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至尾是赤裸裸,不加掩饰的残酷。 影片中的现实容不下半分的温情。 异乡,不是没有爱。 只是,那份爱在生存,在贫穷面前显得那样单薄又可笑。 李红,因为这份爱而错乱; 南生,因为这份爱而痛苦; Jane,看似潇潇洒洒,不过是因为从未拥有,而无所谓失去,可是渴望一样让人煎熬。 如果身处异乡,便要承受丧失尊严的妥协,承受打破良知的堕落,何不家去? 可是,温暖的家早已不复,只有冷冰冰叫你留下来的字眼。 于是,天地之大,进无可进,退无可退,只余你血淋林一条命,被异乡的黑暗吞噬。 绝望处的悲剧,也是处处可见的现实。 惟愿每一个奋斗者,豁得出来,退得回去,无愧于己,藏爱于心。 《爱在别乡的季节》男神梁家辉再度封神之作,曼神尚在路上。 我不喜欢电影中的政治暗喻,我不知道是在抨击中国的政体,还是暗讽美国的自由,我是真的没有看懂,也是真的不喜欢。
不是所有的批判都是响亮的,不是所有的愤怒都是有理的,不是所有的诚意的都是真相的,不是所有的善良都是慰藉的。
诞生于后89时期的香港影片,本片有非常锋利的锐角,有极其尖锐的控诉,有相当悲悯的俯瞰,也有太明显的想当然的标签和刻板印象。与《甜蜜蜜》《秋天的童话》虽同属于移民题材影片,但经典性相去甚远。
即使是影帝影后,用两个香港演员扮演两个经历过插队,又经历了89的受迫害或迫害妄想的偷渡取美国的小知识分子,都很难让人共情。
89后,确实知识分子的移民潮风起云涌。那是个讳莫如深的年代,美国苟活艰难的刻画让人唏嘘不已。
不过评价电影首先是立足于文本,文本来说,故事支离破碎,结局反转突兀惨烈。而时代背景又过于隐晦。故事也许有原型,应该挖掘更鲜活的细节和事件。而不是概念先行的受迫害妄想。
导演妄图夹带太多的私货,显得用力过猛,还无的放矢 。
你的目标太大了,结果导致还瞄不准了,四处扫射,反倒无可破局。
敢破口大骂就是好电影?恐怕未必。
侯.德.健曾经说过,我们经历的还不够悲惨吗?我们还需要用谎言来对抗谎言吗?
我就是想上传一些截图分享给大家
其实现在城市集中化
人们在大城市体面的工作
拿着高薪
享受着高消费
鼓吹者各种经济独立、精神独立
只不过是是消费主义的洗脑
但是如果不在大城市
回到小县城
就连就业都很困难
让我们反思?
为什么不让gj反思
发一篇内容
为什么还嫌弃我写得太短了
好山好水好地方
一条大河波浪宽吗?
每个星期看2部电影这个习惯,坚持到现在已经 2年了。饱览了几百部精彩的影片,体验了几百个动人的故事,心中留下了无数的感动和冲动。每当眼前掠过电影中最难忘的画面,最打动人心的台词和最意犹未尽的思想时,总有一种冲动 ,想要把心中的感悟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保留下来。但是一贯庸碌懒散的性格,总是在耳边响起:算了吧,别费脑子了,所有的故事和悲喜感动就留在心里细细品味吧,于是就这样我放一次又一次过了自己,也暗淡了记忆
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开始叙述自己的观影感受,哪怕寥寥几句,也表示我看过,我想过,我激动过,我悲伤过,不管怎样这些都是我的感受,我要喷涌地表达,更要小心翼翼地留存,因为正是我看过的电影,听过的歌曲,经历的事情,终将塑造成将来的我,将来的我,心中沉淀的人生感悟和智慧也都来源于此。
张曼玉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之一,虽然上了年纪的她不再有昔日美丽的容颜,甚至年龄使她本就不算挺拔的身材显得更加佝偻,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但不得不承认她的演技是盖了帽的。在《爱在他乡的季节》,他和影帝梁家辉搭档饰演一对真心相爱的夫妻。郎才女貌,这是多么般配令人艳羡的夫妻啊,可是我又看出他们的不甘,为了能够去美国,妻子阿红申请签证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他们专程从广州转战美国驻上海领事馆试试运气。为了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李红格外注重了自己的穿衣打扮,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领事馆门口,南生从李红手中接过孩子,将镜子递到妻子手中,女人拿出口红对着镜子涂了涂,接着南生将早餐——稀饭和油条递给李红,李红接过盛满稀饭的陶瓷缸子,仰起头,小心翼翼将米汤滴入口中,竭尽全力不碰到刚刚涂好口红的双唇。这个细节反映了虽然李红的服装不算华丽,但她对精致妆容、对美丽形象的追求确是在乎和精通的。
在面试官的盘问下,李红表达了想去美国学习,回国报效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强烈决心,打消了面试官对她想要移民的嫌疑和顾虑。当李红从领事馆出来,丈夫南生急切的冲上去迫不及待的追问面试的结果,这时张曼玉的表演可谓教科书级别的演技,她没有说一句话,看着丈夫,不由自主地笑了,但是笑着笑着又情不自禁地哭了,也许是因为太激动了:夫妻二人奋斗多年的目标终于达成了,也许是因为太难过:为此他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借了多少债……总之,张曼玉饰演的妻子虽然没说一句话,但通过她富有表情的眼神和丰富的面部动作,我已经深深体会到她在诠释一句话:悲喜交加,喜极而泣。
再说,妻子的离开,为丈夫带来了生活的重担,且不说他要独自照看襁褓中的儿子,还要偿还为出国而借的大量债务,就是夫妻分别之后生理和心理上的想念和煎熬,就令他无比痛苦和难以忍受。他是多么希望妻子能够长伴在身旁啊。与此同时,远在大洋彼岸的妻子也在信中表达着在美国生活的不易 ,甚至提出打退堂鼓回到国内继续从前的生活,对此,丈夫南生果断拒绝,鼓励妻子克服困难,坚强地留在美国,原因只有一个:“为了我们的儿子”。是啊,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人心中普遍有一个执念:美国就是天堂,为了能到天堂,什么都可以忍受,为了孩子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一定要咬牙坚持下来,取得身份,这样就可以迎来光明的未来……谁曾想到几十年后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穿名牌、住豪宅、在美国花天酒地的富二代,取代了当年住地下室,打黑工的大陆华人形象。哎,想想多少人放弃国内的一切跑到美国,留下来的亲戚朋友同学发小却因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动拆迁毫不费劲就变成了千万亿万富翁,正可谓人算不如天算,找谁说理去……
一年后,丈夫南生对杳无音信的妻子放心不下,通过偷渡的方式历经千难万险到了纽约,从他和朋友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他们一行十几人,最终活下来的只有两人,蛇头也是串通外国的黑社会,准备谋财害命。原来生活如此不易,本来想得到更好的生活,却不想搭上了性命,早知如此,还不如老老实实待在家乡平平淡淡过此一生,好过人在异乡死于非命……
在纽约无依无靠的南生偶然间遇到了小女孩JANE,虽然只有十五岁,但是她偷车、卖淫,对生活的残酷的理解完胜从未出过远门的南生。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女孩的父母采取中国家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教育方式,将小小年纪的6岁女孩打得离家出走。女孩讨厌自己的亲生父母,讨厌说中文,讨厌自己是中国人,就算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她也绝不回到父亲身边。我在想,这是一种怎样的童年伤害呀,在崇尚宣扬民主自由的美国,中国教育方式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如此落后和愚昧,也造就了女孩玩世不恭的游戏人生的态度。好在故事的结尾,女孩表示厌倦了现在这样的生活,她想要学习,想要过体面的生活,也许这样更好,她的放荡不羁使她早就参透了什么是糟糕的生活,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然后付出努力追逐理想,毕竟她还年轻。。。。。。
李红疯了,这样的结局太惨了,让我一时接受不了。前一天,苦苦寻妻的丈夫无意中找到了妻子,两人深情相拥,互述衷肠,时间和距离并没有将两人分开,他们依然相爱,甚至更加浓烈。原以为这是一个大团圆的美满结局,从此一家三口在美国幸福地生活。可是第二天就发生了悲剧。妻子竟然认不出同床共枕的丈夫,打扮得花枝招展出门办事——向来自大陆的老年同胞行骗。当丈夫想要唤回她的意识时,她疯也是的挣脱丈夫手臂,并用利器刺向丈夫的胸膛,一下,两下,就这样血淋淋结束自己的幸福。。。。。。。。
李红,原本想到美国镀金、淘金,成就人生,却在美国葬送了人生。
没钱就不要移民了,实在太惨了。。那个莫名其妙的闽南语民谣时不时唱两句,有点扣分,主角明明都是广东人,唱什么闽南语??
梁家辉的表演逼真得我不敢看。
个人感觉对当年状况没有亲身经历只有耳闻的导演和编剧还非要拍主角是大陆身份的电影挺尴尬的——甜蜜蜜就巧妙地避开了直接描写而且故事好可以免责。本片另一个问题是随时随地都在插叙,像在读一本脚注很多的书,注意力常常被打断。整体来说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反而哪个都没讲清楚。看了两个版本,粤语版画质不高,国语版张曼玉的配音非常难听,尤其最后一场简直让人耳朵受罪。ps:让梁家辉和张曼玉在“一条大河波浪宽”的音乐里演吻戏,为什么要这么折磨观众
三十前的张曼玉适合梁家辉 三十后的张曼玉适合梁朝伟
哎~ 看到那个画家想起了《八十年代访谈录》里的阿城,忍不住想当年小舅母一个人去美国念书是不是也是这样子~~ 小时候对于小舅母的记忆就是每个周日下午可以吃着她做的冰冻啫喱看唐老鸭~
从电影的英文片名就可见调性,时代洪流下被身份折磨得不成人样的悲惨故事,应该是罗卓瑶导演执导水平最高的华语片,处处见抨击,面面是讽刺,三个人物的代表性和象征性都很强,梁家辉的影帝实至名归。
论相比梁朝伟,为什么我更喜欢梁家辉
故乡的《爱在别乡的季节》里是一种藕断丝连的状态。按照罗卓瑶方令正这对CP的理解,造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失联和割裂的原因显然是一场浩浩荡荡令人心碎的颜色革命。在这个语境下,东方人与西方人的生存处境完全一样。女主角从一场浩劫里逃到另一场浩劫里,可被理解成作者视点的男主角显然是以历史幸存者的身份和重访历史的姿态,在这条不知通往何处的大河里作着一种搜寻工作。在异乡人抑或新移民的指引和推动下,他最终看到了一种狂热而混乱的文化景观。对于这个传统的中国男人来说,那个崇拜男性阳具的世界令他感到惊恐和不适。直到他完全从那种梦幻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他才真正跟过去建立了联系。然而这对夫妻也完全明白,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幸运,于是便把故乡描绘成了一个似有还无的梦。信则有,不信则无。毕竟,人生就像一场虚实交织真假难辨的戏。
丈夫对想归国的妻子说不要回来 父母对想归国的儿子说不要回来 不离不弃的床垫 大大小小的毛衣 洒着鲜血的红色本本 文革时期的盖口杯 多带感的某种政治讽刺意寓 只有这样的良心导演才配得上观众口袋里的银子 PS:梁家辉多种因素导致拍N多烂片 依旧掩盖不了他神演技 对角色吃透度太深
好在有个悬念一直撑着整个故事,揭开谜团的同时就把种种处境说透了。遗憾就是用力过度,最后竟然倒在女神像下,有点太过了。《我的祖国》这个歌用得恰到好处
展示残酷不遗余力,角色憋屈长久的情绪在最后时刻导致失控。
结尾大悲,有着时代潮流中命运的无奈感。摄影不错,贯串的台语歌烘托主题大亮。两位男女主演在本片的演技实在是太棒!细看他两在楼道偶遇的情景,梁家辉的回眸,先是惊讶、然后愤怒夹杂一点的感动,再回来不信和心底的排斥,这一串的心理体现,真厉害啊!8
前面的铺陈叙事都很不错,可惜后面有些夸张过火,甚至令人无语了...梁家辉演的不错~
香港影人的大陆想象,浅尝辄止。红歌红太阳红皮书连同红色年代,罗方夫妇隔岸观海,仅停留在符号层面,带着主观的暴烈。二十年后北上,不知道年末的新作,这份功课有没有进步。
喜欢,感同身受。虽然由于时代的设定,难免有地方过于直白,但老一代移民这种“宁可在美国洗盘子,冒着被抢被杀的危险住在混乱的街道,也比回家好,那里没有自由、隔墙有耳”的状态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怕是永远忘不了梁家辉在哥伦布公园女神像下倒在血泊里的场景。张曼玉真是华语哭戏第一人,牛
革命之后的幽灵,所以他们必定在夜晚交欢,在早晨别离,对于彼此都是狂人与鬼魂。当然有幼稚粗略的政治幻想,但梁家辉乘坐偷来的跑车与雏妓一起搜寻旧日爱人的生活碎片,遭遇两相映衬的狂欢节都很有趣。他们的他乡生活其实都已经变好,但爱还被捆绑在幽暗与恐惧中。我很喜欢这种鬼气。
香港人埋汰大陆人,自以为的深刻罢了,并没有埋汰到点子上去,如果能更好的理解求生和生活,可能才能真的拍好这样的题材。在香港人眼中,大陆人有卑微木讷的情感,市侩的内心,苟活的贪婪灵魂,这些人仿佛为了赚钱可以低贱到令人发指。我出生在鸭绿江上游,与朝鲜一江之隔,有时候我们看朝鲜人也觉得可怜的不行。但我们从小到大都能见到江对岸的孩子戏水玩闹,大人说说笑笑。他们真的苦,有时候饭都没得吃,但真的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没有灵魂,那样僵直呆傻愁苦。他们的快乐反倒更简单,你如果过度同情过度解读,就显得蠢了,与想象皇帝是用金锄头一样的愚蠢
看开头实在是不错,后来越来越狗血,想表达的意思太赤裸裸了,缺乏含蓄,不过演员很不错。
除了片名 一丝温暖都不给
一边是文化大革命,一边是布鲁克林,残酷的世界把导演逼疯掉了,最后二十分钟粗暴无聊的影(秀)射(逗)多少浪费了梁家辉出色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