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杀人,这很普通,就像很多人喜欢出去散步一样,我们只是嗜好不同而已。如果我有这种需要的时候,我就上街去随便找个人……” 这一段法庭陈词足以惊世骇俗,来自于亨利·李·卢卡斯,美国70年代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之一。 他吹嘘曾在1975年至1983年间,杀害了600多人,这一数字足以震惊世人! 这杀手有多大能耐,竟然如此猖獗。一方面是司法制度的不健全,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就是这名杀手毫无人性,没有下限,以至于警方无法捉摸他的作案动机。 1986年,导演约翰·麦克诺顿试图通过电影描述这名杀人狂的事迹,执导了这部冷门而又在黑色电影届非常出名的传记犯罪片《杀手的肖像》(Henry: Portrait of a Serial Killer)。 导演将剧情集中在亨利与狱友奥蒂斯,及其妹妹的日常,深刻地挖掘了人物的扭曲人生,呈现出毫无人性的罪犯带来的恐怖之处。 亨利和他的狱友奥蒂斯合租了一间公寓,某日奥蒂斯妹妹贝基由于失败的婚姻投奔而来。她为两人做饭收拾家务,而亨利两人则外出谋生,三个人之间形成了一个类似小家庭的关系。 除了打点小工,亨利的主要乐趣还是杀人,期间屡次犯案,而这也感染了生活空虚的奥蒂斯,出狱改造不久的奥蒂斯也再次堕落成杀人犯。 另一方面,亨利和贝基因为相似的不幸童年经历,使二人产生了微妙的感情和爱意,而奥蒂斯的介入,终于爆发了亨利和奥蒂斯的矛盾,最终是毁灭性的结局… 电影采用了类似中国人白描的手法,表现事件过程,人物性格和形象。虽然电影没有过多的血腥和暴力场面,看完却让人汗毛直竖。 导演不去详细表现犯罪的过程,却通过凶器的声音,尖叫,女性受害者的特写,从侧面勾勒整个事件,激发了观众的想象,更是令人心惊胆战。 亨利的扮演者迈克尔·鲁克,在《银河护卫队》中的口哨飞剑为年轻一代所熟知。对于80后,他在史泰龙动作片《绝岭雄风》中的形象,也印象深刻。 在本片中,他那沉默憨厚的外表之下,隐藏的却是一颗冰冷而绝望的心,面对这样的杀人狂谁能不心生畏惧? 罪犯的成长,根植于社会和家庭,谁也别说自己无辜。亨利出身于不幸的家庭,特别是放荡的母亲影响了他,14岁那年亨利终于杀意四起,先解决了自己的母亲,然后就是坐牢、出狱,一个杀人狂就这样出笼了…
1.Henry在影片一共杀了10个女人,出现了8具女性尸体,另外两位一个是他的母亲,还有那个在路上搭他顺风车的吉他女孩。 一共杀了5个男人,影片出现了4个,另一个是她母亲的情人。 2.Otis一共杀了3个人,影片展现了一男一女(电视机男算Henry杀的。),另一个是在他出狱之前。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系列事情的串联。 清一色的赤裸的女人,被残忍的杀死,抛尸在各种地方,穿插着Henry吃饭,在街上漫无目的逛(实则是下手寻找目标)。女人的尸体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再加上恐怖的音乐,也给影片蒙上了一丝恐怖的阴影。 而开头表现的Henry的世界似乎与之不同,再为正常不过的生活场景,开车兜风,轻松的音乐,似乎这一切与Henry无关。 影片值得注意的应该是音乐的运用,每当出现杀人事件的时候,总会伴随着诡异的音乐,看似有着节奏性的鼓点的同时,音乐里穿插了类似玻璃破碎的声音,狗吠的声音和惨叫的声音,更增添了一层恐怖气氛。 还有就是当展现杀人场景的时候,总会伴随着声画分离,伴随着案发现场当时的惨叫和挣扎,因而这种冲击力也就更为强大。 影片的三个主要角色Henry,Otis,Becky。 Otis不想多说,就是一个屌丝+猥琐男。满口黄牙的老男人。 Becky应该算是影片里的一点点称之为希望的东西,或者是我曾经把拯救Henry的希望加在Becky身上。但是如果说没有Otis强奸Becky就不会死也不对,后开我想明白了,Otis和Becky早晚都会死,只是时间问题。 Becky或许曾经一度打开过Henry的心,但也只限于Henry对他有一点点不同,因为他们有较为相似的童年,但是他仍然是Henry的猎物。 影片里用了很多长镜头,开头的各个凶杀现场,开车的主观场景,等等。 分尸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纪录片《纽约灾星》。 《Henry》如果按照血腥的长度和凶手的凶残来作为恐怖片的基准线的话,他甚至都不算得上一部我们常规的恐怖片,Henry在日常生活中看似情商不高,甚至有点傻里傻气,但是他却在杀人的时候研究出一套理论,并屡试不爽。Henry没有让我们感受到特别的恐惧,甚至让我们有点可怜他,他似乎变成了一个需要拯救的弱者。但是当她对Becky实施的同样的行为时,我想我才对Henry完全失望,他是不能被拯救的,也是这个时候,对Henry的恐惧才由心底发出,这是一个油盐不进的杀手,他不是为了什么,虽然他更多的对象是女人,但是他却强奸他们,他甚至没有对性的渴望,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七情六欲的话,他还能被拯救吗?
影片中并没有警察的作用,唯一出现的一次也与剧情没有关联。
勇度叔年轻时就很“变态”了😊。
本文并非宣扬残酷的谋杀——就像我们在片子里反复看到的那个腐坏城市的场面那样——暴行就是在这个背景下长出来的。贫穷阶级与暴力的亲缘性不是他们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整个社会压迫的结果……
好了,(道貌岸然的)声明就此结束。还是谈谈让我着迷的这个镜头吧:最后把女士尸放进旅行箱然后丢掉。
杀人之所以迷人就在于,你很难处理尸体,这个谋杀残余物,而谋杀是一系列紧张刺激令人兴奋的过程。但是尸体呢完全的冗余物,谋杀剩下的垃圾,失去了生命不能在活动的尸体就不能称之为人了。尸体不是人。尸体是让我们突然醒悟的视觉刺激!受害者倒地的一瞬间,就这一瞬间,整个心跳加速的过程结束了。死亡的来临破解了杀人的超验性。人不再生机勃勃不再挣扎,一切让杀手兴奋的因素就此戛然而止。凶手重回但经验世界——连环杀手持续作案的原因就是对日常世界的逃避和抗拒。
那么,把凶手推回经验世界的尸体,该怎样处理呢?
多数人会被吓得落荒而逃,少数人则会费尽心机的毁尸灭迹。哦啧啧啧……让我们看看影片结束时的卢卡斯的做法。装箱扔掉。这虽比他在街头杀人后的逃跑那时表现好了,但掩饰的意味仍然很强。联系电影一开头的女尸大腿,被包裹起来的女尸一方面显示出他的狡猾,另一方面也覆盖住了开头赤裸的大腿。自然,旅行箱已经揭示了卢卡斯的杀人之旅的开始。此外,旅行箱也与开头女人(也就是母亲)形成了一个对话场域。从无意的伤害到蓄意谋杀,凌乱但开放的空间被一个封闭的箱子所取代了。一个普通的惯犯终于变成了无情的凶手。或许卢卡斯天然的具有某些人格缺陷,也可能他的性格全是后天环境造成的。但我认为这些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一点:卢卡斯对杀戮感到默然了。他遇到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也只能用杀人来解决。如此一来,他就不能再停下来了。他无法不杀人。杀人对他而言是如同吃饭喝水一般的必需品。
他的道路已经决定下来了。
magnet:?xt=urn:btih:9A7FE3C5AD1379BD83C5DD742E3C616730F3E56C&Henry.Portrait.of.a.Serial.Killer.1986.REMASTERED.1080p.BluRay.x265-RARBG
一個文藝殺手殺手活得很瀟灑嗎?並不!妓女的孩子,被虐待,厭惡婦女,所以,殺。沒錢,買不到東西還要被老闆羞辱,所以,殺。然而丫居然戀愛了,想歸隱田園這個梗還能更狗血一點嗎……其實我在期待結局千萬不要完美,我希望看到女主跟他一起殺人,然而就這麼完了。
看完之后惊奇地发现,所有的情节都很符合黑色电影的风格。并且从正面和侧面都细致的描绘出了一个杀手的成长经历和内心活动,真的很应片名了。在Henry制止Otis的那一刻,我想导演赋予了杀手人性,让他有了爱情,而最后Henry杀掉爱人,又像他杀死普通人一样简单。也许爱和恨的界限本来就很模糊,对于杀手来说,杀死她也许是他爱人的方式。
天生杀人狂。结尾值5星。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作品很少能做到如此完美的程度,导演在有限的时间中没有刻意还原事件真相,而是采取大量留白处理(亨利的杀人经过,他的最后下场等等)对血腥场面的处理更显功力,加上精彩的配乐,直接触动了观众源自内心的恐惧感,结尾也是让人印象深刻人性在这里已经彻底沦为了遭到无情丢弃的废物
重看了一遍本片,发现那粗粝的真实感还是叫人心悸,人性本恶
4k uhd hdr,绝对反套路犯罪传记片,没有警察,没有调查,没有深入精神分析,只有杀手个人的一小段生活,漫无目的的鲨人,带着基友鲨人,结尾特别意外
奥提斯说:"我不开心,我想杀个人。"亨利·李·卢卡斯说:"那走,咱上街杀吧。"连环杀手的心理哟,窝连出门买东西都要磨蹭半天。另外,这个片子算不算美化了史上杀人最多的连环杀手,甚至还让他为了奥提斯的侄女杀死了奥提斯,真实的情况是他杀死了奥提斯的侄女。
“本年度十佳之一。混合了弗里茨朗的宿命感与卡索维奇的鲜活度。”、“低成本的杰作,一个病态男人的令人难忘的描绘。杀人在他看来不是犯罪,而仅仅是一种打发时间纾解烦闷的方式。”
隔了十来年,又看到一部类似《山腰绞杀手》的片子,年轻的勇度演了个有童年阴影、杀人无算但又有所不为的人物。全片用大量特写和4比3响应录像带美学,但全员表演又很踏实,尤其妹妹一角把这片拉到更现实的调子。这片子更像八九十年代那些中国大案纪实电视剧,只不过尺度大些,令乏味生活添些危险的甜蜜
现在看无端杀戮的片段有点恶心,虽然并没有那么写实。一对父母的弃儿相遇,本以为男杀手可以牵手女主过新生活,但结尾太冷酷了,电影一般都是开头或者中间段用几场戏来组合描写主角最深处的特性,以此让我们投入甚至共情于他随后的选择,而这部电影直到最后两场戏才揭示。不剧透,此部可看。浓浓的小成本B级独立电影,混合着80年代的古典推拉和各种生涩的机位选择,别有风味。很多处让我想起了那部瑞典电影《性女暴力日记》。
The House That Henry Built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货真价实的魔鬼,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个会杀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杀人,这是真正恐怖所在。杀戮对象包括:随机遇上的路人,妓女,电器店老板,自己的同伙,爱自己的人,救过自己的人... ... 脑子某根筋一动,就动手了... ...
年代太久远,2012年看,一般
虽然连环杀手这个题材有很多垃圾电影,但这一部绝对不是。台词和剧情编排都很好,发人深省,HENRY的表演出神入化,结局寒入骨髓。一定做好准备再看,精神和视觉上的冲击力都很大。如果你像我一样喜欢发掘人性的黑暗,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458520/
这部记录片向我们展示了哈利同志平静而忠于自己信仰的一生。除了间歇性忽然爆发的杀人癔症这个缺点,起码哈利同志从不撒谎,重视革命友谊,偶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之气,和我国梁山好汉有异曲同工之妙。
天,看过的最黑色的电影了.连最后一点温暖都掐掉,编导真狠.震憾性远超<偷窥狂><人咬狗><死亡论文><录影带谋杀案>等等..译名应为:亨利 一个连环杀手的肖像.
86年的片子,毕竟有点儿老了。要是早20年看定会觉得牛逼,现在看就有点儿那啥了。
制片课老师86年担任制片人的处女作 如此低成本却将摄影和剪辑艺术发挥到极致自成一格于无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