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这部电影来源于手机相册里的一张动图,一个男人夸张的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打滚,当时就觉得挺有意思,但也往心里去。
有了金凯瑞的存在,那就代表这部影片的焦点在他的身上了,他以他夸张的表演方式和面部表情抓住了一大批影迷的心,他有极高的喜剧天赋但眼睛里也有藏不住的深情,所以才一直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吧!
让我眼眶一润的镜头是金凯瑞趴在女朋友安妮斯顿的窗前,听见了女朋友对上帝的祷告,我是那么的喜欢他,但我要忘了他,我不想再痛苦了。那种发自内心的悲伤和痛苦就那么自然的流露出来,告诉观众我就是要让你哭,让你有共鸣。但作为一部喜剧片,他自然不会让你沉浸其中,所以这个深情的片段像昙花一现般,虽然短但却无可替代。
对于金凯瑞与上帝摩根正式见面在一栋白色的大楼里,我怎么看怎么出戏,这个选址也太不严谨了吧。
金凯瑞扮演的布鲁斯风趣,才华横溢,但总是将生活中的烦心事归咎于上帝,撇清自己的关系,可就算他自己是上帝他也搞不定自己的生活。这难道不是生活中的我们,怨天尤人,但到最后所有的苦恼还是要我们自己来承担,所以乐观的去面对,去体会生活中的美好。
到影片最后的时候金凯瑞在高速公路上冒雨奔跑,口里大喊着上帝我将自己都献给你,由你来主宰我的意愿,我听到这句话自己是有点难以理解,毕竟这部影片要讲得一直是乐观面对,不怨天尤人,这句话一出怎么有了一种顺从于命运,不做抗争的感觉。
或许是因为我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所以听到这句话会有不解,但放在美国,宗教色彩浓厚这句话应该就显得理所应当了吧。
Bruce不是特例,事事不如愿的人并不止一个。也许我们每天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希望、心愿被落空,少数的几次大概不会引起注意,但当接连不断的希望变成失望,甚至并没有寄予希望的事情都朝向糟糕的方向发展时,也许人们会开始思考,不过思考的并不是自己有没做好、自己有没做错,而是思考究竟是不是命运安排上出了什么问题,才会带来这些倒霉的厄运。
逃避自己的责任是每个人最喜欢也都最擅长做的事情。Bruce在电视台新闻组里面几乎永远都只是一个谐星出镜记者,采访回来的新闻总是不够竞争对手劲爆,对手迅速上位并成为主播,Bruce却始终还是在到处奔波报道一些琐碎无聊却要逗趣博得观众一笑的后备新闻。工作上郁郁不得志,生活中Bruce也相当倒霉,比如大塞车导致迟到、比如走路踩进水坑、比如车子撞在电线杆上……Bruce也不得不像所有倒霉的人一样开始质疑到底一切是不是上帝捣的鬼,于是渐渐他从向“偶尔渴望上帝能满足一些希望”演变为“咒骂上帝为什么要让自己如此绝望”,而恰恰这个时候,被骂得不耐烦的“上帝”跳了出来,决定把自己的能力分一部分给Bruce,名义上是让Bruce代替自己工作,实际上却提供给了Bruce一个无所不能的权利去搭乘“whatever he wants”。
当人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积极的事情想要实现。但当实现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多时,甚至当所有愿望都突然间变得可行时,人的欲望也会膨胀到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因为太多可以实现的事情摆在眼前,而终于会埋没了原来的目的。
Bruce用他的万能能力做了一些很没意义的事情,比如分开番茄汤,比如让密密麻麻的车辆往两边退让腾出一条顺畅的通道。还有为了取悦女友Grace、取悦观众,将月亮拉近地球,让陨石砸到了水牛城,这些看似让Bruce在生活中迅速成为红人的举动,却引发了一系列超乎常理的灾难。而Bruce似乎也没有办法很有条理地处理善后他引发的这些问题。起初的时候Bruce还不以为然,他为自己成为众人关注的喜欢的主持而沾沾自喜,他忘记本身只是想成为一个简单的播报新闻的主持,他的欲求开始膨胀了。
当任何事情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达成,这种生活也许反而会变得乏味。而这个时候又发觉,原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会为别人带来不幸时,也许任何人都会感到愧疚。
Bruce终于还是了解到了这一点。他意识到,一味地满足自己只会让事情变得没有常理,而当一切都失去原有的规则时,世界则会变得一团混乱。于是他渐渐放弃了自己使用的权利,取而代之的是用自己的努力去换取成功。
然后终于,他开始不骂上帝,他开始满足于一切安排,他开始学会自己奋斗。
尽管Jim Carrey这部戏依然是喜剧为主的,几年前在凤凰台看到电影介绍时,主要也是在侧重“Bruce拥有了特殊能力这多么神奇”这个点上,但电影实际上却在认真地讲述了关于欲望的故事。
欲望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但欲望转移到的具体行动上,却分褒义贬义手段及过程了。有些人为了欲望去伤害别人来利己,有些人则为了欲望兢兢业业地工作付出,还有一些人则不做丝毫努力天天在那里怨天尤人感怀身世。
所以动作夸张表情夸张甚至赖床也夸张得要死的Jim Carrey告诉我们,其实欲望的实现并不是重点,如何实现你的欲望,才是上帝给与我们最大的礼物。
此电影与Adam Sandler的《人生遥控器》有异曲同工之妙。貌似喜剧明星们特别喜欢告诉我们生活真理。
Parting your soup is not a miracle.It's a magic trick.
分开一盆浓汤并不是什么奇迹,那只是一个小小的魔术把戏而已。
A single mom who's working two jobs and still finds time to take her kid to soccer practice,that's a miracle.
一位单身妈妈,每天要打两份工,但还是能抽的出时间陪孩子参加足球练习,那才是一种奇迹。
A teenager who says no to drugs and yes to an education,that's a miracle.
年轻人说要远离毒品,而且要努力受教育,这也是一种奇迹。
People want me to do everything for them.What they don't realize is they have the power.
人们要求我为他们实现任何他们自己的愿望,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 他们自己具有实现自己愿望的能力。
You want to see a miracle,son? Be the miracle.
年轻人,想要看到真正的奇迹,首先得要自己努力。
有时候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么招人烦,身边的人用了多大的宽容才能依旧对待那个让人反感的自己。最爱你的人一定是能够在你状态不好情绪糟糕的时候仍旧爱着你的人,给你鼓励,给你爱,给你温暖。可往往我们视而不见,等到失去时才后悔莫及。
影片中的布鲁斯,是个一心想做主持人的记者,但主持人的位置却离他遥不可及。他恨透了记者的工作,但风趣幽默的播报还是让很多人喜欢他。镜头前,他是活泼可爱的,镜头下,他是牢骚满腹喋喋不休抱怨的中年无力男。他把生活中所有的不顺心都归结为上帝的不公。好吧,上帝可能真的听烦了他的抱怨,把自己的神力给了他,让他尝试下做上帝的滋味。
布鲁斯也的确是一个小人物,得到这么大的恩赐却不求干出一番大事业,只是在小范围内让自己过得舒坦得意。用风吹起美女的裙子,把橱窗里的衣服换到自己身上,教训让自己吃过亏的小混混。有了神力以后,那个令人抓狂的布鲁斯不见了,相反还挺招人稀罕。那么大的人了还像个小孩子在街上蹦蹦跳跳,拥有了不可告人的秘密心里的得意劲儿怎么看怎么让人忍俊不禁。拉下月亮制造和女友的浪漫,制造大新闻终于谋得了主持人的位置,偷懒满足所有人的祈祷.....然后一切都乱了。
当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不适合上帝这个工作,明白了爱是需要努力付出,任何愿望都需要自己的努力才会实现后,他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失去女友以后,才明白女友对于他有多重要,他是有多爱她,可习惯了她在身边,他的爱变得吝啬而贪婪。
上帝给了他重新生活的机会。他明白了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记者这个行业才能发挥他最大的价值,明白了与人友好,明白了爱,用自己让人开心的能力给予更多人开心幸福的微笑。影片最后,那个一直举着牌子的乞丐渐渐褪去伪装,变成了上帝的模样,牌子上写:世界末日结束了。
影片中上帝扮演的乞丐每次举得牌子都切合了男主的混乱生活,并给予指引。
第一次男主因为塞车上班迟到,牌子上写:你是不是瞎?布鲁斯骂骂咧咧的说你才瞎。这里的瞎,我的理解是不切实际的欲望蒙蔽了布鲁斯的双眼,让他无法看到生活的另一面,在他的眼里,只有倒霉和不顺心。
第二次男主被炒,还挨了小混混揍,牌子上写:生活就是.....男主的回答依旧是抱怨上帝。
第三次是在暴动中,牌子上写:愿你的国降临。所有人满足了祈祷的结果就是社会秩序的崩溃,暴动像世界末日一般降临。
第四次是男主在暴动过后塞车时看到乞丐的举牌:为赢得所有。这句话也是布鲁斯内心的一个转折点。他开始变得积极生活,终于开始帮助他人 ,并从中感受到快乐。
第五次布鲁斯站在乞丐旁边,乞丐的牌子上写:上帝是个好人。布鲁斯也举起了一个纸牌,上面写:他说的对。这里的上帝,我的理解是两层喻意。乞丐写的上帝是指布鲁斯,毕竟现在担任上帝职责的是布鲁斯,他已经真正的变成了好人的样子。而布鲁斯所说的上帝,就还是上帝,是上帝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幸福。
最后一次就是布鲁斯参加了影片开头他嗤之以鼻的鲜血夏令营活动,并且号召更多的人来参加活动,拯救更多的需要输血的人。他第一次在节目中大方的承认了女友未婚妻的身份,并且让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了快乐。上帝现形:世界末日结束了。世界末日,不仅仅是男主不负责任的滥用神力,月球的反常运动造成了自然灾害,也不仅仅是男主用神力拉来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电力中断,而是属于男主的世界末日,终于结束了。他从一个厌倦了生活的人重新找到了生存的意义。
影片还表达了对自由意志的肯定赞扬。上帝在给予布鲁斯神力的同时便也告诫了他:1不能告诉别人你是上帝,2不能改变人的自由意志。影片中的男主角尝试用神力挽回女友的感情,可却什么都改变不了,最后,还是爱,重新挽回了女友。上帝所说的一句话很有道理:人们总是忽视了自己拥有实现愿望的能力。
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祈祷许愿上,不如更努力更发奋的去做好眼下的一切。无论何种信仰,都只是精神上的寄托,并不能像魔法似的让你轻而易举便可心想事成。所有的信仰,都只是为了让你依靠,寻求精神上的安宁,而不是去抱怨,去寄托全部的希望。事在人为可比听天由命的结局好太多。你的处事态度才是成功的关键与否。上帝并不是高高在上,可能就在每个人的身边,也许是地铁上的一个糟老头,也许是人群中的乞丐,也许是一朵开放的花。心态正,意志强,才能活的快乐。
上帝一直在你身边,不要自怨自艾,不要把你的不幸放大。身边的一切,最平凡最平凡的一切,其实是最美丽的。
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你身边的人,去安抚受伤的心。这不容易。但要努力做到。
心态自当像静观莲花盛开 ,每一瓣都有它的规律,都有它的美丽。不必强求 ,一切的不美好的感觉都来源于你看不到美丽的地方。
如果我有小叮当,变大变小变漂亮。当你自己变成多啦A梦,上帝,可以随心所欲,简直棒呆啦!可是要负责聆听世界上所有人的愿望,选择是否实现,还真是亚历山大。当剧中逗比天神因为拉近月亮而引发海啸,同意所有人愿望引发了骚乱,感觉世界被自己搞得一团糟,感受简直烂透了。生活常常有各种的不如意,我也经常幻想可以跳出现在的生活,随性的度过每一天。可是我只希望满足自己的各种愿望,是不是很贪心😜😜😜
满眼的黄色便签儿,对我造成极大冲击。看来,房子也不能这样刷~又是Jennifer Aniston。。。
一边笑着一边思考人生。
u want to see the miracle? then be the miracle. b-e-a-u~~~tiful我最喜欢Jim Carrey模仿Clint Eastwood的那段,巨像呀!
喜欢金凯瑞的表演,那时接的片子也还不错;安妮真美。
2009/4/4下午CCTV-6,关于自由意志、奇迹、祈祷、上帝的启示,想想看对所有的祈祷都说Yes会怎样,“把红番茄汤分开不是奇迹,是魔术,而一个母亲打两份工,还有时间陪小孩打球才是奇迹”,4星。
金凯瑞的表演方式很夸张,评价大概会是两级分化,不过影片看起来还是挺爽,安妮斯顿还是招人喜欢。
还是吉姆·凯瑞式的喜剧,夸张肢体加可爱大笑,可就苦了当时刚刚进入电影圈的卡瑞尔;还有一个黑人上帝,不过这招凯文·史密斯玩过了,人家那可还是黑人女上帝呢。
安妮斯顿这么招人爱,看完再次断定皮特你TM一定是瞎了。
“我不想要平庸的生活,平庸的房子、平庸的工作。”
我也想当当这个冒牌的...
标准的好莱坞套路,让你在笑过之后引发点思考,可以看看~~
吹jazz
做上帝的点子喜剧性很强,满足人类意淫,可看性强,模仿东木、放大月亮、狗模人样……欢乐之余伴随一些蜻蜓点水的好莱坞式思考,知足常乐。金凯瑞这回也不是单兵作战,詹妮弗安妮斯顿,不错的女花瓶,摩根弗里曼真像个慈祥的上帝,SteveCarell 的演播室搞笑表演相当杰出,堪称全戏的高潮。
When the primary minister of Sweden visited Washington this morning, my tiny little nipple went thrill
不是太好 唯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只坐在马桶上翻阅报纸的狗
人们要求我为他们实现任何他们自己的愿望,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他们自己具有实现自己愿望的能力。年轻人,想要看到真正的奇迹,首先得要自己努力。
海報用的居然是米開朗基儸創造亞當。創意是不錯的只不過JimCarrey是上帝MorganFreeman創造的亞當?扯遠了。美國勵志篇即使編的再天花亂墜結尾總是能點石成金。勵志是教你正確面對生活把普通的事做好而不是立大志臥薪嘗膽一夜成名。U want the miracle BE THE MIRACLE。仨主角都蠻喜歡。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月亮靠过来那里,笑死。
早年看的时候,孩子刚出生,生意蒸蒸日上,依稀还揣着文艺梦想,总觉得人生还另有可观,在左右瞻顾,曲意徘徊时,更为心有戚戚焉。2刷的时候已经摸高50岁,似乎尘埃落定,理解已如劫灰。认可了小人物无所作为但还自在自得的人生设定,当天神这事其实只不过是人生假设让你的天赋开了挂,许你实现你所谓的另一端的路径选择,然后你发现你失去了正是你现在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爱情,友情,单纯的快乐,家人的相濡以沫等。许多年来,我一直为我的碌碌无为而搪塞,既然没有为你的理想付出那么多苦难,你获得的其实就是你想要的现实的安逸,天赋这种事挥霍了固然可喜,不过平庸者的幸福和快乐,也无需羞愧。如果人生一定需要些终极的领悟和励志者的反面的教材,那也就冷暖自知。今天我儿子立志搞原创音乐,19岁已经有声有色,他看我的眼光已经带有悲悯
奇迹是靠自己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