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导演Georges Schwizgebel以其动画实验而著名。屏保一样流动变形的场景和角度、不断更迭的地平线,对今天见惯游戏的一代人来说,不至于晕眩,倒更引发下一步是什么的好奇。
起先它仿佛要搞搞犯罪和黑色,后来变成了播讲浮士德,而在最后部分竟急速空灵起来。契约的后遗症折磨着年轻的暴发户,他向东趟过中东沙漠与中国后走南下的直角,到达根据音乐与画面判断为印尼巴厘岛一带的地方,终于找到为人群所接受和自己心安的事业——那里相对他的家乡也最为遥远。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空虚和爱无能的理想主义者乘桴远遁的故事。
8.3分 转场效果惊艳,虽然没有一句台词,却依靠黑白转换彩色,反复跳跃的画面,让人在脑子里虚构了完整的剧情,国产剧《隐秘的角落》的开头动画,跟短片开头非常类似,尤其是转场部分,这种类型的作品几乎都带有发人深省引人深思的东西。 开始的场景,画面是黑白色的,男人居住的房间非常小,很简陋,走出门的时候,外面高楼林立,饭店里很多人正在吃饭,镜头给到人们正在用餐,但是他不敢停留,可见他贫困潦倒,食不果腹。他问路时选择问乞丐,可见他非常不自信。 终于他进入了一栋别墅,进入后世界由黑白变成了彩色,是否预示着他的世界发生了强烈的变化,此时他还是有影子的,但他心态已经不同了,他认为金钱财富才能给他带来幸福,于是他与魔法师(魔鬼吧)签下了约定,他拥有房子车子和钱,但是魔鬼要拿走他的影子,这里的影子我认为可以指人的灵魂、梦想或者追求。 什么都得到了的他并没有得到金钱而快乐,虽然他得到了女人,但是得不到她们的心,虽然有很多人因为他有钱而跟他待在一起,但是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图他钱,不是发自内心的爱他,他发现最后他剩下的只是金钱和一群虚伪的朋友。 他再次和魔法师(魔鬼)见面,表示要拿现在所有的金钱换人生的自由(红色的靴子),魔鬼再次和他签订协议,于是他去到各个国家,前往不同的风土民情的城市体验了当地的生活,尽管他没有影子,但是异域文化的包容度非常高并没有排斥他,最终他爱上了皮影戏,选择靠这门技术傍身,低调快乐的活下去。 这部短片其实也很像我们的人生,很多人急功近利,试图在年轻时一步登天名利双收,却被金钱蒙蔽了双眼,把最好的时光错过,把最该珍惜的人错过,于是生命到了尾声才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得到,竹篮打水一场空。短片后面也给了大家希望,就是尽管错过了太多,但是不要灰心,红色的靴子也代表自由。调整心态,跳出之前内心设置好的条条框框,多去尝试,终有一日你会找到真正喜欢和适合你的东西,只要你有勇气,只要你有信心。
心情很沉重。在灰色调向彩色调转换的生活里,财富和女人并无法换来幸福。而我们却用了平常忽视的影子来换取。其实,影子才是真的陪着你的,因为它是你。别人来了会走,它却是因你而生,独一无二。它也暗喻了一些珍贵的东西。
吸引人。从黑白的贫瘠世界到色彩斑斓的天堂,仿佛影子这个筹码过于平凡。可原来那属于我们却从未得到关注的影子会重要到无可替代。最终,没有影子的人还是回到属于他自己的黑白。相聚,分开,漂泊……或许生命终究是一场与影子为伴的孤独旅程。
我怎么觉得这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动画的镜头也需要调度,这片技术上的看点是转场和镜头设计的随意挥洒。
一个类似浮士德的故事,红衣魔术师=魔鬼,影子相当于人的灵魂。只不过没有影子的人比没有灵魂的人更容易被识破啊。穿着可以日行千里的红靴子孤独地流浪着、总是难逃被驱赶的命运、无法停留,人们总是难容异类的存在啊。直到有一天,无影先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镜头一直在转,没停过,神奇感。
我们常常忘记了在找寻什么,直到某一天生活夺去了我们的影子。我们仓惶逃窜,感受格格不入的孤独,焦虑抑郁,甚至可能想过死。然而某一天,我们到了一个和最初梦想完全不沾边的地方,就像一个巨大的影子。它却让人如此舒适。
短短的几分钟却包含了很多东西,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只有失去它的时候才知道它的可贵……
乔治·史威兹贝尔(Georges Schwizgebel)1944年生于瑞士,是世上极为重要的实验动画导演。1966年成立GDS工作室,制作数部极为重要的动画影片。他的作品形式具有强烈的实验性及音乐性,影像流动的美学形式是其一大特色。
乔老一贯的倒计时到三就开场、狂放的空间想象、音乐画面紧密结合;聚会前后的灰艳对比和波普画风更复杂,故事性上终于不再走抽象路子,而是讲了一个“和我签订契约,交出影子换一世荣华富贵”的浮士德寓言;失去影子,他成为怪胎反而被人疏远、更孤独了;穿上红色跳跳鞋游世界,在皮影戏幕后找到归宿。
作者太会玩转动画的时空了,在具有实验精神的前提下,又不忘讲一个寓意深远的好故事,Bravo!--短评《没有影子的人》『Tab』
画面的连贯技法一流。
《没有影子的人》,10分钟。本片导演乔治·史威兹贝尔1944年生于瑞士,是世上极为重要的实验动画导演。1966年成立GDS工作室,制作数部极为重要的动画影片。他的作品形式具有强烈的实验性及音乐性,影像流动的美学形式是其一大特色。曾在东京、罗马、纽约、安锡、蒙特娄地等举办回顾展。
看之前就想到小马的那个梦。看完之后感觉有点像又有点不像。所谓的影子,大概可以理解为灵魂或自身一部分的隐喻吧。失却了自己的一部分,当然是不完整的,就算这部分换取了富贵豪宅美女都心中若有所失,他人的眼光俺倒实际上无所谓,关键看能否过得自己这关。短片给了个饶有趣味的结局——没有影子也不一定意味着一无所长,用来操演皮影戏倒是得天独厚。影子最后也可以理解成‘自我’,丢了影子,最后又找到了。
这是真的“动”“画”。前后两个长镜头设计真的太棒了,场景与场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转化是要有多少想象力才能如此自然的衔接啊!!
大部分人的结局是 再也找不回 影子.
影子如地位 画面转的有些头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IqdOm_uO7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xip-PTlOcM&NR=1
這囘連調調都安我.....壓箱底的好東西
瑞士无影脚~光与影的世界,画的超级牛逼~
立体,光,影。这种效果非常好。以及,影子的意义。以及,中国是个充满神秘感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