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出1990年前后几个美国家庭伦理片,正好30年前了。先看了这一部,一点也不过时呢。而且自己人到中年,到更能理解片中的玫瑰战争的含义。
不明白为什么这片的标签里有喜剧,因为导演是丹尼德维托?他也出演了讲述人的角色?在我看来,这片就是剧情片,惊悚片倒能靠上一点。
两个年轻人因为一场拍卖邂逅然后定情,然后一起奋斗,机缘巧合之下买到大屋,一儿一女长大成人,进入名校,标准的幸福家庭模板。迈克尔道格拉斯这时候已经40多岁,扮年轻时候长发还是有些违和的,他进入中年后潇洒肆意起来,还是很帅的,至于扮演妻子的凯瑟琳特纳那是无时不美啊,健美潇洒优雅,强健的美。
在称为幸福家庭模板的过程中当然有些个和已经种下,男人觉得自己在为家工作,忽略了妻子的需求,对妻子的工作的不够尊重,对妻子要求的不耐烦,但是我们平时不都是这样吗?为了这个价哈,努力工作,说起来,男人还真是模范呢,没出轨,没乱花钱,就是工作工作。大屋不花钱吗!孩子教育不花钱吗!这些转变都在他突发心脏病爆发,他在去抢救室的病床上写下对妻子的思念,他的爱。妻子也在忙着打拼自己的事业,听到消息也赶紧飞奔而去,只是在抢救过来他回家后我们才知道一切和我们预料得不一样。
较之深井冰夫妇浓墨重彩的“相杀”,我更关心他们何时、何以不再“相爱”——准确地说,是妻子由心冷而攻击至于毁灭的历程。 影片的显性镜头很容易让人同情丈夫:作为战斗力弱势的一方,更作为并不情愿厮杀的一方。他的打击基本出于防守,总是妻子炸一桶火药他跟着点一筒爆竹。他并不主动开启战局;他简直是抓住一切机会推动和解——因为,就像最后一刻那具有象征意味的伸手一样,他依然,始终,原则性地爱着她。 而她用最后的力气把他推开了。 在两人最后的晚餐中,丈夫还满怀眷恋与希望地劝妻子停战:Sure we’ve been horrible to each other. But we have something. We still do. We haven’t passed any point of no return. 妻子冷冷转过头来:I have. 至于她的 point of no return 是如何被跨过并越甩越远的,影片前半部有平静而细致的铺垫。 男女主的结识/勾搭过程比较浮夸,而那时已露出各自争强好胜的端倪:拍卖会的定情之战,有如之后离婚大战的预演。事实上整场离婚得以一路拉锯地奔驰向前并最终冲出悬崖,我想主要动力还是房产之争,而非情感牵绊:妻子已然不爱而要争房子,丈夫依然还爱但要争房子。 这时故事的讲述者、夫妻的共同熟人也是男方律师开启了言灵体质:不要和她争,你会不得好死。 因为老人言,a men could never outdo a woman when it came to love and revenge. 回到七年之内。圣诞夜,妻子精心装点房屋,并为丈夫准备了惊喜礼物。而一如既往埋首于公文的丈夫,惯常地回以冷漠、烦躁、敷衍——直到被妻子软磨硬泡拉到户外,看见自己梦寐以求的汽车,方才心花怒放:“我婚姻真幸福!”自然,没忘记念叨开销,“喂,这是用我们的钱买的……” 在一次讨好丈夫上司的家庭晚宴后,面对妻子的不快和“谄媚”指责,男人坦言:我在意。你不是也想换房子吗?要生活就得习惯妥协。 他们终于搬入了大房子。妻子辞去工作全职理家,而丈夫养家的焦躁与骄傲一以贯之。新房基本可以概括为“共同的梦想,独自的砌筑”:妻子辗转挑选(搜求近一年)、热切争取(房主只愿售给“像过世母亲一样爱它的人”)、悉心改造(六年内不断完善家内布置),而丈夫——哦,他说:“用我的钱买的。” 屋室尽善尽美、孩子学业成就后,女人漫长、辛劳而迷人的生活也就到了头。焦虑无聊的妻子决定以烹饪创业,鼓起勇气寻求支持时,得到的却是一向的不理解与不耐烦。丈夫的人生观基本是这两点:1.你要工作?省省吧。有了我你就什么都不缺。2.你知不知道是谁在工作挣钱?怎么就不懂得体谅和感激呢! 所以当他终于翻看起妻子的合约书(那个他从未上心的承诺),却很快分神拿它打苍蝇,并为自己的剿灭能力沾沾自喜时,他不会注意妻子的面容又黯淡了几分。她的怨气已突破阈值,而他的困惑才刚刚萌芽,她的每一次宣泄都被他当成另一场“深井冰发作”,直到她正式宣布决裂,他简直是悲愤地质疑:你欠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可怜的男主角大概一直有种不明就里被插刀的委屈。而全知视角的观众,则目睹了他从未了解的情冷与心变过程。她并非哪一刻突然“整个人就不好了”;在他的“我很忙-别犯嫌-求亲热”的庸常生活节奏里,她的含盐度越来越高,积重难返。而那些“流泪醒来”的早晨,若教他听说,只怕要成为又一“无稽之谈”。 律师给的两条出路是:A. 想想对方的好,回去安生过日子;B. 大方干脆地离,房子会有的,好女人也会有的。 丈夫几度试A无果,欲从B却又放不下对房子的执念。说实话我也一度不理解:明明工作收入无忧,对房子也确实不如对方上心,何以冒着被女运动员杀戮的生命危险死缠烂打呢。后来我想,恐怕房子对竞争性格的两人都有“主权”意义——初见时的争夺和解决方式已然埋下伏笔:对于双方志在必得的瓷器,只有婚姻能实现所有权合并,暂时平息纠纷;而当婚姻破裂,唯一的路被堵死,你取我舍、平分式同居皆不可能,谁要谈妥协,“宁愿他幻灭”。 至于爱呢?He loves, but won’t surrender all. She surrendered all, but no longer loves. 好吧,我很可以不那么自扰,一言蔽之“深井冰夫妇”然后嚼着薯片看美阿姨美大叔SM厮杀——很明显这样的观赏快感也是导演和买票观众的主要期待。但是,掀开那个微小、幽暗、几乎缺乏存在感的井盖,我隐隐怀疑,他们只是许多正常人痛苦、闷骚、疯狂与窒息的心灵的预演。 其中真实的可能,让我黯然神伤。 印象深刻的一幕:丈夫突发“心绞痛”,以为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挣扎着呼唤“联系我妻子”,一面忍痛留下遗言字条:My love... All I have and all I am I owe to you...(这句后来被她拿作争夺房产的证据。) 但是直到深情表完、痛苦过去、医生确诊只是食道拉伤并予以调笑、狼狈回到大厅在同事(亦即后来的律师)的陪伴/见证下等妻子等到花谢,她都没有来。他失望、困惑、忧伤,对她“如释重负”的心情,尚且一无所知。 在回程列车上,两个老男人略带惆怅地喝酒谈起人生。 A: In your own life by this point, you think you know what’s going to be. But... B: You don’t know. A: You don’t know.
盛佳蓝光补签。
爱情和婚姻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每个成年人都经历过。正常的思维模式下,爱情的终极目的是婚姻,但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婚姻又会成为爱情的坟墓。上帝造物时把玫瑰赐予人类,同时也埋下了危险的伏笔,若想采撷美丽的玫瑰花,就不要怕被刺扎伤,还要深谋远虑到它的保鲜期。
影片把罗斯夫妇的家庭矛盾以一种歇斯底里的疯狂方式演绎,嘲讽和抨击的味道很浓,一个本来温馨的港湾最后沦为两人的恐怖地狱,罗斯先生到死都不明白太太为何如此绝情,一部典型的黑色幽默电影。
现实很多例子表明,夫妻往往可以共苦,却不能同甘,影片中罗斯夫妇也是如此,捉襟见肘的窘迫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富裕后却矛盾频生,罗斯先生忙于巴结领导图谋升迁,芭芭拉也忙于生意,使自身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妻子渐渐看不惯丈夫一味的谄媚嘴脸和工作狂态度,丈夫则渐渐忽视妻子的情感需要,并对妻子的自我个性嗤之以鼻。
片中很多情节都显示了芭芭拉是一个虚荣心极强的完美主义者,拍卖会上的势在必得,房子布置的井然有序等等,这些小细节都为后来她近乎变态的癫狂表现作了有力的铺垫。故事发展循序渐进,冲突矛盾衔接自然。道格拉斯的演技更是可圈可点,把一个心有不甘誓死捍卫家庭的中年男人演绎的入木三分。
电影虽然是1989年代的,但影片里无处不在的真实却依然让今人看得心惊胆战。该片重点表现出,生活的变化可以波及和影响到夫妻二人的内心变化,然后产生各种分歧,直到相互敌视,最后同归于尽。在一个浮躁且变迁的社会里,婚姻的不稳定性也会急剧加深。影片用略显夸张和典型的黑色幽默来渲染这场夫妻大战,以此揭示人性的复杂,一味的夸大女人的嬗变及绝情,把男人刻画成家庭事业兼顾、爱情友情并重的好男人,过于理想化。
影片的结尾处女人如此情绪化,爱情如此短暂,婚姻如此可怕,可男人仍然需要女人,爱情仍然值得追寻,婚姻仍然值得坚守。片中夫妇二人的好友盖文始终以一个置身事外的人来看待这场战争,他是导演安排的一个智慧的化身,他的父母相爱一生,他的婚姻正幸福美满,与罗斯夫妇恰好相反。婚姻,要么互相忍让,要么兵戎相见。看完此片,男性观众可能会同时想到女人的嬗变,叹服于圣人洞若观火般透彻的解读“惟小人与女子难养也”,殊不知这句话被历朝历代出于各种目的,或断章取义,或泄愤曲解,不论如何,惟一可明确的是,以男性的视角来观察和品评女性,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智者的婚姻寿终正寝,愚者的婚姻两败俱伤。
想结婚的来看看吧,也许会有点启示,爱到最后竟然要杀死对方,疯狂啊
前半只是甜腻俗套的家庭剧,80年代的室内布景感强烈,但也为后面做了铺垫,喜欢猫和喜欢狗的夫妻俩,以及倾斜的有些怪诞的镜头,都是在打埋伏。道格拉斯一次有惊无险的治疗后特纳就疯逼了闹离婚抢大宅,完全看不出这个人物的动机在哪!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病气质她才能演这片子和《杀心慈母》吧,但这片里她更让人不痛快,因为道德拉斯的角色相对还正常些,这对儿莫名其妙闹离婚的两口子为了争夺大宅的戏码倒还比较紧绷,不过家里的俩孩子和警察等外部世界因素完全被忽略了啊,说这片子是一部拿婚姻吓唬人的惊悚喜剧是成立的,但要说它还有什么讨论问题的动机那可真是欠奉了。而且因为特纳的精神病设置,它的喜剧性还磕磕绊绊的
1.如果你爸妈逼你结婚,你就逼他们看这部电影。看完后他们绝不会逼你结婚了,因为他们有可能去离婚了;2.爱猫的人不要看,具体我不多说了,1小时05分时你们会崩溃的;3.恋足癖要看,178cm的凯瑟琳·特纳就不用说了,开场不久的餐桌戏上有你们想要的;4.只要你是个直男,你就不会停止幻想被凯瑟琳·特纳强健的大腿像螃蟹钳子一样夹死;5.一边看一边你就明白,类型里面的喜剧和惊悚为什么会同时出现了,真不是瞎JB写的。
在夫妻大战情节上黑色幽默不断、调度惊人的[玫瑰战争]是一部给丈夫的寓言,这一点可以从电影诡异的外层叙事里看出来:电影的导演甚至感觉必须跳到剧情和观众之间,向后者呼吁在婚姻里多一点疼爱。电影本身对于老调重弹的七年之痒问题并没有太多新东西可讲,但在物欲横流的80年代,它就敢把重点放在婚姻的物质主义上,这一点还是令人肃然起敬。恩爱的夫妻最终竟要双双陷入精美但无用的装饰灯里坠向自己的毁灭,这副惨状真是叫人想要鼓掌。
平时只顾自己的人生,直到失去了,才想要挽回,而明知对方不爱自己了,却依旧顽固的想要让女人留下,让自己拥有她,说到底依旧是自私,这就是男人。片中开始离婚程序后,如果女主对男主更不屑一顾,侧重于自己的新事业会让这个女性角色更独立些。当然影片为了呈现后面针锋相对你死我活的喜剧效果,在人物性格上做了妥协。
妻子情感变化的原因交代不明,之后上演的相杀戏码堪称黑婚经典。PS. 这满屋的瓷器品相是不是过于草率了。#NC-17级 OnlyYou”
一对恩爱互相扶持的夫妻,一起经历了生活的不如意,到最后居然演变成了短兵相接你死我活的战争,孰是孰非,根本因为了一套房子,嫣然是一出现代启示录。
太好看了。故事精彩,笑点超多,而且超冷。女主角身高178,身心都极其健壮,是我心目中的女神!
结尾也超震撼,剩下最后一口气,一个伸出手,一个甩开他。。。现在找不到完整版了,还想再看一遍。
错对冤家.The.War.of.the.Roses.1989.BD.MiniSD-TLF
这是想说明爱情是婚姻的坟墓吗?事实上我认为他们最终的争夺并非纯粹为了身外之物,更多的是赌气,表达愤怒和折磨对方。两个人都太极端,其实离开了对方也许自己可以活的更好,但好像谁都咽不下那口气。这或者也是一种在乎对方的表现,只是他们都不自知而已。
伊伯特说以前看过不少两口子干仗的电影,比如屈塞与赫本,斯科特与唐娜薇,还有米奇与美妮,可从没像本片这般险恶。险恶到明知那是喜剧却几乎笑不出来……不过转念再想,既然导演德维托的意图是对八十年代里根时代意识形态的彻底否定,“欢喜冤家&美满结局”那套模式自然行不通,被压制扭曲的价值邪火必须要有个出口,于是就问世了这部打着类型旗号反类型的怪异酷片。
不太懂怎么会这么歇斯底里,然后评分还这么高,黑色幽默吗?在我看来是有点不伦不类:既不严肃也不搞笑就是单纯的疯,有点莫名。。
爱你爱到杀死你,甜蜜婚姻杀戮物语。
一直找这个片子,CCTV6以前播放时翻译的是罗斯夫妇的战争,怪不得找不到,原来,被草根的豆瓣列为玫瑰战争- -
婚姻的真实写照!虽然表现手法有夸张,但那种残酷是非常真切的。爱到最后爱成仇……
该放手时就放手,不作死就不会死。老公病危时自觉迎来了久违的情感高潮还等着老婆前来分享,结果关键时刻同步率为零,太惨了
小时候在央六佳片有约看的,印象超深,当时的译名是罗斯夫妇的战争。歇斯底里的夫妻之战,斗到头破血流同归于尽,当年简直目瞪口呆
别低估女人
一部被忽略的经典;很多人不喜欢的原因大概因为主题的黑色与凝重;爱情从无到有再归于无,不幸进入战争状态;这是一场残酷血腥漫长无休止的战争,正如爱情是正向的平方值,伤害则是反向的开方值;无论喜欢与否,这个问题都能够上升到哲学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