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穆拉诺的《草地》(2015),寓意显而易见。
葱郁的绿色,鲜活的生机,饱含的希望,一片亮敞。但对于菲尔和萨拉这对夫妻来说,在失去爱子杰西后,从极端的困境中走出,却非易事。
影片之细腻,实属难得,屡屡的特写镜头即可一目了然。夫妻这一对角色的定位,有极其鲜明的特质。痛苦的波折,犹如末日的圆圈,而内心的皱纹,又何以舒解。
菲尔作为一名纽约巡警,执勤之余,还得走进心理安抚小组表达思念之情,借此倾诉排解心中的郁闷。妻子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总是若有所思,杰西失踪后,便一头扎了进去,陷得巨深,根本无法开解。正应着常说的那句话,这对夫妻都病得不轻。可又有谁知道失独家庭的沉痛与悲伤呢。影片正好提供了一个多维视角,让观者窥见一二。
是的,幼子杰西随父母去伊萨卡岛旅行,儿子有说有笑,逗人喜爱,途中,在服务中心上洗手间,便失踪了,原来洗手间也有后门,通向外面,这也提醒大家,以后家长得悠着点,出外最好带着孩子一起上洗手间,觉得不安全就不上呗,忍忍。活蹦乱跳的孩子,就这样一晃眼不见了,怎不让父母亲肝肠寸断,万箭穿心。
想想,那坏蛋不知瞄了多少天,才等到这样一个机会。不觉一年了,夫妻俩仍沉陷其中,形同枯槁,心如死灰,不能自己。
菲尔虽然是一名巡警,却已失去了家庭顶梁柱和主心骨的作用,不能释放自己,更不能抚平妻子,只能听之任之。跟妻子几乎没有交流。其弟弟蒂姆住在一起,也没什么交流。蒂姆看得出他们的悲伤,他不知说什么好。说什么都等于没说,还不如不说。蒂姆看他们难受,说只想返回波特兰生活。
影片开头杰西在父母车里,还说记得蒂姆叔叔曾带他一起去伊萨卡岛旅行的情景,好开心。如今,杰西不在了,在哪,不知道。
片中有一个情节挺有意思,菲尔接到噪音投诉,遂到制造噪音的住户查看情况,一年轻男女正吵架,互掐得厉害,菲尔不知如何说服对方,只是说请不要再制造噪音,免得邻居再投诉。临走时,没想到那女生拉着菲尔轻声说我想跟你分手,搞得他莫明其妙。这世界上的病人真多啊。
还有,他跟心理安抚小组的皮特,成了朋友。皮特对他说,当年被不幸折磨的怎么也走不出来,女儿被一喝多了酒的银行高管开车撞了,女儿没了,妻子受不了悲伤情境,也离了婚,他说,虽然那家伙坐了牢,但后来出来了,有时就想找到那家伙,想象着他在等地铁,就一把推他下去,让快车轧死他。皮特只是一时气话,菲尔便当真了,利用职权,找到了那家伙的住址,交给了皮特。
皮特连连摇头,说真不敢相信,菲尔,你居然这样,你是什么样的朋友,那你来这干什么,难道你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你这不是帮助我。皮特的潜台词当然是说你这是在害我。皮特伤心的是,菲尔在心理安抚小组一点也没有用,他还是那个走不出沉重阴影的他。菲尔面对皮特的质问与愤愤离开,一脸的茫然,是啊,真糊涂,自己都在做什么呀。
哀莫大于心死。菲尔走不出痛苦的圆圈,至少他明了爱子真的不在了,警方数次拿出杰西已被害的证据,可妻子就是接受不了,总是说杰西还活着,还在。菲尔面对妻子,一脸愁城,只有日复一日的沉默。既然妻子认定杰西还活着,他再说什么也是废话。因为他也希望儿子还活着,至少心底这样向往,这样祈盼。
萨拉比丈夫菲尔更糟糕,其实,深陷痛苦之中的她,已失去了教学的能力。她只能移情,一个是自己的黑人女学生阿尔玛,这孩子上课总是带着耳麦听着波尔组的最新潮音乐,说是她远在阿富汗的哥哥推荐给听的。课堂上念诗“我们已习惯了黑暗”,萨拉让学生背诵,自己却在靠窗打磕睡,好在醒过来,便问阿尔玛对这首诗的感受。
阿尔玛说“黑夜越来越黑,光明遥遥无期”。真是说到了萨拉的心坎上了。可萨拉单独找阿尔玛,说她掉课掉得厉害,得补习了。这时,萨拉却发现小阿尔玛右胳臂上划有一条条血痕,问她为何要这样,难道不痛吗。阿尔玛倔犟地没睬她便离开。面对阿尔玛,作为老师的萨拉又能怎样,自己都无法走出来。
萨拉把更多的心力则是放在亚当身上,这种移情无疑有把他当作杰西的感受。但小男孩亚当是一个亚斯宝格症患者,在同学眼中是一个弱智儿,应该进“特殊学校”,而不是在这晃荡。亚当屡屡在学校图书馆偷偷撕书,屡屡被抓,又屡屡被偷,这越发引起萨拉的兴趣。有次看到亚当正偷偷撕书,亚当看到了窗外的她,她对他微笑了。
自此后,亚当跟她靠近了。亚当说他想了解非洲大象的习性,其实他了解的蛮多的,比如说在过去三年中,因为象牙,非洲大象被猎杀了十万头。萨拉还开车跟踪他的父母。
原来他们只是亚当的养父母。那位总是给亚当吃炸鸡腿的养母,是名营养品的推销员。跟踪中,在超市里,她没钱购物,萨拉主动上前帮她买单。出来时,萨拉问她有没有孩子,她却不想回答。她不愿触及内心的痛苦。
后来,萨拉跟踪亚当养父到一家酒吧,没想到他认出了她,说你是埃塞克斯郡那所学校的老师吧,我儿子亚当就在那,他是有“问题”的孩子,当年我们从福利院领养时,还以为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萨拉说也许他有特殊才能。养父说看不出他有什么特殊才能,倒是让我们伤透了脑筋。
没想到的是,随后他们有了一场激悦床弟情事,当然,这是双方焦虑感的排泄。萨拉可能更简单,只想了解亚当更多,或者别的。事实是,杰西失踪一年多,萨拉跟丈夫菲尔基本上没有夫妻生活,这种排泄也就变得极其伤感。
之前,萨拉偷偷划伤自己的胳臂,就像自己学生阿尔玛那样的解脱,以痛制痛,如同“以夷制夷”,只是这“药方”开错了,偏得离谱。
趁亚当养父还在睡,萨拉偷偷拿了他的车钥匙,开车去学校接亚当,原来她还为了这个。亚当起初不愿上她的车,但她说带他去他喜欢的奶酪汉堡。萨拉知道这已触犯法律了,看到警车怕得要命。带亚当到餐厅,让他开心吃汉堡,她去洗手间,看到菲尔打了很多电话找她,她却看起了杰西以前的录像,喜笑颜开之后,当然是痛哭不已,出来时,亚当一愣一愣的。
亚当说想去非洲看大象。萨拉说带他一起去,可到了机场不远,警察正拦车检查,吓得她调转车头。手机不停地响,亚当说你该接听。她只得停车一旁接听。菲尔在警局接到了杰西失踪被害的确实证据,杰西的衣服,他对她说我们的儿子真的不在了,这是事实,你得接受。萨拉放下电话,哽咽不止,她就是接受不了,这是多么沉重的爱啊。
随后,她边抽泣边开车,这让亚当感到极其危险,好在亚当及时叫停。亚当下来,带着她指指,原来那儿是一片开阔的草地,还有一头大象。亚当说那是亚洲大象,并详细说出它的特性。进到栅栏后,亚当走到大象前,用手轻轻摸摸它的鼻子,大象好温柔,萨拉也走近,抬手摸摸它的鼻子。
蓝天下的草地,灵动的大象,都让处于沉痛之中的萨拉得以解脱,至少把她从悬崖中拉了出来,如同《樱桃的滋味》片尾那位一心想自杀的主人公,尝尝樱桃的滋味,人生还是美好的。萨拉也一样,接受沉痛的现实,再从容的走出来,虽然如此不易,但这是人生必须消解的负赘,不如此,就真的是生不如死。
影片基调虽然如此沉郁、灰暗及伤怀,以至于沉重得让人想逃离,却并没有让这对夫妻嚎啕大哭,或者千里迢迢四处寻找,只是回到他们生活的纽约。看起来按部就班的一切,原来只是表象,他们内心的煎熬与挤压,让他们身心背负着重重的枷锁,没有一把钥匙能打开。
时光的凝聚与消蚀,没有一个时刻表,至少,再这样下去,观者想必会看到他们最终的末路,当然,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幸好,菲尔因为想“帮助”皮特,结果被已从痛苦中解脱的皮特说了一通,一言惊醒梦中人,这击中了他脆弱的心脏,让他从中领悟必须坦然地接受事实。
同样,萨拉移情过后,倒是别人眼中“特殊”的孩子亚当,帮助她从黑暗中走了出来,走到了一片开阔的绿草地,这是多么舒心的绿草地。正如片中说的“听从自己的内心,让心带领我们前行!”如此,才能真正地走出内心的黑暗吧。
2016、9、7
女摄影师的导演处女作。 “I remember every little thing as if it happened only yesterday”
缺乏结构,生活化痕迹严重,节奏还是很怪异的,摄影师大概还没有对整体故事的把握产生概念吧。
女主演的吧还是很卖力的,男主相对弱,可是整部剧呢节奏和情节有点问题,感觉比较散。评分不至于那么低,我来拉高一下评分好了~
【20160929】【爱奇艺】完全欣赏不来,原来以为这是一个丢了娃以后夫妻双方开始报复社会的故事,看了才知道根本就没有故事,这怎么能拍成电影呢?
大烂片
极其悲伤的电影,很沉闷,很压抑,可惜有点没看明白
BGM好棒 意識流的表現手法但是非常發人深省
Hmmmmm
痛,这种东西,难以感同身受。竹片没有扎进你的指甲里,你永远都不知道有多疼。
一个幸福的家庭在丢失了自己的儿子后行为都变得诡异女主更是精神分裂结尾女主带着另一个孩子终于看到了亚洲象全篇氛围压抑虽没有精彩点凭着性子看下来还是有不少收获吧
意思就是父母失去孩子的痛苦,但表达地太隐晦了
2.5/5 --- 2015年Tribeca Film Festival / @國泰/港龍航空 / 女主角演技動人, 其餘落入俗套、敘事手法太差.
好看
类似于独立电影,导演只是在表达她想表达的,叙事手法无法吸引人,剧情挺无趣的。
2016年10月1日在从SF飞HK的国泰航班上看的,沒仔细看,有点不知所云
从沉闷到沉重补记 20230104
卡司还行,都是熟脸。然而主演演技太烂了,MV拍法更突显演技差、叙事糟。
意思到了
两星半,香港飞孟买看的,有点莫名其妙,看到大象就结束了
这个中文译名真是毁人不倦啊,非常沉重的话题,现实远比电影更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