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森麦卡勒斯在《伤心咖啡馆之歌》里写过大致这样一段话:每一个恋爱的人都应该知道 灵魂深处的爱恋是一种孤独的感情,他逐渐会体验到一种新的、陌生的孤寂 这种发现让人痛苦……恋爱的发生是没有理由的 平庸的人都可能拥有狂放 美丽的恋爱,一个好人也可能经历放荡 堕落的恋爱……尽管这种感情只会给人带来痛苦。
想了几天怎么评价这部电影 坐在图书馆里一边画图一边听着《in another life, when we are cats》, 这首后摇取了电影里一段给我印象最深的对白:
肖恩:I really did try to kill myself!我当时是真的在想办法自杀!Just before I faked it.就在我装死前的几分钟……
劳伦:Wow. Shawn it’s over. 肖恩,我们已经完了。
肖恩:No it’s not!我们没有!
劳伦:Ya it is. I’m in love with somebody else.我们就是吹了。我已经和别人在一起了。
肖恩:Who?谁?
劳伦:My old boyfriend Victor,我之前的男朋友维克托,and that’s none of your fuckin’ business, actually!而且这他妈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好吗?!
肖恩:What? Fuckin’ Victor?(冷笑)什么?就维克托那傻逼? What... the fuck are you write me letters?那你他妈给我写什么信呢?
劳伦:Wow. Deal with it Shawn. It’s over. Rock n’ roll. 肖恩啊,自个儿解决去吧,我们完了。滚吧。
肖恩:Lauren, I wanna know you.劳伦,我想更懂你,
劳伦:What does that mean? Know me. Know me.你什么意思?懂我……懂我……Nobody knows anyone else, ever!”人根本就不可能真的懂别人,永远都不可能!
肖恩,一个非常sick的人,社会底层 毒贩 双性恋 暴力倾向 焦虑 抑郁……他的青春是非常迷乱的 嗑不完的药 一场又一场的party里寻找一炮又一炮 谁也不记得谁也不爱。就是这样的一样混蛋 也会像一个普通男学生一样 被储物柜里的一封信打动。
劳伦,一个非常sick的人,社会底层 对于性保守到了变态的程度 纯粹的不可思议……她总用紫色的信纸和信封 用浅显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直接粗暴的爱和夹杂其中的嫉妒甚至鄙夷 她骂他是个下半身思考的傻逼 骂他不懂感情,同时疯狂地告诉他 我爱你。
肖恩的心被这封信勾走了 他也在第一次的走廊偶遇时就猜到了写信人就是劳伦。他还是往常那戏谑的、什么都不在乎的、夹杂着欲望的一张脸,像是随口一说地告诉朋友“不 我是要和她恋爱…她真的是个好女孩…”
他观察着劳伦 在学校里和她产生着一次又一次短暂地交集 但他不知道如何开始恋爱 更不知道如何结束自己各方面都长期处于fucked up状态里的生活。他抗争 想要断掉空无意义的性欲 摆脱自己三千美金的债务 结束自己毒贩的身份 离开自己混乱的交际圈子……
恋爱还没有开始 他就已经经历了绝望和痛苦 他意识到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劳伦那个世界里的人 他无法了解劳伦 劳伦也不可能真的懂她,他连自己的人生都过不好 要跳过这个鸿沟去过和劳伦一起的人生 这太难了。
劳伦也同样痛苦 她无法和其他人一样“享受青春”去party约炮 她想要爱情 又爱上一个如此浪荡、甚至男女通吃的“烂人”。她鼓起勇气想靠近 产生他其实会改变的错觉 但又一次一次放弃去拯救这个浪子 退回自己安全的世界。
肖恩选择了放弃 但是连自杀都反复失败,他用了极度荒诞地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情 拿假血糊了自己一脖子 装死去吓劳伦。看着劳伦被吓到 他仿佛很开心 他又是极不正经地 疯狂地笑起来,但是他眼里的绝望 是真的无法抹去了。劳伦的心突然也死了 她离开了他的房间 回到宿舍里开始“失恋”。
肖恩再一次徒劳地争取 于是两人发生了前文的对话:“我当时真的是要自杀”,是的 肖恩在那时 内心剩下的爱与温暖 真的死干净了。/ “没有人能懂任何人的 永远”,劳伦最后一次确认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坚决断掉了这还没开始的感情。
这段剧情是全篇最绝望的段落之一,而更绝望的是接下来的一段:肖恩的好友保罗,一个非常sick的人,他孤独地爱上了肖恩 他在大雪里向他走来 鼓起勇气说出了告白。此时两人的对白就如同复制粘贴一般“我想了解你是什么样的人”“没有人能懂其他人的”。
青春有时候就是这个样子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里努力handle各种问题,无论是故事里的这些边缘人 还是我们普通人,从十三四岁到二十三四岁,在生活真正稳定下来 在找到梦想与现实的平衡点 在找到真正值得托付的感情之前,没有人没经历过这样的孤独和绝望感。
几年前 朋友和我聊天 聊到他真的曾经想要自杀,当时我很惊讶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么想过。几年后 另一个朋友前几天跟我说了他的故事 然后问我 是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这么想,当时我很平静地告诉他 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我也这么想过。
可能时间给我们带来的成长就是一个慢慢走出自己认为的“自己的世界”的过程,慢慢放下自己一些谈不上对错的偏执,让别人的世界和我们产生一些交集,然后慢慢进入那个真正的“社会”概念里面去。这个过程里 谁没有和肖恩一样 企图“杀死自己”呢。很多时候别人看到的坚强 善解人意 能力强,都是建立在无数次自我认同缺失 自我否定 彻底脱离自我 再找回自我 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里的。
必然 很多事情是痛苦的。但是故事里的三个人都还活着 少年们会长大,也如同劳伦最后说的 “很多人喜欢他 很多人喜欢我们”,虽然她现阶段还是故作潇洒 其实极度消极地说着这样的话,但实际上 的确 还会有很多人喜欢肖恩 也还会有很多人喜欢每一个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 每个人都在经历着另一个人经历过的心情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其实都可以理解任何人。
至少其实我是这么相信的 所以我在标题写:没有人不能懂任何人 没有人和任何人不一样。不知道我说了半天 这么绕 有没有人能明白我意思,我想 是肯定有的。
最后提一下,看到豆瓣给超低分的有个人提到 这种水平的故事看不出来是《美国精神病人》的作者写的原作,既然提到 那我必须说:不,这一看就是一个风格 并且其实在说“同一种病”。
我想 这个作者是真的社会学家吧 他看到了“美国梦“之下美国社会的浮躁和很多人内心真正的痛苦是什么,无论是《美国精神病人》里被金钱地位洗脑而狂躁的杀人狂,还是《诱惑法则》里这群被性欲与爱情折磨的青年,其实都是一样的人。不仅美国 任何地方 包括当下中国人 不也是一样的痛苦吗?
总之这电影我很喜欢。
这部电影曾是我青春期最喜欢的电影,如今再看,多了一些深层的思考。
在千禧年前后,社会上总流传着末世之说,有的人大肆宣传千禧虫,断言2000年(也有人说是2001年)1月1日全世界电脑将集体瘫痪,人类社会将无序混乱。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什么都没有发生,但一股趁着地球毁灭前放纵到死的思潮却应运而生。大概从1999年开始,一直延续到2001年之后,人们的心才又踏实了下来。而这部电影,就展现了那个时期美国的年轻人不思学业、肆意放纵、毒品成瘾、精神空虚的状态。今天看起来,还是有点触目惊心。
本片是美国精神病人的作者 的小说改编,他在00年代红极一时,小说和剧本相继拍成电影。他似乎拿捏准了当时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本片主演特别像王菲,无论是长相还是气质。她是个禁欲系女孩,为了保住贞操,甚至每天看性病图鉴恶心自己!而她惦记的情郎却是个著名的烂人,影片后段用一整段快速剪辑的蒙太奇配上Rap一样的独白,展示了这个渣男堕落的欧洲游学生涯,无外乎醉生梦死,当他回来后早已经将女主忘的一干二净。
而马脸男主也是个堕落的人,他平时吸毒贩毒,还欠了毒贩一大笔钱。他和女主偶然相逢,因为那天他俩破天荒的想去上课,但课堂上空空如也,只有老师在讲台上睡大觉。两人在毒品的刺激下产生了爱情的幻觉,男主以为每天收到的情书是女主寄来的,女主想要更近一步却不想背叛男友。可惜两个人都想错了。
影片中最让人心痛的段落就是壁花小姐自杀那场戏。她是个被人忽视的女孩,那些紫色的信笺是她每天塞进男主信箱的,但男主到最后也不知道她的存在。她默默无闻,没人注意,只有最后的死亡才让其他人意识到了她的绝望。那满满的一池血水也是白流了。
男二号的戏就有点逗比了。他是个gay,暗恋着男主而不得,只好给他提供大麻来讨好。影片中他是调剂品。
是的,于是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看了两遍。记得那句No one ever get to know anyone.当时记得哭了,这次只是悲伤。世界上发生的事,不就是这样的吗?
最怕这种用很高级的手法,很文艺青春的cast搞出一部不知所云的片子。原作者真的是写《美国精神病人》的那个?这片子的主角真的是《美国精神病人》男主的弟弟?蒙太奇的手法还不错,如Sean和Lauren学校相遇那段,Victor的欧洲放荡行,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讲什么,蒙太奇又有什么用?迷惘迷惘迷惘,在这么高级的包装下,迷惘都成了做作的代名词了。
"I want to moan and writhe with you and I want to go up to you and kiss your mouth and pull you to me and say ‘I love you I love you I love you’ while stripping. I want you so bad it stings."
牛掰片儿。没那么蛋疼和屎尿屁,这才是我喜欢的青春片。回环多线冷摇滚,滥交贩毒同性恋但也纯情,主角肖恩是美国精神病人的弟弟~
范德彪太丑是致命伤,由于他的额头太长,屏幕经常容纳不了它,男二也丑,长的好的都是配角。鸡零狗碎的段子有几个还不错,我喜欢开头女主那段和耶鲁男模的欧洲行那段,娘炮送医那个也很好玩。这个结构虽然已经不新鲜,但还是有有意思的,真的不知所云吗?不觉得。三星半,因为两个男的太丑了。
那段台词果然JQ!for maybeshewill
No one will ever know anyone.
下错了。。本来想看朱利安摩尔那个。。但是意外发现有Ian!太嫩了!眼睛巨美!
就是限制版的多角恋爱,挺无聊的。对不起这个有趣的海报
4 mins Europe.亮点。
手法当真很开眼界。不过从内容上说,要讲起垮掉的欧美年轻人果然猜火车是不能被超越的吧。。。
因为Maybeshewill的In Another Life, When We are Cats。看幕中人,像一尾一尾蛇,追着前面的蛇大口大口地吞,大家都饥饿着,大家都在蠕动着。藉着漂亮和肉体,与虚无做着无谓的游戏。看完电影我心痛,字面意思上的。
故事也就是年轻人最流行的A爱B,B爱C,c爱D,d爱A...兜兜转转纠结了半天大家才发现其实并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但都累了…想起一个形容:心是孤独的猎手。~~~~ PS ost 中的一首 Love and Rockets 的So Alive 大爱~~~
看似小重口,骨子里还是小清新那一套,脸长一米二的绝世大渣攻有什么好争来抢去的,欧洲行那段全部快转看起来还挺有意思的,换个男主演大概会更可信一点【脸真不是一般的长。。。。
无处安放的躁动青春,没有好的字幕,本来就一般的电影~~
好多熟脸,可是这片子倒叙滥用又不知所谓。
好吧,年輕就是這鳥樣。所以有的人老了之後會說,“青春真好,但我不想再來一次了”。
倒着一遍再正着一遍,导演玩的还真无聊,整部片都很无聊,青春片一个帅哥都看不到,几个烂人还搞同。
肖恩和罗兰在学校相遇的一段蒙太奇很创意。
五星力荐。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好,而是他恰如其分的拍到了我的点上。不经历青春怎么知道青春有多残酷。它既现实,又虚幻,既游走在社会的边缘,又仿佛向着社会大流浩浩荡荡狂奔而去~更绝望的是,青春,在一个你不知道的时候,已经戛然而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