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集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等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故事。
战国晚期,纷乱五百余年的华夏大地仍战火不息、 生灵涂炭。彼时六国势弱、秦国独强,天下统一之势渐显。巨商吕不韦携时在赵国为质的嬴异人逃归秦国,幼小的始 皇帝嬴政被弃留邯郸,屡遭生死劫难,也目睹战争带给百姓的痛苦与绝望,心中天下凝一之志由此而生。此后嬴政归秦,在咸阳政治漩涡中经历精神阵痛,蜕变成一个真正王者。为抓住一统天下的时机和力量,实现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精心谋划,暗中行动,终于平定嫪毐之乱,亲政,罢相,收复王权。此后又铲除宗室复辟势力,为东出灭国扫清障碍。在李斯、王翦、蒙恬等一班文臣武将的辅佐下扫灭六国,建立起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哪里像历史剧。羽翼未丰的吕不韦,威胁当朝太后,华阳夫人居然没有赐死;赢係大张旗鼓去杀害兄弟(醉了),失败后自己流放,师傅被赐死。回来后居然没有半句怨言,对曾经的敌人,忠心耿耿😳😳……太多槽点,吐槽不尽。
因此建议,口碑收视双双扑街,😏给乱拍历史剧的人一些教训。省得以为我们观众都是傻白甜,没品位🙄🙄
可笑的是,这部剧播出之前我还在劝别人:对大秦系列宽容一点,不要动不动就说不如前作,不要先入为主,不要墨守成规。
结果它就这么打我脸。
看得我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我冷静许久,确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于是有了这个长评。
接下来,我会从编剧的角度,系统性地分析这部剧存在的问题。
首先要讲在前面的:服化道不等于衡量标准。
很多人在夸这部剧的服化道很精美。
但是,一部剧的服化道,它应该合适,而不是精美。
什么叫合适呢?就是有利于表达编剧想要表达的内容。
比如《我的团长我的团》,那里面人人灰头土脸。脏乱不堪。枪也是脏的,鞋也是破的。这就叫合适。从他们身上,你可以看到家国沦丧是什么景象,连国军都已经成了这副模样。
如果这些人衣冠楚楚,画面滤镜开得干干净净,你会觉得这部剧好看吗?你觉得真实吗?
同理,《大秦帝国》第一部,开场就是战争厮杀。人人脏乱不堪,满脸都是血和土,没有那些光鲜亮丽的滤镜,像有硝烟扑面而来。那样的战争场面,比第四部的开场更有铁血、苍茫的气息,一下子就把人带回到了那个【编剧想要表达的内容】里。
很多抗日神剧、磨皮剧为什么一看就low呢,就是画面太干净了,心里却空无一物。
所以啊,这部剧的服化道是遵循了兵马俑的发型,还是参考了《竹书纪年》《武经总要》什么七七八八的史实……这些相较于【编剧想要表达的内容】而言,都是细枝末节,发个微博装个逼还可以,它有利于宣传,但绝不能代表全部。难道【编剧想表达的内容】就是几个盔甲几个战阵?那你应该去给博物馆做PPT,写啥电视剧剧本啊。
服化道太精致,未必是好事。
剧中,嬴政几次和吕不韦、李斯他们跑到郊外,还搞起BBQ了。那景色好看,可是有什么用呢,它告诉观众什么内容了?如果秦始皇他们要出去搞BBQ,我觉得“八百里分麾下炙”的沙场气象更合适,美景郊游不合适。这种“美景式拍摄”,它比较适合酷爱艺术、软绵绵、毫无铁血戾气的宋徽宗。
所以,这所谓的精致,它其实并不合适。
服化道不能作为内容的挡箭牌,不能作为一部剧的衡量标准。观众是来看剧情、看内容的,不是来逛博物馆的。
所以大家的讨论核心,必须是剧情和内容。
华阳太后让优伶模仿赵姬,羞辱赵姬,嬴政拔剑而起杀了优伶。此时的秦王嬴子楚毫无办法,只能将他们母子二人收押。华阳搞政变。
这是第十一集的开头。
华阳当着满朝众臣干这个事,一副恶婆婆嘴脸,所有人都知道是她的阴谋……把阴谋全都摆在明面上,弄得跟阳谋似的,也是够绝了。
紧接着,华阳太后放出风声,说嬴政是吕不韦之子。这个事情,任谁一听都知道是华阳干的。怎么谣言早不来,晚不来,偏偏等到华阳关押了嬴政母子之后?谁听了,都不会相信,摆明了是华阳干的好事。
结果,嬴政他居然信了。没有疑问,没有思考,他斩钉截铁地疯了似的去质问吕不韦,拿着把剑激动得不行不行的,说出“如果你真是我父亲,我愿意离开秦国和你浪迹天涯,也不愿意做一个连亲爹都不知道是谁的畜生。”(大意。为了我的健康请不要强求我回去再看一眼。)
这句话,本身就有逻辑问题……你不知道谁是亲爹,怎么就是畜生了?这又不是你的错,你爹生了你却不管你那才是畜生吧。
爹崽私奔,头回听说。恐怕吕不韦都会心说:你愿意浪迹天涯我也不愿意啊,好好的相国不当了,我跟你私奔?
而且从人设角度来看,这是嬴政该说的话么?编剧你想体现什么?渴望父爱?那嬴政立刻打算把嬴异人抛到脑后这怎么算,养恩大过生恩吧,嬴异人对你不好么,怎么你就要跟吕不韦跑了?这里的嬴政又有一点脑子吗,直接就要私奔那不管他娘了吗,我请问你们一家三口怎么私奔?真要想自保,难道不是应该留在秦国,死不承认这事,才最安全吗。
嘴上死不承认,心里埋下了疑影,担心自己的身世,担心自己其实根本没有资格继位,这个阴影让他一直到继位成为秦王之后都影响了他的性格,让他有点阴郁,有点暴躁,但一直用超凡的智慧忍耐着……你大可以这样塑造人物,为什么要搞一场狗血恋爱剧一样的质问与哭喊?你以为观众很喜欢看这种??
做编剧的,应该让人物的每句话都符合他自己,这样人物才是活的。
妄想迎合市场,却被市场骂翻,不可笑么。
总之,是哪位写出这句台词的,是编剧,还是导演,还是哪位天才的临场发挥,你自裁谢众吧,真的。
其实,只是这一句话吧,我也可以当做只是一句台词的问题,还可以忍受。
但是接下来……
吕不韦:“要不你杀了我吧,杀了我,王室的血脉就清白了。”(大意)
这又是什么逻辑?我觉得杀了你才不清白了,如果真是光明正大的,为什么要杀你啊。为什么不追查造谣的人,不严禁臣民议论王族之事,而是把你杀了?吕不韦作为大政治家、大商人的智慧呢,头脑呢。
看到这里,我感到智商被按在地上狠狠摩擦。
然后嬴政呢,他跑了……他在雨中飞奔,在风中哭泣,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刚被混账老爹抽了一顿的依萍,只是没有一个骑自行车的何书桓与之偶遇。
但是不要紧,没有何书桓,有吕不韦。
吕不韦追出去了,他追啊追,追上了。然后我又看到了鸣人,鸣人总能开起无敌嘴炮,把敌人说得一败涂地。但鸣人好歹是一边打架一边说的,但吕不韦他不,他直接祭出了法宝——六世余烈牌鸡汤、统一天下牌大饼。
嬴政吃得别提多受用了。然后又是热泪盈眶慷慨激昂催人尿下地一拱手:“请相国辅佐我成就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大业。”
然后爹这事就不提了,这事就过去了。
……好,结果已经很明白了,请大家注意,这不是一句两句台词的问题,而是整个这一幕戏都有问题——
编剧违反了剧本写作的基本原则:解决问题,必须让主角靠自己的能力、靠实际行动办到,不能靠法宝、天命、他人帮助等外力。
你这可倒好,一切问题都靠嘴炮解决,没有智慧,没有计策,你连宫斗都不如。宫斗下药打孩子什么的虽然无聊,但它最起码是符合剧本创作原则的、那些女人是在主动做事情的。你这个吕不韦和嬴政,遇到事就是炖鸡汤画大饼,然后自己把自己说得特感动,我作为观众只能觉得呵呵。
再说赵姬和公子溪的那场戏……大伯子听弟媳妇讲了十分钟的爱情故事,莫名其妙的狗粮铺天盖地扑面而来,吃完一口又来一口,像玉皇大帝给孙悟空的米山面山一样绵绵无绝期,叨比叨叨比叨的,没完没了。然后公子溪被感动了,不跟侄子争皇位了。
真的能把观众气笑了。
编导不懂得用智慧和手段解决问题,只爱嘴炮,小里小气的情节,全靠喊口号来强行拔高,这种剧这几年实在不少,万万年没想到大秦也中招。
这又是一个编剧基本原则:一切煽情戏码,一切口号,都必须要在戏剧冲突铺垫够了之后,才能进行。
这第四部的编剧,可能是想学第一部吧,孝公和商鞅动不动就热泪盈眶互行大礼,于是你笨拙地想让嬴政也感动观众一把。但是请注意,动人的煽情戏码,都是把“戏剧冲突”铺垫够了,然后再煽情。比如,秦献公白发苍苍,女儿陪着他,去看秦的老兵们,一番对话之后,唱起秦歌。观众先是通过前面的情节,看到了秦国有多么艰难,秦人多么顽强,秦君的担子多么沉重,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煽一点情,大家才会跟着感动。
你不能啥也没有,情节没有铺垫好,就直接煽情,这叫作“无效情节”,观众不会感动的。
这第四部啊,从前两集开始就一直在重复一个信息:统一天下,志在必得。
全都上帝视角,说个没完。
首先,这个事情不能说得特别斩钉截铁。我们都是马后炮,知道秦国一定会一统天下的。可是在当时的人看来,这几乎是开天辟地的事情。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天下原本是家族为基础的,家族和家族聚到一起,形成氏族,各个氏族是分散着的。后来氏族和氏族聚在一起,形成部落。部落和部落聚在一起,形成部落联盟,整个天下都是点状的。然后,夏四百多年,是一个大部落比其他部落强大,而已。商五百多年,是一个最强大的部落,统治其他部落。周八百年,是分封各地诸侯,各地仍由原本的氏族、部落统治……天下从来没有真正一统过,天子的权力从来都没有办法管得太远。如果突然有人说,我们要让天下彻底成为一个整体,所有人恐怕都会觉得这丫是个疯子吧,几千年都是这样过来的,什么叫统一啊?
然而在这第四部之中,所有人都像预言家一样,所有人都知道秦国可以一统天下。
预言家就算了,还说起来没完。昭襄王说了两三遍,嬴异人说了四五遍,嬴政说了五六遍,李斯说了六七遍,吕不韦说了七八遍……统一天下这个鸡汤,能换那么多种句式来写,也真是不容易啊,难为你了。
我简直怀疑是四个导演拿着四个编剧的剧本拍的,每个人都要拍一下这个,但是他不知道别人也拍了,所以最后剪辑到一起就是每个人都把这同一套话说个没完。
就算是金科玉律,也不能重复起来没完。
就好比,英雄救美的戏码,演一次是精彩。演两次是感情深。演三次,观众一定骂街:要这娘们有什么用?只会拖后腿!
然后你再出来解释,买营销号买水军解释:不是啦,人家就是感情深啊,救几次怎么了。
这就叫抬杠,狡辩,揣着明白装糊涂。
观众的感觉是对的。你那想法毫无用处,因为你没有给你的想法找到好的表达方法。想体现感情深,怎么不能体现,非得一再重复同一个戏码?这是编剧的偷懒和无能。
如果你一直重复英雄救美,观众感觉到的一定不是英雄救美,而是娘们拖后腿。
如果你一直重复情意绵绵,观众感觉到的一定不是情意绵绵,而是醉生梦死腻腻歪歪不知人间疾苦。
如果你一直重复慷慨激昂,观众感觉到的一定不是慷慨激昂,而是这丫中二病。
最可笑的就是嬴异人过世那点戏份。在死之前,他对着吕不韦、赵姬、嬴政等人说,要立嬴政为太子,紧接着又上大餐了:
六世余烈牌鸡汤,统一天下牌大饼。
嬴异人对着嬴政又说了一遍这些话,这已经是不知第多少遍了。我记得你单独和嬴政说要立他为太子的时候就已经讲过了呀,当时不就热泪盈眶一回了么。
然后,父子俩人阅兵去了,在方阵间走来走去,就差“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然后嬴政对着底层士兵,又重复了一边。六世余烈牌鸡汤、统一天下牌大饼。
都特么快贫死我了。
你秦国短短三年,连丧三王,哪来的底气在这个时候说一统天下?六国听见了,不会立刻再来一回合纵吗?这是侮辱观众的智商。
同样是上一位统治者去世,主角继位,你看看《汉武大帝》是怎么表现的:
太皇太后窦氏一直压着汉武帝,磨练他,不肯给他大权。
窦氏感觉自己就要死了,终于把汉武帝刘彻叫来,对他嘱咐了三件事,都是实实在在的事:第一你要提防你的母亲王太后专权。第二你要小心外戚乱政。第三是什么我记不清了。……没有空话套话,都是实实在在的嘱托和提点。
刘彻答应了,记住了。
几天后,窦太后轰然倒下,已经没有力气再说一句话,她的手指比出了“三”,她还是念念不忘那三件事……
刘彻飞奔过来,握住了她的手。这是暗喻他接下了奶奶的嘱托,接下了大汉的重担。
这才是一个即将死去的掌权者应该对后辈儿孙叮嘱的事情。你让嬴异人说点有用的行不行啊,一堆空话套话,听着像刮风一样。真可惜了嬴异人的演员辛柏青的演技了。
你想慷慨激昂,方法多得是,不要一直喊口号。
再用第二部举个栗子吧:
张仪初遇昭文君,想看九鼎,昭文君带他去了。
夜幕里,张仪手举火把,环顾九鼎,大笑,笑得豪迈又烂漫:“这就是天下!”
昭文君叹道:“天下没这般平静。古往今来,问鼎者都已变成过眼云烟,王侯将相,匆匆过客。”
张仪:“但是张仪二字千年之后青史永存!”
昭文君笑道:“那敢问,哪国青史愿存张仪呀?”
张仪道:“秦!”
这几句话,就够了。干脆利落,掷地有声。
因为精简,所以如一声惊雷般,振聋发聩。越精简,就越是耐人寻味。
如果张仪在这里开起嘴炮:我要辅佐明君,只有秦国才能如何如何,我要名垂青史施展抱负,我要这个那个……那就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第四部,编剧让人物重复了无数的台词,絮絮叨叨,磨磨唧唧,看似慷慨激昂,可你说了这么多句,都不如张仪一句“秦!”来得震撼,也不如窦太后最后一个“三”的手势让人动容。
什么叫干货呢,最起码有点历史观,这是大秦,不是架空剧。
还是用《大秦第二部·纵横》举例子。
张仪道:“合纵知易行难,犀首顺风。”
犀首道:“连横树敌于众,张子保重。”
区区二十个字而已,两位纵横家的眼界心胸跃然纸面。连横,就是树敌于三晋和燕国,可不是树敌与众吗。合纵,让夹在秦齐楚三大国之间的四个国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它们又是四战之地,可不是知易行难吗。
在听到这二十个字之前,我对合纵连横的理解都只是表面上的,我知道它是怎么回事,知道那里历史人物都干了什么,却一直没有这样深刻简要的理解。很显然,第二部的编剧懂得战国那段历史,很多精彩戏码都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读给观众看。如果您哪位把它们当废话滑过去了,那就真是把肉埋在饭里,猪八戒吃人参果,建议认真重看。
再比如,《大秦第二部·纵横》的第一集,秦王默许伶人羞辱魏王那点儿,我猜百分之九十的观众根本没看懂吧。
第一集才十分钟,干货爆棚。
魏国使者来到秦国,说,魏王要与齐王相王,邀请秦王前去观礼。相王,就是互尊为王。
一番唇枪舌剑之后,三个伶人(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通晓政治的说书人)上来了。
伶人A阴阳怪气地说:“魏使请留步。我记得魏王前几年就称王了,这是第几次啊?看来这称王也能上瘾。”
群臣大笑。
伶人B演齐王,说:“尊敬的魏王,你为何向我跪拜呀?”
伶人C演魏王,跪在地上说:“贤明的齐侯,你的仁德如天地无疆,你的谦逊让我羞愧不已,我愿率天下诸侯尊你为王。”
伶人B演齐王,说:“魏国所说像实话,就怕心里藏奸诈。南有楚国脾气大,西有秦国让人怕,不如将我火上架。”
伶人C演魏王,说:“齐侯所说是不假,可怜老夫已跪下,三番五次请称王,再不称王我自杀。”
群臣哄堂大笑。魏使羞愧而走。
都说《大明王朝》细节多,我敢说《纵横》绝不逊色。
就第一集的这段可就太妙了!一上来,就把列国纷争的关系表现清楚了!战国时代的开端是什么?周朝初年上百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已经互相吞并了数百年,只剩下几十个诸侯国,其中魏、楚、齐、韩、赵、 燕、秦七国最为强大。汉朝的刘向将这段历史编成《战国策》,因此后人便将这段时期称为“战国”。战国时代的最开始,魏国有肥沃的耕地,有李悝鼓励农业,西门豹兴修水利,吴起用兵,三大人才,三大支柱,魏国称霸,成为天下最强的诸侯国,曾经差点把秦国灭国。但连年征战,国力衰退,又在与齐国的战争中大败,丧失了霸主地位。而秦国日益崛起,因此魏国想拉齐国下水。可不就是伶人演的那样,恨不得跪下求齐王称王么?伶人说,“南有楚国脾气大,西有秦国让人怕,不如将我火上架。”历史上,齐国与魏国会盟没有邀请楚王,楚王便攻打齐国,大胜,可不是脾气大么?秦国日益崛起,可不是让人怕么?齐王知道称王很容易变成众矢之的,可不是“将我火上架”么。齐王知道魏王的心思,秦王也知道齐王知道。于是有了三个伶人这出戏,是秦国在回敬魏国一个羞辱。
这才是历史片啊!如果光演情节,那充其量叫作故事。能透彻而真实地展现历史观,这才叫历史片!
编导生怕观众看不懂,还加了两句旁白:曾经雄霸天下的魏国,国力衰退,借此与齐国修好结盟,怂恿齐国称王,以此抵御日益强大的邻邦秦国。
这么简单的一点历史,观众还是看不懂。弹幕都在说:“什么啊,乱七八糟的,比第一部差远了。”“拍得阴阳怪气,根本不是秦国该有的样子!”……
给我恶心的。要多少年才能等到一个像样的历史剧,就这么作践,以后谁还敢拍啊。只想说,你们就是不配看好剧。不配。
而这个第四部,简直和《清平乐》如出一辙。啥事没干呢,就开始天下大义,满口假大空,不见一句真章,没有半点干货。
李斯是个好例子。从他出场,到赴秦,到认识吕不韦,再到嬴政身边,从头到位没有一处体现出他的政治才华。当他见到嬴政,又是六世余烈牌鸡汤、统一天下牌大饼。“大王一定要一统天下,我一定能帮大王一统天下,大王没有这个志向,我帮你有,大王不能统一天下,我帮你统一天下……”
可把你能的,搞得我就特别想看突然天降一个花盆砸死你算了,先让你知道什么叫强极必辱,什么叫世事不能尽如人意。秦能够一统天下,那是历代先祖、历代能臣的功劳,关你李斯屁事,说得好像全靠你的作用一样。
全是空话、废话、狂话,没一句有用的,马保国都比这个李斯看着靠谱。
李斯看着六国的旗子,骂六国活该被灭,故意让嬴政听见,显得自己多有才能。这个情节本身是可以的,终于可以显得人物有一丁点策略了。
可是,李斯的那些话,说魏国人才丧失,韩国申不害变法之后再也不图强了,赵国也没出息,楚国屈景昭三大氏族争斗不止,齐国偏安一隅…………这些都是废话。只要不是瞎子,谁都能看到,战国时代茶馆酒肆里的人都能看到,这是李斯该讲的么?李斯的真知灼见在哪里啊?
这些骂街的话,本来也很无聊。六国灭亡,其实也怪不得他们自己——楚国偏远,地方太大,偏远地区又相对落后,所以靠氏族治理,就像曾经春秋时代的齐国与晋国那样,这就是所谓的“分治亡楚”。楚国已经算是很顽强了,齐国早已被田氏窜取,晋国早已被韩赵魏瓜分,曾经与晋国争霸天下的楚国直到灭亡都没有被几大氏族分裂掉,已经很不容易了;三晋是四战之地,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变法图强;燕国最老,时不时的喜欢尊奉一下周礼,迂腐,优势反制,也是无奈;齐国偏安非常正常,整个中国历史上凡是偏安在东南半壁的,必然无法统一,必然是在海滨日益丧失斗志,然后被西北方向的政权所灭,南唐、南宋差不多都是这个原理。从地理上来看,只有西边的秦国最有可能统一天下……六国虽然活该,可其实也是无奈。
所以李斯这些骂街的话,全都是废话,全是闲汉妄议国事的水准,听不出李斯有半点过人的见识。
前两部商鞅、张仪、公孙衍的眼界和见识,独到的分析,再也不见了。
很多集以后,李斯才终于说出一句“废分封,立郡县。”我以为终于要说正事了,特么二十集才等到一句干货我容易吗。然后,嘿,这里偏偏一笔带过了。
你行。
我只能理解为,这原本是个婆媳剧、架空剧的编剧,被逼娼为良来写大秦的剧本,人家可不乐意了,只能逼着自己写,他无法也不愿突破自己的既往认知,所以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宅斗上,也不肯在干货上多写几句。或者说,写不出来。
从历史上来看,吕不韦的政治立场究竟是什么,秦法刚而易折,是倚势而行,一旦没了势,秦法必不可久。假如真能一统天下,那怎样治国呢,秦法还好使么?灭六国如果灭得太快,反弹也大,不如慢慢来,让天下渐渐适应,才能真正的统一。这恐怕是吕不韦真正的忧虑。他和嬴政、李斯的政治理念是有点冲突的,而事实上,吕不韦是对的。以我个人浅见隐隐觉得,如果按照吕不韦的方略,秦也许不会那么短命,看看西汉削藩之事就知道了。但是,只看战国情势,嬴政似乎也是对的。(做大事就是这样,只要你稍微做一些大事,你就会发现,没有人能断定眼下究竟谁对谁错,大家只能根据结果来判断。纣王攻打东夷,在当时看来也没错啊,可他就是因为攻打东夷等原因,国内空虚,被周族趁虚而入,于是大家都说他攻打东夷是错的。诸葛亮那种直接就能断定战争结果的能力,都是小说家言罢了,纯属胡沁。所以很多大老板、大人物都信风水,因为他们都知道,真的是无法判断眼下究竟怎样是对怎样是错。)历史不能假设,所以我们在这里也没必要探讨他们谁对谁错。
必须探讨的是,在这个剧中,编剧好像无法理解吕不韦和李斯的政治理念究竟是怎么回事,所以他把吕不韦解释成了权臣,把嬴政和吕不韦的矛盾主要演绎成了吕不韦擅权太过,把李斯写成了不断打报告的小人。
这尼玛又是婆媳剧那点格局。
满口都是天下,情节却小家子气到了极点。
别再拿历史剧当挡箭牌装逼了。历史上,吕不韦是有功于大秦的,他很重要。
请问观众们,你看了这剧,现在能讲出吕不韦的主张到底是什么吗?你能讲出吕不韦到底做了什么贡献吗?不能吧?这不怪你,是编剧根本就没写明白。
前三部:商鞅变法,万世之功。张仪在列国犬牙交错、互相蚕食的那些年里保住了秦国。秦惠文王一生顶住了列国多次合纵攻秦的天大压力,同时灭义渠,收巴蜀,为后世秦王奠定基础。白起南征北战,拓展秦国疆土,让最强的赵国、最大的楚国从此只剩下坡路,韩国只剩一半了,魏国早已不堪重负。苏秦让齐国一蹶不振,无法再与秦国比肩。秦昭襄王超长待机,让秦国平稳发展几十年,此后任凭六国怎样折腾,秦也是无敌的……
这些是前三部你能记住的东西。
但是第四部告诉我们吕不韦干了啥???它啥也没告诉。
《吕氏春秋》很了不起,结果编剧写成什么样子呢,好像是一个老头子花钱雇枪手,装个文化逼,还得意洋洋地显摆。李斯给秦王打小报告,说别人不给吕不韦改一字,是因为怕他。
瞧瞧编剧这点格局吧。
你只相信洋洋自得,不相信为国著书的远见与忧思。你只相信权势、畏惧,你不相信士大夫的骄傲,不相信宁折不弯的风骨,不相信匹夫一怒尚且血溅三尺。你不肯让李斯隐忍不说、全当是回报一次吕不韦的引荐之恩,却让李斯小人一样多次打小报告说吕不韦的不是。你把一切解释成校园霸凌一般的狭小逻辑——满口家国天下,是为了掩盖,是虚张声势,是越没什么越要喊什么,其实这些阴晦而幼稚的东西才是你的真实格局。
《吕氏春秋》究竟写了什么,意义何在,你也不懂,让段奕宏背的那几句台词,都像是百度上扒下来的。
更搞笑的是什么呢,嬴政刚继位时,吕不韦的表现。编剧没有通过后续的情节来验证吕不韦的政策是对是错,而是镜头还在朝堂上,那个阴魂不散的旁白又又又又出现了:“吕不韦此举什么什么,有什么什么积极作用。”
诶呦我日。
相声领域有一个词儿叫刨活。
假如第一部,商鞅变法,没怎么着呢,就来一段旁白,把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给介绍了。假如第二部,张仪还没怎么样呢,就来一段旁白,把张仪的连横合纵给介绍一下……那观众还看个屁啊。
没有悬念,没有情节推进,没有步步为营,直接就把结果告诉观众了,用的是百度百科的词汇量,播音员字正腔圆的旁白……你到底知不知道,电视剧,要用情节表现出来,不要动不动就直接让旁白交代!
就连赵姬和嫪毐睡了,也要来一段旁白:“从这以后,赵姬越陷越深”(大意)。这么点屁事还需要旁白?你这是广播剧啊,还是有声PPT啊?
编剧格局太小,知识太少,晦暗而幼稚,无情又无趣。整部剧没有历史观,没有干货,只有low穿地心的旁白。宅斗、职场、婆媳剧的人物关系搬进了大秦的历史背景。中国历史上最有生命力最铁血蓬勃的一段历史让你写得连三流职场都不如。
嬴政母子回到秦国,华阳夫人不让他们进城,逼着嬴异人立自己安排的女人为正妻。嬴异人坚持自己的立场,不答应。而秦王嬴柱竟然一言不发,任由华阳夫人安排一切。直到亲眼看见嬴政是多么优秀多么年少英武,才允许他们母子入城。
这个情节是为了突出主角,而毁了所有配角:
秦王你这是什么逻辑呢?嬴政母子在赵国当人质,九死一生地回来了,就算嬴政是个废物,你也应该让他们回家啊。如果嬴政没有讨你的喜欢,你就不管了?任由老婆干政了?你可真英明啊。这简直就是没有困难也要制造困难,把大秦帝国搞成了暴发户家里的宅斗。
华阳夫人就更不用提了,像极了宅斗剧里的恶婆婆。这个剧,总是喜欢很尴尬地强行强调某个人物多么厉害多么英明,然而在该人物身上,观众完全看不出他有什么厉害的,尬吹从何而来。华阳夫人就是个好例子。编剧借吕不韦之口说她厉害。我请问她厉害在哪儿了?倚权仗势,欺凌弱小,威逼利诱,明目张胆的威胁与恐吓,这就是你所谓的巾帼不让须眉?虽然说世界的本质就是强的欺负弱的,可是你这干的也太明目张胆太幼稚了吧。
少年嬴政呢,凭借英武出色的外表和似乎饱读诗书的对答,收获了爷爷的喜爱,得到了秦王剑。母子得以回到秦国。
看看这一出戏从头到尾的逻辑,像不像架空剧里的任何一个主角?这个套路放在哪里都可以,唯独放在大秦里,实在不像样。
这里的嬴政并没有像韦小宝、魏璎珞一样,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和一点点小手段渡过难关,嬴政什么也没凭,智慧计谋都见鬼去吧,他只需要背几句编剧塞给他的百度百科水平的知识,就渡过难关了,说到底是因为秦昭襄王做的那个梦。这挂开得也是没谁了。
大秦帝国应该是大群戏,每个人物都出彩,从每个人物的身上折射出一个时代和一段历史……而不是一个男主开挂。
这例子简直太多了,数不胜数。
单说一个例子,赵姬和嬴政被关押在赵国,两个狱卒要淹死嬴政。
为什么要淹死一个小孩子呢?这两个狱卒怎么敢?谁让他们做的?怎么跟秦国交代?如果是赵国真的要杀一个小孩子,恐怕还会惹来其他五国的嘲笑,打不过秦国就要用一个小孩子出气,巍巍大赵可真有本事。即使一定要杀,为什么是淹死,哪怕下一点儿毒,或者让他生一场大病,也可以跟秦国说是病死的,而不是蓄意谋害。直接淹死,这未免太简单粗暴了。既然要杀嬴政,为什么却把赵姬好好的关起来,而不是母子两个一起杀?
这还不够,平原君赵胜居然来凑热闹看了一眼,以为嬴政已经死了,说出一句“看来这是天意”,他就走了。他居然就走了!没有调查,没有抢救,直接就走了。我不明白赵胜的这个出场有什么意义。阴魂不散的男中音旁白又出现了,解释说,“赵胜原本想留赵姬母子在邯郸,防止秦国继续对赵用兵,却没想到出了这种事。”这么简单的一点儿情节,你不能让赵胜演出来吗?为什么要用旁白来讲呢?我真是受够了。这果然是个广播剧是吗。
与此同时,秦昭襄王梦到了嬴政。看来这就是编剧的目的了吧,要让秦昭襄王做个梦,时时刻刻提醒观众秦始皇一统天下那点事……可是昭襄王自己梦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让嬴政淹死一回呢,这又不是魂穿。
即使你一定要让嬴政淹死一次,你也可以让剧情自圆其说。我随便瞎编的啊:比如燕国派刺客谋杀嬴政,是为了让秦王暴怒,继续对赵国用兵,吸引赵军的主力,燕国就可以在背后渔翁得利。但是由于平原君赵胜及时赶到,燕国的阴谋没能实现。这样最起码也符合逻辑了吧。
还有一个垃圾情节:
嬴异人对嬴政说,要立他为太子。还照例喂了一顿六世余烈牌鸡汤+统一天下牌大饼。然后嬴政开开心心热泪盈眶地跑去告诉妈咪,爹地让我当太子耶。然后赵姬说了一句:“太子,那不就是将来的王吗!”(我特么……有年头没听见过这么废话的台词了。)然后母子两个热泪盈眶,开心得要死。
此时的配乐非常慷慨激昂气势恢宏。
这就是导演的格局。你认为这是应该激动的,还给加上了非常激动的配乐。
我丝毫没有觉得大气,只觉得像是一家三口守财奴。
这让我想起曹丕啊。历史上,曹丕终于被曹操立储之后,也是开心的要死,抓住大臣辛毗的手说:“你知道我有多高兴吗。”辛毗回家,跟自己的女儿辛宪英说起这事,辛宪英叹道:“曹丕怎么能这样呢。父亲死了,他才能继位,这是想想就悲伤的事情。挑起国家的重担,这是很沉重的事情。被立储,应该沉重又悲伤,他怎么能这样呢。我看魏国的国运堪忧了。”
你这个嬴政开开心心跑去告诉妈咪的情节究竟意义何在?
编剧的三观啊。真的,槽多无口。
例子太多了。
比如姚贾。
李斯、姚贾、王绾、王翦都是辅佐嬴政的大才。可是你从这个剧里能看出他们有什么光彩吗?
编剧是这么写的:秦使姚贾在赵国出差,让赵王将太子送到秦国为质。郭开用重金贿赂姚贾,姚贾说了好几句慷慨激昂的台词:“我为秦国效力,哪里是为了这些财物!全部拿去充公。”(大意)
真笨拙啊。
好莱坞大师罗伯特麦基懂得剧本写作的真谛。他在《故事》中写道:一个好的演员,如果你让他演的是“我爱你”,同时台词也说“我爱你”,那么他会告诉你,这没法演,这不需要演技。
好剧本,必须懂得留白。
比如,一个人物,心里想的是“我爱你”,他嘴上说的却是:“冷?我不冷啊……你冷不冷?”然后再憨憨地笑一下。那么观众自然就会知道,他爱她,顶风冒雪来看她,不在乎天气多冷,却担心她冷不冷。这是高级的写法。如果他要表现的是我爱你,嘴上说的也是“我爱你呀,所以顶风冒雪来看你。”这就太笨了,太废话了。……我讲清楚了吗?
所以姚贾的这种台词啊,真是没水平。编剧给他个机会,让他喊出几句爱国口号。真的很low。我看到这里的时候一个白眼翻上天。
算了,用这个标准来要求这部剧,未免要求太高了……
接着说然后。
然后呢,姚贾跑去见赵王,居然没有任何巧妙的对话,没有各种智慧的试探、软硬兼施,你甚至看不到任何外交家应该有的头脑和策略,姚贾直接就是一副“老子不怕死,有种你杀了我”的劲头,对赵王说的那些话,别说人家赵王了,我听了都来气。
蠢爆了。这样塑造一个人物,连学生水平都不如。这并不能显得姚贾是个为了国家不怕死的,只能显出他非常蠢。
姚贾这么干,如果他成功了,那么70%靠的是秦国的国力,30%靠的是赵王懂得审时度势没有一怒之下杀了他。那么姚贾这个人物的作用在哪里?姚贾没有任何加分,派任何一个使者去,都是一样的结果。而且姚贾这个做法,对他要做的事没有任何帮助,反而非常容易激怒赵王、适得其反。姚贾是大才啊,最起码是个外交家啊。你就这样表现他?张仪那些软硬兼施、笑里藏刀、该忍辱就忍辱的邦交策略,让狗吃了还是让你吃了?
这一点大情节中的小情节,完美地暴露了编剧简直是根本就不过脑子。把人物塑造得一塌糊涂。
很多本来应该好好塑造的人物,都这样被埋没了。四公子之一的赵胜就因为和赵王拌嘴突然嗝屁了,他要是这个心理素质,早在长平之战就挂了吧。天下水工郑国,庸人一般,畏畏缩缩,平平淡淡。王绾像个路人甲。吕不韦成了小家子气的商人。华阳是个一直在无效劳动的神经病,明明已经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她究竟还图个啥?在那儿自己一个人演宫斗……
真的,这个编剧适合写狗血剧去,你写历史正剧真是太屈才了。
最可恶的是,它披着正剧的外皮,让观众误以为这是真正的历史,误以为李斯绝对是个小人,吕不韦不过是个商人……(这种结论,历史学家都没资格下,观众凭什么断言。)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首先吧,怎么看一部剧的爱情戏的水平呢,很重要的一点,看它是否尊重女性。
当年读了《大秦帝国》原著小说,我就知道作者最喜欢的人物一定是商鞅,根本不用猜。后来看了个访谈,作者说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商鞅。我大笑,果然!那我是咋看出来的呢,就因为,作者给商鞅配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女人。她有钱,绝美,懂政治,有追求,有理想,国家密探都查不到的消息她居然能查到,通情达理,男主奔事业她不捣乱,她拿自己当小三、当代孕,男主要死了她还来陪葬拿自己当兵马俑,她居然特么的还会武功……这不是在写女人,而是在写作者对商鞅的爱的集合体,是他将自己代入之后的最大渴求。这样的感情戏,居然烂出了一款高档香水的节奏,它不是一般的烂,它的烂是分层次的:细细品之,前调是贪慕权势富贵的味儿,中调是极度大男子主义极度自恋的味儿,后调是自私又虚伪,什么都想要又不敢承认的味儿。渴望地位、渴望金钱,渴望享用美貌的皮相,渴望被当爹一样崇拜,又渴望被当儿子一样理解,渴望女朋友拿他当孩子一样哄着捧着供着,一会儿妈宝男一会儿大男子主义。所以塑造出这样一个女角色,还要让她各种倒贴。作者认为这个女人必须拥有无与伦比的【金钱】【权势】【富贵】【美貌】并且【一无所求】,这样的女人才配得上商鞅。哦不,不是一个,还有公主,堂堂一个公主也要“无怨无悔”地倒贴,才能让作者过足了瘾。呵呵……当我把容忍度放到最宽,那么好吧:在第一部那样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感情戏也有其动人之处,就当它是作者赋予商鞅的一个不现实的美梦,也勉强可以理解。尽管,作者无意识中还是暴露了他认为“留个后”很重要的三流传统思维,所以他让白雪怀孕了,生的还是个男的。可笑至极。
如果男人们无法理解,请你反着思考一下:你是个非常优秀的男人,你的爱人,她奔事业去了,你这个男人,你要容忍她有别的男人,要支持她的事业,要事事处处顺从她,要为她代孕,为她当小三,你一直为她守身如玉,你毕生的才华全部在守望她的日子里蒸发掉了,你一辈子什么都没做,你只给世间留下了一个崽子,你的生育器官就是你的全部价值,她要死了,你还得来殉葬……仿佛只有这样,你才是个好男人,不然你就不是好男人……请问这种戏你看着舒服吗。令人作呕对不对?
就算不谈尊重不尊重女性的,从实际利益来讲,一部剧,要让女性观众看着舒服,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今电视节目受众,女性观众占了极大的比重,这是没法否认的事实。男性观众大多被游戏、小说、更快节奏的短视频平台分走了。为什么《甄嬛传》《延禧攻略》这种戏总能热播,仙侠架空必定拍成古装偶像剧,很简单的道理,它们是哄女性开心的。白雪这种工具女角色,会让女性观众深感不适,必定会被市场淘汰。
忘了是在哪里,好像是一本印度文学论文合集,里面写着一句话:“男权社会是每个国家都经历过或者现在仍在经历的,所以看一个作者是劳动者还是艺术家,就看他是否尊重女性、能写好女性角色。”怎么看一个创作者是否尊重女性呢?如果他笔下的女性全是工具人,全是给男主充当后宫的,必须贤良淑德,不允许女性有自己的性格,那他当然不尊重女性。
所以我要说,第二部的感情戏,是尊重女性的。我非常喜欢编剧对芈八子的处理。
第二部,张仪说将来发迹,一定助芈丫头嫁入王室。
芈丫头笑嘻嘻地道:“那张仪何时发迹,将来又何时到来呢?”又突然变了脸色,大骂:“别吃饱了饼就在这儿胡说八道!”
张仪委屈沮丧.jpg
芈丫头看他伤心,又哄他,甜得要死:“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将来一定会发迹的,我等着你接我当王妃?拉勾拉勾~”
然后呢,义渠王离开了她,她情绪激动踢了张仪几脚哈哈哈。
张仪说“以姑娘姿色,富贵唾手可得”之论。她不爱听。可是没过两分钟,张仪走前,她又捏着小辫儿说:“我等着你接我当王妃~”
现在想想,我都忍不住要笑。
这一出戏,观众可以看到:她粗野,聪明,善解人意,很会哄人。她很豁达,拿得起来放得下,闪闪发光,是独立的,不是等着男人安排的女人。她骂义渠王叔的那几句话,还显示出她有政治头脑。这样的女人,才会是未来的宣太后。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编剧是尊重女性的,他允许芈八子不在意男人。义渠王抛下她走了,她很快就放下了。她想当王妃,过好日子。编剧允许芈八子喜爱权势,也允许她移情别恋。你义渠王离开我是吧?好啊,你滚,我当王妃去!谁会一副痴情弱女子的傻模样在这儿等着你啊!她原本爱义渠王毫无疑问,但后来她被有权有势气度过人的嬴驷迷倒了,这才是人性。最美的女人,一定爱有权有势的男人,谁会爱一个废物呢。义渠王虽然尊贵,但和嬴驷相比还真就是废物。
短短一出戏,加上宁静优秀的表演,人物特点、魅力清晰可见。
(至于,只要宁静出场,弹幕一定有“二手货”“宁静都老成这样了还演小姑娘”“恶心的女人”“浪货,太开放了吧”……说这种话的,劝你做个人吧,男人三妻四妾屁事没有,芈丫头改个嫁而已,瞧把你气的,自我代入成义渠王了?“老”和“换个男人过日子”不都是正常的事情么,为什么一直被用来责骂女性呢?顺便一提,“性命事小失节事大”这种理念,基本是宋以后开始定格的,先秦这个样子一点不稀奇。吕思勉、柏杨、易中天等历史学家,提到贞洁论这种理念,没有不冷嘲热讽、嗤之以鼻的,可见越有学识的男性,越是承认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迫害是无聊而变态的。南宋士大夫无法救国,就开始祸害、收拾自家女人。丢人现眼。在宋之前,女性开放、改嫁,根本不叫事。)
张仪喜欢上苏萱老板娘也是很有意思的。他刚到秦国,惨不兮兮,落寞时一人悲戚喝闷酒,苏萱牙尖口利,却活泼可人,很有正义感,很有个性的一个女人。张仪喜欢她。这也很合理。
苏萱也是个好女人啊。如果一个女性人物温柔体贴、贤妻良母,我不会赞赏这是个好女人,我顶多说她是个好工具。我说苏萱是个好女人,因为她和芈八子一样,是独立的,她们都有自己的个性。苏萱很有正义感,也很有气节,张仪当上相国了,来“耀武扬威”,伙计立刻跪舔,苏萱骂道:“站直了!没出息!”她根本不怕张仪。张仪喜欢的,也是这样的她。
再说第三部的感情戏,嬴稷喜欢一个优伶,我是觉得很扯淡的。观众也完全看不出这优伶究竟有什么可喜欢的地方。白起那个女人同理,她只是表现出过一点点不服输的劲头罢了。
当一个编剧功力不足、阅历不够,想塑造一个值得男人爱的女性,总是把她工具化,写成一个供男人满足的物件儿,一个货品。
当一个编剧功力不足、阅历不够,想塑造个非同一般的女性了,又总是笨拙地试图给她加入男性特质,让她不服输,假小子,大大咧咧、武力值高、有点脾气。殊不知这是最笨、最没有说服力的做法。一个女性角色要特别,要出类拔萃,要有魅力,她必须充分觉醒女性自主意识,她必须更像个独立的【女性】,而不是给她增加男性特质,那只能糊弄一下外行人,并且永远不能深入人心。怎么让女性更像女性呢?我用《延禧攻略》里的富察皇后举例:
(我无意探讨这部电视剧的优劣,我只想说,它对于女性主角的塑造,是中国文字作品中极其少见的。)
剧中,富察皇后宽容,大度,皇帝对她非常满意,可她其实非常痛苦,她被道德规范紧紧地束缚着,不敢哭不敢笑,所有人都要求她像一尊菩萨,她是最好的皇后,却早已不是最好的自己。她不顾一切保护女主魏璎珞,是因为在魏璎珞身上看到了曾经自由自在绝不退让的自己。而魏璎珞呢,她感激皇后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独立人格,她愿意为皇后做任何事,她为皇后怒斥皇帝,连死都不怕。在她眼里,什么男人啊爱情啊都是个屁,远远不能与皇后相提并论。这样的女性角色何其动人?可敬,可爱,令人叹息。富察皇后坚守道德,渴望自由,她保护的魏璎珞的独立人格,魏璎珞的知恩图报、至死不渝,这些东西,难道不比白雪的富贵、美貌、乖巧要可敬一万倍吗??魏晋名士的风骨与洒脱,我竟然在一部清宫剧中,在女性角色身上看到了。这才是优秀的女性人物塑造,她们有自己追求的、在意的东西,而她们追求的、在意的一切都可以与男人毫无关系。
第三部赢稷和白起的爱情戏不动人,因为女性角色塑造得非常差劲,于是一切都不合理、不动人了。
但是,第三部里,对姬狐的一笔带过,编导处理得很好。苏秦对姬狐的感情塑造得很好,他半生漂泊,尝尽艰辛,只在姬狐那里得到过一点理解和温暖,所以他要为她灭了齐国,所以有了片尾曲那句“痴情撼山河”,有点像《妖猫传》里的白龙对贵妃,男女之间不单单只有恋爱婚姻那点事,也可以有真诚的远望、悲戚的怀念。这也是动人的。
总之,你可以随便决定女性角色的风格,芈八子、苏萱、姬狐,都可以。哪怕是白雪我也认了,就当是看着你又在做自恋大梦逗我一笑,然后我开帖子臭骂一顿,就完了呗。……但是你不能写得单调苍白,毫无特点,毫无动人之处。
这第四部的感情戏,或者说女性角色塑造,就是烂出天际。
这个冬儿吧……
我猜,编剧是想学《康熙王朝》,给秦始皇安排个苏麻喇姑。
可是苏麻喇姑小时候救过小康熙,长大后也起到了不少实际作用,都是有情节铺垫的。这个冬儿一直像个苍蝇似的在那儿嗡嗡,看不出她有什么作用、什么意义。她连个知己都算不上,并不能陪男主消愁解闷。有她没她都毫无区别。所以到底要她干啥的?这个人物的特点在哪里?
还有那个让亲爹一把推到嬴政马前踩死算的女人叫什么玩意儿来着?
我到现在都记不住她叫啥。这个女性角色的脸和戏,真的是一张苦瓜脸啊,性格也是呆瓜一样毫无特点,那些看似温顺可人的要素都是虚无的,是因为实在没有特点于是显得温顺可人罢了。嬴政见色起意,从此念念不忘。简直莫名其妙。
就这毫无起伏的感情戏,张鲁一愣是在那儿拧着眉头声情并茂地演,那句“你走了谁唱歌给寡人听”,我真的笑喷了。瞧这苦孩子,你没有优伶么,缺歌伎么,瞧你过的这什么日子,娶了两个毫无性格毫无魅力的苦瓜老婆,跟你爷爷的爷爷那日子怎么比,看看嬴驷的蜜罐子啥样,再看看你身边这俩……
就是这样的感情戏,磨磨唧唧叨叨比比,没完没了。说这感情戏都是狗屎不冤枉吧。
哦,还来了一场王不立后的宣言。嬴政要不是在赵姬之乱那儿受了刺激,至于不立后么。这会儿还没演赵姬之乱,怎么就王不立后了……
要求编剧尊重女性啥的也真是太浪费感情了,他是连个正常人都写不出来,还写啥优秀女性。
为啥你们塑造的女性角色就能一丁点儿特点都没有呢?
什么是戏?戏的全程叫作“戏剧冲突”。
写电视剧的本质,就是在写故事。故事的本质,就是戏剧冲突。
比如,写五国联军攻秦,败了。这叫事件。这不叫“戏”和“戏剧冲突”。
如果是,写五国攻秦,秦国危急,各种死战之后,反败为胜,这才叫戏。反败为胜的那一刻,观众会很动情的。
人物有目的,有矛盾冲突,有问题或者说矛盾要解决,整个情节进程有起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显出人物特点。——这才是戏。
想想第二部的经典桥段吧:
张仪割让濮阳收回河西,嬴华不服,领着众将军来找秦王嬴驷抱怨。
嬴驷十分和蔼,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平息众怒,说得嬴华心服口服。
看似结束了是吧。可是然后呢,嬴驷突然变脸,说你们这是逼宫!
吓得嬴华脸都白了。
赢驷警告嬴华,“此事不再追究,以后也不可再有。”最后又变脸,笑了,还是兄弟情深。
这是一出精彩的戏。嬴华气势汹汹,其实也不过是想找哥哥抱怨一场,这是嬴华的目的。嬴驷要平息众怒,收服人心,立威,这是嬴驷的目的。两个人物的目的、矛盾、需要解决的问题,都非常清晰。然后我们看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物的表现:嬴驷够温情,也够威严,智慧和手段都用上了。他没有直接发怒,而是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把人说服了,再发怒不迟。这是御国之术。嬴华也单纯、可爱、懂事,一点都不让观众生厌。这出戏里的情节,递进得清晰、明白。有头(人物矛盾表现了很清楚)、有尾(问题解决了)。人物也非常出彩。
这才是一出戏。我们常说看戏看戏,到底要看什么?就是看这些。
对比吧,第四部,郑国入秦,和李斯的那场对谈。
这本该是非常精彩的一场对手戏,两大强人,应该步步为营,针尖对麦芒,互相试探、彼此伪装。
结果呢,编剧写得乱七八糟,几句话翻来覆去地说,絮絮叨叨,两个人物的特点请问观众你们谁能说得出来?是的,他们根本没有特点,他们的目的也都非常模糊。郑国不坚定,畏畏缩缩,毫无水工大才的气度和魅力,跟修下水道的似的。李斯也是平平淡淡,白开水一样,什么也没演出来。像两个包工头,坐在那里谈论一笔区区一万块钱的生意,做成做不成,两人都无所谓似的。
如果理一理思路……我随便瞎说的啊:李斯先试探,你是干什么来的?郑国坦荡,说修渠。李斯再分析列国局势,试探郑国。最后郑国扛不住了,也瞒不过去了,确实是韩国的阴谋。李斯假装要去告发。郑国感叹,随你吧,我的毕生志愿也没法实现了,秦国也就没有这条渠了。李斯再试探,这渠有那么重要吗?引诱郑国这个专业水工说出干货……最后再决定,这渠还是要修。郑国感谢李斯的远见。
两个人这样一步步递进,也能清晰点,不是吗?
再说华阳的戏……
华阳:给大王安插个眼线,给他塞一个我楚系的女子。
嬴政:骑马遇到了一个婆娘。
赵姬:华阳这老太婆还不罢休,我要回咸阳。
华阳:见了婆婆要行礼啊。
赵姬:只好行礼。
赵姬见了那婆娘,笑嘻嘻怼一句。
那婆娘也不知发什么疯,说:绝不受屈辱。怼了赵姬好几句。
(我寻思人家也没怎么着你啊,有病吧你)
嫪毐:掌嘴!
赵姬:算了,给大王点颜面,你走吧。
……我尼玛请问这几场戏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连婆媳剧都不如。婆媳剧,争房产,终究有个进展、有个结果。而这些贵妇呢,撕来撕去,没一点实际行动,连斗嘴也没一句纪晓岚与和珅那种唇枪舌剑的漂亮话。全都是废话情节,浪费时间,磨磨唧唧,毫无意义。
有几次,我也想批评演员的。
比如《吕氏春秋》成书,吕不韦应该是感慨世间多了一部大书,有点大政治家的气度好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段奕宏用死啦死啦的腔调跟大臣们吹牛比,“此乃天下第一……shua(书)~!”
那个腔调真的太魔性了。
什么气度啊,喜悦啊,都没觉得,就觉得像底层暴富,小人得志,臭显摆。演的是个底层,撑死了是个团长。
秦王嬴柱死了,吕不韦那个喜极而泣的表情,也在b站被吹上了天。难道你们对演技的理解就是出怪样、出怪声?
什么是演技呢,还是举例吧:
第二部犀首向嬴驷举荐张仪的时候,嬴驷眼睛都亮了,可他闪躲,不想让犀首看出来,还说犀首是无可替代的。绕了一圈,他还是问,张仪在哪儿啊?这一段,仔细品,特别有意思。这就是王者,他要让每个大臣觉得“大王最重视我”,其实他当然想要更多的人才。王者不是中二病晚期,不是天天拿着个剑想砍谁砍谁,王者也需要让大臣心里舒服。
再比如,嬴驷晚年,把芈八子赶走。病重之时,他对嬴疾说要把八子接回来,还轻声问“不行吗?”那个表情,有点羞涩,有点慌张。他老了,想见心爱的人,又怕给秦国惹祸,让人看得心酸。
——这就是人物塑造和戏的内容
演技,应该基于人物,基于内容,丰富而细腻,而不是自己胡乱发挥。
而吕不韦那个喜极而泣的表情让观众感到什么了?秦王死了,吕不韦很开心。这对于塑造人物真的好吗?所以吕不韦果然是小人得志?
比起这个死啦死啦风格的古怪表情,我更希望看到吕不韦淡然地,稳重地,神情渐渐转为轻松,仿佛终于尘埃落定,嬴异人可以顺利继位了……无声胜有声。轻松、放松即可,没必要狂喜吧?
吕不韦是个大政治家,剧本把他写得特别小。再加上导演的临场要求,演到最后,像个小人、商人。
别给我扯什么“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如果你眼里的哈姆雷特(吕不韦)就是显摆《吕氏春秋》,反复几次地说“没人能改一个字”,小人得志,欺压幼主……你的哈姆雷特都快成了董卓了,还狗屁眼中的哈姆雷特呢你。
本来我想说,段奕宏演得不好。
但我想了想,还是不愿意指责演员。
因为,这个剧的败笔太多。
演员的一切演技,都是基于剧本的,演员无法发挥出剧本以外的演技。
比如,《唐人街探案》,最后小姑娘那一笑,被神吹了好久,都说这小姑娘秒杀所有演员……别神吹了行吗,那95%是剧本的功劳。故事一波三折,发展到最后,突然揭晓,原来是她,然后她笑了一下,配上背景音乐,观众心里一颤,脊背发凉。让你心里一颤脊背发凉的,其实并不是她那一笑,而是情节,是铺垫,是剧本。如果剧本没有这样写,她这笑从何而来?
哪个演员被夸奖演技好了,演员真是应该去感谢编剧的,没有人家的创作,你的演技就是飘在空中的,观众看不见,你也落不了地。
剧本是一切的基石。
剧本借李斯之口,多次说吕不韦终究是个商人,畏首畏尾。于是弹幕的观众也都鹦鹉学舌跟着说,却没有发现这是编剧主观上的胡说八道。剧本就是把吕不韦写得小里小气,没有给他表现政治才能的机会,剧本烂到了几乎没有戏剧冲突的地步,所有的戏都平淡得要死,段奕宏自己也知道,他也没办法,又能怎么演呢,只能自己拼命“加戏”,于是越来越像死啦死啦。
之前很多人还想富大龙演秦始皇该多好…就这破剧本,谢天谢地没让富老师演。
总之,现在是三十集过去了,一半都没有了,吕不韦还没有死,嬴政还没有亲政。时间大量浪费在婆媳撕逼、无用情节上。
不过也无所谓了,我已不抱任何期待。因为这不是一两个败笔的问题,而是编剧根本就不会写戏、不会塑造人物、没有第二部的历史观知识点、也没有第一部的情怀……
我去重温第二部洗眼睛了。
一部影视剧的诞生过程很复杂。有可能编剧本来写得挺好,被平台拍死了,派了几个满脑子快餐网剧的小屁孩瞎改。有可能是几个编剧一起写,演员又临场瞎改。有可能是哪位大佬喝多了出了个妙计,不听不行,只好照办。有可能是金主安排女演员,必须给她加戏,于是临场发挥随便乱加……都有可能。因此,本文的“编剧”“导演”不指任何一个具体的自然人,不指演职人员里的任何一个名字,而是指造成这种结果的、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人的人。
回顾大秦系列,
第一部有些太煽情了,作者对商鞅的尊奉实在太过。商鞅变法是为了强国,而不是为了爱民,其实他将民众视若草芥。我也不明白一个二十一世纪的老爷爷为什么铁了心要把自己代入成商鞅,而不是代入成劳苦大众。第一部因为破天荒地展示了一个艰苦的秦国,在那之前所有人都以为秦一直很牛呢,所以第一部横空出世饱受赞扬。可第一部其实精彩的戏份非常少。女性角色塑造得很差劲很虚假,完全是直男癌在做自恋大梦。孙皓晖全套原著对舍命赴死的精神过度激赏,并不认可广大凡人的恐惧、懦弱、踟蹰等正常情绪,很多桥段,无视民众苦难、只要求人们为国献身,搞得像武士道和神风特攻队一样,让人看了实在不适。而且很显然作者也受古典武侠小说影响颇深,有许多不符合历史的个人发挥之处。但第一部正视中国历史上那个充满活力、碰撞的黄金时期,传达的铁血的战国气息,在电视剧里是很少见、很难得的。
第二部的编剧相当厉害,每一个人物都塑造得立体又耐人寻味,精彩的桥段数不胜数,语言一语双关微言大义处数不胜数。单看张仪说鱼生、初见惠文王、最后一次见公孙衍那三场戏,就足够所有编剧同行学上一学的。更不用提魏王、韩王、楚王那些戏了,简直是每个人物都塑造得让人拍案叫绝。编剧也是懂战国的,那些局势分析的精彩对白,在第三部我是一处也没见过。
第二部背后一定有一位非常厉害有才华的编剧。
第三部,播出过程不容易,精彩戏份不如第二部那样多,很多重要情节都用旁白带过大概是因为太缺钱了吧,主角的感情戏毫无动人之处连第一部都不如。秦昭襄王的演员张博演得非常好,他演《苍穹之昴》的光绪的时候就让我印象深刻。最值得称道的一场戏就是年迈的秦昭襄王又见到了秦惠文王,一句“老秦王与老秦王,皆为虎狼之君。欲揽天下入我怀中。”神情与台词表演得很好。几乎可以媲美第二部秦惠文王那句“于后世千秋万代,每一户人家的窗台,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这比第四部那些口号加在一起都要动人。
第一部展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百家齐放的黄金时期,传达了深刻的历史观,立住了脚跟;第二部剧本很好,被一部分胡闹的观众冤枉埋没了;第三部稍差,但也值得一看了。
多年过去了,第四部终于来了,最精彩的统一六国的一卷,拍成了一个精致的烂剧,烂得人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除了长叹一声还能怎么样呢……
(其实,编剧、演员的话语权都很小。剧本烂,90%是平台和投资方的问题,外行指挥内行处处都是。自以为懂得流量数据的平台,去篡改文化人写的剧本,屡见不鲜……而且我在投资方里看到了企鹅,这个家伙的一贯作风众所周知,让人不能不心生联想。)
我更想骂的是大环境,是自以为是的上位者们。
【觉得我写得还好的话,欢迎大家多多点赞。】
本文首发于“三联生活实验室”,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宗城
号称历史正剧的《大秦赋》播出后,豆瓣评分从8.9滑落到7.5分(截至发稿),从开播之前万众期待,到播出将近四十集,就连《大秦帝国》系列的观众也加入批评行列。该剧的问题不是在于扭曲历史,而是它的艺术品质存在很大问题。
本篇文章,笔者将一一梳理《大秦赋》在剧本台词、结构乃至整体思路上的问题,说明它非但不是历史正剧,在艺术品质上也存在较大缺陷。随后,我们将回溯历史正剧的过往,探明历史正剧从繁荣到衰弱,它所存在的根本局限。
某种意义上,《大秦赋》之所以能赢得如此高的关注度,首先源自《大秦帝国》系列的火爆,但更进一步在于:中国历史剧整体的低迷,造就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1、剧本是《大秦赋》的核心问题
历史正剧这个概念从提出之日起,就经历了很多非议。国内最被推崇的几部历史正剧,都存在大量虚构情节。比如《雍正王朝》是改编自二月河的历史小说,《大明王朝1566》虚构了“改稻为桑”和“毁堤淹田”,近年来热门的历史剧《大秦帝国》系列同样改编自作家孙皓晖的历史小说,与真实历史有所出入。
但这问题不大,如果编得精彩、到位,观众依然会买账。所以《大明王朝1566》赢得了豆瓣9.7的高分,《大秦帝国》的第一部《裂变》也有豆瓣9.3分的口碑,但为什么到了《大秦赋》(原名《大秦帝国之天下》),评分就出现了滑铁卢?原因无他,正在于质量存在较大问题。
①台词本身不过关
首先是最基本的剧本上。一部历史剧的好坏,基础在于剧本水平。《走向共和》《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能成功,离不开剧本的出众,而《大秦赋》最要命的问题,是它虽然署名编剧是李梦(《大秦帝国之纵横》的编剧),但呈现效果和原剧本有很大出入。证据就在于李梦早先出版的纸质版小说《大秦帝国之始皇帝》,这本小说就是按照剧本的结构写的,从中我们能看出李梦版剧本的大致模样。但对比电视剧的台词,李梦的剧本显然更加典雅、克制,而电视剧的台词不但过于白话文,而且缺乏韵味,折损了剧作的历史质感。
相比之下,在电视剧中,观众能看到的“雷人台词”笔笔皆是,这些“雷人台词”的普遍特点是:表意直白、腔调别扭,且不符合当时历史语境下的逻辑。比如:剧中的秦始皇嬴政亲口说:“寡人绝不要做第二个昭襄王。”
但无论是历史,还是原著小说,秦王政对爷爷秦昭襄王都非常尊敬,秦昭襄王在位期间,秦国国力也蒸蒸日上,因此剧中出现这段话,既不符合历史语境,也不符合嬴政这个人的特点,属于修改李梦剧本的编剧“魔改”。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再举一个观众普遍吐槽的段落,剧中,咸阳传出流言,说秦始皇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嬴政知道后,私下找到吕不韦说:“你若是我的生父,我愿意跟你一起离开秦国,愿意跟你浪迹天涯!”
且不说在一部标榜历史正剧的作品里,大肆渲染野史内容就折损了严肃的质感,即便加入这段,台词也可好好斟酌,而不是现在这样古风无存,留下一股《还珠格格》琼瑶剧的气息。在一部历史剧中,台词照顾观众而改得白话文,这当然是没问题的,但怎么把白话文写得精彩、有韵味,这才考验一个编剧的功力。举一个正面例子:
在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中,刘和平写的白话文是这样的:“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能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劝朕只能用长江而非黄河,朕岂可乎?
反之,黄河一旦泛滥,朕便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要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链等人的道理。比方这个海瑞,自以为清流,将君父比作为山,水却淹没了山头,这便是泛滥。”
你会发现,《大明王朝1566》的台词不是文言文,而是让今天人看得舒服的白话文,但它同样能古意黯然、微言大义,相比之下,《大秦赋》的台词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令人称道的地方,不仅表意直白,在输出价值观时也空洞造作,犹如中学生写的军训心得体会。所以首先在台词上,《大秦赋》就不过关。其次是剧作结构上,《大秦赋》也出现了很大问题。
②结构主次不分:宫斗戏、言情戏喧宾夺主
一部历史剧能否雅俗共赏,剧作结构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成熟的剧作结构不仅能让观众很快明白主次矛盾,而且能将历史变得生动,使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比方说《大秦帝国之裂变》的结构就很清晰:商鞅变法,秦孝公开启秦国质变的序幕。秦孝公和商鞅这一对君臣就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而围绕变法产生的冲突,就是剧作的主要矛盾。
又比如《雍正王朝》,同样是讲改革,分成两大部分:九龙夺嫡和雍正革新。九龙夺嫡引出整个王朝的危机,衬托出雍正改革之艰难。雍正革新就是解决问题,深化观众对雍正这个主角的理解和同情。即便是没看过史书的人,对这部剧也能很快明白。
反观《大秦赋》,当观众满心期待看到秦国东出、统一六国时,它呈现的是什么呢?这部剧除了开头几集辛柏青饰演的秦庄襄王戏份较为出彩,等到庄襄王下线、少年嬴政即位后,该剧的主线就放在冗长、拖沓的秦国宫斗上,其中夹杂了“霸道总裁爱上我”式的言情、王室内部的暗恋与争斗,两集可以说完的剧情,硬生生拉长到四十集。而秦灭六国的剧情,仅仅在五十集之后才姗姗来迟。
在嬴政的成长生涯中,吕不韦干政、嫪毐与赵太后淫乱的确是两个重要事件,但是如果仅仅浓墨重彩地渲染秦国宫廷内部的斗争,而没有将视野拉长,着眼在秦国和六国的长期博弈,那么整部剧非但在格局上变小,在结构的主次上也会出现问题。说到底,观众的主要兴趣在秦国统一,絮絮叨叨讲秦国内斗,以及秦始皇的爱情,并不足以留住观众。更何况,这部剧呈现出的宫斗水平远远不如《甄嬛传》。
《大秦赋》前四十集,宫斗剧情多过六国戏,网友惊呼:“赵王都比嬴政专心搞事业!”
如果,《大秦赋》能把言情搞得像《大明宫词》那么悲怆动人,观众也可以接受,可它能力上达不到,一部历史正剧,愣是拍出了老套偶像剧的质感。试问,观众冲着秦灭六国点进来,看到的却是注水猪肉一般的剧情和充满帝王意淫的言情戏,焉能不感到失望?
而在大量宫斗、言情戏的挤压下,六国戏分大量缩水,战国末期六国的几大重要人物,例如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大将李牧、楚国名将项燕等,都被呈现地浮光掠影,令观众无法深刻感受到人物的魅力。一部历史正剧,不给予反方足够尊重,正方的胜利也就显得浅薄。秦国一统天下的过程,其中的艰险、复杂,必须是在对六国有丰富呈现的基础上,才能表现出来的。而当《大秦赋》选择丑化、矮化六国,秦国一统天下的胜利,也就变得不再那么令人动容,而像是一盘冗长的流水账。
③人物选角和服装上也令人遗憾
本来,如果剧本到位,主角选得一般,服装跟当时的朝代不符,观众也是可以忍受的。中国历史剧,没几部服装选得正确,就连被称作历史神剧的《大明王朝1566》,服装也是错的。但如果剧本不行,人物选角和服装就会像连环暴雷,一个个拉低观众的容忍程度,《大秦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该剧的主角毫无疑问是秦始皇嬴政。所以嬴政由谁出演,决定了这部剧的主线能否撑住。但张鲁一再怎么努力,都不大符合嬴政的气质。尽管有人找出当年《史记》对嬴政外形的描述,声称张鲁一比较贴和嬴政的外形,但细看表演,张鲁一更多是演出了一个少年君主的鲁莽、意气、野心,却没有演出嬴政这个千古一帝给人的强大压迫感。嬴政之所以令人震慑,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在他三十岁的年纪,就完成了肃清政敌、统一六国的大业,这样一个君主,没有强大的驭人之术是办不到的,但张鲁一本身气质就不是这个感觉,加上尴尬的台词,就离阴鸷雄猜的帝王更加遥远。
相似的问题出现在朱珠饰演的赵姬上。朱珠柔媚有余,王后之气不足,让她演嬴异人的妻子、未来秦国的太后,怎么看怎么不像。加上朱珠演多了现代职场剧,对历史剧涉猎不深,她在《大秦赋》中的台词和表演习惯,其实还是有明显的现代剧痕迹。
至于该剧的服装,只能用偷懒二字形容。有心人只需要查一查《大秦赋》和三国古装戏《军师联盟》的服装相似度,再对比《大秦帝国》系列过去的服装风格,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说到底,这部剧的核心问题在于剧本,剧本被“魔改”,导致语言、结构和人物逻辑都出现了问题。而当剧本不行,人物和服化道问题也就无法被掩盖。
《大秦赋》标榜自己是历史正剧,最终却是既不尊重历史,也不是历史正剧,在艺术品质上也存在较大问题,纵然是昔日歌颂“纠纠老秦,共赴国难”的观众,在看到这样的作品后,也只能黯然叹息。
2、《大秦赋》的深层次局限,也是帝王戏的根本问题
剧本的失败导致了《大秦赋》评分的高开低走,但即便《大秦赋》解决了上述问题,笔者依旧认为:《大秦赋》乃至整个《大秦帝国》系列有很大局限。
《大秦帝国》系列是好剧吗?当然。但如果说这个系列是历史剧中的顶尖之作,我会持否定意见。因为在这一系列以君主/帝王为主角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深入的对统治阶层的反思,也看不到天下百姓的真实境况,我们看到的是群雄逐鹿的刀光剑影、诸侯变法的艰辛坎坷,还有一个个杀人如麻的君臣,如何以耀眼的地位出现在历史中央,但那些苦难的百姓——历史上跟我们更相似的平民,却在一出出帝王戏中缺席或者边缘化,而这不仅是《大秦帝国》系列的问题,也是二十年来,以帝王为主角的中国历史剧的固有局限。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雍正王朝》就拉开了对皇帝歌功颂德的序幕。那时候历史剧的高频率台词是:“为什么他们都不理解朕?”
学者秦晖在当时写道:“号称‘历史正剧’的《雍正王朝》,它以大投资、高档次、权威参与、台长制片、‘大片’派头、‘主旋律’驾驶、舆论宣传加上市场炒作,掀起了空前的‘雍正热’。”然而,“电视剧中的雍正与二月河小说中的形象已判若两人,而与历史上的雍正更是相差万里……”
《雍正王朝》在当时的热度,以及它歌颂君王所引发的舆论争议,屡屡见于学者的回忆。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戴锦华曾说:“90年代中期,我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印象,有一次一个很着急的事我打电话给李陀先生,李陀先生说过半小时再打;我转而打给汪晖先生,汪晖先生说过半小时再打。等我们再见面,我知道他们都在看《雍正王朝》。”
在一次名为《复得的和复失的:历史与文化记忆》的演讲中,戴锦华继续提到:“《雍正王朝》热播期间,导演曾说,‘这部戏我没想说别的,只想说一件事,当家难呐!’这让我感到非常震惊,因为在我整个成长,甚至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站在当家者的角度去体会当家有多难;相反,我想的永远是像我一样的草民在种种权力的挤压下生存得有多难。我受到的所有历史教育都是要教人倾听历史的无声处,而不是倾听大人物的洪亮言说。”
围绕《雍正王朝》展开的争议也暴露出历史正剧的尴尬。它们名为历史正剧,实为以帝王为主角的历史传奇剧。在中国,被称作历史正剧的往往是在主流平台播出,具有政教宣传意味的历史大戏。从《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乾隆王朝》的“清朝三部曲”,到《汉武大帝》《贞观长歌》《大秦帝国》这样的君主大戏,它们不乏对君主的歌功颂德,而朝堂之外的存在却被边缘化。这不仅暴露出创作者在剧作上的偷懒,也体现出历史剧长期存在的局限:依旧是从君主或士大夫的角度想问题,而没有站在批判封建王朝的高度上。
当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国成为正面的主角,六国子民的牺牲就都成了历史车轮碾过的灰尘。从《大秦帝国》对赳赳老秦的歌颂,到《清平乐》的盛世图景,大国崛起、天下太平,依然是中国历史剧最着力描绘的图景,而对统治者的歌颂、对权力中心的渴望,是一部部历史剧难以掩饰的狂热抒情。
3、历史剧也曾有过反思时刻,但戛然而止
曾经,中国并非没有反思封建王朝、揭露出帝王社会“吃人本质”的深刻作品。例如《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大明宫词》,它们都对帝王社会的弊病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那是在千禧年初中国文化风气相对宽松的年代。历史剧以改革和反思作为基调,一度呈现出了难得的对帝王的批判。比如在《大明王朝1566》中,主人公海瑞不再是一个维护君父的封建官僚,而是一个勇于把矛头指向皇帝的勇者。他“严党要参,皇上要谏,致君父为尧舜,免百姓之饥寒。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重。”
所以他敢说:“历来参劾严党者都因牵涉皇室反罹其祸。我看恰恰相反,就是因为他们只敢参严不敢直言天下之大弊,才使得严党能够藏身大弊之后肆行贪墨而不倒。天下大弊不革,倒了一个严党还会再有一个严党!”
《大明王朝1566》象征着当年历史剧的高峰,但该剧在湖南卫视播出后收视惨淡,宣告了中国历史剧黄金时代的结束。在那之后,中国古装剧的主流变成了宫斗和言情,很多剧说是历史剧,实则是打着历史幌子的古装言情剧、宫斗剧。陈宝国、张志坚、黄志忠、王绘春等历史剧演绎的高手,更是一度无历史剧可演,辗转到其他剧种。
2008年以后,历史正剧进入漫长的衰弱和转型。经济危机、审查压力、网络对电视的冲击,以及历史剧制作成本的高昂,让其陷入低谷。
与此同时,业内也面临一个优秀历史剧作者难产的问题。历史剧,导演和编剧是核心,其中编剧更是重中之重。《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人间正道是沧桑》等历史剧都因为出众的剧本而打下基础,但中国编剧在业内的地位却并不高,历史剧编剧面临了人才匮乏的状况。
一个优秀的历史剧编剧,需要拥有扎实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知识。深刻的历史剧不只是隔靴搔痒,它还有对一个朝代政治秩序的理解。中国懂写历史戏的编剧太少,那种既懂历史,又懂艺术,还能拐着弯把话说透了的,那更是少之又少。
这些原因加起来,导致了深刻的电视剧变少,深刻的历史剧,更是一年难出一部了。所以这个年代的历史剧迷,很难有不怀旧的,当年,很多演员拍完《大明王朝》,都说像做了一场梦,很久没缓过来,如今,这种梦一般的、锥心刺骨的历史剧,市面上基本拍不出来了。
中国的历史正剧从年年出精品,变成了两三年才出一部大制作。以至于今年《大秦赋》刚播出时,很多剧迷才会感慨:“终于有一部能看的历史正剧。”
正是因为历史正剧衰落了,《大秦赋》才能堂而皇之标榜自己是历史正剧。可是即便不衰落,历史剧的问题依旧是存在的,那就是津津乐道于统治阶层的斗争,却对底层的苦难缺乏共情,歌颂杀人如麻的君臣,却拒绝给盛世蝼蚁更多笔墨。
演员除了朱珠都很好,不用评价!
说一说剪辑吧,目前来看,剪辑很多地方都不顺,到底是为了xx而主动阉割,还是其他原因?
剪辑太烂了!
1,经常出现没有头脑、逻辑、跳戏的画面。
比如朱珠几次和吕不韦的对话,就硬插进来,很明显暗示一下两个人有一点啥,但是拜托,能稍微有点逻辑顺序和注意微妙吗!
比如突然插播一下次要人物赵国公子要娶妓女的戏,就很突兀啊!
突然一下大将军就愿意支持吕不韦了,他们到底在府里谈了什么呢?
2,明显删除了一些内容,但是又不删干净
比如在稷下学宫,吕不韦手下到底怎么去闹了,需要负荆请罪呢?他跟李斯怎么认识的,怎么结的梁子,为什么都没有呢?
比如赵姬在赵国,到底是怎么居住的,那个小女孩为什么跟他们在一起,当初是怎么被平原君捉住的,那一段我无语了,平原君发现孩子死了,然后就走了?然后在一堆守卫面前把孩子救活了,没人告诉平原君?师傅就把两个人接走了?那你们在狱中受的苦是为什么?突然一下平原君就决定不关你们了???突然就变成一种可以不用坐牢的生活了?
前言不搭后语好吗!明显有情节被减掉了!
观众可以想象,但是这明显不是合理的设计,而是没头脑的剪辑,你要不然就剪干净,不要出现明显的突兀,要不然就把事情前因后果讲出来。
比如吕不韦手下和李斯那一段,你要不就全剪掉,不要出现负荆请罪,要么就讲明白为什么负荆请罪,ok?
3,很多人物强行降智,根本不符合逻辑
就开头把异人藏在咸阳狱中那一段,我尴尬癌都快犯了!这合理吗!一堆人就这样闯进大狱,大狱守卫这么薄弱,一个小官能够和太子长子撒泼耍横,然后太子长子还一直迎合,这?智商呢?这一段侮辱了吕不韦和所有观众!
另外,我想说,这部戏很多地方不如前几部逻辑顺畅,有些地方让人感觉【就这?】
我合理怀疑剧本有问题,或者剪辑有问题!
(风险提示:以下纯吐槽,一切建立在剧情不行啥都白瞎的立场上,不喜别看。)
开着二倍速看到16集,同事问为什么觉得不行还在看,无言以对,实在是有苦难言。从大学开始,大秦前三部每部都刷过至少两遍,从这个系列开始喜欢秦,开始去认真了解这段历史,大秦系列实在是情怀所在,但凡有一些好剧的迹象,我都愿意把这部大秦赋看完。
可惜,实在是不太行。服化道美则美矣,女性角色的妆真的不是现代影楼穿越过来的吗,高曝光下每个演员脸上硬画的“兵马俑”阴影,总在提醒着观众“你看我们这妆化的,够老秦吧!”弹幕不断有人在说某某人简直像是刚从秦俑坑挖出来一样,可一群画得灰头土脸的人穿着精致崭新的衣服,站在干净宽阔的大殿上和没啥尘土的马路上,再配上古不古今不今的台词,太违和了。
我一直认为,只有当剧情和人物立得住的时候,细节的精致才是值得夸赞的,而这部剧明显本末倒置。且不说这部号称正剧的大作,剧情和人物有多少与正史背道而驰的地方,疯狂暗示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把自己人华阳太后写成宫斗大反派,嬴政对老爹赢异人心怀芥蒂(但是竟然对剧情里出主意哄骗赢异人抛妻弃子的吕不韦心悦诚服?),我是可以接受正剧与历史有不符之处的,然而就算是在现有剧情线下,人物智商时而上线时而下线,前一个镜头还在深明大义,下一镜秒变稚子,上一集还在运筹帷幄老谋深算,下一集直接就无兵权也敢搞宫变了,剧情逻辑混乱,人物人设也实在凌乱,最大的观感是,原来所有角色都只是服务于剧情发展的工具人,而剧情,大概没啥剧情和逻辑可言,全靠不知从什么“观众最爱的古装剧套路”中得来的意淫。
确实,整个剧都在透露着低智和对观众的轻蔑。
跟前几部比,这部的台词真没眼看,都不是文言还是白话的问题,对白信息量极低,思维简单直接,仿佛小学生作文。稷下学宫里的荀子,引导学生论政,只会引背些中学语文课本上有道理而在剧中无意义的话,一群士子分析起时局,什么也说不出。无法不怀念裂变时候的论道,不怀念纵横里面对时局深入浅出的解析。
再则,六国处理上,国君昏聩无能懒政到底,能人不用,全无优点。知道要塑造秦的顺天承命,但这么脸谱化其他国家,真的合适吗?昨晚实在难受,回去看了纵横,一集不到的篇幅就把秦庭矛盾和几个主要国家的优劣形势交代得清楚,看完感觉更难受了。
开局的长篇宫斗(政斗?)大概是宫斗剧看多了,真觉得立个王,都不用顾及朝堂上各个派系的盘根错节和争斗的,后宫施个压干干政就能搞定,一个剧情设定里既无军权又无相权跟宗室关系也没多密切、背后只有废物阳泉君的华阳太后,说两句话下几个令,竟然也能闹出甘龙乱政的效果,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哦,说到历史上真正的反派夏太后,或许可以给一直在问“夏太后出宫之后就没影了吗”的朋友们提一句,百官和嬴政准备出发去救赢异人的时候,旁边似乎站了一个看着像夏太后的人,后边就再也没看到过了。大概剪辑觉着,像其他许多前言不搭后语的镜头一样,随便交代一下,观众自己就能脑补夏太后出了宫通知了吕不韦完成使命之后就坐观政儿逃出救王的情节了吧!
更别说一出场就让人出戏的赵姬。一开始我还只觉得是演员演得拉垮,念台词一股现代京腔,后来宫变一段,镜头硬要暗示赵姬和嬴傒,突然就明白可能并不只是演员的锅,大概还有导演不知道在想啥乌七八糟的原因在了。同样是淫荡专权的太后,看看人家芈八子咋演咋拍的啊摔。
说来说去,嬴政演员40多演13也无妨,只要人物和剧情逻辑立得住,看着不出戏。可惜正如许多评论都在嘲的“我可以与你浪迹天涯”和“不要做个连自己生父都不知道的畜生”,后来即位之初被吕不韦一句为王者抓大放小即可就给架空了的迷惑情节,还有毫无气质的仪态、瞪眼绞嘴大吼大叫的演技,秦王被演成了一个懦弱痴傻之辈,能被纠结脸和年龄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就偷着乐吧,不然难道真要被人揪着打人物理解和演技塑造吗?
最近看了微博上po的李梦编剧的《大秦帝国之始皇帝(上)》的片段,还是我个人偏爱的纵横的味道。不由长叹一声,期待了这么多年的秦4,竟然被魔改成了这副乌七八糟的样子,无话可说,只有可惜。
关注豆瓣多年,向来只看评论不发言。
这一次,我忍不住了。
中华三千年的历史,最爱的就是秦朝。
这部剧,我等了两年。
足足两年。
刚一出来的时候,激动的告诉了所有朋友,且四处吹捧,鼓动更多好友一起来看。
但看了几集,我笑不出来了。
起初,只是以为这是铺垫,但渐渐地,我感觉不对劲了。
这他妈分明是在给我们喂屎。
导演,我很想说一句,你他妈到底研究过大秦历史吗?研究过千古一帝吗?
嬴政!秦始皇!
我们称之为祖龙,可见对他的推崇到了何等地步。
然而,你给我们呈现的嬴政,是什么样子的?
这种千古一帝,少年时期,怎可平庸?
骨子里的刚毅、果决不屈的精神去哪儿了?
先说格局。
从电视剧一开始,哪里有七国纷争的姿态?服化道还算不错,可各国之间的波橘云诡去哪儿了?
俨然他娘的就是村和村之间的pk!
从华阳夫人到赵姬,成了整部剧的重头戏,甚至盖过了天下纷争的重要性。
后宫斗争是一波接着一波,涉及到东出天下的剧情,几乎一闪而过。
我可去尼玛的吧!
回到嬴政身上。
张鲁一演十三岁的嬴政,我不排斥,也不反感,可他妈从头到尾都在优柔寡断婆婆妈妈,这算什么?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第一个大一统的帝王,就他妈这点格局?
如果秦朝历史上的嬴政,是电视剧中的嬴政,大秦早他妈被六国灭了。
智谋呢?胆略呢?魄力呢?胸怀呢?
甚至,气吞天下,横扫八荒的气势呢?
都他妈被你吃了吗?
从嬴异人病危,到华阳夫人逼宫,这他妈都是什么跟什么?
偌大的秦国,宗族势力被你喂狗了吗?嬴政第一时间跑出去认爹,又是玩的什么里格楞?
始皇帝,何其杀伐果断的一个人,何其气势磅礴的一个人,在你的眼中,简直就他妈是一个一天到晚矫情的祥林嫂!
那可是大一统的时代,那可是结束了数百年天下纷争的始皇帝,没有异常超人的谋略和胆魄,何以开创大一统的历史格局?
一天到晚,都特么是那点狗屁倒灶的破事儿。
始皇帝纵然没有亲政,但在这之前,他是蛰伏的,而不是怨天尤人叽叽歪歪的。
蛰伏你懂的什么意思吗?
少年嬴政,是一个胸怀六合八荒的天子。
撇开历史长河的神化成分不谈,这种人,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是异常自信强大的。
心胸和思维非他人所能揣度,否则,怎可能御天下而统领九州四海?
嬴政在世时,天下哪里有敢造反的?
身在会稽郡的项氏一族,手底下不过两三千人,也都是有心没胆。
五次巡狩天下,无非就是碰见几个不成器的刺客,这种赫赫声威高高在上的帝王,李斯、赵高、蒙恬、王翦等所有三公九卿,都是遥不可及的存在。
剧组合适吗 当我傻 不知道嬴政多少岁登基吗 窒息 张鲁一演少年嬴政是穷的请不起小演员吗
做家务看了一集,吹成这样,一塌糊涂
一星送给男主,没能力没态度,就不要糟蹋好戏了,这年头好戏不多了……
这才第一集,嫪毐的一个肾就没了,可还行?赵姬表示很亏[裂开]
道服化好用心,演员除开赵姬都很给力,就不明白一点,张鲁一长相气质完全没有嬴政的feel,目前没上线不评价演的好不好,但形象上不符合我心中秦始皇的样子
我对改编的历史正剧很严格要做做好全方位特别是这样的历史庄严正剧。历史剧应该加入新颖和创新的元素风格在配合以往庄严的气势这样好才能完美打造出一部小说改编的历史古装正剧,我看了 两集之后太沉闷了,我们中国的古装历史正剧必须要做出改变,要加入现在新时代的一些创新的,新颖的一些元素在里面,那个画质画面感一定要有那种诗意感,有那种素描感有那种水墨画的感觉,古装历史正剧如果老是这样拍的话,那不如还去看纪录片好,不仅要遵循历史事实,而且在拍摄上面也要加入新鲜新颖的东西元素才行,这样拍出来,现在的年轻观众才喜欢看受众的话,不仅是中年观众,年轻的观众也是一样,爱看才行,我给一星。
我觉得张鲁一的长相和气质不适合演秦始皇,太出戏了,让他去演刘邦吧(不是说张鲁一不好,他演吴老狗就挺好,但演员都有局限性,毕竟长相和气质在那,不是什么角色都适合)还让张鲁一演13岁的嬴政啊,说怕小演员没演技,剧组的人没看过翁斐然的小嬴政吗?张版政实在没有始皇帝的感觉~失望~再就是朱珠的演技,我每次看见她都觉得好尴尬~再说说剧情,千古一帝秦始皇被写成了又傻白甜又怂包,要去跟吕不韦浪迹天涯,什么鬼编剧,看琼瑶看多了?编剧你确定这剧不是黑秦始皇的吗?还有大量宫斗剧情,我是想看千古一帝统一六国,谁想看宫斗啊我怀疑编剧写跑偏了,秦始皇是配角,把赵姬写成了大女主,然后一堆男的都爱她,拖拖拉拉快五十集嫪毐才死,改名吧,改成大秦后宫赋或大情妇得了更新于12.17。
我也不知道以下哪个更雷:80年的张鲁一叫84年的朱珠妈还演的是13岁的嬴政;张鲁一演的13岁嬴政叫吕不韦带他走,他们一起去浪迹天涯;嬴政管华阳叫嫡祖母太后。
张鲁一对着朱珠喊“母亲”,我后背发凉。
因一星被很多第四部粉丝豆邮恶意攻击。别人要接受你们的分数,否则就是异教徒。磨皮发白的滤镜和军师联盟相似的制景服装。作曲能和第一部比?嬴政的刻画,难道你们找不到一个和翁斐然差不多有点阴郁气质的小演员?还是根本不屑找?更别说张鲁一喊朱珠母亲了,简直无语。雷人的台词,诸如祖龙要跟吕不韦私奔。古语基本上就是个“甚”!战争场面是有钱了,但是和第一部比起来特别是上来的少梁之战。你们的士兵个个白白净净就算了,马站运镜都和第一部写实感有很大的差距。第一部也不严谨,诸如景监历史上是孝公宠信的太监,但那才是瑕不掩瑜!最后,最讨厌大秦妇一点就是都40集了还充斥着小家巴气的宫斗和阴谋。历史上没有发生的你们也硬要整出点什么!始皇帝,秦庙堂如果不是阳谋为体,尽最大努力团结怎么可能横扫六合,一统中国。这是格局。
11月初那会盗梦组织提前看了前三集,真的很绝,大秦给我冲!
跟前面几部,尤其是第一二部比起来,审美、剧情、服化道和节奏统统都不是一个档次的,变成了“戏说”大秦了。审美上就一股塑料味儿,毫无战国时期那种古朴带点野性纯粹的风格,假精致的影楼风。剧情和人设也奇葩,好多莫名其妙的事,轮子都掉了,驾车的还一个劲地鞭打马匹,智障么?赢异人是个顾家小男人,三句话不离老婆孩子。台词太直白,一嘴的现代大白话,白开水一样。节奏诡异,战争场面是砸钱了,可砸钱了你也别使劲堆砌啊,于剧情推动无关的大场面看多了很疲劳,影响主剧情,得不偿失。槽多无口,三星给演员们的演技吧,毕竟老戏骨还挺不容易的。
失望!这是在拍什么古偶剧吗?要跟吕不韦浪迹天涯???张鲁一真的不适合演嬴政,毫无帝王之气。
张鲁一演的是秦始皇?我还以为是阿斗😐
从《裂变》一集不落的追到现在,也是数年的老粉了,在此期间,思想几多变化,对于大秦帝国系列要传达的价值观也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单就《天下》来说,在演员演技、剧本剧情以及服化道方面,比前三部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谓国产剧中的佼佼者,尤其对于兵马俑造型的还原,颇具历史感。剧粉和书粉的争论,从《纵横》开始延续至今,其实二种表现方式各有优劣。原作不乏历史厚重感,只是孙老先生私货太多,秦制和法家几乎完美无缺,老秦子弟都成了圣人。《纵横》的人物就立体化许多,明显的看出七国君臣都不是傻子,这样的对手戏才有看头。秦统的好坏,也是利弊兼有。帝制时代法家能帮帝王统治天下,现在再推崇这种披着“法治”外衣的人治无疑是违背世界潮流的。统一之后还百姓太平,也不过是窃国者的托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看了一集,我先把五分放这
不说别的,千古一帝不是张鲁一这样的……他撑不起来,他也不配这个角色
失望!应该让丁黑导演
惊了,张鲁一居然演13岁的嬴政,之前那个长了一张灭六国脸的小演员翁裴然哪里去了
比大秦帝国,差点儿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