,更多的剥夺失控的表象直指荒谬的本质,用黑白影像和古典音乐营造舒缓冷静的笔触,减少了悬疑的闹腾
典型科恩兄弟编剧电影,凶杀、勒索、绑架的不变主题,配合滑稽怪诞的叙事模式,剔除剑拔弩张,配之同样卓越却无夸张技法的影像呈现,塑造了一个个性格迥异而饱满的人物形象,在艾迪内心独白的穿插下殊途同归,最后切入现实回忆终止,只剩落寞孤寂的艾迪细数珍馐,一切都无非是辛辣嘲讽,归于虚无罢了。
很平淡,但又很荒诞;很黑色,也很荒谬;人生就是一个个巧合,同样也是一个圆环。你可以轻而易举得逃脱罪恶,也会无可奈何地成为另一个背锅少年。还真的应了那句老话,天道好轮回,看它饶过谁。虽然少了紧凑的情节,多了絮絮叨叨的旁白,但平淡中也耐人咀嚼,耐人寻味。
①复古精致的黑白影像,贝多芬的钢琴乐曲与故事整体所呈现出的疏离感极为相衬②科恩兄弟擅于混淆虚实的界限,即便是出轨&谋杀的陈腐元素,通过独出机杼的安插结构亦能玩出不少存在主义的荒诞趣味③"测不准"理论与圆形喻象④面对生活,如果只能选择沉默而不去开拓,又怎能应对无尽的宽阔与未知。
力道足啊这电影,被击中了。各种元素恰到好处:黑色、案件发展、大叔和萝莉的副线。甚至把几个哲学概念加进去了,很神奇的感觉。摄影极其精致,贝多芬似乎也是专为这种冷酷风格的黑色片而生似的。男主声音很有磁性
科恩兄弟先写了这个故事,然后觉得应该拍成黑白电影,正在犹豫用黑白摄影机还是拍成彩色再转黑白的时候,制作公司要求他们拍一个彩色版本,所以就决定用彩色摄影机拍再转黑白了,最后发行了两种版本。https://site.douban.com/162951/status/1753784492/ 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755501333/
就像反复拍一个人的肖像,沉默如迷。对我来说,这部电影最重要的配角不是斯佳丽,是阿蒙。
科恩的复古黑色电影,从光影到叙事都是对于传统黑色电影的追溯,但是整个情绪是更加自省式的,人性的幽暗与个体的无所依存,更像是加缪的《局外人》,用缄默与独白来对抗荒谬世界,而他们的终点都是死亡。存在消逝,虚无蔓延。
一开始看到主人公的苦逼遭遇我以为剧情的发展会很好笑,就像<冰血暴>或者<血迷宫>那样荒谬。谁知结局如此伤感,这次科恩兄弟是真的正经起来了,黑白的影像加上贝多芬的音乐显得异常冷静,虽然黑色幽默也没少冒出来,但这次我却笑不出来,因我已经开始同情这个并没有错的理发师
只要看过《血迷宫》《冰血暴》《巴顿芬克》《老无所依》,就很难不喜欢科恩兄弟,电影语言与中心思想的成熟给人一种负重感,科恩兄弟最大的特点归根到底荒诞二字,生活荒诞,感情荒诞,行事荒诞,万物荒诞,无处不在的荒诞大大延伸了科恩兄弟电影的讽刺感,同时也能极大地消解悲剧意味,沉重而不自知。
松顿的脸和演技在黑白下质感无以复加,话少烟多的男人性感到肝颤。摄影爽命题冷都不用多说,科恩配乐是我永远的死穴。noir对他俩来说算什么
给罗杰迪金斯的摄影跪了……他的摄影风格只有在这种形而上的影片中才得以完全体现
越来越喜欢科恩了啊,能把犯罪拍得这么喜剧,又把喜剧拍得这么悲凉。孤独沉默的凡人们啊,一生一世的挣扎沉浮,真是在迷宫里转悠乐此不疲。跟外星人点点头,还是回监狱的电椅上去。哪怕临死,我的目光也不过停留在你们的发型上。我不过是个理发师而已。杀了我也是杀了你们自己。
不确定性原理: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还有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
我不曾缺席,只是我来的时候你刚好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