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经纪人

完结

主演:崔松贤 李关勋

类型:韩剧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6

 剧照

地产经纪人 剧照 NO.1地产经纪人 剧照 NO.2地产经纪人 剧照 NO.3地产经纪人 剧照 NO.4地产经纪人 剧照 NO.5地产经纪人 剧照 NO.6地产经纪人 剧照 NO.13地产经纪人 剧照 NO.14地产经纪人 剧照 NO.15地产经纪人 剧照 NO.16地产经纪人 剧照 NO.17地产经纪人 剧照 NO.18地产经纪人 剧照 NO.19地产经纪人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掮客》:还有多少对“美好”的信心

是枝裕和导演继2018年凭借《小偷家族》夺得金棕榈大奖之后,今年又携新片《掮客》重返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主演宋康昊拿下戛纳影帝。日本导演再次助力韩国影人近两年的国际奖项夺奖热潮。

是枝裕和将《掮客》描述为《小偷家族》的“孪生兄弟”。这两部电影同期开始筹备,题材和结构也极其相近,同样描述一个由道德上有瑕疵的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组成临时家庭,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走近彼此内心,成为真正一家人的故事。

是枝裕和导演,加上宋康昊、姜栋元、裴斗娜、IU李知恩主演,一流的阵容,效果差强人意。不只是因为对是枝裕和的期望值过高,也因为这次的故事有些漂浮,像是匠心独运的行活,有些对不住这样的幕后阵容。

当然是枝裕和毕竟是是枝裕和,一个能把命题作文也拍出作者风格的优秀电影人,《掮客》延续了一贯的“温暖”内核,慢节奏以及出色的摄影表演,依然贡献了不少动人时刻。

宋康昊和姜栋元是两个落魄男人,为了生计秘密操作教会婴儿箱系统,把一些被父母遗弃的婴儿转卖给需要孩子的夫妇。李知恩因为自身黑暗经历,不得已把婴儿放在婴儿箱,但转天却又回来想看看孩子,宋康昊和姜栋元说服她接受转卖的现实,她决定跟随两人一起,观察他们如何进行,路上他们又收留了福利院男孩海进,拼起一个四口之家。这一切都被警察裴斗娜看在眼里,她一路跟踪,准备收集证据抓捕他们。

像导演的大部分电影一样,主角形象并不完美,他们或者是孤儿,或曾过失杀人,或有偷盗勒索的前科,他们因为生活困境开始从事明知非法的婴儿转卖,但他们依然“内心纯良”。

宋康昊并不认为自己做的是坏事,婴儿已经被亲生父母抛弃,与其在福利院中不被关注的成长,不如找个条件更好的家庭得到更好的照顾。姜栋元本身就是孤儿,他对这些婴儿充满天然的同情,他恨自己的父母。

李知恩本想让孩子自生自灭,但又终于放心不下,她始终观察着宋康昊和姜栋元的行动,又逐渐开始照顾婴儿,她给孩子取名“羽星”,希望将来孩子长大成人,能飞上天空,变成星星。

宋康昊在列车上问她,你曾经说你把婴儿放到婴儿箱,是还想着回来看望他,是不是真的?列车突然进入隧道,一片黑暗。李知恩黑暗中停顿片刻,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但是如果我们早一点遇到,就不会丢下他了。宋康昊说,现在也不晚。列车驶出隧道,恢复明亮。李知恩没有听清楚,问宋康昊说了什么,宋说没说什么。

这一段光影明暗的运用非常是枝裕和,《步履不停》中也有类似的镜头。仿佛在黑暗中,电影中的人们才敢暴露自己的内心,说出真实的想法。明暗交会间,人非圣贤,人心难测。

电影情感高潮是临近结尾处,游乐场“表白”和酒店“告白”,三个大人两个孩子组成的临时家庭,互相袒露心声,却又欲言又止。宋康昊是失去孩子的爸爸,李知恩是即将失去孩子的妈妈,姜栋元和福利院男孩是两个没有爸爸妈妈的孤儿,他们的感情无处安放,人生已经缺了一大块,如何体味、如何表达感情于他们而言陌生又困难,不知所措。

最后只有通过李知恩,依次“告白”:

海进,谢谢你出生;

尚贤,谢谢你出生;

东洙,谢谢你出生;

羽星,能出生在这个世界上,谢谢你!

孩子海进接着说:

素英啊,也谢谢素英出生!

这是电影最温暖最催泪的段落。

而这感恩时刻,依然是在黑暗中进行,很难说这是对情感表露的矜持,还是对暴露柔软的恐惧。

谈起这场戏,是枝裕和说:“在酒店的那场戏是一个非常微妙、短暂的时刻——而且是一个永远不会再发生的时刻。这就是为什么它是如此重要。我想在每部电影中,我都希望有一个赞美生命的时刻。”

电影结局并不“圆满”,大人服刑、逃亡,孩子被收养,这个“家庭”表面上已被拆散,但通过女警裴斗娜的旁白,观众可以知道,这个家庭已经成为永远在一起,他们只是天各一方,等待团聚的一刻。

裴斗娜的视角就是观众的视角,她被导演安排来近距离观察这个特殊家庭,从最初的深恶痛绝,到后来的“最想卖掉婴儿的反倒是我”,到最后帮忙照顾婴儿,她已经从内心理解了李知恩,理解了这个家庭。这是导演期待的结果。

对于西方观众来说,关注点可能放在了电影对“堕胎”的暧昧态度,中国观众也许对“贩卖婴儿”更加敏感。电影主角的行为当然与直接偷抢婴儿的恶行不同,但贩卖婴儿是实,看过《亲爱的》《失孤》这样的电影,很难对“人贩子”共情,大量的相关社会新闻也让人们带着对现实的不满、对人性的怀疑严苛审视文艺作品,《掮客》这样一部以转卖婴儿者为主角的电影仅从“家庭之爱”的角度做了剖析,“转卖婴儿”行为本身却不是叙事焦点,而是作为推动家庭之爱的动力。如此尖锐且宏大的主题,被架空在“小偷之家”上,只有“家”,没有“偷”。

如果把电影当做批判现实的武器,是枝裕和的习惯做法一直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他追求的不是用疼痛惊醒社会,他要用温情抚慰人心。作为长期关注底层社会、边缘人物的导演,是枝裕和对“人”始终保持信心。面对残酷世界的洗礼,相信“人”,相信“美好”,不是一厢情愿的单纯,而是一路向前的勇气和能力。

在充满焦虑、浮躁、阴郁、困惑的当下,很适合看是枝裕和的电影,收拾一下散落的日常,重温片刻相信的能力。

 2 ) 这还是不是是枝裕和?

入狱多年被社会和家庭抛弃的父亲,从小被丢弃人到中年依旧孑然一身的儿子,无父无母被妈妈桑养大的杀人犯妓女,结婚多年事业无成没有孩子的中年女警,如果我真的能够和这些人物共情,或许就不会觉得这个故事圣母了吧?

能够感受到是枝裕和的功底,开篇短短几幕几句话抓着人心就表述清楚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穿插自述和第三人称视角解释人物逻辑的同时推进主线从而让平缓节奏下的故事不显得冗长,通过镜头语言和细节对话塑造人物:下坡和上坡的场景转变象征着素英的人生,尚贤熟练的针线活缝纫机对全自动洗衣机的陌生和那辆破车以及那句“这辆车应该开不了多远”就是在告诉你他已经被这个世界淘汰,东洙每每对素英的理解就在透露着他曾经作为那个被遗弃者的心路历程,洗车时海进打开窗户暗示这一群人洗脱过往的框架去往新的自己……

但哪怕真的很用力的去理解这些,依旧很难说这是一部好电影……

好像是枝裕和真的太是枝裕和了?

很多需要用力去演绎的地方都平静的一笔带过,比如素英和男人是如何对立到最后过失杀人的?尚贤在需要钱和良心之间是怎样挣扎选择的?

天台上素英和警察之间的立场矛盾明明是很可以挖的东西却说了两句就结束,摩天轮和房间里关灯的场景也属实克制又老套。

到最后这一切的平静就使得本来具备十足戏剧张力的角色以及人物情感、逻辑都变得十分薄弱,明明所有人都背负着很多情绪,需要冲突爆发,但看完通篇几乎没有一个情绪爆点……

而细节对话多了的同时填不上坑,甚至进一步影响到人物塑造。

比如教会在这个故事里到底站在什么样的一个位置?东洙照片里的姑娘有什么展开?追查杀人犯的警察到了妈妈桑那之后就消失了?尚贤对他熟人的儿子一边关心着晕了还是死了结果最后还把他杀了?面对素英这样一个杀人犯知情人们的反应是不是过分平静甚至警察知道了第一件想着的事还是用她来钓鱼执法?说GPS过时不会是警方用的是不是在暗示韩国警方的女性青少年科预算低不受重视?这些都没有一个哪怕稍微明确一点的交代,多少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好像是枝裕和又不是是枝裕和了?

我一直看到120分钟还在期待一个转折,期待当头一棒,被告知生活有的只是未知数从来没有答案,结果结局仓促潦草正能量max,警察收养了孩子,两个杀了人的一个没被抓住一个蹲了2年半出来了,甚至没能买到羽星的夫妻还经常来探望羽星……

是枝裕和以往电影里,关于人性、家庭、亲情、社会的复杂和多面性,都毫无体现……

结果这一切加起来就让人觉得,整部电影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不明就里,我看的懂,也不受震撼。

我家iu大荧幕长篇首秀,又是是枝裕和和宋康昊,说不失望那是假的……就当是日韩结合的水土不服吧,属实有些浪费了这一帮好演员的好演技。

 3 ) 过于理想化的pro life电影

#掮客#(Broker )(B+)这个电影不是也在探讨Pro Life的议题吗?如果生下根本不愿意养,也养不起,是否还要生下来?一时心软生下来了,但却还是抛弃,是不是不负责?这个片子看似是弃养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其实还是与堕胎有关。而且这部其实就是在宣扬反堕胎,你看出来了吗?

很多人看后觉得太乌托邦,不实际,太圣母,就是这个原因。故事里的每个人原本可能都不是好人,却因为一个小婴儿都变成了好人。这确实可能发生,但故事这样编排,其实还是在进一步宣扬生命的可贵,给你展示一个美好的可能性,让你了解,只要有生命,就有无数可能。

就像IU出演的这个母亲说的,虽然抛弃不负责,但打掉也是不负责的。她觉得只要给了这个孩子生命,她的使命就完成了,剩下的只能祈求孩子找到好心人。而故事里的孩子确实好幸运,真的一路遇到好心人。但现实中呢?多少这样的孤儿或被抛弃的孩子最终被卖到了不好的人手里,悲剧人生从此开启。甚至有的演变成杀人犯。。。

每个人看完这部电影都会被感动,甚至可能流泪,但每个人都知道它如此理想化和不真实。但这就是pro life的人希望你看到的。让你知道,生下来,至少ta有希望遇到好心人,不生的话,是剥夺了ta的生命权。但不同意这些的人,看完还是没办法彻底被说服。

最令我有共鸣的是女探员,最开始很反感这个母亲,责怪她没有责任感,认为她这种情况绝对应该打掉。可是最终,既然孩子已经生下来了,也只能提供帮助。她应该代表了大部分观众的想法。

大部分的电影,其实都是pro life的。至少在我印象里,美国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反对堕胎的,每一个意外怀孕的母亲几乎都把孩子生下来了,即使一开始犹豫。而且都会让你觉得是母亲自己的决定,自己的突然”醒悟。这个影片也是,不断强调不是那个男的要孩子,而是母亲自己选择的。

所以这些电影都是很虚伪地在不断地洗脑女性,那就是:每个做母亲的都不忍心。不管你情况如何,为何怀孕,你都会不忍心。

直到这两年,才看到两三部终于成功堕胎的电影。但是这些电影往往也很难在主流市场上获得很大的宣传以及获得很好的评价,大部分都是默默地上映,默默地被忘记。

这部《掮客》正好赶上了目前对于堕胎话题的高峰,很好奇ta在美国市场的接受度。

节奏其实算不错的,至少在我看的日本韩国电影里算是不慢的,还充满幽默。演员们都很出色,小男孩也很可爱,更突出的是群戏。几个人的公路之旅让我想起了Little Miss Sunshine这部电影,也是一个“不完美”家庭踏上一段公路旅程,经历很多矛盾与挫折,但最终更加懂得珍惜彼此,也都变成了更好的人。虽然本片里的不是一个真正的家庭,但大家在一起互动的场面十分温馨感人。

讽刺的是,看了一些男观众的评价,几乎没有一个谈到关于堕胎弃养等议题,都在高调谈论这位导演的个人风格,显示他们有多了解导演和日本电影。。。这就是最常见的房子里明明有个大象却装看不到,一直在避开重点。

 4 ) 被抛弃的少年,成年和中年

海进 勇敢的少年怀着梦

海进大概生长在一个无比宽松的环境里,被父母抛弃的他自然从小也没有被灌输知识和道理,这个时候的男孩不知道什么对错,行动出于对善恶的模糊认识。从他偷偷藏到车上,被发现了也没有任何道歉,只是憋久了想出去小便。问他问题他都是如实回答,没有隐瞒和回避。对他来说没有可或不可,只有好奇和向往。

洗车的时候尚贤大概对他说了一万遍不要开窗,但海进还是开了窗,在泡沫水冲得最激烈的时候。对于他来说这个世界还没有什么不可以,无所顾忌也没有约束,不管是从外部还是自己。通过否定这个约束,他获得了整个电影中对于他来说最快乐的经历。

坐过山车,虽然有恐高症。这件事不管是尚贤还是观众应该都没想到,你怎么有恐高症还做过山车,就像花生过敏的人吃花生酱。“我不行”和“我想做”对于海进来说并不冲突,成年人会想,”我喜欢云,难道我叫云下来罩着我,爱一个人不一定要和她一辈子的“。但是对于海进不是,他想做他就会去做,所以他会在素英对大家说了感谢以后会对素英说,“素英呀感谢你来到这个世界”。不管是尚贤还是东洙,在那个时候都是一种感动和克制,还有一点无所适从,因为他们被社会冰冷得对待太久了,不敢或者有点忘了在感情上怎么勇敢。只有海进,单纯的少年敢于对自己喜欢的女生表达对她的爱。

东洙 挣扎的成年人

关于东洙应该是三个男人中刻画最少的,或许是因为他最沉默。在社会上跟在尚贤后面学做社会人,学着点头哈腰。想认命又不服,做不到和自己和解,在从少年(怀揣梦想)到中年(接纳自己)的过程中挣扎得生活着。

从东洙回学校的时候大家热烈欢迎的样子可以看出来东洙在学校的时候应该是大家最信赖的大哥,打架厉害没人敢惹,也有桌开啤酒这样会让小毛孩仰赖的技能,就连逃校也是逃得最久的一个,就像一个门派的大师兄,在学校里受人尊敬,独当一面。

但是到了社会就完全不是这样,他没有父母,没有依靠,只能在教会打工帮忙,也赚点不黑不白的钱,会打架,但是不敢做黑社会,因为东洙的性格还是温顺的,不希望被欺负但是也不会主动去招惹别人。东洙的眼神是在社会上被打压过的眼神,不坚定,不知所措。被母亲抛弃在足球学校里可能很普遍,但是在社会上确实如此刺眼,在社会的环境里会迅速加深自卑,所以东洙恨这个世界也恨自己的母亲。

直到他遇到了素英,遗弃了孩子但又舍不得孩子,素英痛骂说自己的孩子丑的夫妇的时候东洙应该心里也有一丝欣慰吧,是不是能从素英维护这个小孩的样子中看到抛弃自己的母亲维护自己的样子。东洙对素英不仅是因为荷尔蒙产生的男女之爱更是因为在素英身上看到了自己缺失的母爱。至于他在摩天轮上不过脑子说出的“我们四个一起生活吧”,则是想要极力追求自己人生中一直缺少的部分,但是又马上被打落现实,这个不被社会承认的组合并不能长久。他只能遮住素英的眼睛,假装这一刻就是永远。

尚贤 人到中年

尚贤,狡猾世故的中年男人,哼着过时的小调,做着一些正经或者不正经的生意,有一些小麻烦,但是相信自己怎么也能度过难关,毕竟也活了这么几十年了,早就不靠好勇斗狠,知道活着这个社会上靠的是人前低头人后谨慎,一张好嘴皮比一个好拳头有用得多。

尚贤可以说是这个电影中男人的最终形态,因为他可以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他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默认自己是个小人物,知道哪些边界可以打破,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别人看不到他内心藏着对最心疼又越来越远的女儿的思念,如果可以他也喜欢给自己心爱的人最好的东西,不管是餐厅里的冰淇淋,还是游乐场里的玩偶猴子,摩天轮或者是4000块的照片。

在火车里素英说,如果早点遇到你们,说不定不会像现在这样。

尚贤在火车声中说,现在也不晚。

他没法像海进和东洙那样直白的说出来,只能就着噪音小声说一句。因为他知道这句话后面是重大的责任,是以后的每一天。在车里的日子是美好的,但也是因为这些日子是短暂的,尚贤的力所能及,大概就是这么几天。就像给女儿的冰淇淋,就是因为而且能见一次,所以我能给她买一个看起来很好吃的冰淇淋。他因为不能给自己女儿体面的生活而失去了女儿,所以同样的,这些东西他也给不了素英的小孩。对于他来说,喜欢素英,但是更希望素英或者素英的小孩有更好的生活,如果离开我才能让你幸福那就离开吧。他只能做到的也就是切断黑暗势力和素英的联系,哪怕这样会打破他的遵守了一生的生存准则。

被抛弃的孩子的一生

海进,东洙和尚贤,从被父母抛弃而无所顾忌的少年,到因为出生卑微而挣扎的成年人,再到接受自己的卑微的中年人。片中的三个男人大概就是被遗弃的孩子的三个阶段,因为被遗弃,没人管,所以几乎不会有转机,遗弃了小孩以后回来接他的母亲是40分之1,哪能通过足球摆脱这个命运的大概就是100万分之1。不管是在教会还是足球学校,对于弃婴来说,淘气的小孩变成坚硬叛逆的青年在被社会打磨成顺从圆滑的中年,这样的人生无可躲避,弃婴被抛弃的那一刻这样的宿命就已经注定。对于他们来说,只有抛弃他们的母亲是人生的答案,对于东洙来说,如果可以回到20年前他会对母亲说什么,他会说,我们一起生活下去吧。对于海进来说,眼前的素英告诉他,可能他的母亲也一样爱他,但是因为一些不得已的理由才抛弃了自己。对于尚贤来说,我不能给你好的生活,但是我希望你过你喜欢的生活哪怕这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一切。

至于片中的设定,东洙和尚贤的认知里只有让小孩回归家庭才可以让孩子摆脱不幸的宿命所以才去卖小孩,则多少带了一些自己欺骗。

 5 ) 是枝裕和《掮客》镜头语言、意象解析,宋康昊这一场景意味深长?

(首发于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掮客》是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继《小偷家族》之后的最新作品,宋康昊、姜栋元、裴斗娜、李知恩主演。宋康昊凭借这部影片在第7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斩获影帝

讲述了无法养育孩子的母亲素英把婴儿丢在“婴儿暂存箱”前,婴儿被尚贤和东洙偷走打算进行人口贩卖,隔天素英却回来找孩子了,最终她为孩子找到更好的父母,加入了这一趟荒诞的蔚珍之旅,然而他们已然被两个警察盯上,并计划在他们交易的时候实施抓捕······

这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片,也是一部鲜明的作者电影,主题上一如既往地关怀现实议题,一样的边缘小人物、遗弃的孩子,以及非血缘关系的重构家庭。

因此这部电影的讨论离不开导演前作《小偷家族》。

如果说《小偷家族》着重展现了这种家庭模式的深刻依恋与羁绊,那么《掮客》似乎是这种模式成型的一个过程,被抛弃的边缘人最初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就像是“前传”一般。

《小偷家族》所描述的家庭,之所以情感紧密的前提,是他们经过了多年磨合,生活在同个屋檐下,慢慢建立了深刻的情感联系,和谐得像真正的家人。

而后者的组合是不和谐的,对素英来说,尚贤东洙是才认识几天的陌生人,甚至还是要卖掉她孩子的掮客,存在身份的潜在威胁,短短的几天旅程里,能有多深刻的依恋和羁绊呢?

有些观众也许期盼看到《小偷家族》式的浓郁情感,但在这个故事的语境中,是不可能的。

我们不能忽略人物之间的潜在威胁,导演并没有忽略这一点的描绘。出发前一晚协商的场面,昏暗的房间,所有人的脸都隐藏在黑暗中。

这个构图,除了两个人剪影位置体现出的权力关系,画面中清晰可见的是背景中的婴儿羽星,而婴儿的位置更靠近尚贤,而不是妈妈素英。这个画面强调了威胁——羽星被他们掌握在手中,想领回没那么容易。

尚贤东洙一高一低,不平衡的构图只有右侧有微弱光源,两个人的脸一半是黑的。

虽然没有暴力威胁的台词,但是镜头语言都说尽了。

第一次尝试交易,其中一个镜头是远景摄影机以一种旁观的姿态冷眼看着,人物都是剪影,被潮湿黑暗的空间包围的画面提醒着这是一场非法地下交易

注意每次交易都是由尚贤或东洙抱着孩子的,而不是给素英抱。难不成是体恤女性,怕素英累吗?演员李知恩在发布会上说,为了角色学习了抱孩子的方法,但实际拍摄很少有抱孩子的机会。

为什么这样设计?从掮客的立场,如果交易时素英抱着孩子跑了怎么办?钱不就没了?

残酷的层面看,一开始这个孩子就被当作货品、人质,而非个体生命。

因此,《掮客》人物间最真实的情感关系,恰恰是以“无法亲密”的前提开始的,带有威胁的、利益的关系,在慢慢了解对方的过程中,也始终有种不和谐的、别扭的游离感。

因为每个人都有着“遗弃与被遗弃”的过去,互相在彼此身上看到影子,东洙在素英身上看到抛弃自己的妈妈的影子,尚贤在海进身上找到了当爸爸的感觉(摩天轮两两互为对照组)。

影片中段,他们才互通真实姓名和故乡,不容易的亲近。

到了后半段游乐园坐摩天轮,才小心翼翼地确定彼此的情感联系——东洙的“求婚”、尚贤的“洗车约定”。

素英和警察合作、自首,尚贤确信素英会出卖他们。关系本就不稳固的五人的最终解体自然也不具有《小偷家族》那样的力量,似乎导演也没有想“用力”让观众感到惋惜,而是轻描淡写地。

就像摩天轮“到顶了”,自然而然地会下来,迎来一个结束。

因为有结束,才有可能“重新开始”不是吗?

素英这个人物最想要的就是“重新开始”,但她被现实摧残了太久,不相信能重新开始。前面也说“雨会把昨日的我冲洗干净”,也是想重新开始的意思。

固定机位让人关注到景框内的所有视觉元素。画面中央羽星的小手一直在抓素英的头发,若有若无的触碰,十分可爱。

雨水的意象是贯穿全片的最重要意象。在电影中,水往往代表情感的流动,在这部影片中雨水可以多重理解

情感上首先是牵扯不断的羁绊、令人痛苦的情绪,也对应到因客观状况的改善,从而情绪上由痛苦转为平和,从开头的暴雨,到后来的晴天小雨,再到结尾完全的风和日丽。

即使雨一直下,东洙说有雨伞就行了。对应后面素英说如果下雨,你带着伞来接我。两人之间的情感升温1°,这条感情线极其克制,点到为止(值得韩国导演学习,不是什么情况下都要谈恋爱的···)

雨也起到烘托氛围的效果,开头便给人强烈视觉印象的暴雨渲染了沉重、阴郁、潮湿不适的氛围。

同时,理想化的寓意层面,雨水对应到冲刷洗净、焕然一新。有趣的是,也可以对应到洗车情节,洗车时海进偷开窗户让水喷进来,不仅把车洗了,人也洗了。

大家都笑了,内心轻松了很多,不仅压抑的情感得到释放,对于观众也是“喘口气”的时间,有缓冲、平衡节奏的效果。东洙拱起身子护住素英和羽星的细节也很暖。

因为公路片的主要载体是车,而车是封闭、局促的空间,封闭式镜头较多,因此“窗”就成了故事的“出气口”,“开窗”的动作就值得留意,让风吹进来、水喷进来的时刻,可能会带来一些微妙的转机

有一个和雨水、开窗有关的场景,也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一幕——下过雨之后,粉色的小花落在警察秀珍的车窗上,镜头特写她伸手去摸那朵花,不是一下子摘掉或捏起来,而是将被雨水淋湿黏在一起的花瓣展开,慢慢才顺着车窗拿进来,她拿着小花看了看,然后松手了。

原本很直白的台词,因为这一系列小动作而变得意味深长,是枝裕和的电影有很多类似的小细节可以品。

表面上就是思索问题时无心的小动作,显出她对待这个问题的困惑,似乎也有一点点秀珍身世的暗示

深层看或许这朵粉色小花就是秀珍眼中的素英?被淋湿而变得皱巴巴的素英,但莫名想将她“展开”来看看她为何要丢下孩子?

秀珍把小花拿进来而非丢在外面,也与后面对素英态度的转变、帮助素英照顾羽星的情节走向相合。

虽然秀珍这个人物的篇幅过少,有点可惜,但是个有弧光的角色,看起来正直干练的女警,为了抓掮客们而“钓鱼执法”。从完全不理解、一心想抓人,到说出“最想把孩子卖出去的是我”。

这一幕的构图,只有车窗外的游乐园灯光是亮的,而车内是一片黑暗,秀珍只有隐约的轮廓,仿佛在外面的尚贤他们才是正当的,里面的秀珍她们才是犯罪分子,用这样的构图平静而克制地表现出自嘲与讽刺。

这部电影的人物塑造几乎都是这样,没有集中地刻画某个人的形象,没有传统韩影的爆发式演技高光时刻,而是三言两语,淡淡地点出善恶人性中微妙的交错点。

比如东洙,这个人物给我整体印象是“温吞的好人”,一直抱着孩子有种奶爸的感觉,后面发现他也有耍狠的一面,两下就把黑帮小子勒晕了。而这点早在领养机构阿姨问伤口那里就铺垫好了,果然没有一句台词是废的。

尚贤则是反复说黑帮小子是“熟人的儿子”,大概说了2-3次,好像很讲人情的善良大叔,最后却把这熟人的儿子杀害了。

没有直接展示凶杀场面,而是用新闻和尚贤的反应来暗示——尚贤原本低着头没注意,听到和自己有关的新闻一惊,很快恢复淡定拿起饮料喝,一系列反应,虽然有惊讶一下子,但马上喝饮料代表对这件事是知情的,暗示凶手就是他。

另外,场景设置在人来人往的车站,用意有两个。

一是暗示他准备坐车逃亡,二是人们会在等车无聊时看两眼新闻,车来了就离开,不会真的关注新闻内容,就像电视机画面的镜头中,原本有两人入镜,一句话的工夫,左边的人已经离开了,车站就是忙碌而冷漠社会的缩影。

在是枝裕和的电影中,他会用很多镜头与拍真实生活的琐碎和沉重,对比之下对死亡的处理总是很轻,甚至“不在场”,想想《步履不停》是不是也如此?

讽刺的是,这条凶杀新闻的下一条新闻紧跟着是讲“家庭”的,但尚贤的表情变得黯淡、麻木。他是渴望家庭的,但他也知道自己再也无法回归家庭了,无论是前妻和女儿的家,还是和素英他们的那个“家”。

秀珍、东洙、尚贤,其实都是有点“反转魅力”的人物,在导演冷静地注视下,人物的善恶微妙地交错,最终给出了一个温暖的人道主义开放结尾。

素英服刑对应到“把昨日的我冲洗干净”,片尾在阳光下奔跑对应到“重新开始”,经历过抛弃后,主动选择的“家庭”,结构上是很完整的。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关怀的社会议题,包含了“弃婴”、“堕胎”、“领养”而掮客的非法勾当就从社会对这些议题的无视中滋生。

其实是很尖锐的题材,但是枝裕和的影像风格使得影片总体呈现出一种趋于保守的批判性。

相比导演的经典之作《无人知晓》,这次明显力度是弱太多,又没有《比海更深》那种静水深流的感觉,故事放在韩国背景中有点“浮”,不够“沉”。个人认为这点稍微遗憾。

另一方面可能和现在审美环境有关。

我们首先是要符合三观,这个条件下再尽可能多的戏剧化情节塞满满,情感充沛有升华;对于韩影的期待则是强劲又黑暗的讽刺,以及反抗过后的绝望感结局。观众似乎在其中投射一种痛快的补偿心理。

可事实上,是枝裕和导演哪种都不符合,《掮客》就是一部本质是文艺片的作者电影,商业性甚至没有《小偷家族》强,所以注定不是一部现在的主流会喜欢的电影。

不过,《掮客》在国际上的成功也证明了日本大导与韩国演员的组合还是很有吸引力和潜质的!明年会有一部OTT原创韩剧《Connect》播出,是日本电影导演三池崇史,与韩国演员丁海寅的相遇,令人期待在文化、语言都有差异的情况下创作出的作品,究竟会有怎样的火花?

公众号:霧風誌,看更多韩剧韩影评论

 6 ) 是枝裕和失手了吗?我并不这么认为

是枝裕和自2018年凭借《小偷家族》夺得金棕榈后,以韩语电影《掮客》首度回归戛纳主竞赛。

这并非是枝裕和自《小偷家族》之后的首部长片,也不是这位日本导演首次执导外语片。有法语片《真相》练手,回归亚洲的文化风土拍一部韩语片,是枝裕和应已游刃有余。

戛纳红毯上的《掮客》剧组

影片《掮客》围绕为弃婴雨盛寻找家庭的主题展开。在釜山开洗衣店的尚贤和在孤儿院长大的东洙从“婴儿暂存箱”中捡到被素英抛弃的男婴雨盛。两人本已开始着手联系买孩子的家庭,素英却回到釜山,加入尚贤和东洙为儿子寻找买家。

三人一起踏上了送子之路,然而素英的秘密、尚贤的债务和非法买卖孩子的生意,让警察和黑道一路紧紧尾随他们。

2022《掮客》

以孩子为核心的家庭故事一直为是枝裕和所长。《掮客》也不例外,剧本颇有《小偷家族》的味道,除了人设上基本换汤不换药,剧情主线用找买家代替收养,也让尚勋、东洙和素英三个本无关联的人之间产生了家人般的亲密感。

跟前作《小偷家族》最大的区别在于,在这个看似戏份均衡的群戏当中,故事的题眼低调地落在了李智恩扮演的素英的身上。她的身世和秘密使她不得不抛弃孩子,但她对孩子将送不送的摇摆与冷漠的态度,也让尚勋和东洙这两个真正的掮客感到困惑。

在寻找买家的过程里,素英审视着那些有可能成为孩子父母亲的人,同时自己也成为了被拷问的对象:作为雨盛的亲生母亲,不能够将孩子养大的她要承担什么责任和惩罚。

同时被拷问的不仅有素英,雨盛的存在像一面镜子,照在他们所有人身上,因为在这辆从釜山出发的寻亲车中坐着的所有人,都各自经历了家庭的不幸。他们都将自己有关幸福的心愿,加在了雨盛身上。

行进中的旅途作为剧情的推动力,人物复杂性在路上被一层层地展开,这个过程非常清晰地展现出了是枝裕和的深厚功底。他总是可以将人情世故拍得绵里藏针,让人物内心的情感自然流露。

当然,这也要归功于演员的表现力,宋康昊与姜栋元一如既往发挥稳定,将人情味与朴实的善意融进一举一动。

宋康昊饰演尚贤

姜栋元饰演东洙

最大的惊喜来自李智恩,相信无论是她的忠实粉丝,还是只知道“歌手IU”的观众,都会被她在《掮客》中细腻又不乏冲击力的表演惊艳。她丰富的舞台经验非常帮忙,台词清晰中气足,无论爆发戏还是细腻情感流露,分寸拿捏都刚刚好。

从类型上来说,是枝裕和拍摄了一部典型公路片。强调“典型”是因为《奇迹》可以算作他的“非典型”公路片,尽管主角们是一群不会开车的小孩,但借用新干线这一工具,在电影的后半段完成了旅行和途中的成长。

2011《奇迹》

相比之下,《掮客》的公路片性质更纯粹,旅程之所以开始,就是为了送孩子去到正确的目的地。而途中的全部人各怀心事且自顾不暇时,交易孩子逐渐成为了一个不可能达成的目的,旅程就此结束,电影也进入收尾阶段。

诚然《掮客》的精彩可圈可点,但是枝裕和似乎还是让不少期待他的观众失望了。很多媒体对《掮客》持保留态度,有些是出于对是枝自我重复的不满,也出于对这个过分天真无邪故事的不耐烦。毕竟在现实中,一个买卖孩子的非法生意里几乎不可能一个坏人都没有。

英国《卫报》甚至尖刻地批评,这部电影中的人物刻画浅薄得令人厌烦,而秘密与阴谋的部分没有一个字是真实可信的,连“婴儿暂存箱”这项服务都荒诞得令人发笑。

这些批评并非没有站得住脚的地方,因为电影里有很多细节并未被仔细打磨。比如雨盛作为一个婴儿很少哭闹,而素英无论身体行动力还是照顾孩子的方式,都体现不出是一个刚生产的母亲。

虽然有几幕非常精彩的戏,为几位主角的情感发展做了一些铺垫,但接近尾声时的相亲相爱还是有过分做作之嫌,推高的痕迹过分明显,反而让情感过分纯粹到了不自然的程度。

总而言之,是枝裕和的温柔一如既往。观众可以非常安心地走进他的故事,享受一场心灵的按摩,观摩一个没有坏人的世界,看矛盾是如何产生又如何消解的。

很多人抱怨是枝裕和在重复讲故事,父母子女的关系都不再新鲜,反复剖析来去也只是新瓶装旧酒,但这是一个致命的缺点吗?自我重复并非错误,艺术家一生中感兴趣的事情毕竟也有限,他们能够将自己的兴趣耕耘到其他人难以企及的深度,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如果抛弃对“是枝裕和作品”产生的额外期待,单看影片《掮客》的质量,这次是导演的稳定发挥。是枝裕和的招数依然有用,能够触到观众,且有出彩戏码,这足以让《掮客》被列为他的水准之作。

即便一个导演有十八般武艺,没有一项能镇得住观众的也只是徒劳。是枝裕和对动人细腻情感的刻画总是能触及到观众的内心,稍有不慎就被他拖住。这是看家本领,不得不服他的老练。

观众纵有自己的期待,但《掮客》的讨喜之处,不就是曾经在是枝裕和的其他作品里感动过他们的吗?那些感动,总不会过时的吧。

作者| 蓝詹;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短评

不知道外國人啥感想,反正本看日劇的只想把坂元裕二的woman拍到失智臉上,出身不幸還單身帶娃只會最後帶到絕症,後續都給你想好了,就說別生了!!!!PS結局令我感到找了一群韓國人拍晨間劇

5分钟前
  • 心是鬆餅的獵手
  • 还行

低配版《小偷家族》,奉俊昊打卡上班,姜栋元“忠武路小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IU像个AI,说她是戛纳影后有力争夺者真是辱唯了

8分钟前
  • 佳妮
  • 还行

75cannes首映/中庸的故事,与我相悖的生养观,一无是处的女演员,是枝裕和的复杂与细腻全都丢失了,很多设计(eg摩天轮的运用、火车灯光)太平平无奇,刁亦男都比他有创意,导演老啦。另,还是认为男导演请慎重触碰女性题材(滨口龙介除外)。

10分钟前
  • 低斑蜻
  • 还行

#Cannes 2022 刚看完首映和今天的记者会,是枝裕和的个人品牌烙印太深,音乐运镜都是一绝,就是人物神圣到让我怀疑世界,仍旧是市井气不足的日式温情。IU的角色有无数个故事演绎层面,可惜她一个都没表现出来,扁平寡淡稀薄,最后只留给我“有着高度偶像自觉的小白花" 的印象。

12分钟前
  • ChX
  • 还行

3.5,不得不服是枝裕和厉害的地方还是很厉害,不但没有水土不服,还让IU就这么打进影后竞争了。但整体太煽了,除了摩天轮那场戏很有张力之外,其他片段的情感表达都让善与爱显得过分圣母。

15分钟前
  • 蓝詹
  • 推荐

这也…太难看了。弥漫着“我们大家今天聚在一起就是要努力拍一部‘是枝裕和’”的疲惫感

17分钟前
  • 海带岛
  • 还行

从来没有喜欢过是枝裕和,包括海街和小偷。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对社会失望却对人温情的他,只适合彻头彻尾的童话,并在童话中探讨没有结论的社会/哲理议题。在用「父忧母难」形容新生命的诞生并情感道德双重绑架了子女长达千年的东亚社会,「感谢你被我生出来」是颠覆性的宣言,也是我的泪崩点。

18分钟前
  • 陈凭轩
  • 推荐

3.5 期待值非常高的首映,但看到煽情片段的时候心想:完蛋了自己无法在这个时刻流泪…阳光小美女+东京教父+小偷家族 釜山版 #Cannes 2022

20分钟前
  • chezmumu
  • 还行

这是什么童话我的天…一边赞叹剧本写作character study叙事效率 一边哭到断气 摩天轮和thanks for being born是double kill吧 和陈凭轩走出Bazin一路哭到马路边 谢谢是枝裕和

24分钟前
  • 咯咯精
  • 推荐

是枝裕和还是那个是枝裕和,就是韩味冲天,我接受无能

29分钟前
  • 王王王大可
  • 还行

太——日了,韩国演员和日本电影真的不太兼容,也就裴斗娜这种有“去国别感”的演员才能两头适应了

31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是枝裕和过于天真和温柔,试图延续《小偷家族》的童话:在不完美的背德者之中寻找人性的真善美,用没有血缘关系边缘人相互取暖的余烬温暖观众。这一次,掮客、妓女、杀人犯和孤儿组成的小家庭,美则美矣,但着实无法洗刷浪漫化苦难的嫌疑,特别是结尾,每个角色都做出完美正义地抉择,圆满却难以服众。“谢谢你降生于这个世界”的宣言,不是宽慰,更是让作者留下了他对性别政治和堕胎议题微妙的态度。IU很美,摩天轮戏份可能是年度最浪漫场景之一。“姓名”无法界定身份和归属——是枝裕和用这样的暗喻试图合理化他走向国际的创作路径,但他无法淡化强烈的作者印记。这个“韩国”故事看起来不够韩国,之所以成立,依然要感谢人类社会共同相信的某种普世价值体系。

34分钟前
  • 德小科
  • 较差

一转眼,当年的国民妹妹也已经拿到母亲的角色了。从至安到满月社长,再到这里的素英,这些角色所传达的情感,这一路的成长与蜕变,都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用心用实力拿出作品的IU,谁能不爱呢👌

36分钟前
  • Targaryen.
  • 力荐

C. 看时感动,看后下头。是枝裕和仍然能用信手拈来的“小确幸”赚走暖意和眼泪,但过分关注于写单场戏内的细节,情绪的断点全靠“氛围感”轻飘飘地连接,不仅无法服众,在人口买卖和生育这样的严肃议题面前,甚至是极具欺骗性的。“谢谢你降生在这个世界”固然治愈,但当弃婴的正当性建立在“出生之前杀了他就不是罪了吗”这样的台词之上时,所谓的治愈也变成了作者对于性别政治令人不安的自我感动。是枝裕和的“童话故事”经不起任何“因为所以”的推敲,而观影过程中被撩动心弦的那一丝触动,也在稍作思考后变成了古怪的回味。2022.5.26 Debussy

41分钟前
  • 双晚
  • 较差

宋康昊慈母般的憨笑,把裴斗娜都感化了。这趟孩子转运之旅,犹如细水长流,点点滴滴都是爱。是枝裕和,啥时候也能来中国拍一部呀?

46分钟前
  • Hymoive
  • 力荐

很多人抱怨是枝裕和在重复讲故事,父母子女的关系都不再新鲜,反复剖析来去也只是新瓶装旧酒,但这是一个致命的缺点吗?自我重复并非错误,艺术家一生中感兴趣的事情毕竟也有限,他们能够将自己的兴趣耕耘到其他人难以企及的深度,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49分钟前
  • 看电影看到死
  • 推荐

剧本散成一盘,时时莫名其妙。女主到底在演什么?

50分钟前
  • 三七
  • 还行

📍5.27戛纳首映 韩国旅行版《小偷家族》,是枝裕和最擅长的血缘亲情,但人物构成更复杂。结尾太糟糕了,一瞬间以为他们也要经中国广电审查(半星给我为是枝裕和排的队,半星给iu看我美貌杀人)

53分钟前
  • L木木木目
  • 推荐

跟“小偷家族”同样是临时拼凑的家庭,却缺少了深入人心的力量。可能这个无巧不成书的道德困境剧本更适合冷眼旁观的法哈蒂吧,被是枝裕和的温情鸡汤调兑后反而失真。看到大家都善良成这样了,中国拐卖儿童的人贩子估计梦里都会笑醒...

5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日本导演拍的韩国电影。我倒不是是枝裕和的粉丝,对他的风格谈不上研究,总体看着还舒服。“一事多人”,围绕着卖一个孩子的故事牵扯进了六七个人物,剧作上倒是写得清楚、节制,几笔写出各个人物的历史及心理,显示了功力。韩国大演员宋康昊演的角色戏并不多,戛纳节到给了他个最佳男主角奖,看来是评委们平衡的结果,也许是照顾了以前他的《寄生虫》吧。

1小时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