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可爱的骨头》一出,旋即引发欧美阅读热潮,更被《卫报》列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百本书”之一,能与《傲慢与偏见》这样的书同列,其品质自然引人遐想。同时,这样一部热门书怎能逃的了制片人的视线,据说本书风格改编电影难度极大,但是,当听闻彼得杰克逊执掌导筒时,让不少原著读者安心,让没读过的关心。想想对彼得的信任显的似乎顺其自然,《魔戒》系列也同时入选了《卫报》那张书单,彼得能将此书改编电影拍的票房热卖,奥斯卡登基,又把原著读者伺候的颇为满意,在名著改编电影史上,确实也属罕见。与《魔戒》相比,《可爱的骨头》没有那么多纷繁线索,与描绘中土世界相比,描绘天堂,似乎只是想象力问题,基本没有技术问题,我也等着彼得大帝顺势再下一城。但是,影片一出,却显得颇为尴尬,评论总体走向只能说是“不错”,这对于彼得这样的人物,显然不能算夸奖,更何况原著读者不满声阵阵,彼得大帝难道真的算失手了吗?
对于我来说,或许因为没有看过原著,所以感觉这部电影亮点还是多多,整体情感也很能打动人心,但是也感觉不够细腻,特别看到都完了,我还颇为纳闷,“骨头”,哪里有“骨头”,为啥叫“骨头”?看罢一些人对原著的介绍,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由此我倒是理解,为啥原著读者会对大帝不满了。电影的情节和氛围是我喜欢的那种,有些文艺感的淡淡的忧伤,14女孩苏西的惨死确实让人感动悲痛,外形可爱,眼神清澈,心中带着梦想,不幸的是,却在眼看就要与梦中情人约会前夕,惨遭毒手,让她的家庭,她的朋友,以及其他与之相关人的生活陷入混乱。苏西在天堂和人间结合处,充满了疑惑、恐惧与不甘,眼瞅着凶手逍遥法外,家人痛哭欲绝,爱人默默悲伤,这种死不瞑目的感觉让活着的观众也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北岛曾在诗中写道,“谁愿意做陨石,或受难者冰冷的塑像,看着不熄的青春之火,在别人的手中传递”,而苏西又怎能看着自己变成家人凭吊的照片,甚至尸首下落不明,没有一块墓碑。彼得杰克逊构筑的死者的世界还是异常梦幻瑰丽的,同时与现实世界又带着情感的关联,如苏西父亲在悲痛中摔碎装有船模的瓶子一幕,父亲痛苦的摔砸,现实中有着妻子绝望的眼神,伴随的又有奇幻世界中,一艘艘瓶中船的悲壮的搁浅,还有苏西无助的呼喊。这阴阳两界的交相辉映,将一场谋杀对一个家庭的摧残表现的淋漓尽致,随着瓶中船的搁浅,这个家庭的生活也搁浅了,伴随家庭破碎的是,苏西在人间与天堂间不甘的徘徊,从苏西的梦想,遇害,到家庭的破碎,彼得杰克逊还是展现了充满张力的剧情,充满冲击力的情感,让人为一个悲剧后的遇害者和家庭感到心碎。
但是,遗憾的是,在影片后面表现温情与生活的重振时,彼得杰克逊却显得有些无力了。苏西的世界依然如梦如幻,梦幻的让人想想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世界,死亡好像也不是那么可怕,但是哪怕置身这样的世界,那种与熟悉人分隔两界,那种孤独的痛感却依然让死亡――特别这样的惨死――显得依然令人心悸。而彼得杰克逊后面的疲软就在这里,苏西与现实的情感纽带被弱化了,苏西像看3D电影般看着人间亲人的苦痛,但是两个世界的那种情感沟通感却不如前面的悲痛来的动人,这也使得影片最后没有表现出那种“一个家庭,犹如人的周身骨骼,即使有一块破损了,缺失了,但骨架终会长全”的味道。不过这一部分也有些亮点,比如苏西的妹妹翻入凶手家中查看日记部分,一边是她一页一页轻轻的翻,一边是楼下的凶手慢慢察觉,慢镜头带来的紧张感十足。而最后,苏西领悟一段拍的也分外的美,受害者们走出噩梦,一同带笑奔赴天堂,她以灵魂附体,与心上人相吻一幕更是留下带着遗憾之美的浪漫。整部影片还是带着浓浓的暖意,一种文艺片儿的味道,在令人发指的罪行后,却带来让人沉静,让人温暖,让人感到亲情可贵,生活可爱的情调,连凶手受到惩处都不是那种大快人心式的,生活还是要继续,遗憾已经发生,该向前走的还是要迈出那一步,该来的还是会来,无论是重生,还是惩罚。
如果你不是《可爱的骨头》的读者,这部电影应该还不是如媒体评论,或烂番茄、IMDB评分(在我看来,目前6.8分对于彼得杰克逊已经算是挺尴尬的分数)表现的那样难堪。看看一出悲剧下死者和生者如何走出泥潭,看看天堂是如何的美轮美奂,看看演技又进一层的西尔莎罗南的表演如何真情感人,彼得杰克逊的这部作品还是挺有余味的,比如,让我对原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该找来读读了。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811a741ecd989eff1ad57602.html
PJ明显不长于刻画人物心理,大段独白是适于小说的文学手法,对电影来说却常常弊大于利。整片庸俗不堪,严重失手。
莫小贝带领外国小妞在无极世界环游历险记。
失。望。
老东西,这种死法太便宜你了。
改编的畏首畏尾,看着就让人愤怒。【可爱的骨头】就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美是美,但终究还是死物。
要是养一个小孩,你也只能教育他成为一个人格健全有端正价值观的人,不能保证他不做坏事,也不能保证他不遇到坏人。又不是美梦成真,实的太实,虚的太虚,感觉很凌乱,结尾更让人失望,尤其最后那个受害人大联欢,那叫啥东西,太没想象力了,救赎里的小姑娘罗南今年才16岁,前途无量
Wahlberg金球提名很期待。演技赞。有时想想这片子国人翻拍会拍成啥样。
故事线索,叙事节奏甚至配乐全部乱作一团,改编最大的错误在于分离苏茜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在童话般的梦幻和现实的悬疑故事之间毫无章法的切换,完全脱离原著精髓。好在PJ对天堂的创造力和演员的表演尚且值得一看。
故弄玄虚,好演员都给浪费了
庸俗电脑壁纸大集合
I wish you all a long and happy life
她的世界,容不下我们
那亚裔女孩真像莫小贝
小说拍的还是蛮成功的,感人的一部
如此过于与做作 失败的改编 情节与节奏都比较混乱 两个世界的过渡不够 演员的面容我个人是不太喜欢 so so-so~PS改编的电影总是如此不尽人意 不是我们要求过高 不是心里有原来的坎 而是这些作品都是噱头大 做的却烂 就像一场酝酿已久的情欲 却扫兴的只有淫叫 没有快感~
其实如果减少所谓的魔幻段落,也许整片会更流畅。大导也有失手时啊!
以后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女儿……
对成人来说死后的世界过于梦幻,对孩子来说现实世界又过于残酷,定位的摇摆导致片子太过冗长,不过如果能耐下心来看完2个小时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恐怖唯美 演员演变态还真是入木三分
感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