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实写了几个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精神境界、生存状态,他们没有渊博的学识,也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成天忙忙碌碌就为了几件事:央求村里兑现拖欠的菲薄薪水、争取“民转公”的指标、动员村民送孩子上学(因入学率与薪水是挂钩的)、设法通过乡里的评估达标、筹钱修缮破漏不堪的校舍。为了这几件事,他们甚至勾心斗角、弄虚作假、请客送礼。里面的人物没有崇高之美,但观众却深深打动了。每天简朴的升国旗仪式十分严肃庄重地例行着、教室里的读书声也未曾消失,还有那张象征着青春、爱情、美的追求和生存信念的凤凰琴。影片拍摄的质量不高,但却很真实,可以在琐碎和混浊的视听情境中体验到影片纯净的精神气质。
刘醒龙的现实主义题材小说《凤凰琴》,1994年由何群导演拍摄成同名电影。影片将小说中的男青年主人公改成了一个高考两次落榜的年轻姑娘张英子,伴随着幽美、轻缓的插曲《迎着天上的红日头》,电影也不复小说中的诙谐语调,而是充满了真挚与温情。
艰苦环境下,乡村教师苦苦等待着迟迟不下来的转正名额,却也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等待中的急切盼望、焦灼不安早已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练习成了日常。只有在特殊的时刻,风吹起界岭小学的五星红旗、竹笛吹响阵阵国歌,我们才从乡村民办教师庄重的眼神中,看到那支撑着他们笃定地等待着的,不仅仅是那一个转正名额所能带来的体面生活,更有他们对乡村教育的信念与奉献。
新教师的两封信
年轻老师张英子理想的工作是城里公办学校的教师,可是命运偏偏开了玩笑。英子只能手捧着《城里来的年轻人》的书,在低落中来到遥远偏僻的界岭小学。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让张英子对界岭小学充满了抗拒与误解。
电影改编后仍保留着与小说相同的故事线,主人公两次写信向外界公开界岭小学的情况,一次正面的一次负面的,都给界岭小学带来了巨大影响。张英子写第一封信时,是上级领导将要来抽查,老师们让高年级同学代写辍学学生的作业,余校长、邓副校长、孙教导主任联合瞒报扫盲率。这让初出茅庐、一身正气的张英子十分不满。
然而张英子的举报并没有换来自己想象中“伸张正义”的结果。反而换来了舅舅的一巴掌和其他教师的排挤。“就你能,就你说真话!”舅舅和其他乡村教师们又何尝不明白界岭小学的真正情况呢?只是为了让界岭小学获得更好的资源,他们不得不去做出一些妥协。
如何处理工作上的种种难题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普遍要面对的问题。说真话是张英子身上的宝贵品质,可界岭小学的情况复杂,并不能由简简单单的对与错来分辨。张英子太过于年轻了,世界在她那儿只是黑白对错,没有中间地带。意气用事写了封检举信而遭到其他老师的排挤,这是张英子来到界岭小学后遭受的第一道考验。
困苦的人和事总是有其背后的理由,叫学生去采山药看起来是在压榨学生的劳动,卖山药的钱却能够买来学生上课用的课本。孙四海虽然和学生李子的母亲王小兰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有悖伦常的关系,两人却互帮互助一同扶持界岭小学的孩子们上学。村里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发工资,孩子们过冬就正等着领导检查后的奖金,才会有老师们联合起来谎报扫盲率。谎报扫盲率的背后,不仅是这些乡村民办教师们对教学环境贫穷落后的种种不满,更多的还是乡村教师们对界岭小学学生艰苦生活的不忍。
见过许许多多一开始她不能明白的事情之后,张英子开始渐渐理解界岭小学这三位土生土长的乡村民办教师。他们虽然敷衍领导,可一言一行却没有不为条件艰苦的学生着想的。他们笨拙的方法,或许也是他们能想到的帮助界岭小学孩子的唯一方式了。在一阵排挤之后,张英子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帮助界岭小学,于是同样一份“说真话”的信寄到了出去,界岭小学的贫穷与艰苦终于受到了上级重视。张英子最终为自己的莽撞与意气用事做了一些弥补,失去的奖金重又回来了,千盼万盼的转正名额也终于下来了。因为了解,所以原谅,张英子对界岭小学由一开始的抗拒与不理解,渐渐地转变成怀有深情了。
五星红旗象征希望
清晨的山沟沟里飘荡着老师教给孩子们的儿歌,歌颂着生活充满光明。在界岭小学黄泥的操场前,余校长因关节炎而骨结粗大的手升起了那一面五星红旗。邓副校长和孙老师的竹笛声声中吹响了激昂的国歌。因父亲去世而不得不辍学回家的孩子,这样告诉余校长:只要看到界岭小学升起的国旗,我就不再害怕。
影片中,飘扬在界岭小学的五星红旗是一个独特的物象。五星红旗不仅仅是作为国家意志的存在,在界岭小学的孩子心中,更代表着学校,代表着老师和同学这样一个大集体,代表着知识、财富和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的可能。
在乡村民办教师眼中,五星红旗则更象征着终有一天能转正到城里公办学校的光明未来。余校长、邓副校长、孙教导主任和张英子,她们一脸虔诚地望着国旗飘荡在界岭小学上空,就好像看到了不知道哪天就下来的转正名额。转正意味着终于能离开这贫穷和落后的山村,意味着更体面的生活。但转正也意味着他们要离开这极度缺少教育资源的乡村,要放下可怜的山里孩子们。五星红旗飘扬在空中,国歌奏响着,乡村教师之所以能脚踏实地扎根在乡村教书,胸中一定还怀有对乡村教育事业的自豪和信仰。
苦中作乐,逆来顺受。乡村的生活环境差,老师们自身的教学水准不高又缺少进修的途径,可教育却刻不容缓。送学生们来回的路上,也成为了老师们教学的场地。离家遥远的孩子们上学放学的山路上老师就教孩子们唱歌;路上捡到蛇蜕就现场教学有关蛇字的成语,教室里来了母猪,就和它和平共处请它吃粉笔灰;山里采来草药就卖了钱去买课本……身在不如意的现实,可乡村教师们却依旧踏踏实实地利用一切条件教书育人。
学生叶碧秋的家长来帮张英子老师搭灶,张老师语重心长地夸赞学生的聪慧与学得快。可家长的心仍旧停留在女孩子早日婚嫁的念头上。山村里的农民有着对知识的深刻景仰,却不得不考虑生活的需求。他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晓得知识可以统一代传给下一代,但也仅就止步于此。乡村教师在乡村不仅仅是以教师的身份来传授简单刻板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带来一种改变的观念,带来一种全新生活的希望。
在唯一一个转正名额下来之后,把名额留给谁成了难题。老师们商量后最终都决定放弃,而把机会留给明老师,也就是余校长的病妻。当年的界岭小学只有两个教师,张英子的舅舅通过关系离开了界岭小学,他留下了凤凰琴赠别明爱芬,却惭愧地划去了写在凤凰琴上的名字。一个稀缺的转正名额,让多少有情有义之人受苦?故事中明老师在了却自己毕生的转正愿望之后,戏剧性地死去了。最终商量后,由张英子拿取了这唯一的转正名额,张英子还年轻,她将来或许可以给界岭小学带来更多的资源。
其余的各位老师又何尝不愿意想要拿这个名额呢?只是他们在这儿扎根已久、年华青春流淌在这儿,他们的整个人生都早已与界岭小学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走与不走意义已经不大了。可张英子不一样,她还年轻,或许她能够为界岭小学和乡村民办教师带来更大的希望。
五星红旗和国歌,在这里是一种仪式。象征着这些淳朴的民办教师们,在自己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的初心。面对着界岭小学的穷苦的孩子们,他们的心中一定有对乡村教育和奉献的深刻信念,踏踏实实地把书教好,这也是伟大的一种。照常升起的庄重的五星红旗,象征着乡村民办教师转正的希望,也象征着整个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希望。
小人物与现实主义题材的胜利
1987年,国家文艺政策主张“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但《凤凰琴》没有采用以往主旋律影片突出英雄人物的宏大叙事,而是贴近小人物的生活,把重心问题放在新中国亟需解决的乡村教育这一不大也不小的问题上。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创作,在90年代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正因为如此多出现投拍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在这些投机行为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观念先行的创作倾向。怎样才能创作出既能获得观众青睐,又能表达社会关怀和国家民族命运的好电影呢?关键在于要兼顾到影片的艺术性。90年代引进分账大片,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市场产生了强大的冲击,这对于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放映时空、宣传力度和创作期待都是巨大的挑战。
《凤凰琴》的成功在于“真”,用导演何群的话说,“就是讲点老百姓的事情,说点老百姓的话,靠这个东西去打动人。”乡村民办教师的生活和心路历程都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看似都有自身的缺陷,他们为了一个遥遥无期的转正名额,暗自努力且各怀心计。孙四海为了挤出时间复习没有送学生李子回家,害得李子差点被狼袭击,邓有梅为了托人找关系转正不惜上山偷树卖钱,这些小人物身上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可当转正名额真的下来的时候,每个人却又都处处为他人着想,宁愿让出自己的机会,将唯一一个转正名额,留给了余校长的病妻明爱芬。
《凤凰琴》描写的是一个美好的人情的童话,大山里的乡村民办教师在穷苦的环境中,依旧怀抱着真心来发展乡村的教育事业,他们全新全意的付出感动着我们。为了留住更多的孩子念书,余校长负担起了所有离家偏远孩子的伙食,让自己的孩子志儿同他们一起吃住。其他两位教师,为了转正名额丝毫不让,却也愿意在工资发下来的时候,多匀出一份留给余校长那也曾是乡村民办教师的病妻明爱芬。
乡村教师们并不矫饰自己渴望转正的意图,却也从不为此妨害他人利益。只是为了自己的目标,踏踏实实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安安静静地等待着转正的名额,这不正是人性与人情的真实吗?现实主义的题材并没有因为这些乡村民办教师艰苦的心路历程而显得琐细,反而显出艺术的真实。这或许就是《凤凰琴》之所以能够屡获奖项、打动人心的真正原因吧
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小学入学难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在那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山村中,幼儿园的入学难问题渐渐浮上水面。和小学一样,乡村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民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教师。为了减轻城市工作生活的压力,年轻人选择将小孩送回老家由双亲代为养育,这就要求乡村幼儿园承担着更多的教育责任。乡村幼儿园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界岭小学的难题一样,教师数量不够、转正名额极少甚至可以说全无、乡村教育资源匮乏等等。
乡村小学民办教师的难题随着《凤凰琴》的上映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距离1994年影片上映已经过去28年,问题转而变成乡村学前教育的困境亟待解决。乡村民办教师该何去何从?乡村的教育体系该如何改善?乡村的教育资源该如何分配?影片《凤凰琴》的现实意义依旧在引发着我们的思考。如何更好地弘扬乡村民办教师们崇高的奉献精神和教育理想,不仅对我们正确认识乡村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对解决当下存在的乡村学前教育问题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刘早.乡土文学的精神力量——《凤凰琴》原型地考[J].小说评论,2021(02):153-160.
[2]杨海波.从《凤凰琴》说起[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01):65-68.
[3]吴晓东.永远的童话——评影片《凤凰琴》[J].电影评介,1994(Z1):28.DOI:10.16583/j.cnki.52-1014/j.1994.z1.024.
[4]王利丽,尹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旋律电影的影响力与市场化探求[J].电影评介,2018(15):5-9.DOI:10.16583/j.cnki.52-1014/j.2018.15.003.
以前从来没有看过这些电影,为了一个作业去看了这部电影。真的可以说一句,这部电影所传递的那种信息,是现在的大片难以到达的,老电影所传授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有时间的灰暗,还有那种人性的教育。这部关于教师的影片,倒映出了那时候乡村民办教师的困难,民办教师都想转正的梦想,但是迫于当时的生活经济条件,大山里根本就不会受到政府的过多支持,以前曾看到过一句这样的话“大山困住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正因为山里条件的艰苦,所以很多人都只是在这些破烂的校舍上上学读书,根本就得不到很好的教育。
据所以说一份情守护一座大山,山中三位老师,他们虽然一开始都是想要获得转正的机会,但是英子的到来,以及一系列发生的事情,他们懂得他们的心在大山,大山的孩子里需要他们,其实看着看着这部电影自己回莫名其妙地流下了眼泪,可以说心有同感。不要以为现在21世纪我们的生活变好了,在我国很多的偏远山区,还是有着很多坚持教学育人的乡村教师,我们应该为他们鼓掌。而目前我也在考虑着毕业之后要不要去支教,贡献一份自己的情意?
小学,算是懂点事了吧,被学校组织去的,之前小学全是看那些红色电影,这一部,算是惟一一部算的上电影的电影吧。
这部片子牛逼之处在于真实,从每一个老师的功利性出发,最终仍旧无法磨灭他们的伟大。如果说《孩子王》讲述的是老师对山里孩子野性的拯救,这部片子则是老师对孩子们的责任。张英子进学校之后从开始的拒绝,到慢慢的了解,再到后来的融入,每个老师都有着功利心,都曾尝试着希望她将转正名额让与,甚至邓友梅讲了孙老师的坏话,可是并没有抹杀他们善良淳朴的本性。最终当他们都有机会时,猛然发觉这许多年来的经营,自己已经扎根于此。光辉的人性、深沉的情愫以及每日自发升旗对祖国大地的热爱,让片子感人肺腑。人有许许多多的缺点,你甚至可以说他们被迫留在此地,可是这都不能否认他们为人师表,对职业、对学生、对这片土地有着责任和热爱,能有这样自我奉献的情操已难能可贵。这部电影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的事情,我想,我的乡村老师也有这样的情操。
又见昨天看《灿烂的季节》认识的剧雪;然后王学圻伯伯和李保田爷爷的表演中规中矩,但我好奇为什么蛮多画面都有点声画不同步?电影拍得不太满意,如抢补助金等戏份,只用台词交代;一些镜头语言不准确;再者,朴实无华的写实风格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不过却存在蛮多瑕疵,好在整体故事讲得比较可以。-2013.05.24 中国电影博物馆(6号厅)—— 2021.10.11:和《孩子王》一样,在时隔多年的重温《凤凰琴》之后,提升了对影片的好感。虽然电影就拍摄制作而言,还是觉得有些粗糙,但如今这样朴实无华的国产片却有些稀少了,也因此让我在观影时更加有种亲切真实的感觉。附注:今天才注意到《凤凰琴》是第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参赛影片之一,而金爵奖最佳影片的获得者是我喜爱有加的《无言的山丘》,另一部青睐之作《笼民》拿了评委会特别奖。
怀念那时的良心国产主旋律电影——每个角色都是鲜活有血有肉的,有性格缺点和为一己私利的无奈,也有为了孩子学校不是做样子的大爱。英子的心态转变非常自然,情节设置也合情合理。“烂泥垒个灶,只能用个十年八年,你教孩子认个字,可以受用世世代代。”如此教师家长关系,也只能出现在乡村小学了。
记得当年在电影院里哭很惨……
虽然还是主旋律电影的拍法,但是直到今天看起来仍不感到厌烦,或许是题材的关系吧。当年它被划在爱国主义教育电影里,和周围一堆革命战争影片相比,我觉得它十分无聊。不过今天当我对那些红色经典无以复加的厌恶时,这部电影却显出了它的与众不同。
http://www.56.com/u73/v_NjE2NDAxOTA.html#video_comment
煽情有些过,写实流于表面,当然演员是没问题,除了剧雪。
当然没看懂的一部电影;电影院里的小学生嘈杂成一片。。。
终于看了,昨天在鲁信。没见到李保田大爷来出席活动,去晚了刚好开场。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在电影院看电影,但是整体气氛特好。大家都挺开心的也一起感动。总体觉得感情还是弱了些,有点宏大的东西,不容易进到心里。但是片子拍得很好,很中国。
不得不说,这片有点奇怪,大家几十年都在争进城指标,而不是一心为奉献,结尾强行温情牌,让给残疾人。。本来就这几个人,你们都走了,孩子谁教?以前一个韩国人问我,你们上学是不是都要翻过山,我当时莫名其妙,现在看凤凰琴英文字幕的,估计他是看了这种电影吧,还有孩子王什么的。很多山区孩子上学难,那个年代有高学历的老师也不多。可现在呢?补习班和送礼也腐化了一些老师。
4.0,现在影视剧刻画的乡村教师形象就是那种圣光照耀大地的受虐狂,自己倒贴钱也不想麻烦leader。以前的剧本真实有力,每个角色的性格特质都是完整且鲜明的,有自私也有无私,懂得怎样去争取权益,懂得乡村教育的未来该如何发展。多少年过去了,还在愚昧地追捧个人,而没有反思制度。
时代变了吧。一个往前推二十年“感人至深”的影片上课放映时笑声不断,不知是影片的内容表达不恒定还是时代的审美标准变了。觉得假、不信。缺乏一些推动力便成了一些逆转,人物的心理也不好琢磨。太多的枝节为了叙事的跌宕突如其来。但李保田好,王学圻好,救了这个拔高不显真实的故事。
思修课组织观影,要求写八百字观后感。电影揭露的问题现在还依然存在着,实在悲哀,显得电影中生硬的爱国元素更加讽刺。
故事真实 感情真挚 表演朴实生动 这样的好人太多了 鸡毛蒜皮 生活琐碎 看似封建的传统 家长给老师帮忙干活 其实是艰难条件下老师改善教学条件的实实在在的“特殊”方式 现实中民办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电影中同样艰难 这样的人全国何止百万 这部电影最好地让观众了解了他们的艰辛生活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世界
山区的教育环境至今还有待改善,只是那帮孩子真让人心疼。教师是份神圣的职业,没爱心和奉献心可不行啊。
民办教师这个词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了,女主性格设定并不让人喜欢,但有种80年代的真诚的功利,整个片子很直露。可惜飞机到地方,没有看完。2016-9-15中秋节,北京-成都-林芝。
现在也许都还有这样的山村老师呢
被擦掉的名字是谁?为何钱被分成五份?均是道具特写镜头再接剧雪陷入沉思的神情,一种近乎于褒曼察觉到餐刀划痕导致爱德华大夫情绪波动,或陈思思窗外捡到一支熟悉的打火机后的神情。在铁定与惊悚元素无缘的故事题材中加入正统悬念语法?大材小用故弄玄虚还是构设巧妙叙事添彩?个人倾向于后者并认为剧雪演的不错。反倒对广为称道的三位男老师的塑造持保留看法。问题肯定不是保田学圻的演技,而是导演对其进行的性格变奏:非是传统民办教师的完美形象,他们也有私心私欲甚至也谎报数据骗教育经费,但终极动机又还是高尚无私的?落差有点悬输,自恰难以服众。感觉何群导演其实是把城里事业机关的北漂男们那套角塑方法,平移到穷乡僻壤硬套在民办教师头上然后借题发挥旁敲侧讽?性格倒是足够丰富,乡土感明显不够——对比一个都不能少里的高老师。三星半。
我也有这个琴 很久很久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