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梁祝

DVD

主演:吴奇隆,杨采妮,徐锦江,吴家丽,刘洵,孙兴,何润东,侯炳莹,刘瑞琪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1994

 剧照

梁祝 剧照 NO.1梁祝 剧照 NO.2梁祝 剧照 NO.3梁祝 剧照 NO.4梁祝 剧照 NO.5梁祝 剧照 NO.6梁祝 剧照 NO.13梁祝 剧照 NO.14梁祝 剧照 NO.15梁祝 剧照 NO.16梁祝 剧照 NO.17梁祝 剧照 NO.18梁祝 剧照 NO.19梁祝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梁祝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公元337年的东晋时期,门第风气极盛,三品官家祝氏为了巩固朝中地位攀附权贵,将独生女儿祝英台(杨采妮)许配马氏太守,因为担心无心向学的女儿失礼于人,遂叫她女扮男装来到书院好好进补,因书院均是男儿,祝氏夫人(吴家丽)拜托院长夫人对爱女特别关照。
  在书院,祝英台结识出身贫寒但苦心向学的梁山伯,因情义相投,两人相交甚笃,日日相对中,祝英台的女儿身被梁山伯识破,两人相爱。自此梁山伯更加发奋读书,期望取得功名后将祝英台迎娶进门,然而门第的隔膜终难消除。

生死金天鹅半条命3:特种兵之战致命陌生人妙警贼探第四季自由大放送:真实监狱实验少年阿超警部补大魔神相棒第1季江城警事亡命救赎2016阿宝的故事 电影版报丧女妖向阳素描灌篮高手电影版少年陈浩南是谁杀了德山大五郎大明嫔妃之杀机新加坡掌控心动有罪长空铸剑章西女王小野猫公路历险记心魔2009青春德云社日式恐怖片病毒刁蛮公主逍遥王灵魂电台屠魔战神少年白马醉春风(剧版)万人迷龙的传人(国语版)纹身2022顽抗的证人灵异房子传说颤栗迷宫MAX死亡之域都市男女的爱情法则尖头外星族甜水谣X博士生活科技大解密第十三季年年夏日希特勒的最后一战第三季

 长篇影评

 1 ) 让我泪如泉涌的梁祝

“你不写?你以为愤怒就会改变跟英台的命运吗,你以为很不满胡人就会忍让南面的汉人,要怨就怨你们生错了地方,生在我们这个汉室没落的时候,人人都这么虚伪、迂腐和势利,要怨就怨你们太多想法,年少无知到了以为你们不喜欢就可以改变周围的人,以为靠你们两个就可以改变这个时代!”祝夫人。 “够了,你不是在说我们,你这是在自怨自艾”梁山伯。 昨天整理硬盘的时候,偶然看到了吴奇隆版的《梁祝》,想起小时候看它,晚上睡觉在黑暗中掉眼泪,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种感觉,于是打开来拖了一下,正是楼台相会的那一段,杨采尼演的祝英台穿着宽大的衣袍,长长的头发垂下,在梁山伯面前微微笑着低下头。我马上冲动地决定重温这一部电影,结果看到一半的时候,就开始泪如泉涌,直至结尾了还不能停止。 其实我这个人,本来对于言情类的东西有超强免疫。我会觉得琼瑶很搞笑,韩剧很罗嗦,哥哥爱妹妹很无聊,富家公子爱灰姑娘很假。连看传世经典《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也找不到感觉。 能够毒害我的言情剧大概就只有两部,一个是泰坦尼克,之前说了很多次,另一部就是《梁祝》。小时候看完这两部的片子的反应,就是一个星期之内听课非常恍惚,脑海里时刻萦绕着里面的调子,对白和表情一次次回放,会忽然对着老师泪眼朦胧。 觉得这样一部怀旧的古装片,谈不上深刻,也没得过什么国际大奖,连演员都是青春偶像派的,可是比起最近几年的国产古装大片,显得是那么简单而真诚。喜欢吴奇隆憨厚的样子,意气风发,充满了青春的美好,也喜欢杨采尼一点也不性感的,有点像清秀男孩子的少女的美。 我对于古典中国有一些理想化的想象,在没有工业污染和人口压力时代,山水更灵秀,充满了东方大地天人合一的神韵,青山绿水间有先哲的痕迹,有诗词和古画的意境,有乌发披肩轻吟浅笑的女子和白马轻裘的少年。 这种想象是如此亲切,胜过所有西方的美景。 《梁祝》里的场景更加刺激了我的想象:幽静的书院,苍翠的竹林,白衣的少年书生,溪水边的僧人,古琴的回响,他们秉烛夜读的古籍。 其实哭泣,并不是因为伤心,而是羡慕。关于儿女痴情,男女关系,古往今来有多少讨论,但是梁祝的故事不需要这种讨论。我一直认为,有默契的关系,命中注定的知己,是根本不需要追求,表白,权衡这样的过程的,完美的感情就是两情相悦,一拍即合,所有的情话都是废话。 半载同窗,形影相随,心心相印。片子里梁山伯一直担心自己是不是同性恋,其实他早已喜欢了祝英台,她是男是女已经不重要了。在这个表白和仪式泛滥的年代,他们之间那种脉脉不得语的眼神纠缠,欲说还休之间的心神荡漾,比什么都深邃诱人,绝对年轻而绝对清澈的眸子,流转着悠悠千年来最美的情欲。 其实心有灵犀的两个人之间,所有的感情不仅仅是爱情了,还有友情,亲情,同道之谊,惺惺相惜之情。天造地设的一对,不可能有落单的。我羡慕这种极端的感情,如此坚定,如此确信的生死相随。 人不轻狂枉少年,也有诗言:此花堪折均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我一点也不觉得发生在梁祝身上的是悲剧,他们在势力黑暗的年代里,得到了人生最好的东西,在最好的年纪,化蝶绝尘而去。追求中庸柔和的中国人不像日本人那样崇拜自杀,所以传说不会让渴望生活朝气蓬勃的祝英台和梁山伯自杀,只会让善良地让他们化作自由的生灵。 这些古代的故事,不管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是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会知音,尽管形式各异,但本质上一脉相承,都是关于精神上的合二为一,共生共灭。 完美的情人都在故事传说里去了彼岸,剩下我们这些充满瑕疵的平庸男女,在凡尘中争争吵吵,哭哭笑笑。 最打动我的几个片段: 桃花灿烂的院子里,年少不识愁滋味的英台探出天窗趴在屋顶上吹着风,想着快乐的心事,不知道命运的转折和判决就在不远处;上学去的马车离开深宅大院驶向郊外,英台探出头来看,好像一个无限清新广阔的世界在向她敞开。 英台替山伯罚站,山伯在一边弹琴给她听,懵懂少年忽然开窍,琴音变得格外不同,声声入扣,英台听得发痴,又悲又喜,忘记了身体的劳苦。 山伯赶考离开书院的时候,从竹林上的小道经过,英台急切地要把那首心曲弹给他听,他一次次驻足,她弹得结结巴巴,有心无力,然后失态地大哭。周围的同学都笑起来。 十八相送,山上,两人都假装无事,强作欢颜,又抵制不住要缠绵的诱惑,于是很紧张,很焦虑,动作很神经质。大雨,躲入洞中,他忍受不了这样亲密的距离,跑到大雨中淋着,试图恢复理智,她跑出来,一言不发地望着他,他紧张地大吼:你跑出来干什么! 楼台相会,她的笑容明媚,安详,坚定,好像即将来到的大婚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好像什么也伤害不了他们的感情。 之后的我就不用强调了… 無言到面前 與君分杯水 清中有濃意 流出心底醉 不論冤或緣 莫說蝴蝶夢 還你此生此世 今世前世 雙雙飛過萬世千生去

 2 ) 雌雄同体最致命之《梁祝》

英国湖畔派诗人柯勒律治说:「伟大的头脑都是半雌半雄的」。

从古至今,各种跨性别的故事都传承已久且经久不衰。中国的《花木兰》、《梁祝》,西方的《奥兰多》,几乎每代人心中都有属于那一代人的跨性别经典形象。

上世纪香港电影里,出现过无数这类模糊性别的经典之作:女生男相的《东方不败》,男生女相的《霸王别姬》,算是其中的巅峰代表。

而徐克大概是最常下这类颠鸾倒凤的猛料,成就最多经典荧幕形象的了。在他作品里,以性别倒错形象为主角,最典型当属《刀马旦》、《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和《梁祝》。

超越男女固有的性别标签,展现「男中有女」「女中有男」的意向,徐克缔造了不少传奇。

看完这些经典之作,大约每个人都会感叹:雌雄同体最致命。

易装在中国古典戏曲里由来已久,《女驸马》、《花木兰》,以及徐克这版脱胎于传统戏曲的《梁祝》。

在传统的男女两性分立的秩序里,人们欣赏着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但逾越性别的易装表演,意味着突破社会性别角色的壁垒,打开了原本属于另一种性别的全新领域。

一身男装,就让女性得以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不是金殿夺魁就是武场争雄,这是古代女性的性别乌托邦。

传统戏曲《梁祝》也是这种白日梦,只是它悲剧收场。

电影不同于原著的地方很多。在徐克的电影里,祝英台(杨采妮饰)并非主动选择了男扮女装,而是不学无术,父母担心她嫁入豪门却失礼于人,才逼迫她去了书院读书。

学院里亭望春(何润东饰)一角,作为同性恋将性别越界的暧昧审美直白地宣之于众。梁山伯(吴奇隆饰)觉得男人对男人是「虚」,男人对女人是「实」,却在梁祝二人的感情升温中对自己虚虚实实地产生了极大的疑惑。

有趣的是,电影里祝老爷(徐锦江饰)身为朝廷命官,却要靠跟同僚们比拼涂脂抹粉来巩固门第官位。涂脂抹粉争不过,只好让女儿祝英台联姻来维持士族门阀地位。

而祝夫人也曾在书院易装读书,却抛弃了自己的爱人(孙兴饰)嫁入豪门,留爱人在溪水边落发为僧。

要么还原女儿身嫁人为妇,回归传统秩序,要么以命相博悲剧收场,可以化蝶双飞。一代代人的悲剧轮回,最终在祝英台身上以命终结。这种对世事的夸张嘲讽,意味十足。

在处理性别困扰时,徐克的操作比较粗暴,他让梁山伯在学院中偶然发现了祝英台的性别,并且在十八相送的桥段中就发生了关系。

经典的十八相送居然被摒弃了,等于把一个超越性别的恋爱故事改成了俗套的异性恋故事。这或许是为迎合大众价值观?

但原版那个超越性别的爱情故事显然更为高级——我们所爱的是那个人,不管他是男人,还是女人。

于是,在1998年关锦鹏导演的《男生女相:华语电影之性别》中,关锦鹏评价徐克的反串时说:「徐克擅长以性别或者性向的疑云阵阵做起跑点,最后又总是在异性恋才是唯一的前提下跑完全程。」

但不论如何,从美学意义上说,雌雄同体从不是异类或病态,它是两种性别特质的彼此融合,是美的最高境界。

 3 ) 徐克的视角

1

此处所言,仅指徐克导演执导《梁祝》一片的独特视角。

说实话,打算观看这部影片前我很有些好奇:对于一个几乎所有国人都耳熟能详的经典爱情故事,徐导究竟能让我们在这旧瓶里喝出怎样的新酒?

亦或说,这旧瓶里又究竟能有怎样的新酒可装呢?

毕竟,很多时候,太熟悉太经典了则往往就意味着想像及突破的受限。

2

然而,徐大导演果然有独到之处。

首先,他完全保留了该故事之凄美动人的核心元素,即让无数人为之泪奔之主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当然是不可动摇的前提,是对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坚决捍卫。

而这一捍卫无疑是成功的。至少,我本人在观看此片过程中所洒的泪一点不比早年看越剧版《梁祝》来得少(不过要声明一点,袁雪芬和范瑞娟演绎的“楼台会”依然无可替代)。

在此基础之上,他做了一增,又做了一减。

减去的是十八相送。这是原剧中用来表达梁祝二人同窗深情、祝英台的机灵俏皮及梁山伯木讷憨厚的最主要桥段。

增加的则是梁祝二人朝夕相处的同窗时光,那些细致入微的点点滴滴。

这一增一减中有许多意味。

3

原剧中,其实直到十八相送,这一场爱情故事,依然只是祝英台的独角戏。

对于被她戏称为“呆头鹅”的那位梁兄,他之于她,至此,依然只是单纯的同窗情谊。只不过,是特别要好的同窗,以及特别深厚的情谊而已。

一直到后来当梁山伯得知祝英台其实是女儿身,并且她早就倾心于自己,他内心爱的花朵才倾刻间完成了从含苞到怒放的过程。

而徐克的版本,梁祝二人的恋曲从一开始就是相生相长、你侬我侬的合奏。

在那世外桃源般的书院里,那样朝气蓬勃的青春,那样俏皮烂漫、清澈明媚的笑容,那样雨后新芽般潜滋暗长的情愫,那样的柔肠百结、百转千回,那样的两情相悦、欲说还休,那样的相缠相绕、让人无可救药甘心情愿沦陷的眼神,真是醉了,醉了。(片里的人醉了,看片的人也醉了。)

就仿佛春风唤醒了大地,仿佛柳条吐出了新绿。祝英台爱上了梁山伯。梁山伯也爱上了祝英台,在他还不知她是女儿身的时候就已经无法自制地爱上了她(原来真正的爱真的是可以超越性别的)。

原来,梁祝爱情故事之动人心弦,绝不仅仅是其凄美的结局,更在于其如春天那般自然美好的萌发与滋长。

而因为有了这样的美好,才愈加衬托出其结局之凄婉。

也因为有了这样的美好,才让我们(至少是我)愈加理解了梁祝二人生死相许的选择——

当你在最美好的年华里遇上了那个最好的人,当拥有过这样倾心醉人的爱情,还如何能够将就,又如何能够舍弃?

4

而徐导在片中还新增了一个堪称重要的人物:祝英台的母亲。这是原剧中所没有的角色。

正是这个角色,让本片看起来更添许多景深。

祝母早年也曾女扮男装去读书,且读书时也曾与同窗相恋,最后却不得不遵从父母之命嫁给了祝员外。

话说这位原本最应该理解和同情梁祝恋情的母亲,却在此片中俨然成了门第观念的化身和代言人。

我们看到了她身为员外夫人的如鱼得水以及她对梁祝恋情所表现出的冷酷无情。她身上又何曾有丁点往日经历的影子?

尤其她在逼病榻上的梁山伯给祝英台写分手信时的那段话更是让人听了直冒寒气:

“你以为愤怒就会改变你跟英台的命运吗?你以为很不满胡人就会忍让南面的汉人吗?要怨就怨你们生错了地方,生在我们这个汉室没落的时候,人人都这么虚伪、迂腐和势利,要怨就怨你们太多想法,年少无知到了以为你们不喜欢就可以改变周围的人,以为靠你们两个就可以改变这个时代!”

她究竟是在自怨自艾,还是在代表这个迂腐势利的时代向不知天高地厚者发出警告?亦或许兼而有之吧。

只是,曾经的被压迫被束缚者,如今却转而站在了压迫者与束缚者的阵营之中。

曾经也是那样如花般鲜活明媚的生命,却在被迫(亦或许不完全被迫)埋藏了自己的青春之后,又毅然决然地要亲手埋藏女儿的青春。

这似乎真是让人不可理喻。

5

而其实,又或许并没有什么不可理喻的。

或许正因为曾有过相似的经历,祝母才更明白现实高墙之不可逾越以及抗争的无力吧?

作为一名旧时代里的弱女子,她在看清了现实之残酷后,明智(亦或幡然醒悟)地缴了械,从此心甘情愿、死心踏地地精心扮演命运所安排给她的角色,且貌似心满意足地享受着员外夫人的优越生活。

(只是不知,午夜梦回时,她是否曾想起当年的情深意长、意气风发?想起时,是为曾经失落的怅然叹息,还是会为现今拥有的暗自庆幸?)

又作为一位母亲,她既已看清了现实,自然就要阻止女儿去作无谓的抗挣。她的初衷应该肯定还是为了女儿好吧。当然她的种种在很大程度上显然也是为维护祝家在这个门阀政治体系中的利益,也其实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

没错,她也曾拥有鲜活蓬勃的青春,也曾对爱情对未来有着无比热烈的期待和向往。

可那又怎样?春花终将被雨打飘零去,能否结果以及结出怎样的果子却不完全取决于花。

6

其实,又何止是她,我们大多数人,年轻时应该都曾经是理想主义者吧(不仅仅是对待爱情)。

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入世的渐深,随着不断地碰壁,这大多数人中的大多数人却终于渐渐地把理想搁置,彻头彻尾地陷入了庸常的现实。

这并不稀奇。从某种程度,这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成长的代价。

只有极少数人,那些特别受命运厚爱的宠儿,才有可能让理想主义贯穿自己的一生。

所以,吾辈凡人,即使在跌跌撞撞之后不得不向世俗和命运屈服,或许也真算不了什么。

最可悲的其实还是,很多时候,未等我们在现实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就有人提前把我们挡在了途中:不要再往前走了,再往前必撞南墙,趁早回头。

又说,你必须听我的,我是过来人,我都是为了你好。

于是,不够坚定、不够勇敢的我们情愿亦或不情愿地,什么墙都还没有撞到,就匆匆地从追逐理想的道路上仓皇而退,失败得连一败涂地的机会都不曾拥有。

这算什么事啊。可这又能怪谁呢?

有朋友用了一个很不好听的词来形容那些声称为我们好的人——“过来人婊”。

我说,别,千万别这么称呼。因为他们,往往有可能是我们最亲的人。

且说不定何时,我们自己一不留神也就成了他们。不是吗?

而梁祝的爱情故事之所以如此动人,或许正是在于他们尽管被告知撞墙后果之惨烈而依然义无反顾地去撞了。

在于祝英台终于没有踏上像她母亲在过来人粗暴干涉下最终自己也成为同样过来人的那条路途。

在于两人至死都没有放弃那样美好的爱情理想。

是他们的勇敢,让那些貌似强大的种种虚伪与势利一败涂地。

而他们的化身为蝶,则为这个无望得令人窒息的时代带来了一丝希望。

7

此外,徐导在影片中还清晰凸显了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

原剧中梁祝爱情悲剧的根源在于祝父的嫌贫爱富。这样的剧本其实可以放在任何朝代,时代背景因此可以忽略不计。影片主题就只为歌颂男女主人公的爱之坚贞。

而徐克这一版则不仅是歌颂了爱情,同时也直截了当、入木三分地揭示了东晋时期畸型的的门阀政治。

祝员外夫妇并不是简单的嫌贫爱富,而是把姻亲作为巩固提升士族门第之手段。在他们眼里,一切都以是否有利于稳固家族地位为标准,爱情又算什么,甚至子女的幸福也无足轻重。

当祝英台临出嫁悲痛欲绝面容憔悴而无法上妆时,祝父脸上全无一点心疼之意,只是命侍女在其脸上厚厚地涂粉,涂得白白胖胖的。他只要女儿看起来白白胖胖就好,至于她如何悲痛根本不在他关心之列。

本片还极力渲染和讽刺了东晋时期连男性都以化妆为容的荒诞社会风气。那些涂脂抹粉看不出悲喜的、木偶般的脸孔,展示的是一个毫无生机、醉生梦死的社会现实。

这样的背景之下,梁祝纯真爱情之不得实现,也就不足不奇了。

而影片尾声,祝英台出嫁途中去梁山伯墓前祭奠,突如其来的暴雨把她脸上的脂粉冲洗得一干二净,然后所呈现出的那张脸,是那么清新自然,那么沉静坚定,那么美。

心里忽然就想起了高尔基《海燕》里的那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样腐朽的社会,这样没落的世道,真的太需要经历一场狂风暴雨的涤荡,才能回归应有的自然与美好,才能灿然如新。

从这个角度,梁祝之抗争的意义,又岂止在于爱情。

 4 ) 繁花一梦已败

正是徐克的意气风发,吴杨的青春年少当时,黄霑的词,梁祝的曲,雷颂德的编曲。
服装写实,风雅再现。
……

不气不气,我们有回春膏。

白衣少年坐于树下抚琴,情自指尖流出。

不要变虚啊,不要变虚。
不要变实啊,不要变实。

要怨,就怨你们生错了时代。
生在了这个汉室式微,人人虚假的时代。

为什么不多等我几年?
几年之后,你还是无法与马家抗衡。

小姐哭了几天,粉擦不上去。
小姐的泪是红色的。

山伯,你等我。

……
原来片中有这么多熟悉的面孔啊。
彼时孙兴白衣袈裟,眉眼和善,恍恍就是倚天中杨逍的超脱模样。
彼时侯咏莹还是小姐身边贴心丫鬟,但已有日后绝代双骄中慕容九的清冷。
一曲梁祝贯穿始终,由轻快渐入凝重。

却原来,太过通透,好似繁花一梦已败。

 5 ) 从配音开始就很美

徐克很坏,之前的那些快乐全是为了被之后残忍的现实击碎而突显其存在价值的。徐克看得很透彻,梁祝的故事,就是梁与祝的故事,没马什么事,只有三流国产剧导演才会让马文财来凑热闹搞个“三角恋”。徐克对色彩用得很绝,英台出嫁,使用的是出殡的色调,只有摘下凤冠后,颜色才恢复了正常。

梁山伯很累,要读书,要干活,还要研究与亭望春、祝英台之间的“虚虚实实”。要是能像祝英台那样上学多快乐,没动力,没压力,受同学追捧,有钱的让老师也敬畏三分。不过出了书院,梁山伯还是梁山伯,祝英台就不能当书院里的祝英台了。吴奇隆挺适合演梁山伯的,瘦弱渺小得抵抗不住时代的沉重,也抵受不了祝家的拳脚,要是1米85的何润东被打在地上抱头鼠窜,我会笑的;表情木木讷讷的,没有一见钟情,却逃不了日久生情,迟钝是梁山伯的一大特点,也是吴奇隆成不了好演员的一个原因,所以我不记得他还演过其他什么。老是记不起梁山伯是姜小亮还是张秋冰的声音,这个角色还是因为吴奇隆的形象才让我记住。

我喜欢杨采妮的祝英台。想了一会,发觉这句话不准确,其实我喜欢的是晏晓陶的祝英台。我以前把杨采妮记成王祖贤的脸了,原来她没有那么美。邢金莎第一,晏晓陶第二了,那一声凄厉的“山伯”叫得屏幕外都心碎了。喊是考验配音演员功力的一大法宝。

看这片发觉何润东还是有可爱之处的。或者说徐克的电影,能让白痴也变得可爱?

最初很痛恨祝母这个角色,后来看多了感觉这个人物才是最值得玩味的,理智?抑或是被现实击溃了理智。不觉得她是嫉妒女儿会获得她当年没有的(爱情),所以狠心拆散他们俩。她是爱英台的,否则不会在花脸面前处处维护她,也不会答应英台在出嫁的路上经过山伯的坟墓。她那么卖力的在剧中充当着黑脸的角色,以为是自己在影响着英台和家族的前景,但女人,终究就是个女人,真正的黑手永远是她服侍的那个花脸。所以就算不是她,也会有别人去做同样的事。策划是可恨的,但她,只是个执行而已……

以前看这片最惊奇的是里面还藏着个高人,并配有高人的声音。孙兴+李自学,造就了[梁祝]中长得最不美但最有魅力的男性。如果全剧是以英台投坟告终,也无可厚非。但加上“撕蝶”这个尾声,感觉境界又深了一层。蝶不是由苦由悲所成,而是早早就定下了,在最快乐的地方,超脱,遁去。

 6 ) “那些年”综合症

之前开会,讨论片子的近期宣传计划。某外援公司代表说:宣传就是得结合潮流啊,目前什么片子会火,一定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策划一个“那些年,我们一起干嘛干嘛”的专题,把咱们这片融在list中…… 可能是我多少沾染一点职业敏感,几乎差点脱口质疑:贵公司难不成是《那些年》的内地宣发?想我们宣传片子的同时顺便帮你们也宣传了?丫水够深的呀。 事到如今,捆绑着“那些年”台头的合集搭乘强劲东风各自翻出旧账,也许也称不上有什么过分的野心,谁让“那些年”归根究底是种情结呢。 一闺蜜和高中要好的男同学看了《那些年》,回来说感觉很好。我问,重修旧好了?闺蜜否认。我说,那,片子火力还远不够啊。孰料,凌晨,闺蜜就上线说,男生对她说愿意等她两年。 另一个是大学室友,前前男友在《那些年》上片后,忽然出现穷追不舍的对其进行骚扰。说一直想着念着的都是她。害室友无法淡定。当然无从考证他是否也是去看了《那些年》并受其影响。 近日,偶然看了徐老怪的《梁祝》,浪漫、青春、美好之类的小字眼儿顿时劈头盖脸而至。让人心发麻,让人心生痒。我觉得片子前一个小时比《那些年》要“那些年”吧。看过之后的整个晚上都不忍心再去看别什么的片子,生怕心上这美好情愫一不小心被冲淡。 很多段落我都爱,尤其是吴奇隆监督杨采妮背书与第二天补考的片段简直是大爱。吴奇隆在另一侧拉着系了杨采妮头发的绳子,帮她头悬梁。瞌睡,吴干脆把绳子套在自个儿脑袋上。补考考场上,杨正欲打盹间,一个激灵,想起吴手中的绳子。奋笔疾书,如有神助。 十分镜像化,毋需语言缀饰。 第二天马上搜来演职员表里有同样配置:徐克、许莎朗、吴奇隆、杨采妮的另一部片子《花月佳期》来看。片子很花哨,对故事“合理性”的编排上有一些刻意。但我非常喜欢片中的一场戏是,吴奇隆、杨采妮穿越回来时因为挨得太近,于是粘在了一起,成为“一个人”的正反两面,在唱戏班子后台惹出一小串意外。徐老怪这种“背靠背”式的设置真是太欢乐、太有想象力了。(偏巧,上文提到的《梁祝》吴奇隆人工杨采妮头悬梁的桥段也是背靠背式的。) 自此,徐老怪成为我心中的又一枚大神。 长久以来,令我感慨青年、青春、青涩又清清楚楚、干净透亮、惹人怜爱的美好年华的文艺作品,还要属当年的毕业论文——沈从文。为了论文,《边城》一个月内我反复看了十八遍。做梦想的都是翠翠和二老。首见,她误会他作势对他凶,他笑笑离开,嘱人送她回家。他请她看他赛龙舟,留出最好的位置给她,她听了关于她的议论和关于他的谣言,于是又是误会。他一心表现,却跌进水里,她下楼、他上楼,在促狭的空间里相遇,然后离开。都是因为太过年轻才会有的青涩模样。何况连文辞都是那么美:雨落不止,溪面一片烟。 《边城》和《梁祝》都是悲剧作束。也许一切只是因为开始时分太过美好。也许戏中人和看戏的人都该懂得,此后的生命不过是为了慢慢磨平这些美好记忆才存在的。 所以我们才都该放弃反抗、放弃挽救,因为之后的每一次企图模仿甚至超越的努力都化作一种拙劣的无力感,使得现实的平淡和回忆的美好中终于酝酿出一道永远无法跨越的沟渠。回忆终于成为理想,与现实彻底撇清,似乎那不再是亲历过的日子,而是一个没人舍得唤醒的梦。 PS:当然有时我也做这样的猜测,比如,导演是先谋划出这些美好的小细节,但是仅仅细节还远构不成故事,于是才想着把它们放进一个大框的故事中。而这个作为大框的故事又恰好是梁祝。所以我们看电影的人不要太在乎这个外部的故事才好,是喜是悲,它只不过是为了这些美好的细节们才存在着的。 PS2:杨采妮男扮女装好像林依晨啊。

 短评

模糊了性别的感情.徐克加进了相当多的同性恋暗示……

5分钟前
  • 17950
  • 推荐

还是那问题,梁山伯到底是知道祝英台女儿身之前喜欢上他的,还是之后?

9分钟前
  • 我靠
  • 推荐

五年里只看过两遍,可是我想我可以看一辈子的电影是梁祝,而不是东邪西毒。

14分钟前
  • 野兔子叔叔
  • 力荐

李碧华曾说这样一段话:“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蚋、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象中之美丽。” 从前我不懂李碧华为什么要这么说,现在有些依稀明白了。红尘中的痴男怨女们很多都很羡慕梁祝,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全身心地去爱一个人,并且也能被所爱的人全身心地爱着?又有多少人能够面对爱情不计较得失与受伤并且不会受伤?   

17分钟前
  • 世界的背面
  • 还行

改编经典传说是最难的,一点不改毫无看点,改得不好糟蹋经典。徐克做到了让经典传说有了自己的风格,还做到保留了原来的精义。

21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推荐

如果祝英台嫁入马家,几年之后就会和她母亲一样

23分钟前
  • 血容融
  • 力荐

比我以为的梁祝要可爱的多,深刻的多,奇幻的多,也前卫的多。我好爱啊!以前的徐老怪真是迷人💓怎么2022了我还在为了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哭的死去活来😭😭

24分钟前
  • 一只眠羊💤
  • 力荐

小时候看还以为是鬼片...

25分钟前
  • 糟糕槽
  • 还行

原来何润东是先演过喜欢梁山伯的同性角色后再去演梁山伯的!18岁的时候长得还蛮清爽

27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凭什么同性恋就是虚的异性恋才是实的,想看何润东和吴奇隆搞基。

28分钟前
  • 肖浑
  • 还行

徐克拍片,即便是爱情悲剧也带着几丝侠气。

33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不只是门第之见,而是被制度奴役以后沦为同党之悲。连信仰都会变质,不妨趁青春正好,在最爱的时候死去即为永恒。

38分钟前
  • 小锡兵
  • 力荐

徐克的改编保留了原著精髓又有自己的特点,是最好的梁祝版本之一。杨采妮的反串也是经典之一,从中可以窥见徐克中意的女生类型(袁,林等)。

41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徐克还是很不错的.从嫁衣奔到丧衣那幕把我震得无语良久.

42分钟前
  • 静下来
  • 推荐

7/10。徐克的改编尊重传统又趣味化,绑在英台脚上的绳、瓶中的蝴蝶象征世俗标准禁锢着纯真,祝父用回春膏增强面子并强迫出嫁的英台抹上厚重脂粉,化妆也是礼教掩饰纯真的意象;作弊纸团、书院足球赛、同席而睡水碗划界、敲钟时扮鬼脸充满现代气息,和尚/避世与祝母/妥协这组爱情参照诠释了时代悲剧性。

44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这故事家喻户晓,等于是大部分受众都先天被剧透了,但徐克太牛掰了…太牛掰了…实在是太牛掰了…再到对蝴蝶的写意处理,徐克太牛掰了还要乘以100。徐克太牛掰了。

48分钟前
  • 张文豪
  • 力荐

魏晉病態審美也有~傻了吧唧在梁山伯要葬在祝英台出嫁的路旁哭了起來……由彈珡至談情,皆發自心肝脾肺腎。若這情止不住,便還君此生此世,今生前世…… 閨蜜輕責猶記耳邊,要談婚論嫁,你卻要和人談愛情?不是都能這麼任性妄為去愛…吾終究精明現實不起來,是個癡狂之人。傻點好!寧波有座梁山伯廟…

50分钟前
  • 宿命论
  • 力荐

梁山伯说,同性之间的爱是虚的,异性之间才是实的。

51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无敌老港片】行云流水。无言到面前,与君分杯水

55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明明知道结局,怎么会还是那么感动,最后十分钟就是催泪的。如果什么时候看这部不会哭了,就是老了吧。

60分钟前
  • fef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