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熟,但令人喜爱的第一部电影(想象一下如果自己第一部有这样的水平,会是多么令人欣喜),比《穷山恶水》更好。后来威尔显然没有气质上的进步却丢失了英式的飘渺灵性,《死亡诗社》之类的粗糙在此也已经可见一斑。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一个用直观拍电影而还算有些许天赋的人会一下子做对多少镜头、搞坏多少镜头。人物摄影几乎都不错;除了悬崖顶上摇晃的镜头。许多手持广角仰视自然景观,罗伊格行为,极为丑陋,令人生厌。看上去许多中途的自然景没有经过好好研究,非常草率;地域景物方面,胡金铨是不可否认的大师,应该研究,而要掌控广角镜头必须要钻研博格丹诺维奇和威尔斯。教室和许多办公室等内景丑陋,我们必须研究如何正确拍摄。鹦鹉和考拉突然马利克,令人恐惧。外景,一些傍晚的颜色和情态捕捉得好,教育我们正确而不盲目地选用光圈的艺术;另一些地方的光圈则失败,糊得像粥或硬得像沙子。Bertie的梦属于《聊斋志异》,怪;最好他和Sara的联系从不得到确认。校长的线结束得愚蠢,结尾大林宣彦卡帧也愚蠢。
人物设定很有趣——剧本不错。我喜欢两次梦的启示,它们有一种类似《偷窥狂》结尾私语的效果,甚至更美妙。结尾之前一段冗长;在Irma(Sara为什么不喜欢她?ww)和法语教师一段后接上Sara离开的情节即可,她也没必要自杀(而且选用奇怪的方式在奇怪的地方)。侦探片段结束后表现生活残酷地继续的片段不需要那么多,温室一场为代表即可(那里含羞草的镜头处本应有一个神怪符号,可惜或许剧组没找到,否则会极为精妙)。前面部分配音再专业一些(不要这么像课文录音),就够得上一点小小的完美了。
B
显然《悬崖上的野餐》导演有引导观众询问“消失的女孩和女老师究竟在哪里”冲动的目的,而显然他也做到了这一点:电影结束,那个大大的谜团却未被解开,因此像我这样的观众就一直在问“所以到底她们是怎么消失的呀”;进而又会想,导演拍这部电影的想法是什么?然后又会想,为什么这部电影被归为恐怖题材呢?
看完电影后,我阅读了一些朋友的影评,发现这部电影曾被视为女性主义电影。这一点给了我启发,想就此尝试说一些鄙薄之见。
首先,这部电影明显与性有关。少女的白裙子与矜持的淑女仪态表现着女性对自己的防护和禁锢,与之形成对立的便是男性对贞洁少女们带有猥亵式的欣赏——比如波蒂注视少女们跨过溪水时做出的评论,而与此同时我们观众也和他一样沉浸在“美”的观赏之中——尽管可能并无猥亵想法,但这种美的感受同样主要来自少女们的纯洁。问题在于为什么纯洁的少女才“美”呢?为什么少女一定要纯洁呢?因为这种纯洁之美是男性主导社会建构出来的。
导演恶狠狠地把这种对美的“注视”“观赏”掐断了,但掐断的方式不是“毁坏”这种建构出的“美”,比如少女们被强奸,让人们不愿再观赏;而是直接“消灭”美的载体,让人们不能再观赏、不能再建构,而只能沉浸在试图观赏的想象之中(比如迈克尔在寻找不到米兰达后只能通过幻影、通过天鹅幻想欣赏她;也比如我们观众在寻找不到米兰达时仍旧在不断产生疑问),从而使这些少女成为真正的不能被亵玩的、不可触碰的“天使”。
在此意义下,我们完全可以说这部电影是女性主义的,而如某些影评中提到将悬崖上的岩石视为男性阳具的象征也便很有道理。男性面孔的岩石、阳具形态的岩石包围、俯视纯洁的女孩们,正象征着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注视和压制,而三个少女从岩石群的某个缝隙钻出,便象征着她们对男权包围的叛逃。
跑回来报告情况的伊迪斯则是不愿、不敢叛逃的女性象征,所以她在看到米兰达三人走向缝隙时惊恐阻止,并且对迈克劳老师(消失的女教师)只穿内裤奔跑感到可笑可耻(当然我们不知道这件事究竟是真实还是伊迪斯的虚构,但无论如何都表现了她对纯洁、处女重要性的坚守);后来被发现及救回的厄玛则象征着中途放弃的叛逃女性,胸衣的丢失暗示她曾试图摆脱男权的压制、摆脱“贞洁”的要求,而她的失忆和归来则意味着对女性叛逃的否定和对男权社会的重新回归。
同样这也可以解释迈克尔的行为,迈克尔试图寻找米兰达她们,但为什么在发现厄玛后惊慌失措?我比较倾向于认为是迈克尔发现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路径,米兰达她们叛逃后可以到达的另一个世界,并且他可能正看到米兰达她们在往前走(当然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任由想象)。作为习惯于男权社会的人,并且是男人,迈克尔看到居然存在这样一个世界,他一定感到陌生又可怕:他可能认为米兰达她们的行为是危险的,所以想救回她们;也可能认为她们是不正确的,所以想阻止她们——因此极有可能厄玛是迈克尔拽回来的,而米兰达被拽破了衣角,但并未被拽回。
当然需要声明这只是我象征意义下的设想,觉得有几分道理,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并不一定正确——在这种场景下,迈克尔象征男权社会,而厄玛是被男权社会重新压制的女性,而象征之中又有象征,即厄玛的失忆是男权社会中女性被迫完全放弃叛逃想法的象征。
但迈克尔不是一个严格的男权者,这一点可以从波蒂和迈克尔欣赏女孩子们跳过溪水时的不同态度中看出,所以他没有选择向人们“曝光”这个世界的存在;但同时作为此在社会中的男性,他又觉得有些不妥,所以又向波蒂展示了那块衣角,暗示波蒂去救(或者阻止)女孩子们,但波蒂并未发现这个世界(可能这另一个世界并不一定能被看到)。
而假如继续以女性主义的眼光看待这部电影,就会发现影片的惊悚之处了:这个男权社会的稳定性是由男性和女性共同维护和加固的。叛逃者不仅受到男性的阻挠,还会遭受女性的责备——也就是全片最让我惊恐的一幕,康复后的厄玛回到学校和女孩子们告别,却遭受到女孩子们的质问和推搡:她们在问另外两个女孩去哪里了,在性别象征意义下也就是另外两个男权社会的“叛逃者”去哪里了。在此意义下影片中其他女性对失踪女孩、女教师的寻找也便显得可悲和可怕——因为背后意味着剩下的女性对女性叛逃者的猎捕。当然这就有些过分解读了,仅做参考。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影片会用很多特写和剧情强调米兰达的美?而且为什么伊迪斯在看到三个女孩离开时只阻止米兰达而不是其他人?我认为这是要把米兰达作为一个具有最充分叛逃必要的代表:她的美为同性和异性都认可,是真正的美,但为同性热爱的美却不能被接受(米兰达和萨拉的同性之爱),而只能生活在男性建构的美之下(法语老师对她的欣赏也是男性的目光,因为她使用的是男性画家的女神绘画来契合米兰达的美丽),某种意义上是同性之爱让她产生了觉醒,相比其他女孩更深刻的觉醒。
三个女孩的叛逃是非常具有仪式感的:庄严的音乐,巍峨的风景,自由的舞蹈,野生动物的触碰,以及女孩们脱下束缚的黑色鞋袜,在微微变形的诡异画面中连贯地走入岩石缝隙,都像是一场“献祭”仪式,“一百万年就是为了我们”,女孩们以自己的过往献祭,以自己的纯洁献祭,一以此进入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
而萨拉则是被男权社会和物质社会压垮的少女。她又代表了第四类女性(前面三类:1,男权社会叛逃者米兰达;2,中途回归者厄玛;3,维护男权者伊迪斯),即欲叛逃而不得者。萨拉所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没有钱。没有物质支撑。她不能跟随米兰达叛逃,是因为没有及时交上学费而被禁止参与野餐;她也不能怀着的米兰达的思念在此在社会停留,是因为男权社会也需要有钱才能继续“合法居住”——比如像富有的厄玛一样。但萨拉既没有男性可以依附,自己也没有生存能力,两处都无法归属的她只能选择自杀。
以上是根据“女性主义”所做的一点推测。但我认为这部电影还有一点恐怖所在,这是我偶然之间体会到的,也不一定正确,仅作分享。戴锦华老师在课上曾经提到:恐怖来自于外部,而惊悚发源于人心。所以这部影片又恐怖在不可控的外部力量的无声吞没。
昨晚下课后我去车棚角落里推自行车,在黑暗和寂静中突然感到一阵恐惧:我会不会在这时突然消失呢?没有人来“拯救”,没有人来阻止,那我会不会像影片中所说的“万事万物的兴起和灭亡,都有其确定的时间和地点”一样在这一刻在这里突然被无声吞噬呢?而顺延去想,既然有这样强大的未知力量,那所有人岂不都命如蝼蚁,所有人的存在只是一种未知力量操控下的“仪式”的组成部分?再进一步想,我们身边会不会正有人这样被无声吞噬,无因无果,只在此刻,生灵消散,而我们却一无所知,永远不能预测也永远不能通晓?我不敢想了。
当然,对于电影我还有很多疑惑,主要集中在迈克劳老师身上,比如为什么给迈克劳老师书中这个图形特写?为什么迈克劳老师会失踪?伊迪斯看到的红色的云是什么?……可能这就是导演的意图吧,让我们永远去思考,永远感受和珍惜自己的存在。
真TM没劲,毫无意义的片子。
不知所云的坑爹之作。快进通过。
光线就开始变得梦幻般明亮,空气澄澈,女孩们金色如云的秀发在通透的阳光下闪烁着梦幻的光泽,光线柔和得有一种莫名晕眩感,一切都像被催眠般的昏沉;“Everything begins and ends at exactly the right time and place”, 万事万物的兴起与灭亡皆有其特定时刻与地方,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竟是70年代的片子,极具先锋气质的古典美和神秘主义,摄影和配乐无比强大,对叙事和人物刻画的态度倒有所保留。惊现今年OSCAR女配种子选手Jackie Weaver!
梦幻泡影。墨尔本维多利亚州的Werribee Mansion华勒比庄园1874年,悬崖叫Mount Diogenes(第欧根尼山)召唤着Miranda她们的性欲,用一场失踪宣布维多利亚时代的结束。
太迷人了!太迷人了!太迷人了!完全女性化的表达,女性化的恐惧,女性化的禁欲与依恋。摄人魂魄。
在墨尔本影像中心,看到三幅反应澳洲摄影捕捉自然景致变迁的剧照。其中第二幅就是《悬崖野餐》,说明文字是装载了特制柯达胶片,以呈现烈日下油彩溢出的画面。剧情和气氛都传递着强烈的神秘主义意象,内景的布景和色彩似《呼喊与细语》,外景的高仰和刺眼似《奇遇》,林间的米兰达则如波提切利之《春》
神秘,古典美,油画一样的惊悚片。
这部片子在威尔早期的作品中只能算一般,太散。当然在所有作品中观察的话,还是不错
女性影展-大银幕观看,总感觉和牡丹花下类似,更为浓烈的是吊诡的气氛加剧,悬崖绝壁的神秘伴随强烈配乐加剧了少女内心的探知欲,那叠影的天空,那远飞的鸟儿似乎就是少女们幻化的内心,正是自由的象征,在此对自我的感知与存在的意识在延伸也在消亡,所以后来的事更外化了一种恐惧,女校长是权力的象征,接踵的死亡挑战了权力,女校的崩溃便是压抑最大化的表现,因而阳光之下,树林丛中,白色衣裙是制服,所以是否可认为她们更愿意脱去,走向无解?
70年代的片子如此古典,配乐和服装,加上少女金色飞扬的头发,诗歌一般的语言,轻轻柔柔,最后米兰达脸上的定格美的像画儿,让我无法把他定位为悬疑片
影片根据1967年琼·莱斯利(Joan Leslie)的小说改编,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但小说却暗示事件本身有可能是真实的。这部兼具戏剧、神秘、恐怖、噩梦以及梦幻诸多特征的影片不是要探究发生了什么,而是可能发生了什么。
压抑的气氛,仰拍灰褐岩石与白衣少女,古板保守教育与萌动的性意识和探险冲动,从至美到死亡,不真实的回忆和朦胧感。“有些问题有答案,有些则没有”
女性主义的 太女性主义的 | 冲天的石柱 丝袜 沾湿的鞋 荆棘划破的手指和脸颊 禁欲的 同性依恋的
作为“澳大利亚电影工业复兴期”的先声,依靠深受英国文化影响的古典美、更为大胆的爱欲表达还有彼时对许多人神秘的“南半球未知气息”迅速变成了一个出色的国际电影,后期取得了同规模成功、一些比较重要的澳大利亚制作(比如《失声岁月》)也多多少少延续了这样的风格;再加上Sofia Coppola、Chloë Sevigny包括Damon Lindelof在《守望尘世》等人和作品也收到影响,所以还是文化和先锋意义远远超出了电影本身。少女们眼中的世界、如同蝼蚁一样的尘世还有台词里提到的“仪式”,可以理解成大开脑洞的外星人入侵或平行世界,也可以是中暑、巨石砸下的自然灾害,更或者是一次有计划的逃脱...交织着每一帧如同油画的定格与朦胧,赏心悦目之外,“勾引”观众在观影当中都找到属于自己的结论。
这种没答案的悬疑真让人抓狂,女孩们到底哪去了?日本称这为神隐。中国驴友失踪,新闻报道出动大量人力和警犬搜索也没找到,是被野兽吃了?好像也没有这么厉害的猛兽!还是被坏人拐走了?或是自己远走他乡?或是跌落在悬崖深谷某个无人触及之所?总之。。不见了!而片中提到紧身胸衣也许暗示解除束缚
波提切利的天使.....这片几乎就是阿婆《复仇女神》的过去视角啊(去看了一眼原著小说里的解释,果然是神秘向的,而且再版的时候还删掉了
万物生有时,亡有时。巨石与动物,自然与人类,永恒与瞬息,艺术与真实。午睡,慢镜头,荒茫的笛声,极具冲击力的闲笔。享受啊!就像躺在一艘没有桨与锚的船上,颤动,消逝,而并不想知道它会把你带去哪里。
彼得·威尔成名作。1.“一个没有鬼的鬼故事,一个没有谜底的谜,一个讲述性压抑却没有性的故事”,半途无解的神秘失踪与安东尼奥尼[奇遇]实而并非异曲同工。2.前半部极为出彩:阳光下的澳洲荒野(与禁锢的寄宿学校构成两极),恍若时空中的夹缝(停在12点的怀表,“一百万年来就是为了等我们”的预感);低机位仰拍的山岩被赋上灵魂,群鸟飞掠的叠影;蚂蚁分食面包屑的特写,睡着女孩身旁的蜥蜴;入山爬高后隐闷的背景音,迟缓陶醉的语调;在叠化中脱去内衣束缚...大自然的诡异伟力催眠了我们。3.光天化日下难以解开的可怖失踪之谜令我忆及少时噬咬心灵的“失踪与失踪再现之谜”,一如人体自燃般或真或虚却盘踞脑海的未知恐惧。4.可惜后半段无甚进展,大概也就睡着了几十次吧。(7.0/10)
诗一般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