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纪念建国40周年而拍摄的电影,我小时候可能看过,但没啥印象了,在当年可算是大手笔了,就好像09年上映的建国大业一般,都是明星云集,好多好演员都有客串演出,赵老师作为当年早早就能当男一号的演员当然不可或缺。老师的戏份不多,就一个场景,是文工团的,具体叫什么真没听出来,开始被几个妓女缠着的时候真的挺好玩的,然后拔枪威吓的样子也挺吓人的,最后低头承认错误的样子也挺委屈的。其实我感觉应该还有些剧情,不过大概是为了压缩剧长给剪掉了,毕竟电影全长将近三个小时了。不过老师的剧情被剪掉,对我们这些影迷来说是挺可惜的
建国大业这部片子的作用是什么呢?是用来衬托开国大典是多么的成功。 80年代末期其实思想是很开放的,有的东西那时候可以说现在却未必了。所以这部开国大典无论从演员,故事,道具,都远远的把建国大业甩在身后,是一座无法超越的巅峰。 剧中的两个主角,毛和蒋,其实没有刻意褒谁或者贬谁。毛在1949年毫无疑问达到了人生的顶峰,这种顶峰历史上也确实没几个人能达到,以后另说。蒋在片中塑造的也很成功,代李襄南赢钱那一段堪称经典。
这部影片幕后也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当初影片送审的时候据说有党史研究部门的人表示,影片中对于蒋介石的描写太人性化了,虽然导演表示这部影片要把毛主席从神变成人,把蒋介石从鬼也变成人。知道后来中央领导看了样片,给与了充分的肯定,才让影片顺利上映。
影片是在读完杨奎松写的《中间地带的革命》后观看,通过阅读了大量国共两党28年的斗争合作史,再翻回头看这部影片,油然觉得革命的艰难,建国的不易。
影片讲述的是解放战争到1949年10月1日之间的历史,人物众多,流水式的再现了这时期国共两党之间的较量及不同人物之间的选择,相比展现我党的正面形象,影片更多着墨于蒋介石,蒋介石与桂系的政治夺权,下野后的安暗自指挥、人前背后的两副嘴脸(对政敌的酷刑暗杀及对孙子的和善),生动再现了一位穷途末路无力回天的政客形象,从而也不由对国民党摧枯拉朽式的衰败一阵唏嘘。
而与之相对的是教员及我党同志的艰苦奋斗及高昂的革命热情,除了热情,还有严谨,有毛父子关于结婚年龄问题的纠扯,有面对战斗英雄进入城市犯错误仍被关禁闭的严明军队纪律,有最高领导人犯了错诚恳认错的坦荡,处处小事,处处细节。
因为对于这段历史的熟悉,个人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孩子与毛泽东、小孙子与蒋介石的对话,一个发生在我党由西柏坡进入北平的汽车上,一个发生在蒋介石退居台湾的邮轮,一个朝气蓬勃,一个落日余晖,着实鲜明,而同样大的孩子在不同的社会体制下也有了不同的抉择和道路人生。
相比于后续的大业系列,还是老片子有味道,值得一看。
应景
长影厂当年就是牛逼啊。立场先行的历史流水账电影,但也比这个大业那个伟业好看一百倍。别的不说,这种表现常凯申的尺度,放到今天就肯定过不了审。
……
我应该看过吧
每年国庆必播,也是建国大业前身,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是对于蒋介石的描写,比如经典的那句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短短一句话引得几大将军誓死。还有和孙子下棋和背诵古诗那段,一个悲情人物刻画的有血有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日~~成立了!~
9.0多年过去了。
看一遍 哭一遍
我应该看过吧
毛主席真可爱,刷新了对他的认知,孙飞虎老师的老蒋也莫名有些可爱怎么办(不知道是剧本原因还是演员演绎,这份“可爱”其他版本的老蒋演员身上还没有)
自费影院看,修复不错,也就比之前上映那部多抓鸟的什么鬼决战好看一千倍左右吧,牛逼特别是台词,我是不是很爱国我真是很爱国呀~原来以前标记看过了…
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叫做梁鹏飞的人,很红
不错。
看建国大业,才想起还有开国大典。
「三大决战」之后续看「开国大典」,内战到建国真是一副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叙事的纬度真实度比「建国大业」强到没边了,更别说演员演绎了。在国情越危难的时期就涌现出越多文人名将,古月版的毛 给人观感是一头温和的巨象。
拍的很好
“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立场难免偏中共,但是国民党失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虽曰天命,也是人事。制作上个人非常喜欢这个版本,尤其给各个角色配上了很地道的地方口音这个实在太赞了,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所有人物的形象,老一辈革命者的塑造特别成功,古月的形象举止神态气质应该是最贴合毛的。场景环境建筑也照搬模拟(去过的京、宁、沪各地,片中经典布景建筑最大程度呈现,中南海、南京总统府、连上海宋庆龄故居都直接照搬),可以说制作相当敬业了。7.5
曾经电视剧前感觉这部老电影比建国大业好看!同意的点赞!
很特别,蒋走之前回家祭祖,武山庙抽签也都提到。太原别墅的景很多,两派人物呈现出来的是血肉之躯。
场面确实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