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已完结

主演:史蒂芬·艾弗里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剧照

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1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2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3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4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5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6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13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14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15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16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17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18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19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关于《制造谋杀犯》第二季的一些梳理

理性本身不会产生行为,所以哪怕是记录片后面有一个目的在驱动也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主要是回过头我们可以通过理性来考查你这个过程有没有偏颇。

第一季结束后,美国媒体提到了几个steve有罪有力证据,并且其中不少在这些媒体看来是被这个”不公正“的纪录片故意忽视没有加入内容中的,看看第二季是如何回应这些质疑的。

第一季后持有Steve有罪的观点的人所提出的几个关键点,引述来自之前在简书上看到的文章有以下这些:

//www.jianshu.com/p/5702c1d18bfe

  • 史蒂文小时候, 不是出于玩笑烧死了一只猫, 他是沾上汽油之后, 将其扔进火里, 看猫 被折磨 。
  • 史蒂文早就盯上了特丽莎, 作为作案目标。特丽莎是一本汽车杂志的记者, 兼摄影, 在 此之前, 被杂志社委派, 来拍一辆房车。第一次来的时候, 敲门, 史蒂文只裹了一条毛巾开 门,吓得女记者逃走了。2005年 10月 31日,8:12am,史蒂文给汽车杂志打电话,要求“派 上次哪个女记者来”。为了诱骗女记者来, 史蒂文用了假名字和妹妹的电话, 骗过特丽莎。
  • 特丽莎的手机, 相机和 pda, 在史蒂文门外 7米开外的燃烧桶里, 被发现。但是纪录片 中, 对此事只字未提。给人的感觉是, 只发现了一些被烧毁的骨头。
  • 还在蹲监狱的时候, 史蒂文就曾告诉另外一个狱友, 他放出去之后, 准诶建一个“酷刑 室”, 专门强暴, 折磨, 和杀害年轻女人。他甚至画了草图。并且他告诉狱友, 消灭 dna 证据的最好办法是焚尸 。
  • 死者的骨头, 在史蒂文院子里的燃烧坑里, 跟钢铁的残留物凝在一起, 符合他外甥招供 的, 他们把轮胎也扔进焚尸坑里燃烧。焚尸坑就是第一毁尸现场。纪录片中, 律师生成, 这些骨头是别处移过来的, 是不能成立的。
  • 在燃烧坑里,同事发现了特丽莎的牙齿(她的牙医认出是她的),她当日穿的牛仔裤残痕, 以及史蒂文用来翻腾她骨灰的工具 。
  • 电话记录显示, 在案发当天, 也就是 10月 31日, 史蒂文给特丽莎打了三个电话。一个 是下午 2:24, 一个是 2:35, 都使用了号码隐身功能(号码前 j按 67), 这是特丽莎赶来的 时间。为了伪造不在场的证据, 在特丽莎已经到达并被他残害之后, 4:35分, 他又给特丽 莎的手机打了一个电话, 但这次没有加播67, 因为他知道, 特丽莎根本不可能接电话了。
  • 史蒂文的 DNA(不是血液, 而是汗液的)在特丽莎的丰田 RAV4发动机盖子下面被发现 和提取出来。这台车自 11月 5日就被犯罪实验室封存,执法人员不可能弄到史蒂文的汗液, 并且放到发动机盖下面 。
  • 弹道专家说, 车库里发现的带有特丽莎 dna的子弹, 是史蒂文的来复枪射出的, 但这支 枪自 11月 6日起, 就被警察作为证据严格封存。而子弹是在 4个月后发现的。如果警察栽 赃放下的子弹, 那么他们如何能够拿到他的枪, 并且射出子弹, 并且保留四个月, 再放进史 蒂文的仓库?这个子弹必然是 11月 5日前发射的。也就是说, 根本不存在栽赃陷害。

——————————————————

——第二季中涉及到以上要点的辩方反驳——

1.汗液部分,第二季第二集中提到,其实并不能准确的说是来自汗液,如果客观的说应该说是:“是来源不明的DNA",因为汗液是不可能检测的。而且辩方律师进行的实验表明如果只是接触DNA的话,那出现在车盖上的DNA的量会比现在法庭证据中的DNA总数少很多,而且15次实验只有4次留下了可检查的DNA。

然后合理推测,打开车头盖的这个地方,其实最可能就是用手去碰,第二季里说了几个留下DNA的方式①血液②唾液 ③精液 ④尿液 ,血液被检方证明没有, 精液似乎不会出现在那(个人怀疑:强奸后手上有自己的精液?) 唾液?又不是舔狗,不太可能有舔这种地方的癖好吧, 尿液?同上,尿在这真是技术,而且如果这样不可能不在引擎周围也留下尿液。

因此,辩方的一个可能性怀疑是尿液或者唾液的栽赃。

然后一个间接可能证明是栽赃的证据是检方的取证方式,按理来说,我们打开车头盖回去抓支撑杆,但是检方除了对嫌疑人用手去撑起支撑盖的那个点采集DNA外,没有对其他任何嫌疑人可能碰触的地方进行采集。

——————————————————

2 史蒂文小时候, 不是出于玩笑烧死了一只猫, 他沾上汽油之后, 将其扔进火里, 看猫 被折磨 。

3 还在蹲监狱的时候, 史蒂文就曾告诉另外一个狱友, 他放出去之后, 准诶建一个“酷刑 室”, 专门强暴, 折磨, 和杀害年轻女人。他甚至画了草图。并且他告诉狱友, 消灭 dna 证据的最好办法是焚尸 。

这两个属于非常非常间接的证据,所以好像第二季里面根本没有理会,2是让人对Steve的人格产生预判,3中且不说这个狱友的证词的可信度,他甚至不是<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对自己罪行的坦白,只算是一种犯罪构想,因此就算这个狱友说的是实话,但是我扬言要去怎么怎么杀一个人,和我真的去杀人是不同的,不能作为证据。

——————————————————

4在燃烧坑里,同事发现了特丽莎的牙齿(她的牙医认出是她的),她当日穿的牛仔裤残痕, 以及史蒂文用来翻腾她骨灰的工具 。

5 死者的骨头, 在史蒂文院子里的燃烧坑里, 跟钢铁的残留物凝在一起, 符合他外甥招供 的, 他们把轮胎也扔进焚尸坑里燃烧。焚尸坑就是第一毁尸现场。纪录片中, 律师生成, 这些骨头是别处移过来的, 是不能成立的。

作为第一毁尸现场, 第二季中辩方律师请的专家认为目击者对于第一毁尸现场的描述不成立,因为不可能产生这么高的或,并认为这个地方不可能完成尸体燃烧,而且也没有任何尸体在那里被燃烧,因为没有尸体残留物和灰烬,而这是这个专家在每个焚尸现场都会见到的。

检方取证上的疑点:没有发现骨头的现场照片——也就是没有发现物在第一现场的照片,现在的证据是已经被采集了的骨头,因此即使发现了她的牙齿,这个发现和发现现场的联系有多么紧密似乎存疑。

————————————

6 车钥匙上的DNA。

第二季中提出:①一个是车钥匙上没有血液DNA这个和Steve手伤不符②如果是接触性DNA,那么留下的DNA的量还是太多了,第二季中辩方请的专家做了实验,结果DNA留存量只有本案证据中DNA量的1/10(再次指向证据栽赃)

检方疑点:检房的专家证人引用了一个”分泌者“的假说来影响陪审团对于证据的看法,但是辩方在第二季中请来的专家指出这种假说的可信度是存疑的。

——————————

7 弹道专家说, 车库里发现的带有特丽莎 dna的子弹, 是史蒂文的来复枪射出的, 但这支 枪自 11月 6日起, 就被警察作为证据严格封存。而子弹是在 4个月后发现的。如果警察栽 赃放下的子弹, 那么他们如何能够拿到他的枪, 并且射出子弹, 并且保留四个月, 再放进史 蒂文的仓库?这个子弹必然是 11月 5日前发射的。也就是说, 根本不存在栽赃陷害。

第二季中指出子弹上的DNA是指被害者的血液DNA而且其实州政府并没有实际证明(但是影响了陪审团)这个子弹是被害者的死因。 另外辩方在第二季请来的专家说,案中的枪打穿头骨的可能性很小(而打穿是子弹留在车库的要件),而且如果打穿了,那么子弹上必然留下被害者的骨碎片,但是案中的子弹上没有。 ———————— 8 电话记录显示, 在案发当天, 也就是 10月 31日, 史蒂文给特丽莎打了三个电话。一个 是下午 2:24, 一个是 2:35, 都使用了号码隐身功能(号码前 j按 67), 这是特丽莎赶来的 时间。为了伪造不在场的证据, 在特丽莎已经到达并被他残害之后, 4:35分, 他又给特丽 莎的手机打了一个电话, 但这次没有加播67, 因为他知道, 特丽莎根本不可能接电话了。

第二季辩方律师给出的理论是,别管这些行迹看上去多可疑,2:27分,也就是两个67电话之后,她告诉《汽车交易商》杂志的多恩普利什卡。自己在去Steve的家。

辩方的另外一个逻辑是,被害者的手机号Steve是知道的,为什么还要故意打到公司去留下证据。(个人觉得这个理由也不一定成立,毕竟一般人认为打到公司可以给被害者施压,因为公司可能可以命令员工)

第二季还提到一个假设,可能被害者还要给别人的车拍照但是还没来得及汇报(但是没有电话记录仍然是这个假设的软肋)

另外第二季另一个室友假说也没有确证,而且容易掀起网络暴力...

(个人看法,对于这一点辩方的辩护有点弱,但是其实4点35分的电话没加67其实也可以有很多解释,例如他们确实已经见过面了,之前需要担心被害人不来的理由已经没有了,所以不加了,结合另一个证据说的第一次见面Steve裹着一个毛巾就见被害者,害得她吓了一跳,是不是可以得出某些不那么凶险的解释,例如Steve担心被害者因为害怕自己的性骚扰所以不接电话所以到了4点35分,已经见到她的Steve没有必要再加67了,包括为什么故意留言说没见到,会不会在见面中Steve又有其他性骚扰行为,所以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不想承认被害者来过————总之虽然这一点上Steve可疑度非常高,但是如果还存在其他可能性,定罪可能都得更慎重。) _____

9 特丽莎的手机, 相机和 pda, 在史蒂文门外 7米开外的燃烧桶里, 被发现。但是纪录片 中, 对此事只字未提。给人的感觉是, 只发现了一些被烧毁的骨头。

对于这一点,如果我没看漏的话,好像第二季里面没有正面的回应的内容。

 2 ) 《制造杀人犯》第二季:更上一层楼的精彩

如果说看了第一季还对Steven有些怀疑的话,看了第二季就只剩全权支持了。但因为看了影片产生的全权支持并不能代表这个人就是无辜的。先说说第二季的拍摄。第二季是在确定Steven一案会继续发展的情况下继续跟进拍摄的,第二季主要是基于Steven的badass新女律师为想要翻案而做的各种准备工作展开,回答了很多在第一季里面让人质疑的疑点,当然也规避了一些让人质疑的疑点,毕竟这部纪录片名字是制造杀人犯,原则上是要去质疑体制的。第二季的主角就是这位女律师,她也担当得起这个主角的重任。另外,第二季里也引用了不少法庭上的录音和影响资料,加入了一些其他相关证人和人员的采访,个人觉得在结构上没有什么可吐槽的,仍然非常引人入胜,作为观众的观影感受仍然是迫不及待的,光是这点,从拍摄角度来说就已经算是成功了。

其次来说说这位女律师,她敬业的程度堪比科学家。第一季里Steven请的两位著名的脱罪律师已经吸引了好多粉丝,而看了第二季这个超级无敌女律师的“表演”,觉得那两位简直就像是幼儿园小朋友。这位女律师在资质上已经是律师界的明星,为罪犯洗脱罪名的成功率让她早就已经知名,我想她接此案除了是如她所说,直觉上相信她的客户是清白的所以才会接下案子以外,更多的是她看到了借此案挑战美国司法权威的可能性,即假设一个被冤枉的清白公民,是否有可能闯关成功,毕竟法律系统和体制所形成的权威也是需要尊重的。她就像美剧里面的女律师一样散发着明星的光环,这位已经过了60的女律师注重外表上的打扮,谈吐文雅,逻辑思维推理能力让人不得不服,看她的分析本身就是种享受,像在上逻辑培训班。而为Brendan辩护的那位女律师相比之下明显就没有什么光环,而是一个努力的平民,尤其是最后7位法官再审时的录音资料里,至少观众听到的她的陈述是很无力的,肯定有没有展露出来的片断,但既然导演选择了这个片断展露,那么可以想象其它的片断相比也是无力的了。

说实话看了第二季比较偏向Steven和Brendan无罪,但是看了评论之后觉得Steven无罪,但是Brendan有没有罪还真说不清了。关于有的人质疑的智力问题,比如Steven思路清晰,与第一季里面提到的智力低下不符,环境和时间是可以改变人的,包括智力,Brendan现在也不是智力正常了么,我觉得智力这点本身就是可发展的,不能说一个人因为时间和经历成长了,所以就要去否认他当年的幼稚。Steven无罪最让我信服的一点还是他欣然接受了最新的测谎测试,正如女律师所说,一个正常的有罪的人,是不会如此拼命想要不断上诉和翻案的。

那么Brendan这家就很多疑点了,首先他母亲已经承认证词有误,而且现在已经证明了当年Bobby在法庭上有撒谎,正如女律师所说,Bobby和特雷莎的前男友的嫌疑度非常大,Barb的丈夫不一定,他也许参与了犯罪事实的掩盖,但是不一定作案了,也许真如有的网友所推断的,也许Brendan看到了他兄弟作案,才有了“记忆”,但是他的陈述其实又和法医所鉴定的特雷莎的死因不符,所以这个人身上疑点真的很多,甚至这一家人都多少有一些荧幕上没有展示的秘密。

而真相,大概就还得等个两三年才知道了。从法庭和州与国家的角度看,有那么一部分有势力的人当然不希望此案被翻,因为这意味着法律和体制要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还是个非常巨大,涉及了非常多人的错误。另外国家要做的赔偿恐怕也是空前未有的,Steven要面临的不只是承认自己清白那么简单,而是自己的清白在有权有势的人面前是否有价值和是否值得去证明。就好比一个清白的乞丐要让总统道歉做出赔偿一样,有时候等来的只是他人的不屑一顾,而这里的不屑一顾就是法院管你证据再多我就是不给你翻案了。作为看客大家当然希望正义得到声张,但是作为正在经历的各方,尤其是法院和国家以及被涉及的官方机构来说,他们肯定是希望用拖延来压制这个案子的发酵的。

希望有第三季,想必会很精彩。

 3 ) 第二季到目前为止一些让我不适的地方

其实从评分和接受度可以看出,第二季和第一季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先说说第一季印象深的一些优点:

1、最精华的地方是庭审现场,对证人的交叉询问。有几个证人在感到压力时候眼神躲闪、吞口水、手无处安放,这是电影很难表现出来的细节,而且也不是能剪辑出来的。

2、塑造了非常光辉的辩护律师的形象和比较猥琐的控方律师形象。当然从制片和传播的角度来看,这很正常。但是其实回过头看,辩护律师并没有做得那么好,尤其是在结案陈词是我最失望的地方,几乎被煽情的 Ken Kratz 秒杀了(当然他的声音还是会让我感到强烈不适)。

其他的比如时间线的梳理、关键性证据的盘点,就不提了。另外提一点,纪录片还是要有立场和角度的,这片也只能这么拍因为受害人家属肯定是不愿意被跟拍采访的。

看了第一季之后对第二季期待度还是很高的,但是目前看了三集还是略失望。

1、新律师形象。这个塑造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主要还是团战切入的时间点太迟了。在纪录片引起轰动之后接案,虽然符合情理,但是对于挑剔的观众来说,是没有那么作好了。虽然在片中也解释了,而且从我的角度看,Zellner 也是想通过社会舆论来宣传和推进的(片中她的推特头像是和 SA 的合影,但是现在不是了,怀疑她也感觉其实希望越来越渺茫,尤其是第二季很可能扑街)。当然,Zellner 整合资源的能力比前两个律师还是强出不少,策略上也更加具有进攻性,而不是说控方提出什么证据,被牵着鼻子走。

2、一些实验的噱头大于实际意义,很容易起反效果。最突出的就是那个脑指纹测谎了,感觉是来宣传的。首先,这个技术是完完全全有争议的,还说 100% 可靠,这句话本身就非常反智,可以参考维基百科第一句话给了三个定语「controversial, unproven and questionable」。其次,尽管被某些法庭视作可接受的证据,但是用在这里也是不合适的,理由片里也讲,时间久远、事实已知。最后,最大的问题是一些细节没展露出来,我估计是看一些词然后测脑电信号,有跃变的说明有反应,片中有几个词一闪而过,「behind the car」,也就是这里为了避免前一个问题,用了一些血液模式得出的一些结果作为「未知」事实来做这个测试,这个逻辑很成问题。「在车后锤杀了受害者」还是个假说呢,要是不成立,做这个测谎有何意义呢?

<---待续--->

 4 ) 脑补下布兰登审讯时的心理活动

看完第二季来回顾下。

尝试还原下智商6916岁傻大个布兰登在没有律师陪同下单独接受两名资深警察“问讯”的部分场景。(脑补了下当事人心理活动)

警官:我知道你隐瞒了真相,我什么都知道了。如果你做了一些我们觉得发生了但你不想告诉我们的事儿也没关系,只要你坦白承认你做了就可以。

布兰登:嗯。(内心OS:问得有点懵,我到底做还是没做呢?)

警官:说说那天是咋回事儿。

布兰登:我去给我叔拿信,他开门拿了就走了。

警官:打住,别难为我也别难为你自己,开门时你听到了尖叫声。

布兰登:啊~?(搞什么飞机?)

警官:老实交代,你进门了,是不是?(忽忽悠悠就瘸了)

布兰登:嗯。。嗯哼。。(你说是就是喽)

。。。。。。。(这部分没播出来)

警官:所以你俩一起性侵了她还捅了她,blablabla

布兰登:嗯。。嗯。。嗯。。(emmm,这编到啥时候,我想回家)

警官:还有没交代的,快说(快编!)

布兰登:。。。(臣妾做不到啊,俺又不是编剧~)

警官:友情提示哈,跟头有关的。(给你划重点了哈)

布兰登:。。。(头?头咋了,咋编啊?)

警官:布兰登!你俩还干了啥?不,是他又逼你干了啥?(醒醒哎,别打瞌睡!)

布兰登:。。。(我快被你们逼疯了!)

警官:我知道你是被逼的,说吧,还干了啥?

布兰登:。。。(我编不出来啊!)

警官:我们有证据的,你就说吧。(跟头有关喔,都提示你了喂!)

布兰登:我叔给她理了发?(我猜对了没?)

警官:理发?(你他妈在逗我?)得。。还有呢?(编认真点啊喂!)

布兰登:用拳头捶她。(我被你们捶得脑壳疼)

警官:还有呢?(编得不对,继续编!)

布兰登:。。。(我脑细胞死光了都)

警官:说吧,他还逼你干嘛了?(我准备跟你玩一天)

布兰登:割她(我想放弃)

警官:割她哪儿?

布兰登:割喉?

警官:割喉?还有呢?她的头呢?(敲重点啊智障,快照重点编!)

布兰登:。。。(我选择GG)

警官:说吧,我们都知道了,只想听你说出来。(老子快没耐心了!)

布兰登:我真的想(编)不出来了。。

警官:得,直接说吧,谁朝她头开的枪?(MMP,给你开卷考选择题了啊,请听题,你俩一起杀了人,谁朝受害者的头开了枪?)

布兰登:他喽(问简单点我就明白啦!)

警官:刚才咋不说(这都编不出来?)

布兰登:因为我想不到(比考试都难唉!)

警官:现在想起来了吧(还不多谢我给你划重点!)

布兰登:。。。(考试结束了没)

警官:歇会儿吧,上不上厕所?

布兰登:不用。

警官:三明治要不要?汽水喝了吧(好好听话有奖励哦)

布兰登:不用了(葛优躺)

警官:我一会儿再过来哈(准备考B卷了哈)

布兰登:等会儿,还有多久整完啊(这考试也太长了吧?)

警官:很快了,别急。(中场休息)

布兰登:你觉得我1点29分前能回去吗?(一点半要交作业呐,上学快迟到啦)

警官:应该不能,咋地了?(你想多喽)

布兰登:我第六节课要交作业(迟交老师会骂的)

警官:作业的事儿先放放,好吧~(你想多喽)

布兰登:好吧(有警察打包票,作业不用交喽)

(休息片刻后)

警官:你知道我们是警察,由于你刚才招供了,所以我们必须逮捕你。(你中计喽,哈哈哈)

布兰登:。。。(什么情况,我干啥了)

警官:你之前有预料到么?(惊不惊喜?)

布兰登:关一天还是怎样?(我犯啥罪了?因为编故事?)

警官:我们也不知道会关多久,但我告诉你,你干得漂亮,坦白从宽嘛。(意不意外?)

布兰登:。。。(其实我还没明白发生啥了)

警官:你这样才是好孩子,说出来自己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了不是。你最近都没睡好吧?(叔叔就是这么体贴)

布兰登:嗯。。(好像挺有道理~哎,咋还拷上了,我作业不用交了吧?)

 5 ) 《制造杀人犯》第二季案件上诉整理及分析+暗戳戳吐槽

以下长评整合了第二季案件上诉进展、辩方策略分析、个人看法、暗搓搓吐槽四五部分,嫌太长跟着大标题★走吧。


第一部分.总结Steven Avery案件上诉进展:

▲ 纪录片中有关Kathleen为Steven新上诉动议提供的策略支撑点及细节:

图一.Kathleen为Steven新上诉动议提供的支撑点

策略一. 新证据(新科学检测,如对骨头、血迹检测等)

1. 对RAV4引擎锁上Steven DNA拭子做微量轨迹检测,发现为口水DNA不合理

原审判中该证据被控方描述为Steven接触了锁所以检测出接触性DNA,但新检测发现这为是口水DNA相当不合理,Kathleen认为案件出现太多拭子(swab)证据,证据标签极有可能被法医疏忽弄混,控方和他们现在检测到的都不是对应上的引擎锁的拭子样本。

2. 车库发现的子弹碎片FL没有发现骨头成分(Ca,P)

新检测发现子弹碎片FL没发现骨头钙磷成分,说明该子弹并未穿透人头骨,不符合检方审判描述为射穿Teresa头骨的子弹碎片,又检测出子弹表面附有木质和油漆成分,和寻常被发现打到车库中的打猎遗留的子弹碎片无异样,Kathleen认为它只是警方被栽赃到凶杀案中;☞再附带第一季记忆中存疑:这个子弹碎片用拭子刮下被检测到微量Teresa的DNA但后又被破坏污染了不能再被辩方利用测试。☜

3. 在31号信号塔收到最后手机信号2:41在kuss rd附近表明RAV4和Teresa人已离开废车场

策略二. 前审判中违背Steven宪法权利

1.Brady Violation(执法方故意忽视或隐藏可能对被告有利的信息)

① 警犬嗅出疑似Teresa被杀害地点(kuss rd附近),但辩方并没有得到警方进一步搜查该区域的消息或报告;

② 有新目击者表示曾报警说在11.4见过RAV4行驶经过采石场,但辩方并没得到警方报告;☞再扯深一层该目击者又向Kathleen交待他报告的警察正是Steven被冤枉强奸一案中96年漏写报告失职的Sergent Colborn(纪录片中未有录音或视频取证,这很扯啊)☜

③ 警方取证Bobby电脑后发现了色情读物和视频和强奸等犯罪字眼搜索等等,但将报告隐藏,从未交给辩方,直到2016年Kathleen向调查员索要才被公开;

2.前辩护律师过失:

① 没请血迹专家分析(不能进一步还原事实真相);

② 辩护中无法指证别的嫌犯(预审被就被法官否决使用Danny策略)。

3.检方(Kratz)妨碍审判公正及诉讼中过失

妨碍:Kratz在06.03.02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公开Brendan供认但未被证实的许多骇人听闻的凶杀细节,这已经相当于一场预审判Pretrial,先入为主,瞬时舆论一片倒,让控方即时处于审判有利位置,也成了Brendan被判有罪的致命伤;

妨碍:Kratz在已知Bobby电脑有淫秽信息、该人缺失信誉情况下仍将其作为控方证人指证Steven;

过失:车后箱门喷溅到的Teresa血液被证明不是kratz所说抛Teresa身体到车上溅到的;

模拟实验部分还原了Teresa被杀害部分场景,血喷溅更大可能是凶杀在RAV4车门旁用钝器捶打受害者头部溅到车后门,而不是检方在审判指控凶手抛尸体上车被喷溅到了后车门。

过失:审判中kratz向陪审团交待骨头并不能被专家证实为人骨与证据清单不符

原审判中辩方以骨头被专家证实有切痕和搬动痕迹,说明受害者并不是在Steve拖车中被杀害后在外焚烧,但Kratz空口反驳说无法证实这些骨头是否为人骨,请求陪审团别把这证据往重要去看,但Kathleen找到的相关证据清单发现已被法医在上面标注命名为human bones,所以这是检方在描述与事实不符的点给陪审团;

策略三.除以上上诉动议论述点,纪录片还通过以下点削弱Steven有罪判决结论

1.认为是警方栽赃

① 栽赃到车钥匙口旁和车门边的Steven血液

Kathleen模拟实验指出Steve中指流血时插钥匙开车时碰不到那个地方产生不了血迹,再专家根据血液流出状认为血液可能由警方用滴管滴下;同时血液来源分析,Steven说有人进入他拖车收集并清洗了房间内中指流血的痕迹,再有后来的栽赃;

② 车钥匙发现的Steven的接触性DNA量过高不合理,被认为也是栽赃;

模拟触摸实验后所得接触性DNA检测量仅为原结果的1/10,越0.017μL;

③ 车库找到的子弹碎片为枪杀中遗留的子弹碎片并涂上Teresa的DNA(S1已提)

④ 警方伙同Ryan(ex bf)将RAV4开入废车场区域

Kathleen找到的Ryan 11.4当天下午的通讯记录被隐藏的一部分被证实为与警方通讯,又有sergent colborn 4号晚打电话查询符合Teresa车牌号码的车辆信息录音,再有目击者在4号下午见过RAV4行驶,串联三者Kathleen认为是Ryan提前已找到车辆告知警方,但警方并没有公开,而是伙同Ryan栽赃,将车开入废车场区域。再有接下来的5号顺利找到车并得到废车场搜查令,然后马县警方6/7次进入区域栽赃血液和DNA证据。

<★★别忘记马县处在被追诉索偿3600万美元的艰难敏感时间点!真的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2.认为警方工作失职,没第一时间指派任何县法医到骨头现场

3.认为是有人做伪证并据此指出Danny(其他容疑者)

①Scott Taldych作证看到高于房子的大火(可能是焚烧尸体),Kathleen方专家反驳桶中残留物证据并不能证明原先有足够燃料兴起这么大这么高的火;

②Bobby证言说没见到Teresa离开

Kathleen基于Barbara和Steven监狱监听电话中得到的相反事实(Teresa已离开),再有

Bobby电脑色情信息被公开信誉不再,再三整理相关时间点证词,

✁✁✁✁✁✁✁✁✁✁✁✁✁✁✁✁✁✁

Bobby证词(被法庭采用)

<2:30 看到rav4 和Teresa>
<2:45 洗完澡出门去打猎,rav4仍在,但不见了Teresa>

整理Scott证词(被采用)

<同时间段证实bobby出门,他要出门看母亲,出庭证明了Bobby的时间地点证词>
<同时作证说火焰高于房子的也是他>

整理Bryan证词(不被采用)

<Bobby曾告诉Bryan说Steve不可能杀害Teresa,看到她和车离开了,但证词未被采有>

整理Steven证词(本人选择不出庭作证)

<本人在车边跟Teresa谈话,看到Bobby出现,谈完Teresa离开,他拿了杂志放回拖车中,几分钟后从拖车后门出来看到Teresa的车已经开到了147th路上,与此同时Bobby和他的车也不见了。>

整理Chuck证词(不被采用)

<4号晚看见车前灯闪,打电话给Steven问,Steven出门看并没有发现>

✁✁✁✁✁✁✁✁✁✁✁✁✁✁✁✁✁✁

根据上两点加证词整理指出Bobby极大可能造伪证并成为潜在嫌疑犯,再有Scott支持Bobby证供也是造伪证的可能下,那同时有犯罪嫌疑可能。虽然这是第一季给出的信息,但是这一季是证人信誉扫地情况下,再次整理时间轴和现场行为,确实软化了观众对Steven有罪判决的态度,信可信度不是100%没关系,结论是以上一定有人说谎就是了。

★★Kathleen策略分析(合理聪明又狡猾)★★

以上内容仅部分令人十分信服不用看的太认真(毕竟一日未知听证会结果一日不能信K的证据),但从以上总体看Kathleen的策略,我认为方法用对方向走对,与原审判代表律师一样试图逐步推翻检方展示给陪审团的证据但又比他们多做一步:进一步还原犯罪事实真相;又引出新嫌疑人Ryan、Bobby和Scott疑点,做到原代表律师没能做的(预审中已被法官否定使用该案存在其他嫌疑者的辩护策略);再加以指责原辩方、警方和检方三方都有过失,以此达成她想削弱群众认为Steven有罪结论的目的。

再经过第一季播出热度居高不下,指引Avery家族持续带出热点话题也是Kathleen的策略:如Steven积极接受访问,又发表公开声明指责前辩护律师的无效协助,新女友搏红搏出位有了镜头前的煽情画面、他们求婚订婚的新闻、新女友上live show谈话、后分手再反目成仇但Steven表示心痛等,自家律所开推update案件进展等,都为了保持Steven Avery本人的社会热度(当然一切都是正面形象热度)。

又有Kathleen无形中主导整个纪录片叙述方向,并有效利用拍摄材料(辩方狡猾之处,也是纪录片微妙但有趣之处)。

★Kathleen主导处分析★:

1. 将Bobby的疑点“合理地”放到了第七集提交了上诉动议之后

Kathleen透露bobby电脑中有色情信息是在第八集,而正式将Bobby列为新嫌疑人是在第10集Kathleen上诉动议(plan A)被撤销之后,她把韦利警官撰写Bobby电脑含少女裸露照片等不良信息报告提交,同时结合Bobby极可能做了伪证的证据,再向法院提交加入新证据修改上诉动议(plan B)。【我相信Bobby的疑点不会刚那么“巧”是在初次动议提交后才出现,只Kathleen为了更合理的向观众介绍自己的Plan(主导!),才有了Bobby线索出现片集的巧妙点】

值得注意的是Bobby两季都没有在纪录片中被采访或者露面(除庭审和家庭照片)

2. 巧妙利用监狱监听电话信息

Avery家族确实不聪明也不谨慎,无论十年前还是现在我相信监听电话中仍有许多有效信息可在纪录片中发挥,如第一季纪录片播放了监听中大量值得辩方或控方值得采集但并未见采用的信息,S1中Barbara有好几次被提示会监听,下一次仍和儿子Brendan“口不择言”。【他们的“口不择言”虽没能推动案件进程令我暗暗惋惜,但仍是我在第一季对他俩有罪态度其一摇摆点。】第二季出现的监听仅有来自Bar斥骂Steven的一通,是在Kathleen开启planB后,Barbara斥责K这次将两儿子和现任丈夫引入风波(Bobby和Scott是新嫌疑者,Bryan为相关证词提供者,她也是可怜人…)

监听细节里Barbara和Scott确认了Bobby曾说过看到Teresa人和车离开这一细节被Kathleen有效利用到Bobby做伪证的支持点中(plan B加料),而我认为微妙之处在于第二季不像S1公开大量监听,很好杜绝了观众观看时的摇摆态度,而仅有公开的这则刚好能被Kathleen有效利用,进一步正面提高Steven原证词可信度,从而暗暗推进了案件进程,所以很可能是Kathleen主导了纪录片制作的结果。

同时我认为Bobby疑点在plan B动议阶段才被提出也是很聪明的一点,因为Kathleen预料一旦提出就是Barbara和Steven撕破脸的结果,割断Brendan和Steven一案互相支持的可能,反正Brendan上诉失败已成定局,所以舆论点转向Dassey兄弟和Scott犯案的嫌疑可能也是好处多多。

3.马县法医Debra采访片段播放,警方失职还是渎职

背景回忆: 05年11月9日警方发现骨头当天没有任何县法医被第一时间指派到发现地点调查,并且Debra当时请求到现场被警长驳回,并且她后来07年准备上庭为辩方作证,但被法官先示意陪审团离场,申明她本人为马县本县工作的敏感身份,又鉴于当时调查权已被移交到邻县,所以无作证资格,最后离庭,导致辩方指控警方没指派法医调查的失职一点又失败;

有趣的分析是警方未第一时间指派法医调查,这是失职;而17年Debra受访时含泪诉说她当天被马县警长警告和威胁远离该案子,这下子警方就不是失职而是渎职了,无形加重警方过错。但客观事实是她敏感工作身份本来就不应该参与其中啊,又哭诉自己也是为了帮助Teresa。个人认为本片讲述警方没指派的失职说清楚就好,但却狡猾地播放了她落泪煽情片段加以渲染将警方过失放大,是在无形中强行说服观众这是警方失职又渎职的事实吗?

4. 第二季巧妙结束在上诉证据听证会前

看完第二季这个感觉巧妙得和听完Kratz最先开了一场记者招待会一样,同一个性质一个意义,他根据Brendan未被证实的杀害Teresa供词开讲的,面向公众给Steven开了一场预审,现在Kathleen将这一招还给检方,通过纪录片第二季面向公众同样给Steven开一场上诉预审,先把舆论导向Steven一方,极好地为自己为Steven造势!

▲以上是Kathleen引导该片的有趣的点,是否感觉看完这部分自己心目中的天平更偏向了Steven?


第二部分 总结Brendan Dassey案件上诉进展:

第一季爆红后两人案同时有了实质性进展,在Steven案中被判有罪成立依据是法医证据,上诉官司打得既贵又久劳心劳力;反观Brendan被判有罪成立依据并无没有任何科学证据,仅为一审讯的供认视频,也决定Brendan比Steven更省钱省力请到免费律师来更早打完这一上诉官司。

上诉律师Laura根据供认录像分析审讯违反了Brendan Dassey宪法权利,根据AEDPA法案为Brendan申请上人身保护令(?),再基于联邦人身保护令(宪法)成功上诉至联邦法院。(这段查了资料以后仍未能看懂→ →)

该案上诉经历了四阶段:联邦法院单一法官审理(win)→威州司法部不服,上诉至联邦第七巡回上诉法院任意三法官组成小组审理(win)→威州司法部再不服请求撤销审理结果,再请求第七巡回法院全体法官代表审理(lose)→B代表方请愿案件上交至联邦最高法院审理被否决,最终结果就是上诉失败,Brendan继续被监禁。

上诉过程的关键当然是供认录像,当中得到法官立场不同,但至今为止已得到多个法官否定录像,即使仍多人持反对意见,这也是很令人振奋的案件进展,而关于该录像的观点语录:

Laura:

<这是一场对一个16岁带智力缺陷的未成年进行的强制性、非自愿审讯。>
<也是一场欺骗性审讯:1.无代表律师在场;2.口头承诺甜头引他说出什么。>
<警方以最坏的方式拿到这最可怕的证据。>

Judge Wood:

<这种调查员审讯方式令人发指。>

Judge Duffin:

<走司法程序时碰到假供词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这种带心理操纵的审问技巧得出的供词在任何法院都不能被承认为这是自愿供认得出的证词。>

Judge Hamilton(反方):

<Dassey的供词似乎是一种负罪感的产物,调查员用标准的非强制性的调查技巧温和地从他那里得到的,并无过错。>

而最终全体法官审议这个上诉最终判决Brendan维持有罪,在纪录片中表观描述为Laura口头辩论落下风导致最终失败,具体细节缘由除引用法官语录无法进一步得知。

纪录片Brendan案件中值得注意的是两季为止Brendan本人并未接受过任何直接采访,他的声音基本来自监狱监听电话(S1)、从Barbara手机录出的监狱电话(自愿录音)和庭审,很可能是代表律师强烈不建议他本人受访,这就令观众难以洗刷他第一季供认录像中和被监听时“口不择言”下自己时而供认有罪时而反驳颠倒错乱事实的差印象。所以我自己两季看下来倾向Brendan带有负罪感才不主动参与纪录片拍摄,极有可能是协同犯罪的一方,再经过第二季Bobby嫌疑被提出后令我态度更加偏向这个猜测。Brendan在录像中提到的卧室、车库和车厢等犯罪点,带来令人兴奋的脑洞:究竟是在谁家的卧室、谁家的车库、谁家的铁桶?


第三部分 纪录片两季对比(实为本季吐槽→ →):

1. S2比S1更多亲人生活录影和电话,主题为无辜和展望,亲情牌用到第二季已经起不到激不起观众同情怜悯的水花,反让人认为是无效内容裹脚布(第一季还有许多监狱监听电话有效信息);

2. S1 Brendan描述的矛盾故事主导了全季叙述方向,S2中Kathleen策略性成功主导了全季叙述方向。K方:反正目前为止谁都没有事实基础,这次就看谁更接近事实基础!按照Kathleen逐点逐点接近事件真相的尿性看,拍摄素材够再战4/ 5季;

3. S1集中在Is that really they did that,S2集中在 How to get them out; S1为观众提供一个平台摆放摇摆态度的天平,S2中Kathleen在暗暗为观众隔绝这个平台;

4. S1两辩护律师浸淫在警方以Brendan供词编织的混乱凶杀网中,苦苦挣扎着推翻这些所谓的警方“证据”;S2中第五集甚至开头起就走出了这个掘头路:Kathleen不止挖掘出新事件真相,更将纪录片第五集引入更精彩的点——挖掘新嫌疑人

【这里想到律师啊检察官刑侦剧,tvb的日本的随便举,以木村的Hero为一般刑侦律政剧代表吧,市面上律政剧其实大多都开头已有嫌疑犯,主角查证下将疑点成功转移到另一个嫌疑人,主角剥除编剧制造一层一层悬疑面纱,最后还原真相原来嫌疑人不是最初的他,这么演的肥皂剧的收视才有保证。哇,现在看来该纪录片在本季是100%跟着一般的律政剧台本演,一点意外都没有呢,正好在第八集引出Bobby嫌疑将纪录片带到一个肥皂泡点!】

再吐点小槽:

1. 跟着纪录片的火起的Avery家族后院起火次数也很多,毕竟想红的人太多了,第一季Brendan最先的公诉律师面对镜头和他面对他客户讲述案件是俩码子态度;两季中Avery的新旧女友,新女友提供了那么多新狗血煽情素材但大概没能料想自己在第二季中那么快的一集下线;Steven的表姐我看了那么久也不明白单独采访(未与A家族聚集拍摄过)的意义;

这部分跟着“炒作”的中老年代表居多,’Cos they are old enough and get nothing to lose;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Steven子女未曾在庭审以外露过面,侄女倒多(照顾双老)。)

2. 前检察官Kratz也来蹭一波案件热度召开记者发布会和预定出书赚走一波美刀再说也有点无耻,侬不是因个性骚扰短信被迫辞职了吗,大概退休养老金没拿够。

3. 这波蹭新鲜出炉的Netflix挂的中文字幕看的,是AI翻译的吗,太渣了,只能怪我英文渣又不算太渣,state在这纪录片大多明显表示的是州政府/司法部门一方,被翻译成国家……Trial attorney被翻译为评审律师……还有更多人工智能翻译在中文字幕等着大家探险……


第四部分 最后总结陈词我个人对案件的看法和态度:

两季为止,Steven面对审讯、审判、受访镜头、电话对话、监听时神智清醒、口齿伶俐,积极、清晰回答该答的话没说不该说的话达到自己的目的感化观众,从不踏错一步,你可以说是本身无罪才得满腔自信,也可以说是多年沉淀懂得隐藏阴暗面阳光地接受舆论审判(从85年起);反观Brendan从未受访,供认录像和监听矛盾颠倒的糊涂供词带来的负面形象,你可以说是无罪,这是智力缺陷,也可以说是负罪感重重压身的结果。

本片名是制造杀人犯,加上强奸案被冤枉18年这个案子,为纪录片贡献三个案件两个主角,Steven被制造两次,Brendan一次。从片名就能知道制作方对案件的偏向态度,回想第一季片头介绍Steven为智商70左右的普通青年,不能缜密犯罪,从这里就吸引了千万观众进坑,待机看苦情剧(包括我),但通篇看下来,一季不够两季来凑,Steven竟是整家族说话最具思考力的,说两点:第二季Ep10中Barbara和Scott的难听谩骂他竟然hold住了;还有Ep10 动议被撤销后Kathleen与Steven商量向法院请示已和检方达成同意证据听证的口头协议以撤销动议被撤结果,但K认为要先跟检方达成书面协议再有动作,电话中的Steven回答:对,因为不能让法院以为我们走检方后门,想到走后门这点Steven比我想的快多了,惭愧。他完全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智力低下,第一季的片头激起了多少观众的泛滥同情心,第二季可以说耗尽了我大半的同情心,但对真正智力缺陷的Brendan的同情是一直在线的。逐渐看下来制作方有失客观性的纪录片,摆准心目中的天平还是挺难的,从第一季结尾我看法是Steven有罪、Brendan从罪(隔太久难说明白原因),到第二季结尾我看法是倾向Steven无罪、Brenden从罪,Bobby有嫌疑,以下详细说原因:

“同一罪案两名被告,当一个被告的案子开始崩溃,这样有利于瓦解另外一个被告的案子。”——Kathleen Zellner

相当同意这一句话,假设最后的最后Brendan供词被7th巡回法庭驳回宣判他无罪,那Kratz最初开的记者招待会就会真正成为两案中的搅屎棍(路人我认为那场很有先入为主的意义,奠基了我对整个案件态度),然后进一步瓦解公众对另一案中Steven的原有罪审判信心;前两次B案的上诉成功是使人态度摇摆不定的。然而没有假设,最后的最后,17年12月,B方还是输了,挺司法系统的我一如既往相信法庭给出的最终判决,Brendan仍是有罪的;另一方Steven在整个纪录片表现太无懈可击了,又Kathleen给出了一些(不是全部)让我十分信服的新证据推翻检方指控,再有Danny指向Bobby也具信服力,所以综上我的态度:Steven(有罪可能性↓),Brendan↑,潜在嫌疑犯bobby↑,Scott↑。


▲如果看官您在我的长评中找到赞同点的请点下[有用]按钮吧~▼

 6 ) 完全无关的点:Kathleen阿姨的整个衣橱都好好看

是的,我很浅薄。日理万机的Kathleen阿姨,在Law & Order前线不懈战斗之余,也没有忘记给我们带来一场充满女性力量的视觉盛宴。Kathleen阿姨的着装风格,有点类似傲骨贤妻里Diane Lockhart,剪裁廓形中规中矩,但是用色大胆(相对于着装保守的律师界),配件突出,喜欢职场风的matchy-matchy。很可惜由于拍摄机位限制,下身跟鞋子看不到。但是光看上身已经是一道风景了啊同学们。同学们,这么聪明坚定有力量,有良知有温度的阿姨,还这么美而且爱美爱生活,你说我们能不努力嘛。

1. Kathleen阿姨的配件真的是毫不马虎啊。比如这一天她穿了一件婴儿蓝的皮(?)外套,然后用白色混金手表,白色混金珠珠项链,还有完全同色的宝石(Opal? Aquamarine?)戒指,最后点缀了有点活泼跳脱的粉色指甲油完成整套搭配。

2. 难度好大的蓝皮衣,阿姨居然也Hold住了:黑珍珠项链的内敛典雅,中和了这件皮衣藏不住的张扬骚气.

3. 同学们,阿姨用墨镜match衣服的统一配色方案,你学会了么 (万能爆款大金链子上线,力量感就靠它了)。

4. 阿姨蛮喜欢Matchy-matchy的:西装外套的颜色还跟内搭印花的颜色配上了。大胆蛇皮纹不要怕,当内搭穿就好了。

5. 看起来就很贵的粗花呢外套,混金线面料跟霸气织金项链呼应。

6. 毛茸茸的贵妇凯瑟琳夫人惊鸿一瞥。高糊图,但是藏不住这件暗紫外套面料低调华丽的花纹(brocade还是神马啊实在看不清),魔鬼在细节里。

7. Kathleen阿姨出外景也要做一枚好看的女纸。这种絮棉衬里外套但是配针织袖,避免了一般puff jacket的臃肿感。正红色好好看哦,同学们你们要知道,能投资一件国之重器的外套还是正红的,那一定是对黑灰白蓝等中性色已然过尽千帆的仔。

8. 职业需要,Kathleen阿姨是Blazer爱好者,集满一只彩虹。就说红绿两色吧,虽然红绿依色度饱和度不同有千万种,日常最 (容易) 好看的还是属于圣诞节的那两种,下面由Kathleen阿姨给大家示范。

9. 阿姨在威斯康星寒天冻地里也是需要穿实用而无聊的黑棉服的,但是阿姨用帽子围巾让搭配不无聊起来。

10. 没什么特别的,单纯觉得阿姨的项链很好看,以及觉得这个妆容表情其实epitomize了Kathleen阿姨作为律师的工作态度,精明强干滴水不漏,但是对受害人和家属又特别耐心温情。

如果说第一季的punchline是,天哪我都要窒息了他们居然还能还能这么干,是一次次感到伦理道德跌得粉粉碎的心灵震撼,是对财富、权力、智识的分化悬殊如何共同酿就了这场悲剧的反思,第二季向我展示的,则是法律的种种运作细节。正义的法律大厦貌似已经建成,然而立法、司法、执法之间的角力追猎、对何为正义这一定义的修补却从未停止。貌似政治正义的立法有可能是挂一漏万,新科学、新观念将如何改变法律的运行,如何向抱残守缺的保守势利发起冲击、引起震荡与反抗。

然而其实归根到底,问题还是会回到那个当下,那就是你,在案发现场取证的你,向他人举起屠刀的你,了解到一个人曾经被法律制度如此不公正地凌虐从而产生了拍一部影片的想法的你,在沙发上观赏本剧感到出离愤怒快要窒息的你,尽管你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教育背景,在每个当下,决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对待你的智人同类,希望用你的生命达成怎样的使命。Be sympathetic, be sensible, be righteous, 这些特质曾经在进化意义上让人之所以为人,愿我与我的智人同类共勉。

 短评

这只能说是一个悲剧故事。在这么多年之后Zellner再去找能证明无罪的证据很难,特别是当时检方对犯罪现场的调查很有问题的情况下。一季下来,她能做的也就是找了检方的漏洞,及提出新的假设试图来推翻当年检方对谋杀事件的还原。从始至终她都无法找出任何关键证据来洗脱Steven的嫌疑,那么多重复实验、专家证人的证词都是间接的,推翻这种谋杀案的定罪用这些间接证据远远不够。再加上案子已经变得政治化,县里肯定不希望承认自己当初抓错人,所以会千方百计阻挠上诉。还是很心疼Brandon,你能看出司法系统对底层人民的不友好,不管怎么样,他当时致命的招供注定了他的命运,搭上了他一辈子的自由。最后还是希望真相最后能大白于天下,也许十几年之后,某样证物会奇迹般的出现,还原真相。不过即使真相大白,这两位失去的自由却永远回不来了。

9分钟前
  • VincentP
  • 推荐

做了18年冤狱再次因谋杀被囚如今已56岁还在为“无罪”抗争挣扎的人的人生,父母老的有可能等不到他被判无罪的那一天,一路上诉一路失望。斯蒂夫作为穷人,当年的律师太弱,如今因为纪录片火了,他得到一位有能力的新律师,对比之下当年一切所谓的证据都经不起细节的推敲,而如果他是被陷害,检方和警方对各个证人的胁迫和诱导乃至整个上诉过程中法官们的官官相护和压迫感都令人不寒而栗,片子很隐晦,那个3600w不容忽视,数目是一方面,警方也怕效仿斯蒂夫的人接二连三出现吧,颜面何存?而如果无辜也说明真凶逍遥法外有可能实施其他罪行。作为观众主观的感觉那个16岁长相酷似阳光小美女的保罗达诺的侄子,所谓的帮凶,尽管身材壮硕却十分内向羞怯,想象不出他会帮助舅舅杀人。目前还在抗争,上诉到最高审了,期待第三季给出圆满结果。

10分钟前
  • 瑶瑶
  • 力荐

第二季开篇非常巧妙地正面回应了之前大家对第一季的质疑(比如遗漏事实,忽略一些证据),并且第二季由此改进了说理风格,拜Zellner所赐,所有论据论点都是以非常理性非常科学的方式摆出。Zellner律师简直职业典范。至于Steven到底是不是有罪,仁者见仁吧,纪录片作为“无罪派”意见,在完成度和说服力上做的是很出色的PS. 有必要明白纪录片不是Journalism,没有偏颇记叙事实不是纪录片的责任,引发思考才是。《制造》没有故作上帝视角暗示“本片记述的是绝对事实”,为的就是给观众以思考的的空间吧

15分钟前
  • goodboiloic
  • 力荐

其实从第一季到现在没有什么大的实质性结果,就是汇报一下进展,甚至Brendan在最高法拒绝接手之后就已经基本完全丧失脱罪的希望了。看完之后依然很唏嘘,整个威斯康辛的公检法部门还真是“沆瀣一气”,而因为这个案子本身的影响力巨大,其实也在无形中反噬着Steven和Brendan被平反的机会:因为政府和执法部门并不愿意在如此大曝光度的案子当中认错、认输。换成一个不那么出名的case,如果被律师揪出这么多漏洞和错误,可能法院和检察机构早就直接释放当事人了。Steven的律师Kathleen真的很厉害很厉害,非常sharp非常有经验,希望她真的能turns everything over。

16分钟前
  • zykmilan
  • 推荐

本以为第一季律师很努力了没想到现任律师凯瑟琳更拼,基本把检方提出证物疑点全部过了一遍,前半各种实验特别好看,但在某一点之后她似乎完全不怀疑委托人了因此全部推理都站在不质疑的立场上,提出其他嫌疑人过于臆断,在法律程序里提出可能性当然没问题假如能争取到重审自然可以辩个究竟,但目前单方面媒体发布造势似乎不够道德毕竟傻傻的观众还挺多的。侄子翻案官司科普司法流程,SA的案子看来不到联邦层面估计没指望,3年拍个续集太快了十年一部差不多orz 这季用Avery一组家人悲剧煽情成分也很重,这些我都自行过滤,还是关注案件吧。这剧的名气对被告一家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若非第一季他们请不动凯瑟琳,但也因为剧的热度让案件上升到州的名誉高度混入了政治因素,威斯康辛州骑虎难下翻案反而困难重重。

17分钟前
  • paradiso
  • 推荐

太难过了,不是因为某个人受到的不公待遇,也不是为了某一个无辜的生命枉死,是明明都那么努力了,却只能凿开冰山一角……到底是茫茫黑夜中费尽心力拨开迷雾寻找真相,还是本来真相就在那里却渐渐被黑暗深埋永无天日?真希望不要再过一个三年又三年还是举步不前。最后一集的验尸官让我泪目,“我本该支持特蕾莎,现在却内疚辜负了两个人……”ps:其实看完心中对KZ找出的漏洞也有疑问,比如并没有引擎盖取样,取而代之的是腹股沟取样棉棒的论断,引擎盖抹一下难道不会有灰尘不会脏?和在身上抹一下能一样?emmmm……总之真迷啊……不过纪录片的好处就是可以带上放大镜从只言片语或者某个表情观察每个人心里都有的秘密,哪怕是戏精也有破绽。

21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女装凯文贝肯,天降大神个人秀。导演挽尊秀。

25分钟前
  • ┢落┦
  • 还行

第一季是万千信息中捋顺线索娓娓道来,第二季是跟紧态势时刻追踪,观剧心态上还是不太一样。因为已知这件被纪录片推高关注度的案件但凡有重大突破都会被新闻“剧透”。律师们依然在努力,因为这个案件是现在进行式,只盼望有一天我们能亲眼目睹真相大白,也能看到环境真实的改变。

29分钟前
  • 井戒
  • 力荐

最让人心痛的一刻是Steven Avery的父亲忘带ID知道无法给Steven过生日后无尽的失落

31分钟前
  • ly330
  • 推荐

如鲠在喉。两位女律师是good fight里的本尊了。

35分钟前
  • Choux
  • 力荐

真相逐渐抽丝剥茧,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和新的证据披露出令人震撼的现实,当然是对于事件本身的震撼,不是所谓的虚构艺术的洗涤。纪录片提供了对真相剖析的视角,以及永不妥协、科学求证、合理猜想的法律精神,对无辜受害者的家庭是充满人道主义的关怀。它引发的是对于司法、公正、真相的极大深思,因为取材于现实,所以现实的力量也更加震撼,影像无法折服我的,现实可以。

36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力荐

第9集两条线各自展开至高潮,第七巡回上诉法庭的录音非常有分量,联邦大法官水平果然很高,第一次看时思路没跟上,又听了好几遍,法官把涉嫌胁迫的执法问题,拓展开来,引至针对弱势群体审讯方式上,最后从立法角度予以坚决否定(法院不是立法机关——"you must lose"像极了罗伯茨大法官关于同性恋婚姻合法的dissent),Larah太嫩,直接钻套里了;Zellner是老鸟,在这一季中对案件的处理方向是非常正确的——如果不是Avery,那么到底是谁?然而找了许多线索,却只能作为猜测的依据,没有直接证据,只在这一集里很有戏剧效果地把矛头对准了the Dassey's和被害人前男友,并提出了第一个有说服力的潜在证据(Bobby为避免电脑文件曝光而作伪证),但取证难度极大,还是无法撼动

39分钟前
  • Poros
  • 推荐

看完第二季开始觉得Steven有罪的人赶紧闭嘴吧,靠Teresa几进几出Avery家脑补犯罪故事?Kathleen Zellner的推导缜密清晰就被你们一笔带过了?只不过案件年代久远,缺乏直接证据才是被申诉驳回的的最主要原因,地区法官或许被施压不愿接手烫山芋,种种地方警局劣迹,公检法的相互包庇让人心寒,更让人心疼的是Steven的老父母,不管Steven能否翻案,他的生活再也回不去了。

43分钟前
  • ▲Monody▼
  • 力荐

拍摄的进度不再多年累积而变成实时追踪,就具有了更切实的意义:埃弗里、达西和周遭的人共同在这个巨大又混沌的泥沼中挣扎,定罪只是个开始。看完首季之后的感想在现在进一步的得到强化:埃弗里是否是真凶从不是最关键的议题,而是当弱势个体遭遇到体制性制度化的碾压时,其他人应当保持何种态度。

4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Season 2, presented by the law firm of Kathleen Zellner

49分钟前
  • Fantasy
  • 推荐

第二季:四位杰出女性的革命之路。力图还原正义的女人们一个都没放弃,只用十小时看纪录片的人有什么资格叫停或是替Avery按头认罪呢?

51分钟前
  • IЯIS
  • 推荐

确实没什么必要再拍,大家看新闻都够了吧。【假如有一天我在美帝犯了事,需要Kathleen Zellner来救我

54分钟前
  • Redux
  • 还行

凯瑟琳律师是唯一的赢家。不要再继续下去了,快成闹剧了。

55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天下乌鸦一般黑,天朝出这事不会让人知道,美帝就算真杀人了,也可以逃脱法律《纽约灾星》

59分钟前
  • 午眠羊
  • 推荐

两季二十几个小时的纪录片展示的还是冰山一角,有太多太多的信息没有透露出来,但是彻底被K.Zellner征服。相信KZ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取得胜利,也希望Kratz,Lenk,Molburn一众人一定要苟活下去,为他们做过的违背正义的事情付出代价。

1小时前
  • hakimo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