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时的这个标题真是太糟糕了。
hook在这里显然不单单指虎克船长,而是代表了现实对童心的束缚——电影一开头众人拜访温蒂奶奶,peter的儿子jack向温蒂解释他作为并购律师的工作,温蒂很悲伤地说,peter你现在变成海盗了。
Peter pan忘记了自己的过去。不只是那个因为害怕母亲给自己安排好的人生而逃离凡世的彼得,还有那个在梦幻岛上称王称霸永远不会长大的彼得。自然地,他也不记得自己见证了她一生的温蒂,不记得快乐和飞翔。他为了得到未曾得到过的母爱和父爱回到尘世,却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不记得如何给与关爱的父亲和丈夫。
在《铁钩童梦》(hook)里,所有的男性角色被划为三个阵营:最先出场的现世角色,挣扎于生存之中忽视了家人和快乐;梦幻岛停泊的海盗,无所事事只图享乐;最后,就是一切的开始和归宿,梦幻岛的主人们——迷失男孩。作为主角的彼得潘,也在这三个阵营中逐一体历,最终找回元心。
永远不长大是不行的。梦幻岛作为男孩们的庇护,收留了这些在凡世中被忽视冷落的孩子。明明有爸妈的彼得潘,称呼自己是「孤儿」:母亲忙于与友人谈天、为孩子规划未来,连孩子被风带走都不曾发现;后来孩子长大、回去找自己的双亲,发现他们生了新的小宝宝,仿佛一切伤痛都已经消失了。
彼得潘发誓永远不长大。他遇见温蒂,和她建立如此亲密持久的关系,甚至让她住进自己的梦幻岛。可是温蒂没有等到彼得学会长大,她只好自己一个人长大,嫁人,生子,过自己的人生。
永远不长大是不行的。作为反派的虎克船长惧怕时钟行走,徒劳地抗拒时间和成长,只剩虚荣和无所事事。在一双双高跟鞋、一面面镜子和永不摘下地假发之下,他还是那个需要妈妈的孩子。所以他把和彼得潘的终极之战视作生命的唯一目的,甚至前往现世掳走彼得潘的孩子。在被彼得潘打败后,在他繁复的带卷假发下,是已经灰白稀疏的老相。
永远不长大是不行的。从彼得潘出生开始就相识的叮当小仙女,唯一为自己许的愿望是变成大人,和忘记一切烦恼的彼得潘永远生活在梦幻岛。在彼得的孩子们被带走、叮当再一次与彼得相见却不相认的时候,她心里怎么想的呢?运用智谋说服虎克给彼得三天时间训练、为了救出他的孩子一次次伸出援手的时候,她心里怎么想的呢?救出他的孩子,他就会了无牵挂地与她相伴吗?
永远不长大是不行的。不长大你就会错过你深爱的玩伴,时间是无可抗拒的,最终你只会变成顽劣的大人,无法用逻辑和道理沟通(还记得虎克一枪打穿彼得潘准备写赎金的支票本吗),甚至永远告别你深爱的家人。但只顾长大也是不行的,忘记童心、忘记快乐、忘记生而为人的意义,变成疲于奔命却不知目的为何的机器。
你是谁?什么让你快乐得想飞?
对屁墩来说,快乐的年头是他妈妈,即使在梦幻岛上无忧无虑地生活了永远那么久,还是忘不了妈妈。影片在这里登上了台阶,与Christopher robin拉开了差距。虽然彼得潘已经长大,但他还是找回了自己地快乐。那快乐不是他无缘体会的父爱母爱,也不是梦幻岛上的奇妙冒险,而是初为人父。他同年不曾得到的,他通过给予感受到了。他也许不得不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但在内心深处,他要的仍然只是一个温暖的家。
温蒂最终和岛上的另外一个男孩一起离开,在凡世长大成人、展开人生,但从不曾忘记那群男孩以及他们缺失的爱,所以她抚养孤儿、开设医院;而人生圆满的toddy在与温蒂相伴一生后,忘在岛上的快乐弹珠失而复得,于是得以回到那个所有男孩向往的地方。梦幻岛,的确是一切的开始和归处。
翻了翻影评和短评,很多人不满彼得潘因为不长大错过温蒂,又因为长大错过小叮当和梦幻岛。但是对于彼得潘来说,这就是最圆满的结局。他一直以来渴望的,他最终还是得到了,只是因为他过去不曾体会,所以也不曾珍惜。梦幻岛和不长大的承诺没有勾缠住他,现实的琐事也不再能束缚得了他。他想要的,他一直都拥有。
当然,这影片远不算完美。作为儿童片,角色过于夸张和戏剧化,让成人观众难以共情;温蒂和小仙女的支线虽然有意义,但干扰了主题推进。受限于年代的粗糙特效和威亚折损了众多大牌明星的魅力,彼得潘重要的起源(解释了他的内心缺憾)太晚太潦草。
但是,我非常喜欢。也许三年后再看,会有更多感悟吧。
成人和儿童间的联系再一次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铁钩船长》中得到探索,长大后的小飞侠彼得潘代表的成年人群体,彼得的孩子们,杰克和麦吉,代表的儿童群体,“《铁钩船长》是(或者至少试图成为)‘模棱两可’的终极表现;也就是说,对于成人和儿童观众来说,影片是一个实体,它不仅代表了它内部的过渡(在它的空间,它对光明和黑暗的使用,以及它的对话),而且试图成为成年和童年之间,过去和现在之间的桥梁”。成人在儿童群体的包围和影响中重拾儿童的那份欢乐和初心,同时教育成人懂得陪伴孩子和培养家庭意识的重要性,而儿童也在经历过后从叛逆逆反转而认识到家庭的价值。
然而,“在试图占据一个儿童和成人都能享受的中间空间的过程中,《铁钩船长》始终暴露出一种由其不确定的身份所引起的不安……在试图重新捕捉,试图维持无忧无虑的天真时期的过程中,影片揭露出童年作为一个根本不适合孩子的概念空间”。影片虽承认儿童的变革力量和对成年人的影响,但同时更强调着成人在儿童群体中的中心和领导地位——成人的推动和主导作用仍然不可或缺,“尽管这部电影有许多吸引人的品质,但它最终无法解决童年与成年、过去与现在之间的紧张关系”。
斯皮尔伯格模糊了梦境与现实、虚幻与真实的边界,主人公们在梦幻岛中历险的过程中邀请观众参与其中,成为其中的一员,但这种“沉浸式交互”又因为过度刻意的戏剧性段落和收尾拉远了与观众间的距离,从而再一次与观众脱离。7.0/10
想起peter和wendy真是让人心酸啊,想起peter和tink真是让人惆怅啊,peter恁地这花……
飞侠老来年轻一回,罗宾还是什么角色都吃得下,不过这沸沸扬扬的儿童片实在没啥感觉
《铁钩船长》正是小飞侠真人版的续集,维持了史氏冒险动作片一贯热闹有趣的特色。这部片子与同类型的电影一样,主题是童真对成人世界的终极抗拒。虽然影片的评价在斯皮尔伯格的作品中算中下的了,但必须承认巅峰时期的斯皮尔伯格对电影的掌控和处理,包括那些温情元素的运用,比其他人要好太多。
老菜新盘,斯皮的叙事套路,老实讲johnWILLIAMS 的配乐太要命,大管弦根本就驾驭不了。越来越觉得斯皮在制定大片的标准上走了一条错路,这种电影看多了反而是一种负担
“活着是最刺激的冒险。”童话真好。当人到中年,你还能飞得动吗?彼得·潘。
再怎么诚心实意地耍宝也摆脱不了那巨大的无趣感
彼得潘的影片中总是有着淡淡的伤感成分.里面的男孩子真是纯真的样子。不愿意长大的彼得潘,最终留在梦幻岛. 他含着泪告别温蒂.她说,你不要忘记我. 他说,忘记?不会.永远. All children grow up. Except one. 我永远喜欢Tinkerbell多于温蒂
大嘴20出头的时候居然还挺萌的 ⊙o⊙ ...
开头的部分看的非常困难,忍住关掉视频的冲动,到虎克船长出现时才感觉好些,Dustin演的很有趣,既然片名是Hook,反派自然是第一主角~也许我也和这位Peter Pan一样吧,丢失了年少时的快乐,毕竟现实生活不是永远住在Neverland。
最近几天,有个记忆越来越清晰,有一年的年三十,逛完花街回家,百无聊赖,在明珠台看到了这个电影,可以说是无限的惊喜。
小时候在CCTV6佳片有约看的,阵容很强大。特别是当91年那时还未大红大紫的Julia Roberts出演的精灵仙子出场时,很是惊艳!
先玩的游戏 98年后看的电影 觉得落差巨大个儿。
最近跟魔幻片干上了,又补看了91年的经典《虎克船长》,的确不错,故事虽简单但引人入胜,画面布景绚丽,动作镜头流畅,不亏是斯皮尔伯格的作品。顺便说个八卦,演Rufio的那个菲律宾裔小孩Dante Basco,现在算是彻底长残了...
多年以后,会不会有人摸着我们的脸说原来是你?
要说梦幻岛、小飞侠题材的电影,我还是会首选《寻找梦幻岛》。虽然这部片子更本真,可我受不了Robin Williams那张熟男脸装嫩。
2001.10.6 cctv6 佳片有约“打捞童心、重拾父爱”
看到最后很感人啊!竟然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呵呵,心中有爱了,看什么都有爱哈! 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叮当为了爱的人用尽了所有变大了。where's my neverland?it is no pain,there
好看,先后买过两个版本。
非常不体面的男性中年危机幻想片,男性中年危机电影,基本就是自我意识放大版的“小妞儿电影”。
开始冲着罗宾·威廉姆斯和斯皮尔伯格去看的,却惊喜地发现达斯汀·霍夫曼和大嘴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