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子衿
继《摔跤吧,爸爸》《起跑线》《厕所英雄》等之后,又一部小清新印度电影,道出中国现状。
近年来,反应民心的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越受欢迎。这部《方寸之爱》以买房为题材的小清新爱情片。轻松的道出高昂的房价给现代年轻人带来的生活压力,即使是生活在银行公司下的白领也很难独自购买房子。
影片的开头就写了男主桑杰每天站在天台,眺望着对面屋子里的夫妻俩,拥有自己的房子,每天一起出门上班,他也渴望自己也有这么一天。
桑杰一家三口住在铁路局分配给父亲的宿舍里,他没有自己的床,要是有亲戚留宿,他就得打地铺。
可就是这样的房子,一个月后随着父亲的退休,房子也要被收回。他的父亲作为列车播音员,奋斗一生也难以买一套房子,可见房价高的非正常人所能承受。目前,中国的现状不也是这样?
片中的女主卡蒂娜,与男主有一样的遭遇,她和母亲居住在一处破旧的公租房里,经常因为楼上一些不可言喻的大动静而吃一鼻子的墙灰。即使这样的房子,依然支付不起高昂的租金,政府寄来的驱逐通知单一张又一张。
在中国,北上广有多少的房子都是隔断,却依然需要支付高昂的租金。
她的母亲把解决房子的事寄托在他的富二代男友身上,希望她能早点结婚摆脱房子的困境。
他们的生活都迫切地需要解决房子的问题。政府的一纸吉文萨西住屋计划,将她俩连接在一起。
因为这个计划仅限夫妻购买。
这就是中国与印度不同的地方了。印度为了买房而结婚,而中国,则是为买房而离婚。
卡蒂娜本来跟着富二代男友不愁没房子住,但她的梦想是:
和心爱的人拥有一套房子,房子可以不用很大,他们一起交房贷,买家具,平分责任,共同承担。门牌上挂着两个人的名字,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
而他的富人男友显然不能理解她的这种想法,反而觉得政府这个计划是为穷人而推出的。
桑杰则是她的上司受不了异地之苦而找的备胎。3年了,其实在桑杰的心里,上司并非她所爱之人。
所以当卡蒂娜出现时,两人一致的买房观念,让他们很快坠入爱河。当然,这中间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与前任彻底分手,首付问题,家庭信仰问题等等。每一件都是棘手的问题。
结局问题都一一解决了,桑杰不仅意识到房子重要,更重要的是和它一起住在房子里的人。算是皆大欢喜。
整部片子,虽然是以买房为主题,内容上却是比较空洞,主要以男女主的情感为主线来进行阐述,个人认为内容上还可以进行缩减。
这个主题的电影还是很值得一看。
1每天叫醒我的不是梦想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也不是梦想,而是宝宝在耳边的嘤嘤嗯嗯声。 昨晚把宝宝哄睡后,宝爸找了个印度电影,我俩看到凌晨一点多才睡。宝爸是个资深印度影迷,在他的熏陶下,我也开始喜欢印度电影。 2向左走向右走 刚好遇见 看的是《方寸之爱》,又名《每平方的爱》Love Per Square Foot (2018)。主要内容是银行职员桑杰与卡莉娜都梦想拥有自己的房子,却无法挣到足够的钱,因此二人决定假结婚以获得取贷款资格。 桑杰和卡莉娜供职于同一家银行,桑杰是计算机工程师,在9楼办公。卡莉娜是贷款审批员,在2楼办公。桑杰对公司的已婚富婆HR小姐姐沉迷难以自拔,正在搞婚外情。卡莉娜也有个保守、单纯的富二代男友。 像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两人看似永远不会有交集。 不过,在一场婚礼上,两个人各自落单,临时凑成舞伴。这第一面,其实已经电闪雷鸣、金石火花乱串了,只是俩人都还没有意识到——一见钟情。 3确认过眼神 你就是对的人 后面俩人从从协议假结婚到确认彼此为对的人,找到真爱。最终物理的“家”(房子)和精神的“家”(家庭、爱情、伴侣)双丰收。 中间有爱的心动温暖、误会纠结、果断、忠诚、固执、心痛……俩人终于走到一起不容易。 彼此心中有爱,是基础。桑杰做出让步,将房子直接转让给卡莉娜,挽救了感情危机。 4源于现实 不是现实 影片题材很现实,普通人心酸的买房梦想也是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痛。 但电影终归是商业化的,源于现实又不是现实。 男女主角的高颜值又是我们普通人所没有的,俗话说好看的人运气都不会差。 他俩原本都有个很有钱的备胎伴侣,可以轻松送他们房子,他们还是坚持自己买。他们因为领略过高处风景,并知道那不是自己要的,才这么义无反顾地开心快乐地投入自己买房的压力中。而现实中更多的普通人则一边承受买房压力,一边幻想有高处落下的捷径,心旌摇曳,徒增烦恼。 还有就是他俩都是当地土著。在中国,土著是不差房子的。真正被房子困扰的是年轻一代的学生,进城一代,房子对他们的意味更现实:归属感,主人身份,孩子上学…… 5人生代代无穷已 买房人永远在路上 影片结尾是男女主角在新居里,开启美好的新一天,洗漱、早餐,出门上班。 透过窗户,对面平房顶上站着又一个满脸写着买房梦想的男子,圆瞪着这边漂亮的崭新新楼房——一如当初蜗居时的男主。 一个故事结束,另一个故事又开始了。
电影的前三分之一交代了故事的两位主人公 – 桑杰,卡琳娜 – 以及他们的处境。两人为了共同的梦想: 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决定假结婚。这过程中他们同甘共苦,收获了爱情,重新审视了各自梦想的价值并懂得了爱情的真谛。故事的主题我认为就是开头桑杰母亲所讲的:“家是由住在里面的人决定的,不是由房间的大小和墙壁。”桑杰和卡琳娜在历经重重困难后也懂得了这个道理。
可能中国的编剧或者那些电影电视剧掌权人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就不需要看剧,因为他们觉得996或者007的年轻人们哪有时间看剧呢?满屏尴尬的国剧让人看到的是一面自以为是的对所谓观众的“深度了解”,“创造”所谓的“市场需求”,一面是罔顾真正的市场需要,硬造出来的廉价粗糙的“美好生活”,要么是愚蠢的自以为是“空中楼阁”式的造剧,要么就是明知道真正的生活真像却故意制造低级虚伪的假象来愚弄观众,反过来还要说观众的“欣赏能力”有限,可笑至极……被观众骂了就说审查制度的问题,我觉得有时候不能说自己拍了烂剧就让“审查制度”来背锅,生活不易,我们不需要那么多“深刻”,每一个在为生活努力奋斗的人需要的只是一点温馨和治愈,而不是“煽情”,国剧在“煽情”这块用力过猛,刺激观众,他们乐此不疲,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你我他现实中不就是这样吗?我们的朋友,同事为了房子为了爱情努力着生活,工作的压力,感情的烦恼,生活一地鸡毛,那又怎样,穿越过繁华喧嚣的街道,走过四处无人的午夜灯火,心中依然保持那份纯真,女主的男朋友生活优渥,有车有房,心怀“大爱”,为公益事业四处游走,却从不理解也不想女主的真正梦想是什么,男主屌丝家庭,还有一个绿茶上司暧昧调戏,当备胎耍,却坚定目标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并为之奋斗,用尽方法,我觉得最可爱的人就是他们父母了,在他们身后总是有一边看不惯子女的行为方式,一边又毫不犹豫的支持孩子们的选择,只要为了孩子们的幸福,可以“口是心非”,什么宗教信仰什么生活方式都可以接受,还有他们的对话,不是像,那就是,那不是我们跟恋人之间吵架的样子吗,那不就是我们和父母相处的样子吗?还有那些亲戚说的那些话,同事之间的交流等等,每每看到看到这些,总会让我不由会心一笑,然后就感觉温馨感动,当我看到结尾在婚礼上女主大声让大家安静一下,男主的亲戚忍不住说还没结婚就这么大声说话,还有女主打了男主一巴掌,亲戚又忍不住跳出来说,这还得了,妻子竟然打老公,然而双方家长却非常大度的表现,让我忍不住笑了,不得不说,这电影真的拍的太好了,没有刻意,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感动。end
方寸之爱这部剧非常好看,非常有意义。也很让人值得回味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kiki204629(来自豆瓣) 来源://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9314284 印度小青年为买房假结婚的故事,这个故事放在我大天朝也一样成立,甚至有更多无奈和感同身受吧。买房是亚洲很多国家年轻人的痛,房价涨起来就根本没原则的任性来,但你想观望等着它回落下来,真心不现实! 在印度孟买这样人口密集的城市,房价却是让男主这样收入中上又稳定的年轻人也望而兴叹。一家几口挤在铁路工作的父亲单位宿舍,而父亲退休后,这份福利也即将被剥夺。买房就成了桑仔最急迫的刚需,而报纸上刊登的住房计划则让他看到了曙光。可惜自己的暧昧对象,女上司只是当他备胎,眼看希望破灭的桑仔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和同事妹纸——同样想有自己房子的女孩卡丽娜,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假结婚先把房子弄到手再说。 男主一开始就动机不纯,和女上司的暧昧到和同事妹纸协议买房最后却意外的找到真爱。这故事一开始你我就猜到了它的走向,但一边看又一边又很多共鸣。我们这代年轻人,生在最好的年代也是最有压力的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但以前的包分配包分房年代也一去不复返了,对于中国人来说,买房才能安定,好像是个不变的道理。小夫妻要结婚,第一件大事就是要有个小窝,这已经是衡量年轻男孩能不能顺利娶到老婆的标准了,不管基于爱情还是其他基础(据说,日久生情是权衡利弊的结果,而一见钟情就是见色起意的效果了),大多数女孩选择男孩结婚的基础就是必须有房,在适婚年纪的青年人很少有实力自己可以搞定这件事儿,所以买房这件大事儿就要啃老了,中国人一辈子都在为了“房”事努力奋斗着。
,但因为《纸牌屋》而蒸蒸日上的Netflix是愈发优秀,一口气释出全部剧集的播出模式,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陈独秀,这让一周一集的模式就像是被挡住的李大钊!如今,转战大荧幕的网飞在印度电影市场首发一部《方寸之爱》,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忽略他们一路运气开挂的事实,特别喜欢投影和地上房屋平面图的部分。
把钱都给印度导演系列。虽然一切都是别处,似乎一切又都是此处的。
我们想要不是房子,而是一个家。印度小青年为买房假结婚的故事,男主一开始就动机不纯,和女上司的暧昧到和同事妹纸协议买房最后却意外找到真爱。开场和结尾都有个身披斗篷的年轻人心怀大志望向远方,它告诉你这故事不是典型,而是这社会共同的问题。感觉Netflix的宝莱坞出品让歌舞部分更国际化
又是印度电影来扎心,尽管只是一个俗套的爱情故事,但故事中所蕴含的对高房价的社会话题的人文关怀是这个故事里最大的亮点,印度人民为了买房假结婚,而在中国却是为了买房而假离婚……
女主母亲第一次听到女儿控诉:“我不想成为你!”时怒不可遏。女儿出嫁那一天,她说:“你不必成为我。我为你骄傲。”这是传统观念的进步。
耐飞这个触角伸得够远啊
第一次看到印度电影印度人英语发音这么标准的,仅限于短句。男女主角女二号,都好漂亮,尤其女主角有混血的感觉。印度人为买房子而结婚,中国人为买房子而离婚,都是为了在大城市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家,确实不易。本片带着好莱坞的一点影响,包括开头的rap,女主的独立思想,而在真实的印度社会女性地位却普遍低下。让我不太满意的是,男主一直甘心做slave做了三年,毫无男人的骨气,而他和女上司明显门不当户不对;然后仅是为了良心好过而告诉女主,他还不确定是否上了床的事实,这更是缺少男人的担当,自寻死路;直到最后才骨气勇气才告白女主早就说了的“I Love You”,如果他真的睡了上司,又或女主真的不会原谅他,难道他就这样无私得免费供房子,他就冒着可能永远无法拥有自己房子的危险?也许这就是唐僧说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高尚境界吧。
拍出了伦敦风时髦感
第一部印度网飞电影,很不错,卡沙尔帅,女主太美了,剧情很不错,这也是现代好多人的问题,很真实,很喜欢,兰比尔友情出演,哇哈哈,惊喜
印度房奴, 一路运气开挂的男主,结局标准式的大团圆
以为是反映社会,没想到是反映习俗。
印度房奴
一个知三当三并在充当小三的这段关系里骑驴找马的男的,一个背着未婚夫和别的男的在火车站接吻的女的,俩人锁死挺好的。
家,是由住在里面的人定义的。近几年印度电影有点出色啊,惊喜很多。
有两句台词不得不提,只记得大概的意思了,一句是“中产阶级那么努力赚钱容易么”,另一句是“城市空间那么小,让年轻人接吻的地方都不够”,能提炼出全世界中产阶级的真实隐痛,奈飞进军印度的第一作已经赢了。
想法不错,没拍好~~~~~
3.5居然看到了维杰·卡沙尔跳舞了,还以为会在性格男星之路上一路走到黑呢,年轻导演用浪漫与轻柔的眼光描绘当下孟买年轻人的生活,他们渴望逃离父辈的道德束缚,拥有自己的人生之路,房子与家庭的矛盾,宗教与爱情的冲突都用喜剧的方式轻松解决,孟买街头的风景和人都如此鲜活,非常喜爱这座城市
孟买男女为了低价婚房假结婚的故事,依然是一些爱情故事,但是也点出了大城市的年轻人买不起房的社会现象。
2个多小时的爱情肥皂片...居然也让我看得津津有味。印度片,的确不负我。音乐加分;场景色彩光线等,加分;剧情,加分。虽然并不是没有瑕疵,个人感觉部分内容可以删减。4.5星推荐
20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