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伺候第三季

完结

主演:本·辛克莱尔,凯特·林恩·希尔,布丽特·洛薇尔,阿卜杜拉·赛义德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1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2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3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4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5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6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13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14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15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16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17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18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19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作为真实艺术的虚拟影像

这剧如果不是看到师妹刷5星评论就被我埋没了。于是乎花一天半的时间把三季一口气补完,嗯,味道对极了。长久以来没有写过剧评,今天再添加碎碎念。

1、“浮世绘”影视剧的艺术内核

我看这剧的影评中很多人说这部剧是白左眼中的纽约浮世绘。广义上讲,可能所有的影视剧都可以归类为人类的浮世绘(宫廷浮世绘、贵族浮世绘、中产无产、古代、现代等等)。溯本清源地来看,“浮世绘”这个词本身被汉语泛义化了。除却美术史本身对“浮世绘”定义,其他人在引用此名称的时候本意欲指“广谱性地展现各色市民的生活情趣”。浮世绘本是日本市民生活风俗上升为美术创作的主体的一种统称,其作品本身形式内容都相对单一。后世再来归类浮世绘作品的时候,各个门类统合起来又构成了我们现代意义理解的“浮世绘”,一窥当时日本市民风俗生活。而所谓的本剧是纽约浮世绘,其实是我们把《清明上河图》错误地理解为一种“浮世绘”才作此称谓的。

由于我也找不到学院派对此类剧集的归类,我姑且暂时叫这种剧叫“浮世绘”剧。无论是所谓新古典主义的《唐顿庄园》(贵族浮世绘),还是皇家气息满满的《王冠》(宫廷去魅浮世绘),无论是怀旧的《广告狂人》(旧中产),《堕夜街传奇》(旧市民底层),还是清新的《我们这一天》,乃至毫不清新《无耻之徒》,无论是口碑爆炸的wuli《请回答1988》,还是古井深巷的《深夜食堂》,这些优秀的影视剧作品都在展现一种所谓的“浮世绘”感。那这种接地气的感觉的内核,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人”本。你看西方美术史,文艺复兴前后的圣母像,本质上就是趋于对“人”进行表达,而非表达“人造人”(去魅)。

豆瓣有一篇《为什么国产剧里没有穷人》,里面列举了从香港的《笼民》、《甜蜜蜜》,大陆的80-90年代的《渴望》、《家有儿女》乃至部分古装剧等,都在表现人的穷的上面下真功夫,即“写实”。反而越临近现在,看国产剧的时候都有一种“你这是在跟我开玩笑”的荒谬感。

我国在影视剧发端的时候没有落下太多。民国时期的《神女》《小城之春》之所以拿到今天惊为天人,比之日本战后的《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不逊,就是因为创作者尊重艺术。现在国产剧的服化道,不能批说粗制滥造,因为花费不菲摆弄精也致,但呈现出来就是出奇的假。大多数的国产剧,玛丽苏滥情的没有情色和诱惑,抗日的没有压迫感残酷感和血肉感,古装的甚至没有历史感,都市言情的也没有真实感情。近十年我看过的《走向共和》和没看完的《人民的名义》也许算有了些真实,但是其内核往往被不同领域解构出魔幻感。比如被当做反面塑造的祁厅长最后成了“底层突破上层的无奈的合理性”,这一点突破了剧集本身意欲塑造的“政治真实”变成了“生活真实”(反映出一种创作和表达时,意识形态先行的混乱)。电影方面,去年口碑爆棚的《我不是药神》试图为现实主义的作品做了些招魂,但是其内核上对所谓穷人还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同情感。跟《活着》一样,这些个把穷人活下去浓墨重彩地铺展开的所谓动人影视剧,在我看来,都有一种令人作呕的“妥协”感(污名化)。尤其是那句“最大的病是穷病”,简直跟“我最大的罪就是我是侏儒/皮肤是黑色”的精神差别万里。《钢的琴》、《心迷宫》等比《我不是药神》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2、所谓“实验性”和美剧的高度

有些评论指出,《众口难调》从导演在网络上放出自制剧到第一季被HBO收买做了6集,有很明显实验性。“实验性”成功了就是“革新”。美剧迷对这个剧的容易接受,导致受众一时半会儿没有理解实验性的体现。上文提到的《堕夜街传奇》也是有明显的群像性浮世绘,但是本剧在“无主角,无主线”上,应该是做到了大胆的突破。这一点上,其与侦探剧一集一个谋故事杀的多视角碎情节不连续的展现类似,但是又近乎放弃了每个故事都在围着主轴讲的窠臼。《浮生一日》在随机一天抽取地球各处的人物的平凡的一天录像视频组合在一起,呈现给你的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碎片中的统一,与次异曲同工。这种“我们不试图宣传主旨,只表现内容”,其本身就在产生戏剧性的原因就是尊重观众。同情心同理心这种东西,是人通有的,你不需要撕心裂肺地表达和煽情。此类影视剧像是在制作一面镜子,你看一下纽约的各色人物,思考着你以后会变成其中的谁。不过一般人懒于思考,这也是为什么,本剧其实需要一定的观影门槛,不能大火。

近些年的美剧调调都在有意无意地接近日剧。《众口难调》有点像抛弃第一人称视角的《火花》+《东京女子图鉴》,《我们这一天》有点在努力接近《最完美的离婚》。这样来看,东西方审美是一种很外行的说法,人的审美情趣虽然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但是时代性和地域性都是美的表现形式。在美的内核上,这种“东西方”差异是完全不存在的。最起码的,曲艺评弹和莫扎特巴赫,印象派和山水画,《红楼梦》和毛姆,王家卫和塔可夫斯基,一个自称文艺爱好者人是不可能在其中形成对立性审美倾向。美剧所谓发达,在工业体系上展现出来的制造精湛我们是无需畏惧的,而在审美的多样性和审美情趣上,我们要有几代人的路要走,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3、众口哪里难调?

这部被打了白左标签的美剧,其“白左”的地方体现在哪里呢?

high-maintenance:1. Require (ing) a lot of work/attention to maintain. 2. Require (ing) a lot of money or attention to appearance. 3. Require (ing) a high emotional investment or en excessive amount of money.

剧集的名字在词典里有这三层意思,我们可以分三层理解:第一、吸叶子后大脑的精神状态,第二、众生在纽约这个罪恶都市的实际状态,第三、“白左”的意识形态在美国的实际状态。

很明显,被标记为“白左”的同性恋、移民、穆斯林、黑人、犹太人、亚裔、华人、女性平权、换妻多P的生活方式等等实际在美国的生存比剧集表现的可能要恶劣的多。那为啥这些人群总是被划分为“边缘人”,为啥这些所谓的“白左”会去拍摄“边缘人”的浮世绘呢?其实上文已经说了,所谓东西方的审美差异是伪造的概念。更深一步来讲,对不同人群进行标签化的,所谓“边缘人”“白左”的划分也是实际不存在的。群体在对不同话语权体系描述的时候,用标签便于区分。被“边缘人”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在所谓主流价值体系的话语体系内。举个例子,我在中国大陆从一个外卖员的视角展开,拍摄城市各种人不同家庭生活的琐碎,这种贫嘴张大民式的北京人在纽约型的外地人在北京,最终会和谐统一。我们也有与当地格格不入的三峡移民,我们也有迷茫挣扎的北漂沪漂,千万计数的同性恋、跨性别者和女权,留守儿童家庭,宅男宅女,各色性需求的圈等等。可能我们的创作者会选择不看有此时此刻的限制。表现人的参差多态是艺术不朽的一个诀窍,其本质上是追求真理,而真理本身所需要的唯一门槛就是理性。

国内这种未经历过任何所谓“政治正确”的运动的地方居然有普遍性的对“政治正确”的厌恶,这不是简单的我们刚刚富起来可以解释的。80-90年代我们有这种关怀,上溯至民国,我们的眼光更平实。国内观众在咒骂影视剧创作者浮夸的同时,应该反思一下,你与他们究竟有何不同。《众口难调》这样的剧,不单单是满足我们审视纽约浮世绘的猎奇,更应该是我们审视我们自己社会浮世绘的放大镜。

4、存在即被感知

我们归类一下本剧风格类似的影视剧,从《安妮霍尔》的男女主视角切入到《撞车》多视角、《醉乡民谣》《美国甜心》的单视角切入 ,他们都在用一种可有可无的微弱存在性的主角(可以是男女主)去刻画反应与其产生关联的其他人 或者其时代的特色。这是技术风格革新的殊途同归。在表现主题上,本剧与之前的《超感猎杀》心性统一,甚至,超感猎杀中的一句台词可以拿来表达众口难调的欲言又止:“Labeles are the opposite of understanding,” 表现差异是为了表现人类的一致。

情节和叙事推动剧集的发展的确是惯用的合理的手段,但是我们理解故事的发展的时候是带有偏见或者说潜意识的逻辑推理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抛弃连贯性就一定是更高级的手法。因为就《众口难调》来说,其每一集都类似一个小品集,而总体上,这些小品集又很明显地风格一致。导演几乎刻意忽略了镜头语言和复杂剪辑的运用(除了狗狗POV的那集和吸high的部分镜头)。略有遗憾的是,本剧风格并没有突出。比起伍迪艾伦、科恩兄弟、沃卓斯基来说,这种去风格化对观众来说有点似是而非。因为我们明确知道你意欲表达的部分,而无论你的演员多么真实,台词剧本多么生活化,我们都不会是看纪录片那样的冷静克制。这一点上来说,贾樟柯《天注定》、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就做的好一些。不过比之《天注定》的《冰血暴》感,我更喜欢《醉乡民谣》。看《超感猎杀》《我们这一天》,我有明显的审美疲劳。在《众口难调》中,也注定有些剧集会让人疲劳。前者的疲劳是甜到腻歪,后者则是略有尴尬的距离感的疲劳。因为观众本人不是实际上的裸体主义女权主义乃至同性恋,而你又没妄图表达其戏剧化的冲突,那我们再次看裸男的时候就会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带有审视性批判性去细看。支撑观众继续看的动力除了猎奇性还应该有更升华性的对应。我觉得变装表演后的医生救人场面、电车里的气球和老人拉the guy帮忙开门的场景算是导演意图有此种尝试。再或者放弃此种的尝试,让剧集更冷静克制更真实更粗粝也许会更完美一些。

5、To be or not to be

《蒋公的面子》的导演吕效平教授在《一席》有一个演讲说,“我们真正的悲剧性在于那一切都是假的”(全文文字: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86259229422748509&wfr=spider&for=pc),讲的心有戚戚。前面说到的类型化的单元剧本身也有横切面式的浮世绘感,如《六尺之下》(非自然死亡)、《实习医生格雷》、《傲骨贤妻》、《犯罪现场调查》等。(那个《人间世》作为优秀的纪录片,其本身结构和故事也是可以完全复刻成电视剧的。)但是为了加强剧集之间的连续性,传统单元剧主角们的故事往往被塑造极为戏剧化(刑侦剧因为足够猎奇可能不够明显)。结合吕教授对莎士比亚以来戏剧的发展概括来看,《冰与火之歌》是在践行这个“一切都是假的”的悲剧性,所以它众星捧月般闪耀。但是,没有大戏剧张力的小情节碎碎念,从《废柴老舅》《深夜食堂》到《众口难调》等却又真实地感动着我们。美剧为何与日本的社会形态加上其文化习性形成的“向死而生”的审美导致的日剧风格越来越接近,这应该可以归因于全球趋同的现代化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导致的人的生活中可以提炼出的“戏剧性价值”在丧又治愈和窥探而不judge中徘徊。这种趋向也许会在现代戏剧创作中产生新的范式,一种窥探他人生活为视角,感受他人悲喜以自疗的当代浮世绘。

2020后记,艺术要表达的是真与假的问题,政治正确及其他要追溯的是是与非的问题。两个问题的混淆,就是其发展的瓶颈。



 2 ) 7、8、9剧透

这一季的7、8集,兽医在磕嗨了以后把卡在管乐器里的猫先是乱甩管乐再是用产钳尝试把猫钳出来;一个女人整天照顾假的硅胶娃娃而且还会带出去遛“你的宝宝怎么可以一直睡着”“让我闻闻宝宝的味道好吗”这两集真是把我恶心透了。最后一集是the guy去见自己高中时候就在一起的好友,他们的孩子得了重病,“我们以前是最好的朋友”“后面我们的友谊怎么了”也太真实了。然后the guy带着孩子爸爸出去喘口气,两个人骑着自行车在纽约穿梭,日落的时候the guy带着朋友到了布鲁克林大桥边,发现把日落的地方搞错了。这个时候爸爸收到短信,孩子她妈要奔溃了,他很感谢the guy陪他的一个下午,让自己远离残酷的现实吧,然后两个人恋恋不舍“I love you bye”the guy短信响了,又是大麻生意,但是他终于把他自己的手机放下,终于不再做那个迎合任何人的okay guy。这时候镜头切到披着彩灯的布鲁克林大桥。他骑着自行车开始享受纽约的夜晚。最后的结尾是高架桥上看夜晚灯火通明的纽约,那一瞬间像极了上海的样子。

 3 ) High maintenance

“I suppose if I had an essential goal on the cruise right now, it would be to exhibit the fact that I’m thrilled to be alive and to still be respected. I suppose the soulful of the Buddhist out there might ask, ‘Why do you need respect from others? The thrill to be alive, that’s your own business. You can do that in your living room. But that’s not what the cruise is for me. The cruise is about the searching for everything worthwhile in existence.

I mean, I will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a flower, and then likewise, I will stand exhibitionistic and have the flower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me. Well, that’s how I feel about cruising right now. And I would say having a ‘intimate love affair’ with a flower is far more psychotic and riveting than having an ‘intimate love affair’, with some of the banal creatures of the human race. Although I’d be into that too.”

 4 ) 3~6集

第三集 Blondie

小男孩Raymond休学一天,在咖啡馆帮妈妈工作。乖巧的一个小孩子,会很有礼貌地把占用餐桌的顾客赶到一边去,沟通能力非常强。但妈妈只希望他好好坐着。顾客们也都各玩各的,没有理他。

只有The Guy进来喝汤跟他聊了许多,有顾客发难时也是The Guy告诉孩子没什么。

接着The Guy在家庭卫生间遇到一位很会带女儿的父亲。

两个小片段都是观察到的亲子关系。

接下来是裸体主义者Arthur面试新室友,一个阴谋主义者。合租的一些问题开始出现。在大麻饼干的作用下,两个人有了稍显甜蜜的一个晚上。早上阴谋论者看到了日出,当观众以为她会感动时,她却说了一句Chemtrails,是喷气客机的化学物质。仍然是总有刁民要害朕。

背景音乐:

Way to Be Loved / Tops【Raymond迎接一位顾客进店】

Time Beat / Ray Cathode【Raymond在店里帮忙】

Burning Fire / Jr Thomas & The Volcanos【RV车顶日光浴,发现了可疑的痣】

Birds of A Feather / Mocky【The Guy与Raymond在店里聊天】

Plage de la Concurrence / Ojard【Arthur面试新室友】

Spanish Stroll / Mink Deville【老女人搬进Arthur的公寓】

Wading in the Velvet Sea / Phish【两个室友弥补关系】

Metro Phenomenon / Sean Nicholas Savage【结尾】


第4集 Breathwork

一个混乱的电影拍摄现场。因为男主角陷入Me Too丑闻不得不辞退,换了男主演重新拍摄所有镜头。

拍摄当天早上取景地的公寓有人死去,开工又晚了。还有耍大牌的女明星自己演自己。

忙乱中几个工作人员偷空去抽大麻,又意外看到了一起谋杀。拍摄最后还是被一只蜜蜂扰乱了。

想起第一集的台词:Life is funny. Bees make honey.

第一集与The Guy相当来电的Lee也再次现身,是来前任家里搬自己的东西的。说起来,这位前任怕不就是被辞退的男主演吧。而且Lee经历了孕早期的流产。相当难过的一段时间。

这一集关于死亡的元素很多。

背景音乐:

Really Meant / Johnny Utah【Lee接受针灸治疗】

Freelance / Toro Y Moi【Lee遇到朋友,后者向她表示同情】

Lucky Once / Nick Waterhouse【Lee和The Guy眺望自由女神像,边上有人洒骨灰,又是死亡】

Small Town Talk / Bobby Charles【The Guy在自己的房车里吸大麻】


第五集 Payday

一直都坚持现金交易的The Guy恐怕不得不接受Venmo了,类似微信支付。与时俱进。

本剧继续关注社会的各个方面。

性生活相当和谐的一对女同性恋,年龄差较大,事业上年长者非常成功,所以两人在金钱问题上产生了冲突。可见异性恋也好同性恋也好,很多问题的存在都是相同的模式。最后处理得还好。

暑期学校里的两位老师发展了婚外情。其余几个同事在他俩离开后合伙买了彩票中了大奖。上帝惩罚婚外恋,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算是个Karma吧,因果报应。加拿大有几期大奖都是几人合伙买后中的,新年第一期LottoMax头一次开出七千万的大奖,应该去玩一把嗯嗯。

解锁各种性爱姿势的一集。

来自日本的游客问起Banksy,The Guy说我就是啊,哈哈,很酷。

背景音乐:

Only You / Steve Monite【Doc被“绑架”,一个性爱游戏生日礼物】

Hercules Theme / Hercules & Love Affair【酒吧里Doc的生日聚会,看到了上季许多女权主义女同】

Stormy / Kathy Heideman【生日聚会】

Baby, Let Me Kiss You / Fern Kinney【Doc和小女友关于金钱的不快】

Brighter! / Cass McCombs【The Guy离开后,Doc和小女友吵架】

Charlotte's Thong / Connan Mockasin【战后沉思】

It's A Shame About Ray / The Lemonheads【老师们聚会】

Money / Leikeli47【结尾】


第6集 Fingerbutt

一个优雅的老女人Mamie得到当模特的机会。本以为拍摄的这一天独属于自己,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众多模特中的一个,笑容渐渐消失。当成品出来后,Mamie破坏自己的照片,用记号笔画上皱纹。并与下班后的警察合影留念。

下半场兽医的故事就多少显得暗黑,又出现了死亡的因素。男主是熟悉的亚裔演员Ken Leung,演过《夜班医生》,还在《疑犯追踪》里跑过两集龙套。兽医Ken遇到的最难回答的问题就是“手术要多少钱?”,然后就是安乐死的宠物包在了垃圾袋里。

Ken开始抑郁了。在The Guy的建议下实验性服用迷幻蘑菇,效果惊人。

然后过量服用蘑菇的兽医不小心杀死了一只猫。一个悲剧式小反转。

最后是Ken回归正常,甚至要养一只属于自己的狗。

两个故事都有小悲伤,又有欢乐的成份。没必要深思,相信一定有这样的人生活在某处。

背景音乐:

Come Live With Me / Dorothy Ashby【剧名出现】

Fake ID / Riton, Kah-Lo【Mamie自己化妆】

Marie Antoinette / Boyfriend, Big Freedia【不用化妆了吧】

Don't Rush / Ric Wilson, Patrick Pryor【“要不要试着,跳一下?”】

China Eddie / Jaakko Eino Kalevi【Mamie和朋友谈论变老】

Slipped Disc / Lizzy Mercier 【Mamie触碰自己的照片】

Coutances / Dick Annegarn【兽医咨询】

Glow Worm Cha-Cha-Cha / Jackie Davis【兽医开始微剂量服用迷幻蘑菇】

Forever Dolphin Love / Connan Mockasin【兽医擅自增加剂量】

Bubble Gum / Brigitte Bardot【结尾】

 5 ) 一部被名字耽误的好剧

《难以伺候》是一部被名字耽误的好剧,记得每次给身边的人推荐的时候,都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只能说上一句干巴巴的「太TM好看了」。

不过,这个剧名确实有点性冷淡,乍眼一看还真让人提不起兴趣。幸亏在演职人员名单中,看到了“大表哥”丹·史蒂文斯的名字,也才激发了自己的好奇心。

话虽如此,该剧本身的质量还是很高的,虽然已经进行到了第三季,评分依然能高开高走,豆瓣目前是9.1。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难以伺候》的话,这是一部讲述纽约普通人的日常琐碎生活的电视剧,倾向于记录式的生活流影像。

不平凡的地方在于,这些故事都是由一个靠卖大麻维持生计的人,串联起来的。

而该剧里面所发生的故事,也主要是围绕他的客户展开的。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位男主角叫什么名字,镜头里外大家都称他为「The Guy」。

客户只要一来电话,他就这么蹬着自行车,穿过纽约的大街小巷,送货上门。第二季结尾,他有了一辆房车,所以送货方式也算是进行了升级。

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难以伺候》是本·辛克莱尔跟自己的前妻一起做的网剧(剧中的The Guy就是由他自己出演),然后在Vimeo平台上进行播放。16年被HBO看中后,才进行了大制作。

看到「HBO」这三个字母,相信你的眼睛会立马放光并猜测:这一定是一部成人向的电视剧,而且里面肯定少不了大尺度的戏份。

事实也正是如此。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如若你的价值观倾向于保守派的话,下面提到的内容会引起你的不适。

“大表哥”出演的那一集,探讨的话题是“开放式婚姻”如何让群P显得更有趣味。

露点自然也是不在话下,第一季最后一集,就提到了两个有暴露癖的人。他们就这么若无其事地一边裸着,一边在讨论“自私”和“开心”的关系。

同性话题自然也不会放过,据说还专门找了一名GV明星。

看到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真的是让人惊掉了下巴。表面上看似日常的剧情,但你又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当你以为两个人在单纯约炮的时候,卫生间内传来了马桶的流水声,原来这是一场threesome。

还没缓过神又听到更离谱的事情,那两个男人居然是兄弟,ewwww

剧集就这么一个接一个的WTF,逐步展现出纽约生态的各种圈层。其实,细想之下,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万花筒。那些日常中正在上演着的,无论是惊心动魄还是平平淡淡,原本就暗含着未来的不确定性。

正如最新一季中,那一对在学校里教书的男女老师,他们在偷情的时候,怎么会晓得,自己会错过赢大奖的机会。

当然,这部剧给自己印象最深的,还是里面那些有趣的灵魂。

一个女人做着一场莫名其妙的“舞蹈马拉松”直播,需要连着5、6天不间断跳舞,吃饭、喝水,甚至上厕所都得跳,睡觉自然就别想了。

有几个人,前一秒刚目睹了一场凶杀案,后一秒却又开始担心工作进度。Excuse me?对面楼里面还躺着一个尸体呢!

一对女拉拉,为了给生活添点情趣,花钱制造了一出“绑架案”。

怎么可以有这么多有趣的人,有趣的灵魂,还有这么多有趣的职业。单从外表看,他们也真的很一般,身材并不好,样貌不出挑。但大家都是超有主见,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并不会让旁人的评价左右自己。

他们中的每个人,都不受道德的约束,可以尽情地做自己。从中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了一种东西,那就是「自由」。

反观现实中的北上广,大家面对着各种各有的压力,脚步匆匆形色慌张。很多人背着房贷车贷的巨额账单,连辞职都不敢,更别说是做自己了。

记得剧中有一个场景,一个外来移民在酒吧里忙到了午夜,需要坐地铁去某一个地方接上自己的孩子后,才能再继续坐地铁回家。

即便累成这样,他也没忘了给儿子带上吃的和玩的,虽然只是一个杯子蛋糕,虽然只是一只气球。

也正因为这只气球,让原本冰冷的地铁末班车,变得温暖了起来。大家一起拍打着气球,就如同拍打着生活带给自己的酸楚,苦中作乐释放压力。

而在现实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的,也正是这种化解压力的方式方法。可能最好的途径就是,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有趣的灵魂。

以此才能达到《我们这一天》中提到的人生状态,“将生活带给你柠檬般的酸楚,酿成犹如柠檬汽水般的甘甜”。

其实,生活在纽约这样的大都市,孤独感也被放到很大。有很多个场景,客户们在买完大麻后,都邀请「The Guy」留下来陪他们一起抽。

借助烟草的刺激作用,让精神暂时逃离到一个虚无的状态,可能这也是其销量好的原因吧。

总之,生活还是挺魔幻的,就像每一集结尾的彩蛋,有时候甚至比正片还要搞笑。

最后,这部剧很多元,偏激的人不会懂得其中的趣味。

 6 ) 第一集 M.A.S.H.+第二集 Craig(附歌单)

前两季的开场都有火爆的场面,第一季首集的同性性画面,以及第二季首集的三人行。

第三季开场却是平静舒缓。包含一个人的死去,以及The Guy与新角色Lee之间的小火花。

Berg是个老年嬉皮,他的生活在有些人看来是困窘的:洗澡要在厨房用大锅烧热水,马桶圈上缠着的胶带,墙上的漆斑驳掉落。他应该是死在浴缸里的,舒服地吸了大麻,给这世界最后一句评价“far out”。

但在之后的追思会上,Cori说他是内心世界充盈富足的人,Berg和Cori都没有真正联系紧密的血亲,所以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后面Cori的独自悲伤,也说明两人的感情是真挚的。剧集并没有说明他们的感情是什么性质,是罗曼蒂克的还是情同父女,我觉得都不重要,这是相对于财富而言的一种内在的东西。

Lee是色彩咨询师,一个奇怪的职业。因为The Guy的生意,他所能观察到的人群以嬉皮居多,所以这部剧观察的人类多为中间阶级,既没有大富大贵的,也没有特别贫穷的。Lee在加油站替别人付钱,在北美比较常见,排除买东西短一两块钱,后面的人会帮着付,大多数人不存钱,有钱就花,开心就好,哪怕是帮别人。在国内我没见过。

孤独的色彩是靛青(Indigo),Berg的鬼魂对Cori说的也是这个词,Cori是孤独的。

Lee怀了前任的孩子,The Guy也不想再婚,两个人的吻很自然,没有功利性。第一次相遇是他看到她给别人付账,第二次是河边冥想的她注意到划小舢板的他。舒服的一集。

背景音乐:

Smoke Big Factory / The Guess Who【全裸的Berg烧热水,舒服地躺进浴缸】

All Your Love / Jokob Ogawa【边开房车边玩】

Bumblebee / Smokepurpp, Murda Beatz【Cori开车去工作,是个民宿】

Khala My Friend / Amanaz 【追思会】

Crimson And Clever / Cast of High Maintenance【即兴创作的歌】

Anchin Kfu Ayinkash / Hailu Mergia, Dahlak Band【The Guy和Lee一起吸大麻】

I'm Glad / Captain Beefheart & His Magic Band【Cori在浴缸里,看到Berg的鬼魂】

Les Amis / Francois De Roubaix【Cori听到Berg给她留下的混音,The Guy听到的是一样的】


第二集与第一集风格如此不同,我想可能是因为两位主创离婚后分别执导了这两集。上一集细腻安静柔美,应该是女方的作品(也可能刻板印象了哦,应该去查职员表的)。

这一集怪诞。Marty患有嗜睡症(我猜的),甚至给患者抽血这会儿功夫都能入睡。The Guy建议他可以上Craiglist去找丢了的自行车。于是他开始了网上的疯狂购物,买了一堆垃圾。结果是个梦。The Guy离开后,他又看到了梦里的公鸡。亦梦亦真的人生。

下半场的故事是一个在网上售货的女子,她从自己工作的地方或是别的什么地方搜集东西,清理干净后卖出。

她是一个典型的孤独的纽约客。喜欢突然露胸,倒也不是暴露癖,大概就是想要吓人一跳然后看对方的反应吧。The Guy对此的反应,尴尬不知所措,大概就是她最喜欢的结果。而最后跑掉的双胞胎(之一),最让她失望。

双胞胎是那种喜欢逃单的人,虽然他可能并不穷,就是喜欢这种刺激。酒吧的单借着火警逃了,顺便恶作剧了出租车。最后答应给流浪汉买了晚餐我想也是逃了,以至于没看到女人胸。店主说的那句WTF,可能不是指露胸,而是指逃单。双胞胎是又一种人生态度。

A Moment / Jerry Paper【开场Marty给别人抽血时睡着】

Plantasia / Mort Garson【洗车】

Neckbrace / Retatat【拿到新办公椅,继续网购】

Grey Area / Jerry Paper【Marty的公寓,他与The Guy聊天】

Trop Tard / Munya【向每个人露胸】

Lihue / Nohelani Cypriano【戴着假发约会】


第一集提到了《神秘博士》。

第二集的Temple Grandin不知是什么典故,但Claire Danes这个演员我知道,年轻时和迪卡普里奥-莱昂那多合作过《罗密欧与茱丽叶》,近年著名作品为《国土安全》。

第二集的结尾恶搞《泰坦尼克号》,笑死算了。。。

 短评

化身房车男,游离于NYC

6分钟前
  • 欲圣
  • 推荐

若即若离,不悲不喜,每一集都很高级。移民建筑工人那集(E07),太了解生活了,怎么能这么深入生活。这些剧本都是导演一个人写的吗?他写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东西,演员们看到的都是什么,才能演得这么像生活本身?演员都是哪里找的啊,演的也像是他们自己。我也要跟他一样,和久别重逢的老友来一场日落自行车之旅,坐在房车顶上,吐一口大大的烟圈,拒绝回答「你肯定不会想要一袋沙子吧?」这样的问题。

8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虽然单车换成房车,但生活一样是 funny bullshit and bees make honey...第三季更深入地聚焦了 “The Guy” 身边的朋友和客人或路人,让生活更加随意放松,让城市里的每个人小人物都是主演。看完《众口难调》系列后,会让你觉得生活特别妙。希望卡蒂娅和本·辛克莱尔继续把《众口难调》延续下去🚬🍃

11分钟前
  • 老怪CXJ
  • 力荐

从当年重启的秋季档一路播回到春季档,论都市感的精准把握,近两年已无剧能出其右。白天我们是夸夸其谈的导游,晚上我们是月下伤感的狼人。与第一集同样杰出的第八集,在Imdb上竟然存在高达2分的分差,这才是真的high maintenance。

14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感觉这一季嗑的剂量不够high 啊

19分钟前
  • DIE YOUNG
  • 推荐

S3来咯,鸟枪虽然换了炮,但life依然还是bullshit啊。

23分钟前
  • iieao
  • 力荐

ep06里Kathleen Chalfant和Ken Leung超级出彩

26分钟前
  • 软蛋黄
  • 力荐

我简直太爱这个剧舒舒服服的节奏。生活平淡而缓慢却又时不时出现小状况的进行着。

29分钟前
  • 我叫王二蛋
  • 力荐

每个星期成为半个钟new yorker又结束了,最后一集颅内高潮

33分钟前
  • Lady Parrot
  • 还行

回归了!我竟然才知道… 3/5/2019 E03 哈哈哈哈他2020年会输 难道说的是川普哈哈哈哈哈哈哈 E04 set真的很真实了!哈哈哈哈 3/6/2019 E05 screen time 一分钟 有种 E06 aged gracefully E07 咖啡情侣有点甜 3/13/2019 E08 这部剧让我知道了这个世界上的人真的是形形色色 这一季的视野一下便广了 越来越爱纽约和纽约人民了 3/24/2019 E09 在纽约骑车 NYC真的是梦一样 真实也不真实 全世界的人都汇集在 孤独且吵闹

37分钟前
  • 24/7
  • 力荐

怎!么!可!以!这!么!好!看!

41分钟前
  • OK
  • 力荐

个人认为,这是目前美剧中最好看的,没有之一:类型是所谓Urban Anthropology -“ 都市人类学田野”风格。每一集都像非常intelligent的短篇小说。每一季又不断完善:第一季是尝试,第二季的诗意就在每一集中静静透出;第三季又好过第二季。强烈推荐。

45分钟前
  • 听候清退旧精魂
  • 力荐

前妻挺美,余情未了现女友心理创伤很严重啊这一季比较甜的还真有,比如那对养硅胶婴儿的,以及每对情侣都有自己的相处之道。我喜欢看玫瑰花,也喜欢让玫瑰花看我。

50分钟前
  • Hildy at beach
  • 力荐

最后一幕,送走一个二十年不见的好友,站在夕阳下眺望布鲁克林大桥,没有泪也没有笑,一如往日的平静,却又有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可一个短信过来,又得抛下所有重新上路。每看一季就多打一颗星,第一季感觉平淡没有放弃,是有种直觉有一天总会爱上它,就像对男主一样,开始觉得他邋里邋遢,看到现在觉得他好性感啊。后面几集他其实已经不再卖pot了,但好像你都没有察觉,每一段故事,每一个人生依旧像被一个纽带串了起来。

51分钟前
  • 盲忙
  • 力荐

我们恩施有句方言,“九精十八怪”,是adjective,主要用来修饰那种另类、异于mainstream、自嗨的人,小时候觉得它是贬义词,长大后发现那些被评价九精十八怪的人都好有趣,跟环境轻微格格不入却就是“老子这样最爽关你们屁事儿啊”,不压抑,自由、任性、轻松,我觉得这就是high mantenance,是介于骚、低俗、怪癖之间的一种浪漫。dealer其实一般骚气,傻傻憨憨地,但这些九精十八怪的客户,私密状态舒展开的样子,真的让人感到放松,像一场高质量性爱后换个舒服的姿势考虑是否再来一次,像世界就糟糕下去吧反正大家都是一群sb,政治态度不谈,三季节奏一致:让人看完很放松。

53分钟前
  • 姜小白
  • 推荐

最后一集看哭了,我想纽约了。

57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力荐

很喜欢很喜欢。我自己的观感,核心可能是孤独问题及生活在城市中的形形色色的人如何面对孤独,以纽约背景下的多元文化作为整部剧的基调/底色。the guy让我想起大学时一段时间的状态,无所寄托,无所凭借,但又有那么一点儿茫然的期待,可能这就是引起我强烈共鸣的地方?总之这部剧拍 100 季我会追 100 季!

60分钟前
  • ZJW寻找圣杯中
  • 力荐

最后一集太美了

1小时前
  • Jamie
  • 推荐

你的大麻供应商又上线了。。。开着房车走去但还是不变的味道,松散的叙事节奏太舒服了,life is funny,bees make honey

1小时前
  • RR
  • 力荐

最后一集结尾那绵延的纽约夜景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部剧其实是一篇写给纽约的悠长情书,这座城市的包容、多样、美丽以及同样必不可少的丑陋乃至罪恶通过The Guy被碎片化地一一展现,又凝结成一个偌大的钢铁有机体。P.S. 通过疯狂的搜索,终于在GQ的访谈上得知The Guy双肩包背带上那个玩意儿是JBL Clip 2,突然想入手一个。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