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伯爵是柴门暖时,他的爱情是圆满的,他和堇两情相悦。
在牢里,堇时他的精神支柱,依靠对堇的思念、爱坚持了那么多年。
当他得知真相时,他对堇的感情很复杂,虽爱着她,但也怨着,恨着她。
在复仇的过程,他不愿意和堇见面,怕自己的心动摇。
堇来找他,要离婚,阻止他杀幸男,说自己动手。伯爵是开心的吧,在墓地时见到堇,他求婚,要求堇抛弃丈夫女儿,和他结婚,他想回到过去,想着创造两个人的幸福。他对未来的幸福还是有期许的。
可现实告诉他,一切都回不去了。伯爵挺惨的。堇爱的是以前的暖,对他有愧疚,有怀念,但没有爱情了。时间已经磨灭堇的爱情,不爱他了。伯爵是爱她的,听见她说同意时多开心,但堇的眼泪浇醒了他。他很痛苦。放他们走时,堇被拉走了,如果是以前,堇绝不会走,会紧紧抱住他,死也要跟他死在一起。但堇的心目中最重要的是女儿家庭了。门合上的声音让伯爵彻底绝望了。
他点火自杀,这一场火彻底了断了一切。他过去的爱、恨。但也带来新的爱情——爱梨来到了他的身边。爱梨爱现在的他,阴暗、冷酷、也有温暖的基督山.真海。
关于结局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导演拍的也是蛮暧昧的,感觉怎么理解都行。我个人倒是蛮倾向于大团圆结局的。
最后的一把火给了曾经的挚友,如今的仇人一次救赎的机会,也给了自己一个告别过去的机会。(倒也呼应了信一朗说的:我愿意相信,从哪里都可以重新开始)
兄弟落难,十几年前神乐和南条是背后插刀,锅里倒油的人,一切的罪魁祸首;十几年后,南条冲进火海救了伯爵,和神乐两人对警方隐瞒了伯爵还活着的事实。同样的境地,不同的选择,也算赎了一部分罪。
十几年前留美没能救下刚出生的婴儿,也不敢反抗入间公平;十几年后留美拼了命地保护儿子,为了儿子勇敢反抗,选择揭发入间
十几年前入间亲手埋了亲生儿子,十几年后还是没人性地想要杀人灭口,又埋了儿子一次
十几年前管家救了完治,十几年后管家又救了完治一命。
十几年前的堇答应了暖的求婚,十几年后堇再次答应了真海先生的求婚,但早就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了…
人生的一个齿轮出了问题,当有第二次机会出现在眼前时,有人拼命矫正,想要让机器回到正轨,所以得到了救赎;有的人死性不改,第二次还是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机器崩坏。
吐槽一下,堇的人设到后面有点飘忽不定,左右摇摆,好想说一句“你到底是要怎样”
另外,Dean桑好帅,和爱梨的对手戏蛮有感觉的,暧昧不清,性张力拉满
4月,《基督山伯爵 华丽的复仇》刚刚播出时,正值“日本国民妖精”石原里美的日剧《unnatural》刚刚收官、热度未退之际,时机并不算好。再加上这部日剧明显改编自欧洲名著,而日本人改编名著时常会让观众有一言难尽的感觉,所以也不曾抱有太大的期待。
但是,但是!
在N刷《基督山伯爵 华丽的复仇》大结局之后,我还是决定好好写一写这部在我心中9.5分、豆瓣评分8.2的名著改编日剧。
之所以关注到这部剧,一个原因是《基督山伯爵》是我心中排名第一的通俗小说,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扮演男主角的是藤冈靛。他是《请与废柴的我谈恋爱》中的抖S主任
和《阿浅来了》中大阪经济之父五代友厚
甚至在剧中五代友厚病死后,发生了所谓的「五代ロス(五代LOSS,即五代沮丧)」的现象,OL不想上班,女学生无心考试,老太太们也若有所失。作为一部剧中的男N号,这样的成功简直前所未有。
话不多说,言归正传。
电视剧改编自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名著《基督山伯爵》,将舞台背景由19世纪的法国搬至现代日本。
主人公柴门暖是一名普通的船员,正当他与自己深爱的女人堇订婚,即将步入人生幸福的顶点之时,自己的朋友南条幸男、前辈神乐清、刑警入间公平却出于嫉妒心、出人头地的欲望、为前途而自保的目的陷害他与恐怖主义勾结,使他在异国的监狱被囚禁了15年。 在狱中他结识了那个国家的前总统法里亚·真海,在法利亚的指导下学习了各种知识并且获得了他的巨额遗产。从狱中逃出之后,柴门暖化身为基督山·真海,开始了自己的复仇之路。
因为是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和原著有许多异同之处,原著剧情不再赘述。我在下面简单列了一张表格,显示新旧对比(注:每个人都有基督山伯爵入狱前、归来后的两种身份):
(下文多有剧透,如果觉得可能是自己想看的日剧,建议就此打住。)
日剧《基督山伯爵》基本沿用了原著的线索和人物,就连影视化后容易被删掉的检察官(C)家庭内部矛盾、检察官之女和基督山恩人之子的爱情这些线索也都保留了下来。最大的变化是从第八集开始的,矛盾和冲突则在第九集达到了最高潮。
原著中,基督山伯爵安排人揭发了费尔南(A)的罪行,费尔南和梅塞苔丝(原未婚妻)的儿子要求与基督山决斗。梅塞苔丝写了一封信,求基督山在面对她儿子时手下留情,同时将基督山伯爵的过往全部告诉了儿子。儿子最终决定取消决斗,与基督山和解。他们母子俩离开费尔南,费尔南随后自杀。基督山伯爵了结了一切恩怨后,选择了这些年一直陪伴他、也是他复仇计划一部分的那个叫做“海蒂”的女子陪伴自己,江海寄余生。
但在日剧里第九集里,堇(原未婚妻)找到基督山·真海,请他终止复仇。基督山提出了一个条件:只要堇完全抛下丈夫和女儿嫁给他,他就不再寻仇。
第二天夜间,基督山在别墅宴请三位客人:自杀未遂的南条南条幸男(A)、因为借债而被骗入别墅囚禁的神乐清(B)——他们的手脚均被束缚在座椅上。还有受邀而来、忐忑不已的堇。席间,基督山播放了曾经的录像, 四人均是心情复杂。堇重提让基督山收手的事,基督山也重提昨日说过的条件。以下,是我试图还原剧中场景所作的描写:
“我不是说过了吗?这取决于你。”他看似悠闲地向客厅中央走去,语气却一下子由轻松变为郑重:“那么,现在请正式给我回复。”
堇的眼泪,不知是被吓的,还是因为刚才被迫集体回忆的画面仍在脑海中回放,长流不止。
“小堇,”他却只是盯着她泪光如流星般闪动的脸庞,无比认真地说:“我一定会让你幸福的,请嫁给我吧。”
最怕空气突然的安静。 堇缓缓走向他。基督山·真海的目光变得凝重,似乎是在等待她那句显而易见的拒绝。
没想到她只是盈盈含泪,挤出了一个比任何时候都要勉强的微笑,用轻柔悦耳的嗓音带着哭腔说:“好。”顿了一顿,又说:“我会和真海先生您……结婚。”
分离之前,重逢之后,她总是喊他,“暖”。
基督山·真海的眉目瞬间舒展开,嘴角染上了一丝笑意,似是喜悦。但看到眼前人红肿的双眼、以及明显压抑着自己不放声哭出来的颤抖的双唇。他脸上的笑意如同昙花一现,转瞬归于隐没。
她还在哭。
……明显不是喜悦的泪水,更像是做出了某种巨大的牺牲。
仿佛终于从她眼泪中读懂了堇真实的心情,基督山的神情迅速垮塌了下来。不忍再看她脸上流成河的悲伤,他偏过脸去,移开了视线。微微叹息,嘴角多了一抹自嘲的弧度。
那弧度几起几落,最后化为一句轻轻的“万岁”。
那是他们之间才懂得的暗语。
曾几何时,小镇的一场寻常婚礼前,新郎痴痴地看着换好礼服的新娘,就在新娘以为自己的衣服是有什么异样的时候,他突然冲到她面前,高举双臂,快乐地大喊了一句:“万岁!”
彼时他脸上的每一根线条都那么生动,诉说着无与伦比的幸福,礼服宽大的振袖随着他动作而摆动,感染着她也像他一样,不顾女生的矜持,快乐地高呼“万岁!”
此刻两人面对面,明明演绎着与十八年前相同的言语,但一个沉吟暗自伤,一个未语泪先流。到底,物是人非事事休。
我得到了你肯定的答复,但这回答中有多少是因为残存的爱情又有多少是为了停下我复仇的脚步,已经交互混杂,难以分辨了。
我们曾经那么相爱,发誓永不分离。但在我经历漫长旅程的途中,我们走散了,分道扬镳。纵然得以重逢,此后的路,也无法一起走了。
这场鸿门宴的结局是基督山回到席座边剪掉了缚着南条幸男(A)、神乐清(B)手上的绳索,宣告终止复仇。他再也不看堇,任由南条幸男在眼前拉走了仍泪流不止的堇。最后,他独自一人在浇满柴油的别墅里,让大火燃烧。
当在读原著时,结局让我很是怅然。可能因为之前的故事太过于精彩,结尾相较则显得粗糙,好像绷紧的弦猝然断裂:基督山伯爵留了一封信,就和海蒂离开了巴黎。——他似乎彻底忘记了梅塞苔丝,忘记了他们之间曾有过海誓山盟、原本是要携手到老的,突然间看见并开始重视海蒂对他的深情,选择了开始全新的生活。而电影版也是几乎同样的处理。
当时怅然归怅然,但不明所以。现在重新想来,自己觉得缺失的就是原著没有给基督山伯爵和梅塞苔丝的爱情一个合理的交代
——如果不是余情未了,伯爵不会视费尔南(A)为头号敌人,必欲置于之死地;如果不是余情未了,梅塞苔丝不会在第一次与基督山伯爵重逢时就认出他是爱德蒙·邓蒂斯,甚至几近失态。但临到结局,作者大笔一挥,这些草蛇灰线都烟消云散,伯爵还是选择了年轻貌美的海蒂。
可在这部日剧里给出了他们无法破镜重圆的理由——不是伯爵喜新厌旧,不是梅塞苔丝不可能放下丈夫和孩子,而是十八年来,他们的经历将他们两人推离了彼此。情过境迁,相爱已成往事。倘若勉强彼此在一起,只会违背了爱情的本意。
或许编剧黑岩勉在对原著进行研读的时候,与我有同样、甚至更强烈的失落感,因而在结局中设计了那么一场非同寻常的鸿门宴。
同时,这个结局某种意义上也糅合了我最期待的“重返伊夫堡”情节,令我很是开心。
还有很多细节,诸如原著中全盘计划需要基督山伯一人分饰三角才能完成,所以电影版都会选择减少复仇对象、删减情节线索。但这部剧中基本上都按原著进行了保留,并做了非常好的本土化处理,不让人觉得牵强附会。因而在豆瓣上被称作“原著党的狂欢”,我个人觉得名副其实。
至于许多人觉得在剧中三位仇人都没有死这件事和剧名“华丽的复仇”非常不符,我则不以为然。这三人除了共同陷害过基督山伯爵之外,还有一个共性:努力。
如若不是这样,他们可能也就不会在18年后挤身上流阶层,成为人上人。而基督山伯爵的复仇,使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或妻离子散,近二十年来的苦心经营毁于一旦。在尝过富贵荣华的滋味后,重回起点,甚至是带着污点重新回到原点,实在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这样的复仇不可谓不华丽。
此外,在现代法治社会的背景下,杀人偿命是永恒的正义。即便主角光环也不能站在这条准则划定的范围之外。结局既然已经暗示了基督山还活着,就不能让他亲手杀人,所以终究“华丽的复仇”要在法律的面前踩下刹车。
还有一些特别想说的小细节,回味无穷。
比如说,埋私生子的位置是在别墅的圣母像下,又比如说留美送走儿子后约在教堂与入间公平(C)会面探听儿子最新情况的地点。这或许是因为基督教中有圣母圣子形象存在,能够象征亲情的羁绊,也呼应了基督山伯爵的“基督”两个字。同时,正是在教堂中,基督山带来的消息如同福音给留美带来希望,并对入间公平(C)的人生进行了最终审判。
再比如,音乐《set a fire》,我在查找资料时发现的其他同名歌曲基本都是宗教歌曲。set a fire,其单词准确意义不明,我简单粗暴地翻译成“放一把火”,猜想这或许与撒旦、地狱有关。每当到了关键的情节,这首女声便会幽幽响起,像是在观众的心上放上了一只逐渐收紧的大手。词组本身也让我想起了梁遇春对徐志摩的描述:“别人点烟会说‘借火’,唯独他说是‘吻火’,是‘kiss the fire’。”
复仇也是一种吻火般浪漫、绚丽又危险的事情——结局中基督山擦亮火柴,凝视火光,用催眠般的语气说:“我是多么快乐啊。”然后用火柴和满地的柴油让别墅陷入了火海。这也是和set a fire最终极的呼应了吧。
最后还想说说“柴门暖”这个名字。初见时,甚至觉得有些可笑,但看着看着,竟然还是习惯了。日本确有“柴门”这个姓氏,但我更愿将之和刘长卿的诗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相联系。倘若这位夜归人,家中有亲人执灯守候,生活中俱是粗茶淡饭、天伦齐聚的清欢,那再大的风雪,也驱散他心中的暖意。
但这个名叫柴门暖的青年,却因为小镇人无休止的妒忌和检察官的自保,没有享受到这场命运原本应许给他的幸福。在他改名为基督山·真海时起,他就已经彻底和寒门内的简单幸福挥手作别了。
同时全剧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原著中仇人们(A.B.C)基本上从头到尾都没有识破基督山的真实身份,在这种全程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被迫应战,满盘皆输在读者意料之中。
但这版日剧在基督山使南条幸男(A)声名狼藉时,“他的真实身份是柴门暖”就被另外两人(B.C)所察知。刑事部长入间公平(C)甚至以“送你回拉德尔的监狱”为要挟,要基督山“停止这无聊的复仇游戏”。但还是基督山棋高一着,仇人们败下阵来。这样处理不仅增加了情节的紧张感,还更加体现了基督山归来后的心思缜密、手段高绝,与最开始那个空有满腹航海知识、但说话做事处处冒着单纯傻气的青年形成了鲜明对比。
作为自诩是写过小说的人,觉得只有成为过一个作者,才知道写小说是一件多么考验人的事情——要首尾相顾,要合情合理,要自圆其说。更多时候,作者考虑的要远胜过读者,埋下的大量伏笔,每一条都像宝藏般静待来者。若有幸能被读者品读到,就是彩蛋;如果不为人知,也无伤剧情。所以总觉得敬佩不已,这应该是多少次的在灯下苦读原著、多少次虔诚地记录脑海中闪烁过的吉光片羽,编剧黑岩勉才能交出这样一份漂亮的答卷。
当时读完原著,我最先想到的是苏武。他的经历,贴合基督山伯爵的前半段。
我们从小读的是苏武牧羊故事,称颂的是他忠君爱国,但在内心却觉得他遥不可及。直到读到他写给妻子的一句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我才觉得这个近乎于“非人”的英雄,有了一点真实的气息。可惜他归来之时年近六旬,白发苍苍。受到官方的大事嘉奖,亦无仇可报,余生荣华,再未有波澜。不知道他晚年是否偶尔会想起早已改嫁的妻子,想起那句被践行了一半的誓言。
后来又想到杜甫的《新婚别》——基督山伯爵是在婚礼上被带走的,实实在在算得上“新婚别”——最末两句直剜人心: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诗句是以女性的角度来写的,令人能够想象到新郎被抓走、杳无音讯后,新娘的绝望和凄惶。
可无论是苏武、杜甫,还是他们之后的古人,都未能写出一部《基督山伯爵》这般宏大的小说。或许是因为封建等级太过根深蒂固,让人难以想像用除了从政从军的方式跨越阶层壁垒,快易恩仇。直到在很多年后的法兰西,在法国革命和大航海时代的风云际会之时,神之笔点中了42岁的剧作家大仲马。尽管从后世所能得的照片中看到的不过只是一个相貌普通的油腻中年,但通过他笔下的风起云涌,最终成就了这部无与伦比的小说。
也有人在看了这部日剧之后,重温原著,写下了感恩大仲马的言语。大约所谓经典,指的就是像这部巨作一样有着长久的生命力,并能激发出后来者更多想象和创新的作品吧。
关于结局,的确相比较之前做下复仇铺垫的层层递进,结局来的太快太不自然,而搞得不是那么理想的那么华丽的复仇硬要在最后20分钟点题一下搞的复仇很华丽似的。
有点不够尽兴,但考虑到短短9集篇幅又要涵盖这么多线,这样的改编完成度已经很高了。
但直到结尾,我最大感触就是和伯爵到结局了还要强调一下一样,一样对留美坚强的母爱所感动和震撼。观剧结束,我最最最喜欢的就是留美和安堂的感情线。这两个人都不能说是像信一郎和未兰这样正面的人物,但是留美和安堂的本性还是善的。
除了信一郎,未兰,管家和爱梨,留美是唯一的一个在一群恶魔中感恩伯爵,在最后一集的教堂亮光下感谢神様伯爵的人。(当然毕竟她不是复仇对象,只是波及到,所以立场和恶魔们不一样。)
而安堂,在得知留美是自己的母亲之后,第一反应就是乱伦的冲击感(而留美作为母亲知道真相时的破涕为笑的获得重生感—伯爵口中伟大的母爱)。在得知自己出身的身世之后大喊自己那渣父母,我心想真是骂得太对了啊。而之后知道自己的母亲如此爱自己的时候,叫留美妈妈所表现出的孩子感;在港口被入间忽悠,以为自己有父爱有母爱,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幸福感的单纯样;以及在即将被活埋的时候,最后的心愿就是留美的两人间强烈的羁绊;我觉得这个孩子真是可爱到让人怜悯。好在伯爵的上帝视角派出了管家再次拯救他。真是太好了,这一对母子也算个HE,真是太好了,我心想。
然后放贷小哥的真实身份是瑞士银行的客户经理。特地被伯爵编派来给安堂放贷,又给神乐放贷,不得不说果然是伯爵的上帝视角啊,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伯爵做不到的爪牙们。神様!
最后大结局来的太仓促,复仇得不尽兴,尤其是最后20分钟从4人戏开始。有点失望。但也还算满意。还是希望结局里海岸边的伯爵和爱梨,信一郎和未兰,留美和安堂,还有傻白甜的管家,在我们看不到的编剧无法继续呈现给我们的世界里,生活的幸福。
接下来,我要去补原著,满足我复仇不尽兴需要补偿一下的心情。
我觉得爱梨(海黛)是这个改编剧最让人惊喜的角色呢。
首先,《基督山伯爵-华丽的复仇》中爱梨(海黛)没有炮灰,这个很重要!因为书中她的篇幅不大,而且背景极其奢华又是绝代佳人,各种改编剧要不因为人,要不因为钱等等各种问题,经常海黛这个角色打酱油或者干脆直接消失,根本不考虑她的人物核心存在价值对书的重要影响,原著也不好好看就随便删减。日版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次,日版让人惊喜的地方就在于,不仅没有删,还赋予了她更复杂的人物形象,使之更加丰富立体,不再单纯依附伯爵,养在深闺。而成为了伯爵复仇的助手+伙伴。当然改编后性格发生了变化,但是人物的功能性和人物精神本质并没有变。
功能性上来说这个角色是推动剧情揭发南条(费尔南)和给伯爵活下去的新希望。日版改编里这两点基本是保留的,同时改编还给了角色更大的发挥空间。
原著里海黛虽然是被救的女奴,美丽而性感,但是是被伯爵捧在掌心里照顾大的纯洁的小天使。其实在人物描写上是比较平面的,仙女般的人物可望不可及,在一定程度上是缺乏真实感的。
日版则要复杂不少,爱梨白天是文静大方的经纪人,夜晚在则是性感妖娆的美女蛇,为了复仇有点点小偏激,对堇也有一些不满和小妒忌,但内里却是即使滚过泥潭,内心依然是纯洁善良的小绵羊(小天使)。虽然遭受过不幸,依然充满了同情心,为了不让明日花遭遇自己经历过的痛苦,放弃了夺取仇人的性命。虽然外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人物内核是一样的,而且是更世俗化更接近生活的形象。
同时日版表现这个角色对伯爵的依恋之情也很棒,虽然日版改了背景,人物性格上也更独立,但是情感上也同样表现得很好,用最小的投入,樱井作为演员的表现力很棒,达到了加成的效果,这个角色十分让人惊喜。
时过境迁,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忘记,只有他的痛苦刻骨铭心。因为罪人不应该拥有幸福,所以才有复仇。
他也知道,过去的偏差永远无法被纠正,他所失去的永远回不来,所以他生命的意义只在复仇。
计划从一开始就看到了结束,他是否从中获得了快感,我不知道。但他总为别人获得幸福而感动,这是他无法拥有的曾经,母爱与爱情。
计划结束,他毁掉了罪人的幸福,曾经的人却终究失去了。失去所有意义的人生,怎样才能再度开始?还可以去追寻幸福吗?或者,努力让身边的人幸福,而从中分得一份。
幸好,他还活着,生命拥有一切可能性。但愿阳光可以照进他的余生。
因为结局减一星,“复仇不需要圣母”(微博)。南条和堇最后几集像失忆一样做出各种不符合人设举动。一会儿堇要离婚要杀死南条,一会儿南条对堇挥刀,一会儿又你爱我我爱你。
ep09真海在问堇愿不愿意结婚换取南条的性命的时候难道心里没有答案吗?留美为了儿子什么都愿意付出,爱梨没能真的对南条下手,暖还在对白月光报什么希望啊!在听到堇肯定的答案时把三人放走,我总觉得这场大火是柴门暖的退场show,一切的复仇都到此为止,暖真正的死在了这个别墅里,以后他就只是别人了。
全剧最棒的就是各种宿命的部分,安堂丸至被所谓的父亲杀死两次,却被当年的盗贼救了两次,留美桑与安堂丸至的乱伦却让她有机会见到儿子,爱梨桑在接到明日花的电话时把南条从自杀的绳子上放了下来,瑛理奈喝下了毒药才听到入间公平愿意与她重新开始,18年前该入狱的入间贞吉坐在轮椅上看着儿媳毒发身亡,儿子发疯。
一个资本主义复仇剧变成了爱能战胜一切……这到底是资本主义傻逼白左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啊!真的有点气到
这部戏的音乐还有镜头其实都挺不错的
主任第一话演傻小子渔夫的吃力感太重,第二话梳个油头回来哪哪儿就都正常了,果然还是适合演精英。山本美月,好。把舞台搬到现代的几个细节处理得相当漂亮啊。
第一集只看10分钟也好意思来打个一星,剧情配乐都在线!!!名著改编剧情果然扛得住啊,打五星拉高
根据2018年4月27日汇率,459亿美元=50104.44亿日元。您的好友亿男暖已上线。
本季日剧质量都有点…目前看下来这部最好看,不论故事音乐还是节奏还是演员,虽然未婚妻都认不出来这个槽点实在emmmmm …一直不对电视剧评分,但是看到第一页的评论一定要来拉拉分数,虽然第一集一般,但是第二集开始好看起来,而且片尾贼爽,第三集非常不错了,希望后面的质量可以和第三集一样
觉得很好看,音乐摄影很赞,节奏还比原著快呢。不明白这么多无脑喷子哪来的,十多分钟没看完就来打分骂街。如果按照原著剧情走向,还是一部很值得期待的剧的,收视率低大概因为木十档以及题材不热门吧。先打个五星平衡下这个不合理的分数。PS越来越好看了
为什么三个坏透了的人不原地爆炸呢》????这个结局不喜欢,救赎个屁啊,就是要看复仇到底啊!!!!不过说实话藤冈靓演的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烂没烂尾见仁见智吧,反正南条家的线是真的写崩了。除了山本美月之外其他演员演技都在线,难得。
我懂了,对这剧不满意的。大约是因为第一集结束了,主任还没有改头换新的杀回来,在一众渣渣面前闪亮登场。因为节奏问题,所以不满意。但是我是真的很好奇了,反而更期待了。抱着我的小美月,继续追剧。
心目中收视10+的剧(允悲)
结尾求婚什么的减一星。女主圣母白莲花,让自己婆婆活活饿死这样男主也能不计前嫌的求婚也是没谁了。其他的复仇故事架构很不错,尤其复仇回来的形象简直不要太帅。
日剧少见的题材,先中和下那些xb喷的评分
大概是一种“编剧在大仲马的坟头上蹦迪”的感觉。
“活下去并且生活美满,我心灵珍视的孩子们。永远不要忘记,直至上帝向人揭示出未来之日,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对结局感情好复杂,不知道是应该喜欢还是不喜欢。
本季最爱,没有之一,因为第一集弃剧的可能要后悔了,后面两集制作很精良,节奏不错,算得上近年日剧中的佳作!期待后续复仇戏码
这季唯一一部想追的剧,求求你们看完和本季其他剧对比一下靴靴
结局减一星,没改好。法日文化差异也正在于此:法国人讲求快意恩仇,所以大仲马会火;日本人却强调“罪感”,复仇者也会为罪所缚。当初的害人者,在日版里一句“你以为只有你自己受苦,可我们为了忘记自己犯的罪,这些年也很痛苦啊”道出了日本国民性。也怪不得日本政府拒绝为战争罪行道歉了。
不吹不夸 大仓忠义这次演技感人 期待我宝越来越好
打分就怕对比 大概是对另一部外国性转改编剧期望太大 这部期望太低 反衬之下 倒是有挺大的惊喜音乐挺惹眼 也终于get到藤冈小哥的帅点 原作基础在 几个细节删减改编也不错 我觉得这部是稳的
目前为止还不错,bgm强大!新剧只有这部还能追了!!
腹黑又色气的伯爵让人激动。特别是他不肯吃敌人做的食物催吐出来那一段,眼神变化太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