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电影《紧急迫降》。印象深刻。在看这部之前,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说中国机长不好看。 看完99年紧急迫降,我又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打分低于中国机长那么多。 其实我个人是李现的粉丝。只要他没有品行不端,没有出现法律问题,等等原则问题,我想我会一直喜欢他。所以他的电影等等我都会看,哪怕只有一点点镜头。但还好,我不是狂热到一切都是好的。 看完紧急迫降,我真的觉得原来中国机长拍摄还可以再进步些。 原事件我们不用改动。但是故事怎么发展跌宕起伏,情节如何刻画多个视角及揪心程度。怎么将真实与虚拟,甚至特效结合。并且能符合现代设备,甚至超越本年代。我觉得紧急迫降做到了。 如何将生活烟火,及英雄刻画入木三分,戏剧性层层叠加。紧急迫降确实做的不错。 中国机长看完我会感叹原机长的沉着冷静,以及强大意志力。当然还有2位主角出色表演。 而紧急迫降我则会边佩服原机长,边感叹编剧的电影刻画情节情绪的厉害之处。每一位乘客都是点睛之笔。没有多余。环环相扣。不是2位主角了,而是各个厉害。甚至连特效预演都觉得很有必要。 甚至倒推20年后,都觉得是佳作。 我这种不甘心的人就会百度及豆瓣,原来是有人觉得不真实,有人觉得电影配乐不好。 可是事实是,事件也是真实案件改编,艺术本身就可以多方面再加工。至于音乐,我觉得也是有理有据。 歌颂共产党的音乐不是土,而是时代所致。其次,确实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生活。尤其疫情,与国外的情形对比。 特效音也已经力所能及了。要用当时的眼光去看,而不是以现代高科技的眼光 说这么多再补充一句,中国机长也很棒。包括导演,演员。 只是觉得紧急迫降还有我们值得学习更多的地方。瑕不掩瑜。依旧可以为我们2021年甚至以后提供高思路。 Ps:紧急迫降里才知道,原来徐帆年轻时那么美丽动力,黄奕那么稚嫩清纯。每个人物的性格刻画真的很丰满呀!
很多年前在中央六台看过这部电影,当时并没有觉得有多好,过多的感情戏,还有各种浮夸的群像。
但是随着阅历增长,回过头来再想想当初被伪文青恶意差评的电影,真的是亏大了。也就是电影上映的年代不好,要是搁在现在,无论剧本还是演员演技,都算得上不错的作品了。
今年看完中国机长之后,对于这部电影的记忆越来越清晰。单纯说两个事件来说,肯定是川航更惊心动魄,但是从电影来看,《中国机长》真的是垃圾中的战斗机了。白瞎了那么好的题材,浪费了刘机长和所有乘务员专业的付出。
然而,当看到《中国机长》居然在豆瓣评分7+,而这部电影才6分多,真的是要为《紧急迫降》鸣不平了。真的希望伪文青双标狗可以摸着自己良心好好看看这两部电影,从剧情,到演员演技,到拍摄手法,你们能把中国机长捧那么高而把紧急迫降贬这么低,你们的水平真的让人不齿。
大体上和《中国机长》一样的结构和叙述手法。说一些不同吧。
机长和乘务长是一对有些不愉快的夫妻。经过空难之后,两人重归于好。不同于《中国机长》中单薄的谈恋爱和调情,这对夫妻之间的情感变化有抑扬顿挫,有低谷有升华,并且和主线融为一体。两人都是机组乘员,更是加大了观众对他们家庭的担心,更能体现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最后侥幸逃生也让人由衷欣慰。这样的设置非常合理,不可或缺,甚至有助推的功效。
机舱里的乘客也交代得明明白白,有始有终。白胡子爷爷虽然一直在看书,最后只做了一个阻挡的动作,但他是什么样的人已经非常清晰。带了一箱钱的老板,喜欢睡觉的外国情侣,抱着小孩的年轻妈妈,带头脱下丝袜的空姐,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反应。尤其是起初和空姐闹别扭的老板,出事后惊慌失措被空姐抱在怀里安静下来,这样的反差富有人情味,也算是大波澜中的小波澜。期间的冲突不止有空姐和乘客之间的,还有空姐之间的。所有描绘的这些人都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哪怕发挥时间很短,但每个人的特点都是饱满完整的。一环扣一环的冲突矛盾让整个故事不是扁平地单独叙述一件事,能一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不同于《中国机长》中相互配合的各方都是拿着步话机呼唤3U8633,《紧急迫降》中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职责,我们真正看到了一个集中的、统一的集体为在极短时间内解决一件事情而共同努力。他们会翻书找方法,会提前在跑道上撒好泡沫,一个突如其来的车祸又增加了影片的张力,让我们看到了焦急的领导和混乱的人群。电影不是只为了凸显英雄,所有人都镇定自若最终凯旋,而是真正演出了人的喜怒哀乐。他们会紧张到满头大汗,会偶尔温情脉脉,会惶恐到精神错乱。真实可信不浮夸,有理有据真本事。
迫降成功后,主角夫妇偷偷逃出人群,没有像《中国机长》那样接受众人的朝贺。当然作为英雄必须得到应有的称赞,但是在这样一个结尾,我们看到了一个机长和父亲、丈夫的角色融为了一体,看到一个真正把责任和安全放在心中的普通人。一场惊险过后,不论是工作人员还是乘客,都还没从惊慌中彻底走出,怎么可能轻轻松松去观望英雄。机长需要休息,乘客需要和家人联系,准备下一趟航班。生活还在继续。真正需要歌颂的精神应该是在细节中体现,而不是大而化之的歌功颂德和举国同庆般的山呼万岁。
就是那位全程没有一句台词,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的深藏不露的民间高手白胡子老头。看着是个王者,没想到还真的是个王者。那气场,那实力,那低调耍帅的高度,这不就是一次中国文化的成功植入和输出吗。以下凑字数:为啥现在的电影根本都不知道怎么做文化输出了呢,日本的动漫美国的大片,韩国的言情剧,都是一点点渗透进来的。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其中一个空姐是我同事的侄女,那一阵我同事把这件事说了无数遍,说的比电影还精彩
2000年的老片子,不过在某些方面做的比现在很多电影还不错吧。还有难得的几个爆破碰撞大场面(撞候机大厅),其他除了真实的事件视频引用,能看出是用特摄方式模拟的。模拟的挺像,虽然能看出来是特摄,也是一次不错的电影尝试了。事故细节还原之类做的还不错,就是最后故障场面和在驾驶室转圈圈那段有点无力吐槽。总体来说呢有些情节处理不佳导致紧张度紧凑感还不如《空中浩劫》纪录片,不过对于事故过程的操作和推测还是比较遵照事故真实情况的,这点值得肯定,反倒是今年要上的中国机长的海报透露的改编让我觉得十分担心,过分夸张增加了要命的事故点。片子也是只拍了一次事故具体经过,没有深挖什么,空中浩劫尚且有事故调查之用,这个浅了。邵兵那时是真的帅啊。高鑫也是一脸胶原蛋白的年纪,徐帆气质是真的好。and,市长的演员很像涛哥。
19年后对比着中国机长才看出这片子剧本有多好,专业解释融合地多自然,群像有头有尾,主角有血有肉。就连幽默感都更高级好嘛!!
林栋甫的光头 陈菲儿的胸 黄奕的腿 很有爱
郝建老师编剧水准可以啊,群像戏每个角色都写得挺有味道的,灾难类型片没白研究啊。豆瓣这个评分有点低了,我觉得好于国内90%的灾难片,好于国外50%的灾难片。
什么时候中国能拍出比他更好的空难片我就改到4星。看了中国机长都快吐血了,和他一比这都能直接封神了!!看看这流畅的剧情,生动的人物形象。嚎啕大哭,中国机长明明是更好的题材,完全可以比这部起落架故障更容易拍得精彩为什么就拍成了那样………啊啊啊啊啊啊啊,吐血三升
为看《中国机长》重温,搁现在上映起码7.5分吧!(居然是郝建老师编剧…主旋律里偷玩讽刺么…)着重刻画危难事件中的人物关系和价值观念,典型形象都立挺好,官僚坐镇指挥也很中国特色(涛哥演员9成像),碍事记者这种梗也算《虎胆龙威2》来的吧。特效场面学好莱坞有模有样,机务检查前起落架的俯拍和仰拍镜头会想到《奇爱博士》,滑行爆炸的两段假想放《空中浩劫》里也不违和。片里的瑞航事故在《空》里也拍过一集(机载娱乐线路过热+附近有可燃物→引爆坠毁),还有机舱门被刮掉的可怕后果这片也还原得挺像。关于官僚问题,中国碰上这种公共安全紧急事件,都是政军联动、一切让路的,层层担责导致决策效率不高,但是能得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利弊都占;《空》里别国航空遇险少有这么高规格的待遇,甚至见过飞机坠毁后消防车没到位愣烧死半机人的。
这电影在豆瓣评分不公正,太低了,至少也是7分+的水平。
看了《中国机长》,这片值得4星及以上
比中国机长好很多,起落架的机械故障和控制面板灯的故障同时出问题,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机组人员和地面指挥人员的处理最大限度还原了真实事件。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还怀疑是不是纪录片呢……童年啊
2019年上映的《中国机长》让我重新想起这部当年第一次在影院观看的电影,这样的题材我们并不是没有先例的,更何况还是在开启国产电影商业时代的《英雄》之前,这不只是6分多仅及格这么简单,依稀记得在跑道上铺泡沫的场面很壮观,无论机组还是乘客等人都很有印象,情节也相当紧张,当时仅6秒钟的CG飞机镜头在我看来意义不亚于《侏罗纪公园》6分钟的视觉模拟对电影特效的革新!
国内就这么两部空难片,《中国机长》还能做到二十年没进步。无论是叙事还是细节做的都比机长好太多了【除了有过度煽情的情况】
看见最近《中国机长》上映突然想起以前看过这个,当时看感觉还是不错的,怀着一点接受科普的目的。还记得电影台放幕后花絮时介绍最后迫降在机场的飞机是同比例模型搭出来,只搭了镜头前的一半,后面是空的。也还记得里面有个练太极什么的老乘客很有大隐隐于市之感。现在想来尤勇和徐帆还挺适合角色的。
涛哥演的~
以二十年后的审美来看这部有些乏味,不过没想到煽情和主旋律情节居然那么克制,几个反讽桥段估计现在是得全部整成满满正能量。
现在就还记得邵兵那张全是汗的脸。。
这个片子怎么可能只有五千多人看过……麻痹当年学校组织看的好么,我就不信你们他妈全逃了!当年要从老师的监视下从电影院逃出来也不是件容易事好么!
二十年前第一部有关飞机的灾难片,此片诚意满满,虽然这部电影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你们看看,直到2019年,才出现第二部有关飞机的灾难片(中国机长),这是有多艰难,应该要给拍这类型电影的导演致意和鼓励。
太好看了!相比《中国机长》,真是太优秀了。人物人性在线,虽然还是有主旋律在,但是乘客的形象有趣得让人捧腹大笑。带着几十万现金等着回乡揪工厂的大叔,一唱一和的老夫妇,怕死又信命的有钱老板,还有一个永远淡定读书的爷爷……而且,在片中看到过去美丽繁华的上海,以前的机舱还能在里面抽烟,打开地板盖还能玩蹦极。镜头感真实艺术,好几次我以为自己在看艺术片。飞机降落在防火泡沫堆上,摄影师拍得像降落在云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