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此片,影片的总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曾这样说过;“我们给自己制订的主要和唯一的目标,是在银幕上尽可能完整准确地再现托尔斯泰。我们要用现代的电影手段再现托尔斯泰的思想、感情、哲学和理想。” 影片改编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的同名作品《战争与和平》,以1805-1820间的俄国的城市和乡村为背景,反映了当时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托尔斯泰在其中表现出对人类的永恒精神充满了深切关注,在书中探讨了国家的出路、宗教的影响以及道德对历史的推动。是托尔斯泰用自己的政治观、宗教观和历史观建构起来的一座辉煌的大厦,是一部超越国度和时代的经典。作品结构恢宏,跨度漫长,体现了作者卓越的写作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全书表现了人们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和平期间,都对生活有着一种永恒的渴望。它不仅是一部宏伟壮丽的爱国主义英雄史诗,还是一部人们心灵的史诗,生命的史诗。 影片以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生动再现了在战争中俄国社会的重大事件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战争与和平、前线与后方的纵横交织镜头表现中,再现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整整一个历史时期的俄国社会风貌,人们的渴望、痛苦、欢乐和追求。其中包括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季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等。通过对四大贵族家庭——包尔康斯基、别素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以及主人公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彼埃尔、娜塔莎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以及个人在战争中自我人格的完善过程。 从改编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非常成功。它同小说一样被分四部,近七个小时,在穷尽细节和追求真实方面,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与它比美。象血肉横飞的博罗季诺战场 ,豪华奢侈的上流阶层的舞会,被亚历山大二世称为照亮他灵魂的莫斯科大火,被俄国焦土政策拖垮的法国军队的撤退,飞雪与狂风并作的俄罗斯的冬天,每一个场面都非常宏大。豪华的宫廷舞会,辉煌的歌剧院,壮观的狩猎围捕,则处处显示出俄罗斯的大国气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战争场面的对比尤为显著,无论血腥凶暴的两军对杀,热浪逼人的莫斯科大火,还是法军大规模的抢劫恐怖,对俘虏的残酷虐待,尤其是从空中俯拍法军在几十里长的冰天雪地狼狈溃逃的长镜头,全都拍得惊心动魄,悲壮震撼。这些战役有春季战役和冬季战役等时间季节,有炮兵阵地、骑兵战役、步兵拼杀等作战形式,气势磅礴的把进攻、防御、退却、追击等战略、战术表现出来。如步兵方阵的进攻队型,炮兵阵地的地形选择,渡河、冰雪逃亡的情形等从时间和场景变化上对战争给予了详细的刻画。 这些战役虽然场面宏大,但从各种细节也可以发现很多具有价值的战争信息。如拿破仑军队撤退渡河,俄军将领却等待他们渡到一半时才发动进攻,最大程度的打击拿破仑的军队。作为以前在欧洲战场无往不利的军事天才拿破仑,此时也只能紧缩大衣,悲惨的离去。 在托尔斯泰的小说中,时间跨度长达十二年,人物的成长和事件的发展是渐趋丰满的。苏联则用了五年的时间拍摄,所以能在影片中表现小说里时间的变化和生命的进程。这一点在三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和塑造上表现得最好。 皮埃尔第一次在罗斯托夫家看见娜塔莎时,她还是个在大人们腋下穿梭奔跑的十三岁的孩子。也许她从那时起就爱上了他,只是在下意识里象幻想一样,自己还不甚清楚。 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在波罗季诺大战前夜与彼埃尔的争执、受伤后躺在硝烟未尽的战场上,面对着死神步步紧逼的脚步声,眼望着头顶那深邃灿烂的星空,心里的独白,充满了对人生诗意与哲理的思索,严谨而不失浪漫。 死在影片中是一片无垠的黑暗,先是银幕上一个很小的黑点,然后象癌细胞那样扩展,一点点地吞噬了银幕上所有的光。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在睡梦中渐渐靠近了死亡。他肃然步行在黑暗之中,直至被彻底淹没。 战争结束之后,皮埃尔去探望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妹妹玛丽。他伤感地说起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与娜塔沙最后的谅解,说是命运的安排将他们带到了一起。在皮埃尔的述说中,画面上始终有一个黑衣女人沉默地坐在客厅的后面。玛丽问皮埃尔道:你没有认出她来吗?皮埃尔这才向那个女子看去。 那是一张美丽绝世的脸,既带着忧伤,也带着欢欣。她没有任何装饰,一方黑色的斗篷映着一对无比清澈的眼睛。象有一道光芒突然照在了皮埃尔悲伤的脸上,画面变得非常明亮。一连串的镜头回闪着,都是很久之前的娜塔莎:穿着连衣裙在大人中奔跑嘻笑着的,在台阶上向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好奇回望的,在舞会上噙着泪随着音乐轻轻舞动的……。然后是此时的娜塔莎,目光沉静安详,高远纯净。爱情苦短,生命绵长。人生便是这样一个过程,爱过,年轻过,受难过,锤炼过,然后便尘埃落定。 这样意喻深刻、表现真挚的精彩镜头在影片中伸手可拈,比比皆是。 这部电影最值得一提的是处处表现出了真正的俄国气质。无论是秋天金黄灿烂的原野,深秋热火朝天的狩猎,还是金碧辉煌的教堂,人头涌动的宫殿,都给人以一种巨大的空间感。通过这种大空间的表现手法,不仅展现了俄国丰厚的传统,还反映了植根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民族精神,更刻画了战争时期闪耀在普通人身上的英雄色彩。还起了一种反衬的作用,说明拿破仑这样一个强人之所以会溃败在俄国,是因为他对一个伟大民族的了解非常有限。 影片生动塑造了以娜塔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和皮埃尔为代表的五百多位的虚构或历史人物,反映了俄罗斯精神的厚重和深沉。1805年的欧洲争夺战,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决定俄法命运的波罗季诺会战和拿破仑的莫斯科撤退等历史事件,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关系和发展。将战争与和平这两大主题融入在人物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出生、成长、恋爱、结友、社交、婚姻、挣扎、困惑超越、死亡等,体现了生命从开始到结束、从犹疑到坚定、从探索到执着、从天真到成熟、从痛苦到平静的必由过程。 影片还充分地表现出的19世纪俄罗斯的日常生活,人们的衣着,社交,传统,心理活动特色以及人民的英勇事迹,军队的光辉荣耀,都强烈的震撼和感染着观影者。 这部摄制于1968年的长达近7小时的俄国版影片,是一部制作精致、构思严谨的宏篇巨制,气势磅礴、制作精致,它的整体阵容十分强大,影片汇聚了当时苏联电影界的一流的表演艺术家:吉洪诺夫、兰诺沃伊、叶夫列莫夫、科托罗夫、维尔金斯卡娅、斯特热利契克、塔巴科夫、斯阔布采娃、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等,导演本人也担当了重要角色彼埃尔。上万人的大场面和无数的场景使得影片的视觉效果恢弘壮阔,继承了苏联在拍摄历史题体材与军事题材影片方面的传统,完美的融托尔斯泰原著精神于其中,再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大地广阔的历史画卷,可以说是对托尔斯泰原著最佳诠释之作。
策划的时间:从1955年开始策划到1967年拍摄完成总共花了12年。 投资和票房:影片拍摄耗资按1967年当时币值约1亿3千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5亿6000万美元),堪称影史上最昂贵的影片。出口之后席卷整个西方电影市场,仅日本一地就令苏联在当年收回了投资(日本1969年正式公映,极为轰动,全日本总票房高达两亿五千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0亿美元,后来日本于1971年再度大规模上映此片,票房火爆依旧)。当时在日本,苏联电影《战争与和平》是一票难求。 投入的物力、人力:总演员人数:595193人。重要角色36名,有对白的角色599人。影片拍摄得到了苏联军方的大力协助,甚至军方试图让片中兵力尽量与实际战役的参战人数基本相同。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为动用临时演员最多的影片之一。 服装:20900套,其中47个工厂为影片提供军服、军帽、僧侣的衣服的普通服装。马具和皮革制品由两家工厂生产。 搭建的布景:302处。其中建设了118个大型外景基地。最大的布景是为了拍摄莫斯科大火而搭建的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的一个大型布景。其他搭建的巨型外景基地包括: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市区、俄军营地、俄罗斯贵族的庭园等。 美术品: 借用了257件古代名画和雕塑的真迹! 动用的武器和车辆:制造了160门沙俄时代型号的大炮,手枪、步枪和刀剑各8000多支。制造了205辆当时式样的马车、拖车等车辆。为了进行航拍准备了30多架直升飞机和3架喷气式飞机。此外使用的公共汽车、卡车等已经无法统计。40吨燃油(包括汽油和煤油)。52吨发烟用火药。23吨枪支发火用火药。16600枚手榴弹。6600枚发烟弹,4500条导火线。 波罗季诺会战场面的拍摄:为了拍摄出真实的效果, 动用了正规的军队进行协助拍摄,124533名苏联士兵和35000匹战马,还为此特别组建了一支骑兵团,波罗季诺战役更是取景于当年的战场实地。仅仅为了拍摄而制作的制服就达到了3万5千件之多。足足拍摄了35天。整个剧组往里面投入了4800万美元(1967年币值,相当于现在的一亿七千万美元)的制作经费。拍摄期间:10名剧组人员受重伤,此外还有不少人负皮外伤等轻伤。当时苏联方面准备了695门法国拿破仑时代式样的大炮以及587门俄罗斯同一时期式样的大炮,其中20门是从博物馆里借出来的。刀剑7000把。手枪和步枪等道具枪支各3000多支。波罗季诺会战场面动用的火药量:12卡车发烟火药,8卡车枪支发火用火药,9卡车发烟剂。 拍摄时的技术设备:配备了7台装有无线遥控装置的70mm电影摄影机,其中两台是专门设计出来可以用于手持拍摄的。还有大型起重机(充当吊臂的作用)5台,常用于航拍的直升飞机有3架。 莫斯科大火的场景:花了两年时间,在莫斯科东北150公里处建立了面积为10万平方米的大型布景,包括教堂、政府机构、商业街、居民住宅,然后一把火烧干净。。。。。 音乐是电影的灵魂。此片大量采用了俄罗斯民歌作为背景音乐,气势恢宏,流畅动人,美不胜收。 影片中还直接引用托尔斯泰原著的大量旁白和人物内心独白,有助于观众深入理解。 配乐演奏团队:作曲及指挥:V.奥夫琴尼科夫。莫斯科国家爱乐乐团 苏联广播交响乐团及其合唱团 联合演奏 胶片长度:总长度1540公里,完成后的母带被保存在金质的盒中,被当成国宝收藏。
看完此版后,任何人也别劝我去看美国五几年拍的版本,相比之下,想都不用想,那就是个纯粹美国式的轻浮笑话。
一、人物关系
家族介绍:
1.库拉根家族(左上)
库拉根家族是远离人民的宫廷贵族的典型,是朝廷和上流社会贪婪,愚蠢和无耻的代表,是一个对国家、民族没有半点责任感的家族。阴险、狡猾、毫无节操和道德观念是这个家族的主要特征。当俄国陷入困境,拿破仑近莫斯科的时候,他们毫不关心国家的安危,总是想升官发财。库拉根的女儿爱仑是个“美丽的动物”,在祖国处于危难之际,她还以自己的美色逗引人,过着淫荡的生活。库拉根的两个儿子伊包里特和阿那托尔,前者愚蠢,后者卑鄙堕落。酒宴放荡,闲逸便是他们的追求的幸福生活的全部内容。托尔斯泰在作品中猛烈的抨击道:“所有这一群人都攫取着卢布、十字勋章和官爵,而他们在捞取这些东西的时候所注意的仅仅是沙皇恩宠的鼻息。”
2.罗斯托夫家族(右上)
罗斯托夫家族是作者美化的宗法制庄园贵族的典型,是作者笔下最动人、最富感染力和诗情画意的一个家族。他们并不富裕,但充满了欢乐和生气。罗斯托夫一家接近人民,保持着淳朴、热情、真挚、好客等特点,具有温情脉脉的庄园贵族的品质。拿破仑入侵,他们都为祖国的命运焦急不安,决心为保卫祖国贡献一切力量。尼古拉回到军队与敌人作战,娜塔莎自动为伤兵服务。15岁的彼佳放弃了准备进入大学的愿望决定参军,最后为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3.保尔康斯基家族(右下)
保尔康斯基家族具有正直、爱国、孤傲的特点,保持了忠贞为国的老贵族的“古风”,老公爵以严厉为名,退居庄园后,一直和朝廷疏远,对宫廷保持批判态度。他曾在军队服务,很重视苏沃诺夫的军事艺术。当儿子安德烈和他告别从军时,他特别强调军人的荣誉和爱国的责任感。1812年的战争震动了他,他毅然召集民兵与逼近的敌人进行斗争。在激昂紧张的爱国活动中,他中风了,临死前还关怀着祖国的命运。他的儿子安德烈是爱国者,女儿玛利亚同样是爱国传统的继承者,当她想到会受到法国人支配时就颤抖了。
4.别素号夫家族(左下)
别素号夫家族是莫斯科最富裕的家族,关于这个家族,托尔斯泰着笔不多。这个家族是爱国的家族。彼尔是这个家族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安德烈·保尔康斯基
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公爵,26岁,心地善良,为人宽厚,忧国忧民,英勇善战,是托尔斯泰笔下优秀青年的代表之一。在受到朝廷宠遇的宫廷女官舍雷尔沙龙里的客人中间显得落落寡欢、不随流俗。“那些客厅里的人对他来讲不都是些熟人,但他讨厌他们,甚至看他们一眼,听他们说句话都感到腻味。”安德烈公爵为自己不得不和这个上流社会保持联系而痛苦,在他看来,这个上流社会是虚伪的,欺骗的,寡廉鲜耻的。他对彼尔讲:“这就是我在这里过的生活——我很不适应。”
在申格拉本战役开始之前,安德烈就十分渴望荣誉。他甚至想到万一只剩下死路一条怎么办,但立刻转念,认为即便这样,那也没有关系。他深信自己决不会做的比别人差。
库图佐夫同意安德烈的请求,把他下放到了巴格拉基昂的先遣部队。安德烈公爵心里装着祖国和人民,为了胜利是需要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并且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去争取。
皮埃尔·别祖霍夫
皮埃尔是声名显赫,腰缠万贯的别祖霍夫伯爵的私生子,因而起初不被上流社会认可,而当他继承了父亲的几乎全部家产之后,上流社会便对他大开绿灯。他单纯天真,质朴热情,却带有一些“多余人”的气息,矛盾性在他身上最为明显。
例如:
皮埃尔离开安德烈家之前,安德烈奉劝他不要再去放荡公子阿纳托利家消磨时光,皮埃尔也痛恨目前的生活,并一口答应:“我起誓(不去他家)”。可见其态度异常坚定。而刚一离开安德烈家,皮埃尔一想到阿纳托利家那晚会有例行的赌局,之后是狂欢和娱乐,“到那去也不错”的想法就蹦了出来。但同时他还是想起了像安德烈发过的誓言并强迫自己不去。可是,矛盾性的性格使他的思想继续博弈:
“他(皮埃尔)心里想到,他发的誓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向安德烈公爵起誓前已向阿纳托利公爵起过誓,要去他家。最后他想,这种誓言都无关紧要,尤其想到明天他说不定死去,或者遇到什么意外,那就根本谈不上誓言不誓言了。皮埃尔常用这样的想法打消他的决心和意图。”最后的结果是,在一顿犹豫不定和自我说服之后,皮埃尔照样还是去了阿纳托利家。
再如,从皮埃尔对上流社会的交际花海伦(后成为了皮埃尔的妻子)的态度也可足见其矛盾性。在皮埃尔还只是私生子身份时,海伦的父亲,阿谀奉承老谋深算的华西里公爵并未将他放进眼里。而当皮埃尔继承大笔遗产,成为彼得堡巨富之后,华西里公爵便时时处处有意安排使皮埃尔能喜欢上自己的女儿海伦。矛盾的皮埃尔时而为海伦倾国倾城的容貌和风姿所折服,时而又因为看到她的放荡而恶心。时而为能娶到这样的交际花而沾沾自喜,时而又觉得他根本不爱海伦,这一切只是形式所逼。在周围的上流人士都有意撮合他和海伦时,他“第一次感到在他和海伦之间形成了一种公认的关系。这个想法使他害怕,放佛给了他一种他无力承担的义务,但同时又是他高兴,因为这是一种有趣的设想。”
皮埃尔明知海伦很愚蠢,在他身上引起的并不是真正的爱情,而是一种丑陋的、卑劣的感情。他也听说过海伦还曾和他的亲哥哥恋爱过的丑闻。但是他却无力拒绝,他感到胆战心惊,因为在他想到这些的同时,另一个念头“海伦是个富有魅力的女性也同时涌上了心头。就是因为矛盾,皮埃尔还未明确向海伦表明爱意。但他已经隐约感觉到他同海伦结合是不会幸福的,他得避开她。可是一个半月过去了,皮埃尔依旧住在海伦家,他还恐惧地感觉到在人们的眼里他与她的关系一天比一天密切,他再也无法恢复以前对她的看法,再也无法离开她。他觉得不得不把自己的命运和海伦结合在一起。
皮埃尔知道,大家希望他越过界线,表明爱意。他不确定自己是否钟爱海伦。在海伦的命名日晚会上,他魂不守舍,一直在要不要像海伦吐露爱意的矛盾思想中挣扎。最后,还是老谋深算的华西里公爵当着所有宾客的面“挑明”了一切,明知皮埃尔并不爱海伦,却轻轻松松把自己的女儿推入了新晋别祖霍夫伯爵的怀中。
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风流妩媚一直是海伦的本色。与巨富皮埃尔结婚后,她并未恪守本分,反而和淘洛霍夫有染。这使皮埃尔十分恼火和不安。一次宴会上淘洛霍夫向皮埃尔挑衅,皮埃尔忍无可忍,推开椅子,从桌子后面站起来,坚定地对淘洛霍夫说要同他决斗。
“但是在当天,在开始决斗之前,皮埃尔内心起了波澜,他觉得何必决斗,何必杀人呢?不是我打死他,就是他打中我的脑门、臂肘或者膝盖。还是从这里逃走,躲到什么地方去吧”。
在手枪已经装上子弹,决斗的火焰一触即发之时,皮埃尔的副手聂斯维茨基却又最后一次劝皮埃尔这样做不值得。在决斗这件事情上皮埃尔的思想几经转折,一会坚定要决斗,一会又觉得不值得,但马上又回到决斗的念头上来。思想的矛盾性和摇摆性相当明显。
彼尔和安德烈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对现有制度抱批判否定态度,并随着他们思想性格的发展,这些批判性越来越尖锐、深刻;二是不看重自己的贵族地位,不安于自己豪华富有的生活,却认真探索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把解决农民的痛苦、祖国的前途当作自己的最终目标。当然,他们追求真理、走向人民的途径是不相同的,安德烈由于自身的一些优越条件,主要是通过在政府和军队的工作,认识了专制农奴制度的腐败性,了解人民的;而彼尔主要是通过他直接接触人民的各种生活,使他在思想性格上得到成长。
娜塔莎·罗斯托娃
13岁的娜塔莎是《战争与和平》中最动人的女性形象,年龄最小的人物,在托尔斯泰的心目中,她是生命和幸福的化身。是一个有着黑头发、大眼睛的女孩子,虽然样貌不是非常与众不同,但是她的性格却非常活泼开朗,身材也很好,是一个充满孩子气的、天真活泼的少女。在少女的时候,娜塔莎被托尔斯泰塑造成一个天使般的形象,她就是幸福和美好的一种象征,是被众人喜欢的小天使。然而战乱的年代和社会的不断影响,再加上娜塔莎的思想和阅历,使得她不断成长为一个革命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她愿意参加战争,献出自己的一切。
娜塔莎是罗斯托夫家最受宠爱的女儿。她与安德烈相爱,但是因为男方家里阻挠而只是订了婚,并商定若是一年后两人仍彼此相爱就结婚。订婚之后安德烈就远赴国外疗伤去了,只剩正处青春年华的娜塔莎孤单寂寞。在一次观看歌剧表演过程中,海伦有意撮合她的哥哥阿纳托利和娜塔莎在一起,并且娜塔莎也竟然情不自禁地对阿纳托利产生好感,觉得他们二人之间没有任何障碍。可是从剧院回来到家娜塔莎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刚才做了什么。大惊失色,觉得愧疚,脸涨得通红,意外自己怎么能堕落到这种地步,立刻觉得她同安德烈的爱情被她自己糟蹋了,内心愧疚不已。
但是转念一想,娜塔莎又安慰自己:什么也没有发生。我没有做过什么事,也没有招惹过什么人。谁也不会知道今天的事。我也不会再见到他(指阿纳托利)了。所以,没有什么可忏悔的,安德烈公爵仍旧可以爱我这样的人。可是,自我麻痹和欺骗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成功的。尽管娜塔莎尽力想忘掉当天发生的一切,忘掉阿纳托利,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依旧像从前一样爱安德烈。可是,她发现原先对安德烈公爵的纯洁爱情已经完了。并且,她又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同阿纳托利的谈话,回忆起那个俊美大胆的人的手势和微笑。
娜塔莎还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刚对爱情有了朦胧的理解和初步的尝试。可就在这理解和尝试的过程中也能凸显其矛盾性。一直以来对安德烈公爵单纯执着的爱遇到阿纳托利之后就破灭了一半。她发现自己竟然对阿纳托利也能产生好感之后就开始了矛盾的心理过程:首先是羞愧,觉得没脸见人,对不住安德烈公爵。而后又觉得一切都没什么,不存在什么严重性,和安德烈公爵还可以继续下去。可转念一想觉得自己和安德烈的感情还是被玷污了,不可能回到从前了。但就在这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中她还能 情不自禁地想到“那个迷人的阿纳托利”。其思想中的矛盾性就在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中完完全全的体现了出来。
玛丽娅·保尔康斯基
作者塑造了玛丽娅充满爱的形象。在她的内心,被强烈的爱包围着,唯有相信上帝的人,心中才能对爱的本质有真切的体会。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就像自己爱上帝一样来爱别人。
老保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玛丽娅是整篇小说中宗教性性格最为突出的人物。她有两大癖好:一个是侄儿尼古拉,另一个就是宗教信仰。她并不漂亮,甚至还有些丑陋。每天都会在神像面前祈祷,并且经常接待那些云游四方的教徒,愿意去倾听他们的故事,分享他们的心得。她热爱自己的家庭,亲人甚至陌生人,甘愿为他们牺牲自己的幸福。
在她给裘丽的一封长信中曾这样写道:我只觉得,基督徒对亲人的爱,对敌人的爱,比小伙子美丽的眼睛在您这样诗意盎然的多情少女的心中引起的感情更加可贵,更加快乐,更加美好。
在小说的尾声,当玛丽娅嫁给尼古拉,成为伯爵夫人之后,她依旧时常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东正教教义的要求。她下定决心要做她做不到的事情。力争要像基督爱人类那样一视同仁地去爱自己的丈夫,孩子,侄儿小尼古拉,和一切人。她穷尽一生都在追求教义所倡导的博爱,以期达到无限的,永恒的和完美的境界。
玛丽娅的哥哥安德烈在鲍罗金诺战役中受重伤之后,被转到救治站,在那里他见到了他的仇人——阿纳托利,那个当年差点拐跑他未婚妻娜塔莎的人,也正是因为这个人的出现才使自己今生与娜塔莎无缘。想到此安德烈本来一腔怒火,可是当他看到此时的阿纳托利刚被截去双腿,极其虚弱,怒气很自然就烟消云散了,只剩下同情和惋惜:同情、博爱、恋爱、对恨我们的人的爱、对敌人的爱,这就是上帝在世界上宣扬的爱,就是玛丽娅教给我的爱。可是我一直不理解;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热爱生命。要是我还能活下去,这便是我心中剩下的唯一的感情。
在这之后,战争形势日趋残酷,重伤的安德烈颠沛流离,后意外与娜塔莎再次相遇,最终娜塔莎照顾他直至生命的尽头。他爱过娜塔莎,后来因为娜塔莎的变心而怨恨她。可是,在生命的最后,他还是领悟到博爱的宗旨。爱他人,爱仇敌,爱一切,爱无处不在的上帝。爱一个亲爱的人可以用人间的爱,但爱仇敌只能用上帝的爱。无论是死亡还是什么别的都不能把爱消灭,因为爱是心灵的本质。在弥留之际,他依旧在思考要爱世间万物,爱一切人,永远为了爱而自我牺牲。爱阻止死,爱就是生。因为自己能爱,他才能懂得一切。因为自己能爱,世间才存在一切。只有爱才能把一切联系起来。
尼古拉·罗斯托夫
尼古拉是罗斯托夫家的大儿子,他单纯善良,一心想成为军人报效祖国。是《战争与和平》中尚武性民族性格的典型代表。在罗斯托夫家母女命名日的宴会上,老罗斯托夫伯爵向宾客们诉苦,说自己本已为儿子尼古拉在档案馆里谋了个差事。谁知儿子竟要“因为友谊”,要像他的朋友鲍里斯那样撇下大学不读,非要去当骠骑兵。谁知年纪还很小的尼古拉涨红了脸,仿佛要反驳对他的可耻诽谤似的说:“根本不是因为友谊,我觉得服兵役是我的天职。”
当得知父亲还是不情愿时,小尼古拉说道:“您要是不愿让我走,那我可以留下。不过我知道我这人除了当兵,什么都做不了。我不是外交家,也不会做官,因为我不会掩饰感情。”在不久之后的另一次家庭聚会上,一位上校说俄国皇帝的对法宣战诏书已经在彼得堡公布了,同拿破仑的战争迫在眉睫。上校拍拍桌子,号召大家为皇帝陛下而死,要战斗到最后一滴血,至于议论要尽可能少发。他说完这番话就转身问年轻人有什么意见和看法。身旁的尼古拉一听见谈战争,就撇下交谈的女伴,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听上校说话。他对和战争有关的一切事情都抱有好奇和热忱,此刻他脸涨得通红,断然转动盘子,挪开酒杯,仿佛此刻正有重大的危险靠近,他说:“我完全赞同您的意见。我坚决认为,俄国人不获胜毋宁死。”
说完这话,尼古拉还有些许的不好意思,仿佛是一般人说了太过激烈的过头话一样。
尼古拉在未进入战场,未经历战争之前就怀有一颗参军报国的心,并把这种崇尚武力的信念当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愿意亲身去经历,去参与。果真,没有任何犹豫,尼古拉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骠骑兵。在申格拉本战役中他初生牛犊不怕虎,勇猛无畏,奋勇杀敌,直至负伤。战斗开始之前部队长官踌躇不前,不敢贸然下达进攻命令。而此时的尼古拉却一心想着赶快行动!他觉得进攻的时机终于来到了,自己也可以尝到常从骠骑兵伙伴那儿听到的冲锋的欢乐了。
在听到进攻命令之后,尼古拉兴冲冲地骑上马出发了。马儿跑的越快,他就越高兴。他发现前面有棵孤树,这棵树本在敌我分界线上的。如今他越过了这条线,不仅不觉得可怕,反而更加高兴了。他还一边紧握着刀柄发誓要把敌人打个落花流水,杀个片甲不留。“哼,现在不管谁落到我手里。”尼古拉想,刺了刺白嘴鸦(他的马),跑到所有的人前面,一个劲儿往前猛冲。
前面已看得见敌人。突然好像有一把大扫帚(实际上是炮弹)从骑兵连头上扫过。尼古拉举起马刀准备砍杀,但就在这时,在他前面奔驰的士兵撇下了他(实际上他被炸伤了)。在申格拉本战役中,尼古拉怀着一腔热情,奋战在第一线。离战争越近,他反而越高兴,越激动,越期待。他是一位典型的尚武俄罗斯小伙的形象。
库图佐夫
库图索夫是一位非常谦逊的平凡人形象,他和自己的士兵、和人民群众之间始终保持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他能够理解士气和民心,能够对人民群众的意愿妥善把握,按照人民的意愿来行事。在自己的行为中,他基本不会提到自己,总是非常平易近人地和人交谈,表现出非常朴实的情怀。面对法国的入侵,他和自己的人们群众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为了自己的祖国英勇奋战。
托尔斯泰遵循平凡与伟大,普通与英雄紧密结合的原则,塑造了1812年卫国战争的领导者库图佐夫的形象。托尔斯泰认为,任何天才的历史人物,在历史的进程中都应服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广大军民伟大的精神力量产生卓越的统帅。库图佐夫力量的源泉来自人民的爱国主义,在他的活动中体现了人民的思想和愿望。托尔斯泰称赞他为“民族战争的代表”和“真正伟大的人物”。
库图佐夫是一位经验丰富,顽强勇敢,忧国忧民的军事指挥官。他白发苍苍,身材矮胖。眼光犀利而长远,体恤下属和民众,深谙军事指挥之道。并且不善于逢迎谄媚,坚定地活在自己的信仰和良心里。他在俄法战争中被任命为总司令,以自己独到的军事见解和军事谋略带领俄罗斯人民反击拿破仑军队,最终取得胜利。
作为一名军事统帅,库图佐夫有自己独到的领导方式和作战理念。他十分重视将士们的心理状态,即“士气”。并竭力来加以引导。
法军战败已成定局之后,库图佐夫无比激动,他划着十字,流着眼泪,抽噎地对前来报告情况的将领说他感激上帝和勇敢的军队。并准备第二天就把敌人赶出国土。他不顾自己年迈,一心想为祖国奉献自己,坚持用武力去对抗侵略者,直至把侵略者赶出自己的祖国。他是整部作品中崇尚武力,英勇善战的最佳代表。
在法军步步紧逼莫扎伊斯克市(离莫斯科不远)的时候,首都莫斯科受到威胁,情况愈来愈危急了。库图佐夫为了抚慰人民群众的情绪,也为号召大家联合起来反抗法国侵略军,亲自拟写了一封公告,在公告中他发誓自己会保卫莫斯科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甚至做好了巷战的准备。他劝大家不要因为政府机关关闭而忧虑,一切秩序都会恢复起来的。他号召大家用斧子也好,长矛也好,三齿大叉也好,一定要把侵略者赶回老家。
拿破仑
《战争与和平》中拿破仑的形象和库图佐夫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作家笔下,拿破仑是这次战争的罪魁祸首,是个惟我独尊的个人野心家,他娇柔做作,自高自大,爱好虚荣,贪图权势。拿破仑认为个人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他为实现个人的野心,不惜牺牲千百万人的生命去进行掠夺战争。托尔斯泰一反欧洲历史学家的观点,把他们称道的赫赫一世的“英雄”,描写成一个渺小可耻的利己主义者,并加以辛辣的嘲讽,显然,这表现了艺术家托尔斯泰进步的观点和爱国主义立场,虽然作者没有全面正确估计拿破仑的一生的功过,但却入木三分的揭示了拿破仑的大资产阶级的侵略本质。
二、电影剧情
战争时期
皮埃尔和安德烈是好朋友
丽莎反对安德烈参战,抛弃自己,把自己送到乡下。安德烈骂了丽莎一顿。丽莎是怀孕状态。
安德烈对当下的生活不满意,对充满了虚伪社交舞会的这种生活方式不满意。刚才说过一次,你是关于这个。
皮埃尔是私生子,没有家庭,没有财产,没有结婚。同样不喜欢放荡的生活。
库拉金家族是一个放荡的家族。两个儿子伊包里特和阿那托利,前者愚蠢,后者卑鄙堕落。酒宴放荡,闲逸便是他们的追求的幸福生活的全部内容。他们与安德烈和皮埃尔同样是好朋友。
家族介绍:
库拉金家族是远离人民的宫廷贵族的典型,是朝廷和上流社会贪婪,愚蠢和无耻的代表,是一个对国家、民族没有半点责任感的家族。阴险、狡猾、毫无节操和道德观念是这个家族的主要特征。当俄国陷入困境,拿破仑近莫斯科的时候,他们毫不关心国家的安危,总是想升官发财。库拉金的女儿海伦是个“美丽的动物”,在祖国处于危难之际,她还以自己的美色逗引人,过着淫荡的生活。
皮埃尔是别祖霍夫伯爵的私生子,电影一开始,别祖霍夫就生病,即将死去,准备把遗产都给皮埃尔。与此同时皮埃尔还和阿纳托利在放荡的酒会上带着熊闯了祸,把警察和熊绑在一起,扔进了伏尔加河。
家族介绍:
别祖霍夫家族是莫斯科最富裕的家族,关于这个家族,托尔斯泰着笔不多。这个家族是爱国的家族。皮埃尔是这个家族的代表人物。
娜塔莎在罗斯托夫家族酒会上第一次出现。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儿,唱歌非常好听,跳舞也很棒。
罗斯托夫家族的,伊利亚伯爵也在这里出现。跳舞很厉害。
家族介绍:
罗斯托夫家族是作者美化的宗法制庄园贵族的典型,是作者笔下最动人、最富感染力和诗情画意的一个家族。他们并不富裕,但充满了欢乐和生气。罗斯托夫一家接近人民,保持着淳朴、热情、真挚、好客等特点,具有温情脉脉的庄园贵族的品质。拿破仑入侵,他们都为祖国的命运焦急不安,决心为保卫祖国贡献一切力量。尼古拉回到军队与敌人作战,娜塔莎自动为伤兵服务。15岁的彼恰放弃了准备进入大学的愿望决定参军,最后为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迭祖霍夫死后,镜头切换到了保尔康斯基(电影当中翻译为博尔孔斯基)家族。父亲曾经是陆军总司令,在保罗皇朝时被贬还乡,曾被称为普鲁士王。后来在自己的庄园里面深居简出,和女儿玛利亚住在一起。
家族介绍:
保尔康斯基家族具有正直、爱国、孤傲的特点,保持了忠贞为国的老贵族的“古风”,老公爵以严厉为名,退居庄园后,一直和朝廷疏远,对宫廷保持批判态度。他曾在军队服务,很重视苏沃诺夫的军事艺术。当儿子安德烈和他告别从军时,他特别强调军人的荣誉和爱国的责任感。1812年的战争震动了他,他毅然召集民兵与逼近的敌人进行斗争。在激昂紧张的爱国活动中,他中风了,临死前还关怀着祖国的命运。他的儿子安德烈是爱国者,女儿玛利亚同样是爱国传统的继承者,当她想到会受到法国人支配时就颤抖了。
作为公爵家的女儿玛利亚,同公爵几乎同时出场。
出场的时候收到了一封信,他爸说第三方就需要检查。可见平时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然后父亲和儿子送别了之后,儿子就去参军打仗了。在第1场参加的战役当中,好像救了一个什么什么将军的一支纵队。
画面切回到另外一个晚上的聚会。这个时候库拉金家族的海伦出场。
然后库拉金家族的华西里公爵出现。
俄国军队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全线溃退。在战争之前,安德烈预计此次战役会失败。在战斗过程当中,安德烈负伤。说出了很吊的台词。(见最后)
然后镜头切换到尼古拉·罗斯托夫,策马回到家的画面。
镜头再切回保尔康斯基家族的爸爸,据将军库图佐夫说,他的儿子安德烈已经阵亡。他和她女儿玛利亚痛哭。父亲很愤怒。
然后玛利亚去告诉了丽萨,在玛利亚说出口之前,丽萨让玛利亚听了他肚子里孩子的声音,直接导致玛利亚没有能够说出口。
然后俄罗斯上流人士还在聚会庆祝胜利和取得的成就。
皮埃尔的妻子海伦好像后来和多洛霍夫搞上了。多洛霍夫是皮埃尔和尼古拉的朋友,是一个粗鲁放荡、玩世不恭、好赌成性的花花公子,在军队里是一个骠骑军官。在莫斯科和他的老母亲以及一个驼背的妹妹住在一起。是一个孝顺儿子,同时也是一个好哥哥。
然后皮埃尔和他决斗,赢了,多诺霍夫差点死掉,皮埃尔仓惶而逃,多洛霍夫被尼古拉救走。
回到家之后,海伦反而责怪皮埃尔没有魅力。皮埃尔是懦弱的。
皮埃尔提出了分手。
丽萨要生了,当晚,在暴风雪的天气当中,安德烈在深夜回到了家,赶上了生孩子。丽萨生完孩子之后就死了。
和平时期
时间来到了1807年6月,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法国皇帝拿破仑,在蒂尔西会晤谈和了。
“但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现实生活还是和往常一样人们关心的是健康与疾病,劳动与休息,他们的兴趣是思想科学,诗歌音乐,爱情,友谊,在政治上同拿破仑亲近也好,敌对也好,这一切和他们的生活毫不相干”
1810年12月31日,一位宫廷显贵在家里举办盛大舞会,外交使团和沙皇本人都要参加,罗斯托夫全家都受到邀请,娜塔莎有生以来第1次要在这样大规模的舞会上露面。
在舞会上没有人邀请娜塔莎跳舞。
皮埃尔见状,让安德烈去邀请娜塔莎跳舞。
然后他们俩跳的很开心,彼此爱上了对方。
舞会结束之后,各自回家之后,安德烈向皮埃尔吐鲁金森娜塔莎向他的母亲吐露心声,各自表达自己的爱意。但是都害怕,是否这就是真爱。“现在我的心理世界分成了两半。一半有她,那儿有幸福、希望、光明,另一半没她,那儿尽有苦闷和黑暗。这不是我的错,我不能不爱光明”
皮埃尔劝安德烈赶紧结婚。
但是上一次跳舞之后。三个月,安德烈都没有去罗斯托夫家中,这让娜塔莎非常伤心。
后来安德烈出现了,并且向娜塔莎求婚。
(这一段的表演非常精彩)
娜塔莎答应了,但是安德烈约定需要一年的时间。同时不公开婚约,不举行订婚仪式,通过这一年的时间让娜塔莎去了解自己,看一看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安德烈或者说是否会爱上别人。并且约定如果娜塔莎以后遇到什么问题,就去找皮埃尔,皮埃尔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然后安德烈离开了。
之后非常长的篇幅,都是在描述娜塔莎对安德烈的思念之情。
后来安德烈写信给他爸,要求他爸能够允许提前三个月结婚,被他爸强烈反对。
罗斯托夫带着他的女儿娜塔莎去保尔康斯基家中拜访,被保尔康斯基冷落了,面都不见。娜塔莎非常伤心和彷徨。
然后一帮贵族去参加一个舞蹈演出。阿拉托利爱上了娜塔莎。他们轻吻了,被海伦看到。阿拉托利写了一封情书给娜塔莎,娜塔莎也疯狂爱上了阿拉托里,他陷入了纠结当中。阿拉托里是有老婆的,当然娜塔莎是不知道的。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阿拉图利去找娜塔莎优惠,被她的母亲看到了,然后撵了出去。娜塔莎哭得非常凄惨,非常愤怒。他想和阿拉托利私奔,并且宣称已经解除了和安德烈的婚约。
阿拉托利找到了皮埃尔,皮埃尔劝他离开莫斯科,并且指责了阿拉特利的行为是卑鄙的,是在诱惑一个无知少女。皮埃尔最终支付了阿拉托利的路费。
安德烈知道了此事,把娜塔莎写给他的所有信件,交给了皮埃尔,让皮埃尔还给娜塔莎。并且声称对娜塔莎是不可原谅的。“我记得我们说过,我们应该宽恕堕落的女人,但我没说我能够宽恕,我做不到”。安德烈解除了和娜塔莎的婚约。
皮埃尔找到了娜塔莎娜塔莎,请求皮埃尔帮忙向安德烈转述他的愧疚之情。同时皮埃尔爱上了娜塔莎。“假如我不是我,而是世界上最漂亮最聪明最完美的人,假如我是自由的,我会马上跪下来向您求婚,我会对您说我是真心的爱您。一颗彗星呈现在天空,皮埃尔觉得这颗心正反映了他心灵的变化和感受,他受到鼓舞进入了新的生活”。
战争时期
1812年6月,西欧军队跨过了俄国边界,战争在俄国本土爆发了。
库图佐夫仍然被任用为司令,但是受到了很多的质疑,因为他已经年迈,反应迟钝。
拿破仑的军队已经打到了威杰布斯克,只需要4天就能够再打到斯摩梭斯克。
保尔康斯基对此感觉到非常的忧虑,然后卧床不起,最后在忧愁中死去了(落叶的象征意义,这里特别有意思)。库图佐夫和他的关系特别好。
然后回到战场,第一次的小战役俄罗斯失败了。再过一天有一次大的会战。皮埃尔也来到了战场,希望参加战斗。在战场中他被嘲笑是一个带着礼帽的男子。安德烈预感在这次大的过程当中自己会死去。
然后第2天进行了空前绝后的大会战,打呀打打呀打,双方部队均死伤过半。称为博罗季诺战役。
阿拉托利负伤,安德烈负伤。非常悲惨的战斗场面,战场上横尸遍野。双方的士兵都对战争产生了怀疑,并且开始考虑是否还应该继续互相残杀。
战役最终以俄罗斯的胜利告终,拿破仑后来从莫斯科仓皇退却,这是50万侵略军的覆没。
库图佐夫决定撤退,撤离莫斯科。但是还是想让法国人吃马。
大批俄罗斯人从莫斯科逃离,莫斯科变成了空城。拿破仑的军队进行了占领。
皮埃尔坚守在莫斯科,没有撤离。
然后法国的一个将军带了一波兵,占领了皮埃尔的住宿,皮埃尔的仆从举起枪想要杀死这个将军,在开枪的一刹那皮埃尔进行了阻止,拯救了将军一命,将军非常感激。
法国军队放大火烧了莫斯科。
娜塔莎知道安德烈负伤后非常忧愁。但是人们不允许他去见安德烈。后来娜塔莎偷偷见了安德烈。互相请求宽恕,安德烈表示自己更爱娜塔莎了。
皮埃尔隐姓埋名待在莫斯科,想要刺杀拿破仑。
法国人在莫斯科烧杀抢掠。
皮埃尔为了救一个少妇,被抓了。
贵族们在圣彼得堡依然过着平静奢华的生活,人们像平常一样忙于捕捉实际生活的幻影。过着这样生活的人,很难看着俄国人民面临的危险和所处的困境。招待会同样的多,舞会照样的开。别祖霍夫夫人病故。
在莫斯科,皮埃尔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许多同胞被枪决。
另一边,安德烈公爵正在等待死亡,最后死去。
库图佐夫拒绝拿破仑的议和。
一段时间后拿破仑从莫斯科撤退,因为这个时候冬季已经来临。法国军队在暴风雪中很惨。
俄罗斯组织军队进行追杀。罗斯托夫家族的小儿子彼佳也参与了战争,并且中枪牺牲。
俄国最终胜利。皮埃尔回到祖国。遇到了娜塔莎。剧终。
三、故事背景
影片一开始是在圣彼得堡,1805年。
背景是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战争(法文:Guerres Napoléoniennes,英文:Napoleonic Wars,德文:Napoleons Kriege,俄文:Наполеоновские войны),是指1803年—1815年爆发的各场战争,这些战事可说是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所引发的战争的延续。它促使了欧洲的军队和火炮发生重大变革,特别是军事制度,因为实施全民征兵制,使得战争规模庞大、史无前例。法国国势迅速崛起,雄霸欧洲;但在1812年侵俄惨败后,国势一落千丈。拿破仑建立的帝国最终战败,让波旁王朝得于1814年和1815年两度复辟。随着拿破仑在滑铁卢败北(1815.06.18.),各交战国签订巴黎条约后,拿破仑战争于1815年11月20日结束。
四、小说介绍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创作于1863—1869年。
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
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战争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但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并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1805年,在拿破仑率兵征服欧洲之后,法国和俄国之间也发生了战争。可是在俄国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依旧恬静悠闲,社交舞会照常举行。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把已有身孕的妻子交给退隐于领地“秃山”的父亲及妹妹玛丽娅之后,就担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他希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
安德烈刚刚留学归来的好友皮埃尔·别祖霍夫,是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是社交界的宠儿。居心叵测的监护人库拉金公爵看到这一点,便企图把美貌但品行不端的女儿爱伦嫁给他,结果计谋顺利达成,可这桩婚事实在不幸之至。同年11月,安德烈所属的俄军在奥斯特里茨之役战败。安德烈历尽种种艰难后回到秃山。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产下一名男婴,但她却在分娩时死去了。安德烈陷入孤独和绝望中,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已告结束,便下定决心终老于领地。另一方面,婚后不久的皮埃尔发现妻子爱伦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存在暖昧关系,为了保护自己的名声,他与多勃赫夫进行决斗。在幸运地击倒对方后,皮埃尔即与妻子分居,他也陷入了善恶和生死问题的困扰之中。不久,皮埃尔加入了共济会,得出了一套生活的哲学。他又怀着宽宏大量之心,接回了妻子。
1807年2月,俄奥联军在埃尔劳与法军进行了一场残酷的鏖战,双方损失都很惨重。6月拿破仑与沙皇签署了和平协定,暂时的和平生活开始了。1809年春天,安德烈因贵族会之事而去拜托罗斯托夫公爵。在公爵家里,他立即为充满生命力、美丽动人的公爵的女儿娜塔莎所吸引,娜塔莎答应了他的求婚。但秃山老公爵认为她不够富有,年龄太小而加以反对。最后双方相约一年后成婚。不久,安德烈出国了。娜塔莎伤心地答应等待一年,却又无法忍受寂寞。她结识了爱伦的兄弟阿纳托尔。在他的诱惑下,两人决定私奔。至此,她与安德烈的婚约宣告无效。这对安德烈骄傲的性格是一次极其沉重的打击,为此他痛苦不堪。然而由于军务缠身,他对此事又渐渐淡忘了。
1812年,拿破仑率先撕毁原来的和平协定,指挥军队跨过涅曼河,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年迈的库图佐夫将军决心阻止法军继续向前推进,但由于战术失误和其他原因,并未使俄军毕其功于一役。战役还不断进行着,双方损失都很惨重。最后,俄法军队在博罗狄诺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的争夺战。显然,这是俄军所进行的最糟糕的战役。库图佐夫不得不痛心地宣布军队无力保卫莫斯科,拿破仑则作为胜利者进抵又一座空城。安德烈在博罗狄诺战役中身负重伤。罗斯托夫家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派去运送伤兵。娜塔莎意外地在伤员中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安德烈。她向他谢罪,并精心地看护他。彼此间又旧情重萌,但为时已晚。安德烈伤口恶化,不久即在睡梦中逝去。
皮埃尔留在莫斯科,决意做一名民族英雄。他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但在解救一位遭受法国士兵凌辱的俄国妇女时,他被捕成为俘虏。皮埃尔的妻子爱伦在战火中仍然难以抑止自己的放荡行为,最后,因误食堕胎药而死亡。拿破仑的军队在空城莫斯科完全分崩离析,他疲劳地等待着,寄希望于沙皇要求他签订和平协定。但是这一天迟迟不来,他只好放弃莫斯科回师法国。在通往斯摩梭斯克的途中,法军彻底瓦解,成为一群落荒而逃、恣意抢掠的乌合之众。在哥萨克人的不断骚扰下,大量俄国战俘被解救,皮埃尔也重获自由。俄国终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皮埃尔又回到了莫斯科,恢复了同罗斯托夫和保尔康斯基一家的友谊。娜塔莎吸引了他,而他也突然意识到娜塔莎已长大成人。于是时机一成熟,他就恭请她父母同意他们的婚事。与此同时,娜塔莎之兄尼古拉也正在考虑娶安德烈之妹玛丽娅为妻。皮埃尔与娜塔莎结为伉俪,生活幸福。这位曾经单纯而轻浮的女子变成了一个勤劳能干的妻子。他们结婚8年后,养育了4个可爱聪敏的孩子。娜塔莎完全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丈夫和孩子们。他们发现彼此的生活实现了他们过去的梦想。尼古拉虽然无法完全肯定自己对玛丽娅的爱,却懂得这桩婚事明智适宜。他们收养了安德烈的儿子尼古路什卡,生活也十分快乐幸福。
五、经典台词
将要开站的时候
这个伟大的庄严的时刻就要到来。为了这一刻,多少人付出了心血。为了这一刻士兵们背井离乡。从庄稼人变成军人,苦苦操练了15年。为了这一刻,有8万人住在荒郊野岭,远离父母和妻子儿女。放弃了习惯的生活环境,牺牲了自己的生活乐趣。踏遍千山万水,辗转异国他乡。对他们来说面前遥远的道路,不是通往温暖的家园,不是通往欢乐的村庄。这走不进的路意味着不断的行军迂回和冲锋。眼前的房屋不能安家,而是埋伏的地方。他们天天与之来往相处的人,不是邻居朋友,而是祭坛上的祭品,用来供奉死神。
安德烈面临死亡
如果我知道死后怎么样,我就不害怕死了。
无论你害怕也好,不害怕也好,反正逃不掉。
怕总归是要怕的,怎么会不怕呢?死谁都怕呀。
我们也怕呀,都怕对不知道的事情大家都怕,都说人死了以后灵魂升天堂。可天堂根本没有,要知道天上只有空气。说到底,人死了以后来世到底会怎么样呢?
安德烈在战场上倒下后
多么寂静,多么安宁啊,多么庄严肃穆。完全不像刚才那样狂奔那样喊叫。以前我怎么没有见过这样广阔的天空?现在我终于看见他了。多么幸福,是啊,除了眼前这个一望无际的天空,一切都是假的空的,除了天空,其他一切都不存在。不,天空也不存在。一切都不存在,有的只是寂静和安宁。
安德烈和皮埃尔讨论是否该决斗(此时安德烈的妻子,丽莎已经死去)
——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这不是人能判断的,人们最常出错的就是判断什么对什么不对。过去也好,将来也好都会出错。
——无论过去将来伤害他人的事就是不对。
——什么是伤害他人的事呢?我认为生活中真正的不幸只有两桩,一是受自己的良心责备,二是生病,没有这两桩就是幸福,为自己活着避免这两桩不幸,就是我现在的全部哲学。
——怎么能为自己一个人活着呢?不这不对,1000个不对。
——我从心灵深处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庞大而和谐的整体中间的一部分,不是吗?我觉得我绝不会消亡。
——那是因为宇宙间万物不灭,我将来会永远存在,跟过去一样。
——是啊,这是赫德的学说,不过这并不能说服我,有说服力的是生与死的事实,眼见我所爱的人,一个与我生命结合的人,一个我对他不起,并且一心希望能给他一部长的人。受尽了折磨以后他死了,不复存在了,为什么?总该有个答案吧,使人幸福的不是空道理,你设想当你和一个人。手拉手走着。突然他没了。没了消失了,剩下你一个站在悬崖边上,往下张望,我就张望过了。
——我是想说要生活要去爱别人,要相信我们不仅今天生存在这片土地上。过去这样,将来也会这样,永远这样。
安德烈坐马车在春天去往罗斯托夫家的路上
一切都变绿了多快呀,白桦树还有赤阳,月樱桃都都发芽了。只有像素不露声色,瞧这老橡树。春天爱情幸福日子,全是毫无意义的愚蠢谎话,对着老一套的欺骗,人们怎么就不厌烦呢?根本没有春天,没有太阳,没有幸福。我根本不相信人们的所谓的希望。让那些年轻人再去受迷惑吧,我可了解生活,我的生活已经结束了,我只是在度完我的余生,不做坏事,不寻烦恼,也不再有所追求。
安德烈反思
不生活在我31岁的时候并没有结束,我内心的一切,光知道自己不行,我得让大家都知道,让皮埃尔让那个想飞的女孩子(娜塔莎)让所有的人了解我,这样我才不会只为自己活着,才能让生命在所有人身上反映出来,才能和人们生活在一起。
皮埃尔的内心独白
7年前当皮埃尔刚从国外回来的时候,如果有人对他说他不必去追求什么,筹划什么。生活的轨道早就给他铺设好了,这会使他感到惊恐。可是不久他却安于这样,他安慰自己说这种生活不过是暂时的,但是后来他又想到多少像他这样牙齿头发齐全的人,起初也是说暂时这么放荡一下,后来到了牙齿脱落头发稀疏也难以摆脱的地步,想起来这真令人心惊胆战。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人生怎么会是这样?有人曾经向他讲过前线士兵的情形,士兵们在战壕里躲躲避炮火,本来不用做什么,可是为了克服心里的恐惧,总要设法找点事干。皮埃尔想他周围的人到很像那些士兵,他们也在设法逃避现实。有人躲进赌场,有人在马背上消磨时光,有人和女人厮混,有人借酒消愁、打猎行乐,也有人玩弄权利,醉心于政治上追名逐利。无所谓卑微,也无所谓高贵。全都一样,全都是为了逃避。喝了酒皮埃尔常想,这算不了什么,这生活的乱麻,我能理出头绪。我已经有了些想法,只是眼前还没有功夫,日后再考虑,可是这个日后始终没有来到。
在悲壮的大会战之后
从这一天这个时候开始,他的头脑混乱而沉重,他的心情也变得消极颓丧。这并不是一时的现象,就是这个人对于眼前所发生的一切,要比所有其他参与者的责任重的多,大的多,但是直到他生命当中的最后一刻,他始终不能理解什么是真善美,他永远不会认识到他的所作所为将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他的行为离真善美和人道太远,既然他不能否定自己,那受到半个世界所推崇的行为,他也必然要和真善美和人道背道而驰了。
够了,够了,人们住手吧,想一想吧,你们在干什么?缺乏食物、缺乏休息,交战双方都已疲惫不堪,他们对战争产生怀疑并开始焦虑,是否还应该继续互相残杀?你要杀谁就杀吧,我可是不愿意再这么干了。可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却继续操纵着人们,那种不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而是按统治人类的上帝的意志进行的,可怕的世界还在继续下去。
终章
让一切善良的人们手挽手的走在一起,让他们举起真善美的旗帜,共同为这世界谋求幸福吧,那些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往往是极其朴素的,我的全部思想无非是如果那些不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可以形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正直的人也应该这样去做。
影史最贵的电影
如果有人问你,影史耗资最高的电影是哪一部?可能有人会说是2019年的《复仇者联盟4:无限战争》(拍摄成本为3.65亿美元,宣发成本1.5亿美元,合计5.15亿美元)。
如果考虑通货膨胀,也会提到《埃及艳后》(1963年,成本44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52亿美金。
但影视耗资最贵的,却是一部非好莱坞巨制,并且几乎也不会有后来者能够赶超。那就是1966年苏联版《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 1966-67 年的苏联战争剧情片,由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共同编剧和导演,改编自列夫·托尔斯泰1869 年的巨著《战争与和平》。这部电影于 1966 年和 1967 年分四期上映,由邦达尔丘克饰演皮埃尔,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饰演安德烈公爵,以及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饰演娜塔莎。
影片耗资方面,参考维基百科,《纽约时报》报道称,这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影……俄罗斯人说耗资 1 亿美元”;1979 年吉尼斯世界纪录也公布了类似的数字,称《战争与和平》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影”,因为“官方称总成本超过 9600 万美元”。
拍摄《战争与和平》,单是拍摄用掉的胶卷总长度为1540公里。参加拍摄的演职人员共595193人,重要角色36名 ,有对白的角色599人。服装20900套,其中47个工厂为影片提供普通服装,马具和皮革制品由两家工厂生产。由58家博物馆提供了各种绘画,家具,吊灯,餐具,枪支等19世纪的生活用品,完整再现了当时的贵族生活风貌。除了博物馆外,还有数以千计的苏联人给剧组寄来了家中收藏的私人珍品。
当时苏联准备了695门法国拿破仑时代式样的大炮,以及587门沙俄时期式样的大炮,其中20门是从博物馆里拖出来的。为航拍准备了30多架飞机,40吨燃油,52吨发烟用火药,23吨枪支发火用火药,16600枚手榴弹,6600枚发烟弹,4500条导火线。
为了真实取景,苏联花费两年时间在莫斯科东北150公里的地方,搭建了一个占地面积足有十万平方米的假莫斯科,包括城市街道、居民住所、政府机构、文化设施甚至还有一个完整的克里姆林宫,堪称世界电影史上绝无仅有的布景。最后为了拍摄莫斯科大火,居然一把火把这个“莫斯科”全烧了……
在拍摄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场景时,军方甚至试图让片中兵力尽量与实际战役的参战人数基本相同。共动用了12.5万名演员和35000匹战马,并且每位“士兵”都有自己的武器和军装,这一数字等于当年拿破仑那次战役的前线人数,等于重新打了一遍这场战争,后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由于拍摄《战争与和平》是苏联当时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众多政府机构、军方都是免费参与,实际耗资远远不止这么多!
所以,影史耗资最贵影片,前苏联版《战争与和平》当之无愧!
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
1950-60年代,美国好莱坞热衷于拍摄史诗电影,接连拍出《宾虚》(1959)、《埃及艳后》(1963)等等巨制。美国拍摄的《战争与和平》(1956),就是前苏联版《战争与和平》拍摄的起因。
1956年美国版《战争与和平》上映,由金·维多执导,亨利·方达、奥黛丽·赫本主演,上映后就席卷了整个美国票房,之后在苏联上映时,吸引了超过3140万观众前往影院观看。那么多苏联人去看一部美国人拍摄的俄国名著,这一现象很快引起苏共高层的关注,并指示电影局和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必须对此进行反击。
彼时正值美苏争霸,不单单有政治上的角力,军事上的制衡,甚至连文化上都有相互斗争,苏联版《战争与和平》可以说是冷战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舆论战、文化入侵。
虽说文化无国界,但俄罗斯文学的珍宝被美国人拿去拍摄,反过来在苏联大行其道,可以说对苏联电影工作者而言,是相当耻辱的。并且就电影本身而已,美国拍摄的《战争与和平》,并没有把托翁对战争的反思、人性刻画很好的表达出来,而是一部媚俗圈钱的爱情片。
所以,苏联除了要拍摄出更符合本国文学巨著的电影,更是要对美国式的文化劫掠与入侵说不!
空前绝后的影史巨制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创作于1863-1869年,耗时六年。巧的是,苏联导演邦达尔丘克拍摄《战争与和平》也耗心耗力六年,甚至拍摄过程中累得两次心脏病发作。所幸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电影同小说一样被分四部,共七个小时,在穷尽细节和追求真实方面达到了极致。从豪华奢侈的上流阶层的舞会,到血肉横飞的博罗季诺战场 ;从飞雪与狂风并作的俄罗斯的冬天,到莫斯科大火和铺天盖地的灰烬,每一个场面都非常宏大。场面壮阔,气势磅礴,完美地融托尔斯泰原著精神于其中,再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大地广阔的历史画卷。
和美国版相比,苏联版才真正称得上“大气磅礴、史诗风范”。与美国版偏重爱情故事不同,苏联版就是实打实的战争场面。并且人物刻画也非常出色,完美还原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以及个人在战争中自我人格的完善过程。
艺术层面已经登峰造极,票房上也是十分成功。以日本为例,1969年正式上映,极为轰动,一票难求,最终日本的总票房高达两亿五千万美元(当时);后来日本于1971年再度上映苏联版《战争与和平》,票房火爆依旧。
1969年,苏联版《战争与和平》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可以说是冷战时期,苏联文化对美国文化的一次胜利;也可以说是美国电影界,对苏联电影的一种致敬。
苏联版《战争与和平》的成功是举全苏联之力,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色,它背后实际付出的成本代价,是很难用具体数值去考量的。这是在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完成的伟大作品,如今或者将来,恐怕很难再出现类似这样的影片了。
这应该是苏联留给影坛的一份礼物,也是一道不可跨越的巅峰。
最近开始写观后感,目的是因为年龄大了,担心看过的影片全忘了,留此存照而已。看和写的同时,也在网上看看影评。又有了一些对影评的看法。下面就借着对影片《战争与和平》的观感,把这些看法讲讲,也是怕以后忘了。
我知道的《战争与和平》有四个版本。
一是美国版的,1956年放映。亨利·方达、奥黛丽·赫本共同主演。得过奥斯卡的多个奖项。
二是1967年前苏联版。邦达尔丘克导演并与柳德米拉和吉洪诺夫共同主演。获得奥斯卡和戛纳电影节奖项。
三是多国合拍的2007年版,亚历山大·贝叶尔、克蕾曼丝·波西等主演。严格说起来,应该叫电视电影。
四是2016年版的英国BBC的六集电视剧。莉莉·詹姆斯和保罗·达诺主演。
其中,没看过2007年版的,无从评论。其它三部各有千秋。
先说美国版的,初次观赏是在八十年代,有几位赫赫有名的角色担纲,影片的故事性很强,结构也不错。但是删减太多,看不出原著的深刻的主题和宏大的情怀,也缺乏了那种俄罗斯的情结。不过还是很喜欢。我想影片是拍给美国人看的,更多的是考虑美国人的观赏习惯,让大家一目了然的了解故事欣赏故事。总之是一部精心制作的标准娱乐片。
再看BBC的六集电视剧。在环境设计和情节描述上,和原著很贴近,但是反映原著的精神实在不够。为了讨好观众,还安排了几个床戏,越发不像话。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上流社会,这样赤裸裸的表现肉欲是绝对不许可的,是有违道德的。这在托翁的原著中也是极力回避的。
本人最推崇的仍然是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总共看了三遍,第一次看是1975年,还是所谓的内部电影,也不是上影译制厂的那个版本,完全是俄语,由一男一女俩翻译拿着麦克风,演到哪儿翻译到哪儿。说实话,第一次看印象并不好,觉得太拖沓了。俄军急匆匆的奔赴前线,彼埃尔却在路边傻站着瞎琢磨。那时我二十多岁,更关注的当然是情节的发展。
写影评,归根到底是在描述自己的感受,这当然是此时此地的感受,随着环境的变化阅历的增加,人的感觉是会产生变化的。比如《哈利波特》,成年人认为这不过是一本普通的少儿读物,而孩子们却当成是人生的教科书。还有人说,托翁的《复活》必须在五十岁之后看才能勉强读懂。这些不同的看法也许就是俗称的代沟,很正常。无需去辩个没完没了。再看环境的变化。现在十五岁左右的年轻人,热衷于网游追星视频,而我十五岁时候,没有这么多的娱乐,只剩下读书,所以那时候把所有翻译过来的译著小说几乎全看了。因此两代人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当然会有很大的不同。
看《战争与和平》也是这样,年轻时候喜欢美国版的,因为它的故事性趣味性比苏联版的要强多了。在九十年代,第二次看苏联版的,感受就不同了。一是由于看的是上译厂的版本,理解起来更直接,二是关注的不仅仅是故事,而是在想托翁通过对俄法战争和俄罗斯上流社会生活的叙述,想告诉我们什么?也初步了解了托翁通过普拉东之口带给人们的“勿抗恶”主义的思想。
第三次看是在今年。看电影之前,专门重读了一遍原著。在电脑上慢慢看,边看边琢磨。似乎自己在和托尔斯泰本人对话。看到彼埃尔和安德烈在河边码头的谈话,看到安德烈两次经过老橡树前的感概,都有一种无名的感动。战场上的厮杀,娜达莎月光下的独白,乡下庄园冬日的狩猎,无不体现了俄罗斯独特的民族精神。正如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能甘心在人类事业中扮演次要的角色,甚至于不甘心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而是经常地和专门地扮演独特的角色。
写影评,重点是什么?我自己的感觉重点是电影的内容。这也许和许多影评人的想法不一致。外在的形式仅仅是为影片的内容服务的。可惜现在都搞反了。人们热衷的是角色扮演者的逸事和花边新闻,探班的感受,片场的调度,演员的访谈。而我关心的则是影片的情节,柳德米拉是否有婚外恋与娜达莎的遭遇没有半毛钱的的关系,吉洪诺夫的片酬是多少也和安德烈的经历毫不相关。当然我也想知道彼埃尔是谁扮演的?他的演技如何?好在邦达尔丘克满足了我的期待,塑造了一个托翁笔下真正的彼埃尔。
此外,我还知道了这样的数据:为了拍《战争与和平》,动用了12.5万人的部队、1500匹战马、上世纪六十年代约5.6亿美元的投入。其实就是再打了一遍仗。苏联方面筹备了695门法国拿破仑时期的小炮和587门俄罗斯同一时代的小炮,其中20门是从博物馆里拖进去的。为航拍筹备了30多架直升飞机以及3架喷气式飞机,40吨燃油,52吨发烟用炸药,23吨枪枝发火用炸药,16600枚手榴弹,6600枚发烟弹,4500条引火线。服装共有20900套,47个工场为影片供应军服/军帽/僧侣的衬衫等。马具以及皮革废品则由两家工场生产。苏联用了两年光阴正在莫斯科西南郊搭建了一个占地足有十万平方米的假莫斯科,包括住民居处、当局机构以及一个完整的克里姆林宫,可谓世界片子史上绝无仅有的后台。最终一把火烧成灰烬,塑造了火烧莫斯科的场景。
这些资料,只是让我知道了电影的耗费巨大以及编导的认真程度,而电影是否好看,关键还是在于影片是否贴近原著,是否反映了托翁的精神。我感叹影片中战争场面的宏大,惊讶皇宫舞会的规模和奢侈,但是我更关心的是人物内核的塑造,感动于安德烈彼埃尔娜达莎的命运。
写影评,当然要有自己的观点。有的影评人经常是暴露些片场内幕,与导演的私交,与明星的饭局,华丽词藻堆砌满地,洋洋洒洒拐弯抹角,却丝毫没谈自己的看法,只能说这些影评人“知道”了,而不能说他们有“知识”。好的影评,应该是如金圣叹于《水浒》,脂砚斋于《红楼梦》,黄裳于京戏。有赞美也有抨击,有阐述也有分析,总而言之,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
要表述自己的观点,当然有可能产生错误。但只要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我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说对了,大家共勉;说错了,也可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是尽量做的不要太离谱,尽量去掉个人的成见。尤其是别老带着意识形态的眼镜去看电影。我看过一个评论,讲到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时,他这样说:“苏联版本没有看过,但好评很多,据说拍摄战争场景动用了苏联红军和千匹战马,个人猜测拍出了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英勇和苏维埃的革命精神吧。”这位的猜测已经近乎荒诞了。
我写观后感,第一目的是为了自己留存。留下现在的感受和思考。过上几十年后(如果还没死),翻出来看看,发些感慨,引起回忆,这就很好了。放在网上,当然也欢迎朋友们看看,要做些文字上的组织,免得自己凌乱的思想耽误大家的时间。喜欢看,我会很高兴。不喜欢看,以后就别看了。但是本人实在是没精神去和谁谁辩论。有这功夫,我还多看几部电影呢。
前苏联经八年时间的筹备,用了五年时间拍摄,动用了十万军队,耗资五亿多美元拍出的这部电影实在太精彩了。托尔斯泰同情深爱他的人民,讴歌他们为把侵略者逐出国门不惜牺牲英勇奋战的爱国精神;他赞美严峻正直坚持自己人生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安德烈公爵,肯定表面木呐内心真诚善良孜孜不倦追求人生终极意义的彼挨尔,理解美丽善良追求理想生活和爱情在经过战争洗礼而成熟的娜塔莎。他鄙视无德无才的沙皇和以华西里公爵为代表的荒淫的上层贵族;鞭挞骄奢淫逸的爱伦公爵小姐。他热情歌颂内心始终燃烧着对祖国大地和人民的爱的统帅库图索夫和勇敢忠厚的下级军官杰尼索夫。对拿破伦,也不是完全否定,而肯定他的人格魅力,也给亮点与刚愎自用的老保尔康斯基公爵。我想,托尔斯泰是含着眼泪写年幼天真的小彼佳第一次出征就惨死在沙场,以此,他表明,他反对一切战争。这些,影片都忠于原著,充分表现了出来。影片忠于原著,以浩大逼真的场面再现了奥斯特利茨和鲍罗金诺战役,这既是众多人物的舞台,也使影片非常有看头。 就象托尔斯泰的原著是文学的顶峰一样,这部电影,也完全当得起电影艺术的顶峰。
还是前苏联版的最经典,7个多小时,既有恢弘壮阔的大场面,又有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刻画,那些华丽的布景和长镜头充分展现了导演非凡的调度能力……
在影院坚持415min还是值得的,生与死,灵与肉,微茫与恢弘,忠贞与背叛,战争与和平……这样的电影以后再也不会有了,话说电影原来也可以这样拍。饱含人文哲思,诗意的镜头传递着悲壮苍凉的情绪,特别是片中异常逼真的全景式战争场面(不惜血本实景拍摄,即使现在看都无比震撼),作为高潮段落的博罗季诺一战惨烈异常——以拿破仑为代表的法兰西侵略者,库图佐夫将军为代表的沙俄卫国战士们,正邪之间殊死搏斗,被铁蹄蹂躏践踏火光冲天的莫斯科旧城,其间穿插了几位主人公的成长蜕变爱恨纠缠,看得出托尔斯泰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面肯定战争的暴虐残酷,却找不到挽救苍生的更好替代物,只能借助于宗教和人心向善。第一次在影院欣赏片长超过7小时的电影(现场还有意想不到的放映事故与观众版“战争与和平”),值得纪念一下。#资料馆留影#
娜塔莎打猎后在吉它音乐中跳舞的那一段,美丽不可方物。
慕名已久,终于观影。1.未看过原著,想借由电影来了解这个故事。哪知前两部分看完,对某些人物关系、情节发展一头雾水,于是便去查看故事简介,回顾下剧情,再继续观看后两部分;2.看到那些人山人海的画面,叹为观止的同时,感觉也看到了昂贵制作经费的去向。在缺乏特效的年代,动用如此之多的人员演绎那些场景,实在是难得的厉害。不过庞杂的战争场面,缺乏线索人物的引导,让「对相关历史所知甚少、不太了解来龙去脉」的我只是观战而没有代入感。3.时光网:影片拍摄耗资高达5亿6000万美元,堪称影史上最昂贵的影片。影片拍摄得到了苏联军方的大力协助,甚至军方试图让片中兵力尽量与实际战役的参战人数基本相同。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为动用临时演员最多的影片之一,超过本片的只有1982年的《甘地传》,参加该片拍摄的临时演员多达30万人。……-12105
真正意义上的史诗,古典主义之美感仅次于大卫里恩....
大体上可以看做是 「诗电影」的扩大化,重点还是聚集在几个主人公个人理想与现实、爱情与心灵挣扎的过程中,情感戏诠释如同琼瑶剧,而战争场面虽然有国家无制作成本限制,但是在调度和呈现上却混乱过多,唯有在第三部展现战争全景的平移镜头非常牛。
1969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与细腻动人的心理描写水乳交融,堪称完美的名著改编电影。演员形象气质演技俱佳,配乐布景舞蹈服饰都是神还原。影片运用大量独白和画外音表达哲思,摄影和剪辑虚实结合,表现力非凡(色调变换,镜头模糊,画面分割,抽象与表意空镜头)。那云那树那人。(9.0/10)
有点害怕读书所以把电影看了。娜塔莎的侧脸皎洁得让人叹息。舞蹈,配乐,聚会,歌剧,雪夜,非常美,看的我这重等俄罗斯情结者浑身直起鸡皮疙瘩。刻画不能说到位,安德烈的转变和娜塔莎的私奔姑且可以称为细腻,但罗斯托夫基本隐形,皮埃内心戏则太少太少,终究得把托本人的基督思想撇开来拍片子吧,
1. 每一帧构图和色彩固然已臻化境,其充满力量的镜头语言更为可敬。1a) 在人物心理刻画方面,电影能够只用一个或一组或充满细节(旋转的、冒着火星的手榴弹)或干净空灵(战场上空的白云)的画面,就说清原著中持续数页的哲思。1b) 在环境描述方面,上一秒还是大气磅礴的千军万马航拍场面,下一秒便切换到平视角度的铁蹄烈火下的折戟与残躯,再下一秒又展现微风吹拂下萧萧碧草的每一个细节,这一切的叠加是非常高级的表现手法;2. 配乐精彩。2a) 莫斯科交响乐团的演绎,戏剧性无与伦比。尤其是在对白穷尽时,忽而惊心动魄,忽而柔情百转的音乐,胜过千言万语;2b) 电影中有数次彻底沉默:没有台词、画面凝固、配乐消失。这种偶一为之的留白选择往往出现在最富戏剧性的场景下一刻,仿佛在消化巨响后回声。3. 卡司不能更精准,除了不够漂亮的海伦。
俄羅斯的名作還是要俄羅斯拍才正牌。確實像史詩。建築舞會城堡音樂服飾言談都是典型的俄味。戰爭中的愛情親情友情。比美版晚十年倆男主角從外形上顯然不如前者但一個是自導自演女主角就是照著赫本的模樣。老配音翻譯這麽部長篇400分鐘厲害。
我对名著文学之类毫无兴趣,画面和女主超五星。还有,就是俄罗斯,这才是俄罗斯,我拜托美国人法国人之类不要再糟蹋毛子的名著了成不成
国家制片厂时代最壮观的作品,无论场面还是群演都非常豪气,有种不管不顾不差钱的豪横。在大场面之余,摄影和调度竟然也有非常多小的心思,包括很多视点的变化。邦达尔丘克自己演,还是怪怪的。
七个小时啊……安德烈的大树和天空。
1966年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电影史上耗资最贵的电影,它的制作成本是5.6亿美元,这部电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列夫托尔斯泰笔下恢弘的战争场面与动人的情感纠葛都在这部近七个小时的电影中细腻地展示出来。不论是电影的长度还是剧本的深度,这部《战争与和平》的确是影史珍珠。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的艺术手法不仅体现在对文学性的把控上,他的运镜,转场,调度,配乐都值得反复研习。
俄语系老学姐补课ing。今日俄罗斯影展看一天。如同健身一定要办卡,史诗一定要去电影院:不花钱你就胡乱暂停快进和聊天,对得起皮导吗?!自带护目镜本片我打五星。感情线方面,皮埃尔vs安德烈,我坚定站胖子。不过胖子开挂得有点过分了:继承遗产,迎娶白富美(不是),现场学决斗规则速成立马打败男小三陶洛霍夫;嫌自己不再是自由人呢老婆就很配合地便当了;战场不死,被俘免刀,最终熬死老友迎娶女主……虽然一通吐槽,但我是喜欢皮胖的。女方最喜欢的是玛丽亚,但谁能告诉我她的感情线去哪里了?好了,细节放一边。跟傻白甜恋爱脑娜塔莎相比,玛丽亚知性又优雅。当然,娜塔莎也好,安德烈也好,别人说他们演技浮夸独白尴尬我是不承认的,因为那很俄,老学姐表示就是这个味儿正。好了,最后赞一下炮兵、炮灰、土豆达人,他们演技全场最佳。
毕勃列日涅夫一朝之资源(耗资数亿美元,参与人数逾50万)拍这四部曲电影,真是冷战最酣时才有的“不世出”作品。更可贵是这部片的高艺术追求(尤开创性的舞会摄影与战地调度)及低意识形态干扰,堪称名著改编及大片高作两范畴的典范。
9.3 本以为只要将原著四平八稳的还原便是经典,没想到竟还是技术控,摄影运镜无一不佳,大量意识流镜头尽彰俄国诗意,无时不沉醉于磅礴的流动之中。1.场面盛大、摄影华丽,诗意空镜与意识流还原托翁心理描写,确实可谓迷人画卷,只是人物刻画与剧情推进显得浮光掠影。2.由感情纠葛主导,舞会场面不比战争小,抒情华美的画面仿佛在流动,堪称视觉盛宴。皮埃尔对娜塔莉隐秘的爱最让人感动。3.镜头一移,便是满目硝烟漫天、万马狂奔、炮火齐鸣、死尸遍野,战争场面豪华恢弘至极,怀疑至今首见。心如死灰安德烈遭遇炮弹之时迷恋可贵生命,见情敌截肢将仇恨释怀,一切都像云一样散去了。4.莫斯科焚城又可媲美舞会与战场,更多意识流镜头涌现。拿破仑的煽动演讲正对法军狼狈撤退长镜头,战争的虚伪无用直奔眼前。最终获胜的、应当要颂扬的,还是生命啊。
《战争与和平》是我最爱的一部小说,故对本片的评价难免更受其外的因素影响. 尽管它探索了几乎不可尽数的诸多技法――(声音)叠化、分屏、动作匹配剪辑、极快速的跳切,漂亮的轨道镜头,几处近乎费里尼式的调度――影片依然有佳句而不成佳章;关键原因在于它采用了一种少见的笨拙形式:某种"连环画电影"――通篇依赖原文旁白推进叙事,配以宏伟丰富的画面或是角色们若有所思的表情(第三部结尾的照片集朗诵尤其如此),这展示-解说的模式在大远景大规模的人群调动下像极了一套社会主义特色的文艺汇演,而消解了影像本身的力量,唯有第四部莫斯科大火一场凭借推向无度的混乱跳出了这一窠臼. 不过应当承认的是,在如此巨著的文本厚度之下,本该作为"前文本"的电影确实难负,而注定只得沦为民族主义者自恋的文化宣传品.
画面好到丧心病狂(战场上方那个盘旋的硝烟太牛叉),节奏非常赞,有一种独特的属于俄熊的压抑感,原作的思考也很好地用抽象镜头表达出来,苏联好片真是狂砸钱不计回报拍极品好电影的典范,娜塔莎比赫本还美(不懂了,同样社会主义国家为吗美型指数逼格差这么多,人家拍得出战争与和平我们只有地道战
战争与和平最佳版本!据说为了拍这部电影举国体制拍摄,甚至搭建了一个假的莫斯科!BBC无论什么都能拍成爱情片也是醉了,这部才是真正大气符合俄罗斯文化的最佳改编!《战争与和平》无疑是部博大史诗。恐怕只有本民族才能更精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