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生命与信仰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坚持与放弃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理想与现实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勇于站出来说话的电影,这是一部号称这个星球上最帅但还没得过奥斯卡的阿汤哥投钱,一个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最佳导演双料得主罗伯特雷德福导演,又请来了这个星球上最会演的不知道得过多少次奥斯卡的梅尔斯特里普,三个人一起合力出演的电影。
单听这些“这是”,你就可以确定,这是一部不能不看的电影。
可是,当我们到达电影院,才知道,这是,一部没有字幕的电影……
于是,这成了我们大家人生当中,最受打击,也是看的最无聊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主要人物,有六个,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地点,阿汤哥跟梅尔斯特里普,是在一间办公室里,罗伯特雷德福跟他的学生,也是在一间办公室里……一个黑人哥们儿跟一个拉丁哥们儿,在一个鸟不拉屎的雪山上。这部电影得梗概,就是他们不停的对话,于是,这部电影就这样开始了……
然后,这部电影就这样结束了。
其间,阿汤哥始终没离开他的办公室,他的整部戏都在他的办公室里,这部戏里,他最大的动作就是脱掉了他的外套,他第二大的动作,是又把他的外套穿上了……当然,这期间他还去办公室的里屋打了一个电话,这就给了梅尔斯特里普充分的个人表演空间。想到《世界大战》跟《牒中牒3》,看来拍片挣钱跟拍片砸钱所需付出的劳动量果然不一样。
再说导演罗伯特雷德福先生,他的劳动量中等,首先,他的办公室没有里屋,这就限制了他的发挥,他在开始对话前的第一件事也是脱掉了外套,咱年纪虽大却也不能输给靓汤,在他结束谈话前,他的最后一个动作是穿上了外套,好像这是导演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设计,另外,尽管他整部戏也没走出办公室,但他还出现在了两个场景,都是回忆的,一个是课堂上,一个在饭店里,由此可见,雷德福还是很累的,因为,要出三个场景……
最后是这个星球上最会演的梅尔斯特里普,她是这部戏里最劳累的人,首先,她打的去找阿汤哥,在办公室里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谈话,接着,她竟然又打的回到了她的办公室,跟另一个人进行了五分钟的谈话,当然,这期间她也不能避免的脱掉了外套,这部戏好像是在告诉我们巨星在电影里面都会脱掉外套,当然,我们没有看见她穿上,但是,据可靠证据推断,我们可以断定她穿上了,因为在下一个场景里面,她又打的了,在车上她的外套穿在她身上……
总起来说,这部电影还是不错的,虽然除了我之外的其余六个人全都睡着了而我也基本没听懂说些什么,但这依然是一部很好的电影,我们度过了一个很愉快的下午。
对了,上面忘了介绍最重要的一句:这是一部肯定不会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电影。
《Lions for Lambs》在香港上画时片名译作“命运迷墙”,被影评人舒琪评为狗屁不通。Lions for Lambs是有典故的,出自二次大战,德军说当时的英军如雄狮般威猛,却为羊牯一般的将领所指挥,比喻现时火力强大的美军,被华府那些未上过前线但只想巩固一己政治地位的白痴政客点去中东送命。
这个戏名的意思的确难译,戏本身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类型。如果要我去译,我会译做《权欲点兵》,又或者再简单些,叫《乱点兵》,反正要用戏名来说名剧情,太难矣。
此戏坊间有两派不同意见,但详情我也不甚了了,只知另一影评人石琪说“讲来讲去,真的口水多过茶,又扮客观地不帮某一方,观众实在难以知道究竟想说什么。(见原文)”惹来舒琪连用地盘四日来反驳兼力撑。
我喜欢《命运迷墙》这部戏,也很敬佩罗拔烈福拍此片的勇气,这点我是颇认同舒琪的。但我必须承认,我的国际视野很有限,此片对我来说是增进了认知,所以不会意识到影片是重覆说着别人说过的话。简单来说,肤浅的我是未有能力觉得此片的政治反思其实很粗疏(如果不是很幼稚的话)。可是此片由第一个镜头开始已明显有政治主张的:总统民望下滑,不曾上过前线打仗的政治新星却想通过发动国外战争来捞国内的政治资本上位,代价却是国内无知的弱势社群,他们为国家打无仁义之战(影片把近年的中东战争比作当年的越战),白白送掉宝贵的性命。
既然是有鲜明的主张,自己亦觉有理,为何要虎头蛇尾,为何不大大方方大声呼吁,给受众介绍出路。石琪在他唯一一篇影评的结尾说:
“就这样吞吞吐吐、麻麻烦烦地没有结论。最大问题是片中一切讨论都是美国本位主义,只顾美国。其实发生九一一及反恐战,正因为美国以“天朝”自居,与世界其他国族矛盾重重,恩怨关系弄成死结。此片毫不理会外国人感受,根本上触不到全球化时代美国困局的要点,搔不着痒处。”
我虽然很讨厌布殊政府所以看《命运迷墙》觉得很过瘾,但不得不同意石琪的批评。《命运迷墙》虽有自省,但依然是为我独尊,依然是美国即世界的大美国主义。
事实上,也不是你最后摆个“开放式/要读者自行思考”收笔姿态就能装出中立模样,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IMDB的评论,此片纵有不足但也不失为一部认真用心又难得的电影,但评论各走极端,十分满分和只得一分的评论比比皆是,反正就是难见一篇是以戏论戏中立持平。我甚至怀疑,美国两派阵营都有派枪手来留言,意图力撑/抹黑此片。开放中立,看来只是导演的一厢情愿。
原文兼谈西片译名的困境与香港立法会补选,刊于:
http://blog.age.com.hk/archives/730http://blog.age.com.hk/archives/731总得来说这是一部对战争反思的电影,当权者的反思、媒体的反思、普通公民的反思,我想美国的强大很多是从这些深刻或不尽深刻的反思而来的。对错也许很重要,但是错误总是会发生,我们不能避免错误,是反思让我们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反思的力量。反观我们的社会,对错误的容忍程度是多么的高,几乎到了麻木的地步,我们总是做出歌舞升平,繁荣盛世,风景这边独好的姿态,实际上呢,我们看不到的危机暗流汹涌,我们不愿意去看,不愿意去想,甚至出现了反理性的潮流,反对反思,反对质疑,简单唯一而粗暴的价值观左右着我们的大脑,这样的大脑要来何用。
1772年,英国记者经过多年奋斗,获得国会旁听权,得以公开报道议员的发言和辩论。1882年,政治家爱德蒙克•巴特说:“议会中有三个阶级(贵族、僧侣和资产者),但是在记者席上坐着一个第四阶级,他比那三个阶级都重要。”这一观念为西方新闻界接受,并解释为报业是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机构以外的“第四权力”。其后,《泰晤士报》三大主笔时期(19世纪),《泰晤士报》在上层社会的舆论权威,使得新闻记者享有“特殊”的地位,而被称为“无冕之王”。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大众传媒私有化时期到来,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许多国家纷纷改组或拍卖国有媒介公司(集团)。传媒的私有化调整,促成传媒向商业化转变。到了90年代中后期,西欧和美洲许多国家的公共广播事业的主导地位被打破,“媒介在商业化背景下实现对政治系统的主导性”。另一方面,技术力量使得信息渠道急速扩张,尤其是互联网络和手机通讯,极大地打破了信息发布和接收的障碍。垄断资本和透明渠道,从两头挤压着所谓“第四权力”,昔日的“无冕之王”如今看起来更像是戴着金箍的“猴王”。
11月北美上映的一部电影,Lions for Lambs(《狮入羊口》),梅丽尔•斯特里普为我们展现了如今的新闻记者“紧箍咒”下的挣扎。
片中,新一轮的大选即将开始,而美国此时仍陷在阿富汗沟壑星罗的战场上。雄心勃勃的共和党参议员贾斯柏•艾文(汤姆•克鲁斯饰)邀请电视台记者珍琳•罗斯(梅丽尔•斯特里普饰)进行独家专访,讨论美国的军事行动和政府新近推出的军事策略,希望借媒体的力量为自己的选举增添筹码。然而,珍琳•罗斯,一个有四十多年采访经验的左派记者,对这一“策略”不断提出质疑和尖锐问题。但参议员贾斯柏的回答也相当坚定,那就是要相信政府,政府有足够的理由,政府需要继续打这场反恐战争,现在唯一需要的,就是民众的支持,而民众的支持来自哪里,当然需要媒体。
珍琳凭着自己的采访经验,认为这不会是一个成功的策略,而且这是一条没办法进行核实的消息,和以往政府提供的消息一样。她坚持不发这条新闻,并和她的上司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她质问自己的同事,过去坚持的那种新闻原则去哪里了?而她的同事也质问她,难道如实报道对方说的东西,不对吗?
不对么?这样的“是非”问题又一次困扰了记者,从业务规范延伸到职业精神。
“这场长达六年的战争,媒体不是和政府在一起推销的吗?”参议院理直气壮地问记者。的确,9•11之后,布什政府加强了不利于“反恐”的信息控制,美国的媒体也“同仇敌忾”地站到了政府的一边。一方面白宫、国务院、五角大楼等部门频频组织新闻发布会,引导传媒按政府的口径报道;另一方面媒体也主动地规避着那种被认为是“不爱国”的声音。只是六年后,当初的谎言,或者信息中的错误暴露得越来越多,而这些政府提供的信息,政府有意无意地引用了很多错误的情报。
真正的权力者对被冠以“第四权力”的新闻记者(媒体)产生强制作用时,尽管我们努力使这种权力理性化,但政治中的“人性”依然非理性。作为“公器”的媒体,又应当是谁的“公器”?国家欺骗了人民,但夹在中间的往往是记者(媒体)。
现实还不仅仅只是如此简单的选择。当文化像工业一样被推上流水线,记者只不过成了一颗螺丝钉,他们努力维持着“流水线”的运行,任何抗争,结果都可能是被替换。这种替换,不管对个人的意义如何之大,对庞大的工业体系来说,这样的“翻新”无足轻重。就像电影里的珍琳,面对上司开出的条件:要这份工作,还是为了坚持原则离开。她选择了前者,因为她需要这份工作,抚养家人。对记者而言,职业自律在现实环境下,变成了一种追求,甚至是奢求,而不再是基本的需求。
政治权力和商业利益随时都可能侵犯新闻媒体这个“第四权力”,新闻记者连自己说话的权利都掌握在别人手里。这使我想起很久前的一个片子——《无主地带》。丹尼斯•塔诺维奇的一部小制作影片,曾引起西方影坛的喧哗。在片中塔诺维奇对传媒的力量作了讽刺的描述:交战士兵的生命成了只是保证亿万电视观众“继续收看”的一个悬念——电视使战争成为一种商业文化,国际人道主义关怀成为一个卖点,转化为娱乐情趣。
Lions for Lambs中也透露了一样的情况,坚持严肃新闻的电视台被商业媒体机构收购,严肃新闻在电视台占有的时段越来越少,电视屏幕上充满了年轻的金发播报女郎,阿富汗的美军远不及娱乐明星的一举一动。一切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其实早在现实中发生了。
孙悟空纵有千钧棒,但当紧箍咒念起的时候(这个例子可能不太恰当,但所受的挤压,和记者处境相似),也不得不抱头挣扎,可他仍能选择躲进花果山,当他的美猴王,落一身清闲,而我们却无处可逃。记得有一本书,叫《说,还是不说》,名字意味深长。而我们往往就是:话多了,就说出来;太累了,也就不想说了。
在看完《狮入羊口》的凌晨十二点躺上床,毫无睡意。影片的三条线索六个人物在脑海里来回倒腾,勇敢无畏与狡黠逃避,理想主义与犬儒,政客嘴脸与媒体立场,刻画得如此现实鲜明,发人深省。我和水冰一致高呼这是一部难得的好片,疑惑豆瓣6.5的超低评分,直到浏览影评看到“我当然是暗示了,其中不排除一个犬儒主义者对这部影片的很生理的、直觉的、自然的排异反应”,深以为然。
但兴奋并非辗转难眠的唯一原因。片中两名来自“第三世界”社会底层的大三学生在讲台上笨拙答辩自认为成熟精明的同班同学们的傲慢质疑,最终以两张征兵入伍令让所有人闭嘴。对此教授与消极的托德之间有一段对话,教授:我不赞同他们自愿入伍的决定,但我尊重他们做出这决定的动机。托德:因为他们是肾上腺素派?教授:不,是无畏,虽然害怕但依然坚持走下去的无畏,这是真正的勇气。在参议员艾尔文针对阿富汗贸然推动的新的军事行动中,这两名因错误情报陷入塔利班武装组织包围圈的理想青年,在苟且偷生与体面死去之间,再次郑重地选择了后者。在精明市侩的犬儒者眼里,或许他们too young too naive,但又如何?他们敢大声说出并践行自己的理想,你们敢吗?
在患有流行性犬儒病的世界里,有太多的托德。他们曾经好奇心旺盛,正义感强烈,对生活和未来充满热情。但现如今,历经世事的他们似乎失去了原有的兴趣,不再发表旗帜鲜明的观点,逐渐沉默漠然。不出意外的话,托德们会很快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完成从愤青到犬儒的褪变。片中的托德很幸运,他出了意外,理想主义者的教授诲他不倦:“罗马在燃烧,孩子,问题不在放火的人身上,他们已经不可救药,问题在我们身上,我们所有人,我们有的袖手旁观,有的毅然寻欢作乐,还有的趁火打劫”。
我没有片中托德的辩才,但我明明就是托德。曾经那么随意挂在嘴上的豪言壮志早已深藏,面对潜规则不会再有零秒启动的出离愤怒,畏手畏脚谨言慎行。我不想把这些改变归咎于职业和为了生存,虽然从未对人袒露过,但我为这样的自己感到羞愧。这一切在这里都是其次,我想说的是,我也有一位如片中教授一样的精神导师,这部电影便是他的推荐。他是我将近三十年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束光,也是我的好朋友,但在过去的一两年里,因为羞愧且自觉无奈的缘故,我用诸多在我们之间不构成理由的理由放过了很多次与他碰面的机会,也不再频繁通电话。他时不时会贴心地把我点穿,每次都一笑了之。今天受托德鼓舞,我终于有了要去明明白白“伤他心”的勇气。
嗯,理清了五味杂陈的心情,我想我可以安心去睡了。
2.3 需要去理解這部電影所述的那段歷史
闷
虽稍嫌直白,但可贵的是不给答案,但又不苟且态度,尽在不言中。
2008.3.24 DVD
cliche
我觉得很厉害。虽然全是对话,但很发人深省,好几处共鸣。扣到片名的时候尤其赶脚“原来如此~嗯嗯~”。俺赶脚这种片只有阿美莉卡家能拍。这种纯以角色间的语言冲突提出问题展开辩论的戏我并不讨厌呐。可惜看的时候周围乱糟糟的都没看全,得再看一遍琢磨琢磨。
聒噪。
绝对的明星阵容,可是。。。罗伯特·雷德福在这部片子里演得不错,导的不行
和美国政治紧扣。。演员很大牌。。剧情很一般。。感觉没必要把该类题材放到银幕上还浪费了优秀演员。。
引人深思
两条线索,让争论成为主要的论证,感觉很棒的设计。叙事很帮
20071118 1530 AMC Festival Walk
此片可以让你对美国政治有一些了解,以及美国国内对反恐战争的态度:民众一开始的支持到不信任、怀疑一切;有一些有理想的年轻人怀着报效国家的崇高理想参军到无奈的战死沙场.. 一战德国人非常尊敬英勇的英军士兵们而他们却被无能的将领领导,将雄狮一样的士兵白白送入羊的口中.这也是本片片名的由来
罗马在燃烧,问题不在于那些放火的人,他们早就无可救药了,而在于我们这些看热闹的,冷漠的旁观者。
不同阶级不同人群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们对于一件事的不同理解。
很喜欢
无聊......
cctv6 2013-03-31 11:15
话太多,一向都很反感政客,也一直就不喜欢看政治电影。
闷了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