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我眼中的春香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这是小说《春香传》中李梦龙所写七言诗。
像春香这样的女人 真的好厉害 为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梦龙 抱着必死的念头 而不从 是什么让她有这样的想法那
首先 那个新任使道 把春香只是当成妓女 没有当成女人 所以让没生活阅历的 春香由衷的讨厌 警告男人把女人当成皇后的男人才是女人心中的皇帝
其次 春香这样的女人 对她软的一些的话 你还可以在她心中留下好印象 反之 越硬越不服 反倒不怕死了
最后 像春香这样的女孩子现在少、了 所以当你碰到 不要担心她的出身 因为出淤泥而不染 不要担心她的忠心 因为 她不想在过这样的 日子了
2 ) 不要仅仅盯着本片的情色
《春香传》。6分。
林权泽导演,曹承佑、李孝贞主演作品。
影片根据朝鲜民间故事改编,讲述曹承佑饰演的前院副史公子梦龙端午节偶遇退妓月梅之女春香,两人情投意合,一见钟情,甚至私定终身。
但好景不长,副史高升,梦龙随父共赴汉城。两人依依不舍,痛哭惜别。
而新任副史专横跋扈,一心逼春香做其侧室,春香刚烈反抗,誓死不从,遭到严刑拷打。
梦龙用功读书,终于通过殿试考取功名,暗暗还乡看望春香。果然,如传闻所言,新任副史丧尽天良,坏事做尽。梦龙悄悄组织官兵民众,将日夜酒池肉林的副史一举拿下,从而救出春香。
故事极其圆满,大快人心。
本片呈现的形式保留了民间流传已久的说唱,在说唱中引入故事,在故事中缀入说唱。也可谓用心良苦。
但一是本片尺度有限,二是说唱始终流于语言的隔阂以及音律的单一,实在无法引起共鸣。
3 ) 始未乱,终未弃
找到这部20年前的片子,是因为《秘密森林》里的曹承佑。春香传的故事太熟悉了。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在歌颂烈女的故事里都算不上轰轰烈烈。男权社会里,烈女的牌坊哪一座不是血泪悲伤砌成,其实本没有什么可赞的。只是如果换个角度,女性守节是为了忠于自己的心灵,为了忠于自己的身体,对自己的尊重。这样的话,似乎烈女就值得歌颂了。
这一版春香传是个美好的故事。春香梦龙爱情的开端其实是纯粹的欲望——登徒子的浪荡和卑微贱民的攀附。
春日的大自然生机勃勃,年轻的贵族眼中有山水心中却只有一个个青春的少女身影。森林里红裙少女随着秋千来来去去的身影,瞬间就勾起了少年的欲望。荡秋千这个游戏本身就是一种性暗示。女人的裙底风光若隐若现,还有因为运动而产生的身体活力反映出来,是脸色的红润,声音的愉悦。释放的都是性的信号,更何况是在森林这种又隐瞒有公开的场合。男权的思想里,这就是赤裸裸的勾引。所以,小厮会说春香若是正派的小姐就该躲在家里悄悄在树上荡秋千不叫人看到。其实即使是在自己家的院落,那飞扬起的秋千也会越过墙头,那银铃般的笑声也会飞出院外。同样是一枝红杏出墙来,而因为不可见全貌,似乎会更勾人。所以,荡秋千根本就是个骗局。出问题的不是在哪里或该不该,出问题的是那偷窥的人。
春香拒绝了去见梦龙却留下诗句引梦龙来。这或许是她的矜持也或许是她的手段。
梦龙白天随意的召唤春香,夜里又丝毫不礼貌让随从的高声吆喝。这个公子哥儿怀抱着什么浪荡的心态明明白白。在去春香房间的路上,有一朵含苞未放的荷花长于污泥之中,似乎暗示着春香的纯洁,和她清白的品性。门上的匾额,漂亮的书法,房间里绣品上的仙鹤,姜太公钓鱼的画,这一切,让李梦龙意识到,春香不是俗品。但这样的认识并没有让他生出更多的敬意。他还是很无礼的把春香拉入怀中,按到地上意欲轻薄。
这轻佻的行为被春香拒绝了,动作不激烈,态度却是坚定的。
春香或许在那个社会里不是个体面的女子,出身低贱,举动也不够正派——森林里荡秋千。但不意味着她不是个正直的女人,也不意味着她可以被随意的对待。虽然对她和她的母亲而言,最终的归宿也不过就是攀附男人,但她没有因此作践自己。李梦龙年轻,英俊,有地位有学识。当然是个好对象,所以她们母女没有拒绝,但年轻的春香要求成为夫妻,而不是一个卑微的情人。
立誓留书,焚香沐浴,洞房花烛。仪式这种东西繁琐也好简单也罢,都是有价值的。能让身在其中的人懂得彼此尊重的味道。虽然对真正的登徒子而言,这些事都无关紧要,但对地位更卑微的那一方,却是对自己的负责。
所以春香和梦龙的开始虽然始于纯粹的欲望,但却不是随随便便的。
这一点表达我特别喜欢。电影的结尾是大团圆结局。有一点我也比较喜欢。那就是扮成乞丐回来的李梦龙并没有被岳母或是春香嫌弃。岳母虽然失望,却还是好饭好菜招待。春香连失望都没有,她心里只有终于看到丈夫的圆满,和马上就要和他分离的悲伤。
李梦龙对春香到底爱情多一些,还是年轻的男子对爱人身体的渴望多一些。说不清楚,但春香的才华,她的纯真,她的坚贞是赢得了李梦龙的尊重。
这个始未乱,终未弃的故事,虽然老,却也有它的美好。
4 ) 看春香传
今日惊蛰,电台的女主持人说:小虫儿都醒了.我惊觉到蚊子苍蝇之流也该来了.小朋友们可以去看蚂蚁搬家了.连徐娘们都有了装纯真的机会.
惊蛰应该有春雷,今天却只有大雾,早晚都有,听说高速封道了.看了春香传,不错!但有两个不得其解的地方:其一,春香的母亲在风尘中流落了大半辈子,对于官家子弟如李梦龙之流应有极高的警惕,为何轻易就同意了春香与李梦龙的婚事,事后果不出我心中所料,李家极力反对这桩婚事,使春香与梦龙不得不离别.连我这样涉世不深的小子也能料到的事情,做为一个受尽世间冷暖的前风尘女子为何想不到,心中暗想:可能是为了攀高枝吧,故意如此,先斩后奏,吃定李梦龙这书呆子了.其二,对所谓"守厅"一词不理解,因为太守强要春香做他的守厅,揣摩着应该是做小妾的意思.后上网一查,才知道,守厅比小妾都不如,古时获罪之人其家人入教籍,就是被充入官伎,各地都蓄有官伎,若太守喜欢可以专占,但却连小妾的名分都没有,太守若离任,可以赎出带走,也可以转让给下任.春香并非在籍官伎,但由于其母亲曾在籍,故太守可借口无春香母亲退籍的证明,那么春香也应在籍,故可看出古代在籍女子若有女儿,还是官伎.以上这些资料从一本叫<中国娼妓史>的书中查到,此书基本用文言写成,很文雅.这和国外研究性方面书籍的学者会在书中刊出全家福是一个道理.这本书也很不错.就是贵了点,文言虽雅,却也不不是很好读,有空可看看.
春香与梦龙端阳定情,中秋分别,三年后重见.
5 ) 只是个韩国民间故事,在韩国有名而已
本片时间较长,2个多小时,但除了那些磨死你耳朵的韩国古代民谣之外,还真的不会令人产生倦意,导演功力非凡,总会令你打起精神来进入影片的节奏,情色镜头、野外美景、情节逆转、对诗、等等,只能赞叹导演的厉害啊,曹承佑(조승우)扮演男一号李梦龙,青涩的外面,年轻却满是高傲的贵族神情,演技真的不错,难怪日后会成名。但是,本片我还是不推荐,韩国的年轻朋友也不怎么喜欢本片,这只是韩国古典著名的通俗小说而已,在韩国家喻户晓,已经16次给搬上了银幕和舞台。影片不会带给我们中国人什么感觉的,就好像中国的《杜十娘》,拍烂了,虽然中国很有名,朗朗上口,但韩国人看了估计不会喜欢的,呵呵。
6 ) "悲" "美" "醉"
林权泽在拍<<春香传>>之前的作品<<悲歌一曲>> 和之后的<<醉画仙>>都是很出色的代表作.
<<悲歌一曲>> 的"悲"
<<春香传>>的"美"
<<醉画仙>>的"醉"
三部作品里透出浓重的韩国风情.显明的民族风韵.
7 ) 唱出来的电影
这个故事韩国很有名,号称为中国的《苏三起解》。
很老套简单的情节,才子与佳人。结局也没什么出彩的,逃不出的花好月圆。
不过,这个电影里也是很有特色的:从始到终贯穿了歌者的声音。跟着故事的起伏,一唱三叹,抑扬顿挫。平和的,紧张的、高低急缓,声情并茂。这种传统文化,有浓浓的民族特色,会让人怀念起我们的京韵大鼓啊。
看那些镜头,还是不如看歌者的唱词。唱词别有意境。
远山不够巍峨,近景里的楼台看不到精美,骑马的公子背影哪里潇洒? 离别时的委屈只有蹬腿死哭, 等待时寂寞少了,上刑时不够痛苦,旁观者不够揪心。 当文字带来的想象力一旦落实到镜头里,感官与情绪就会打折。更何况,是边听边体现这情景。视觉上的感觉是为了配上注解唱词,才去拍了这些画面。
另外,电影里一些情色片断很有意思。比如:男方解了一层又一层的衣服,暗示着他贵族的身份;比如两个的嘻戏打闹时,衣服瑟瑟做响穿行在地板上,配着隐喻的歌词,不言自明。比如,雨中相见后,也是两人从地上扭动到了屋里,完成这个设计动作也有些难吧。
整个电影有种茅檐低小的朴实
号称韩国的大片,也就那样。梦龙同学小时候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才子,更像一个小流氓。还是伯虎好看。
看半天我遭曹承佑笑死了!!!他的屁股!!!这是情色片嘛?女主没有任何吸引力,挺闷骚的,看半天都还不知道她长什么样。汗!
整部电影的剧情很简单,在现在看来有些俗套,但韩国人以一种民族艺术的表现形式将它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中贯穿整个影片的清唱剧更是让人拍案叫绝,虽然我完全听不懂老艺人在唱什么,但他的抑扬顿挫,时而沙哑哽咽,时而轻快跳跃的声音和唱腔,加上那布满皱纹的脸所变幻出来的表情真的让我感觉和他一起在
那就是林权泽从《香春传》开始有了对视听方面的新鲜尝试。影片从现代剧场演绎开始投身到历史想象当中,通过这种民族戏调的口吻填充音响,不断的进行着画外音解说。至于性别,最多是表达了对女性的同情,主义可没有。
曹承佑说自己演完春香传,出门开车别人会问他 “你为什么不骑驴?”
aesthetically是我的菜了。老曹正年少,可爱之余气势不足一笑就破功惹。真的很喜欢这个“演”故事的方式,interchangeability between mediums真的是个永恒有趣的探索方向了吧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估摸着这就是个2、3星的片子,但是看到结局男主角的行为深深地打动到我,让我觉得原来没有欺骗和背叛的爱情原来还是存在的,原来深情不辜负的好男人还是有的,于是我瞬间就给出了4星。。。
《春香传》所传诵的有关“春香与李梦龙”的爱情故事,对于韩国人来说,其意义与深远的影响,就像西方人心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国人心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个民间故事很好,但作为电影的表现形式,就差强人意了。
像说书一样的叙述形式挺有意思的。《春香传》给我一种性转版的《西厢记》的感觉,对封建礼教的挑战和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十六岁的少年少女感觉刚刚好。
当年的正太曹承佑带着公子哥的小气质,第一次演电影的女主角青涩可人,听不太明白的板索里仍惊心动魄
在字幕中,“鸳鸯”被翻译成“中国鸭子”……
我已經不太確定是不是更喜歡女聲的朝鮮歌兒
完全是汉文化的范儿!再简单不过的故事,实在无法与《红楼梦》相媲美,甚至不如《源氏物语》。
景美有说唱。莫道歌舞楼台。谁言雁随海,蝶随花,蟹随穴。悲莫悲兮生别离。不侍二夫。颂圣不喜。团圆。
春香,无论她是否等回了心爱的男人,她都会成为一个民间传奇。等到了,是皆大欢喜的圆满,等不到,只剩下一座冰冷的贞节牌坊,为她轰轰烈烈的爱情,画上惨淡收场的终止符。这是上层话语者,拿来搪塞和奴化女德的范本,是儒家浸淫男权的把戏,是男人司空见惯的诡计,是女人被灌了一辈子的迷魂汤。春香,她可以说是,一个提示自我警醒的惊叹号。
导演显然并不是只想简单重复一个人尽皆知的故事 而可能是意欲解构其中的每一个荒诞桥段去勾勒或许丑陋或许真实的人性 片头片尾实写的盘索拉戏场和贯穿始终的吟唱 有如戏中戏中戏 明白告诉你这是一个又老又长的旧故事 但其中的爱欲贪念 阶级 讽刺 都能穿越几重之虚构 给人真实的打击。
也就讲了一个故事而已,讲得其实不算差,但故事本身着实没什么意思。调度很成熟,本来也想过就这方面多打一星,可是想来其实我也就喜欢那几个景物抒情的长镜头而己,形式四平八稳非不行,但若在这同时故事套路亦缺乏特色,实在很难牛逼起来。
本片时间较长,2个多小时,但除了那些磨死你耳朵的韩国古代民谣之外,还真的不会令人产生倦意,导演功力非凡,总会令你打起精神来进入影片的节奏,情色镜头、野外美景、情节逆转、对诗、等等,只能赞叹导演的厉害啊,曹承佑(조승우)扮演男一号李梦龙,青涩的外面,年轻却满是高傲的贵族神情,演技真的不错,难怪日后会成名。但是,本片我还是不推荐,韩国的年轻朋友也不怎么喜欢本片,这只是韩国古典著名的通俗小说而已,在韩国家喻户晓,已经16次给搬上了银幕和舞台。影片不会带给我们中国人什么感觉的,就好像中国的《杜十娘》,拍烂了,虽然
本片改編於韓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和西方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與中國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有異曲同工之妙。題材上實際上有點傳統,但在林權澤拍攝下,卻充滿了現代藝術的趣味性。此片以說唱藝人說唱貫穿始終,經說唱藝人之口講述這一段十八世紀哀艷動人的愛情故事,這種影像和口述的雙重故事,巧妙地把曲藝傳統和現代電影相結合,在玩弄敘事藝術的樂趣的同時,也突破了好萊塢傳統戲劇的侷限,證實了林權澤的導演功力確實寶刀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