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看了《晨光正好》,看完不出意外的emo了,整个剧情虽然看似披着爱情的外衣,实则在讲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真的很不喜欢看这种类型了,倒无关影片本身,而且看完会陷入emo,问题都懂,解决不了,躺不平,卷不过。倒是绿皮书、神去村这类影片,反而能得到治愈。
女主生了病的父亲在一点点遗忘自己,先前是知名哲学家,桃李满天,到最后也终究病的如此“不体面”,父亲在写自传里提到了“晨光正好”,我想他一定希望自己能够体面的结束自己的一生。可人终究逃不过生老病死,逃不掉最后都一样在医院,和其他病友一起吃饭唱歌治疗,就像人生开始在幼儿园一样,人生的结束也是一群人在一个场馆,做着诸如此类的事情。只不过,他们还有钱可以住得起私立医院,可是更多的我们普通人呢?可能到最后,都无法负担得起住院治疗的费用,临终在病房还要问一句“治不治”,才是我们普通人大多数的宿命吧。女主曾经问男主,“如果30年后我们还在一起,那你一定要在我到我爸这一步之前,帮我选择安乐死”,说的时候笑着开始,最后哭到崩溃。人生就是这样,来得时候没有记忆,走的时候也都丢弃了记忆。父亲在讲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时,讲了自己,讲了情人,却也在也说不出第三个。曾经的前妻也好,隔天来照顾的女儿也好,终究都成为了陌生人。
可是女主的生活幸福吗,选择和有家室的男主在一起,真的是因为“真爱”吗?
女主恋爱脑,男主也一样,法国浪漫终究发生在了法国人身上,到最后逃不过婚姻家庭的抉择,男主的困扰说是“庸人自扰”也好,“为爱停留”也罢,剧中反反复复提到真爱,在我看来未必。全剧没看到男女主的精神共鸣,潦草的生活,丧夫独自带女儿,生病的父亲,每天做地铁做着机械的翻译工作,家里巴掌大的房间。很枯燥,很枯燥,很没有精神寄托的生活。这个时候出现的男主像带来了微光,给她的生活带来“不一样”了。我想她会把自己的很多精神寄托在男主身上吧,所以即便男主有老婆有孩子,她还是忘不掉。但真的是爱吗?或者是不是只是精神寄托,或者是不是只是刚好他出现了,或者是不是只是“爱而不得”才显得爱弥足珍贵?这些都无法考究。爱情是复杂的,或者有时候也很纯粹。当你得不到的时候,你就会渴望剧中纯粹的肉体或者陪伴的爱,但真的在一起了会合适吗?当琴棋书画变成柴米油盐,当白月光变成白米粒,最终的结局就不会像男主和她老婆了吗?到最后,无非都是那么回事。
结局真的挺残忍的,看似很美好,男主女主和女主女儿看海的背影,看似和谐的“一家三口”,温馨的在午后看海。但实际谁也不知道未来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死去的人不会痛苦,活着的人才需要考虑面对”。男主会离婚和女主在一起吗?还是继续相互纠缠?未来在哪里?父亲的病会好吗?怎么拜托枯燥的翻译工作?这些都没有交代,这才是最惨的,未来在哪里、怎么面对,谁也不知道。
看到晨光正好的海报,就想看。想起来两三年前看过的《将来的事》。其实并不知道,是出自同一导游之手。
海报上的两位主角,都非常喜欢。都看过他们各自在同性题材中的代表作,印象深刻。但是却并不妨碍我欣赏他们扮演普通的中年异性恋情侣。
影片看到三分之一,就觉得更像《将来的事》的情节走向。无非都是人生似乎是进入困境之后的中年女子如何继续生活。
《将来的事》女主角的老公出轨,妈妈送进养老院,抚养妈妈留下来的猫,遇到之前的学生,开启自己新的人生阶段。似乎都是人生的大事,又似乎是细细铺开,不做太多的情绪渲染。
《晨光正好》中同样如此,女主角每次探视父亲的时候总是充满了焦虑,委屈,痛苦和不安,但却还一如既往的担心和付出。她不是圣人,她在父亲游离的情绪中一次次离开,充满了自责和痛苦。父亲进入了退行性疾病的困扰(这个主题在欧美电影中最近屡见不鲜,确实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
电光火石的爱情不期而至。男主角是极有魅力的大帅哥,却普通上班族的模样。想起,昨天晚无聊看的美国肥皂电影《换屋假期》,两国的审美高下立现。美不是如塑料假人一般的光泽无暇,而是疲惫厚实,生命力内陷坍塌之后又重新爆发。
像是法国的河流,无论是流淌巴黎的塞纳河,还是流经里昂的罗纳河,虽然奔流到海平静大气,却是静水深流。所以法国激烈的电影,这两年如《悲惨世界》《雅典娜》都在马赛拍摄。
我们经常会问自己。老了之后怎么办?失业了之后怎么办?被抛弃了之后怎么办?
该怎么办怎么办。
同样的主题的,似乎还有最近看的一部电影《巴黎夜旅人》,同样是一个中年遭遇困境的女性的寻找出路的故事。
前两天看见略萨被评选为法兰西院士的新闻,有评论道:法国是所有罗曼语族文人的精神家园。
我也不得不赞同。刚刚提到了三部女性题材的电影,三个女主角,各有特色,却绝对没有人甘败下风。于佩尔阿姨自然不用说,坚毅,果敢,从容不迫;蕾雅杜塞没有传统男性凝视下的女性魅力,但几场床戏凸显了极大的身体魅力,短发下眼神的迟疑,泪光闪闪无法遗忘。夏洛特甘斯布,柔弱感性充满了爱和包容,不避讳弱势,也不强打精神的昂扬,却实现了自我的成长。
三部影片都似乎缺乏起承转合高潮迭起。但每个人物都有选择,有碰撞,有努力,有挣扎。拒绝脸谱化的人物设定,转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寻找人生何去何从的永恒主题。
法国的四季,在电影中的日常都显得那么的迷人。
我看有人评论说,难以跟大众产生共情。中年人难堪的上有老小有小的生活,怎么会不共情?
是不是有一点矫情?是的,但是这样的矫情有着市场的空间和审美的存在意义,也是这个时代的美好所在。
太阳照常升起,生活要继续,该怎么办还不得怎么办。。。
周末,忙里偷闲,牺牲睡眠时间看了电影《晨光正好》。
命运真是有意思,冥冥之中似乎有谁在与自己对话,在这个时候很偶然就刷到这么一部“此情此景”的电影。
之所以称其为“此情此景”,是美好的电影名下,却描述着一地鸡毛、无可奈何的中年生活。这正是大多数中年的日常,就像看电影的自己,再也没有年少时那么多闲工夫。日程排得满当当,偶尔看电影,还需要牺牲点睡眠时间。
电影并没有用“喜剧”或“悲剧”收尾,而是毫无悬念的开放式结尾。影片名字更像一种慰藉,提醒我们过程比结果重要,即使过程再艰难,也要尽量去享受其中的小美好。
我们总是需要那么多慰藉、理由才能面对生活。对于生活在谷底的中年人,难得糊涂有时候确实是一种幸福之道。
故事讲述的是女主桑德拉(Sandra)中年丧夫,独自抚养年幼的女儿琳( Linn), 同时还需要照顾年迈的父亲乔治(Georg),糟糕的是,父亲患了神经退行症,越来越依赖人24小时照料。最后她不得不借助外力照顾父亲,否则一家子的生活都会停滞、瘫痪。就在桑德拉反复与医院、养老院纠缠,希望能给父亲找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度过余生时,她遇到了当年暧昧的老朋友克莱芒( Clément),对方早已有家室,但他们还是陷入了爱河。
电影主要在桑德拉应对家务事与游离于中年爱情这俩条线里徐徐展开,没有波澜曲折的剧情,更像是美化现实后的纪录片。
之所以说“美化”是因为女主还算有选择。除了生活单调点,偶尔还能带着女儿与家人或男友度度假、吹吹风,看看星星,望望云。
剧中女主几次难过得落泪。她心疼父亲,对生活无能为力,对爱渴望却不得不受现实制约,这一切就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她网住,无处可逃,透不过气。
女主的挑战主要在于日渐痴呆的父亲,照顾他需要花费的高额成本,独自抚养女儿的压力,以及若即若离、无法掌控的爱情。
但这依然比现实中大多数人日常要好很多。剧中的女主起码还有光鲜的工作(翻译员),有亲人帮忙(除了父亲,她还有早已与父亲离婚的母亲),有爱人(虽不是婚姻下的丈夫,但谁说爱人带来的甜蜜比丈夫会少呢?),有干净的空气和水,充足的食物,正常的睡眠,偶尔的放空时段……
现实中,见过俩个中年人连孩子都不敢生。双方父母,一共四个老人需要赡养。俩边各有一位身体不好,另外一位不得不全职在家照顾;他们生怕身体好一点的一方再有个什么。因为负责照料的一方偶尔来一次身体不佳,他们基本就得放下手上的一切去应对。不知从哪一年开始,俩边的原生家庭,每年几乎必跑一次医院。处理得及时且快还好,就是花些费用,慢的,住院半个月、一个月,最后一定会耗得俩人精疲力尽。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最终每个人都需要面对这个过程,而同样的,每个人也需要面对身边的人的离去。在这个过程里,除了心里悲伤、难过,更有现实带来无比压力的无奈和悲哀。虽每个人遭遇的情况不同,本质上却是相同的。殊途同归,最终都需要面对生命的无常带来的挑战。
就像剧中的女主,与男主纠缠不清时,男主的妻子虽然没有一个镜头,但可以想象她面对的困境、痛苦。她与丈夫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十几年,共同养育孩子,而仅仅只是女主与男主很偶然的一次相遇,他们便毅然决然地在一起了,完全没人考虑过她。即使男主后来漏出端倪,不得不向妻子坦白,她也无能为力,无法离开,也无法切断女主男主的偷情。男主的坦白反而卸下来俩个人偷情的道德负担,他对女主声称不忍离开妻儿,但也很爱她,然后游刃有余地游走在俩个女人之间。
或许他是整部剧里最让人反感的一个角色。帅气潇洒,但没有担当,成了名副其实的“三不”男人(即:不主动,不负责,不承诺)。但这何尝不是一个普通中年男人的状态呢。他没有经济资本承担起俩个女人,俩个家庭的成本。而他又都想要,所以很自然地作出了巧妙的“中央空调”式的选择。
小孩子什么也没有才会义无反顾、飞蛾扑火。而成年人,“抵押品”太多(有家庭、房子、车子等等),会非常在意成本。有句话说,谁认真,谁就输了。比如女主,情不自禁,反复与男主鱼水之欢后,接受不了限时的偷偷摸摸,但更接受不了失去他,最后不得不作出甘当情妇的妥协。
影片的结尾,女主带着女儿与男主散步登高望远,看着埃菲尔铁塔,望向她们家的方向,然后故事戛然而止。结尾没给出答案,也没有任何悬念或影射,让观众去猜答案。这也是电影的精妙之处:无法给出答案。中年人的生活就是如此。你已经无法寻找答案,而只能随着生活的节奏而舞动。不管你是否能跟上节奏,你都得动。
最近俩年,流行“躺平”这个词。叫嚣“躺平”厉害的往往是年轻人,很少听说“中年躺平”一说,因为对于大多数中年人来说,根本没有选择“躺平”的资格,只有苟活。而这种状态存在的原因,除了被生活中的“上有老下有小”消耗了大量精力,还有日渐老去的身体本身的拖累,还有环境的因素,这一座座压力之山压过来,不可能还能如剧中的情节那么浪漫、温馨、潇洒。
某一天傍晚,陪同一位朋友找房子。她终于下定决心,在步入中年深渊之前,出来大城市搏一把。我们连走了俩个小时,从夕阳余晖到月影朦胧,看了好几个房。身心疲惫的她有些被高昂的房租和不对等的住房条件刺激到了。眼前无比热闹的车水马龙,地摊小贩,人来人往忽然就不像看房之前那般亲切,而是让人感受到焦虑下的一股躁动不安。
“走吧,我们先去吃点东西。你也不用着急,住我那,慢慢考虑一下吧。”我猜她一定失望透了。大多数人不亲身经历,是不愿意相信别人经常感叹的:别看大城市薪资高,可生活成本也越来越高。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其实过得跟什么一样……
所以她来了。
“这哪是生活啊,这都是苦苦挣扎的生存啊。”她冷不丁的感叹一句。
“是啊,很多人眼里的烟火气息,其实是水深火热的生存而已。”我回应说。
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之际,她转头,满脸愁容望着我,像是在问我怎么办。
“没办法,只能熬着,大部分人都没得选。”我认真的回答她的表情疑问。
她撇了撇嘴,表示同意,没再说什么。
“管它呢,开心一点,起码今晚可以好好吃顿饭!”我尽量热情、高昂地安慰她说,毕竟成年人的快乐稍纵即逝,没有多少时间给你喘息。
“嗯!”她重重地点头,微笑赞同。
绿灯亮了,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踩着轻快的步伐朝街边的大排档走去。
这或许就是影片反复聚焦过程,不给结果,不给答案的原因。中年生活,只能苦中作乐,告诉自己,不要想太多,放弃那些无谓的答案追寻,好好过好眼前每一天。毕竟,生活要继续,该怎么办就得怎么办。
或许剥去野心勃勃的外衣,扎实地生根发芽,才能真正抵挡住生活的风吹雨打,虽然很痛。
家裡有很多侯麥的片商發了米雅·韓桑-露芙(Mia Hansen-Løve)的新片《One Fine Morning》似乎也不令人意外;意外的是導演兩年來的高產,與一個侯麥感的「巴黎式出軌」。蕾雅·瑟杜(Léa Seydoux)在片中總是哭喪著臉、兩行淚;考慮到她病榻上的高齡父親,與一個已婚情人,電影本身終究無法成為一個美好的早晨。
她沿著巴黎街道走向鏡頭,俐落的短髮、牛仔褲,身邊是上學途中的小女兒;下一秒她回到了教授父親的住所。父親和她都是離開婚姻的獨居人,作為後現代的巴黎生活確實很常見。這時舊愛突然出現,她幾乎無力招架,迅速地發展出另一段親密關係。對於已婚舊情人的若即若離、自由來去,幾乎讓她陷入了另一個困境。
《One Fine Morning》將死亡、心碎、親子關係、獨立的意義置於鏡頭前讓劇情順暢推動;蕾雅·瑟杜的眼淚並非廉價,卻顯得氾濫。她懂得為自己博得快樂來彌蓋痛苦的際遇,電影到了最後;巴黎仍舊是不斷重遊的日常,而Sandra收起了疲倦的雙眼,迎來他的情人。
3.5星,略失望。
最大的观感是,影片没有一个支点,它不致力于塑造人物的性格,或是认真讨论某个母题,它在于表现某种生活的状态/节奏,表现 现象化的、如流的生活,并且最后遮遮掩掩地给出了一个清水式的回答。
【Sandra】
女主一直在履行责任,影片叙述她如何处理代际亲情、爱情与事业。个人认为女主的描写并不成功,在交代女主的职业,描摹其人际关系之外,对于其独处时间以及思维方式的交代很少(少数出现在路上,这很洛夫),体现人物性格和价值观的尖锐抉择也比较少。
唯一一处比较明显的,对目睹受苦的逃避,她选择无视父亲对爱人的呼唤,让他陷入黑暗而盲目的世界(这时如果她旁观父亲找人,意义是很不一样的)。然后前半又总在一些令人意外的时刻哭出来,我并不把这个理解为坚强,反而认为这个人物显得有点自我感动。
女主的事业显然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受到女主各种人际关系的侵蚀,但是其实在第一幕树立人物的时候,主要依靠职业来达成对人物的认识。父亲是哲学教授,Sandra是翻译家,男朋友是宇宙化学家。
职业很明显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是有影响的。为什么强调npy是宇宙化学家?为什么强调女主对于父亲的书有强烈的眷恋?因为女主对理性与思想持有强烈的崇拜。
但是她自身又没怎么发声,她的思维和思想不像父亲一样,时不时地迸发出来——她沉默,她观望,她陷入情感的漩涡。
话语并没有像《将来的事》中一样,节奏性地嵌入角色的生活,或是产生强烈的情境互文。这部处理地有点随便。
作为一个翻译家,这层职业意义也是浮在剧情之上的,甚至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有意安排的反讽。她的职业是进行语言的转译,但她自始至终没有进入父亲的世界、女儿的世界、男朋友的世界,她一直陷入到生活的忙碌日程和事项之中,在共处的场景中,生命对话成为不可能,这些意义从切割跳跃的单人分镜中,一齐透露了出来。
节奏处理上,最初是比较快的剪辑速度,匆忙和打断,室内时空的交错,这种对时空粗暴的拼贴,反而是和一开始呈现的平静生活状态相悖的,某种程度上暗示了Sandra的生活状态,没有自省和超越的、规律式的生活。
但是导演在视听节奏和人物之间没有建立起一种同构性,不像于佩尔坚定而矫捷额步伐,塞杜的举止显得暧昧不明。所以刚开始观感还挺差,影片从引入阶段就开始跳接,以及对于近景等过紧构图的执着,让观众很没有安全感。
后半女主有了更多喘息,以及路上的时间,表现人物的内省,但也是情绪性的、氛围感更多,观众听不到她内心的声音,感受不到她的价值倾向和状态(迷茫?渴望逃离?痛苦?)。她太浑融了,没有什么棱角,没有什么突破她的躯壳出来的排泄物(眼泪在此显得cliche)。
有一处处理的不错的是,她参观完Clement的实验室,亲到了Clement,去看女儿击剑,簧管的悠扬鸣奏让人物的心情跃然荧幕之上。后一场在收拾父亲物品时,又慢慢几不可闻。
导演洛夫的父亲是一名哲学教授,她的母亲是一名翻译家,作为一部自传式的影片,可能对洛夫来说,打开并剖析自己,有点困难了,对于回忆性质的私人影像,也可能无法选择和割舍。个人觉得是人物不够鲜明的部分原因。
【晨光正好与等待戈多】
影片的暗线是《晨光正好》这首诗,和“门”一起,成为影片的线索,讲述人物如何面对虚无和孤独,最终学会和“无”相处。
父亲的自白都很不错,有一段又暗暗指向《等待戈多》的语境,《等待戈多》的原文本也是讽刺人在虚无的荒原中期待意义和救赎的到来。个人认为如果围绕着这两条互文性的线索来结构全片,会是很不错的尝试。
一开头,Sandra去看望父亲,父女在门的两边对话,这种遮挡形成了一种「错位」,Sandra进了门,但后来发现,父亲等待的是他的“女朋友”(Leila),Sandra等待的是她的男朋友。但是对象的到来并不意味着意义的到来,Leila成为一个象征性的代称,指向对完整自我、亲密关系和支撑的期待,而人物间接性地处于一种空缺和等待填补的状态,等待着永远不会再降临的大他者。
但是这段独白也是空降式的,经过了前文的思考,观众会质疑,等待戈多的两个人,那个“我们”是否成立?
事实上,Sandra和父亲从来没有形成“我们”,彼此存在代际和身体状态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彼此都以原子式的状态出现,都是等待戈多的“我”。(btw这部对于盲人视听文本的处理,显然没有《惠子,凝视》那么巧妙,没有调动起盲人文本可以有的丰富落差)
亲情和人际关系不带来对欲望的满足,反而产生一种混乱和拥挤,使影片呈现出一种悲观的价值取向。
同时,《等待戈多》那种荒诞的语境又是否在影像世界中成立?影片从来没有在影像呈现上体现出荒诞感与虚无感,女主的视点并不能从现象中超脱,这是比较可惜的地方。
以及影片对于如何处理的回答,是生活。但不是勇敢地重新沉入生活的那种生活,反而夹杂着对于沉重和空的逃避和打断,个人认为不够勇敢,《将来的事》中哲学教师的回答,会让人感觉更有力量一点。
最后不得不提一嘴色彩处理,非常明丽,有侯麦的味道。人物的穿搭配色也是有隐喻性质的,情欲和热烈的红色,沉思和平静的蓝色,煎熬和阴沉的黑色和灰色,红、蓝、黄成为画面中的主要元素。
很多室内镜头,它的光线处理和调色方式,以及置景,都会让人觉得在看新浪潮电影。
蕾雅赛杜在片中的角色的爸爸,得了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逻辑和语言能力会渐渐失去。她和法兰西一样,屡屡崩溃哭泣,在不停帮父亲换养老院的同时,也在花很大精力处理夫妻的藏书馆。
她说,有的时候她觉得比起意识渐渐褪去的肉体,由父亲挑选的书更能让她想起父亲本身。这句话击中了我。
我想起了庄子《德充符》中,说一个哀骀的故事:
鲁哀公听说在卫国有一个人相貌奇丑,而且还没有权势、利禄、口才和学识,但是每个与他相处过的人,都不愿意离开他;女子见过他,都要做他的妻子。于是鲁哀公把他找来要看看这人真的有什么本事,鲁哀公与他相处一个月之后,就发现自己非常信任他,甚至愿意把国事交付于他,在哀骀它走了之后,感觉很惆怅。于是鲁哀公就来问孔子,这个人到底在什么地方这么有魅力。
孔子说,他去楚国的时候,路上看见一群小猪在刚死去的母猪身上吸奶,一会儿突然就惊慌失措地跑开了,因为小猪觉得母猪不是自己的同类了,小猪爱母亲,不是爱母亲的形体,而是爱它形体内在的力量。战死沙场的人,不用武器上的装饰品陪葬;被砍断脚的人,没有理由再爱惜自己的鞋子了。所以孔子说,哀骀它之所以不动声色地取信于人,不是在于他的外在的东西,而是他内心的力量。哀骀它是一个“才全而德不形”的人。
选择什么,舍离什么,构成了精神意义上的自我。
3.5 就是说男人最爱的是当下的情人 永远的自己 和不知道名字的流水第三人吧。因为字幕跟台词大半对话都卡不上扣掉那0.5
徘徊但不多情,洗练却不冷漠,任何时候都需要的情感电影。
虽然从戛纳主竞赛降级了,但这才是最自然状态的米娅·汉森-洛夫,又找回了看“将来的事”的感觉。知识分子女性、侯麦式对话和“生活即走路”的创作哲学,知性又感性的蕾雅·赛杜背着双肩包步履不停。生活从来不缺晴朗早晨,只要我们坚持往前走。(梅尔维尔帅哭我了~)
12th北影节No.15。上有老下有小的巴黎“中年危机”==父亲衰老与爱情烦恼双线并行,就像她在做同声传译时一样需要同时处理多线程任务,稍有意外便疲惫慌乱。做翻译,本是建立沟通、桥梁,但她长久地身处小黑屋中,周遭笼着若隐若现的障壁。色调一点点像侯麦,但内容太薄,台词口水,没太把观众放在眼里。灵魂还留在图书馆里的父亲去了养老院渐渐枯萎,生长痛,衰老也痛。但口中念着莱拉的父亲比草草happy ending的主角更让人为爱动容。圣诞夜一幕好爱,超感动。
why poupaud so hot
#Cannes 2022 3.5/5 细水长流,蕾姐真人是闪闪发光的精致我心脏漏一拍;在公交车上接到短信的情感变化演得绝了。但整体稍微差点味道
这部评分那么高感觉就说明现在戛纳已经没什么正常片子了,大家都在平行单元找安慰。
演员太漂亮了真的影响观感,于佩尔演大学教授是好的,看蕾雅赛杜和帕波滚床单(渣男上床还不脱鞋子,不能忍)导演还要发些“平凡中年人的生活真是混乱无常啊”之类的感慨,只想学小黑哥狠狠白这两人一眼
用轻盈的笔触刻画了深藏在女主角内心的恐惧。面对无可挽回逝去的内心震颤,无法把握当下的瞬间恐慌,未来意义的逐渐退却,苍白遗忘平庸和失智一步步紧逼而来。它并不是围绕着显性主题展开,而是把日常分解成了不同层面,悲伤快乐喜悦绝望无助从互不关联事件中滋生,拼贴成了一幅心理图景,但内在都指向了一旦袭来就萦绕不散的阴影。没人能理解这种微妙恐惧对女主心理的冲击力,这是为何她对恋人说安乐死时对方只是笑她夸大其辞;也是为何她在老人歌声中无法忍受落荒而逃但女儿却埋怨她破坏了最有意思的时光。我特别喜欢分赠书籍的段落:组成哲学家父亲整体思想的是那些整齐摆放的书籍,当它们被分赠成为其他人思想的新部分时,父亲的思想系统便消失一空,他成了记忆空白的失智老人。最终所有人都只是对方人生的一站,这是最终画面能传达出的最细微情绪。
12th BJIFF No.15@天幕新彩云。法式温吞糖水片。中产中年的养老育儿婚外情一地鸡毛大礼包,但没讨论没思考。感情线台词都懒得写,仗着俩人好看就一船又一船的船戏敷衍。别碰瓷侯麦。侯麦的对白多精妙,本片跟侯麦像的恐怕只有色调和片头菱形影业。片尾歌里唱:当知识逝去,爱会延续。词儿像迪士尼出品啊。现实当然多是知识和爱一起烟消云散。
75/100 一位身体逐渐恶化,即将消失;一位职业与向天体飞行有关,他出现了,而翻译,则是困在中间的中间人。女性创作者总能给她的女性演员带来不小的情绪驱动力。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
A. 如果不是看到iPhone,完全会以为这是一部八十年代的片子。说是故事,其实更像是对瞬时情态的展现与感知,而不论是剧本的语调还是卡司的表演,都精准地抓住了悲喜之间的微妙细节。色彩搭配和胶片质感让人想起侯麦,但更重要的,是它也以那种看似毫不费力的松弛姿态,捕捉到了生命流动的韵律:有些人逐渐远去,有些人失而复得,生活就像水波,自有迎来送往的起伏节奏,我们只是在其中保持着我们的平衡。2022.5.20 Croisette
事实上晨光不会正好或者不好,晨光一直在那里,只是人的感受不同;生活也不会正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所以觉得这片子结尾的落点太避重就轻了,无论是父亲的疾病还是无望的爱情,这些切实的生活困境就被抛在一边,导演选择去勾勒一幅温馨祥和的图景。格利高里的表演极佳,但汉森洛夫并不想深入探讨衰老,她沉溺在对生活质感的呈现上,回避自己建立起的戏剧冲突和棘手的生命议题。《将来的事》起码试图处理好亲密关系这件事,而《晨光正好》搁置了所有亟待解决的问题。
- 影像直觉依旧低迷,几乎只有演员的努力,但比较成功。
舒伯特959之于生活的沉重,播放时父亲压驼的背会想到驴子巴特萨,也暗合爱情状态;哲学教授/翻译的身份与失去阅读/思考/交流之力的残酷对照;最后一镜仿若等到了绿光,此前所有累积出非常动人的能量;蕾雅·赛杜,美。//第一部MHL
#2022BJIFF# 好几场戏都想起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太好了,有让人忍不住落泪的四两拨千斤之力。每周都来探望的女儿,仍然排不进父亲生命里最重要的人的前三名;爱一个人爱得那么深,却只能作为情妇默默忍受分别的煎熬。生活布满罅隙,不是每一道缝都能照进来阳光,但至少第二天醒来,又可能是一个晴朗之晨。话说这一部这么好,居然都进不了主竞赛,福茂我真的劝你耗子尾汁。
像是要做成一个“N部曲”,第一部是《将来的事》,这是第二部。关于女性和她在某个人生阶段的生命体验,亦如同《将来的事》,感觉可以一直一直这么看下去也不会感到丝毫厌倦。比较《伯格曼岛》,更想要看到这样的汉森洛夫作品,希望她能一直这么拍下去,不做改变也无妨。
#2022 Marché du Film Online# [2022-05-25]双周Europa Lable奖。蕾老师真美好,恍似在看一部侯麦的电影,这个题目阿萨亚斯的《夏日时光》就做过,但这部更细腻绵长。处理着衰老、爱欲,日常生活。巴黎真美,蕾老师真好看。#年度佳作# | [2022-08-17] 北影节巨幕重看真是开心啊,蕾老师真是表演艺术家。其实片子也就表象比较侯麦啦,没有做情节上麦格芬还是不侯麦的;蕾老师小女儿的生长痛和老父亲的疾病恰好互为表里,细碎情节流转的技巧高超。有点感慨于法国极度原子化社会亲情的寡淡,但也觉得他们能拎得清,当得起。
#2022BJIFF#观影体验绝佳当然是因为蕾老师太美,如此清新脱俗的婚外恋故事也拜两位主演的魅力和chemistry,夏天的故事男主到了中年少了迷茫更多了渣得坦坦荡荡的自在,又多了家庭线,对照之下觉得本质并不是渣,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无法靠近。在无数个冲突压力变故之下,蕾老师来不及崩溃更没有倾诉,只有一个个坐在公交地铁上发呆和匆匆赶路的镜头,然后继续投入生活的洪流。晨光正好,虽然得不到自己最想要的状态,虽然处处是错位与偏差,但是能得到一些,也不错了。
很喜欢导演在QA说的几件事:第一,她没有试图在女主接受父亲的衰老和爱情故事这两条线之间建立肤浅的戏剧化的联系,但是这两件事是自然而然联系在一起的。第二,她说自己的电影某种意义而言都是自传性质的,当被问到创作一部基于自己经历的作品时如何保持距离,她说距离是最终的目的,只有写完这个故事拍完电影看到成品之后,才可以从一定距离来看自己的经历,才能放下,创作的过程当中是没有distance的。第三,fiction is the rhythm from the chaos of life。第四,她拍的蕾亚赛杜是和一般的男性导演凝视下的蕾亚塞杜不一样的形象,这里她不是被观看的欲望的客体,而是表现她看到的东西,她的感受,她的痛苦和欲望,和她的其他角色不一样,能感受到更平凡更down to earth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