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从影像视角了解维多利亚时期的澳大利亚,有繁荣匆忙的港口,也有静谧的乡间村舍。她们穿着像穹顶一样的衣服,但Lucinda的衣着更简洁干练,她有着不羁的个性,敢于出没遍地是男性的赌场,并买下玻璃工厂(玻璃是十九世纪新兴的工艺,玻璃教堂的建造让我想到了1851年英国的世界博览会的玻璃宫殿The Crystal Palace)。Oscar是一个矛盾体,沉迷于赌博的他乞求上帝的宽恕,但又难以自拔,是一种病态(Peter Carey在小说中致谢部分感谢了一名医生让他认识到赌博是一种上瘾行为)。 我感觉电影没怎么表现出Oscar和Lucinda的爱情,更像是一种互相救赎,当他们握手决定不再进行金钱赌博,他们却开启了一场人生之赌。看到Oscar在下沉的玻璃教堂挣扎着想要打开门逃出去,我想到的是:奥斯卡不想要死去,但死亡或许对他来说是一种拯救,他看到了父亲和Lucinda的水中幻影,释然了。
一场赌注,一段爱情,玻璃与扑克,海水与想念,编剧铁了心要让这戏悲剧收场,可圈可点的是男女主角的演技,细节处理很好
一个——hmmmm,有着神奇设定的正常故事……女王太美了!!!!!!!!!拉叔竟然被骑了。。。那几秒呻吟完全不够听啊啊(泥垢
Ralph很努力的演绎一个神经质,结果他只有最后一个划船的镜头发挥了正常的演技,女主角更是不说了,两个人完全在比赛谁更不正常。教堂的倾覆像一个牢笼,把有罪的灵魂带离凡尘,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在忏悔把片子整成这个状态,白白浪费美人美景美元。
年轻的oscar太帅了!!!那头红头发!啊啊啊 ralph fienns演得很好~ seems belief is some kind of jail.
完美的故事、精湛的演技,很一般的导演(特别前半段太平铺直叙了,后半截才开始好看起来)。最后一场哭戏和bright star有一拼,我用掉纸巾5张。
得布克奖的故事真是对历史宗教、道德俗见等等有异乎寻常的理解…竟发展成一个陆上行舟的故事!神的力量真是超现实。哎呀,村里的寡妇有毒……
wierd...but beatiful,especially for the glass church
年轻活泼的凯特女王和红发腼腆胆小的拉叔,基本就是观看本片的理由了。
费因斯居然有萌点...布兰切特最舒服的一角儿...In order that i exist...two gamblings...one obsessive...the other conpusive...must declare themselves...
在我看来,玻璃教堂中溺死似乎是oscar最适宜的结局了,这个天真的孩子始终将赌博看作与上帝的对话,而亲历了人性种种丑陋之后,又怎能与玻璃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所以他唯用自己的死献祭他们的爱情图腾。
一个发生于澳洲的传奇故事,应该拍得很好玩,但导演才能有所不逮,影片拍得拖沓而零乱,抓不住重点,尽管电影有两个多小时,仍有很多情节的过渡缺乏交待,让人只能去猜测。一个坏导演毁了一个好故事。
这片子里的人物设定也太怪了点,特别是奥斯卡,古怪而又愚钝,虽然有着赌博天赋,却受教义和社会约束;虽然对志同道合的露辛达有着好感,却想通过一场愚蠢的运送方式来表达,最终赢得芳心,失掉生命,阴差阳错和另个寡妇有了孩子,真是讽刺的悲剧!
Lucinda让我想起堂吉诃德, 所以想看这片子. 片中的Cate和Fiennes又让我想起Benny & Joon: 无辜, 弱势, 却别开生面. 电影挺特别, 就是略长了点. 非喜剧.
实在不对味
两个演员令人信服的表演。服装极美。宗教背景使人有距离感,好像这两人来自外太空。这两人的性格实在没法让我喜欢。弃。
a dream, a lie, a wager -- love. 生命和爱情在某种意义上也许都是赌博 人是不是永远要跟自己的欲望做斗争 RF+cate=摩羯男+金牛女 很配 一只puppy 一只kitty =v=
Cate你真美. 我觉得Ron其实应该长Oscar这样.
前半部那么搞笑还想说这不是应该叫"两个赌棍的爱情”吗?突然就来了一个这么悲剧的结局……编剧到底是想干嘛?剧情有些乱,但是年轻的女王和拉叔实在都太好看啦!那么嫩那么美那么帅……看颜值就够了!
结局好痛苦。但是之前的费因斯一直都很搞笑。那乱哄哄的头发,傻乎乎的样子。
因为看过原著,所以觉得改编得并不是特别成功。也许五百来页的故事真的是很难用两小时讲好的吧。如果抛去多余的细节而着力描写主干其实是可以拍得更加舒缓顺畅的,可惜编剧对此几乎不加取舍,像是在写编年史一样,无一遗漏却又处处力道不足,让那些真正重要的大事也像无关紧要的环节一样飞快闪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