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每个女孩都是公主
小学的时候,读小公主,看到了这句“每个女孩都是公主”,被深深地打动。
不禁想到“茜茜公主”,这部看了无数遍的电影。
第一次看,也是我第一次去电影院,爸爸带着我,懵懵懂懂地被华丽的欧洲宫廷所震撼,那首蓝色的多瑙河,也由此在心中流淌。
没想拍摄的年代居然是55年,光阴的错乱。
在父辈的儿时,变已拍摄完成的影片,如存在酒窖中的夏朵,躲过了浩劫,却芳香依旧,唤醒了三十年后,沉睡在我辈心中的公主。
再到90后,看这部片子,可能不会有太多感觉,
不再有那么多质朴的感动了吧。
那时,没有网络,没有DVD,CCTV还不至于被嘲落为AV的年代。
我无法保留茜茜公主,只能期待着电视台的叔叔阿姨能够实现我的愿望。
曾经有连续好多年的春晚之后都会播茜茜公主。
那是我一年中对CCTV最最感激的时刻了。
记得某年夏夜的某天,看到每周广播电视报上预告CCTV将要播出茜茜公主,于是外公亲手盖起的瓦片罩着石灰墙的二层私房里,一个平时8点就睡觉的小孩,揉着惺忪双眼,硬撑到了22:30分,没想刚看了片头。
整个弄堂居然一片漆黑,数秒的安静后,响起了邻里的喧闹,有借蜡烛的,有抱怨的。还好,大家都没有用过空调,还能承受这炎热,纷纷搬出躺椅,睡到弄堂里。
而我,只是静静地坐着,望着沉默的电视机。
无处求援,大人们只是告诉我,明天会好的。
一个晚上,没有睡着,屋里的电视一直开着,时刻等待着路灯亮起,冲进屋去。
最后在半梦半醒中迎来天明,电视里,布满黑白或彩色方格的无趣的几何圆盘麻木地放空。
那无限的失落,一直到成年都仍似留下了伤口般,每当想起,还能轻微地感到幼小心灵上留下的划痕。
之后也有试图买盗版碟珍藏,不过很可惜配音不是CCTV版的,只能抱着回忆安慰自己,至少,看了不下5、6遍了。
不知道还有谁与我一般有这等感受的,让我们一起缅怀吧。
听着拉威尔的帕凡舞曲,怀念我们永远无邪、勇敢、向往自由的Sissi!
2 ) 如果你感到忧愁,就到树林里去
希茜出生在斯坦贝格湖边,巴伐利亚的蔚蓝天空下面...陈丹燕说巴伐利亚有世界上最蓝的天空,也有全国最低的自杀率.因为总有人舍不得这样的天空而放弃自杀.
在那里,爸爸对她说如果你感到忧愁,就到树林里去.
希茜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骑着马,神采飞扬地从玫瑰花丛上跃过.我记得她帽沿的丝带轻快飞舞的样子,也赞叹过她穿长裙子骑马时双腿靠在马背同一侧的姿势.
这样的希茜,带着乡野健康纯洁的气息,在一片欢呼声中乘船沿着多瑙河顺流而下,来到奥地利的宫廷,也来到国王陛下和我们的心里...
尽管包括历史老师在内的很多人都教育过我,这是一部不怎么符合史实的,甚至是肤浅的电影.故事被讲的尽量完美,尽量不伤害到任何愿望.矛盾和对立被淡化为美满结局前必须暂时经历的过程...
可是它正出现在我们初次梦想外面世界的年龄,懵懂的向往开始小心翼翼地蓬勃生长,希茜成为每天期盼穿新衣服长大的我们的偶像.
她那些层叠着蕾丝的大裙子,有天鹅绒,丝绸的...装饰在头发里花朵形状的珍珠,贵妇手中轻轻摇晃的羽毛扇子,精致而又热闹的舞会,装饰着白色蜡烛和天蓝色帷幔的巴洛克宫殿和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她的故事恰好满足了那个贫乏年代的所有热切期待.
就像电影片头的音乐,充满抒情的梦幻,如同每个童话故事的开场白——long long ago,once upon a time...
我也喜欢丁建华的声音,干净的,天真的,倔强的,坚定的.
每一次总能让我想起刚刚成为王后的希茜公主,她坐在天鹅绒椅子里,笑容坚定而优雅,依然坚持着当她还是巴伐利亚公主时所相信的自由和真理.
弗兰茨对她说,你的聪明才智和魅力胜过了我的军队和我的元帅.
我知道,真正的希茜并不是那么完美的.她的童话在嫁给弗兰茨·约瑟夫之后就结束了.
维也纳宫廷里对她有意见的人远远不止皇太后苏菲一个人,贵族们根本轻视她的存在,她也没有抚养孩子的权利,整天郁郁寡欢.而弗兰茨对于这些全部视而不见.
他们的女儿在匈牙利夭折之后,唯一的儿子鲁道夫王储,就是电影里苏菲皇太后所说的如果生个男孩就叫鲁道夫的那个王子,因为无法长期忍受抑郁而自杀...
而希茜死于1898年的一次无政府主义者的刺杀.那一天她结束了漫长的旅途和对孩子们的想念,安静地倒在远离故乡的湖边.
在她下葬前,弗兰茨剪下她一绺头发保存起来.他还是爱她的,可是他太累了.逐渐没落的哈布斯堡王朝消耗了他全部的精力,他从小接受的正统皇室教育告诉他随时准备着为了王室和江山牺牲掉个人的幸福.
所以电影里的希茜不止一次地对弗兰茨说,如果你不是皇帝,那该有多好啊...童话一般的出生,反而成了他们最大的悲剧根源.
继鲁道夫之后,弗兰茨的侄子费迪南成为了他的王储.可是他在萨拉热窝被刺的事件引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哈布斯堡王朝也因此被终结了600年的统治.
现在我们的希茜,和弗兰茨以及鲁道夫安息在维也纳皇室墓地.在那里有一间只属于他们的墓室,经历了诸多的不幸和灾难,这个家庭终于能够躲开所有打扰,永远地在一起.
扮演希茜的演员,罗密施奈德已经去世了,这个童话也在历史课上慢慢露出残酷的真相...而电影里那些十全十美的画面得以永远保存下来,让我继续理直气壮地相信那个遥远而美好的世界...
就像在伊什尔的皇家狩猎场,希茜第一次告诉弗兰茨,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是骑马,最喜欢的的花是红玫瑰,最喜欢吃的东西是苹果饼.
就像中学里的某个假期,我坐在广场的音乐喷泉旁边,看朋友学着电影里舞步的样子...那是希茜和我们的15岁.
3 ) 遇见在童话的开端
《茜茜公主》系列共有三部影片,还包括《年轻的皇后》和《皇后的命运》,由联邦德国(西德)与奥地利在1954年—1957年期间联合拍摄,上映之初便引起了极大反响。1988年由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引进中国,成为无数国人了解那段传奇故事的梦幻窗口。
电影导演恩斯特·马里施卡同样是这个动人故事的编剧。恩斯特的父亲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专职镀金匠,皇室收藏的供奉之一。因而奢华精致的宫廷画卷离恩斯特并不遥远,美泉宫内那个风华绝代的传奇皇后的故事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50年代初,恩斯特便开始筹备将茜茜公主的故事搬上大荧幕,数易其稿后才完成了剧本的创作。在他的笔下,他尽可能弱化了茜茜公主故事中的悲剧成分,浓墨重彩地渲染光明的一面。旖旎的湖光山色、浪漫的爱情故事、华美的宫廷布景、雍容精致的贵族服饰……电影的每一帧每一画都饱含着导演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对美好的极致追求。影片以独特的怀旧方式再现奥匈帝国时期的繁盛景象,重塑了二战后奥地利人民走出创伤、建设国家的信心。
茜茜公主的饰演者罗密·施耐德无论在容貌还是气质上都与历史上的茜茜公主十分相像。清纯甜美、明媚动人的罗密宛如茜茜公主形容再生,将这一美好的形象塑造得鲜明生动、光彩夺目。青年演员卡尔海因茨演绎的奥地利皇帝弗朗茨是一个比真实更加完美的理想丈夫和开明君主。他儒雅谦和、沉稳克制的外表下深藏着一颗与茜茜一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豪情。作为帝王,他又不失智慧与霸气,执意冲破母亲的阻挠和茜茜的顾虑,最终与心爱的人缔结鸳盟。1955年,第一部《茜茜公主》上映后,卡尔与罗密成为闪耀在荧幕上郎才女貌的一对璧人,万千影迷心中的绝美CP。有趣的是,卡尔比罗密大了整整十岁,在影视圈中和罗密的母亲算得上是同辈人。拍摄第一部《茜茜公主》时,17岁的罗密私下则称卡尔为叔叔。尽管隔了将近七十年的光阴,我们至今仍能从留存的访谈资料里感受到演员间青涩美好的情谊。
受维也纳学派的轻歌剧及喜歌剧影响,导演在影片中添加了不少幽默的喜剧因素。淳朴可爱的电报员、神经质的波克尔少校、愚蠢搞笑的警卫员,在强势老婆面前选择性失聪的老弗朗茨……这些鲜活的角色恰到好处地给整个宏大沉重的历史背景增添了些许轻松明快的步调,使整个故事雅俗共赏、温馨感人。
4 ) 茜茜公主
小姑娘挺可爱,年轻的感觉真好,正装的裙子也很漂亮~ 王室的感觉挺好玩的,像童话一样。
战败国对未来生活寄托着无限的希望,让失落的国民尽快走出阴霾的心理。无论影片承载着多么大的政治目的,作为纯洁无暇,甚至童话爆棚的爱情电影来讲。那华丽丽的贵族气息,阳光明媚的崇山峻岭,灰姑娘的意外逆袭,都会让观众看得温情满满遐思无限。当我们遇到挫折后,多去看看大自然吧,毕竟,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喜欢这个阳光直率的公主,她的美貌,她的善良,她的举止,尽管这些都已经无可挑剔,但是,她所拥有的一见钟情的初恋,旷世盛大的婚礼,幸福美满的生活,忠贞不二的丈夫,这些远远都比不上她收获的那梦幻般的爱情,即便只存在于童话里,那份美好也给我一份积极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5 ) 童话与政治
《茜茜公主》三部曲综述 / 组织上的任务 / 观感很一般,随便写的。
20世纪50年代,奥地利导演恩斯特·马里施卡创作了《茜茜公主》电影三部曲。三部影片分别于55、56、57年上映,成为了奥地利影史上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
1988年,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将其引进大陆,影片也因而成为一代人的银幕经典回忆。时至今日,《茜茜公主》三部曲在豆瓣的“看过”标记人次已近17万,是美国电影网站IMDb的十一倍之多。
影片分别截取了茜茜公主人生的三个片段。
第一部中,茜茜公主与奥地利王位继承人弗兰兹相遇并成婚。
第二部中,茜茜公主与太后苏菲矛盾激化又缓和;之后公主出访多国,在匈牙利深受欢迎(历史上这一外交行动促成了奥匈两国的结盟,1867年,二元制的奥匈帝国诞生)。
第三部中,茜茜公主与苏菲的矛盾依然存在,之后被诊断出患有严重肺结核;神奇病愈之后,茜茜与弗兰兹出访意大利,并用她的爱与善良化解了民众的敌意。
爱与善良的信仰、平凡与自由的幸福,这是《茜茜公主》三部曲共同的主题。
影片在创作过程中也进行了浪漫化处理。在背景上,19世纪中期的欧陆政治风云被弱化。在故事素材拣选上,花边新闻已然不可能纳入故事之中,对茜茜公主的病痛也作了乐观化的呈现。而皇宫中的戏份也是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式,且反面力量集中于婆媳关系中的婆婆——太后苏菲身上。最终,茜茜成为爱与自由的纯洁符号。
影片的服装、道具、化妆、包括灯光照明等等无不花费巨额资金,效果极尽奢华;与此同时,影片也呈现了大量的地理风光,自然之美在沉稳大气的镜头中涌动不息,与宫廷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某种程度上,影片在环境营造上已经极力地趋近“真实”。
时至今日,影片的童话风格恐怕难为部分人接受,影片的故事模式在经过《还珠格格》洗礼的观众眼里也多是陈词滥调,而影片对女性的讴歌更是难逃男权的凝视。然而在当时,这一系列呼唤“爱与包容”、“远离政治”、“亲近自然”的影片却有着颇为重要的政治意义。
上世纪50年代初,欧洲仍然没有完全走出二战的阴影。到1955年,奥地利才通过《维也纳国家条约》恢复主权与领土完整。在如此的时代条件下,《茜茜公主》电影的诞生也客观上隐含了内政与外交的双重意义。美好的爱情童话与自然风物毫无疑问是对民众战后创伤的抚慰;而茜茜公主独立、自主的形象则与奥地利的政治诉求契合;公主的快乐出游则是外交这一政治行为的包裹,她宣扬的怀柔政治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奥地利外交姿态的艺术映照。
因此,假如童话的视角已经不能够满足你对《茜茜公主》的期望,不如回到两段政治历史中去,探寻更深层次的时代风貌。又或许,童话的诞生,也从未跳脱政治的话语呢?
6 ) 永远的Sissi之经典台词
“当你感到忧愁和烦恼的时候,就到这儿来敞开胸怀遥望大自然。你能从每棵树,每朵花,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里,看到上帝无所不在,你就会得到安慰和力量。”
这是Sissi第一次与Franz皇帝外出打猎时,走在山林里无意中抒发的。当时皇帝一愣,完全没有想到这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能够脱口而出如此语言,就问她说:“书上看来的?”Sissi自豪地回答:“是爸比哩告诉我的。”
喜欢Sissi三部曲不仅仅因为爱情主题和英俊美丽的演员,更因为影片里那种不经意间吐露的人生境界,以及时不时的幽默搞乐。时光流逝,很多台词我却至今都铭记在心。
博克尔:“邮递员先生,你发现我有什么变化吗?”
邮递员:“你的小胡子剃掉了!看起来更帅了。”
博克尔:“还有呢?”
邮递员:“噢,天哪,您现在已经晋升为上校了,恭喜你啊,博克尔。”
博克尔:“还不止这些呢!我马上要去维也纳了,去面见皇后陛下。您还记得那枚戒指吗?就是皇后押在这儿的,她那时候还是公主。”
邮递员:“那是她自己要押在这儿的。”
博克尔:“我把那枚戒指送还给了皇后陛下,现在皇帝下令让我去维也纳。以后我就能天天见到皇后陛下了。”上校满面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接着说:”噢,我的伊丽莎白。”
邮递员赶快补充:“是我们的伊丽莎白。”
博克尔沮丧的低下头说:“不,您有所不知,我已经爱上了她。她只要朝我一笑我就会感到浑身发软,她要是和我说话我就神昏颠倒…”
邮递员略带责备的说:“博克尔……”
索菲皇太后私自拿走了Sissi的日记,并把内容念给Franz皇帝听,皇帝尽管心里矛盾,但委婉地斥责了母亲的做法。
皇太后留下皇后的日记,临走前说:“这样做确实不符合宫廷礼仪!”
皇太后在回自己房间的路上遇见了从依什尔前来面见皇后的博克尔上校,她想起了皇帝订婚前与Sissi无意邂逅的事情,于是把所有的怒气和怨气转嫁给了博克尔。
“哦,我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在依什尔给我专门报告一些个乱七八糟消息的倒霉蛋。”皇太后带着几丝嘲讽的说。
“您是说我吗?”博克尔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司仪官先生,请你告诉这个不懂规矩的上校先生,我说话的时候不允许提问!”
“是,是,是。”博克尔一面回答太后,一面不停地行军礼,不小心把太后的裙角给踩住了。
“天哪,他居然还敢踩我的衣服。”太后愤怒地离去。
影片中的配角人物虽然戏不多,但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颇具特色的语言,皇太后的飞扬跋扈,太上皇就与其装聋作哑,口头禅是“太棒了”,马克思公爵的慈祥,Helen公主的善解人意…还有上海译制片厂,丁建华、乔榛、童自荣以及许多我们熟悉的配音演员。
很多年来,我保留了一个习惯,每过一段时间会把DVD或者下载的Sissi播放一遍回回味,心情会自然而然开朗起来。
当你感到忧愁和烦恼的时候,就到这儿来敞开胸怀遥望大自然。你能从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片草,每一个生灵里,感到上帝无所不在,你就会得到安慰和力量……
我想知道这片子经典在哪...
Hitler's Heroines-stardom and womanhood in Nazi cinema. P276-279
比较老套的童话爱情故事,罗密施耐德把茜茜公主的纯真、可爱、活泼演绎的非常到位。
永远永远的Sissi公主,因为这个我一直都喜欢看古欧洲的戏。。。
三部曲中这一部最嗲了。。多美的Sissi多美的Romy Schneider。。比公主更公主。。
童年的回忆!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重温一遍。真是一段非常浪漫的故事。弗兰兹很帅,茜茜很美很有气质~里面的服饰简直太漂亮了,小时候公主梦的萌芽~
当时舅舅家有2套,每次来客人了都会得意洋洋的放给大家看,后来舅舅舅妈离婚了,不知道这碟是不是各自1套,记得小时候看的时候觉得非常好看,除了完美的爱情还有那些漂亮的裙子,还听大人们说这女主角拍完这剧没多久9去世了..
公主和国王结婚了,至此,童话落幕,现实登场。在电影以外的世界里,她并不是很幸福,他也并不那么爱她。
这个剧本写的不错用爸妈不同的性格来代表两个不同的女儿但保安队长这条线没有引发更大的冲突这么简单的一个片儿就成了经典虽然讲述了奥地利婚礼的全过程 但反对繁文缛节 向往田园生活这才是能成为经典的原因吧爱情跟皇室是冲突的河边钓鱼 钓到了国王 —— 太tm浪漫了她一下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也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没睡 只是做了个梦 —— 台词也好棒啊打猎还得偷偷摸摸说话 可太适合谈情说爱了国王不忍心杀掉大学生和艺术家 公主不忍心杀掉小鹿国王的领子和袜子是绿色的 跟公主的琴袋子同色
当你感到忧愁和烦恼的时候,就到这儿来敞开胸怀遥望大自然。你能从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片草,每一个生灵里,感到上帝无所不在,你就会得到安慰和力量……
当你感到忧愁和烦恼的时候,就到这儿来,敞开胸怀,遥望自然,你能从每棵树,每朵花,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里看到上帝无所不在,你就会得到安慰和力量。
看网友说是德国还珠,好搞笑,不过确实有点偶像剧了。当然查过历史就会知道姐妹错位,一见钟情等桥段是真的,倒能接受了。笑点穿插有趣,复原的古典韵味很棒,考虑到百年之隔,如今日复原溥仪的故事,便知不易。罗密很美,带着不需要表演的天真烂漫。但最让我铭记的镜头,一是宣布喜讯后,男二茫然继而走开,姐姐抱着妈妈哭,说我不怪她,但我装不了没事。这是美好爱情背后都有的另一面。二是茜茜放生,她很清楚到来的命运。角色演员多相似之处,同长于乡下,性格自由,早早进入名利圈,却经历了一次次失望和失败,最终英年早逝。看似巧合,实为同性格同命运。另外我还想到了婉容、戴安娜、雅子等皇室女性,都是因为独立自由,与众不同被看上,以爱情的名义被留下,却又因此失去了翅膀,再想到当时的笑容与甜蜜,也不胜唏嘘。ps:母女俩戏外也是母女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茜茜公主说在皮鞋上吐唾沫可以把皮鞋擦得更亮
当你知道历史的真相之后,就会发现电影表现的只是个童话~~
谁小时候没看过几遍茜茜公主啊!!!长大后知道她的绯闻和死讯还很是伤心了一段。中国人接受的外国面孔代表。
美得心碎,几乎是在茜茜每次的点头“是的,我爱他,我非常爱他”中感到莫大悲哀。爱情来临之际,总是想到他们之间的种种不和谐,弗兰茨说:“我无法忍受将她让给别人”,得到以后却成为爱情悲剧的开始。你被王位束缚,便用爱情去束缚她,热爱纯真的人最后必亲手毁掉纯真。
小时候以为这就是结局,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长大后才发现我错了。这不是童话故事,而是现实婆媳剧,少女面对不喜欢自己的、强势的婆婆,以及不跟自己一条心、无比顺从母亲的老公,是不会幸福的,哪怕一开始的爱情十分美好。不要相信童话编制的happy ending了,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现实比童话残酷百倍。
罗密演得可爱,其余的有个原型在那儿故事就只能占个完整吧。但是拍摄好牛啊,宴会、婚礼的排场也太大了,正统的皇室范儿,拍个电影倾举国之力的感觉。后面都不算是戏了,纯粹就是皇室婚礼展示,看宏伟的马加什教堂(后来查的)+庞大的贵族们列队+红衣教主们等元素叠加在一起时的效果有点惊呆了
补标经典,以前买DVD收藏现在还会重温的老片。公主美,皇帝帅,配角也都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