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再现众人齐唱定军山那一段再无亮点。一把好牌能打成这个揍性也是服气,这么个好故事非要拿一段狗血爱情来串联,偏偏男女主毫无人物魅力,人物情绪线索也乱七八糟,还把拍影戏的主线搅和得乱七八糟。
第一代摄影师刘仲伦被演成了废物,任景泰也非常单薄,还用上了操劳过度吐血的老梗。很多地方甚至可以说是急功近利甚至粗糙的,众人齐唱那一段,切入配乐无比生硬,生生打断了观众感受,赶后期也不能这么粗吧!起了音乐之后,更是直接出了字幕,wtf,你们叙事不好是事实,最后这是直接不要叙事了?景泰吐了血这种梗也不要下文了?
不禁令人疑惑,哪怕是出品方只要东西不要质量,导演安战军作为电影人,对于这段历史真的一点情结都没有?一点缅怀前辈的使命感都没有?
白瞎了谭元寿老爷子这一番辛苦,白瞎了中国电影百年的好背景,大概再也难有这么集中的资源和阵容来再现那段感人的故事。这么好的时代,这么好的阵容,心疼。
一星给谭老爷子和杨立新,一星给复刻了众人齐唱定军山的情怀,即使后面这场戏,只有半段好看。
“1905年,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面世”。这是历史书上对《定军山》的记述。而这部电影,却让这短短的一句话变成了一个故事,里面有儿女情长,有英雄气短,有情绪高昂,构成了一个不算精彩、但有深有浅的故事。电影还原了当时拍摄的电影的手法,比如如何用追着马车跑完成推拉摇移,比如为了实现有声有画都做了哪些努力,这些小片段让当年的电影拍摄活生生地出现在了我们眼前。不过格格与仲伦的线实在有些喧宾夺主,好端端一部具有纪念意义的电影,最后竟然莫名染上爱情片的色彩,惨。
为了所谓的情节冲突,戏剧效果,高潮迸发,一味添油加醋地描绘无关紧要,风牛马不相及的副线,来叙述本质无辅的事实。剧情严重脱离主旨,一味描写摄影师傅小刘的祸福桃花运,生硬地将电影的产生结合起来。
这部电影唯一可看的地方也就只有当初的机器和众人的态度了。确实危险又贫乏枯燥。
总之世界是在不断进步的,我坚信,以不可想象的速度
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866.entry2006/3/11
《定军山》
《定军山》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的开山之作,后三鼎甲的小叫天谭鑫培先生可算得是中国的第一位电影演员,这次纪念中国电影100年重拍《定军山》,讲述了这个开山之作的诞生过程。看之前了解了一些报道,知道里面穿插了一段缠绵悱恻,当时就觉得纳闷,怎么什么都能加言情的成分?后来一看,还真是蛇足。本来几个男人之间的兄弟情谊和做事业的艰辛就是很好的故事了,却偏偏有人以“戏太单薄”为理由加了这么一段。一个王府里出逃的小格格,一个店里学徒的小伙计……只能说是编剧无能,不会讲故事,只好瞎凑。这样的编剧去写色情片比较好,那东西不用担心单薄。本来是计划去电影院看的,正好把兑换票用掉,可是昨天终于找到了bt下载,当时只有两个种子。不夸张的说,这个片的前5个种子里就有我的一个。故事确实是好故事,谭元寿先生的演出也很精彩,只是我在看片的时候就一直在想,那些唱是谭老唱的吗?我总觉得是谭鑫培老先生的录音。我听过老谭先生的唱片,真觉得像啊。那截被我贬得乱七八糟的言情故事里,有一段发乎情止乎礼——或者该说,理。格格的那句“不是你该死,是我们不能让那么多人和我们一起死”,实在是意味深长,让我玩味了好久。这段画蛇添足里唯一值得保留的大概也就是这句话了。故事最后,当片子放出来却发现唱机声音太小时,我就猜到了谭鑫培要唱,可总觉得情节要是就这么过渡了,未免太突兀,因为谭鑫培不拍默片,就是因为有了唱机才同意拍电影的,可拍出来了却出这样的事,他不气死才怪。这时,编剧的功夫显出来了,让任景泰先念白,然后所有的观众一起用嘴打家伙,最后,在这样的气氛感召下,谭鑫培先生顺理成章的把整个情节推到最高潮,一句“这一封书信来的巧”仿佛从天外传来。所有的人一起为这部默片配音,唱着所有的词,结束了整个片子。而这些跟着谭先生一起唱戏的声音里,也有我的。小裴问我,可能吗?这么多人都会京剧?我反问她,现在那些歌星的演唱会里,观众和演员一起唱歌,那不是太平常太平常的事了吗?京剧就是那个年代的流行歌曲,谭鑫培老先生就是100年前的天王巨星。一直以来,我都对配合很感动。两个人遇到一起,没有彩排,没有商量,有的只是各自对某个领域的深刻了解和建立在这种了解的基础上的默契,精彩漂亮的完成整个表演,这样的场面对我来说有着无限的魅力。有机会,还是要再去电影院里看一次,和我所有能唱老生的戏友们一起去。21:22:03 | 添加评论 | 发送消息 | 查看引用通告 (0) | 写入日志 | 视听
本片在全国放映时,档期极短,票房惨败。虽然我也认为本片不值得去电影院看,但作为一个爱看电影的中国人,如果不知道中国第一部电影的诞生过程,那以后也不用看别的电影了。
在没有电影的时代,国人大抵都是看戏消遣的。如今戏曲的没落,大部分原因还是归咎于电影电视的发展吧。而我国的第一部电影的内容竟然就是京剧名段“定军山”,是否冥冥之中早有定数呢?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其实,有关中国第一部电影的诞生过程,早在2000年时,就有夏雨主演的“西洋镜”。剧情大同小异,只是格格换成了谭老板的女儿。说句实在话,就可看性来讲,“西洋镜”无疑更为出色。但不是说本片就不如前者。前者主人公是夏雨主演的刘仲伦,玩票的成分居多,虽后来也表现出执着的一面,但刘仲伦的年龄设定决定了他不是把电影当做一个事业来做。而本片主人公换成了刘的师傅任景丰,且不论历史到底如何,杨立新演的任老板对电影那份执着却是贯穿全片的。从有这个想法到最后放映,牢也坐了,生意也盘了,戏楼也烧了。最后全场为默片配唱时,终于,中国的第一部电影诞生了。
想想电影初始的风光,随便拍几个镜头,便能使人们癫狂如斯。如今,选择多了,反而没有那种看电影的激情了。造成这种局面,票价是一个问题,但不是主要的。一部好电影,还是能收到很好的票房与口碑的。只是,这样的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太少了,我看,问题出在部分电影人的急功近利的心态上。本片中的任老板,拍电影不是为挣钱,而是为了拍一部能流传下去的电影。若如今的制片人,导演们都有这种心态,何愁拍不出好电影。电影学院那些未来的第X代导演们,与其看国外大导演的名作来学习拍摄技巧,不如好好看看本片。一来了解中国电影的历史,二来认清楚拍电影的目的。
唯一的星给谭老爷子
完全不合历史,但是喜欢里面格格和仲伦告别的戏(既然不合历史,为什么刘仲伦又用了人家真名),“留影”的意思到底是什么,留念是什么。结尾离历史太远。但仍然感觉最精彩的时代已经悉数过去,吾生也晚。
编剧太糟糕了。
硬加上去的破爱情,其他还不错
引用老师说的话“一片混乱”。。。。。。
算是看过吧
每一部主旋律的影片都让我一次次的受伤,这次直接崩溃。大家还是珍爱生命,远离主旋律
100周年
中国第一部电影
其实总的来说我还挺喜欢的!尤其是谭老爷子还有任庆泰的那条线!但是徒弟和格格那条线不太好,能跳过去就跳过去了!我感觉有点突兀!不过谭老爷子很棒
最喜欢最后一段大家一起唱京剧那段,感人。。。
只有杨立新是亮点~
两星算给中国电影先驱,片子一星都不值
中国电影诞辰百年的纪念之作,导演美其名曰“献给所有热爱电影的人”。然而致敬任庆泰和谭鑫培《定军山》成片的故事,不谨遵史实也罢,却各种戏说无中生有,植入一场琼瑶式的格格和草民的爱情戏,占去大量篇幅,演员也毫无魅力。中国第一任摄影师刘仲伦被刻画成惹是生非之徒。浪费了谭元寿老先生的参与
就冲谭派,分数不该这么低
原版再也看不到,通过这个看历史也是不错的
什么梗,后面冒出来的徒弟和那个女孩儿什么梗,看的想弃剧
豆瓣评分偏低了,怎么着也得踩及格线。最后那场在片头公开放映《定军山》,人们齐声配音的氛围还把我搞得感动的。电影本身除了爱情戏过多并无大问题,虚构性的故事情节反而给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要是再浮夸写变得传奇反而更不真实。
垃圾
这tmd也叫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