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暴是爱的对立面,不是什么笨拙的表达爱的方式。
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已经于上周开幕了;
回顾一下,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一部拿到银狮奖、金狮奖提名的影片:
《监护风云》。
它是个剧情片——但越往后看,就越像恐怖片。
这片看得吧……
不知你会是被丧哭还是被吓哭——反正到了最后,影院里和屏幕前颤抖着的观众,眼泪根本止不住。
情节冲突的来源很简单:
离婚父母争夺孩子的抚养权,母亲保护孩子远离暴力倾向的父亲不让其接近;
结果却没有争取到单独抚养权,与此同时父亲以各种方式强行介入孩子的生活,最终几乎酿成悲剧。
电影中对这个冰冷故事的讲述,也是十分的简单——
从法庭判决,转向数次父子共处片段与母子共处片段的对比,再到矛盾彻底爆发。
在电影缓慢而坚定地逐渐推移过程中,你也许早就做好了心理预设:
对于这个主题,你可能也在别的片中见过了太多太多;
但是,当恶毒的面具被血淋淋撕裂的一刻,即使有着再大的准备,也过于难以承受了。
家庭暴力的极端阴影之下,孩子,是永远的受害者。
看完片的我,觉得这电影若提示“部分内容可能引起不适”都不为过。
无休止的家庭暴力,对孩子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长辈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因孩子而起,也不应与他们有关;
远近离合,也不该让孩子负罪。
但在无数的高压家庭案例中,被吞噬的恐惧时刻笼罩在孩子们头顶。
“法庭”这一负责一锤定音的场所,这次却不是结局,而被搬到了开头。
一上来,用了长达约十五分钟的单个场景,呈现了一场听证会前做笔录的过程。
没有高声争吵,没有激烈对峙,父母双方的情绪表达也十分克制,仅在微小的神情间做着挣扎;
作为证人的孩子们也没有出现,只有他们的证词,串起了整个场景。
但这看似平和的一幕,足以令人窒息。
这一刻钟的安静讨论,足以使人坐立不安——足以让你觉得,“为什么还没结束”。
片中父亲对待生活的方式显然一团糟,孩子们都不愿意接近他;
然而对于母亲保护孩子的行动反向指责其“过度”,居然为他扳回了局面:
法庭的判决,显然是不够公正的;
这一决策,开启了后续一系列潜在事件的发酵过程。
为了保护孩子,母亲用尽各种办法,却连谎称生病都无法阻止父亲的执意;
儿子每一次坐在副驾驶上,与父亲根本无法正常交流的重复场景——
说轻了是尴尬,实际上能看出,儿子的心理阴影面积巨大。
私下里不想见,见了面也恨不得挖洞躲着。
[无爱可诉]是关于更漠然的冷暴力形式——
父母沉溺于彼此之间的隔膜与对峙,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渐渐从这段家庭生活中消失——最后,他真的彻底消失了。
不管是冲突还是无视,对孩子的打击都是巨大的。
爷爷奶奶家中的场景,可以说是对紧张气氛的稍作缓和;
可惜这也没有维持多久。
和爷爷奶奶还算交流顺畅,但随时都面对着父亲下一秒的突然爆发。
不稳定的情绪,当然也更是加深了孩子的恐惧,何况这种情况一再出现。
对孩子请求监护时间的变动也是凶狠拒绝,随后只顾自己摔门扬尘而去。
与此同时,对于前妻的控制欲也达到了病态的程度。
除了与孩子共处时的恶劣表现,父亲还将自己对前妻的暴力倾向间接施加在儿子身上,或是找到机会直接施加在了前妻身上。
即便这样,父亲仍在指责前妻对孩子“控制欲强”,认为是前妻“给孩子洗脑”,认为这才是孩子们疏远他的原因。
好笑吧,虽然我已经笑不出来了。
父亲端着猎枪轰开家门、还伤到儿子耳朵的时候,看片的我直接跟着母亲和儿子两人一同发抖了起来——
回头想想,在这样一个父亲身上,这简直就是注定要发生,不是吗?
暴力催生暴力、继而催生凶残的结局;
实施家庭暴力之人,未导致极端情况、想要强行占有的主权不得手的情况下,是不会罢休的。
这种人的脑中,没有同情、没有悔改、没有理解,只有令人恶心作呕的施暴欲望——对着自己的家人。
说到这儿,再转头看看最近的“滴滴”事件——
有些事情,光是叹息和咒骂,简直都让人不知从哪儿讲起。
好了,这片我是不敢再看第二遍了。
毫无疑问,这个家庭中的母亲和孩子,全都是片中父亲精神和肢体上暴力的绝对直接受害者。
本来就拥有保护孩子本能的母亲,在经历过前夫的纠缠之后,变得更加绝望但谨慎——
那些为了帮孩子躲避他们父亲的谎言尝试和正面阻拦,都显得那么苍白、那么无奈、那么让人唏嘘。
她也只是个普通的女人——
虽然影片中没有着重呈现,但她与片中父亲的悲惨婚姻,显然也是充满了暴力和痛苦;
她尝试着去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去实施对孩子的保护,换来的却是前夫莫须有的骂名和更加偏激的举动。
女儿这个角色,设置得也十分巧妙:
她与父亲两人之间算是根本没有正面的对手戏——但这个人物在故事人不可或缺。
她与男友的交往、与同学朋友的聚会代表着她的个人生活,而她与母亲的交流代表着她与家人的交集。
这两者在片中女儿身上体现出了交叉的相互作用,对故事发展起着辅助的作用;
这个家庭中的一切矛盾和化解因素,有时都可以从女儿身上通过疏离的方式以小见大地看到。
比如母亲的律师、爷爷奶奶、女儿的男友和母亲的朋友——
这些形象,都或多或少通过自己对中心事件的态度、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对比和映衬着父亲的残暴。
并且,这些角色也是母亲和孩子们生活的正轨一面,并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影片紧绷着的氛围。
司法机构,按理说该代表公正——
但很显然,特别多的情况下,这并不是实际情况。
片中的判决也正说明了一点:现世的法律裁决,总有触及不到人性至恶处的地方。
在这种需要钻入“潜在危险”怪圈之时,法律就显得十分无力了。
我不知道,呼吁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停止他们对自己家人的施暴行为,是否有实现的可能性;
但我能确定的一点是,我们所有人,都不该轻视这个问题;
该动用的官方手段就要动用,该完善的法律就要完善,该下达的惩罚就要下达。
别再让受害者在黑暗里越坠越深了。
-
文:Yorkshire Viking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全程都绷着一颗心,到了最后一刻真是。。。小男孩的表演是在太棒了,感同身受,身历其境一。一直以为自己没有拥有童年是坏事,其实与父母的沟通有好有坏。缺少的,除了亲情的关爱,其实同时也远离了两个人的是是非非,纠结互掐。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需要父亲或者母亲的陪伴真是一个有趣的命题。倒是,男人,这个话题。什么时候算是一个成熟健全的人,为什么在妻子家庭面前就会如此的放纵自己,甚至伤害他人。道德,法律,社会底线,为什么在房间内就会消失。虽说,从古至今妇从夫纲,子从父纲,衣食父母,法律究竟给了男人怎样的权力。可是给予这样不成熟,不完善的人格,带来的社会危害有多大。因为,从始至终,一直关在门里讲,不给他人带来危害,只给家庭和孩子带来危害外人也看不见,就不需要思考了么。男人,就像是一个一直都不成熟的物种,到组建家庭时弊端会慢慢放大。究竟,什么时候会长大啊,这个期限会是一生么?
十多年前,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第一次向我们展示了家暴的可怕。剧中冯远征饰演施暴的丈夫,他狰狞的面容是许多人的“童年阴影”,直到现在仍然有人称呼他为:“那个打老婆的家伙。”无法处理的图片链接删除 十多年后,又一部讲述家暴的电影横空出世了,它就是《监护风云》。无法处理的图片链接删除 这部电影将于6月21日登陆全国艺联专线与观众见面,在最近的超前点映会上,这部口碑之作引起了现场强烈反响。大家观影后的普遍感受是:害怕、紧张、愤怒。最后15分钟的家暴戏过于震撼,以至于影片结束后大家都忘了鼓掌。到底是什么魔力引起观众这样的反应?答案很简单:这部电影纤毫毕现地讲述了家暴的全部真相。家暴是让我们熟悉又陌生的词。试问,谁小时候没因为淘气挨过父母的“混合双打”?报纸上都公开表示,适当的体罚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可我们接受的那叫做“棍棒教育”,和家暴还是有着本质区别。“棍棒教育”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般父母打孩子大多出于“恨铁不成钢”“爱之深责之切”的心理。而家暴则完全不同,受害者除了忍受短暂的皮肉之苦,还要长期生活在心理阴影之下,可能终其一生都成为他们无法抹掉的烙印。无法处理的图片链接删除 而施暴者往往心理都极度扭曲,他们如同嗜血的野兽般在施暴中获得快感。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大多数受害者都只能保持沉默,毕竟连自己最信任的人都是这副丑陋模样,还有谁值得信任呢?无法处理的图片链接删除 受害者的软弱让施暴者更加为所欲为,他们化身为天才的演员,把天使的一面留给外人,把魔鬼的一面留给家人,在两副面孔间自由切换,外人根本无从分辨,受害者无奈地控诉也往往被认为是哗众取宠。《监护风云》是法国导演泽维尔的长片处女作,93分钟的片长,剧情极其简单,但导演对节奏的把控、情绪的调动却非常老练,影片将家庭伦理片与惊悚片巧妙杂糅在一起,产生出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该片也凭借过硬的品质一口气斩获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狮奖、凯撒最佳影片等大小21个奖项和27项提名。那么这部电影是如何抽丝剥茧地为我们呈现家暴的恐怖呢?第一, 层层递进,渐入佳境。该片的开头波澜不惊,有长达15分钟的法庭戏,在法庭上一堆夫妻协议离婚,就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展开争论,双方唇枪舌剑,好不热闹。无法处理的图片链接删除 乍一看,夫妻二人,丈夫样貌彪悍,谈吐不凡;妻子面容憔悴,言语颤抖,与一般的离婚夫妻无异。可仔细一听,缺发现信息量很大,妻子控诉丈夫虐待儿子和女儿,并且有直接证据,希望孩子与丈夫完全一刀两断。可丈夫的律师却辩解道,丈夫负责医院的安保工作,在朋友和同事中都有着良好的口碑,家暴的帽子完全空穴来风,丈夫应当获得孩子的探视权。面对这一出罗生门,法院最后当了和事佬,安抚了妻子,给予了丈夫探视权。看到这里,许多观众都被丈夫那憨厚的外表骗了,在大众面前他爱子如命,周末开车接送孩子去奶奶家,对儿子的爱快溢出屏幕了。无法处理的图片链接删除 可儿子的反应却说明了一切,在与母亲姐姐相处时,他表现这个年龄该有的童真烂漫,可是一旦与父亲独处,他立马静若寒蝉,可以肯定这是长期处在家暴阴影下的一种条件反射。别急往后看,影片在前半段温吞如水后突然乍起波澜,父亲原本要开车带儿子参加姐姐的party,父子在车上独处时,这个模范父亲突然摘掉了面具,露出了真容。他歇斯底里地朝儿子怒吼,逼迫她说出母亲的隐私,还骗得了房屋的钥匙,准备大闹一场。无法处理的图片链接删除 儿子瘫坐在座位上,吓得蜷缩成了一个球,随后趁父亲不注意,他下车逃跑,父子在马路上来了一场追逐戏,儿子好容易才挣脱出了父亲的魔掌,影片没有直接呈现父亲对儿子直接施暴的镜头,却通过父亲的转变,儿子的反应旁敲侧击地反应了家暴的可怕,很难相信孩子和母亲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无法处理的图片链接删除 影片最后父亲彻底迎来了爆发,他手持猎枪强闯母子的住宅,母子和孩子在屋中瑟瑟发抖,邻居透过门缝暗中观察,警察隔着电话远程营救都让影片的惊悚程度上了一个台阶。可以说,90分钟里,父亲从温文尔雅变为嗜血狂魔,整个过渡十分自然,观众的胃口也被一步步吊起。第二, 视听技术一流,音效处理满分作为处女作,导演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却配上了最精湛的视听享受,这种取舍显示了导演大刀阔斧的勇气。全片没有配乐,却通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营造悬疑氛围:汽车的喇叭、公寓的电梯、手机铃声、报警声、枪声,这些寻常的声音经过导演的编排化腐朽为神奇。导演是个控场大师,每个节奏,每个声音都能才准观众的点,几场家暴戏,通过不同人物视觉观察审视,戏剧张力十足,让我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无法处理的图片链接删除 第三, 家庭伦理的开头,惊悚片的结尾看开头的唇枪舌剑,你会觉得是一部“话唠”的家庭伦理剧;可是看结尾,却是标准的惊悚片。两种风格的巧妙结合给以后的伦理片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导演显然深得悬疑大师希区柯克的真传,将悬疑包袱埋藏于波澜不惊的叙事中,定点引爆,惊喜连连,最后父亲和母子隔着厕所门对峙的场景是向库布里克的《闪灵》致敬。无法处理的图片链接删除 无法处理的图片链接删除 一个家庭伦理片这么拍,让你体验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刺激,还欲罢不能,在紧张、惊悚过后还能多一份对家暴沉甸甸的思考,这样的片子怎能不爱?需要特别之处的是,冯远征也成为了《监护风云》的推荐大使,可见这部片子在载誉一年后引入内地有着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无法处理的图片链接删除 翻开微博,看看新闻,现在的家暴事件屡屡出现,除了对施暴者给予指责,我们也应该了解家暴的前因后果,避免类似的悲剧在我们身上上演。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谐了,这个国家才能兴旺发达。无法处理的图片链接删除 6月21日,去影院看《监护风云》,对家暴勇敢sayno!
十多年前,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第一次向我们展示了家暴的可怕。
剧中冯远征饰演施暴的丈夫,他狰狞的面容是许多人的“童年阴影”,直到现在仍然有人称呼他为:“那个打老婆的家伙。”
十多年后,又一部讲述家暴的电影横空出世了,它就是《监护风云》。
这部电影将于6月21日登陆全国艺联专线与观众见面,在最近的超前点映会上,这部口碑之作引起了现场强烈反响。
大家观影后的普遍感受是:害怕、紧张、愤怒。
最后15分钟的家暴戏过于震撼,以至于影片结束后大家都忘了鼓掌。
到底是什么魔力引起观众这样的反应?
答案很简单:这部电影纤毫毕现地讲述了家暴的全部真相。
家暴是让我们熟悉又陌生的词。
试问,谁小时候没因为淘气挨过父母的“混合双打”?报纸上都公开表示,适当的体罚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
可我们接受的那叫做“棍棒教育”,和家暴还是有着本质区别。
“棍棒教育”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般父母打孩子大多出于“恨铁不成钢”“爱之深责之切”的心理。
而家暴则完全不同,受害者除了忍受短暂的皮肉之苦,还要长期生活在心理阴影之下,可能终其一生都成为他们无法抹掉的烙印。
而施暴者往往心理都极度扭曲,他们如同嗜血的野兽般在施暴中获得快感。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大多数受害者都只能保持沉默,毕竟连自己最信任的人都是这副丑陋模样,还有谁值得信任呢?
受害者的软弱让施暴者更加为所欲为,他们化身为天才的演员,把天使的一面留给外人,把魔鬼的一面留给家人,在两副面孔间自由切换,外人根本无从分辨,受害者无奈地控诉也往往被认为是哗众取宠。
《监护风云》是法国导演泽维尔的长片处女作,93分钟的片长,剧情极其简单,但导演对节奏的把控、情绪的调动却非常老练,影片将家庭伦理片与惊悚片巧妙杂糅在一起,产生出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该片也凭借过硬的品质一口气斩获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狮奖、凯撒最佳影片等大小21个奖项和27项提名。
那么这部电影是如何抽丝剥茧地为我们呈现家暴的恐怖呢?
第一, 层层递进,渐入佳境。
该片的开头波澜不惊,有长达15分钟的法庭戏,在法庭上一堆夫妻协议离婚,就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展开争论,双方唇枪舌剑,好不热闹。
乍一看,夫妻二人,丈夫样貌彪悍,谈吐不凡;妻子面容憔悴,言语颤抖,与一般的离婚夫妻无异。
可仔细一听,缺发现信息量很大,妻子控诉丈夫虐待儿子和女儿,并且有直接证据,希望孩子与丈夫完全一刀两断。
可丈夫的律师却辩解道,丈夫负责医院的安保工作,在朋友和同事中都有着良好的口碑,家暴的帽子完全空穴来风,丈夫应当获得孩子的探视权。
面对这一出罗生门,法院最后当了和事佬,安抚了妻子,给予了丈夫探视权。
看到这里,许多观众都被丈夫那憨厚的外表骗了,在大众面前他爱子如命,周末开车接送孩子去奶奶家,对儿子的爱快溢出屏幕了。
可儿子的反应却说明了一切,在与母亲姐姐相处时,他表现这个年龄该有的童真烂漫,可是一旦与父亲独处,他立马静若寒蝉,可以肯定这是长期处在家暴阴影下的一种条件反射。
别急往后看,影片在前半段温吞如水后突然乍起波澜,父亲原本要开车带儿子参加姐姐的party,父子在车上独处时,这个模范父亲突然摘掉了面具,露出了真容。
他歇斯底里地朝儿子怒吼,逼迫她说出母亲的隐私,还骗得了房屋的钥匙,准备大闹一场。
儿子瘫坐在座位上,吓得蜷缩成了一个球,随后趁父亲不注意,他下车逃跑,父子在马路上来了一场追逐戏,儿子好容易才挣脱出了父亲的魔掌,影片没有直接呈现父亲对儿子直接施暴的镜头,却通过父亲的转变,儿子的反应旁敲侧击地反应了家暴的可怕,很难相信孩子和母亲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影片最后父亲彻底迎来了爆发,他手持猎枪强闯母子的住宅,母子和孩子在屋中瑟瑟发抖,邻居透过门缝暗中观察,警察隔着电话远程营救都让影片的惊悚程度上了一个台阶。
可以说,90分钟里,父亲从温文尔雅变为嗜血狂魔,整个过渡十分自然,观众的胃口也被一步步吊起。
第二, 视听技术一流,音效处理满分
作为处女作,导演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却配上了最精湛的视听享受,这种取舍显示了导演大刀阔斧的勇气。
全片没有配乐,却通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营造悬疑氛围:汽车的喇叭、公寓的电梯、手机铃声、报警声、枪声,这些寻常的声音经过导演的编排化腐朽为神奇。
导演是个控场大师,每个节奏,每个声音都能才准观众的点,几场家暴戏,通过不同人物视觉观察审视,戏剧张力十足,让我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第三, 家庭伦理的开头,惊悚片的结尾
看开头的唇枪舌剑,你会觉得是一部“话唠”的家庭伦理剧;可是看结尾,却是标准的惊悚片。
两种风格的巧妙结合给以后的伦理片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
导演显然深得悬疑大师希区柯克的真传,将悬疑包袱埋藏于波澜不惊的叙事中,定点引爆,惊喜连连,最后父亲和母子隔着厕所门对峙的场景是向库布里克的《闪灵》致敬。
一个家庭伦理片这么拍,让你体验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刺激,还欲罢不能,在紧张、惊悚过后还能多一份对家暴沉甸甸的思考,这样的片子怎能不爱?
需要特别之处的是,冯远征也成为了《监护风云》的推荐大使,可见这部片子在载誉一年后引入内地有着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
翻开微博,看看新闻,现在的家暴事件屡屡出现,除了对施暴者给予指责,我们也应该了解家暴的前因后果,避免类似的悲剧在我们身上上演。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谐了,这个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6月21日,去影院看《监护风云》,对家暴勇敢sayno!
同樣是拍攝有關暴力和驚慄的故事,一些歐洲導演特別考起觀眾的耐性和專注力,不會像荷李活類型電影那樣講求感官刺激,分分鐘有聲有色。法國導演Xavier Legrand的首部劇情長片《監護權爭戰》(Custody)就是以這樣不怕悶到觀眾的風格講故事。為甚麼這些歌舞鏡頭要這麼長?角色們在畫面中走來走去,重點在哪?觀眾要耐得住這種電影語言,留心各項聲畫細節,在結局後回想,才會察覺之前看得五里雲霧的片段中一直有故事在發生,只是當時不知哪些細節需要留意。
故事情節不算複雜,講兩夫妻分開後,前夫先爭取隔周見兒子的權利,再設法找尋逃避他的前妻。導演一直沒有清楚交代雙方離婚的原因、誰更可信等等,把篇幅放在「男主角要找前妻說清楚」這歷程上。懸疑的效果似乎只對特別有耐性的觀眾有效,因為導演往往讓觀眾跟戲中角色一起漸漸沉浸於「好像有事發生,但又不知是甚麼事」的不安狀態中,有一種莫名的焦慮,另一方面也對這種焦慮之原因產生好奇。只是這些長時間的段落和枝節累積起來,或會令觀眾精力渙散,感到疑惑及沉悶之餘,更難留意故事的細節和內斂的推進。
等到電影約最後四分一才急轉直下,讓觀眾知道恐懼和暴力的源頭在哪裡。彷彿之前一直靜態地吊著的鉛垂,到最後有魚時忽然變成跳下水用魚叉搏鬥那樣激烈。之前導演在敍事上推延著的壓力在結局一次過引爆,焦慮和懸疑造成的心理張力解開了。這時觀眾才能理解前文中,各個角色的情緒和反應——如果他們之前沒打瞌睡的話。
这不是一部恐怖片,也不是一部悬疑片,没有任何血腥的镜头,但是却全程看得人头皮发麻,提心吊胆。这是一部和家暴有关的电影。 《监护风云》是一部法国电影,上映于2017年,是导演泽维尔·勒格朗执导的首部影片,获得了当年的威尼斯银狮奖、最佳处女作奖等21项大奖,导演因此一举成名。 影片拍得相当平静克制,有时恍惚间你会以为它是一部纪录片。尤其是开头长达十几分钟的法庭调解的画面,平淡得让人想要弃剧。总体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难受!但正是这样一部令人难受的片子真实地再现了家暴、离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深刻议题,引人深思。 故事的起因很简单,一对夫妇离婚后,女方米里亚姆认为男方安托万有暴力倾向,所以希望独自获得未成年儿子朱利安的抚养权,男方则否认所有的控诉,并指责女方对孩子过度保护,使得自己与孩子亲情淡漠,而自己非常想要尽到父亲的责任与义务。很明显,男方的表现更胜一筹(作为观众的我也禁不住想是不是女方确实反应过度),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下,法庭最终判定朱利安由两人共同抚养。这一看似人性却轻率的判决,引发了后来惊险的故事,好在电影的结尾母子平安无事,但在现实中不知道又有多少家庭是以悲剧结尾的呢? 以前我看到家暴的新闻,常常会想为什么这些女性不离婚呢?离开这个源头不就好了吗?但是看完这部电影我才意识到深陷家暴的女性,特别是有孩子的女性有多么不容易。即使是在法国,在已经有证据,有孩子证言的情况下,法官仍然可能做出不明智的判决,可想而知家暴的定性和审理是很艰难的(未做过调查研究,此结论可能并不准确)。 同时从电影中也看到一个具有家暴倾向的男人的控制欲是多么强烈且善于伪装。安托万在电影开头看起来有多沉稳负责,在影片的结尾就有多残忍疯狂,上一秒还是慈爱的亲吻孩子额头的父亲,下一秒就是暴怒的威胁儿子的人渣。特别是安托万在闯入米里亚姆家里巡视半天后突然痛哭流涕,声泪俱下地抱着前妻说:我改了,真的改了。那一刻,作为观众的我,真的尴尬到脚趾抠出了三室一厅。这种尴尬不是看着东八区的油腻男们的做作表演的尴尬,而是对米里亚姆和朱利安面对这样一个有着暴力倾向的男人惺惺作态的共情。你永远不知道他接下来会怎么样,是喜是悲,是打是爱,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或者说只要他还在你的身边,你就永远觉得头上悬着一团阴云,不知道哪天就会降下倾盆大雨。导演的高超之处就是拍出了这样的感觉,观众在电影的推进中持续感受着当事人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电影不仅涉及到家庭暴力,更涉及到一种隐形的暴力——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小小的朱利安在离异夫妻共同监护的罅隙中艰难地成长着。朱利安并不喜欢和父亲呆在一起,但是因为法院的判决和出于对妈妈的保护,不得已在周末要回到父亲的身边。电影中有大量父子俩呆在车内的镜头,在逼仄的空间里更显得气氛的尴尬和压抑。安托万为了得到前妻的联系方式和住址,用各种手段逼迫孩子,所以即使朱利安删掉了电话里母亲的联系方式,冒着被打的风险指认错误的路,最后还是没有办法逃脱父亲的控制。电影里表现的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但仔细想一想,安托万使用的方法是不是也发生在很多家庭里。随意翻查孩子的书包、书信,命令孩子如果不按自己说的做就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要么动不动就指责孩子不对,要么就是一言不发对孩子进行冷暴力……而这一切的目的只是为了控制孩子,让孩子听话,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武志红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中国如果有人想当皇帝,那就去生个孩子吧。这句极具讽刺意味的话恰恰反映了今天中国很多家庭教育乃至学校教育的困境。我们能不能把未成年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与尊重,能不能不把成年人和社会的意志强加给未成年人,我认为这也是衡量一个人与社会文明是否进步的尺度。 总之,这是一部让人难受的电影,但也绝对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好电影。
视听技术一流,尤其是声音的处理,令影片保持着暗流涌动的气氛。尽管全片没有任何配乐,却透过日常生活里的种种声音制造出悬疑紧张的气氛:汽车的喇叭声、公寓里的电梯声、手机铃声、警报声等等。这种手法在最后一幕将惊悚恐怖的气氛推向顶峰,猝不及防地将家庭伦理剧扭转为惊悚悬疑类型,也有赖借助于库布里克《闪灵》的经典桥段。这对于一位执导处女作长片的导演来说,有点意想不到,而在去年威尼斯电影节拿下的最佳导演与最佳处女作奖也算得上实至名归。 然而,相比起娴熟的电影技巧,影片对人物的心理分析与挖掘却不如理想。小男孩的心理变化诠释得较为充分,而父母两人的性格与心理描述处于缺失状态。这个具有家暴倾向的父亲为何时而痛哭流涕声称痛改前非,时而又醋意大发暴跳如雷?教导儿子说谎欺瞒的母亲又在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剧本的留白空间太多,令角色的行为动机疑窦丛生,这对于一个家庭暴力的现实题材来说,明显不够客观冷静,无疑令批判力度有所打折。还有姐姐那条线索更有不知所终的感觉,感觉之前的铺垫没发挥出来,尽管在舞会上的那几个长镜头都运用得相当出色。
C+/ 剧本的人物刻画分配无疑是极具欺骗性的。丈夫的狂躁表现与分裂心理和盘托出,而妻子的控制欲内核则潜伏各处。观众或许以为自己终于看到了一场绝不客观倾向性明显的战争,最后合上门发现自己不过是他人私隐无关痛痒且无从接近的偷窥者。导演功力不值得最佳但作为处女作的确执行力了得。
长片处女作就拍成这样让人觉得前途不可限量,季度最佳观影体验。主线和人物关系其实非常简单,可导演对气氛的掌握堪称控场大师,即便知道他在控场,也依然为每一个悬念绷紧神经。
处女作拍成这样还不错,掌控力挺强的,开始以为是家庭伦理片,后面十分钟几乎是恐怖片了,紧张得要死,偏执型、控制欲强的暴躁渣男,不管是谈恋爱,还是成家,对女人,对家庭,对孩子都是公害。
可怕…这爸爸在挑战恶心的极限……
一部家庭监护权纠纷电影,拍出了惊悚犯罪逃亡片的效果。前面的漫长铺垫只为最后的爆发,倾尽所有,无声胜有声。
庆生派对那场调度得让我以为一大桶猪血要浇到大女儿头上了 然而并没有
#北影节#前面就是一小池子水,偶然有个小涟漪,就这样淡淡地过去。小孩的谎言,比大人的对话要更揪心些。后面爆发的那段冲撞,相当强悍,家庭暴力实在叫人头皮发麻。不过不知如何终结,也就只能戛然而止了。长片处女作,加点分。417
用悬疑惊悚类型片手法处理现实社会题材的法国电影,接连不断的伏笔、悬念和张力,引向近乎于恐怖片的情节高潮。导演能力的确不错,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对画外空间和对声音的运用,对“看不见”或“听不见”精准有效的设计。
无配乐制造出特别的恐怖气氛,但是剧本会不会太薄弱了一些?家庭伦理片与恐怖类型结合的尝试,家暴真是这两年的热门话题。
画面重现,我躲在卧室哭,我爸狠劲用脚踹门,咚咚咚,门被活生生踹开,那种恐怖我懂。
太可怕了!家庭暴力多可怕,可怕到影片结束后吓得全场鸦雀无声甚至忘记鼓掌,可怕到旁边的女生一直在哭…那种紧张,不安,惊恐,高压摄人心脾、不寒而栗,最后的高潮段落导演控制的太好了!小正太演技炸裂…错过开场歹势!都怪挨千杀的新彩云…
爸爸有一把步枪和一只叫莎莉的狗,每次他拿起步枪,莎莉都狂吠不止。爸爸拿枪瞄准我妈的时候,它都停不下吠。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莎莉,每个周末被迫去见他,坐在他的副驾如同他的狗。心情好的时候贴面吻,暴怒的时候噤若寒蝉。那天他举起步枪,打穿了房门。浴缸里我和妈妈紧紧抱在一起,仿佛堕入地狱。
这位新人导演的节奏掌控能力很惊人,第三幕有两场戏的戏剧张力让人把心吊到了嗓子眼,最后的高潮有一种看恐怖片的错觉。这个故事本身也很有意思,讲家暴,但丈夫和妻子两个人都是家暴者,唯有孩子是受害者,虽然观感很类型化,但剧本在塑造人物上没有脸谱化目的性太强的情节。
这父亲就是个变态
震惊了,居然有人说这妈妈有控制欲?有谁见过被掐脖子、受语言暴力肢体暴力、差点被枪击的控制欲?WTF。说这话的人得是有多直男癌?我看完整个片子只是奇怪这妈妈为啥一开始被骚扰不报警。就算为了小孩安全也该报警啊白痴。
反類型的類型,對「聲音」關注。劇作的亮點是,某一刻你甚至會對父親移情,但最後的高潮打破了你這幻想
现在的新导演,功夫全用在拍出一个惊世骇俗的结尾上了。
导演水平确实还蛮厉害,观众情绪一直紧绷,人物不用开口都张力十足。被验孕棒那个镜头的画外空间运用惊到,接下来更是各种“看不见”、“听不见”轮番轰炸,尤其最后的《闪灵》式追杀和“旁人”视角的关门更是厉害得不得了。不过姐姐线和原短片一样略累赘,怀孕这么大的事件最后咋一点水花都没了…?
地图炮一句,觉得女主性格有缺陷是男主暴力狂原因的是不是都是男的?从男主第一次接儿子回奶奶家就已经变态的超明显了。这片暴力元素简直超标,特写恐怖直逼安嘉和,在电影院和旁边的老太太吓哭成一团团。
认为是女主的控制欲,渐渐造成了男主的暴虐情绪的人,恐怕没看懂影片。刚采访完主创团队。他们想表达的是,其实家暴男往往在外人面前都表现很好,但是回家就暴力了,所以男主暴力的一面才慢慢开始展现。从展第一幕开始往后串联,我觉得家暴男从最初就家暴,他心理变态,只是掩饰得很好,这点挺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