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父辈

HD中字

主演:汤姆·希林,沃尔克·布鲁赫,卡塔琳娜·舒特勒,米里亚姆·斯坦因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3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2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3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4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5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6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3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4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5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6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7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8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9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我们的父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1年,德军准备入侵苏联,德国男青年Wilhelm和他的弟弟Friedhelm响应希特勒的号召应征入伍,即将奔赴前线。女青年Charlotte立志为国家服务,成了一名女护士,也将前往战场救助伤员。女青年Greta美丽活泼,歌声动人,她希望有朝一日成为一名女歌星。她的情人是一个犹太人Viktor,他是一名裁缝的儿子。五人是最好的朋友,他们在启程的前夜载歌载舞,喝酒庆祝,约定圣诞节再相聚。分离之前,他们都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分离之后,他们的命运便和这场战争紧紧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一辈的德国人来说,这是他们的父辈、他们的母辈对于这场战争的记忆。狙击时刻我们的追星之路她爱他风中玫瑰福宝爷俩美的统治狗头金我的太阳乡愁Nostalgia无间交易一千零一夜第2部:凄凉之人执行!!~狗和我和执行官~樱花大战基督诞生记2006人类世武林圣火令我与长指甲龙窟寻宝铁石心肠博斯:传承 第二季一梦枕星河爱在高中2024多情的土地破奸锄贼绝色小神医2023身价2022爱与罚三面夏娃再见王沥川慈母曲情怀九月天凶暴的男人派遣占卜师中边缘状态百战天龙第一季八月桂花开沙娜拉传奇 第一季212号房间大发不动产犯罪现场清理员潜行者2015皇帝的新装之圣诞大明星

 长篇影评

 1 ) "为了这个?"


温特在误以为哥哥牺牲的情况下奋力攻下电报站,看到电报站内一片狼藉时他连问了三个“为了这个?”“哈哈为了这个?”“为了这个?”
看到这里忍不住哭了。大概所有的战争的经不起这四个字的拷问。
“为了这个?”
在战争这个巨大的绞肉机面前,人如蝼蚁命似草芥,哪能经得起清醒的发问?
“你说得对,这场战争将会引发出我们最恶的一面。”
懦弱书生般的弟弟最后决定重返战场,从不忍心看犹太小孩儿被处死到三秒之内装弹上膛“砰”一声精准射穿头颅。
关于弟弟的重返战场一直觉得遗憾极了。想到夏洛克里的花生,不也是因为突然从阿富汗战场退下来不能忍受平淡而跟着卷福重新体验充满刺激的侦探生活么。我以为这是战争最残忍的地方之一,它直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让手不刃雉的胆小者变得有了“嗜血症”一般。哥哥看透了这场战争的实质,荣誉?逃兵?不过如此。弟弟没有哥哥那么好的运气,在他看透了这一点的时候,上帝非要他以性命为代价。
第三集的最后,我简直要以为弟弟着了“纳粹主义”的道妄想召集起一帮小屁孩儿进行虚幻的军国主义的清秋大梦了。
不过我觉得这个设计很棒,战争是什么?不过是十二岁男孩眼里一场激动人心的游戏罢了。
温特缓慢倒下血液迸溅的身影进行了彻底的否定。
HEY,战争是要流血牺牲的,前一秒还在给你讲他明年夏季入学要跟着20世纪的大师海德格尔学习哲学历史的20岁小伙子,下一秒就子弹穿过头颅,中枪倒地。
你还能为战争而激动不已而妄想成为战争英雄么。

其实温特也只是在被迫适应,然后在刚刚得心应手之时外界的境况又是另一番天地了....他的眼神一直好忧伤....心疼.....

想起林达的书里写的,“战争没有浪漫。”
战场上的人都是勇敢者。那一个个穿着沾灰带泥的邋遢军装,皮靴破烂,灰头土脸犹如难民的士兵是在家里时会要求妈妈帮他们把衬衫熨得服服帖帖的小伙子。想到在他们拿着枪面对敌人,内衣兜里还揣着情人或家人的照片,脑子里或许还抱怨过晚餐还是吃不到新鲜蔬菜,而下一秒还活着几乎接近不可能,明天的距离看着只隔几小时却实际永远到达不了,就觉得,这战争真他妈的荒诞。

“从此以后只有德国,没有纳粹。”
为作为战败国的德国拍出这样一部反思作品来点一万个赞。

 2 ) Friedhelm

        Friedhelm是五个主角中唯一懂得怎么接受事实,怎么在现实的生存和道义之间作出权衡的人。

        在犹太小姑娘被乌克兰辅助警察抓走的时刻,他是唯一一个出于道义为她提供保护的人;他的朋友是出于情谊;他的哥哥则是出于所谓“国防军”的荣誉感——而那是在德国国防军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卷入种族清洗之后,便早已不复存在的东西。

        当他在库尔斯克会战前夕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一个老练的士官——之前冬战期间,他从阵亡苏军身上拿伪装衣和毛毡靴子,则是他向求生转型的一个过渡——第一次战斗中那个托庇在兄长羽翼之下的男孩早已成为了过去。
        他并没有因为恶劣的环境,转而去“相信” FATHERLAND 必须胜利之类的废话;也没有变成约翰.托兰的历史著作中,所描述过的那种“令新兵望而生畏的,不带任何感情射杀全部敌军的职业军人”。第一集中枪杀犹太小女孩的,那个负责搞特别行动的帝国保安处突击队大队长,就是因为错估了这一点而送了命。
        他想当然的以为,Friedhelm仍然是当初的那个男孩,不过是凭借着懦夫的直觉混过了几乎整场战争。凭着他,保安处旅队长对“档案”,以及身陷承戒营的兄长命运的掌控,就可以用巴普诺夫的方法将他训练成一双拿枪的手。除了Viktor听说,和目击过的事件之外,Friedhelm还被迫在旅队长的威逼下猎过多少“兔”子,早已不得而知。已知的是旅队长对人性的认识并没有他自以为的那样深刻,所以最后他以一种缓慢痛苦的方式死去了。
        Charlotte在害死了那名犹太护士之后,只是幻想着自己能得到救赎。Wilhelm在奥廖尔郊外的坦克里呆了一晚上后,已经沦为了彻底的生存者。Greta在监狱里被动地认了命。Viktor没有沦为第一代以色列人所称呼的“小牛犊”但所承受的早已超出了他的负荷。
       只有Friedhelm是凭着自己的意愿选择了:赎取他为了生存而犯下的罪。所以他带着解脱死去了。

 3 ) Friedhelm:这样的德国军人,可以批评,却必须尊重

“Friedhelm”的角色,睿智,善良,压抑,悲壮。

1、看得太过透彻,所以得不到解脱。

2、诗人的心,也会因为惧怕死亡,而学会麻木。

3、他保住了德国军人最后的尊严。
        二战中,德国败得彻底。战士们死在远方的沙场,故土的房屋被洗劫和焚烧。
        背负着战败的沉重代价的同时,德国人还必须站出来道歉。向战车碾压过的村庄和平民而道歉,向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犹太难民道歉,为发动这场愚蠢的战争而道歉,为满世界的硝烟和焦土道歉。

        战败的屈辱,以及道歉的鞠躬,让德国军人在二战的话题中直不起腰。
        Friedhelm这个角色,就含蓄地包含着为德国军人正名的意图:
        他厌恶战争,喜欢诗句;他没有疯狂地追随元首,而为受难的人民感到痛心;他看穿一切,却无可奈何;他知道注定败局,但身后无路可退;他不是生性残忍的暴徒,却杀死儿童和妇女,双手沾满鲜血。
        最后的最后,他唯有一死:死在战场上,死在俄国兵的枪口下,才能不负祖国的使命,不辱军人的尊严,不违诗人的心。

        这样的德国军人,世人可以批评,却必须尊重。
(待续)

 4 ) 关于电影的一些疑点和细节

1. 关于主角对战争看法:
    一开始威廉汉姆显然是标准德国军人的想法,服从命令,珍视自己的荣誉,为国家而战。枪杀苏联政委那段应该是上峰的命令,基本上红军政委被俘之后都会被枪杀的,和后来红军的命令相似:党卫军一经发现无需审判直接枪毙。 这个有意识形态的原因(小胡子仇视共**党,犹太人和党是一起出现在最卑鄙人名单中的),也有瓦解对方俘虏的因素(干掉政工人员)。 并且威廉汉姆不是很瞧得起党卫军,但是党卫军权利太大,所以上尉也劝他不要惹怒那些人。 还有就是1941年的时候上尉还让威廉汉姆把政委带到僻静处枪杀,反正部队染上过于残暴的气息。这些都是德国国防军的特质,至少在西线还没有丢失,很多英军战俘还是得到了日内瓦公约规定的待遇,但是到了东线之后这些战争中仅存的人性就在无休无止的杀戮和仇恨中烟消云散
    可能是剧情太短所以很多情节的确过渡的比较突兀,比如威廉汉姆昏迷醒来的那段。
     后面主角没被枪毙而是进了缓刑营也是合理的:1943年库尔斯克会战的时候德军兵员已经不足,所以就让这些“国家的垃圾”去当炮灰。
2. 弗雷德汉姆的变化:
     个人感觉弗雷德汉姆是剧中最成功的一个角色:由一个厌恶战争活在书里的孩子到认识战争面目但是无力改变的战士到没有完全麻木在良心和酒精中挣扎的人再到最后让人惋惜但又无可避免的结局。
     其实弗雷德汉姆一直都是最清醒的人,从一开始就看清战争的本质,比起哥哥威廉他更加痛苦,哥哥是迷失的痛苦,威廉不知道为什么而战,他想逃避现实。但是弗雷德汉姆在进攻电报站前说的“知道我是对的又怎么样,你依然改变不了明天我们死一半人进攻的事实”.
     弗雷德汉姆的结局也是注定了的。他作为一个部队的指挥官,即使投降结局无非就是被枪杀或者弄到西伯利亚挖矿喂狼。几十万德国战俘或者回去的不过5万。战死一方面维护了他作为一个战士的尊严另一方面也许那些孩子会因此而的到赦免。苏军尤其是二战后期军纪不比德军好多少,不用说在德国的种种暴行(可以算作是上帝对德国人的惩罚)。 但是苏军在东北的暴行我想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没有什么绝对的正义,国家不够强大她的人民就会被侵略者蹂躏。
3. 波兰人对犹太人的态度
     很多人惊诧于波兰人也屠杀排斥歧视犹太人。这的确是事实。虽然很多时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但是波兰人哪怕在德国占领华沙之后还帮德国人一起屠杀犹太人,他们同样认为是犹太人抢了他们的工作掠夺了他们的财富。有兴趣的话可以查下资料,二站前波兰犹太人的比例,好像二战后只剩下几百个人了,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波兰人的暴行。
4. 为什么那个十恶不赦的盖世太保马丁没有得到审判
    重复一次,没有绝对的正义。为什么马丁还能继续得到工作?因为美国人需要他,及时美国人知道他手上沾满了鲜血。永远不要指望别的国家帮我们伸张正义,因为所有国家只会关心他们自己的利益。731部队指挥官石井四郎那个混蛋还不是在日本安度晚年?因为他有用中国人做活体实验的到的数据,因为美国人需要他!
    影片名“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我想并不只是指五个主角,马丁也是其中之一,那个占据了犹太人房子战后还理直气壮的像孩子们宣传反犹思想的母亲也是,我觉得这点位影片加分不少。这个就是德国战后反思的基础:我们的父辈到底做了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作为后辈应该如何看待这段历史。德国人选择了直面历史的态度,战争可以一夜间结束,但是对于犹太人的歧视不是一夜间结束的,父辈们的罪恶也不是一夜间就消逝的,德国也不是一夜间就醒悟到战争的他国对自己的伤害的。于是德国政府帮助犹太人追查战犯,资助以色列人到德国作证,于是对纳粹战犯的审判一直持续到80年代。
     也许马丁会得到他应有的结局,也许他可以永远逃脱他的罪责,但是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很多人的父辈。历史是无法掩盖和逃避的,这比一个快意恩仇的结尾更令人深思。
5. 夏洛特
    夏洛特这个角色也非常的引人深思:她善良,但是出于对祖国的“责任”他举报了莉莉娅,但是当她发现这个所谓的“责任"带来的是什么之后她人性的一面促使她最后不顾自己试图保护那个乌克兰的女孩。德国人非常的理性,忠于自己的责任,但是二战中德国做出的种种反人类的行为却也是出于盲目的服从。 朗读者中的汉娜史密斯作为集中营看守她一直认为她的任务就是看好犯人不能让他们逃跑,哪怕在审判的时候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错误的。于是德国人二战之后开始反思他们的方向。只有敢于面对自己最丑恶的历史的民族才能真正走出历史的阴影!
6. 电影太压抑
      作为一部反战片,电影不可能让人热血沸腾。很多时候这就是现实,不是童话,葛雷德再也等不到男友的到来,因为她知道那个盖世太保的罪恶,即使她帮马丁签了那个帮助过犹太人的证明,她也会被枪杀在美军到来之前。导演还是试图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温暖的奇迹,比如莉莉娅救了夏洛特,威廉汉姆回到了德国,波兰游击队长放走了犹太人。 这部片的主题超越了战争本身。战争没有胜利者。当仇恨交织在一起无法解开时,也许我们应该放下仇恨向前行。


     感觉国内的抗战片还没有摆脱仇恨的主题。我想我们永远不会也不应该忘记我们曾经的苦难,但是如果整个民族活在一种疯狂的复仇火焰之中,这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结局。我想我们要记住的除了我们所受过的苦难,更要记住的是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一个每个人都认真尽好自己的责任理性的社会,那么我们还将遭受这些苦难。我想我们要记住的不是如何去复仇,如何去把我们曾经的苦难远远本本的奉还,而是要记住的是永远让真理在我们大炮的射程内,要记住的是我们要强大到对手不敢有对我们的妄想与企图。 我更希望我们能勇敢的面对自己曾经的黑暗历史,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做一个强者。

 5 ) 一部德国人自我审视的二战力作

二战是上世纪人类社会遭遇的最大灾难,深刻影响了全球政治的格局,其遗产至今还远远没有被完全消化。有关二战的研究著作汗牛充栋,文学影视作品目不暇接。然而,我们看到的大多是胜利者的记录和叙述,除了纽伦堡法庭上的辩护,殊少听到来自德国当事人的“一面之词”。德国人似乎只有忏悔谢罪的份。1970年12月7日,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对波兰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敬献花圈。他肃穆垂首片刻,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此举让全世界看到了这个民族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的真诚态度,从而赢得了普遍的尊重。也许正因为他们认罪、赎罪的心理过于沉重,反而更少触及这段伤痛的历史,在文明社会对纳粹罪行持续的清算中,常常成为沉默的“当事人”。《帝国的毁灭》、《浪潮》、《生死朗读》等影片,对纳粹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机制根源,对在国家或政权的罪行当中,公民负有何种集体责任等问题,都有深入的触及,但毕竟拉开了一段距离,给人感觉还是一种“他者”的立场和视角。《我们的父辈》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真正的自我审视的作品,以“我们的父辈”威尔汉姆自述的方式还原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不仅细节逼真生动,尤其在反省的广度和深度上显示了难能可贵、难得一见的精准、有力和成熟。

毫无疑问,二战的罪魁祸首是希特勒。然而,希特勒不是个人犯罪,他是举全国之力发动了一场毁灭性的邪恶战争,也就是说,全德国的民众都卷入了为害世界的战争之中,人人成为了法西斯战争机器的一部分。

对绝大多数德国人而言,卷入战争不是被迫的,甚至可以说是主动的,积极的,是发自内心的效忠国家、效忠元首的行为。温特(Winter)兄弟投身战场前向父母道别,他们的父亲引以为傲,认为这场战争对于德国的未来至关重要,说:“我期待你们能做些让我们光荣的事。”影片中一位德军士兵谈到自己如何会爱上射击时说:“七岁的时候,我们的父亲丢了工作,于是我们就在森林里打猎,直到元首上台,父亲才又有了工作”。他能不感激元首吗?夏莉(Charly)“自从战争一开始就想为祖国做贡献”,她“代表德国全体女性同胞们”参加战地救护工作,完全是出于崇高的志愿。即使如维克多(Viktor)的父亲这样的犹太人,在业已发生了水晶之夜,纳粹开始了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之后,仍然口口声声地称这场战争是“我们的战争”,表示自己“总是非常忠诚地为德国服务”。

在亲身经历了战争之后,用威尔汉姆(Wilhelm)的话说,“我们该和我们印象中的世界道别了”。

战争是残酷的、血腥的。在向东线开进途中,威尔汉姆奉命带领灰猎犬连去消灭工厂区的小股苏军,眼见施密特被击中颈部当场毙命,殷红的血汩汩涌流。战地医院,夏莉第一次参加手术,第一次看到血肉模糊的伤口,慌乱中把手术刀掉到了地上。威尔汉姆亲手执行了对苏军战俘的枪决,弗里德汉姆听到尖利的枪声,眼神中满是惊诧、困惑和否定。杀戮,鲜血,死亡,成了战争中时时处处上演的三部曲。

生命在战争机器的碾压下微不足道。战事越拖越久,补充的新兵越来越年轻,到后来,十二、三岁的孩子也上了战场。弗里德汉姆(Friedhelm)阻止一腔热血的新兵作自我介绍:“过四个星期,如果还活着,再来告诉我你的姓名。”活生生的年轻生命,只需称呼一号、二号足够了,他们不过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符号。

人性的丑恶在突击队大队长马汀之流身上彰显无遗。马汀凶狠阴险残忍,他用一纸证明文件换得格蕾塔(Greta)的肉体,回头又把维克多送上了开往集中营的死亡列车;他假惺惺地送格蕾塔到东线战场演唱,是为了给老婆一个交待;知道格蕾塔怀了他的孩子,他挥击重拳以绝后患,并以散布失败主义言论的罪名把格蕾塔投入牢狱;战后他竟又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秩序的维持者。马汀的恶是其本性的暴露,当时的制度氛围不过给了他为所欲为施虐作恶的权力和便利。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解除了文明社会游戏规则的约束,人是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的,正义、仁慈、道德、良心等等所有人类尊崇的美好价值,统统都可以抛弃。

希特勒最广大的社会基础其实是穷人,工人、农民和城市中的各色平民,他们只要给以好处,就最容易被煽动起来。希特勒迫害、屠杀犹太人说是为了所谓雅利安人血统的纯洁,深层的原因是要掠夺犹太人的财富。这一层最能获得穷人的拥护。柏林成了犹太人的“禁区”,维克多一家被驱逐(极大的可能是进了集中营)。格蕾塔看到的那户鸠占鹊巢的德国人家显然是穷人,那个女人一边咒骂着肮脏的“犹太贱人”,一边享用着犹太人留下的家俱。仇视犹太人在欧洲有着长久的传统,被压迫民族并不天然地同情与自己有着同样遭遇的犹太人,波兰游击队在对待犹太人的态度上居然和纳粹德国人如出一辙,在他们眼里,“犹太人和共产党人、俄国人一样讨厌,死了比活着强”。苏联军队是反法西斯的强大主力,但它却有着与法西斯主义同样邪恶的本质。苏军占领了德军野战医院,不由分说地屠杀了所有未及撤退的德军重伤员,发现夏莉,扑上去就强奸。他们哪是什么解放者,他们是屠夫,也是禽兽。难怪在胜利即将来临的时候,恐惧仍然挥之不去,人们担心消灭了一个恶魔,挟着胜利之威而来的仍然是一个恶魔。

战争改变了世界,人也在改变了的世界中改变着自己。威尔汉姆曾经认为战争可以促进人的成长,当受命枪决苏军战俘的时候,他开始了质疑,此后看到的经历的一切,反复印证他弟弟的观点:“战争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呈现出来”。在斯摩棱斯克,党卫军突击队队长指挥乌克兰辅警对游击队进行扫荡,实际上是在搜捕、虐杀犹太人。温特兄弟亲眼目睹了突击队长冷血到冰点地射杀犹太小姑娘,威尔汉姆的上司又告诉他“有犹太人的地方就有保安服务处”,因为“我们在进行一场战争”,“以元首的名义的新战争”。威尔汉姆明白了,这场战争注定要失败,而且“咱们失败了,上帝都不会帮我们”。他反省道:“刚参军那会儿,我们为祖国而战,到了后来,开始怀疑这一点了,就为战友而战,我们不能抛下战友不顾,可是要是战友都死光了,那再怎么办呢?……你还能为谁而战呢?”威尔汉姆由国家的英雄沦为缓刑营的囚犯,这是他必然的结局。

弟弟弗里德汉姆自始至终都是最清醒的一个,也是内心最痛苦的一个。他知道自己是被国家裹挟的,他不得不充当刽子手的角色。为惩戒游击队的袭击,西蒙上校对平民大开杀戒,行刑队的士兵手软,未能射中目标,是弗里德汉姆上去补射一枪,他还是集体绞刑的最后行刑人。这时,弗里德汉姆已经完全不代表自己了,他只不过是纳粹杀人机器上的一个部件,他不去补射一枪,他不去拽那根绞刑的绳索,自有别人去做,并不可能改变平民抑或是游击队员被屠杀的命运。战争临近结束的一刻,弗里德汉姆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选择和那架杀人机器同归于尽。

夏莉是个单纯的姑娘。她爱威尔汉姆,心里一直责怪威尔汉姆不解风情,不懂她的心意。可她哪里知道,威尔汉姆也承受着与她一样的爱的痛苦,因为他清楚,战士上了战场能够活下来的概率微乎其微,爱情不会有结果,如同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最终都必将走向毁灭。夏莉是善良的,看到苏军伤员用不上镇痛的吗啡,她心有戚戚;帮助二等兵逃避返回前线,不仅是善良了,实际上反映了她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已发生了变化。夏莉又是幼稚的,她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出卖了莉莉亚(Lilia),又出于做人的道义,试图通知莉莉亚逃走。“我杀了个女人,莉莉亚,是个犹太人。她帮了我,我却出卖了她。现实跟我们的想象不一样。”在苏军已经迫近的紧急关头,夏莉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坚持不肯丢下俄国护士桑亚,正是为了补偿对莉莉亚的亏欠。

格蕾塔是个悲剧人物。她有情有义,又有演唱家的天赋才华。但她生在一个错误的时代,注定了她悲剧的命运。可以想见,不是这场可恶的战争,格蕾塔和维克多将会是多么幸福的一对。

莉莉亚是个理想化的人物。“冤冤相报何时了。”在莉莉亚身上似乎寄托了一切爱好和平追求幸福的人们的衷心愿望。有点苍白,但不失美好,就让我们共同祈祷吧!

 6 ) 我对哥哥和弟弟的看法

刚看完时我觉得我没有看懂,看了影评之后更觉得没有看透,后来我想,兄弟俩没变,从一而终,哥哥依然是那个勇敢、坚强、理智的哥哥,没有变懦弱,弟弟依然是那个脆弱、善良、多愁的弟弟,也没有突然成熟,只不过形势变了,他们只不过根据形势做出自己的选择。
  先说哥哥,有人说哥哥成为逃犯是他崩溃之后的表现。但我认为这只是他认清现实后自然而然的举动。
  他自始至终更多的是为了担负责任二战(保护弟弟、遵守对母亲的承诺、保护自己的那一连、保护国家的人民),但我并没有感到他觉得一个军人就该视死如归、战死沙场。
  而当时的情况是,他认识到战争给更多人带来的是伤害,为了毫无意义的目标,杀害很多无辜百姓自己的士兵,弟弟也失踪甚至死了。他的责任消失了,而且他恍然大悟那个责任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他放弃,不是逃避,是放弃。
  他在湖畔小木屋的场景如此静美。他安静的坐在木屋上,眼神深邃如旧,冷静如旧,虽然有迷茫与怀疑,但并没有“崩溃”“脆弱”者的胆怯。
  再看他被抓走之后的行为,坚强的活下去,理智的判断不能用火烧屋,麻利地杀死军官,出逃。他并没有干任何不人道的事,也没有干任何愚蠢而疯狂的事。因为他并没有崩溃,只是认清现实。
  而且他在夏洛特面前并无惭愧,而是一把抱住了她。夏洛特哭着跑开后他的仰天长啸,我也不认为这是他的惭愧与崩溃,只是对战争的愤怒控诉与无奈悲戚。
  其实他是个简单的人,简单而伟大。私人以为他和维克托有些像,正直而智慧,只不过他遭受的心灵创伤与震撼更大。
  所以我认为哥哥一直是那个哥哥,我最爱的哥哥,智慧而勇敢的哥哥,爱着亲人的哥哥。战争改变了他吗?只是他自己改变了对战争的看法。

  再说弟弟,我也不觉得他在战争中成熟了,在我看来,他依然有那一颗水晶般善良敏感而脆弱的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先来说说原来的弟弟,其实弟弟这个人应该内心一直比较复杂,因为看书多。
  心思敏感、细腻的弟弟从小不被关注,父亲只爱勇敢的哥哥。但哥哥倒是很关心他而尊重他。这个情节多么似曾相识,在《指环王》《伴我同行》中都有几乎一模一样的桥段。在这两部片子里,弟弟在内心都崇拜且深爱着哥哥。所以我大胆的类推一下,这部片子里,弟弟对各个的感情也是很深,而且也是崇拜战争英雄哥哥的。
  但同时弟弟又饱读诗书,自己对于战争是怀疑的,所以这就形成了一种矛盾的心理,再加上这个年纪本来就叛逆,所以他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上战场。
  他毕竟只是个年轻人,正如片头哥哥所说“他(弟弟)看起来是那么无助”,他对战争的理解虽然透彻(战争会把人最坏的一面带出来),但那毕竟只是理论,而没有任何实践。所以他还是会干一些幼稚的事情,比如故意吸烟吸引苏军。
  但最大的转折点是哥哥死了。其实弟弟很聪明,他知道哥哥不可能引领他们胜利,也不能永远保护自己。但哥哥依然是哥哥,依然是亲人,依然是一面旗帜。所以那个晚上他对哥哥说“我希望你带领我们”。
  但是战争太恐怖了,尤其是哥哥死了,一下子就把存储在他脑子里的知识全部激活,突然的,就像活火山爆发一样,弟弟彻底变了。但这变化不是经历战争后的成熟,而是一刹那的瞬变,就像之前看到有人说的“心门一下子关了”,我说“邪恶与痛苦的一面彻底引爆了”。
  他干出了很多我们不太能理解,或者有争议的事情。
  因为战争。
  因为哥哥死了
  因为他实际上是一个脆弱的少年。爱读书,被边缘化,善良,敏感。
  接下来他的心路历程应该是一路矛盾,又一路不予理睬这些矛盾。父亲的冷眼,酒吧里陌生人的嘲弄,母亲的爱盲目而没有理解,他决定重返战场。为了什么,有人说战场才最适合他,我却认为这是一种逃避与无奈。哥哥死去,世界如此荒唐,不如自己也荒唐下去。
  于是他杀人不眨眼。
  但让我无限心软又无限困惑的是,他知道哥哥未死,而是成了逃犯之后,他的内心该承受多大的波浪。我看着他的眼睛,无限心痛,少年你实在不该承受这么多。
  他的心们没开而是更凌乱了。我总觉得是哥哥的打击让他放任自己冷酷无情,现在知道哥哥没死,他对自己感到惭愧。
  但同时,他的心里,还是期慕哥哥是个坚强的战争英雄,是个比自己伟大的后盾吧。就像从小在心里的英雄形象倒塌,他对哥哥,也有那么点失望吧。
  他在那张照片背后写地址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啊!哥哥,朋友,欢乐,青春,都是些极致美好到战争背负不动的名词。
  可怜弟弟,在平安时代或许还可以幸福,但战争时,理解他的三个朋友,爱他的母亲,爱并尊重且保护他的哥哥,这些人,终究都不是他的知己,他的同路人。

 短评

好评!编剧睡醒了的故事是多好啊!

6分钟前
  • HestiaGnade
  • 力荐

“战争最大的胜者是苍蝇,人类的血肉喂饱了它们。”

11分钟前
  • 白熊启动子
  • 力荐

一定要和幕后纪录片一起看。严谨的历史态度和克制还原叙事,想必德国人自己回顾历史内心同样痛苦,但也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将父辈的苦难变成子孙的财富,无论如何都不要美化战争、粉饰战犯。日本人你们怎么就不知道学习一下。

14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对普通人来说,战争无胜者

1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战争是残忍的 没有经历过的人 怎么有资格说风凉话 没有亲眼看到死亡 怎么会拼命求生

18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推荐

不愿上战场的没有回来,主动为国效力的被撕裂成碎片活了下来。弟弟最通透,大环境下的无力却一路自主选择直到死亡;哥哥崩溃的嚎叫像是一场巨大的梦魇。结合纪录片看,剧拍得真的非常克制严谨又沉痛。只有不曾经历过死亡与战争的人,才会高叫着将一切付诸于武力。到最后才发现,那年他们不到二十岁。

20分钟前
  • 某J。624
  • 力荐

几乎完美的电影。但德语片名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母亲还在父亲前面,(不懂德语,查翻译软件的),不知道为啥我们直接节译为《我们的父辈》?文化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做的每件事都会影响到后面的人。而且这个片名也导致我在观看之前一直以为,这是个主要讲战场和男人的电影,没想到女性在电影里戏份那么重。

24分钟前
  • 花边阅读
  • 力荐

如果你要用好莱坞火爆大片的兴致来看本作,那你百分百会失望。本片从头到尾一直很压抑,和《从海底出击》有得一比。五位主人公五种不同的视角,相互独立却又共存,其实纳粹军官马汀可说是第六主角,他代表了虽然邪恶、但被包庇的那类。第三集没有冤枉波兰人,整个欧洲都在反犹,远不止德国。

27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深夜,把前天买的蓝光碟一口气给看完了。感觉好像过了一个世纪般漫长。

31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力荐

第三集哥哥拿着汽油执行命令去烧波兰老夫妇的房子,当他走进老人,老人满脸褶皱问他需不需要一起吃喝点什么的时候,那个瞬间是最让我感动的。

35分钟前
  • bathball·巴思柏
  • 力荐

胶片的颗粒感最适合战争题材了,德味儿,毒

36分钟前
  • 好想当反派
  • 力荐

五根主线的切口都非常不错,特别是男主和弟弟在战争中的生存之道与良知之间的权衡对比尤为精妙~~昨晚一口气看完,欲罢不能。。现在萎的一比。。。。

37分钟前
  • leon_takeuchi
  • 力荐

第一次从德国人的视角看二战,同样十分震撼!战争能把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挖掘出来,直至失去人性!

42分钟前
  • wind288
  • 力荐

时代洪流裹挟下的一代人,分不清真假、辩不明善恶。最厌恶战争的一个成了冷酷无情的杀人机器,最坚定果敢的一个成了迷茫的逃兵,最渴望报效祖国的一个为了敌国护士留下,最骄傲光鲜的一个困于阴暗牢笼里凋零……战争一起,人性首先被牺牲,继而正义真理等也难以幸免。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我们的父辈的故事

46分钟前
  • 麦琪不爱吃芋头
  • 力荐

德语名叫《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是什么让译者直接省略了片名的一半?就算是译Our Elder Generation也不该译成父辈,第二性在简中语言体系里再次隐形。

48分钟前
  • Shannon
  • 力荐

不知这部片怎么担当得了那么多赞美,整个欧洲战场东西战线上也能时常偶遇家书还还凭什么抵万金!

50分钟前
  • 大圆满
  • 还行

日耳曼民族是个多可怕的民族啊。连反省都反省得这么帅。

51分钟前
  • 比多
  • 力荐

爱国有时候是件恐怖的事情,而战争的胜利永远属于手握权力的人。★★★★

5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战争只会揭露我们最差的一面,起初以为是拼搏,最后沦为无望的等待,几代年轻人变成时代洪流里的殉葬品。

58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主角有犹太人可避开了奥斯维辛、有军官士兵但没有过多的炮火硝烟。它始终关注着战争如何把人性最坏的一面暴露出来、如何摧残那一代人。五个人都有选择的余地,选择活下去未必比敢走向死亡更有勇气,可是内心终究有一部分已经死在1945年了。

1小时前
  • fiona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