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在文学作品中读到这样的事情:当一个人厌倦了人类社会的一切,当政治、社交、权谋、野心、艺术、文学都不再能引起他的兴趣,他总是还可以投向最后的避难所——自然的怀抱。
自然之中不仅时时上演着最精彩的戏剧,还似乎存在某种永恒的美。所以一部关于自然的纪录片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动甚至可以超过一部莎士比亚剧。
BBC制作的《王朝》中有太多戏剧性的情节。
杂色狼“黑尖”已经夺取了母亲的领地,却还不知满足。她连夜率众奔袭,深入由狮群控制的险境,誓要置母亲于死地。谁料下一秒风云突变,弑母路上的野心家突遭鬣狗偷袭,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狼崽被一哄而上的鬣狗撕成碎片。弑亲的悲剧冷不防地变成了丧子的惨剧。
在热感摄像机的镜头中,那一晚夜色漆黑,“黑尖”的队伍如一群闪着银白磷光的幽灵,野心勃勃地长驱直入。此时寂静的夜里突然响起鬣狗的笑声(是的,那声音极像人类的狞笑),仿佛是命运伴着最狰狞恐怖的音乐突然伸出黑手,粉碎主人公的一切野心和热望。失子后的“黑尖”只是默默站在原地,望向鬣狗撤退的方向,发出几声压在喉咙中的低吼。然后她转身,带着狼群,继续走在弑亲的路上。但她和几分钟前多么不同啊:“低垂着头,低垂着尾巴,仿佛在哀悼”。
谋杀计划仍在继续,但每只杂色狼的身影都日渐疲惫。后来,某日狼群在河边饮水时,一只鳄鱼突然窜出水面吞掉了队伍中的一员。马上就要找到母亲且胜算很大的“黑尖”在那一幕之后突然全盘放弃。她带着狼群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一路退回原地,甚至毫不留恋地丢弃了从母亲那里抢来的丰美领地。它们“一路奔逃,一英里又一英里,跑了一整日,又跑了一整夜”。一路烟尘,路边散落着动物的白骨。巨大的太阳把群狼的影子拉得很长。成功仅一步之遥,我们无法理解“黑尖”为何突然放弃,也许那一刻她只想回家,缩回那片她从前觉得不够大、不够好的贫瘠领地。也许这一路付出的代价太大,终于超过了她承受的限度。
这惊人的转折和荒凉的结尾令人着迷。这是没有编剧、没有导演的自然戏剧。难怪人类艺术家会感叹,自然和艺术都是“魔法的一种形式”,都是“奥妙的巫术”。
《王朝》的自然戏剧中揉合了太多复杂、微妙而相互矛盾的东西。这些丰富精致细节是人类艺术家一心模仿、却时常力不从心的高妙之处。
我们在东非的草原上看到生命与死亡。作为捕食者的狮子扑出时拉长的身体,作为猎物的羚羊起跳时优雅的腿,那些为了生存而爆发出来的力量都是“生之欲”最激烈的展示。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正午难熬的酷热,永远赶不走的苍蝇在烈日下没完没了地嗡嗡作响,也许那象征着与生命相伴的无穷无尽的焦虑和痛苦,只有死亡才能将它们终结。地平线上巨大的落日,夕阳余晖中枯树上秃鹫的剪影。受伤的母狮远离同伴,安静地躺在草原上,等待着随时可能降临的夜幕和死亡,也许她也和我们一样,渴望着自由和解脱。
我们在塞内加尔的密林里看到残酷和温情。从青少年时期就是社群首领的黑猩猩终在走向衰迈之际被更年轻的雄黑猩猩咬成重伤。清晨,曾由他领导的猩猩群必须走向下一个有水的地方,只有他被孤独地抛下。前来辞行的雌猩猩用温暖湿润的舌头舔舐他的毛发和伤口,这是临别的最后一次安慰。之后她背着她和他生下的幼崽,头也不回地走向远处。
我们在印度的密林里看到重逢和永别。寂静的午后,其他老虎都睡着了。那只从来最羞怯、最胆小的雌性乳虎“比芭”却悄悄地走向泉眼,想靠近那只突然出现的陌生成年公虎。她不应该那么做,那太危险了,成年公虎可能杀死任何非自己后代的幼虎。结果“比芭”安然无恙,因为那公虎正是她的父亲。她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然后有点紧张地走上前去。但父亲只意味不明地看了她一眼,就兴趣缺乏地走开了。而“比芭”继续是群中最羞怯、最胆小的那只,她总是抢不到食物,最后只能离开母亲的领地。“比芭”独自离开的那天,蝉鸣凸显了潮湿和静默,她的背影渐渐被密林隐没,湿漉漉的草叶上飞起几只黄蝴蝶。
我们在南极看到希望和绝望。绝望是零下六十度的严寒,强风卷着暴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不见一物。孵蛋的公企鹅在这样的天地间如封冻的雕塑般一动不动,默默忍受着每一分钟的风刀霜剑。而希望,是风暴过去后天空又有了太阳,小企鹅毛茸茸的头从裂开的蛋壳里叽叽喳喳地探出来。
而前面讲过的“黑尖”的故事,是我们在津巴布韦的河漫滩上看到的欲望和虚无。
自然的戏剧中有太多迷人的东西。这里有青春和衰朽的强烈对比:三岁的雄狮不自量力地扑向体型比他大数倍的河马,跃跃欲试地第一次跳过母亲领地边界的河沟,去探索新的地方;作为狼群首领的老年雌性杂色狼,在流放中靠经验和智慧保护所有同伴周全,却在得胜后回家的路上再也走不动,死在陌生的土地上。这里有权力和孤独的永恒叹息:当了一辈子首领的黑猩猩“大卫”,总是独自坐在树上,微微颔首,监视着群里的每一只猩猩。他的手指总在焦虑地敲打,他的脚趾总在紧张地抽搐,这位孤独的王似乎时刻盘算着什么。他即使受伤也在其他猩猩面前努力装作强大健康、不可一世的样子,只有无人处的摄像头拍到他默默舔舐伤口和拼命补充营养的样子。
戏剧还需要一点更加微妙的东西。比如不可解的神秘:林中枝桠的间隙中突然露出象的巨大眼睛,刚出生不久的杂色狼幼崽露出毛茸茸的惊讶之情。再比如无理由的疯狂:当杂色狼和狮群的战斗千钧一发,当杂色狼幼崽就要死在狮子口下时,不知从哪儿突然奔出一只发疯的黑水牛,自愿冲到狮子面前送死。没有人理解它为何要如此。这疯狂是自然中的一股神秘力量,战争因此不明不白地突然结束,小狼因此奇迹般地存活下来。
自然是美的,还是残酷的?也许我们可以说两者皆有。但更难回答的是:这种美究竟是存在于自然本身之中,还是仅存在于人类的心灵之中?
动物的戏剧,归根到底大半是人类心灵的戏剧。狮子“查姆”放弃中毒的幼崽继续前行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因幼狮死亡而痛哭流涕的是BBC剧组的工作人员。企鹅被困冰沟时只是拼命往上爬,多次不成功后便丢掉幼鸟逃生;而在旁观看的摄影师揪心到睫毛上结满了冰雪,他们最终决定违背野生动物拍摄的“不干涉”原则,出手相救。我们甚至不能完全肯定动物丢弃幼崽是为了让个体或群体生存下去。“科学家总认为动物的呻吟、保护色彩以及形状是有目的的,其实它们的精彩有时要超出单纯生存的原始目的。在艺术中,个体的风格从本质上讲像海市蜃楼一样丰富并且像海市蜃楼一样有机。”幼虎“比芭”离开时草丛里飞起的黄蝴蝶,更是人类剪辑师的创作。每时每刻,世界上发生着数不清的离别,黄蝴蝶自然也从各处的草丛中起飞。但离别和黄蝴蝶之间并无联系,是人类的感情发明了这种联系。人类太渴望意义,所以总是自说自话地编织出戏剧。也许因为动物既有着自然的神秘,有似乎带着人类的感情,我们才觉得它们格外可爱。
而自然戏剧的结局,往往并不如我们希望的那样。
黑猩猩“大卫”保住了领袖地位。而我们不知道的是,拍摄结束后不久,猩猩群再次发生“政变”,这位孤独的王终于被比他年轻的雄猩猩打死。
狮子“查姆”在影片末尾又生下了一窝小狮子,旁白说那象征着家族的兴盛的崭新的希望。而我们不知道的是,一年后,剧组回访时发现她身边的两只幼狮已不见踪影,而没有母亲照顾的幼狮在自然界中绝不可能存活。
孟加拉虎“拉吉贝拉”在领地争夺战中负伤后顽强地康复,并奇迹般地把四只幼虎全部养大。而我们不知道的是,一年后,这只伟大的母虎死于另一场领地争夺战。
我们总相信(或者说总希望)“任何不能杀死你的,都会让你更强大”。但在镜头之外的世界里,不能杀死你的,终会在明天、下个月、明年或下一个雨季之前把你杀死。
但那毕竟是明天、下个月、明年或下一个雨季的事情。
在那之前,我们和《王朝》中的动物一样,还拥有很多:无限宽广的草原,天空流动的云,破晓时分的浓雾,紫色薄暮中的群山,金色的草穗;新的一天,太阳又在草原上升起;新的一年,雨季终于降临于赤地;狮子金色皮毛上的雨滴,企鹅黑色翅膀上的冰晶。也许这些,便是自然的永恒之美。自然的戏剧如果只能有一个主题的话,那便是庆祝生的奇迹吧。
当BBC的野生动物纪录片开始讲故事,基本就是无敌的存在了。
黑猩猩第一集,一个群落一个主角几个配角,还可以说戏份单薄。但到了帝企鹅这一集,镜头对准由成千上万个体组成的族群,最后梳理出来的叙事可以说是惊为天人了。
帝企鹅这一集,是一个关于恋爱繁殖成长生存教育的故事。企鹅的经历,与人类社会本质上其实没有区别。
先是成年企鹅之间的恋爱互动繁殖。雄性雌性一起做同样的动作,交流感情。用滑稽的动作完成交配。然后,母企鹅消耗1/4的体重,生下蛋,把蛋移交给公企鹅,依依不舍,再转身离开,前往20公里以外的海洋寻找食物。
一去就是两个多月。南极漫长寒冷的冬季,白茫茫一片,风速高达200公里每小时,公企鹅把蛋放在体下保温,用脚托着,身体罩着,孵蛋。暴风雪里,公企鹅们抱团取暖。整个队伍群不断移动,外围的企鹅必须寻找到更好的位置来躲避寒风。一次暴风雪后,队伍移动了一公里。
有的企鹅在移动途中摔倒了,蛋掉到了冰面,很快就冻住了。零下五十度,没有食物,冻死的除了蛋,还有成年企鹅。
两个月后,气候转暖,小企鹅们开始破壳而出。公企鹅用胃里特殊的奶喂食宝宝。在熬到母企鹅回来前,他们能撑几日。很快,母亲们从大海带回来第一口海鲜。但此时迎接她们的,可能是宝宝和父亲,也可能是宝宝的尸体。有的母企鹅开始抢夺别人的孩子。
喂养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公母企鹅们轮流或集体下海捕鱼。暴风雪没有那么频繁了,但还是会遭遇恶劣的天气。留下来的企鹅宝宝们仍然可能死于非命。死于饥饿,死于寒冷,死于成年企鹅掉进的冰块断层陷阱,死于不成熟的盲目跟从成年企鹅后的迷路。
但他们也开始学习,学习抱团取暖,学习在从蛋壳里睁开眼睛的一个月后,在父母的逼迫下开始迈出独立第一步。有的小企鹅还是会往父母的怀里钻,可爸妈们会轻轻一脚踹开。
人总要学会自己成长。企鹅也一样。
等发育的更成熟点,脱完毛,就标志着一个企鹅宝宝成年了。最终,有2/3的企鹅宝宝幸运地活了下来。他们很快就将下海,捕食,成长。一个更广阔的海洋世界在等待着他们。
一、西部黑猩猩🦍
“西黑”到底死得有多快?
🙊有研究报告,帝企鹅2100年当绝种,而西黑用不了50年。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Chimpanzee列入了红色名单。野生黑猩猩(大类)估计有2万到5.5万只。
西黑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丧失,其种群曾经从塞内加尔南部一直向东延伸到尼日尔河,如今却被人类的活动荡成了一个个碎片。片中说,他们的主要威胁是金矿开采和盗猎,也算一个方面。
今天,黑猩猩发现数量最多的是在科特迪瓦、几内亚;一些种群生活在加纳、塞内加尔和马里。一些亚种已经在冈比亚、或贝宁、布基纳法索、多哥灭绝了。物种损失无法追回。
他们平时爱捕杀猴子、或用木矛来攻击其他的灵长类,这些行为因过于残忍 没 有 被展现。
💚总之,此集完美展示了季节的变化,强大的生命力,王者的归来;瓦尔《黑猩猩的政治》中的结盟,秘密饮水点,母猩猩尽可能多的交配策略,临终告别,权力真空,卧薪尝胆,东山再起,负荆请罪(路德)⋯⋯戏太多了!
还有,像Luther那样制造恐怖,是确保权力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我也学到了!
•二、帝企鹅🐣
帝企鹅是每一年都换夫换妻吗?
是的。💏
帝企鹅虽是一夫一妻,但每年都换一个配偶。跨年的¥忠诚度只有15%左右。所以以前法国人拍的《帝企鹅日记》,美化他们的夫妻忠诚度,纯属误导。
动物也乱着,孤独着,叹着生命无常。
也难怪,他们每一只都是在几个月的情况下被父母抛弃、独立生活,内心一定有巨大的不安全感啊。
他们的平均寿命是20年,从五岁开始求偶,所以企鹅的交配史约15年时间。有极少个体存活50年以上,他们是猩猩界的彭祖。
奶爸可不好当!雄性企鹅在黑暗的冬天把蛋放在自己的育儿袋里,用脚尖笨拙地保持平衡,连续64天,直到孵化。自己节食115天左右,这是什么样的牺牲精神呵!帝企鹅是唯一观察到这种行为的物种。
他们为什么能成就如此奇迹?:血红蛋白的特殊结构,允许他们在低氧水平下工作;他们坚固的骨骼,可以减少气压伤,冰面上滑行更耐砣;形成防雪阵时,他们有降低新陈代谢和关闭非必需器官功能的能力。
这种奶爸还有“奶”🍼,小伙伴惊呆了!对企鹅来说,一般在母亲回来之前就已孵化,奶爸会给宝宝喂养一种由6⃣️成的蛋白质、3成的脂质组成的凝乳状物质,由食道中的腺体产生。片中,有此稠粥状的物质,小企鹅还没接着😁。这种在鸟类中产生“牛奶”的能力仅见于鸽子、火烈鸟、雄性帝企鹅。所以我们有乳鸽的叫法?
而雌企鹅呢?她们盗娃。如片中所见,层出不穷,雌企鹅就是这么有母爱,而且引发局部小骚乱的,都是她们。哎,女人呵⋯⋯
雌性还会收养人家的娃。有时,母企鹅通常会很快发现这不是自己的孩子 然后抛弃掉。被收养的小企鹅一般会死去。这一段在蓝色星球2里有说到。但个体原设差异大,自变量不确定,结果大不一样……
♐️这是大卫David Attenborough第五次拍帝企鹅了:1993 Antarctic Life in the Freezer。2001 Blue Planet蓝一。2006 Planet Earth脉一。2011 Frozen Planet冰冻,和此部。
此物种拍起来,易流于卖萌。
·三、Marsh Pride 母狮🦁
权力与性是什么样的关系?
权力游戏如何开展?
我在此提供new情报:雄狮联盟(片中的兄弟情)比单头狮子占据领土的时间更长。在三四个雄狮的联合政体中,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制度,其中一个如君王一般,我们称为“优势雄性”。优势雄性比其他同伴更频繁地与雌性交配😈。这还能解释神话中宙斯(Zeus or Wotan)的性乱🤓
在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进行的一项研究中,观察到三只雌性将交配伙伴转换为“优势雄性”。这叫“权力的诱惑”,和人一样。“我们都爱任正非”😁
我觉得这可以从世界范围内解释 英雄史诗,乃至才子佳人戏。只有强力的男性,才能满足类自然界的竞争,他对女性的征服便顺理成章,如亨利五世。这其实也是“优势雄性”。人类行为也可为大自然做注脚。
更有趣的是,雄狮、雌狮只有在交配时才交流🤣。否则就是在权力争夺利时,用暴力来交流。连母狮都会咬死子女。为了交配,雄狮不惜一切代价,包括将雌狮拖的酱油瓶👶🏻全咬死。查姆的锁喉之咬多厉害!西耶娜很无助!
狮子是一种多食性的食肉动物,由于其广泛的捕食名单而被认为是食物链的顶端。除去酱油瓶外,
他爱吃的菜肴有:
角马、斑马、非洲水牛、金丝雀和长颈鹿。
为了自我保护,他尽量不去碰:成年大象、犀牛🦏、河马。以及犬羚(迪克-迪克)、蹄兔hyrax、野兔和疣猴等小猎物。
其实,肯尼亚Maasai Mara国家公园绝对是网红,从《生来自由》(Born Free)这部电影(1966)开始红遍世界。现在50年过去了,狮群数量已大幅下降到红色预警了。
小花絮:拍摄最大的难度是什么呢?
在于要辨识每个狮子个体:他们的“胡须孔”都是不同的,加上毛色,耳朵切口,鼻子的颜色。
·四、非洲野狗🐕
这种动物一点也不高大上,看起来还有点猥琐,为什么要拍呢?
因为这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有很多不同寻常之处:
1冠军猎人🏅。从狩猎成功率说,非洲野狗追逐的60%以上以猎杀结束,有时高达90%。这比狮子(27-30%)和鬣狗(25-30%)的成功率要高得多,但是非洲野狗通常由于狮、鬣狗这两种大型食肉动物而失去成功的猎杀。
泼点冷水,跟中国的国情有点像:——僧多粥少,一平摊到广大的民众身上,狗多肉必少🤓。所以他们捕猎次数多,成功率大,也不容易吃饱肚子。
2民主行为。在开始狩猎之前常被观察到“集结”表达意见的行为。如“打喷嚏”的越多,离开当下领地的可能性就更大。这些喷嚏的特点是通过鼻孔发出短促、尖锐的呼吸声。博茨瓦纳的野生狗“在决策过程中使用特定的发声(打喷嚏)和可变的法定人数反应机制(在特定的时刻去打猎)”。
3片中所示的兄弟情,他们这种情感非常浓厚,团结极了,即使朋友受到重伤,他们也不会相互抛弃,光就这一点来说比狮子老虎强太多。可因为大环境,它们的种群数量下跌仍非常厉害。
·五、孟加拉虎🐯
这当之无愧的单挑冠军,食物链的顶端,它们有什么不吃的东西吗?
动物观察纪录打破了我们的刻板印象:
😺有非常罕见的记录是,它们会攻击成年印度象、印度犀牛!!😱
2007年,在卡兹兰加Kaziranga国家公园,老虎杀死了20头犀牛🦏。
在桑达班斯Sundarbans,在老虎的腹部发现了大量的剧毒蛇。😰
狮虎优劣论。《大猫》中漂亮的博雷戈博士设计了一个小盒子,测试狮子用多长时间能打开。其表现要超过老虎。但如果打架,东北虎永远是大哥,专拍狮子!详见网红视频。别惹东北滴,哈哈
·尾声:👯
当第一集的解说词说到“大卫又回来了!”我立刻想到同名主持人,我不禁笑了。四年后,爵士荣归了(同名大猩猩也干满了一个任期😁)。大卫是只负责任的猩猩,呼吁大家为动物们挤出一点生存空间。
大卫爵士已经把此类纪录片拍到了顶峰,前路无多,除了更多的数毛级细节、戏剧性、大片式剪辑(epic editing、音乐都模仿《星际穿越》)以外,科普还能做得更好不?
不少物种是常客了,经常重复出现,炒冷饭,差评🤓
我认为Tenant隐藏摄像头拍出的片子,新颖而且有科学性。还有《骨骼的奥秘》讲行为科学,《自然的运作》说理透彻,也有深度。日本的《大地纪行》《大海:未知的世界》更加严谨、有史诗的魄力,既有料又不媚俗,适合孩子看。我还开始回顾爵士在2000年以后拍的一些片子,里面的解说性更强,帮助我的思考。(我都评介过)
总之,国人努力😭
鹤隐
有幸参加了豆瓣观影团的首映活动,看到了《王朝》的第一集。说说自己的几点感受。
1.BBC作为世所公认的纪录片之王,这部纪录片的制作水准,对得起这个名号。画面精美,场面震撼,故事好看,将大自然最为动人的一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2.我喜欢看自然类、动物类纪录片的初衷之一,便是觉得动物的故事常常能让我们联想到人类自身。这部《王朝》既然是通过讲述五种动物家族,在面对大自然残酷的生存环境之下所做出的不同的生存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应该也看得到人类自身的影子。作为世界最大群体的社会性动物,人类的社会中的丛林法则也能映射到这部影片中去。
3.这次首映礼还看到一些幕后花絮,包括如何采集素材,如何与动物保护组织和研究组织共同进入野生区域,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人类的不断扩张和对野生环境的不断掠夺,真的对那些可爱的动物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真心希望人们能保护好这些可爱的生灵们的栖息地,我们作为他们强大的邻居,真有义务更完整的保护这个自然环境啊!
强烈推荐!!!!5星好评!!!
说到豆瓣评分最高的电影,应该是《肖申克的救赎》,以及《霸王别姬》和《控方证人》,三部电影均是9.6分。
但是对于纪录片而言,9.6分并不是上限,只要质量过硬,完全可能达到9.7、9.8,甚至9.9。
比如《地球脉动》第二季,3万人打出9.9分。
又比如《蓝色星球》第二季,同样是2万人打出9.9分。
豆瓣没有任何作品是10.0分,所以《地球脉动》第二季和《蓝色星球》第二季就成了豆瓣评分最高的作品,
而且它们均出自BBC,因此“BBC”这三个字也就成了质量的保障。
可以说,BBC出品,必属精品。
2016年,BBC推出了《地球脉动》第二季;
2017年,BBC推出了《蓝色星球》第二季;
而《王朝》,则是BBC在2018年带来的年度巨制。
《王朝》依然延续了《地球脉动》《蓝色星球》无与伦比的视听效果。
奔跑的动物在大地上留下长长的影子。
西非塞内加尔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广袤无垠。
南极洲极地的冰川万年不化,一望无际。
企鹅迁徙之旅一眼望不到尽头,黄昏将冰雪照耀得鲜艳无比。
森林火灾如一条红色巨龙蜿蜒盘旋,将森林一分为二。
用“每一帧都可以做壁纸”来形容《王朝》已经远远不足以表达它的壮美和震撼,《王朝》简直是一部视听大片,称它为艺术品也绝不为过。
更别说企鹅大家族的全家福;
企鹅妈妈舐犊情深;
蠢萌蠢萌的企鹅幼崽;
幼犬人畜无害的眼神;
幼虎对妈妈撒娇;
还有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
这些片段都分分钟把人萌哭。
《地球脉动》第二季将镜头对准了地球个个角落的动物、植物平凡而精彩的生命瞬间,第1-6集的主题分别是岛屿、山脉、丛林、沙漠、草原和城市。
《蓝色星球》第二季,制作团队又由陆地进入了海洋,对海洋世界展开探索,从北极熊出没的北冰洋到焕发着勃勃生机的蓝色珊瑚环礁,颠覆了我们对大海之下生命的理解。
到了《王朝》,BBC团队再一次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从南极洲极地荒野到西非塞内加尔撒哈拉沙漠边境,从肯亚马赛马拉大草原到非洲辛巴威尚比西河洪泛平原,再到印度班达嘎丛林……
他们走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为我们展示动物世界的神奇和精彩。
他们深入世界各地,记录全球最有名最濒危的五种动物,聚焦家族危难之际,动物之间的亲密与激烈瞬间。
《王朝》团队4年潜心探索,追踪5个王朝,首次以动物视角探索“人性”,展开动物世界家族大戏,堪称一部动物版《权力的游戏》。
观看《王朝》,我们可以走进充满权力斗争,家族背叛的世界,在这里远比任何小说都更富有戏剧性。
比如,黑猩猩的关键词是“统治的强者”。
黑猩猩老首领将演绎捍卫王冠之旅,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野犬,又将面临背叛与斗争。
它们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和人类如出一辙。
狮子,则是肩负着守卫家园的重任。
母狮子身披铠甲,守卫家园,这年代连动物纪录片都吹响了“女权”的号角。
而企鹅,则是顽强生存的完美诠释。
残酷极地,帝企鹅生生不息。尽管生活环境恶劣,也要活出精彩的“鹅生”。
当然,也少不了百兽之王老虎。
它们保护族群,主动出击,直面惨烈竞争。
这群动物在挣扎、战斗、拼搏的过程中努力创造自己的王朝,并世代延续。
比如讲述老虎的这一集,堪称惊心动魄,宛如一部好莱坞大片。
森林中,几只梅花鹿正在觅食。
当它们还没有察觉到危险来临的时候,一只老虎已经慢慢靠近。
另一个地方,类似的故事也同样在上演。
一头野猪正惬意的吃着东西,浑然不知自己也成了他人的猎物。
只见电石火光之间,老虎就奔向了梅花鹿,
另一只老虎也牢牢咬住了野猪的咽喉。
BBC在拍摄《王朝》时透过新的科技技术突破以往的限制,将许多过去未知的地带、惊人的生物及其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呈现在观众眼前。
就拿老虎捕猎来说,他们不仅使用了大量不同的机位,而且画面极其优质,连老虎身上的毛发都清晰可见。
最重要的是,《王朝》相比以往的动物纪录片又有了本质的不同。
老虎在《王朝》中的形象丰富立体,它们并不仅仅凶猛的,残暴的,它们同样有着七情六欲,还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你不仅能看到老虎追捕梅花鹿和野猪,还能看到老虎和老虎之间的搏斗。
除此之外,它们也有着温情的一面。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除了心狠手辣的时候,雌虎的母爱和温柔也在《王朝》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到温馨与治愈。
家庭,是自然界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人类可以为了家庭辛苦工作,动物也可以为了家庭保卫家园,甚至主动出击。
家庭,同样也是贯穿《王朝》的线索。
幕后团队历时四年拍摄地球上最有名却也最濒危的动物,在它们家族命运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展现各族成员的明争暗斗。
王朝的未来风雨飘摇,结局是喜是忧,影片中都将一一为观众交代。
《王朝》讲述了动物世界震撼人心的“权力游戏”,忠实呈现各种动物所面临的王朝更迭、权利斗争、内忧外患。
伴随着故事的展开,观众可以见证在面临领导地位被挑战或者生存环境恶劣时,不同的动物王朝保护家族延续的决心。
这部制作精良的剧集揭开了这些动物间复杂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团队合作来守护家园。
目睹它们奋力建立起延续数代的王朝的过程,我们将会沉浸在其中的每个心酸的时刻与心碎的背叛。
值得一提的是,《王朝》依然由大家熟知的戴维·阿滕伯勒解说,他解说的《地球脉动》《冰冻星球》《BBC:非洲》等纪录片个个好评如潮,而且通俗易懂。
明年4月5日,他解说的Netflix出品的纪录片《我们的星球》也将开播。
虽然据开播还有半年时间,但它的预告片已经在社交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一次,戴维·阿滕伯勒又一次带领我们领略动物世界五大家族、五部传奇的权位更迭、山河变迁。
近几年,《地球脉动》《蓝色星球》《王朝》等优质纪录片频出。
《地球脉动》第二季、《蓝色星球》第二季均以9.9的高分问鼎豆瓣,《王朝》也必然会好评如潮。
无比惊艳的视觉、听觉效果,震撼心灵的影像画面,再搭配气势磅礴的配乐,共同组成了这部最高质量的影视作品。
《王朝》视觉效果首屈一指,画面美不胜收,配乐更是波澜壮阔。
毫不夸张的说,观看BBC的纪录片,完全是一种享受。
以前提到纪录片都会觉得平淡、节奏慢,有种催眠的效果。直到小编看到这部豆瓣评分9.6的《王朝》。
《王朝》是一个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系列。它不同于以往的《动物世界》,《王朝》以动物为主角,借助故事的形式将它们日常生活呈现到观众面前。这样的表现手法,将人与动物的情感打通,虽是动物,却富有“人性”光环。
视觉、听觉效果自是不必说。
这幅“天时地利狮子和”的美景,摄影师不知道要等几百个小时。更何况这部王朝帧帧都可以用来做屏保。
各种萌萌哒小奶狮子、小奶企鹅、小奶猴子从心底里引起舒适感。
《王朝》的第一集讲述了西非塞内加尔撒哈拉沙漠边境的黑猩猩。
以前因为黑猩猩的“颜值”...小编始终无法喜欢上这类物种。
然而在《王朝》中,却展现了聪明、隐忍、顽强的黑猩猩形象。
黑猩猩是一种十分聪明的物种,他们会使用工具觅食。
戴维的出现,很快引起了摄制组的注意。他是这个种群的首领。喜欢独来独往,有些冒险家精神。
它统领族群长达三年之久,它十分警觉,密切关注自己的对手。
试图“篡位”者,通过欺负别的黑猩猩来彰显自己的能力。
领导者光有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懂得政治,黑猩猩也是如此。
它需要其余猩猩的支持与拥护才能坐稳宝座。
对于黑猩猩来说,缔结友谊的标志就是互理毛发。相当于再说“你帮助我,我也会帮助你。”
这样在面对造反者时,拥护戴维的黑猩猩就会先一步采取措施。
高温干燥的天气极易引发火灾。
火灾烧掉了大部分它们的领地、食物,它们必须转移阵地,寻找下一个水源。
而作为领导者,不仅要担心自己成员的生存问题,同时还要警戒觊觎权位的人。
最先发起进攻的是卢瑟。
有权位者的竞争势必会引发混乱。
本以为一场恶战结束了,没想到入夜时分,一群更年轻的黑猩猩袭击了戴维。
他输了。
以前的王者,现在的败将。
年轻的雌性猩猩与幼崽来到它身边,舔舐伤口以示安慰。
可它们不能久留…最终只剩戴维凄凉地躺在地上。
族群缺少首领,卢瑟试图制造恐慌,恐吓同伴以便得到领导权。
面对众叛亲离,伤痕累累,戴维没有放弃生的希望。他强撑着身子到处找食物,养精蓄锐。
最令人感动的是,仅仅恢复了一周,它便踏上归队之路。
找到族群,但首领却已是卢瑟。戴维的身体也不适合战斗。他唯一的机会就是让自己显得强大,震慑对手。
他做到了!David is back!
身居高位,他必须隐藏自己的脆弱,伪装出强大的模样。
总结了上次的经验教训,戴维缔结了更多的同伴。在面临威胁时,大家可以共同帮助戴维驱走乱党。
当然这些同伴都比较年长,不会觊觎它的宝座。
有了同伴的拥护,戴维成功坐稳了宝座。
这就是戴维的故事。它用它的故事,让小编对黑猩猩这种族群产生了敬畏之心。
让小编产生敬畏之心的,还有《王朝》摄制组。他们用了两年的时间,走了将近两千五百公里,身处将近四十度的高温环境,才得以拍出如此精致、绝美的画面。
内部威胁可以用智慧摆平,可对于来自外部的威胁,戴维及其族群的力量就显得十分渺小。
当看到小黑猩猩抓着地上的枯叶时,小编内心也着实伤了一把。
请相信这部纪录片有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处最淳朴良知的魔力!
再次,向生命致敬!
关注公众号,免费获取更多资源
《王朝》以动物视角探索“人性”,讲述五大家族权位更迭,展开动物世界家族大战,堪称动物版《权力的游戏》。用“每一帧都可以做壁纸”来形容《王朝》已经远远不足以表达它的壮美和震撼,《王朝》简直是一部视听大片,称它为艺术品也绝不为过。无比惊艳的视觉、听觉效果,震撼心灵的影像画面,再搭配气势磅礴的配乐,共同组成了这部最高质量的影视作品。毫不夸张的说,看BBC的纪录片完全是一种享受。从2016年的《地球脉动》第二季(豆瓣9.9分),到2017年的《蓝色星球》第二季(豆瓣9.9分),再到今年的《王朝》,个个质量过硬,震撼人心,BBC不愧是质量的保障。
看了第一集,看到黑猩猩拿起树枝,想起了2001太空漫游的开头
第一集:黑猩猩王起起落落史第二集:帝企鹅的艰难生活第三集:看女狮王如何carry全族第四集:狼中太平和武则天在内忧外患下的血腥厮杀第五集:小虎崽不断被一妈三哥欺压被老爸无视最终出走的故事
要是没有后面的制作花絮,我还以为黑猩猩们每天都要跟导演开会讨论剧本,研究如何塑造人物性格呢。本是动物纪录片,却隐约对照出了几分人间感。
第一集很棒,比之前公众号强推的“大猫”好十倍。因为王朝权利更迭的角度,让动物在生存性之外又多了一重类似人类的社会性逻辑。换句话说,我们的社会性也并没有步离动物性太远。第二集帝企鹅,两条腿走路就像个人一样,生儿育女的本能你说完全不带情感也需要点决绝,父母双育儿模式也很有意思。活下来的不见得幸运,最低也要面对之后的冰风雪暴。结尾拍摄组揭示对困入险境企鹅进行了干预,流下的泪水也颇见古道热肠。第三集的狮子应该是最有看点,但故事性上却稍微弱了点,担起家族延续重任的竟然是一头母狮,公狮究竟要懒到什么程度。当然看的还是很让人揪心,即所谓大动物的大灵魂吧。第四集杂色狼,领衔的还是母狼,母系社会的源头究竟为何?第五集故事性反而没有那么好,本来期待作为压轴的老虎,可能南亚丛林里更难拍。女性动物生存更不易。WYT
大半夜的我为了一群企鹅一顿哭泣……
我敢说国内一部分明星演技还没有那只黑猩猩强
你无法想象,看到一只黑猩猩是如此孤独、落寞,面对死之将至的沉默与坚忍,卧薪尝胆、老谋深算,干季与湿季的那样平静地如期而至,他回到权位的最高处望向这边茫茫的稀树草原。那样的场景,根本无法想象。
This is Dynasties!这句真是有百般滋味~配乐太出彩了,再配上那些慢动作,就拍个大猩猩群殴都特么燃爆了!当然也不能缺少那些可爱的画面,比如气鹅嘿咻~最喜欢杂色狼那集,简直不是一个家族的兴衰,而是一个物种的绵延!大片既视感!反正BBC的纪录片无可替代无人能敌!然后!亲爱的阿滕爷爷你好哇!咱又见面啦!
我来当老实人,说一点实在话,当成动物保护片看是完全没问题的,不过简介里面说的什么动物界王朝更替勾心斗角是没有的,我本来奔着看一点大自然血淋淋的权力争夺的目的来,失望了,动物们还是太可爱质朴纯洁了,没法跟一肚子坏水的人类比。
看下来还是最爱第一集~好喜欢大卫!!整部5集,用了不少女性导演,剧情走向也特地突出了女性/雌性的伟大(反而显得有点儿刻意)。以及,这部动物纪录片的拍摄组好爱介入自然啊……
帝企鹅生儿育女太难了,母企鹅为了产蛋可以忍受一个月不进食,公企鹅为了孵蛋竟然四个月不进食。有的公企鹅在孵蛋时没能躲过暴风雪被冻死,有的孵化出的小企鹅没能等到母企鹅回来而饿死...丧子的许多母企鹅出于本能去抢夺其他小企鹅...还有的小企鹅被妈妈抛弃于沟壑之间...突然庆幸自己是人类,大自然真的很残酷无情,一幕幕场景就像南极的暴风雪一样残酷的冲击着我的心...😭今晚的我爆哭三次。
第四集杂色狼最好,企鹅虽然最容易感动但是和王朝的概念差的最远。
不管啥生物,投胎到地球上都是来遭罪的。活着太难…
BBC出品,必属精品!技术优良,每一帧截图都可以当作壁纸;配乐厉害,大气磅礴又与故事情节搭配;摄影技术更是提升不少,航拍、长焦、微距、高清、延时,各自先进技术轮番上阵;当然最出彩的还是故事,戴维从巅峰到谷底再到巅峰,这样的故事怎么不迷人。PS:那场雨拍的真是美轮美奂极了……追!
幸好我进化的快,要不今天上电视的就是我了…
对于这类叙事偏向于故事性的纪录片,比普通零散记录的难度大很多,也需要更多时间去跟拍。四年磨砺,BBC这部2018封箱巨作再次自证了强大的制作能力,第一集已经凸显了魅力。观众那种代入感简直满溢,凌厉精妙的镜头调度和剪辑,上乘配乐,再加上大卫老爷子的金字招牌,用人类语言已经无法完全表达BBC对记录自然和人类做出的努力。有朝一日,地球毁灭了,但愿这些已成为文物的影像记录能传承下去。BTW,大卫老爷子旁白的片子可谓看一部少一部了,珍惜当下吧。
看了豆瓣组织的超前首映第一集,制片人在开始放映之前说《王朝》会给人《权力的游戏》的感觉……他确实没骗人
这是什么神仙配乐啊!这哪里只是一部纪录片啊!这是冰与火之歌啊!唯有IMAX和杜比环绕声能与之相配!
每一集的幕后记录里都有个软萌摄影师(男)在嘤嘤哭,英国人我懂你们!小动物真的太可爱了!人类s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