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清康熙年间,由于三藩作乱,內忧外患,清廷政权处于摇曳之中。三十年后,七阿哥胤礽(马景涛 饰)在康熙(刘德凯 饰)精心培育下成为皇储,父子俩虽说对时政常有争执,但皇阿玛仍有信心把他培养成大清的皇位继承人。觊觎皇位心切的是大阿哥、四阿哥(赵鸿飞 饰)、八阿哥(黄垒鑫 饰),他们身边都有权高位重的支持者,加之重臣明珠(徐敏 饰)与索额图(郑天庸 饰)长年争党的复杂因素,胤礽身边无时不涌动着你死我活的竟争暗流。前明皇子朱慈焕(高明 饰)被慕天颜(李国华 饰)告发,四阿哥为利益出卖红颜知己,一桩桩一件件图谋皇位的人间惨剧时时上演着。终于,康熙与胤礽积累已久的恩怨爆发了......
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熟悉的陌生人清白2020宇宙护卫队:风暴力量雌雄莫辨德云社张九龄王九龙相声专场太原站圈套2014特别篇原来我很爱你说起秘史、野史,以前我一直认为是截取几个正史上的内容,再把坊间流传添油加醋,串联一番胡编乱造一番不就成了么,那不是放给闲来无事的中老年妇女们打发时间用的,实际上一味误人子弟么。反正我是这么想的。基本上那些清宫宫斗剧也一部没看过。
但问题是你要想补完马教主的戏舔完他年轻时所有的颜,怎么也躲不开这几部秘史吧。那就从反响最平淡的《皇太子秘史》开始吧,毕竟小时候懵懂无知,曾经好奇心爆棚,关于康熙康老师九子夺嫡和太子两立两废的故事还是挺感兴趣的,多有戏剧性多劲爆到底发生了什么啊,八卦是人类的劣根性,八卦和猜测总是使人兴致高昂。
既然是改,就要改得匀改得妙。发挥想象力,就要编得合情合理。哪怕让观众明知道是瞎编的,也要像一部认真精致的用心文艺作品,让每一类人看了都能结合自身的经历有一部分共鸣。在边看边想的过程中,一方面看到那些实际发生师出有名的部分感受下表现得好不好,另一方面看到那些天马行空肆意杜撰的部分圆得是否巧妙真情真性。从这方面说,这部剧是编得比较到位的,我的共鸣点主要是关于康熙和胤礽的偏心眼父子之情,觉得编得特别巧妙,让人颇有触动。
正好这段时间跑步时会看看小破站人大清史研究所毛立平的《细说紫禁》系列,毛老师温润地娓娓道来结合实录删删减减冷冰冰的纂修体语言,正好相得益彰。再加上之前正好在读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的《细说清史》,横竖左右可以细细分辨认真思考。黎东方著作里庞大的信息量和细致入微的琐碎经常让我想用一条结实的线把所有珠子穿起来戴好。常常在晚上做梦时都在跟着通漕、治黄、打噶尔丹、战金川,对入关以后的满人统治有了比以往全面深切的认识。截断前清的战乱频仍、铁蹄残杀和后期的内忧外患,从康熙到嘉庆的这段历史处处体现着封建王朝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艺术和艰辛。而以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皇太子胤礽这个人物线索,颇能见微知著管中窥豹,将整个部落皇权的巩固和僵化做个理性的分析掌握。
剧情简单来说,就是胤礽是皇后赫舍里的儿子,他出生时他的母亲当天就死了,康熙五天五夜不吃不喝,悲痛欲绝,在胤礽仅一岁七个月的时候就立为太子,自己亲自留在身边抚养成人教书识字。在以往的皇朝里,皇子多是有皇后妃嫔抚养,由皇帝自己亲自抚养教育的还真是史上少有,可见康熙对胤礽的重视和爱护程度。 其实康熙不只对胤礽,对自己的儿子们都格外重视日常教育和感情的沟通,这大概和他自己幼年丧父渴望父子亲情有很大关系。康熙特别喜欢和儿子们互通书信,互诉心情沟通情感,特别是给太子胤礽写的信,作为一名现代人我都觉得读起来真是肉麻。比如康熙三十五年,他亲征噶尔丹时就写信给胤礽说要他寄过来几件衣服,要胤礽穿过的旧衣服,原味的,以便想念儿子时可以穿上。
康熙一方面是慈父,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鸡娃。这个鸡娃的程度还挺让我震惊的。他请张英、李光地、熊赐履当皇太子胤礽的老师。对于皇子们,每个都是每天早晨寅时起床进宫去上学,寅时,算算可是凌晨三点到五点啊,到了先自己预习,卯时,也就是五点到七点,师傅们陆续来了,开始正式讲课。上午蒙汉满文化课,下午骑射,晚上科学课,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年皇子们全年无休,只有春节和自己生日那天可以休息两天。康熙说自己小时候读书都是每篇文章读个120遍,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对于体育课他也是要求严格,包括每年木兰行围时都要带上一堆皇子,康熙三十一年行围,才9岁的黄九子胤禟大病初愈,康熙就拉上他去打猎,有头熊一定要让他射击。每次的亲征,也是带着几个儿子,和将士一起风餐露宿。另外,康熙很重视学习西方传教士带来的科学知识,每天都把南怀仁这样的传教士召入宫和皇子们一起学习,一次康熙在亲征噶尔丹时观测了月食,写信让京城的太子胤礽将他那边观测的情况发过来,和自己观测的情况进行对比。这就是古早的父子科学小实践嘛。
而这样的父慈子孝,最终还是暴露出了根本的问题,一切以崩坏告终。胤礽在康熙三十五个儿子中,虽不是最能干的一个,却不能不算是最好的一个。他满文、汉文皆通,也懂骑射,在康熙三十五年第二次亲征噶尔丹时,留守京城处理各院奏章井井有条。但在康熙四十七年时,康熙在行围时召集诸王大臣,宣布太子罪状,边哭边说,说完自己倒在地上,当场把胤礽给废了。后续因诸多事件,把皇长子胤禔和皇八子胤禩也处理了。在康熙四十八年,康熙重立胤礽为太子,四年以后却又把他废了,把他禁锢在咸安宫,不许与人来往。康熙曾说:“胤礽仪表、学问、才技具有可观,而行为乖谬,不仁不孝,非狂易而何?”又接着说他不是得了神经病,而是交了坏朋友,“凡人幼时犹可教训,及长而诱于党类,便各有所为,不复能拘制矣”。其实说穿了,太子两废的问题出在三个方面,一是被立太早当太子时间太久,从小被宠大,难免恃娇成势,渴望权力。二是结党问题,太子党集结而成,皇权岂容分割?自然会引起康熙的不安猜忌。三是康熙儿子众多,一个个都被培养成精英,岂有安于人下之理?野心和权谋的矛头自然都指向了太子这个众矢之的。基于以上原因,父子渐生罅隙,互生猜疑,在处理了皇太子的叔姥爷索额图后更甚,终于导致破局。但根本的根本,我想,还是当时清朝王权统治政治制度本身的问题。
康熙的偏心眼我是理解的,长辈对几个孩子里的其中一个偏心是没有办法的,是人就会有喜好,可能觉得他好他就哪儿都好。在这部剧里,胤礽之所以受到康熙的偏爱,一是他是自己青梅竹马的皇后赫舍里所生,二是确实非常优秀有才华,性情和自己相像重感情,三是自己从小带大,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每次康熙给胤礽找台阶下的时候,一方面觉得好笑,另一方面觉得真是心酸。康熙希望的太子是和自己一样以江山社稷为重的好君王,但太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性情,渴望自由和独立,自然无法做一个父亲的复制人。同时,皇帝最在意的是自己的权力,任何有可能威胁到自己权力的人都不能放过。所以,他一方面打鸡血般的刺激儿子们,让每一个儿子都战战兢兢,另一方面他又怀疑着自己的儿子们,不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政见和朋友圈,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实在是太难了。
好了,说完这段大概的过程,说回电视剧本身。全剧里太子的人设是和历史有出入的,历史上胤礽是全面投身于争权结党的,剧里胤礽却成了超脱世俗向往自由至情至性的人,不能说编剧编得不好,这样的个性前后表现得非常丰满,也很合理,但毕竟在充满了权谋的故事里,有些太超脱于世俗了,表现出来很空中楼阁。但即使是这样的角色,马景涛还是演得很好,赤子之心,不容易。而康熙这个人物塑造得格外丰满,刘德凯的演技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剧里看完了我最心疼的竟然是康熙这位老父亲。全剧几段表现父子感情、冲突的戏都是精华,特别好看,马景涛和刘德凯虽然都是台湾演员,但久经磨练演技确实高,对起戏来特别过瘾。这种父子情真的感人。剧里有几场太子喝酒烂醉的戏,我觉得演得特别好,演出了太子的狂态和痛苦,让人感同身受。
至于胤禛这个角色,因为历史滤镜太厚了,不知为何网上有一群喜欢雍正的粉丝出没于各个影视剧中,坚持认为雍正是清朝最好最英明最勤奋的皇帝,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对的,这个本没什么,主观想法可以理解。但一直在本剧中狂刷赵鸿飞太帅了,由此带走三观,认为胤禛才是全部剧的灵魂,这种为了权力牺牲亲情爱情的行为太帅了,还有那些什么四爷紫英CP粉脑洞大开的,就无法苟同了。其实这剧的立意表现得很清楚明白,不仁不义背叛父兄爱人背地里搞权谋的人是不值得提倡和同情的,也许他夺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皇位,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这种行为本身并不值得人尊敬和认可。这种人个性通常也多疑、恐惧、孤独、专制,在影视剧里是合理的,但实际生而为人,该有什么样的人格,该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再清楚不过了。另外还有狠吹赵鸿飞演技的,怎么说呢,我觉得赵鸿飞演得确实不错,孝庄秘史里多铎的真性情也演得到位。但觉得表现在年轻演员里很合格,但没觉得特别出彩,和刘德凯、马景涛、徐敏、郑天庸的演技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胤禛的很大戏份完全是戏剧人物本身的矛盾冲突强烈而带动的,也许这对于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演员来说是正常的吧。还有戴娇倩,尬演。前半部分实在是演技拉跨,声音嘶哑、演技单一,感觉和男主角没有任何的cp感。而胡静,在孝庄秘史里好一些,在这部剧里,因为是女侠,说话刻意咬着后槽牙说,也许是因为南方人,词语后半部分的尾音都是没有g的,作为一般人来说是无伤大雅的,但演员的台词听起来就很别扭,对比台湾演员刘德凯、马景涛和同是南方演员的邬倩倩的字正腔圆就感觉特别不专业。戴娇倩的台词问题是根本没有演技,胡静的台词问题是说得过于做作。演得好的是索尔图郑天庸和明珠徐敏,老演员真是演什么像什么。最值得一提的是舒畅,那时候她也就是十七八岁吧,演技却比众多青年演员强得不止一星半点,表情、台词、情绪都特别到位,这就是天赋吧,她的灵气在云儿这个角色上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常常觉得,云儿和太子对戏特别自然特别好。所以cp的舒适度和年龄无关,主要是演技水平是否匹配。
说回现实,我们现在的父母带孩子,大多就和康熙一样,亲自带娃,从衣食住行到教育锻炼,又都是一个或两个,孩子不多,都是一手包办亲身躬行,投入的心血和感情自然就满。难免会有很多误区,第一是父母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经历去培养孩子,非让他做到自己眼睛里的好,自己能做到的要孩子也必须做到。第二是忽视孩子的自由性,不承认孩子与自己的根本性不同。第三是不信任孩子,放不开手,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太看重自己的位置。第四是盼望感情上的回报,期望孩子能以自己对他的情感来反馈,忽略了孩子是社会性而不是家庭性的。
我现在渐渐觉得,作为父母,你对孩子投入的感情,孩子是能感受到的,也能潜移默化,这就足够了,不能要求太多。但教育还是要言传身教,如果父母本身品行不端、为人不善、懒惰狭隘、做事算计、思想不开明、文化水平不高,你怎么还能指望孩子自由、勇敢、博学、善良呢。另外,引导训练孩子去独立思考、强健身体、自由选择非常重要。他是社会的、是属于他自己的,父母只是他早期的引路人罢了,他自己的路毕竟要靠他自己的双腿去走。最近,也许是自己懒,没有怎么管家里的孩子,却觉得她成熟了不少,身上的闪光点也越来越多,让我佩服。她的乐观豁达、自由奔放和强大的幽默感、艺术感知力包括强大的身体能力都令我望尘莫及。但与此同时,自己身上的那些缺点也在孩子身上惊奇的一再显现。
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真是如此。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赵鸿飞老师作为一个演员,在出演皇太子秘史里的男二号时对角色的揣摩和体会,我觉得是特别精准的。他的表情他的神态和肢体语言,都营造出极好的氛围来塑造胤禛的角色。不甘心而隐忍,工于心计又善于演戏,有城府也有真情。
多一分则太苦太涩(点名批评吴奇隆),少一分则寡淡呆板(点名批评何晟铭)。油腻的老演员演戏太刻板缺乏创造力(本剧里没有,我说的是别人),年轻的新演员又浮躁而且笨拙,所以面瘫、发呆等等不走心的表演让我不知所云。(点名批评杨幂,赵丽颖,赵又廷,杨洋)
陆游有一句诗,“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赵鸿飞的戏能演得这样好,也是他对台词背后胤禛的所思所想揣摩得精细。台词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句话,这背后的潜台词特别有意思。
本剧虽然是个恋爱脑玛丽苏剧,但是里面蕴含的人性的挣扎、斗争和渴望、取舍,我觉得确实是有深度有高度的。
紫英问四四为什么救她。四四笑而不语转头看向别处。
紫英看出来了四四那段冠冕堂皇的话实在太漂亮,她没有轻信反而疑窦丛生。这里其实她就已经开始懂我四了,知道他没那么简单。可是四四毕竟是她的救命恩人。她还是存有感激之心的。
四四为什么要救她,而且还拼了命说服康熙留下紫英别放了她?因为留下紫英,就是留下康熙和太子的分歧,他就有机会把这个嫌隙鼓捣大,把太子的形象败坏。他才能有机可乘。
紫英问要怎样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他说他要的东西很贵重。这里虽然是在撩妹,但是感觉他话里有话。这个贵重说的不是紫英这个人,说的是皇位。紫英是皇帝和太子之间难得出现的一个分歧,心机四四怎能放过这个绝好机会。
四四要紫英没错,是为了借她的存在搞坏太子夺位。
……其实四四前期就是不安好心。要紫英的名字,也是为了防止紫英鲤鱼脱得金钩去,摇首摆尾不再来。毕竟四四是个很会搞事情的人,好不容易有件事可以捣乱太子低位,这条线索万万不可断。
紫英此时神来之笔地问了一句,“如果你是你父亲,你会怎么处置我?”她本心可能就是对清朝皇室人的试探,摸清楚他们到底是什么人,毕竟她还是想要行刺。
但是她问的恰好撞在四四的心坎上,他恐怕天天做梦梦的都是怎么当皇帝。不过这具体又临时的问题他倒还真没想过。
但是他喜欢支配别人,要他乖乖听从紫英这个行刺之人的提议,是肯定不可能的。呵呵,驯服你,不就是享受别人对他的服从吗。四四对别人差不多都是这样,操控别人,主宰天下。
话一出口,一语成谶,他本来也许就是随口一说说出自己的本心。但是后来有意无意都在驯服紫英。他在紫英面前还真是够真。
紫英结果听岔了,以为是男女之情的驯服,四四要驯服她做老婆。(之前被救,也是误会四四就是出于本能救了她。其实四四哪有本能,他的本能遵从于他的理智。他的理智就是要保住紫英,寻衅滋事)
草……这个又羞又急还带着被冒犯的愤怒💢莫名让四四心情很好。他半真半假说出自己的真心,谁知点到了紫英的较真之心。哈哈,比个高下的好胜心,为他们的羁绊埋下了伏笔。缘分真的就是,一个人抛出的梗,无意中被另一个人稳稳接住。
紫英和四四的接梗抛梗,真的严丝合缝,soulmate。
问如玉认识不认识王紫英。哈哈。这多方求证,善于抽丝剥茧、事事联想融会贯通的能力,真正精明。
哈哈哈,四四真是无时无刻不在judge别人,爹味十足。出来吃个喜酒,也要对别人的婚事和太子妃评头品足。内心戏max。这么喜欢论断和看透别人一举一动,不当皇帝真的可惜。
三言两语就把八王爷的优势劣势点得清清楚楚,妹的,苦心经营的人是你吧!平时若不留心,怎能随口就说得透彻。言下之意你就要做到天衣无缝,无迹可寻啰?
他对王妃说过真心话。他想要王妃也尊荣。可惜王妃志不在此,跟他妈一样,只求苟住,无意至尊。他也没法明说,也懒得强求。毕竟王妃和他妈都不重要,皇帝老儿和太子大臣谋士们才重要。
只是感情上无法得到支持,还是会郁闷。哈哈哈!没关系,你女朋友就要上线了。
心怀抱负,并不是自高自大。这里他对王妃说的吏治态度,其实是对晚宴上他妈问他们的治国方略的回复和补充。晚宴上在演戏,回去自己想了想,也是有想法的。想和人说,有共鸣,相互砥砺,获得信心,confident(英语里,这个词既有信心的意思,也有知己的意思哦!很强吧,知己确实可以带来信心,带来力量)。
后面又一通judge康熙和太子,哈哈哈,嘴炮四爷。但是我真喜欢这样的,优势劣势解决办法条分缕析,确实也和紫英恩怨分明的性格契合无比。都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也是水至清则无鱼,情深不寿慧极必伤的人。
还鄙视八王爷驯服不了老婆。哈哈哈笑死我。这一段痛彻心扉,深入骨髓的灵肉之恋,竟是缘起戏言和好胜之心,真是命中注定,性格所致!
点评太子妃为太子要拆散如玉,明相太子妃皇帝之间互动,和所思所想的琢磨也是料事如神。
他言语中不乏赞赏太子妃的甩锅能力,把过错都推到那个女人头上,仿佛皇太子是彻底的被动,完全的无辜。你可想到最后一集,紫英与你当场对质,你当面撒谎,把所有的错都推到紫英头上,说是紫英引诱和欺骗利用你,在挑拨离间你们父子家庭关系。
佩服编剧老师,哈哈哈。
关于男女调情问题,老四与紫瑛在客栈里有两场戏,我是很喜欢的,正好能对得上女撩男,可以拿出来聊一聊。
第一场是老四阔别许久再次见到紫瑛之后的戏份。
这一场戏其实要从赵四爷进入客栈后上楼的那一幕说起,他上楼的背影简直了,上半身不动,光是脚下生风,手上半撩袍子,妥妥的一幕玉树临风,配上锣鼓点就直接能扮上了,衬得后面的男演员膀大腰圆,一言难尽。
接着他站在原地等人,BGM一推进来,紫瑛抬帘进入,一开扇子,这出戏就来了。紫瑛先开口,“非是名家墨宝,恐不入方家法眼。”这会儿的赵四听见后头有声,眼神从墙上的画落下来,眨了下眼睛,面上没有任何表情,只不过是在回头的瞬间皱了下眉,就把这戏接住了。就是这两下,一个眨眼、一个皱眉就完全表达出一个人物内心的疑惑,而且十分符合他的皇子形象,矜贵尊崇,要是这会儿演成个张嘴瞪眼,你还觉得这是我们大清朝的皇四子吗?
紫瑛待他转过身来又继续发问,“四阿哥手上的伤好些没有?” 语气是轻柔的,眼神还特意看着胳膊。姑娘同他阔别许久,相认后的第一句问的不是别的,正是之前她刺的伤,光这一句话就可以给男人带来无数的遐想。再次重逢,就问旧事,偏这旧事里还带出了旧情,一下子就把前尘往事同今日的会面给续上了。若是沏一壶茶,这句话就是茶前的香,非得先把香点上,要不这茶喝起来总是会差三分真味。
赵四的反应呢,又是一个眨眼,却和前一幕稍有不同,这一次的眨眼是带着嘴唇微启的,同时他那双眸子立马对焦,亮了一下。我一直觉得他这双眼睛太厉害,似乎是能配合他的情绪随意转换,该亮则亮、该黯则黯,同样有这种能力的就是女演员中的周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一点在他们二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而且他这一亮真是太灵,那种惊喜、激动马上就出来了。
认出了紫瑛后,接着那声“哎,我的天哪。”一句话像是如释重负,很好的将紫瑛提问的伤势带了过去,似乎是刻意不说就让姑娘一直惦念着。
这处设计的和他的人物形象十分贴切,老四本就是施恩望报的主,姑娘两次三番的问起伤情,如果按照俗常套路走,说上一句多谢姑娘关心,已无大碍云云,既接不住后面的人设,还会显得老四不过是一普通男人。且他对紫瑛就算再有兴趣,也会让观众觉得没那么神秘了,就是要这样遮遮掩掩才让人觉得这恋爱谈的有意思。
他这句台词也说的好听得很,先上扬再后抑,跟着坐下来,一贯的气派。我觉得老四这个形象如此深入人心,赵鸿飞的仪态要占上三成,他或走或坐,上半身永远是挺立的,而且松弛有度,没有一分让你觉得是硬凹出来的,这一点对比吴四就很有体会。
而且赵鸿飞的侧脸太精彩,他坐下的瞬间鼻梁骨高挺,眼尾上扬,嘴唇又薄,直让人赏心悦目。他接着的一幕,我每每看这段都会跟着他一块儿笑起来,他这几句台词的感染力太强,每一句话都配上恰到好处的表情,而且每句都带着笑意,直到最后一句“怎么会是你?”还微微蹙眉。不过是几句再平常不过的话,可是就让他一说,似乎没有姑娘能抗拒得了。
这厢老四把枝接了过来又抛了出去,姑娘接下就坐到他旁侧,说“我就是想试试你的胆识。”其实这句话就感觉出根本就是这姑娘想见人故意找了个由子,但是又不能让男的觉得她太主动,只好想了这么个办法。别说,招是土了点,但是很有效啊,有时候女人想要表达对一个男人的感觉,通常都是找些事来让人帮忙,屡试不爽。
而且紫瑛这姑娘还聪明在会夸,她的夸还不是直抒胸臆,小姑娘撒娇似得说你好棒,人家是打了个疑问句出去,“试试你。”
一般男人听见女人的恭维恐怕还会沾沾自喜,可是她面对的是个皇亲国戚,女人见的不要太多,要吸引他的注意力,那寻常的夸奖实在是激不起他的兴趣,这一点可以回看老四和王妃下棋那段。我们赵四爷雄心万丈的说了一堆,激动的差点儿要露馅儿,结果就换来福晋一句,“我觉得你说话的样子很好看。”赵四爷当即笑到无语,只得撂下一句,“你们女人啊……”
所以说紫瑛这手耍的很有段位,表达最重要的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没说出来的,她就妙在没直接点明你胆识不错,有种,而是让男人自己明白,自己把话给说出来,既给人留了面子,又让人觉得我是个有里子的姑娘。
而老四呢,回的也很有水平,他也不来什么多谢姑娘夸奖之类的虚招子,直接点题,“我来了。”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既回复了姑娘的提问,又隐藏了一句内心的期盼,一语双关,俩人这座灵魂的鹊桥就算是搭上了。而且仔细看他这一句回的时候神采间已然不像是个城府深重的谋略家,满满的少年气,志得意满又草长莺风,还是这双带着卧蚕的凤眼,情意绵绵、余意不尽……
紫瑛说完很好后,他就定定地看着,带着抿嘴的笑意,眼里一定是有欣赏的,就这副神情哪个姑娘坐对面也招架不住啊!
果然紫瑛被这男人看的极不自然地转了下头。老四察觉到了姑娘的不自在,忙打了个圆场,他是先做了要说话的架势,却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停顿了几秒才徐徐说来。这个处理真是太赞,要是没有这几秒停顿,会显得生硬又仓促,还真不符合他手到擒来,深谋远虑的性格。所以必须要有这个空白,一来给了姑娘缓冲情绪的时间,二来又表现了自己不疾不徐有张有弛的风度。
接着的这句问话,“怎么就入了漕帮了?”就把场面又拉回了正题,紫瑛立马就回到了原始状态,开始锋芒毕露,问他“怎么?不行?”其实潜台词就是我愿意去哪就去哪,你管得着吗?这一下其实是老四带着她说出来的,所以他接着就回:“你还是这么锋利啊!”但跟着的下一句实在好看的很,“哎,这是找人帮忙应有的态度吗?”
这句话让我想起来同学间的打闹,大家多说的都是这样的话,可其实老四现下和紫瑛不过也就见过三次,这一次还是隔了很久才见,是不可能相熟的。但这样一句话,立刻就把两个人之间的距离给拉近了,还潜藏着缕缕情丝。
紫瑛的反应也证实了这一点,“你爱帮不帮,可别指望我会感激你。”这两句对起来是不是很像班级里一对闹别扭的男女同桌,私底下暗暗较劲,而这种情况遇上幼稚点的小男生,一般都是冷处理了。但好在我们赵四爷当然不是,春风已吹,风情既已送来,自然是要解的。
头前的一句“还有这种事”这就很鲜明的表达出听懂了这是句姑娘赌气的情话,又连说了两句好,接着很绅士的说“有什么能为你效劳的?”他眉宇间的神色立马从浮笑变得郑重,让人觉得真的是认真发问,不是故意调笑女孩。该浮浪的时候浮浪,该正经时候正经,男人调情最要紧的无非分寸二字,我们赵四爷属实拿捏到位。寻常女人碰上会解风情的已经难得,再碰上赵四这种知进退的,只怕更是难上加难。
听完紫瑛说要找如玉之后,赵四表情先是微愣,这个反应就是表达给我们观众的,他明知如玉下落,却不能说,所以给个反应。接着点了几下头,我觉得这几下应该是为了安自己的心点的,心里已经有了计较,再肯定一下,然后才给回话,“我尽力而为。”
这会儿狐狸尾巴要露出来了,一个“不过”,直接开了新局面,“倘若我要是找到了她,你拿什么报答我?”这两句话对比前面说我尽力而为的口气实在是虚了不少,一实一虚,恰恰和这件事是相反,找人是虚,其实报答才是实,但他说的时候呢恰好调了过来,一下就把这个狡猾虚伪、阴沉内敛的四爷给立住了,而且又把情给搅了进来,谁看了不说句过瘾呢?
这场会面结局于紫瑛的那句“再告诉你一次我的名字?” 赵四爷马上笑了一下,这一抹笑暗藏杀机,局外人开始入局了。
而另一处的客栈戏就是如玉入宫之后的一幕,老四来找紫瑛告知她如玉入宫为妃。其实这两段对比起来很有文学上的讽刺意味,两次客栈会面都是来找如玉,第一次是紫瑛托老四找,而老四骗了她;第二次是老四主动给紫瑛找,而紫瑛骗了他。同一家客栈却是完全相反的剧情,但唯一不变的是老四最终都怀着目的答应了她,而且又是完全相反的目的。(这两幕是看得出编剧是有点东西的,这其实很有戏剧张力,如果深挖下去这本子会很有深度。但这剧本我真不知是不是为了故意捧男一,而这个编剧也多少是有些水平的,孝庄秘史和苍穹之昂都出自她手,说明能力是有,而且这条副线在临结局前也能写得这般精彩,看出来是花了心思,只是无奈捧错了人。赵鸿飞和胡静两个人的戏份放在全剧里都是能打的,也够看,相反其他人实在是索然无味,除了刘德凯的皇帝勉强没拉胯,可他的湾湾口音真有点出戏。)
二人见面后,直接就是对情节,这会儿是一个藏、一个试,都是各怀鬼胎。紫瑛提出要见如玉,老四直言“已经成了宫妃,这太难了。”转脸紫瑛就换了口气,说“我要见她,你帮帮我。”细细品来,是带着点撒娇的感觉,所以从侧面看老四抿了下嘴角,露了一丝笑意,但又马上抿紧了,恢复严肃,怕自己被她带了进去,强装镇定。紫瑛聪明就在这儿,也不是光一味的强势,也会示弱,男人嘛,多是吃软不吃硬。
老四接着回身又继续试探“她当初进宫的事你不知道?”紫瑛回答的郑重其事“我要是知道,我一剑杀了她。”要不说这俩天生一对儿,俩人狠起来都一个脾气,管他是谁一律拿来开刀。但老四还是心机太重,毒誓都出来了也不急着捂嘴,像其他剧本里谈情说爱那般,讲什么呸呸呸,而是继续试探,“这事太难了,我帮不了你。”结果马上又引来姑娘另一波的示弱,“你帮帮我。”
可是这男的呢到了这一步,按说应该是给反应了,可是他还是不给,到底是帝王心,情爱蛊惑不动,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去谈恋爱不是他的风格,没有酬劳的事情就去办也不是他的个性,所以这会儿还是不答应。一方面是的确难办,另一面是还在试,也看看这个反应能牵扯出紫瑛的何种情绪,他好以此再下判断。这个男人啊,坏到了极致,不是看到油星,才不肯下锅呢!
这时候的紫瑛先崩不住了,倒也不是她崩不住,而是情势逼的她如此做,这也是一招险棋,老四试她,她又何尝不在试他对她的心思呢?所以气急甩手说“你不帮算了。” 老四的发应很真实,立马哎了一下抓住姑娘的胳膊,这个是情急之下的反应,他没来得及细想就做了,所以抓住之后他立马又松手。发现中了招,马上得找补回来,就说了句“你别这样嘛,一个女孩子家,气性也太大了。” 这一句看着好像责怪其实是给刚才的反应找解释,而且他说的同时,眼睛不停眨吧,还略带磕巴,就是不断在作反应,我可不是为了帮你,就是觉得你脾气太冲。好一个老四啊!
这回紫瑛也没让人失望,她回了什么“还不是你这个惹气的人。”这一句话就是打情骂俏,还是明目张胆的。男人刚出了一句略嗔怪的话,没想到被姑娘还了这么一句,要知道从来能惹姑娘气的可都是心上人,老四必然也听懂了,所以才会微微一笑,(赵鸿飞真是会笑,每一次笑都让人觉出不同,男人要学把妹还真该好好学学他的表情调度。)然后说“好、我答应你。”这一次是真的答应,这么烈性的姑娘已经委曲求全到这等地步,我要是还不接,实在是不像话,而且退一步讲,要是再不接,恐怕还真不好说有没有以后了。
紫瑛一听帮忙了,笑了一下。而老四还没说完,“我要是帮了你,你怎么谢我?”这一句他要问是因为其实这一次帮她实在是没什么好处,他明知道康熙也不能杀她,送她进去其实对局面造成不了什么影响,但他又不能白干一次,这才要讨她的情。当紫瑛从他身后绕过来说我知道的时候,他的眼睛也是跟着动的,人在背后走,他也不清楚是何意,而他一贯才是那个处于幕后的人,所以一定留心观察着,等人绕到旁边了,他才渐有松意。
紫瑛说“你是个施恩望报的人,不是个君子。”他立马就笑了,这笑是带着自嘲的,因为的确如此。接着紫瑛又说“我早就想好法子报答你了。”这一幕特意给了一个特写镜头,老四的反应是歪头满满斜眼看她,眼里有的是惊讶,还有欣赏。
惊讶于她猜中了他会帮她,欣赏的也是她猜中他会帮她。紫瑛这一局也圆得很好,既展现了自己的较弱也表现了自己的聪慧,让男人心甘情愿的臣服,而不是拿着刀架在脖子上让他去办。
这就是高级的情爱,男女谈情,绝不是下棋,棋有局也有谱,有法可循;但谈情不是,谈情是打桥牌,桥牌要看性格,你的性格以及你对手的性格,而这是一局双人桥牌,没有搭档、只有对手,人在情在、人换情也会换,所以无法可循,唯有打出两张,才能露出章法。
而最后为了给这场会面一个结束,又给了赵四一个特写,他看着姑娘又是一笑,但这次的笑却是带着阴谋的,这个阴谋里无他,唯姑娘是尔。
(说个题外话,这两场戏份总让我对上两首截然不同的歌,一首Moonsea,极梦幻又迷离,正适合第一幕的久别重逢,两个人云遮雾绕弥漫的情愫;而第二幕正是Kirby的Loved by you,这首歌配着的伴奏简单但又直接,女歌手的烟嗓又迷蒙又真实,正像他们这两颗无比契合的灵魂,我已寂寞太久,只因你太久不来……)
《皇太子秘史》
对于 @演员赵鸿飞, 这部戏是我的入坑之作。2004年我第一次爱上了清装戏。 这部戏在我个人看来,是胤禛这个角色的巅峰演绎,之后我再也没遇到任何一个像我心里胤禛的样子的表演了。赵鸿飞表演在这部戏里面简直出神入化。 看这部戏之前,我对雍正是有点偏见的,毕竟这人风评……略微暴虐了一点。因为这个角色,我开始去了解历史上真正的雍正皇帝。他一辈子有太多未解之谜,太多风言风语,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政治文化经济上面,他绝对是一个好皇帝。 说跑了……胤禛这个角色几乎没有任何塑造不完美的地方,只是在最后为了衬托皇太子所谓的善良的圣父心,强行黑化了。但是作为一个丈夫父亲儿子兄弟情人,这个角色都消化的非常好。整体剧情也是没有什么bug(反正我没发现)。这部戏也是让我非常深刻的认识到,反面角色应该怎么演的让人不恶心不反感。 唯独我在这部剧里面略微不太能接受的,就是皇太子本身动作语气神态充满了琼瑶的味道,不是琼瑶的味道有问题,而是我个人不太适应。 这部戏全程角色们都是智商在线,除了有点过度的烘托男主让人难以下咽之外,所有的角色的表情神态语气全部都可以理解。这其实很难得,毕竟很多编剧为了推动剧情,会写出一些“把观众当傻子”的桥段来。这部戏没有。算是秘史系列里面我觉得拍的最好的一部。
陪妈妈从9.19到昨晚,终于把《秘史三部曲》第二部《皇太子秘史》追完了,快一个月了! 该剧讲述了清朝被两立两废的皇太子胤礽的故事。 英明的皇帝康熙与善良的皇太子胤礽,这一对彼此深深相爱的父子,却经历了两立两废、史无二例的建储风波!康熙既是父,也是皇;胤礽既是儿,也是臣。要维系“父子君臣”这复杂微妙的关系,双方都是多么辛苦!因为,他们不是平凡人;权力的宝座,使他们无法忠实地表现真正自我、无法自由地追求人生愿望。生在皇家,不是他们的选择! 马景涛饰演胤礽,戴娇倩出演如玉,刘德凯摇身一变成了康熙,舒畅在剧中扮演云格格。 《皇太子秘史》的情节比《孝庄秘史》更为曲折,制作更为精良。马景涛将胤礽的才华横溢和对亲情、爱情的执着演绎得恰到好处,推翻了他以前主演琼瑶戏给人留下的“绣花枕头”印象,其中马锦涛对胤礽与康熙推心置腹的一次长谈,胤礽表示自己为要亲情而宁愿放弃继承皇位的这一情节的表演很出色。此外,女主角戴娇倩、舒畅青春靓丽的外形和不俗的演技也让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 宗峰岩版的隆科多,心狠手辣,口蜜腹剑,演得挺传神的,那个时候的他嫩得可以掐出水来,妥妥的小鲜肉一枚[强] 舒畅太可爱了,自己也想娶一个这样的女孩,又可爱[愉快] 对人又一心一意不离不弃!这部剧有舒畅的地方就有欢乐[呲牙] 刘德凯的眼神秒杀全场,怪不得老妈要迷恋至今,有种费云帆的影子。 戴娇倩这个演员估计很多95后的小弟弟小妹妹肯定不知道,她可承包了我的童年回忆,《凤在江湖》是她的成名作,我永远忘不了! 邬倩倩的演技毋庸置疑,一如既往地好! 白庆琳这部戏没有《孝庄秘史》那部令人讨厌了,反而让我多了几分怜惜。 胡静角色没有选好,很难发挥空间。 最后要说的肯定是四爷赵鸿飞,也就是雍正,赵鸿飞演的雍正是我见过做好的雍正,没有之一!!!如果当年网络有现在这么发达,就没《步步惊心》吴奇隆什么事了。 四爷的笑让你完全抗拒不了,四爷的心机城府让你不寒而栗,为了一个目标:做皇帝!一往无前,所向披靡!难怪老妈要我学他的隐忍呢,哈哈! 这个四爷让我看到了使命感,看到一个皇子除去情爱之外的家国担当。赵鸿飞完美地诠释了这个魅力非凡的角色。他演出了这个雄心勃勃的年轻政客燃烧着火焰的宏阔内心,演出了一个丰神秀逸的皇子厚积薄发的男儿壮志,也演出了这个翩翩少年草木贲华的人间气息! 剧中的四爷是一个悲苦的角色。作为观众,俯视的视角可以让我更清楚的看到他的痛苦!他的父亲从来没有把他当做那个可以托付江山的继承人。妻子温柔贤惠,可是不懂他的万丈雄心,只想要安稳的过自己的小日子。他的母亲有承接于先人的使命,把太子看得比亲生儿子还重要。这个母亲是我们电视剧中常见的正面角色,一个伟大无私、顾全大局的人。可我们扪心自问,谁想要这样一个母亲?谁想要一个在自己和别人一起掉到河里,先救别人的母亲?处在这个环境中,老四有多少超出常人的明达,就会有多少超出常人的痛苦。 赵鸿飞有远超出他年龄的演技。他诠释的雍正,仿佛真是从紫禁城里走出来的天家贵胄,同时又是一个恣意潇洒的鲜衣怒马少年郎。很难想象,这样老道的分寸拿捏,这样细腻的眼波眉角是来自一个25岁的年轻演员。 一见四爷误终身! 赵鸿飞的雍正让我看到了这份使命感,看到了这个戏说秘史剧中的皇子除去情爱之外的家国担当。作为一个皇子,他对这个国家是有责任的!他痛恨贪官污吏,爱护百姓!他对这个国家的问题和未来的方向有清醒的认知。他即懂帝王之道,又懂帝王之谋。并且有坚毅地性格以及巨大的决心将他的政治抱负予以实施。宫斗夺权的同时,谈情说爱的同时,仍将家国天下摆在第一位,仍然想着惩治朋党,诛灭贪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忘初心! 我喜欢当皇帝 我知道怎么做一个皇帝 而且我自信 可以做一个有益于大清 有益于百姓的好皇帝 胜利是要靠自己去争去抢去战斗的!
尼玛太伤智商了
赵鸿飞的四爷真TM帅,围观,果断围观
赵鸿飞的演技非常值得肯定~~~片子本身不咋地,但是太爱这个四了!
赵鸿飞演的雍正可帅了~
为了赵鸿飞,我也得给四星。
我就是在这部戏开始喜欢雍正的
给4颗星纯粹是为了胤禛。这部剧培养了多少赵鸿飞的粉啊。他和紫英这对couple最喜欢了
又想起趙鴻飛的天顏
这里面的四爷才是真正的四爷
赵鸿飞:演得非常到位的角色,从形象到神情,形似神更似,谁也没有见过四爷胤禛,但他恐怕就该是你演绎得这样,阴鸷狠绝,也会柔肠百结地去爱,却不会因为爱冲昏头脑地放下图谋与报负。每一幕每一段,赵鸿飞抛出的每一个眼神说出的每一句台词,我想我永远忘不掉。他的四爷,起码至今无出其右。
喜欢紫英和雍正的那段
赵鸿飞和胡静的对手戏才是重点。结尾的时候,他终于坐上皇位,背过手去,紧握的是这辈子都回不来的爱。最爱的四爷,赵鸿飞演技惊艳,堪称最出彩的一次演出。首爱四爷,其次云潇潇,可惜后来,再没有好的剧本和角色。
剧情突兀,远不如孝庄,不过雍正的光芒盖过了咆哮兄。
为什么要儿子都那么大的男人演这种初恋戏码 好了 四星全部打给赵鸿飞 当年看孝庄秘史的时候最喜欢多铎 但是多铎就是个愚忠的冲动男 赵鸿飞发挥余地太小了 这个演雍正真的是太到位了 风度翩翩 聪明过人 而且心狠手辣 啧啧啧 太喜欢了
强推B站四阿哥cut,老夫的少女心已经荡漾了。赵鸿飞真是长身玉立,梨园出身,还有一双丹凤眼。
第一喜欢赵鸿飞,面部轮廓,身段,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也有英气逼人也有刚中带柔。雍正这个人物刻画也好。和紫瑛的关系一段的处理也好。第二喜欢戴娇倩,那时真是太美了,清清楚楚水水灵灵的女孩儿,透明一样的女孩儿。
看见赵鸿飞就好好看,看见马教主就快进。孝庄时期积累的好感又破产了。让我去看明珠和老索的官场现形记也比琼瑶太子爷要来劲啊。刘康熙还算不错,最牵动人心的当然是四爷和紫瑛
五颗星都是给赵鸿飞的,如果能把男猪脚的戏都剪掉,片名改为雍正秘史,我会打六颗星。建议小赵同学以后演戏收敛一下演技,作为配角,你不觉得你次次都把猪脚灭了不大好吗,以后谁还敢找你给自己配戏啊!!!
我给四星完全因为赵鸿飞 我好喜欢他- -口味有没有很奇怪
对比《孝庄秘史》,才明白这部剧糟就糟在没有“女主角”,没有主心骨。至于男主角,则生生被男配角(四爷)抢去了所有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