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之谷

全10集

主演:利奥尔·阿什肯纳齐,亚伯拉罕·阿维夫·亚录许,乔伊·列赫尔,毛尔·施韦泽,汤姆·阿芙尼,阿卜杜拉·埃尔·阿卡尔,欧哈德·诺勒,阿米·斯莫拉特齐克,Lee Biran,Shahar Taboch,Ofer Hayoun,Imri Biton,Ido Bartal,Claire Ben-David,Lidor Edri,Tom Gal,Tom Hagi,希萨姆·奥马里

类型:美剧地区:以色列语言:希伯来语年份:202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泪之谷 剧照 NO.1泪之谷 剧照 NO.2泪之谷 剧照 NO.3泪之谷 剧照 NO.4泪之谷 剧照 NO.5泪之谷 剧照 NO.6泪之谷 剧照 NO.13泪之谷 剧照 NO.14泪之谷 剧照 NO.15泪之谷 剧照 NO.16泪之谷 剧照 NO.17泪之谷 剧照 NO.18泪之谷 剧照 NO.19泪之谷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还得看老大哥出手

所有的战争宣传,所有的叫嚣、谎言和仇恨,都来自那些不上战场的人。——乔治·奥威尔 赎罪日战争参加兵力: 阿拉伯国家:正规军57万人,坦克4000余辆、作战飞机1000余架。 以色列:常备军11.5万余人,预备役20余万人。坦克1700辆、作战飞机500余架。 战争结果:阿拉伯国家:死亡8500余人,损毁坦克2200余辆,损毁飞机约440余架。 以色列:死亡2800余人,损坏坦克850余辆,损毁飞机约110余架。 苏联:共飞行935架次,提供16000吨物资与装备,以及206架军用机。 美国:共飞行565架次,提供22400吨物资与装备,以及56架军用机。

 2 ) 赎罪日战争之戈兰高地战役(Golan Heights Campaign of the Yom Kippur War)

Valley of Tears 其实是一个以色列上校对这场惨烈战役的别称。在以色列战史上这场战役就叫赎罪日战争之戈兰高地战役。Yom Kippur War 也叫 Ramadan War(阿拉伯叫法,斋月战争,赎罪日是犹太历的圣日,是犹太新年后第十天),也叫十月战争因为起于1973年10月6日,也叫第四次中东战争(不需要解释了吧?)好了,就这么多名字了。

电视剧基本上是取材自整场战役中无数战斗故事,再杂糅在一起而成。整场战役始于10月6日1400时,止于10月23日以色列快干到大马士革前一刻决定接受22号做出的联合国338号决议停火(此决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参与国际事物,然而,我们投了个大大的弃权票)。此片虽然HBO出品,但是以色列原创,然近几年以色列文艺圈颇有些左派当道的味道,从 Lebanon 到 Foxtrot,再到这部都以把以军士兵写得歇斯底为己任(我不否认战争对士兵造成得创伤以及对创伤的正视是治疗创伤的基本原则)。要知道那可是1973年,67的六日战争才过去6年,IDF内基层干部几乎全部是经历过至少一次战争的老兵,营/旅级别的军官很多都是经历2次以上战争,且以色列又是全民皆兵制度,所以至少那4天的战斗里基层官兵的英雄主义才是绝对主流,不仅因为他们早已经历过战争洗礼,更因为他们没时间想别得。

维基上的资料我就不赘述了(有些内容因摘自不同史料或有冲突),仅把我知道的一些历史细节和英勇事迹做个简单陈述(以下时间并非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发生得,很多时候是南北线同时进行的战斗):

1,10/6 1350 Hours 叙军对以军阵地进行了50分钟炮击伴随空袭,1440 Hours 7/9/5师各自再加一个独立装甲旅的支持下自北向南各自跨过紫线( Purple Line,1967停火线)自 Kuneitra-Damascus 库奈特纳-大马士革公路附近,以及Al-Rafid 向以军阵地发起地面进攻。

2,叙军的炮击在战役中几乎对以军装甲部队造成不了任何伤害,因为只要不是直接命中都没事儿。但这会逼迫以军坦克指挥官进入炮塔关闭舱门,限制了他们的视线,阻止他们进行更有效的反击。

3,叙军第7师从来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突破由Ben-Gal指挥的以军第七装甲旅的防线,最后还搭上了自己师长一条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格兰高地北部紫线以东是大片开阔地,以军挖了大量反坦克壕以及放置了很多反坦克障碍包括雷区。而东部以军阵地高于西部开阔地且因山势导致叙军只能从几个山谷缝隙( choke point) 突破,部队被迫 Canalized(渠化,其实就是部队被迫鱼贯而入,无法集中火力优势反击)。以军还修建了配合百夫长身高的防御工事,坦克可以非常轻松地藏在工事后面对开阔地及这些 choke point 进行精准打击。第一轮叙军进攻基本自带的工程部队就被以军消灭殆尽,即便叙军步兵也很顽强的架桥铺路为坦克开道,还仍在第一天夜晚来临前被以军打掉至少50辆坦克。

4,守卫戈兰高地南线的第188 Barak 巴拉克旅几乎是全军覆没,指挥官Shoham 在保卫Nafakh基地战斗中战死沙场。这里就要提到戈兰高地南北地形差异很大,南部从 Al-Rafid 往西,沿着石油路(Tapline Road,现在你们已经在地图上找不到这条路得了,这是一条由私人石油公司沿着从沙特一直到黎巴嫩出海口的石油管道修建的道路),一路向西用大规模坦克消耗战术是能够突破以军防线,且以军没有很好的地势做隐蔽,一旦移动或突出作战就必会暴露遭到攻击。叙军最成功的战斗就发生在南面, 最远打到距离 Arik Bridge 5公里的地方,当时是7号夜晚。8号清晨叙军官兵们从坦克上远眺加利利海的美景一度以为自己胜利在望。

5,叙军大量坦克配备苏联红外夜视仪,夜间战斗无可避免的。所以双方官兵根本顾不上想别得,打得停不下来。但凡有间歇,就要在 supply depot 和前线之间来回奔走补充燃料和弹药。

6,以军基层指挥官的素养有多高呢,他们在明知叙军配备夜视装备而己方没有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先发制人组织一波又一波的夜间突袭反攻。采用两个战术。1)呼叫炮兵连续发射照明弹,在照明弹的照耀下捕捉叙军坦克进行攻击。2)坦克排内互相搭配,采用一辆或多辆坦克的氙气灯近距离照射,其他坦克根据灯光指示近距离和叙军坦克肉搏消灭对方。

7,守卫戈兰高地的主力是188巴拉克旅,7旅在犹太历新年前夜调了1个营过去,赎罪日当天下午IDF北方司令部指挥官 Hofi 才命令7旅开拔前线接防北部,考虑到迅速展开战斗,7旅的82营直接划归188旅指挥,188旅驻扎北部的74营由7旅接管。

8,除去两个坦克旅,常年驻守戈兰高地的还有部分步兵单位,大部来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36师的1st Golani 格兰尼旅。控制着由北至南17个混凝土观察哨,以及112个碉堡。另外还有11个炮兵阵地,总计44辆自行火炮,口径从105-155mm不等。

9,叙军其实是想做一个钳型攻势( pincer movement,今年看过信条得应该都记得这个吧),只可惜没成功,原因多种多样。个人非常同意美军少校 Oakland McCulloch 的总结:以军基层指挥官的果断和决心是以军最终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战斗打到8号以军基本弹尽粮绝,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进攻拖延叙军的进攻步伐,叙军也就是在这一波波的攻势里被打懵了,一度认为以军的预备队已经赶到。而叙军战前给自己的要求就是赶在以军 mobilization of enough reservist 之前拿下戈兰高地,所以他们骨子里有个观点:如若以色列预备队到了,我们就完犊子了。

10,以军在整场战役中最灾难性的一场战斗发生在戈兰高地南部地区,上尉连长 Levine 带领他的连队按营长 Eres 指示前往 Tel Juhadar 镇守,被叙军5师132机械化旅设伏阻击, Levine 所在头车第一个被击毁,2分钟后所有10辆百夫长全军覆没。

11,二级军士长 Amir Bashari 带领一辆坦克在叙军突破口附近对叙军展开击杀,数分钟内灭敌10辆后被击中当场阵亡。

12,6号晚,中校营长 Kahalani 带领部队直接在夜间冲入叙军坦克阵地采用上面的照明战术进行绞杀,战斗中他发现自己停在一辆坦克后部,对方亮着尾灯无法判别敌我。Kahalani 随即无线电要求所有车长关闭车灯,由此发现此为敌方坦克,在击毁此坦克后,燃烧的坦克照亮了百米开外的另一辆坦克,Kahalani 毫不犹豫将其击毁。整夜战斗持续到7号凌晨3点,直接导致叙军停止了进攻。在天亮前 Kahalani 命令部队撤出战斗退回到以军阵地一侧工事后继续等待叙军的进攻。

13,上尉 Menahem Albert,前额被流弹击中后让炮手简单包扎继续战斗,并拒绝丢下自己的坦克撤去医疗站。

14,上尉 Zvi "Zwicka"Greengold (这是维基里有记载的战斗英雄兹维格),Zwicka 中尉本来是休假2周准备去上连队组织的军官课程。战役打响他自己跑回了Nafakh(那会儿188巴拉克旅上校指挥官 Shoham 已经把基地从 Nafakh 撤走,放到更南面的 Juhader 以操控全局),在接受了Shoham 上校给他的4辆(3辆刚修好)坦克后,按命令前往Juhader和 Shoham 汇合。带着4辆坦克遇到的第一场战斗就是伏击 Levine 上尉的叙军5师132机械化旅。干掉6辆T55后损失2辆百夫长。接着退出战场重新设伏,半小时后与叙军51独立装甲旅452装甲营遭遇,打掉5辆后自己的队友被干掉,至此就只剩下兹维格一辆坦克。此后他重新寻找埋伏地点等待时机,半小时后遇到一队伴随卡车行进的30辆叙军坦克部队,他在第一辆坦克距离他30米的时候才开火,并采用猫捉老鼠的方法前后共干掉10辆,以至于叙军认为碰到了以军大部队并开始撤退。之后接受中校营长 Uzi 的2辆坦克后,继续埋伏在 Tapline Road 附近攻击叙军,一发叙军炮弹击中他的坦克,将其掀飞炮塔,他爬起来扑灭身上的火焰,爬上隔壁的坦克坐镇指挥瞬间击毁两辆冲到眼前的T-55s.

15,7号早晨 0400 hours 叙军7师78坦克旅发起对7旅阵地的冲锋,打到下午 1300 hours 78旅已不复存在,只在山脊上丢下90具燃烧的坦克尸体。7旅也损失惨重,105辆(6号晚接防戈兰高地北部区域)还剩35辆。但叙军7师指挥官 Abrash 并不知道以军损失的惨烈,决定推迟到夜里再发起进攻给了以军喘息的机会以加油并补充弹药,叙军也再一次错过胜利的机会。

16,战役前半段IDF空军对戈兰高地的帮助都非常有限,因为苏联提供了当时最先进的SAM防空导弹,以至于以军的 A4 和 F4 频频被击落无法组织有效的支援。后来情势转变是以军采取围魏救赵的战术,派战机直接轰炸大马士革,叙军无奈撤走一部分SAM去保护首都,这才使以军空军得以重新掌握空中优势。

17,当以空军掌握空中优势后,他们做的不是去轰炸叙军坦克部队,而是切断其后勤,本身叙军因突出部作战导致后勤线拉得非常长,各部队之间配合又差,以军一旦切断后勤线,前方部队只能坐以待毙。

18,上尉连长 Emmy 在全连军官皆阵亡的情况下,只身突出吸引叙军掩体后的坦克火力并击毁对方。

19,中校营长 Ran Sarig 带着他的 Northern Command Tank Battalion,在7号早晨0520 hours 跨过 Arik Bridge 后5公里处与叙军9师51独立装甲旅的一支部队发生遭遇战,以1辆损失为代价摧毁了所有叙军15辆坦克。

20,7号晨 0600 hours 上尉 Tamir 带着仅剩的一辆百夫长坚守靠近紫线的Tapline Road,向营长 Eres 求援后得到一辆百夫长和一辆半履带。带着两辆坦克他开始阻击叙军60辆坦克。在销掉几辆T-55s 后,他的队友被击伤并设法退出战斗,而 Tamir 的坐车被叙军5发齐射直接命中击毁。

21,6日晚中校 Nofshe 派出由上尉 Avner Landau 指挥的后备役连进行反击。Landau 带领7辆百夫长离开集合掩体区,顺着山坡依靠沿途燃烧的叙军坦克做灯光指引就冲向了破口(Breach Site)附近的叙军阵地。Landau 刚好就在破口处遭遇正在通过反坦克壕的一支叙军坦克连队,在200米距离内,以军仅用了半小时就消灭了所有15辆叙军坦克。最后在叙军狙击手和反坦克手的袭扰下不得不放弃进攻撤出阵地。

22,同样6日晚 Nofshe 还派出了由上尉 Zvi Rock 指挥的坦克连对另一处破口进行反击。Zvi 将自己部队分成两组自己亲率7辆,另外3辆由 David Eiland 指挥。Eiland 打冲锋在翻过一处反坦克壕附近的土坡后发现400米外一队15辆坦克以及一些装甲运兵车,为了不延误战机迅速开火,在无一损失的情况下 Eiland 分分钟结果了全部15辆叙军坦克和大部分装甲运兵车。

23,叙军为了反制以军进攻,让反坦克步兵和狙击手突前作战压制以军坦克的同时可以让己方坦克最大限度跨过反坦克壕以完成火力集结。Eiland 的一个坦克指挥官 Nimrud Khochavi 就是这样被狙击手击中牺牲(电视剧里有类似坦克车长被狙击手击毙的情节,估计来自于此,但整个桥段又并非此事)。之后 Eiland 在撤退途中不经意发现3辆叙军坦克也一并干掉。

24,上尉 Zvi Rock 在 Eiland 后撤后将部队布置在109地堡附近并发现己方坦克都快没油了。在考虑到叙军很可能有反坦克步兵渗透到以军战线一侧偷袭的危险,Rock 单枪匹马从阵地开回营供应站以带回油料物资。同时他发现因车长被击杀后撤回营部的坦克(Khochavi的坦克),并说服乘员与他一起返回继续战斗。

25,在南部188旅53营中校营长 Eres 将上尉 Uri Akavia 的连队部署在油管路北部的110,111和113地堡附近,每个地堡一个坦克排。上校 Avi Roni 的连队部署在南部以负责114,115和116地堡,也是每个地堡一个坦克排。Uzi Ureali 的连队由副营长少校 Shumuel Askarov 指挥作为营预备部队。110地堡是第一个接敌的地方,与叙军9师53加强步兵旅进行了殊死搏斗。4辆百夫长面对40-60辆叙军坦克,这还不算其他装甲车辆。随后 Askarov 带领一个预备排4辆前去支援,8辆百夫长在毫发无损的情况下打掉了叙军10辆坦克。之后叙军继续强攻,傍晚前110地堡附近以军所有排及连指挥官的坦克全被叙军的坦克炮齐射摧毁,只剩3辆。但叙军也在丢下35具焚烧的坦克后撤退。随后 Askarov 让自己的坦克在阵地前后来回狂奔扬起滚滚尘土,好让叙军相信大部队已到。

26,Eres 亲自指挥接管的82营 Eli Geva的一个连前往111地堡附近驰援 Askarov, 后备役连由 Ureali 指挥带领剩余的7辆坦克援助114地堡附近的 Tamir,副营长 Dan Pesach 带领 Levine 的十辆坦克去援助116地堡附近的 Aharon。Ureali 在 Tamir 被打的还剩2辆坦克的时候及时赶到,9辆坦克集中火力迅速歼灭了15辆 T-55s 暂时稳定了战局。Geva 1小时内赶到 Rafid road 到达紫线附近,沿途摧毁了20辆坦克和装甲车辆,损失一辆坦克。最终与 Askarov 汇合组成了114地堡上新的防线。至于 Levine 的部队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27,首批7辆后备役坦克来自17th Ran's 后备役旅,在中校 Uzi指挥下于6日夜里到达 Nafekh,并被派去救援只剩一辆坦克孤军奋战的兹维格。汇合后8辆坦克分成两组,Uzi指挥5辆,兹维格指挥3辆沿着油管路寻找战机。很快 Uzi的5辆坦克就遭遇叙军坚守3小时后全军覆没。

28,到7号早晨,188旅只剩下15辆坦克。兹维格指挥2辆在 Nafekh 南面; Eres 指挥12辆在 Juhader附近,旅长 Shoham 指挥一辆在 Ramat magshimim 附近。之后 Shoham 带领自己的指挥团队赶回 Nafekh 重组营部。之后 Shoham 决定从 Nafekh 向东突破为后备役部队抵达争取时间,并随机在午后遭遇叙军9师91装甲旅的T-62s,在干掉8辆叙军坦克后,他的副手中校 David Yisraeli 带着3辆返修坦克赶到。接着又打了几个小时,干掉16辆敌军坦克后,全体阵亡。也正因为 Shoham 的英勇,为之后少将 Dan Laner 的204装甲师大部及146装甲师先头部队的赶到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29,就在 Shoham 突出战斗后,指挥部里两辆被打掉履带等待维修的百夫长就像两座炮台一样继续坚守阵地,并敲掉了数量叙军坦克,并成功暂缓了叙军夺取营部的企图。随后 679 装甲旅的冲锋队在上校 Uri Orr 的带领下到达营部与叙军1师91旅进行了阵地战,截至当晚 Nafekh 已经牢牢地控制在以军手里了。

30,7号下午1700 hours,188旅代理指挥官少校 Dov 赶到前线与孤军奋战的兹维格汇合,兹维格从已经数不清是他的第五辆还是第六辆坦克炮塔里爬出来摔在地上,抬起头就说了一句话:I can't anymore. Dov 随即将满身是伤的兹维格送去了救护站。

31,截至7号晚,以军已经基本完成了守住格兰高地等待援军到来的任务。叙军这之前有多次突破并摧毁以军的机会都被他们自己搞丢了。人和人还是不一样的啊。

32,7号晚,格兰高地北部,叙军发起应该说是整场战役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由81坦克旅于2200 hours 发起冲锋。因为月黑风高加上坦克数量巨大,77营又只能等待敌军坦克抵近后才能开炮,导致叙军一个营在混战中没遭到什么抵抗就跨过了以军防线。这时候 Ben-Gal 精心挑选一直存着的自己最精锐的预备连在上尉连长 Meir "Tiger" Zamir 指挥下携9辆百夫长冲出了战壕。这位全旅公认最强指挥官老虎扎米尔当时只有26岁,经验之丰富在接下来的36小时的战斗中可窥一斑。他首先选择了一处伏击地点,指挥4辆坦克专做照明,剩下5辆攻击。所有坦克熄火等敌军最后一辆坦克开进埋伏圈后才发起攻击,分分钟打掉敌营15辆坦克。而之前放走的20辆还在前面不知所以。之后扎米尔展开数小时的 search and destory 战术,将整个叙军坦克营全部打掉,而自己只损失了3辆。整场战斗结束于8号凌晨0200 hours。同样77营打得只剩下两个连级指挥官。

33,同一时间 Nofshe 的74营又创作了一曲完美防御战,10分钟内消灭了30辆 T-62s。

34,8号早晨 Ben-Gal 视察前线,在77营阵地前数了130辆叙军坦克尸体。

35,8号 叙军7师指挥官 Abrash 接到命令继续进攻,但是整天都只能发起连/营级别的进攻,对以军来说只能算骚扰。就在 Abrash 准备利用他的第二梯队于当晚发起进攻之前,他的座驾被以军一炮集中,Abrash 也当场阵亡。随着7师最高指挥官的死亡,整个进攻被延至9好早晨(但那已经为时太太太晚了)。

36,8号当天,准将 Eitan的36装甲步兵师携679装甲旅,少将 Laner 240装甲师的17装甲旅,少将 Moshe peled 146装甲师的3个旅,同时并行向东推进进入戈兰高地。

37,8号当晚,7师余部与加强的121机械化旅发起了最后的攻击。打阻击的只有77营的7辆坦克和老虎扎米尔的6辆坦克。在77营正面迎敌的同时,扎米尔指挥部队移动到叙军南部侧翼,然后一头扎进叙军阵营,直接把叙军打懵,121旅的进攻直接被打成了落荒而逃。

38,之后叙军5师做出最后的殊死一搏,派出了精锐的第70共和国卫队装甲旅发起进攻。同时使用苏制米8向以军阵地后方空投反坦克步兵单元,以色列空军击落部分后,又协助消灭空投成功的大部分部队。77营随后果断撤退避免针锋相对,接着由老虎扎米尔出手,这一次从正面扎进了敌军进攻队列进行绞杀,即便在打光弹药后,Ben-Gal 依然要求其坚守阵地因为 “Maybe the sight of Jewish tanks will firghten them off.”。 这时候77营在 Kahalani 带领下又重新加入战斗,采用和扎米尔同样的战术在敌军阵营里来回周旋逐个击破。整个战局随着中校 Yossi Ben Hanan 带领的13辆坦克援军的到来开始扭转。Hanan 原是188旅一个营的指挥官,战前出国度蜜月,看到新闻赶回国参战。13辆全部都是6-8号从戈兰高地被击伤后撤下修复的坦克,坦克手都是由后备役和伤兵组成,就这样一支部队在与叙军接战后,几分钟就打掉22辆叙军坦克。随后叙军以为以军援军大部已到,全员崩溃开始慌不择路的撤退。共和国卫队就这么被打残了。

39,结束战斗后扎米尔是其小队唯一一辆自己开会 Nafekh 基地的坦克。之后他重建了自己的连队并加入11号的反攻。8号战斗结束7旅只剩下7辆可以战斗的坦克。

40,到10号晚,在以军三个装甲师的推进下,所有叙军被赶回了1967年前停火线一侧,并且在以军的迅猛攻势下,整个叙军被打的组织涣散,士气低落,也再无力对11号以军即将展开的反攻做出任何有效反击了。

41,整场戈兰高地战役,叙军被毁1150辆坦克,3500名士兵阵亡,超过10000名受伤,370名被俘。以色列被毁250辆坦克,但其中有152辆被以军修复并被开回战场。以色列阵亡772名士兵,2453名受伤,65名被俘。

 3 ) 知识点(更新至E2)

第一集

1. 黑豹党:

以色列建国后到上世纪60年代,来到以色列的大批犹太人主要是亚非国家的,他们一般是大家庭,子女多,就业和居住条件比较差,受教育少,收入也比较少。贫富差距的扩大引发了以色列在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社会动荡,要求改善穷人生活状态的游行示威此起彼伏。而在亚非犹太移民中还兴起了为生活而战的“黑豹党”运动,就是仿效美国黑人的“黑豹党”运动。

2.Tachrir

可能是指Hizb ut-Tahrir

Hizb ut-Tahrir is an international pan-Islamist and fundamentalist political organization whose stated aim is the re-establishment of the Islamic Caliphate to unite the Muslim community and implement Shariah, and which eventually expands globally to include non-Muslim lands.

3. Ahmed Rifay Al-joju

根据wikia应该是叙利亚前线指挥官,剧中说出生于叙利亚阿勒波

4.Tiran蒂朗坦克

一种苏制坦克

"蒂朗"坦克被以军部署在沿苏伊士运河的巴列夫防线附近。于是,在1973年 "赎罪日"战争中,埃及T-54/55坦克的成员们发现竟然有相同装备的"友军"向自己开火,造成了混乱。以色列还曾经组织过这些改进型T-54/55进行"伪装突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不过"蒂朗"也给以色列自己带来了一些麻烦,主要是战场识别困难,个别"蒂朗"坦克在后撤时被其他神经高度紧张的以色列反坦克手误认为是埃军坦克而挨了炮弹。

在 "赎罪日"战争中,以色列又从埃及装甲部队手中缴获了一批当时最先进的T-62坦克。以色列人对该坦克颇为欣赏,随即命名为"蒂朗"6型坦克,并计划对其进行升级改造。但是,后来因为当时的以色列坦克改装厂都在忙于应付M60坦克的改装工作,再加上缴获坦克的数量少和零备件短缺而只好作罢。于是,以色列人只对这批T-62坦克做了部分整修,就装备了第6装甲旅。当时,该旅共有2个"蒂朗" 6型坦克加强营,每营装备46辆T-62坦克。这批坦克没有参加过实战,最后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退役。

第二集

1. 德系犹太人 Ashkenazi

德系犹太人泛指生活中欧、北欧和东欧的犹太人,大部分和德国毫无瓜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系犹太人占全世界犹太人的92%,经过希特勒大屠杀后,德系犹太人占世界犹太人的80%。

历史上德系犹太人原指居住在莱茵河流域和法兰西而於11∼13世纪历次十字军战争期间迁往波兰、立陶宛、俄国等斯拉夫国家的犹太人。后来凡采用德系犹太教礼拜仪式的犹太人通称德系犹太人,以区别於西班牙裔犹太人。在讲希伯来语的口音、文化传统、礼拜祷词,特别是礼拜仪式上,两系各有特色。德系犹太人在20世纪以前广泛使用斯拉夫语族语言或者意第绪语作为通用语,居住在非东欧国家的德系犹太人使用其居住国家的语言,其文化习俗受其所居住国家的影响。

 4 ) 好真实也好残酷

看到叙军的一个士兵,跟以军那个胆小的情报人员搭上话,帮他抓刺猬,问他讨水喝,两个人像第一次见面的异国朋友一般攀谈起来,叙军的小士兵说,只想回家,回忆起爸爸带他们去的最好吃的餐厅,还邀请以军的情报员以后去大马士革玩,要带他去逛大马士革,带他去吃最好的肉丸。就在这一刻,被保护情报员的以军军官一枪爆头。

太难过了。

可战争的时候就是这么残酷吧。

一线的士兵,没有人愿意打仗吧...

 5 ) 《泪之谷》的观影注解

″眼泪山谷"是一位以色列军官在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结束后对戈兰高地战区壮烈的眼泪山谷战役的感慨之言。 犹太人在长达两千年流散后回归最初的应许之地(圣城耶路撒冷),此时阿拉伯人已经在此生存经营千年以上,中东战争由此爆发。 二十余年四次交手,散乱的阿拉伯联军确实难敌老美武装支持的骁勇以色列人。尤其在第三场(六日战争),以军先发反制,用千人代价六天突袭,埃及、叙利亚等几万人伤亡,且领土尽失。剧情聚焦的就是原属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的眼泪山谷。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源起圣城耶路撒冷的归属。以色列今天建国,转天就被打。 第二次本质则是美苏对抗大囯博奕开始,以色列再次坚守并反胜。 几年后的第三次,聪明的以色列先行反制,突击完胜,创造了战史经典,还占领了他国国土。 到了第四次,阿拉伯世界难得万众一心,目标收回失地,在赎罪日当天发动攻势(赎罪日相当于以色列人的″春节",当天全囯停工庆祝且禁食),但这次依然是以色列获胜。虽留下了数不清隐患,但停止了大规模战争的继续。 开战初期,以色列人狼狈不堪,若不是老美强力高能资源支持和以色列人常年全民皆兵的战斗力,战争走势真是未知。剧集的时间点就是以军溃败的最初几天,糟糕且悲催的几天。 《泪之谷》聚焦微观,还是士兵群像,属于当下最常见的反战包装。剧集用了最简单的线性叙事,仅一条时间线,但内容和人物基本上都是反常规的。 剧集实际上描述的是战争初始三天以色列溃兵坚守阵地的"纪实″。不是宏观主旋律,不是大片视角炫技,也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这让传统观众很难适应,一时找不到抓手。 自闭情报员的逃亡是成长线;文职女军官救援男友是爱情线;知名作家寻子是亲情线;坦克驾驶员们是友情线。剧集蛮有野心,普通人的全部情感都包装在线,甚至加入了当时纯正犹太人和其他犹太人的内部矛盾。剧集明确围绕平凡军人,看之前要明白,片子讲的就是普通人的故事。 剧情和人物也有一些"反智"之处,容易被归类为神剧之流,其实片中呈现的一切基本上都是真实又客观的。 几辆百夫长主战坦克依仗地形和反装甲防御击毁几十辆苏制T系列是真实发生(可查询战史,还有更夸张的)。这场战争戏也相当给力,坦克大战惊险真实,如临其境。 天才监听员高智自闭,也狂燥胆怯,并不虚假,只是有些夸张。 文人作家秒变驾驶员是以色列两年兵役制全民皆兵的产物; 文职女兵上前线是战争初期一片混乱的体现; 监听哨不在前沿,不是堡垒是合理的。这次以色列人骄傲轻敌之恶果。 其实,剧中人物全都是普通大兵,没什么开挂的能力,该怂的怂,该勇的勇。几组人物最终命运都令人唏嘘,尤其是在以军开始大规模反击之时,真让人感慨。 于是,本剧最大的主题和底蕴就清晰了,就是以色列人对自己国家历史的纪念与反战。纪念以色列建国的不易,反对战争赋予个体的残忍无情。 对这个动辄以武力解决问题的敏感国度来说,本土作品《泪之谷》已经很人文主义了。对于创作来说,这种英式黑色结局的客观真实性极富冲击力和批判性。 (借用网友部分图片资料,侵权即删)

 6 ) 这个剧情也太拖沓了

这部电视剧不是战争影视剧,赎罪日战争仅仅是个大背景。剧中人物的生活性格冲突就这么点事情,却反反复复贯穿在每一集里,用大量的篇幅进行碎嘴子的描述,习惯了之后立即使得观众昏昏欲睡。

可能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以色列人,本剧能够产生共情或者共鸣,可是对于海外的观众,实在是没什么吸引力了

 短评

乍看背景會以為要演成一部“神劇”,但如果看戰鬥情節真的會如此以為,可其實誤會大了。長評很多人解釋了,網路也很多熱門文章,總之,IDF確實打出了一場精采的坦克戰。但這部片要表達的並不是這些。一如絕大多數的反戰劇,主流旋律是想要呈現在勝利背後的無名屍骨,儘管以色列確實退無可退,但死去的親人再也不能回來亦是事實。遭到社會鄙視卻還要奮戰的底層,被“大局為重”而拋下的棄子,找尋兒子的父親,痛失愛侶的女人...最後導演安排了一位敘利亞軍官陳述了另外的角度看待這場戰爭也是亮點。總之,以色列人拍出了部不錯的反思劇。

4分钟前
  • 鎮長
  • 推荐

战斗场面挺真实,但士兵的精神状态太离谱了,1973年的以色列士兵都这么婆婆妈妈+神经质吗?派5个吴京兵分5路整个中东都给它拿下。

8分钟前
  • 豆友2672467
  • 还行

不是很理解但凡一部战争历史题材的片子就要被一些人冠以“反战”的标签,纪念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让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再正常不过,所以很期待以后能有人能拍出“中国对越战争”的短剧~

13分钟前
  • 非魚
  • 推荐

有俯角,能卖头,就是厉害,哈哈哈

14分钟前
  • 兔兔兔子先生
  • 推荐

在屏幕前已经看的头皮发麻了,怪不得会那么多战争PTSD的,真的恐怖到不行。

15分钟前
  • 庸人自扰
  • 力荐

人类应该建立这样的政治伦理:所有那些想用战争来解决问题的人,都是人类公敌,人类的渣滓。我们不会再将战争区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这都是那些人渣用来欺骗人民的借口,只要你想动武来解决问题,你就是人渣。

16分钟前
  • 西西佛
  • 力荐

三辆坦克干掉叙军40辆坦克???好兄弟死了直接精神崩溃,对着友军开火???

18分钟前
  • Nosurprises
  • 还行

好看,正在追,喜欢这种类型。一边看电视剧,一边去找历次中东战争的资料补习,又强化了不少知识。

21分钟前
  • 我要进窄门
  • 推荐

以色列版的抗战神剧

23分钟前
  • 芍药使者
  • 还行

筹备历时十年,是以首部赎罪日战争剧。创作灵感源自参加过赎罪日战争的主创的父亲(编剧之一是以战争片《波弗特》编剧),力求探讨以政府和军队漠视战争预警,导致北部边境的军民处于弱势,但他们奋起反击、以少胜多,成功拯救整个国家和民族于存亡之际的这一过程。眼泪谷之战是装甲战中的经典案例,但剧中人物均为虚构,故事则来自众多以军老兵回忆。该剧也是一部年代剧,还原了70年代的以社会环境,如后方以境内种族争端焦点地区的故事和穆斯林背景的以军人等等。主创希冀其所讲的故事是真实可信的,能够致敬参战者,同时引起以色列和全球观众的共鸣。该剧由以人主导的以本土、英国和美国影视公司制作,单集成本超过100万美元,堪称以电视剧行业之最。本剧军事顾问参拍过以经典战争片《赎罪日》。

25分钟前
  • 圣迭戈-北岛
  • 力荐

其实也就是很普通的战争片吧,整体立场上有些左右摇摆,一方面又想表达以色列的英勇,一方面又想表达战争的残酷,两头都有些不搭。就算真实事件有些抗阿神剧,但拍出来的效果还是太普通了点。对于片子里的主要反派叙利亚军,我只能说落后就要挨打,被以色列一路干成这样也是没谁了,随着各国关系正常化,除非真有三战,否则以后巴勒斯坦人估计只剩下被同化的命了~~~个人评价:B

29分钟前
  • Riobluemoon
  • 还行

停不下来,一口气刷完目前4集。因为战争很局部所以很好懂,几个主要角色都很有记忆点。看有人质疑“3辆坦克干掉40辆”,其实不夸张,摘自wiki:“Zvika Greengold中尉凭着1辆坦克和几名乘员,(从当晚开始)在接下来20个小时里,在面临崩溃的战线上来回奔驰,抵挡每台入侵的叙利亚坦克,有时候只有一台、有时则是一大批,在击毁对手后迅速更换目标,单独击毁了数十辆的叙利亚坦克。他在激战中被击中受了伤,但仍然继续作战,不断的进行小规模作战,在每次战线即将崩溃的危急时刻力挽狂澜。由于杰出的作战表现,Zvika成了以色列的国家英雄。”

32分钟前
  • 陆小鸟
  • 推荐

好看,不过短评里怎么竟是不了解中东战史的说这是神剧啊,无知者无畏嘛。这剧要说有毛病,就是疑似用现代好莱坞那一套去描述74年以色列军人精神状态吧

36分钟前
  • 昂格瑞博德
  • 力荐

主战场还是在西奈,戈兰高地不便于大规模使用装甲/机械化部队,叙军的行动属于牵制性质,一旦成功,阿里尔·沙龙师就要投入次要战场被白白消耗掉。然而叙利亚军队搞砸了他——们要是好好吃透了俄国战争艺术,以色列早就完蛋了。

38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复国主义与复兴主义的牺牲品们

41分钟前
  • Yurikhan
  • 推荐

摩萨德拍的示敌以弱削弱警惕的宣传片?这么一群矫情自私、恐敌怯战、神经质、无战术的乌合之众怎么打赢战争的?!总体就是唠叨、走避、各种埋怨和猜疑。开头结尾坦克大战还行罢。

46分钟前
  • 无趣
  • 还行

这部讲述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的以色列剧,应该是少有的二战后战争题材优秀剧集之作。冷战背景下的代理人战争,叙军偷袭,以军大意了,没有闪……但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组织动员能力(比如抗美援朝),也没有现代化的战备,那真是占不了什么大便宜。

47分钟前
  • 山微漾
  • 推荐

军迷剧荒的不二之选。赎罪日战争是以色列立国后最危殆的一次,没有之一。以少胜多的坦克战,悲壮但惊人,对反扑大马士革赢得时间,被全球广泛作为军事教材。本剧走的写实风,对战场的无情残酷在很多细节上得到还原,例如弹震症、战争焦虑症、误杀友军、对空袭战机用冲锋枪扫射形成方形弹幕等等,对如饥似渴的军迷们是一道迷你满汉全席。

50分钟前
  • 老珂
  • 推荐

还挺真实 后面大概率改五星

53分钟前
  • 来映
  • 推荐

难得有中东打仗的剧,唉,战争残酷,两个人聊着聊着下一秒这人就没了。。。。当时的我们在干嘛?文。

57分钟前
  • 🍅酱卷饼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