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伦没说过:“我希望大家忘掉我的样貌,专心看我演戏”。
不过,看来他对自己的帅气也是不上心的。要不干嘛从风光无限的台前,要转到幕后去拿导筒,做“从零开始”的导演界新人,还得是最不讨好的那一类——帅哥导演。
人说相貌不好,倒霉;其实相貌好了,也累。
美女如冰冰、安琪拉宝贝,时时被怀疑整容,还得当众让记者摸鼻子;帅哥如冯德伦吴彦祖,就算真演好戏、拍好电影,也很容易就能被一句:“切,都是花痴他们长相的小笨蛋们贡献的票房”就抹杀了。
再说艳光易逝,美貌难留。要想从一式一样的帅哥美女中脱颖而出,还得另辟蹊径,以怪以绝,杀出一条血路。
这可不能怪人民群众小心眼儿羡慕嫉妒恨,只怪你们自己太得天独厚。
《太极》,好看。
虽然不是经典大片式的好看,却透着一股别样的新鲜劲儿。
不管是RPG游戏和电影的混合、水墨元素和工业时代的钢筋水泥的搭配,还是开头那一长段默片式的拍摄手法,都给看惯了黄沙武侠,钢铁爱情和枪花警匪的眼睛带来一个至少可以暂时休息的地儿。
取景地也很美,这次给我们找到了一个烟雾缭绕、有山有水的好地点。居然会勾起人对于旧日武侠片的联想,比如胡金铨的《侠女》,李安的《卧虎藏龙》。
再一看演职员表,美术指导是叶锦添,摄影师群里还有一个熟悉的名字,叫做黎耀辉。
这样的一部片子,又水墨又钢铁、又卓别林又宫崎骏,主题曲是硬核说唱,插曲全是RPG风格,最后梁家辉还客串了一把李慕白。
熟悉香港老式功夫片的人看这部片子,可能会更有趣味:
武术指导金光闪闪和导演名并列的三个字,是洪金宝,就不用说了。刘、唐、袁老一代武指之后,最硬的招牌也就是他了。
开场就出现,不久就挂掉的算半个龙套的,是冯克安。他六七十年代进入刘家良班底做起武师,参演演张彻、刘家良等人的功夫片,之后进了成家班,《太极》里也像老港片一样,在他出境的时候,兢兢业业地打上名字:“冯克安,成家班元老”。
又有一个因为偷学拳法,被砍断手指的大夫,叫梁小龙。和李小龙,成龙,狄龙并称“香港四小龙”的么就是他。
还有一位白发精瘦的爷爷,那是冯淬帆,演过许多开心电影,称“五福星”之一的。但是比较少人会知道,以前有个大导演叫张彻的,是阳刚电影的开山鼻祖,冯淬帆在他的片子里,也有打过呢。
《太极》村子里守大门的,是熊欣欣,他最为人知的角色应该是李连杰版《黄飞鸿》里的鬼脚七。在电影里,他最主要的功夫也在脚上,还常常微微歪了头,好像真的把鬼脚七穿越过来了。
最厉害的还是这部讲陈家拳的电影,居然真的把陈家拳的传人找来了。小伙子也是第一次演电影,演一个卖豆腐的小哥,一番拳来掌往之后还得考验演技地用敬佩和欣赏混合的表情说一句:“你赢了。”
…………
冯德伦说他是在赌,看看能不能赌出什么东西,幸好这上集一看,感觉还不错。打得了架卖得了萌,快得了进也定得了格。虽然还不能称得上一部很好的武侠片,但很多细节也是可圈可点。或许片子的主题也是导演对自己的期许:“这个怪咖,将来会成为武林宗师。”
虽然人们提到冯德伦,还是会下意识把他归到“新导演”里面去。但早已三十而立的他也已经不能说是青年人了。不知道他的时间还够不够从“怪咖”成长为武林宗师,至少就这部片子而言,是可期待的。
袁晓超、杨颖、彭于晏、冯绍峰、陈思成这一批人,也迟早要取代带着他们演戏的梁家辉、冯淬帆这一批前辈,撑起中国电影未来的样子。
中国的电影想要发展得好,也需要观众多给点耐心,陪着这些新导演和新演员慢慢成长起来。
上次的《搜索》代表中国内地角逐奥斯卡,引来一片口水骂战,无非是大家觉得它还不够好,根本不能体现出中国电影自己的特色。
自己的特色是什么呢?
或许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水墨动画片,合拍之前的港片,台湾的风土片?还是《钢的琴》《孔雀》这样有深刻背景限制的片子?
是宁浩还是张艺谋?梁朝伟还是黄渤?
或许以后能不能加个冯德伦?
给多点耐心行不行?
说远了。
至少在这部片子里,武打动作是舒展不浮夸的,音乐和情节结合得是好的,笑点还是蛮好笑的,演员是努力的。
至少看过之后,觉得太极的招数放在云雾缭绕的山间演绎起来,居然这么美,差点也要像老外一样叹一句:“中国功夫博大精深”了。
最后东印度公司只能用船坚炮利来毁掉被武术保护的小村庄,希望导演和演员们的用心不要毁在观众的成见上。
希望下一部可以看见大帅哥制作人和王羽出场!(这是私心)。
总结:我还会去电影院看下一部,虽然3D晃得人头昏。
推荐一篇影评by武束衣
http://www.douban.com/note/238599147/聊电影前,不得不先说《太极》的营销功夫真的很好,从先行海报机械太极图案喊出“蒸汽朋克”到“看太极,别太急”系列角色海报,类似凡客体的文案,配合多彩亮色画面,绝对赚足眼球;之后放出的多版预告片各有亮点,节奏感一流,宣传文案一流,配乐一流;临近上映的前两天,电影原声发布,打着中国“林肯公园”和硬核说唱的旗号大肆宣传,真叫一个噱头十足。
作为一个曾经同样以创意为生广告人,我很高兴看到一部电影的宣传搞得如此认真搞出了如此多花样,我的一个搞网络营销的挑剔朋友同样对此击节赞赏,以至于当我今天下午兴致勃勃地去参加看片会的时候,他还特地打来电话表示了歆羡。
然而这一切在看完电影之后,戛然而止。
最大的失望自然来自营销带来的期待与影片实际感觉的不符,我的期望是看到一部“用现代感反传统的形式呈现太极武侠这样一个古老命题的先锋电影”,我想这恐怕也是电影的初衷,然而我看到的只是一部“用各种现代元素把太极简单包装甚至淹没掉的平庸电影”。整部电影充斥着各种各样精心设计的附加元素,默片效果、漫画感、游戏感、说唱乐、字体设计,这些固然有巧思但却乱糟糟悬浮在电影表面的所谓“现代感”元素终究难掩电影本身平庸的本质。
故事情节老套,人物繁多,毫无新意。“从白痴到大师”的题材有多老套可想而知,没想到在桥段和人物设计上也毫无新意,白痴痴不过郭靖,掌门人怪不过黄老邪,掌门人女儿自然更灵不过黄蓉。最可恶是不知道华谊是不是在炫耀自己艺人多,也搞来一大堆明星客串走过场,为增加明星徒增角色,不仅给掌门人安排了大儿子“冯绍峰”,小女儿“Angelababy”,竟然还加了二儿子“陈思成”和三儿子(一个世界武术比赛冠军),你以为这样就完了?竟然还有二儿媳妇“熊乃瑾”!这尼玛都够排一出伦理大戏了!
影片节奏缓慢,剪辑运镜调度毫无风格可言。这点上必须要对比《匹夫》和《让子弹飞》来说,前者的问题和《太极》一样,都是影片节奏与主题不符,用韩剧的节奏拍热血片,看的人压抑无比,但《匹夫》在影像方面好歹还有自己的个人风格可言,《太极》如果去掉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单说镜头,乏味无比,屁也没有。这方面的正面例子当然是《让子弹飞》,这部备受推崇的电影在气质方面打着强烈的姜文烙印,这才是风格电影的立足之本。一切浮夸表象的风格概念都是纸老虎。
一味吐槽恐怕也有失公允,除却整体的平庸,影片倒也不乏看点笑点。Angelababy生得俊秀打起太极来也是好看的紧,看得人心甘情愿被她打;怪咖袁晓超的来头原来是08年奥运会武术冠军,演这个愣头愣脑的白痴算是本色出演;虽然吐槽为明星添角色的问题,但梁小龙、英达、冯淬帆、熊欣欣等人的出现的确让人惊喜。
最后再吐槽一嘴,上下两集的设计真是太鸡贼了!冯绍峰只在结尾露了一面,吴彦祖压根儿在2里等着呢!
一开始看得直想给打两星看完之后想直接扔五星的这种心情你们能理解吗?看完很开心这种神奇的魔力你们体会得到吗?这就像听吴莫愁唱歌啊,一开始的时候就像扔臭鸡蛋,现在完全变脑残粉好吗!人生际遇真是不可测,不可说~娱乐至死吧还是~
少林被榨干了,什么太极、武当都多保重吧,后面还有更残暴的导演等着你们呢
我可以说他很2吗
优点预告片里就展示过了,把传统功夫片揉进动漫风和游戏风,配乐也很对味。不过执行还是有局限,只是一些符号的拼贴,没嗨进骨子里。笑话还都很冷。整部片子处于一打就嗨,一停就闷的状态。情节注水比较严重,感觉没演什么就结束了。人物很扁平,男主角演技欠奉。鼓励一下年轻导演吧,嗨不是坏事。
娱乐效果十足,动画、默片、搞笑字幕齐上,比《武侠》还要《艺术家》,比《杀死比尔》还要《赛德克巴莱》,感觉很奇葩也很奇妙,最后居然连切水果都用上了。还有那台铺铁轨的“特洛伊”,这不是只有宫崎骏动画里才会有的庞然大物吗?只是这样的商业片还分上下集,除了票房,看不到更多诚意。
相当土气的华语大片,关于占地强拆的独立电影题材。比《画皮2》有趣那么一点,真的,只有一点……硬塞的笑点很糟糕,和僵尸大战植物人、切水果一样无聊……
我想冯德伦确实达到了(至少接近了)打造一部非传统意义的动作片。 这是一部非常轻松的片子,看后心情愉快终于一扫昨天观完The Hunt的后遗症。动作设计很不错,配乐精彩,剧情略小白但这不影响。如果要说硬伤的话,结局拖沓,估计是为第二部铺垫太多。 #TIFF#
动漫味十足,先锋实验作。结尾大战弱爆了!
#影评#没有缺点,但亮点也不多,打游戏过关一般的故事,文字解说,跟仙剑奇侠传一样闹得挺欢乐,音乐好,电子乐配功夫,中间有点冗长,梁家辉最出彩,洋妞长得真像小泽玛利亚,其实整部电影就是一90分钟的预告片,告诉观众精彩的在后面
关键词:有趣,酣畅淋漓,打的好看。一扫昨天铜雀台的郁闷,光这个就完全值回票价。本来想打4星的,但看得分这么低,那就全五星好了。其实更像一套美国式卡通片(冯德伦吴彦祖果然一路秉承了ABC怪咖的气质),但人选的都很妙,剧情简单,细节精彩,重点是终于有套片从头到尾说合适的人话。
五星拉拉那些没看就打出的一分。槽点主要是配乐、杨颖念台词的功力和怪咖那句“什么情况”。某些动画和字幕效果配得有点自作聪明了,节奏明明可以更快。不过还是觉得不辜负我期待这么久!豆腐哥好帅!!
令人惊喜的popcorn movie,功夫片也能这样拍
蒸汽朋克你妹啊!我家的电热水壶都比你朋克!
冯导啊,你导的这是什么戏啊?你的投资方要赔死了,拍成这样,还敢出两部曲。。。。。让人看了之后好无语,说好的蒸汽朋克呢?一点不争气,一点不朋克。。。。唉,原本以为你会向周星星的《功夫》好好致个敬,但这个片子拍得实在是让人不知道该咋说?!开场几分钟的剪辑完了就跳入到一路打一路编的情节
绝对的喜剧片,不到一百分钟的电影如同在玩一个RPG游戏,默片、动画、不搭调的朋克音乐,硬是把老套的故事整出了新意。期待看下集呵~~
冯德伦就是杨露蝉,天赋极高。但空有蛮力(创意),缺乏技法(导演技巧)。本片天马行空,创意极佳,但戏剧本身比较散乱,情节略显牵强。电影融合电玩,漫画,决斗闯关游戏,科技分解武术等元素,风格强烈,令人眼前一亮。当然势必为年长保守派所诟病,但让我看到了香港新武侠戏剧的未来。
混搭≠混杂,最起码得能搭到一起。PS:居然没有闫芳大师?!没有闫芳大师还敢妄称太极?!
看不起那些恶公关刻意给低分!!!!!!你们道德没底线!!!!!!!
应该改名叫“太极1:一声叹息”或者“太极1:恨铁不成钢”
蒸汽朋克+功夫有搞头吗?当然有搞头。有向蒸汽朋克西部片《飙风战警》偷拳之嫌,和《大魔术师》《消失的子弹》一样也深受《艺术家》毒害。好在类型混搭并无违和感,对各类型杂糅的招式拆解也都有板有眼。不过配角压主角,3D用力猛乃大忌。一极只前戏未见端倪,待三极片看罢再统一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