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片子叫summer of soul, 不是soul of summer。
昨晚去门口的影院看“电影” —— 自打其重新开放后,我们就时不时去光顾一下,经常是醉翁之意在酒,也在于希望它不要因为去年的疫情而撑不下去了。影院可以边看边点饮料食物。—— 一个亮点,是饮料单里有根据电影inspired的cocktail。
本来,电影是艺术,但也是娱乐。到了大屏幕前,能喝一杯something interesting,也是额外一乐。我是不反对的。
昨晚,看了这场不是电影的电影。与其说纪录片,不如说是音乐片。就冲着音乐本身,便值五星好评,更何况其他!
这是一场发生在1969年,纽约Harlem的音乐节。日期,正好是阿波罗登月。这场免费入场的音乐节吸引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黑人观众,但结束后,录像却被压箱底。无人问津。
昨晚,随着影片,似觉穿越了时空。随着修复的影片来到了那个盛夏之日。镜头里的人一个个那么面貌鲜活,充满了“风格”,不只是台上的演员,也是芸芸观众。
音乐当然实在太好太好了。平时戴着耳机听,和看到昔日现场完全是两码事。临场发挥的各种花絮,太棒了啊!此刻,我只能再一次五体投地,表示,音乐是,就是,只能是,以天才胜的category。
天赋惊人,惊人,还是惊人!
第一曲结束我简直忍不住要击节称叹,鉴于公共场合不能这么失态忍耐下去。事实证明我“多虑”了,因为往下每一首结束周围的观众都拍起了手。仿佛大家都觉得此刻不是在看电影,而是身处其中。除了音乐本身之外,也在于在那个时代 —— 黑人争取平权运动屡遭挫折,肯尼迪被刺,马丁路德金被暗杀 —— 怀着那样的感情去演绎歌曲,传达出的情感,感染力分外惊人。
回到影片。
我个人觉得,影片将音乐放置于主题地位,减缩,克制相关历史背景评论是明智之举。我觉得串联有逻辑,且尺度合宜。
1)表现南方黑人的悲惨生活,也并未多提,仅以staple singers的爸爸几句访谈概括。
2)本片没有特别的煽情马丁路德金被刺后的社会动荡,而是通过Mahalia Jackson一曲深情含泪演绎表达。
3)阿波罗登月。正好是音乐节当日。当全美人民关心这一人类壮举时,哈乐姆的黑人可没兴趣。
(当然没兴趣了!要我也没有兴趣!)
过去,总是一句, 黑人对此不感兴趣。此次影片展现了为什么不感兴趣。
登月关我P事啊,谁来关心我们这些又穷又遭歧视的黑人啊!
踏上了月球?很好很好,但是他们从来不踏上我们住的地方呢!
登月!?音乐节对我们更重要,因为这和我们有关。
—— 大致如此,五花八门的,黑色幽默的回答让我又捧腹又含泪。
4)Nina Simone。第一次看到她现场本人。
气质太特异了。眼前一亮。她是obviously hate white。但是,站在那个时代,原因也是obvious的。
are you ready to smash the white things?
遭受歧视的当年的黑人女学生(好美好有气质的一位黑人知识女性啊,后来是Nytimes记者)也只说了句,在宿舍,当白人女生聚集在她房间楼上的房间,狂踩地板骚扰她时,她在听Nina Simone。
you are young, gifted and black。
这是音乐的力量。
5) 5th dimension 的Aquarius/let the sunshine in。两曲结合实在高明。
Hair是我人生中看的第一次音乐剧。一直也有别样情结。
6)一个白人鼓手。
他说,有时候音乐远比文字可以传达得多。—— 深以为然。
7)当年的纽约市长John Lindsay也来助兴。影片给予他极大的正面评价。认为至少在平息种族仇视上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我是第一次在镜头里看到他。OMG!根本就是个好莱坞明星似的大帅哥啊!镜头前气场气质皆一流。此刻简直要问现在的美国政客别的不说了,怎么看着就那么猥琐!譬如那个戏精科莫。Lindsay一生经历也相当令人唏嘘。做了八年纽约市长,身为律师,最后却没有退休金与医疗保险,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
我常说,要是我对美术,或音乐稍有天赋,我真不愿意写文字。比起以上欠缺天赋的两个,我还是写东西稍微好一点。但文字的表达是曲折的,文字本身又太具象,往往意未能言尽,反引起了误解。
音乐就不同了。
音乐是可以直指人心的。
Spotify playlist:
马丁•路德•金遇刺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对一个灵魂乐手说:“你得为我演奏我最爱的歌《亲爱的主》”。
话音刚落,枪声就响起了,他倒在了地上。
他的生命停留在了“亲爱的主”这几个字上,想想真好像是某种宿命一样。
图片 from #灵魂乐之夏#,杰西•杰克逊在1969哈莱姆文化节上回忆金博士之死,之后那名灵魂乐乐手和乐队就开始演奏《亲爱的主》。
这是一场遗忘了近半个世纪的精彩音乐会。
这也是一场有关黑人历史的音乐纪录片。1969年,人类首次成功登月,但是在地球之上,黑人社区仍然受到各种不公正的待遇,他们仍然在为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斗争着。而这场音乐会,正是他们为自己的人民所举办的,那么多震撼人心的音乐,真的是出自灵魂深处的呐喊。特别是最后的一首--Are you ready, 正是在用音乐和诗歌鼓励着自己的人民,要在必须斗争的时候,拿出勇气,直面淋漓的鲜血。
影片采访了当时出演的乐队和当场的观众。
当5 demesions 的乐队主唱看着当年在舞台上歌唱的自己,只是惊讶,那样年轻的岁月,那样充盈着活力的时刻,真是无与伦比的美丽!
而当年参加音乐会的男孩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大人了,看着当年的录影,他只是动情地回忆着自己对于女歌手的迷恋,他说自己并没有crazy, 只是那里的一切都太过美丽,美丽的炫目而无法言说!
这是美丽的,因为出自灵魂,出自对于自我民族的热爱与忠诚。
听着鼓手忘情的击打,听着歌手动情的演唱,自深深处,跳动搏击的心脏像是就要蓬勃而出,喷射一片殷红的鲜血。
福音书是灵魂音乐的重要源泉,尽管他们在现实中受到各种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同情的灵魂明了,他们在用歌声反抗,表达自己发自肺腑的热切与寻找归属的渴望。
动人心扉的音乐,永远关乎灵魂。
影片开头,是这样介绍哈莱姆文化节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1969年夏天举办。距离该音乐节160公里,另一场音乐节在同一个夏天举办...这个音乐节叫「哈莱姆文化节」”听起来像是蹭热度,但细品之下,当中又包含着多少无奈和心酸。比起人尽皆知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哈莱姆文化节不论是在规模、表演者咖位和政治、文化意义上都毫不逊色,但仅仅是肤色差异,这场集会就注定了长久的沉寂和被遗忘。
在音乐节举办的次年,长达228分钟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同名纪录片迅速登录院线,被公众一致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音乐纪录片,也毫无悬念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提名最佳剪辑。
而对比之下,哈莱姆文化节则相形见拙。由于经费不足,主办方连灯源都买不起,为了保证整个下午有充足光源,舞台搭建时必须朝西,因为拍摄只能尽可能借助太阳光。最终录制了40多个小时的影像资料。
在音乐节结束后,为了尝试把影像资料卖给发行商,摄影师Hal Tulchin不得不把哈莱姆文化包装成“黑人伍德斯托克”来推销,可依然无人问津,因为没有人对黑人音乐或者历史感兴趣,一如既往。
就这样,哈莱姆文化节的录像带在Hal Tulchin家的地下室里冷藏了近50年。直到制片方请来百老汇热门音乐剧《汉密尔顿》(Hamilton)的制片人之一,著名嘻哈乐队The Roots的鼓手Questlove担任导演,这一卷卷承载着美国黑人关于种族文化和时代破碎记忆的影像才得以重见天日,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灵魂乐之夏》。
比起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整整晚了52年,但是Better late than never.
为什么不管是白人还是黑人都选择在这一年举办一场史无前例的音乐盛会。
时代背景也许可以解释这一切。
正如影片中被称为灵魂乐第一夫人的妮娜·西蒙所言,“我个人认为艺术家的责任是反映时代。在我们人生的那个关键时期,一切都令人绝望。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生存问题,在那种情况下我认为艺术家们没有选择余地”
60年代中晚期,战后的思潮很激烈,年轻人渴望一种与世无争、和平、平等的世界,却得不到重视,挫折感与避世感顿生。作为战后“迷惘的一代”,他们用萎靡、颓废和流浪式的生活方式来对抗现实的冷落。而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不羁怒吼的歌声里涌动着60年代的嬉皮士浪潮,是美国反主流文化一次声势浩大的亮相,激励了不少青年人重拾信心。
如果说白人嬉皮士们“渴望爱与和平”的反战思潮过于口号化稍显乌托邦,黑人们用音乐传递福音,疗愈、缓和被白人迫害的压力和痛苦,呼吁团结和坚强就显得务实很多。
1963年底,约翰·肯尼迪被杀后,马尔科姆说“肯尼迪遇刺是仇恨情绪制造的结果”,1965年2月,马尔科姆被暗杀;马丁·路德·金称“这是一场不幸的悲剧”,1968年4月,马丁·路德·金遇刺;罗伯特·肯尼迪宣布了死讯,2个月后他本人也遭暗杀。
一连串为黑人争取平等和权益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及黑人领袖接连被暗杀,社会气氛极度令人焦虑,美国黑人已经对这个国家失去信心,纷纷走上街头抗议,黑人社区也因为支持暴力和非暴力而逐步走向分裂。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黑人领袖在演讲时愤怒地呼喊,“我们根本没必要跑去越南,向被白人说是敌人的人开枪。我们应该对国内那些射杀我们黑人兄弟的警察开枪才对。这里才是我们的战场。”
在那个“白人自由主义最横行的年代”,黑人处处遭遇暴力、压迫和不公,他们的血脉在喷涌,随时可能因为压抑不住的愤怒而揭竿而起,毁掉这个让他们失望乃至绝望的城市。
1969年的哈莱姆文化节,可以说是一剂及时的镇定剂,平复了他们的愤怒情绪,将分崩离析的黑人社区又重新联结在了一起。
反差的是,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上,标榜精致主义的白人,都是一副长发披肩、不修边幅的“嬉皮士”装扮,看上去慵懒、颓废;而在哈莱姆文化节上,被当时社会主流认为是肮脏、无礼的黑人观众,却大都穿戴整齐、精神饱满。
在影片的开头,还可以看到这样一幕,有人丢了钱包,主持人在舞台上广播请失主来认领。尽管现场人山人海,却井然有序。
可见,文明、团结,一直都是黑人社区在践行和追寻的理想。
他们在改变,他们也渴望世界能够变得更好。
哈莱姆文化节举办期间,人类登月了。
关于这一段的剪辑也让人拍手叫绝。
在斯戴普爸爸家族合唱团的背景歌声下,是宇航员登录月球的画面和他们落地调试的声音,人声交织,却不重叠;舞台、登月、电视新闻、采访各种画面来回切换,却条理分明。错位剪辑形成视听上的强烈对比,我们可以分明地看到社会精英、以及普通白人、黑人对于登月事件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反应,值得玩味。
采访白人时,他们的评价无不是“激动”、“伟大的科技成就”、“人类创举”、“全世界人更亲密了...”这样的“大词”,而记者在哈莱姆文化节现场采访黑人时,他们的回答则更实际更接地气,“浪费钱”、“不如用来接济穷人”、“先解决黑人穷苦和挨饿问题吧...”
今天可能会有人批评黑人群体短视、格局小,但是处在白人种族主义者对黑人极度压迫的时代,食不果腹、危在旦夕是家常便饭,靠吸食毒品来缓解痛苦和压力是很多人别无选择的存活方式,登录“什么都没有”的月球对于他们来说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确实是毫无意义。
正如记者所言,“这个文化节远比阿波罗11号登月更重要”。
因为音乐拯救了他们濒临崩溃的精神,重新构建了他们对国家、族群和自我的信心。
黑人青年一代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蓄势待发,等待崛起。
《灵魂乐之夏》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而是那些被压迫的少数族裔的集体呼喊,这是属于他们的一次胜利,虽迟必到。
——简评纪录片《灵魂乐之夏》。 1969夏天,一个被命名为哈莱姆音乐节(Harlem Cultural Festival)在纽约郊区举行,而就在与这个黑人文化节不远处的北部,一个大型摇滚音乐节(德斯托克音乐节)几乎同时举行。同样是空前盛况,观众总数超过30万,几乎与德斯托克音乐节的人数持平,然而在音乐会结束后,这场黑人的文化运动似乎被人遗忘了,而这一遗忘就是半个世纪,直到阿米尔·汤普森(The Root乐队的鼓手)将其拍成了纪录片《灵魂乐之夏》,我们才得以看到那个灵魂乐的黄金现场。 此片荣获第94届奥斯卡最佳长纪录片奖,因而受到很多关注,很多人感慨,没想到在伟大的woodstock之外,当年还有同样伟大的harlem,或者有人称其为The Black Woodstock,我想则大可不必。当年参与的歌唱家包括Stevie Wonder、Nina Simone、B.B. King都已经活成传奇,最重要的是与woodstock的音乐主流话语相比,Harlem诠释了一场黑人的文化革命,以非主流的姿态捍卫自由平等的权利。 在经历平权运动受挫以及马丁.路.德金、马尔科姆·艾克斯相继被害,社会体系面临崩盘之后,在“比起穷人,他们更关心战争,比起黑人,他们更关心登月”的年代里,哈莱姆音乐节应运而生。在这场音乐会上,除了灵魂教母Nina Simone,以及当时已声名在外的19岁天才少年Stevie Wonder,也汇聚了Sly and the Family Stone、David Ruffin、Abbey Lincoln、Max Roach,有南非的休·马斯盖拉(Hugh Masekela)、尼日利亚的巴巴通德·欧拉屯吉(Babatunde Olatunji)、古巴的蒙哥·桑塔玛利亚(Mongo Santamaría),波多黎各的雷·巴雷托(Ray Barretto)等等。 除了音乐多样性,更有包容性。除了非裔美国人,也有波多黎各人、非洲人、牙买加人、古巴人,甚至像纽约白人市长约翰·林赛也提供了支持并参与演出,不同的音乐在此激荡摇摆,活力四射。Jazz、Blues、Gospel等诸多音乐形式,唱作者们用音乐的情绪表达自己的骄傲与渴望,或随意调侃(登月事件),或对存在苦难的哀悼以及灵魂深处的呐喊等等。到处充满着律动,连台下的女人、孩子,都跟随着节奏扭动屁股起舞,甚至是有些不自觉攀爬到树上,来加入这如火如荼的激情夏日欢宴。 重复歌唱的“掩盖 、束缚、缠绕”,那种律动,歌者极尽情感与肢体的宣泄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对他们来说,“歌唱”构成了一种在场,由“下等人”生活的宣泄再到Stevie Wonder“作为黑人我骄傲”,再到Simone在人群中发出的呼请“你们准备好摧毁白色的世界,准备好摧毁一切坚固的力量了吗?”这场歌唱似乎被定义为来自黑色和棕色种族群体的政治声明。也正是在那一年,黑人的称谓由“Black”替代了“Negro”,贯穿于音乐节自始至终都有一种空前的团结和自我崇拜,这种“在场”也驱使参与者以音乐的力量去战斗。在《Whitey on the Moon》一曲中Heron精妙地讽刺了美国政府将大量资金用于太空计划而忽视黑人群体的边缘化现状。在原始的敲击乐与贯通身体的黑色力量交织下,它抵达一个近乎日常(洗澡时也可以唱,在街头耳语)又深入信仰的纵深地带,既是贫民的又是上帝的。这便是音乐的魅力,犹如水泥里开出了玫瑰。 无疑这段被封尘50年的影象是珍贵的,灵魂乐的盛宴,除了政治意义上的黑人平权斗争与觉醒,更有音乐本身那种生命力。然而这段盛况留下的录音带为何被封尘50年才被公开?长达半个世纪的缺席意味着什么?纪录片片头用了“不太好卖”这样的字眼一笔匆匆掠过,而在结尾又以音乐会结束后满地狼藉的散场画面来对比“玫瑰开放时的绚烂”似乎并不见得高明,它并没有回答Harlem Cultural Festival那么长久的被遗忘的题中含义,似乎仅仅是一种遗忘,而为了如今的“政治正确”而被重新唤起。 抛开音乐的素材不谈,整部纪录片的视野或者格局难免有所欠缺,将Harlem音乐会与平权运动的历史背景结合在一起,黑人运动领袖遇刺、白人纽约市长到场、黑豹党人的保护、登月计划和越战等等。但纪录片近乎采用了一种流水账的方式,一边展示演奏现场,一边穿插背景介绍和相关访谈,仿佛以自洽的方式衔接了历史和当下,但太过于政治化了,中间冗长的段落都是在讲政治。当灵魂深处的呐喊完全被倾注于一种“宣言”,那么音乐本身的魅力势必是被这种说教冲淡了。 多么激情、原始又充满力量感的音乐盛宴,却仅仅止步于分析内容和形式上。诚然音乐的档案并非只是现场,它延续时代,它有社会属性,但我个人认为它更多地是顺应时势的跨时空声援,黑人的种族困境和政治诉求自是不假,但在经历过那么长久的缺席后而又不提它的缺席,反而以“引导斗争”来连接当下,则更像是一种煽动,曾经黑人心底呐喊的自由波光被历史和现实裹挟,倒让人觉得它仅仅成为了新时代的“政治镶边素材”。 回到音乐本身,现场的氛围和音乐的力量才是最动人的,至少我觉得它们不应该被政治的宣叙调所稀释。通俗一点讲,如果想表达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它有无数种讲法,最好的绝非将金曲串烧当做背景板来增加它娱乐性,或者相反Harlem Cultural Festival也不需要过多政治隐约来增加它的深度,因为它本身就代表力量。 纪录片没办法建立音乐和叙事之间的平衡,故而强行塞入了太多的信息,须知黑人群体的活力才华和凝聚力仅仅还原就足够震慑,导致本片所应仰赖的liveshow却因破碎而乏力,观众感受到更多的是叙述的声音,在不断的切割中感受到音乐的背景感,而前文中所说的歌唱的“在场”也隐隐散发出某种疏离。 多好的Stevie Wonder,多好的Nina Simone,通过soul音乐来抵达soul,其中内蕴着一个万花筒般又波澜壮阔的浪漫史诗,音乐的旋律、节奏、鼓点、以及光影褶皱天然形成一种叙事话语,人物内在真实的情感呼吸,而未必要靠那种先验的甚至带点概念化的解读来完成时代的政论,说到底音乐是人的在场! 当几十万人汇聚在同一个广场,同肤色的,不同肤色的,同信仰的,不同信仰的,信仰安拉、耶稣、佛陀以及不信主的歌者与观众。他们交互激荡出五彩缤纷的灵魂合奏,在那个夏天汇入皮肤之下烈怒的血液,人群混着旋律如潮水般涌动,It wasn't just about the music!So我严重怀疑此片是为了拿奥斯卡而拍,而我更关心那缺席的五十年哪儿去了?How beautiful it was!而我们更需要一个在场! 2022.03.31
抛开种族、国家、政治、财富、性别,只是用最底层的欲望享受音乐的快感,任何人都能够在这里一扫不快。(我看到有不少白人也参与其中了)
黑人的音乐天赋有点超越常识了,他们的音乐不是音乐中渗入灵魂,而是从灵魂中长出来的音乐。
1969年的拍摄技术真好啊,想要有的视觉刺激都有了,想要看到的时代面貌也都有了。明明是这么盛大的、欢快的、躁动的、善良的、真实的、渴望和平的文化节,却不予以传播(white骨子里的优越感真的…即便到现如今也不少见。)
私心觉得video再连贯一些,采访再少一些就好了,就可以更加沉浸式的享受一场50年前的盛宴了。一切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
最后,Lindsay市长好帅啊我的妈,正直勇敢又温柔,但听说Lindsay做了八年纽约市长,最后是在贫病交加中死去qaq
#cameo#在blues live音乐性层面注定是属于影院/剧院的电影 而作为纪录片更关键的问题在于 如何在演唱会原始录影带的基础上进行开垦 如何联结历史与当下延展的时空 或许是为了保持与民权运动先辈的距离感 “导演”用剪辑取代了场面调度 在修复过的母带中插入同期政治政治影像和若干年后当时在场者的回溯性采访 高速穿插的大特写将音乐舞台上下的表演者和观看者、历史舞台的民权领袖/参与者鲜活的面孔通过蒙太奇并置 所有细微的肌肉运动无限放大 也将银幕前的我们拽入这个empowerment过程 甚至无需对其进行解码 配合音乐的力量即可生成情绪 但抛光画面残留的痕迹纹理 抹平褶皱折痕之后 不禁要问:这缺席的五十年去哪了呢?
值得记录的音乐节都少不了时代意义,纽约哈林乃至全美的黑人、拉美人,个个上来的几乎都是传奇,能拉着唱诗班演福音还能期待些啥呢。最美妙的是观众的表情,大家都很享受其中,自由放松,和Woodstock异曲同工。不得不说Sly全盛时期不磕多的时候还是强啊,歌写得太好
没必要硬跟woodstock扯在一起,就想象一下你去家门口的市民广场参加一场音乐派对,结果迎面而来的不是广场舞大妈,而是一帮即将成为“大师”的年轻人,一场派对能同时看到mongo santamaria和ray barretto,就已经是千金不换了。另外一对比,sly family stone在69年那个当下真的太出挑了。
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国黑人主旋律罢了,OST本身满分,强行加戏的纪录片本身就算了。
素材珍贵,根据每段演出展开的文化历史解说也写得不错,但是!为什么要在人艺术家表演的时候中插解说!一段段精彩绝伦的live被解说无数次打断,沦为背景音乐,尊重人艺术家嘛!尊重人表演嘛!剪辑和制作组给老艺术家们谢罪!!!由表演延伸到1969年动荡的时局和哈林街区文化上没什么不妥,但能不暴殄天物嘛!
6.0。遺憾在於編排手法被音樂會形式綁架且過於陳舊,復線設置的觀看之觀看模式也全部淪為採訪體。但一些觀眾在明知演唱者自己說出「這不僅關於音樂」之後,還在批評「紀錄片強行關聯政治」或「我只想安安靜靜聽歌」,這邊建議直接去看演唱會錄像呢⋯⋯
可能是美国年度最重要的纪录片之一。把一场文化节放到60年代的种族对立语境之下,去重新发掘黑人音乐乃至黑人文化中不可不提又被遗忘的要素,既是对历史的重新审视,也是对当下种族关系的重新梳理。对非灵魂乐迷来说其实有点无聊,尤其中段,但不妨碍影片本身极高的史料价值。
1969年,如此神奇却又美好的一年;许多事情渐渐改变,变革与觉醒正在悄然发生。新兴的事物和太多首次为人正视的话题,倾泻着表达的灵魂歌者与创作…有很多书籍书写了浓重一笔,电影与电视剧也莫不在追忆过往美好。而这段陌生却又熟悉的影像材料,依然又是另笔宝贵的留存。Gladys Knight和Nina Simone太强了…无比震撼。
豆瓣真是阴阳怪气啊。就冲音乐也值五星好么。何况其他!A True Experience!
如此流水账的剪辑真的对不起拍摄对象。以及真的不用和伍德斯托克比,规模肉眼可见的不是一个数量级
音乐节本身是划时代的,纪录片反而有投机取巧之嫌
第二次看。这当然只是一部简单的纪录片,是的,这就是一部简单的纪录片呀——如果任何人和我辩论,我都可以只用这一句话表明我的立场。这些珍贵的69年音乐节影像档案重现的不只是现场,而是延展到时代背景和环境的叙事上,别忘了,音乐艺术也是具有社会性的,我指的不是“音乐可以表达政治立场”这一表层的观点上,而是在说,音乐的旋律和其对应的符合解读在很大程度是后天生成,而不是先验的。在理解这一观念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看这一切,oooooh——多么疯狂的、激情的世界。剪辑自带律动,唯一让我不太满意的地方是政治论据上所占篇幅还是太大,其实可以极简的。一大收获是:认知到评价一部纪录片时,若仅停步于分析内容和形式,不如把格局放大,思考一下纪录片的动机。更大的收获是:感知和情感是我们作为人类体验生命时所获的幸运之事。
不如给我放整场...纪录片记录了个寂寞,音乐没听全,当时的事情也没讲透彻
cine de verano户外露天放映这片好爽,近乎还原现场的效果。吹着风听着歌,除了我们不能站起来,要不真的会和现场观众一样摇摆了,瞄了一眼前排的观众,好多人都在坐着晃。影片里没有的一曲结束后的鼓掌片段,我们加上了,整个氛围很沉浸。关于主题,虽然在提防着政治正确这四个字,但这个片子的度我觉得正合适。回归到音乐节的素材本身,现场的音乐和气氛才是最正确的不是吗?添加进去的访谈素材,一半是用来描述现场的,一半是讲述背景的,起到的只是铺垫的效果,那个压箱底的影像素材才是最闪耀的。
太流水账了吧,而且节奏和结构问题很大,显得十分冗长。BLM和音乐节穿插叙事,但是结合得很差,导致说教意味浓厚。MTC评分那么高,而且颁奖季有横扫的趋势,结果十分失望,以为质量多么高呢。果然野播纪录片奖获奖作品都会被奥斯卡snub。
黑人真团结。
伍德斯托克的同一年,1969,这场哈莱姆的盛大音乐节被生生抹去,被故意遗忘,就像从未发生。电影可以制造回溯的奇迹,但凭空消逝的五十年如何偿还?那转折点的一年,黑人不再被蔑称Negro转而以社群呼吁的Black来指称成为共识。现场实录插叙当年亲历现场的人们笑泪回忆,Jazz, Blues, Gospel…灵魂乐的感染力跨越时空和放映依然深达心底。在动荡不安的时局连续剧震之后,这场活动的意义超越了单纯的音乐和娱乐性质,它是一份政治宣言,是平权运动的艺术映射,是从纽约的黑人社区心脏地带发出的耀眼光波:我存在,我歌唱,我们的历史无法被轻易篡改忽视。这段留存复苏的影像资料,因此不仅是还原历史真相的原生文献素材,亦同时具备着反思和呐喊的力量。
一场音乐会,一堂历史课。白人登上月球,黑人正在挨饿。Woodstock流芳百世,Harlem Cultural Festival冰封雪藏。黑人默哀,黑人希望。黑人第一次跟那么多黑人共同体认彼此的存在与苦难,这一刻白人需要半个世纪的勇气来直面。
8.4/10 Sundance2021Virtual 一种对于影像史的自觉的挖掘,虽然呈现的结果稍显流水线化,但是其文献性的意义已经足够。以音乐节为一个自成的框架,从其本体的成因介绍出发,逐渐演变成全方位的对于黑人音乐文化的展示,并且呈现双向的身份流动性(听众-歌者)。时代背景的穿插非常得体且适当,结合音乐怀念MLK的时候极其动人,呐喊和躯体行为的迸发。唯有后半段重回身份主线和持续推进音乐会进程时稍有冗长,似乎结构可以重新建构。
突然想到后疫情时代大型音乐活动及其可能承载的各种意义也就这样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