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提起《葫芦小金刚》这部经典的国产动画片,都是在聊其中对社会黑暗现实的讽刺。确实,《葫芦小金刚》中有一些讽喻的内容,例如,青蛇精给抓住红葫芦娃的法宝取名“钱通神”;在抓绿葫芦娃时,青蛇精曾对绿葫芦娃说,“你到底是孩子,你不知道这大锅饭可不好烧哇”;把守青蛇精地道的三妖四怪的名字特意取名为“黑吃黑”“伸手大王”等等。这些讽喻用得很巧妙,讽刺的内容也确实击中了社会中存在的(至少是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弊病,但如果只是对这些讽刺的内容津津乐道,就可能错过关于这部动画片的其他精彩之处。
比如《葫芦小金刚》的背景音乐就值得好好聊一聊:《葫芦小金刚》的背景音乐制作得很用心,为每个葫芦娃在不同阶段下都配备了专门的背景音乐,既能与情节相配合,在某些地方又向前作《葫芦兄弟》致敬。不过我不打算长篇大论,只谈这部动画片中有关人物和情节的小话题,就先从两部动画片中当仁不让的女主——两个蛇精讲起。
续作的大反派一般不会和前作中的一模一样,不过《葫芦小金刚》继续选择蛇精作为反派女主,背后有一些特殊原因。理论上,这个反派可以是全新的人物,但《葫芦兄弟》中的反派——金蛇精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以至于创作者们很难抵御再用蛇精作为反派人物的诱惑。既然要用蛇精作为大反派,全新的BOSS不如熟悉的BOSS,于是青蛇精的身份被设定为金蛇精的妹妹,如此,动画中最重要的故事冲突也就顺理成章地构建出来了,可谓一举两得。
两部动画片主要是面向小观众的,小观众最喜欢看的是葫芦娃怎样和坏蛋斗智斗勇,只要两个蛇精本领不同,斗智斗勇的情节不同,其他的差别小观众们是不太在乎的。这就要说到创作者们了不起的地方——他们并不满足于做好打戏,在塑造反派形象方面也费了一番心思。
创作者们在很多细节展现了两个蛇精的不同。
首先,青蛇精的性格要更复杂,形象也更有血有肉。在《葫芦兄弟》开篇,作者借穿山甲之口告诉观众,金蛇精和蝎子精罪行累累,随后又展现了金蛇精变回原形吃小动物、村民们被害得家破人亡等画面,再后来二妖又直接杀害了穿山甲和爷爷,是纯粹的反面形象。而在《葫芦小金刚》中,青蛇精在故事的前半段是单纯的复仇者,在射死仙鹤之前并没有做出什么恶行,而且青蛇精与其姐姐、姐夫不同,并不以杀戮为乐,她要射死仙鹤也是有明确的目的——仙鹤当时正在帮绿葫芦娃逃跑,要想阻止绿葫芦娃逃脱,干掉仙鹤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简言之,从更客观的角度看,你很难说青蛇精有多坏,小时候我们之所以一开始就认为青蛇精是坏蛋,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青蛇精还有金蛇精和蝎子精不具备的两面性:她既有阴险狡诈的一面,也有重情重义、关心下属的一面。比如,当得知金蛇精为了独享七心丹而对青蛇精封锁消息,青蛇精虽有不满,但仍不计前嫌地要为姐姐金蛇精报仇;在抓住七个葫芦兄弟后的庆功宴上,青蛇精仍会为姐姐金蛇精真诚地流下眼泪。
对待手下的小妖,青蛇精也比蝎子精和金蛇精好得多。蝎子精和金蛇精对待小妖的态度十分粗暴,小妖只要触怒蝎子精便会遭到蝎子精的毒打。相比之下,青蛇更懂得笼络下属,不时做出些替手下着想的举动,比如当独眼蛤蟆精前来投奔时惊慌失措,连话都不能说利索,青蛇精并没有半点不耐烦,反倒是好言安慰,让其慢慢说;在同青葫芦娃的战斗中,她还特意提醒前去进攻的小妖要小心;抓住了七个葫芦娃后,不忘安排庆功宴来犒劳手下小妖,并在宴会上当众感谢众妖,表示战胜葫芦兄弟的荣誉属于全体,尽管这些小妖在战斗中并没有伤到葫芦娃半根毫毛。因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葫芦兄弟》中,蝎子精手下的众小妖视与葫芦娃的战斗为苦差,如果能偷奸耍滑就绝不卖力;青蛇精手下的众小妖则斗志高昂,在青蛇精与七个葫芦娃战斗时,当青蛇精一时陷入劣势时,他们主动出来充当肉盾,为青蛇精争取喘息时间。
其次,在同葫芦娃的斗争策略上,两个蛇精的差别也很大。金蛇精自己的本领和力量都不如蝎子精,虽有如意、魔镜等法宝,但一来这些法宝自身威力不大,能否发挥出力量要看使用者的智谋;二来这些法宝是夫妻共同财产,并不能完全归金蛇精所有。除此之外,严格来说,众小妖都是蝎子精的手下,蝎子精握有对众小妖的赏罚大权,重要的命令都要由蝎子精下达,金蛇精对众妖权力是依附于蝎子精的,也就是说,蛇精不是老板而是老板娘,种种处境让金蛇精更喜欢用计谋来达到目的,即便有时用硬也是和计谋混合使用,在对付葫芦娃时基本做到了她说的“智取为上”。反过来,青蛇精自身本领很强,手上的金刚宝剑和百宝锦囊等法宝威力很大,而且她是众小妖名正言顺的“大王”,真正的“地头蛇”,这些因素使青蛇精虽然“不择手段”,但更喜欢用强硬手段解决问题,在同葫芦娃的交战中,也往往是先硬碰硬地正面对决,使用计谋是用武力达不到目的,退而求其次的做法。当然这不意味青蛇精不懂得“智取为上”的好处,例如,擒住了蓝葫芦娃后,绿葫芦娃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更糟糕地是此前在回旋迷魂洞里耗费了不少力气,可以说这时的青蛇精已经稳操胜券了,但青蛇精没有硬来,而是用诱人的条件跟葫芦娃打赌,让绿葫芦娃进一步消耗火力,而后从容地从背后偷袭葫芦娃,将其擒获,可见青蛇精是懂得用计可以让自己以更小的代价取得战果的。
最后,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两个蛇精对葫芦娃的态度不同。两个蛇精虽然都视葫芦娃为头号劲敌,但金蛇精对待葫芦娃像成年女性对待小孩子,不时会流露出母性,敢于和葫芦娃做出些亲昵的举动;而青蛇精尽管也认为葫芦娃是孩子,但一点也没有表现出对孩子的喜爱之情,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她对葫芦娃更像一个大姑娘对待讨厌的小男孩。从一些细节上可以看出这种区别。金蛇精在抓住大娃后曾亲吻、戏弄大娃,还对大娃说让他当自己的娃子;在让七娃迷失了心智后,金蛇精也敢大胆像抱自己的孩子一样抱七娃。而青蛇精抓住葫芦娃后,则是粗暴将其装进黑口袋。不止如此,青蛇精在两性观念上更保守,当发现葫芦娃和小蝴蝶互有好感后,当即大骂小蝴蝶,这里面固然有对小蝴蝶“背叛”自己的愤怒,但责骂小蝴蝶时偏偏着重指责她跟葫芦娃勾勾搭搭不要脸,也多少能反映出青蛇精对两性关系的态度。
以上就是我总结出的创作者在塑造两个蛇精形象时用的一些小心思,我不是要吹捧这两部作品,其实如果要吐槽这两部作品,槽点是很多的,只是我更喜欢从作品中找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来细细品味,毕竟我们没有必要要么是粉,要么是黑,对吧。
个人认为《葫芦兄弟》在艺术成就上是高于《葫芦小金刚》的。
《葫芦兄弟》的剧情更曲折,妖精和葫芦娃之间的冲突模式千变万化,有直捣黄龙反被擒的(大娃、三娃),有看黄片被亮瞎狗眼的(二娃),有好心办坏事+以怨报德的(火娃、水娃),有被擒后反而深入敌后大搞破坏的(隐身娃),有认贼作父最终洗心革面的(七娃),让二妖抓获七兄弟的方法几乎不重样。
而且从设定上讲,第一部的蛇蝎二妖在实力上是不如葫芦娃的,所以主创团队变着法子让正邪双方的实力在变化中不断取得平衡。妖精这边弱了就让他们获得人质+地利(妖洞主场作战),等妖精抓了1+1-1+1+2+3=7个葫芦娃大占上风之时,赶紧让隐身娃脱逃+老翁获得七色彩莲+六兄弟越狱成功 来构筑葫芦6兄弟VS蛇蝎二妖的新局面,重新扭转了正邪双方的实力平衡,然后再用实力超群的老七加入妖精一方的办法来再次让妖精一方占据上风,最后眼看七兄弟已经被投入炼丹炉穷途末路之际再让老汉出手用七色彩莲扭转乾坤。这一路下来优势连续4次易主,就像精彩的比赛永远是双方交替领先打得有来有回,第一部的剧本让人拍案叫绝。
《葫芦小金刚》给人的感觉是1~3、4~6是两部的内容,剧情割裂感更强。由于第一部蛇蝎二妖实力上的弱势,让第二部的妖精方继续维持弱势太没新意了,所以青蛇精在实力设定上就是高于葫芦七兄弟单体的。即便是在1V3的群殴中,她也能通过让小妖当肉盾稳住局面后,通过秒1个,控1个,骗1个的办法来实现反杀。但是相对第一部中擒获葫芦七兄弟的战略性差异,第二部只是战术手段上有差异。虽然剧组成功结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把钻钱眼、扇阴风、穿小鞋、泼脏水、内部蛀虫、扣帽子、大锅饭等时弊巧妙地批驳了一圈,但面对同样处于静态的葫芦娃,妖精开启战端的手法比第一部单一了很多,永远是砸砸砸+挖挖挖然后开打,比第一部的既有主动出击,又有被动防御 缺了变化。
当然,对剧情至关重要的优势反转不是没有。七兄弟被擒前可以看作是正邪双方势均力敌的,随着剧情发展青蛇精逐渐占据上风,炼丹大会后小金刚横空出世重夺优势,然后妖精方面使用美人计成功擒住小金刚夺回优势,小金刚取回护身符后重新占据优势,三妖四怪虽强,但除了蜘蛛怪、美女妖、金刚大王外对小金刚并无威胁,本质上和之前青蛇精VS葫芦兄弟单体时遇到的波折是性质相同的,导致虽然惊险但优势并无明显易主。最后毁了锦囊和玉簪的小金刚大优势,乘胜追击一波流推倒了青蛇,故事结束。前后明显的优势易主虽然也有4次,但由于相持阶段占了一半,优势易主主要集中在下半部,导致这个环节的节奏快了,失了张弛有道之法。加之优势易主的戏剧性又不如第一部,导致《葫芦小金刚》和《葫芦兄弟》相比总觉得差了口气。
然后是抖包袱水准上的差距,《葫芦兄弟》对正邪双方到底有多大本事这一点一直藏掖得很好,一共才13集的剧,拍到第6集结束,葫芦娃这边才刚把三个娃的能力给剧透完,妖精这边也只亮了魔镜、如意、金钗这三件法宝,而且蛇精擒下三个葫芦娃表现得那叫一个举重若轻(大娃靠骗,二娃靠放电影,三娃砍了三剑就收拾了),让人感觉妖精的实力深不见底还有大把存货。大概演到第9集酒宴结束时 大家才觉得:哦……蛇蝎二妖的实力貌似已经见底了。但神仙编剧先一个突袭老爷爷家的操作,直接打消了观众对“妖精后继乏力”的忧虑,再祭出了“黑化七娃”这么让人意外又合理的神操作(蛇妖会下毒太正常不过了),这时候已经拍到第10集了,然后让六娃暴打妖精一通+偷如意+实操越狱,等七娃展现其逆天实力的时候已经是第12集过半戏快演完了(顺带提一嘴,七娃的厉害是在第10集开头就借蛇精之口作了预告的,直接死死吊住观众的胃口3集),然后最后一集安排一场正邪大决战+最后一次优势逆转。集集有干货,全程无尿点。
反观《葫芦小金刚》,编剧全剧用一半的时间(大概60分钟)让青蛇精直播表演"氪金女土豪开挂碾压葫芦娃"。由于三娃在第一部人气最高,编剧直接给他安排了长达10分钟的戏份,虽然很多观众表示看得很过瘾,但青蛇先后出动14次不同武器 从艺术角度上来说其实是略显拖沓的。而且由于没了第一部的先发优势,葫芦七兄弟的实力其实是明牌,不存在抖包袱的空间。为了达到“青蛇精实力高深莫测”的效果,编剧只能双管齐下:先给葫芦娃安上第一部所没有的弱点,再让青蛇开挂(百宝锦囊)对葫芦娃实施降维打击——不管娃子你有多NB,老娘的口袋里一定能变出更NB的来治你。然后这个设定在后半部遭到了反噬,要知道“百宝锦囊一出,葫芦娃必定要吃瘪”可是上半部的设定,青蛇一共才掏出11次,就把大娃以外的6个娃全抓了。总不能把这个宝贝从橙色品质一刀削成蓝色吧?于是编剧为了弥补上半部分的设定漏洞,只好给青蛇降智,把百宝锦囊锁进库房吃灰,再也不许用了……(很无语,但总比强行削弱法宝的处理要强)
然而强行解决百宝锦囊的问题又产生了新的问题:青蛇精没了最强法宝,不到5分钟就被小金刚打得香汗淋漓娇喘连连了,一味被动防御这撑不过剩下的50分钟啊。于是剧组又想出了给小金刚配感情戏+地道闯关的办法。这招不是不行,强行补得也着实不赖,但各位看官老爷们想必也都明白——打了补丁的裤子穿起来总不如新买的爽 的道理……然后就大决战了,这时候青蛇精的两大法宝被小金刚物理毁灭了,眼看总决赛还没开打就要失去悬念(漫画里也确实是直接失去了悬念),编剧再一次跳了出来,给青蛇临时加了3个BUFF——原地复活+巨大化+攻击力翻倍……噗……(我想写到这儿,第一部和第二部的优劣已经很明显,不需要我再分析下去了吧?)
最后讲一下作画/剪纸精度的差距。葫芦兄弟上半部基本是没有画崩现象出现的,每一帧都很精致,因为每一帧都先剪纸人,再拍摄(证据是人物有非常明显的投影)。但到了第二部,感觉为了赶进度,画风崩坏的出现频次大增。由于没有证据,我只能通过肉眼观测,我的结论是第二部开始有不少帧画面是用动画方式画上去的,或者虽然是剪纸,但剪纸人的制作精细度远不如第一部了。
例如以下类似的画面:
又例如,同样是蛇精全身像(请注意眼睛、配饰在细节差距):
当然,第一部中的蛇精舞剑团团转时的定格帧可能是唯一画崩的场合,但这完全没法和第二部中频繁、多次地画崩葫芦娃和蛇精这些主要角色相提并论。我想,可能是剧组太赶了,不再追求动画/剪纸的精美度所致。
考虑到《葫芦小金刚》是美影厂看到《葫芦兄弟》大热,根据市场反响趁热打铁,在2年内赶制出来的产物(96年葫芦娃VCD的销量占美影厂总销量的18%)。想当年鸟山明把《龙珠》画到那美克星篇就想收工了,但编辑部不让啊,于是一次狗尾续貂整出了《沙鲁篇》,二次狗尾续貂整出了《布欧篇》。想来,大师的NB之处,就是能让狗尾续貂也成为经典。考虑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影厂还受到市场改革大潮冲击,人才流失严重,《葫芦小金刚》也算是商业化狗尾续貂的大成功之作了!
我从b站的评论区看到的,我觉得这位同学的概括能力简直满分,分享给大家看一下。 大娃:任你能力出众能翻山倒海 一旦掉进钱眼里 也就出不来了 二娃:任你聪颖智慧能睹事知机 一旦受了歪风邪气影响 也就看不长远了 三娃:任你软硬不吃刀枪不入 一旦被抓住痛脚给你穿小鞋 也就跑不了了 四娃:任你锐意进取积极向上 一旦吃上了大锅饭 心劲也就没了 五娃:任你声名远播享有盛誉 一旦被泼了满身脏水 也就没什么用了 六娃:任你毫无破绽难以威胁 一旦被人陷害抓住小尾巴 也就任人摆布了 七娃:任你执掌神器拱手天下 一旦被人从内部瓦解 呵呵 也就因失其鹿 天下共逐了
第一部还是比较经典,侧重于七兄弟各有不同特点,蛇精也正是利用这些特点使用不同手段捉住了他们。而后面强调兄弟齐心,便无所不能。虽然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处理的完美,但是是能体现出每一种手段与葫芦娃能力的对应。(比如:大娃深陷泥潭,弹幕有提议变大就能出来,嗯听起来好像可行。四娃五娃总有点智商不在线的感觉,但本来便是孩子,也没啥问题。六娃能力如同BUG,处理方法是用了更BUG的七娃的葫芦。) 而第二部主题反而变得不明确,前半部也是抓葫芦娃,后半部是葫芦小金刚加小蝴蝶,小蝴蝶对小金刚的成长并未感觉有啥帮助,除了体现了任何人都有缺点,如果想要突出人物都有弱点,那应该着重人物成长。最后接近一整集的对付三妖四怪,如同在刷副本。 第一部中葫芦娃优缺点是共生的,是随时都可以转化的。而在第二部中则完全被破坏。整个第二部强行削弱了葫芦娃的能力,如给三娃设定了屁股弱点,四娃的火能用完,五娃需要吸水才能吐水,七娃的葫芦能碎掉。这些在第一部中都不成立。蛇精应对葫芦娃的方法充满了隐喻(准确说这应该都算是明喻了),但这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才能使其锦上添花。第一集看到一半我就停下了,小时候还不觉得,但现在看就显得问题很大,大娃力大无穷,第一部是用泥潭困住,你力气越大陷得越深。而第二部用金钱就把他压住了?同样的石头轻松举起,换成金钱就压住了。。。你给我的是一个物理设定力大无穷,却用社会隐喻来诠释。六娃的能力是隐身和穿过物体。第二部没动这两个设定,蛇精用尾巴标记了它,然后用铁帽子捉住了它,如果单单只是标记就能捉到,两部早就被捉住n多回来。七娃更直接,宝葫芦直接碎了。。。 至于最后的处理,我认同评论的一些观点。第一部是七兄弟齐心协力,而第二部七人合一,七兄弟互相帮助的剧情不见了,七兄弟之间互动的兄弟情义不见了,只有小金刚一个人忙着斩妖除魔。
太困了,不写了。。。
最近重温了国产经典动画片《葫芦兄弟》和《葫芦小金刚》,在怀念儿童时代的同时,也在感慨当时年幼的我不谙世事。重温过后,觉得第一部还是中规中矩,内涵不是太多,亮点是有浓郁的神话背景做底子。然而,第二部的风格就完全不同了,它或多或少地讽刺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有些问题至今依然存在。记得青蛇大王在开七色山之前对手下们说:“不要乱,不要乱来,葫芦兄弟虽然变成了大山,可他们紧紧连在一起坚如磐石,光靠斧劈无济于事,眼下先要切断他们的联系,然后用挖墙脚,钻空子,找缺口的方法,动摇根基,才能各个击破,一个个抓起来!”这句话可真够直白、真够社会的,青蛇大王的拆台本事了得啊! 换个思路,第二部也俨然是一部男人的成长史嘛!下面就听我细细道来。 成长过程中,有人成为了大娃的模样:他们的能力超群,顶天立地,求他办事的人自然多了起来。然而他内心并不坚定,掉进钱眼里,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最终落入无尽的深渊。 成长过程中,有人成为了二娃的模样:他们消息灵通,看事透彻,活脱脱的千里眼顺风耳,但没有很好的行动能力。这时,歪风邪气吹过来了,范围越来越大,又该怎么办呢?一潭清水被搅浑,又不能制止,再通透的人,也会被蒙蔽,最终被同化。 成长过程中,有人成为了三娃的模样:他们刚正不阿,清廉正直。然而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即使看上去刀枪不入,也有软肋可抓。有的人会通过给他们穿小鞋的方式让他们将软肋暴露出来,趁机出手,得胜而归。 成长过程中,有人成为了四娃的模样:他们天生就是热心肠,而且有实干精神。然而,一次次的冷落使他们如陷冰窖,一次次地让他们烧“大锅饭”,足以使他们在决对平均主义下精疲力尽,最后浇一盆冷水,终于丧失了斗志。 成长过程中,有人成为了五娃的模样:他们必须依靠一个固定且清洁的环境来发挥作用,有的人会趁机偷梁换柱,在不经意间将环境变质、污染。长期待在良好环境中的他们自然会极不适应,最终在瘴气污水中垮台。 成长过程中,有人成为了六娃的模样,他们有隐士风范,经常躲在暗处,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谁的队也不站。有的人会给他们硬插上小尾巴、扣上大帽子,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们推上风口浪尖,推上纷扰的尘世,一生不得安宁。 成长过程中,有人成为了七娃的模样,他们有一个固若金汤的团队,从外攻来坚不可摧。然而祸起萧墙,团队里生出了蛀虫,从内而外的进行啃咬,最终导致全队崩溃。 成长过程中,即使有人成为小金刚这样的社会精英,也照样会遇到“三妖四怪”: “黑吃黑”挡住了去路,他不怕火也不怕水,不管人心人肺,还是狼心狗肺,一律熏黑了吃。他自己先堕落,还要让接近他的人堕落。只能用比他更强大的实力来摧毁他。 “蜘蛛精”挡住了去路,他会弹奏靡靡之音让接近他的人沉醉不醒。除掉他的办法就是捂住耳朵,切断污染传播路径。 “两面三刀”挡住了去路,他对听话的人笑脸相迎,暗中下毒。如果不顺从他的要求,他会立刻变脸,明投刀枪。他还欺软怕硬,在强者面前立刻落泪求饶。除掉他的办法就是使他露出真面目,让更多的人看清真相。 “伸手大王”挡住了去路,张口闭口就是“留下买路钱”。他贪婪成性,除掉他的办法就是在他伸手未收时绳之以法。 “钢牙大王”挡住了去路,他一身是嘴,能说会道。除掉他的办法就是让他在说话时暴露弱点,一举击破。 “温柔乡”挡住了去路,迷魂的香气让人痴醉,一张张的情网难以冲破。这是英雄难过的美人关。想过这关,身边就必须有人时刻扎你一下防止你沦陷。 “金刚大王”挡住了去路,这种人看似强大难敌,实则外强中干,只须找到他的弱点便可使之泄气。 在成长过程中,你或许还会遇到“小蝴蝶”这样的伴侣。你可能不知道她的来历,她可能会为某种交易或利益从你背后捅刀子。但在你有意无意的感化下,她会改邪归正,在相处的过程中,你的心性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成长。 综上看来,《葫芦小金刚》确实可以说是一部男人的成长史了。从一颗纯洁的葫芦籽开始,深入社会的魔窟,一路过关斩将,收获过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过亲朋好友的离合悲欢,最终成为山一样的男子汉!
写在最后
第二部青蛇大王不仅是拆台大师,还是个关爱下属的好领导(她的下属虽然个个爱拍马屁,但都会不顾生死冲锋陷阵。相比之下,第一部蝎子精的下属总会偷闲偷懒) 那只独眼蟾蜍口才甚好(听他说评书一定是美的享受),虽然总是被头领欺负,但一直忠心耿耿,是个血肉丰满的反派,个人比较喜欢。 有很多人说第二部三娃的体力被削弱了,个人认为在第一部是有线索可找的:三娃在葫芦还没完全成熟的时候就急着掉下来了(很有可能就导致他屁股那里没有长好) 还有第二部里面的蜥蜴小兵,不仅说话结结巴巴,语文还没学好:“大王被葫芦娃打得落花流水的,葫芦娃把大王打得落花流水的……”哈哈哈,我先笑会~
蝴蝶与少年 ——少年的心热似要喷出血来,而曾飞在少年身边的蝴蝶却已经冷了:“要是能将你藏进我的胸膛中该多好!”——少年说。 花灵子,小蝴蝶。 从什么时候起,蝴蝶不再飞上孩童的指尖了? 从她被刺所扎,失去自由的那一刻起。 那些她喜欢的花都凋落如眼泪, 因为她已长眠。
她看不见阳光,也看不见花儿了 但少年还是打算将她抱到阳光与群花之间 因为少年听过她透露心声 她爱着花儿,爱着阳光 更爱着少年 她依然想飞向少年的指尖,去亲吻 去把花香留下 可现在她却已渐渐冷了 气息与芬芳已微弱 体温已沉寂在冰冷无情的世界 怎么办! 少年害怕她与花香同眠 那残存的一缕缕芬芳何等微弱,渐渐飘散,犹如天边的断云,犹如喑哑不言的阳光照着她苍白的脸! 一朵不合时宜的悲伤之花 却唤醒少年脸颊两朵健康的红晕 被冰霜劣土摧折 却仍将她的芬芳赠予少年 如今那芬芳已与色彩一同淡薄模糊(少女是少年的童年) 就连她的双唇也渐失血色与香气,那是最后的花瓣...... 花落后就是黑夜。
实话实说,我觉得这就是一部虐童片,对儿童极为残忍,通篇暴力血腥,通篇渲染一种不和谐的残杀式的两性价值观(通篇充满了了对儿童的残杀、摧残与虐待)。且语言粗俗,画面突兀,这对儿童的心智是一种毒害。劝那些打了五星的人不要再盲目跟风了!(并且我们也应该警惕这种盲目跟风的心理!)
片中对于儿童的折磨不胜枚举,包括了对儿童心灵与肉体的双重摧残。以儿童的疼痛为乐,以虐待儿童与打压折辱儿童的心灵为乐。请大家清醒清醒——虐完男童虐女童,这一整部动画根本就是一部「虐童癖」+「施虐狂」大放送!!!!
片中有无数对儿童的折磨与摧残的镜头,令人的良心难受死了
反对虐童!!!不要儿童的心灵受到伤害!!我想这是所有良知清醒的人的诉求!!!
小时候最喜欢的魔幻动画片了吧,蛇精大战葫芦娃,十八般武器齐上阵,可是邪不压正,最终斩妖除魔迎来胜利大结局。ps 记得蝴蝶妹妹为了小金刚牺牲的时候好难过。
七个葫芦娃分别是:掉钱眼,扇阴风,穿小鞋,大锅饭,泼脏水,抓小尾巴然后扣帽子,内部蛀虫。一部堪称完美的现实讽刺动画
从第二部开始知道葫芦娃 刚开始看的连环漫画书 尼玛那个剧情设置太强大了 一点不输给日本的卡通啊 而且第二部比第一部精彩太多了,引用经典的合体概念还有政治民生各种黑暗的隐喻,比如掉钱眼,穿小鞋,一肚子坏水等等内涵满满,非常合我胃口。
小时候感觉这个动画片长的怎么也看不完,经典,儿时的回忆。
其实我一直很害怕葫芦兄弟不会转动的眼睛。
国内最好的动画片之一
印象不如《葫芦兄弟》第一部深刻。—— 2019.10.12:心血来潮,重温观影。—— 嘿吼嘿吼嘿吼,金刚金刚葫芦娃,嘿吼嘿吼嘿吼,金刚金刚葫芦娃,啦啦啦,七个兄弟一颗心,葫芦娃金刚神通广大,天不怕地不怕啦啦啦,嘿吼嘿吼,本领大,本领大,嘿吼。
①十八层地道里的男魔对葫芦娃说:“……你的眼睛、鼻子,你的小屁股都得留下。”;女妖对葫芦娃说:“我是个女人,我不怕水,我不怕火,就喜欢你这样的楞头小子。”②和金刚大王打斗的时候,我竟然看到了葫芦娃的鸡鸡,是的,我没有看错,是鸡鸡……③小蝴蝶就那样死了,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是不是太残
一部同样优秀的动画片。女性地位得到提升
如何打败葫芦娃分别是:1.掉钱眼、2.吹阴风、3.穿小鞋、4.大锅饭、5.泼脏水、6.扣帽子、7.养蛀虫;反过来妖怪分别是黑吃黑、蜘蛛精、两面派、美人关之流,毕竟是1989年的动画(╯°Д°)╯
合体之后继续欺负人家妹子的故事~~~小蝴蝶死的时候好桑心捏~~
小蝴蝶是细腰仙!!!
童年的回忆
葫芦娃的续篇,那时候知道这部动画的存在,在同学之间都能炫耀一番。
第一部爱情动画片 ~(@^_^@)~羞
其实还是不合体的时候兄弟七人一起上比较厉害…但是合体以后就防落单了
小蝴蝶的那個腰啊 從小我就驚歎
以前也看葫芦娃的漫画,幼儿园的时候。那会儿一看上就停不下来了,爷爷奶奶他们就老跟别人夸我“小璐璐一哭,你给她本书她准不哭了,这孩子准有出息。”从此我就很有压力地活了17年。
童年。童年。
金刚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