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无罪的孩子。Ma chère,当你像个人(mensch)一样欲求,当你的心为什么东西蠢蠢欲动,当你窥视着光影里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当你穿着妈妈的高跟鞋在镜子前补上口红,当你嗑完一片走出洗手间扶着楼梯,当你在人群里反复搜寻一个人的影子,你已经在犯罪了。你不会后悔,你在马路上拦下陌生男人的汽车,你穿过肮脏的动物园火车站去见他,你颤颤巍巍地瘫在厕所里,你受到了应得的惩罚,罪名是成为你自己。 Freier Wille oder nur die Willkür? Ma chère,活着的都不会是天使。天使都生活在Jenseits,在Diesseits你只能找到她们的塑像。而每一尊天使的塑像,也都在期盼着自己到此岸活动那一天。
先跑题一下,有一阵子对毒品这个话题充满好奇,其实不只是毒品,而是对“堕落”的概念感兴趣。毒品是其中之最。其实无论是烟瘾酒瘾赌博或者毒品,都有其共同之处。瘾君子们选择沉迷,选择堕落,选择了不去看真实的世界,沉浸在瘾和堕落的快感中。要说他们爱着他们的瘾不如说他们恨着这个让人不愿面对的世界。在我看过的各种各样的故事中,瘾君子大多有着原本就破碎残缺的生活,而选择堕落,就是他们极端的逃避,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玉石俱焚。在这里不是把所有的锅都甩给操蛋的生活,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存在“我也不想,只是没有选择” 不是没有选择,你早就做出了选择,你露出冰山那一角的时候,你的未来早已定下了。
一次性看完了这部81年的《堕落街》,有一种找到宝的感觉。之前也看过《梦之安魂曲》《边缘日记》这类涉及毒品的电影,但始终没有找到那种真实的堕落感,总感觉那些电影里的画面太有距离感,那种堕落的感觉我没办法切身体会,总感觉是隔靴搔痒。但《堕落街》真的,片如其名😳真实到我的心都扎穿了,演员的表演让我觉得他们就是吸毒者。无论是是毒瘾发作时的浑身大汗呕吐不止还是男主止不住的摇头晃脑亦或是女主发瘾时的大鼻涕泡……不剧透太多了(ಡωಡ) 如果你好奇真实的吸毒者的生活,不要错过,如果你需要一部禁毒电影,不要错过。
比起梦之安魂曲带有超现实性的情节,这部真实改编的电影,从堕落走向毁灭如同吃饭喝水一般寻常。整个政府,社会,家庭对于青少年都是放任的态度,缺乏爱护,引导的少年们在毒草丛中肆意生长,成人们对于他们这些弱势群体没有关爱,只有冷漠的交易。堕落街不止是少年的堕落,更是整个社会的堕落,人心的堕落。
1981年的片子,希望那时候放映完后,放浪的青少年有受教育远离毒品,好像当年river phoenix吸毒过量倒在街头后,他的朋友纷纷醒悟一样。整部片子是平淡的真实感(男主演技尴尬)
不记得DVD影碟发了没有反正我没看过,借着剧集蓝光发碟,我找到电影版(德国电影)再一遍吧,想网盘投屏,但是字幕是外挂的不支持投屏观看, ̄  ̄)σ现在看电影视频也是非常方便:先去『胖鸟』找汁源,再复制到网盘或者手雷磁链,直接网盘打开即可,喜欢收藏再下载。看看青春期的女孩子折腾一下午
其实是现身说法的禁毒电影。很喜欢开场的两组镜头:在V-2 Schneider里城铁掠过街景,在Heroes里伙伴携手奔跑——前者恍然就是北京城铁夜行déjà vu般的熟稔,后者则用恣肆的生命力表达了关于青春的一切想象。饶是如此感同身受,接触毒品前有多美好、接触毒品后就有多揪心:满屏精致的德国少年正应了鲁迅那句“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坟,1925)”——Christiane第一次注射H借针管一节就不忍卒视,到后来和Detlev相拥而卧毒瘾发作以至喷血……真的揪心;最后一节语音似乎是Christiane原型原声,算是在现实回响里稍微让人宽慰。剧作整体冷峻接近纪实文学,真人真事改编传记性的文学脚本一向为导演Uli Edel所擅长:倒是德国电影惯有的沉着表达风格在两德分置时期就已然如此。唯一遗憾:男主Eberhard Aur真是没表演天赋。
翻译完的第二部电影。
吃人的资本主义!
影片没有用猜火车或者梦之安魂曲一般的迷幻手法拍摄吸毒感受,仅仅通过冷色调记录——旁观、冷静、甚至有些冷酷地记录那些让人不适的画面——肮脏的公厕、街道、黏糊糊的额头、碎发、汗液、唾液、血液、不自然的红唇、红发、高跟鞋...造成观众的生理不适,进而抵制毒品,也许是影片的精华所在。
70年代德国颓废的少年们,长卷发,喇叭裤,嗑药,过把瘾就死,看似反叛,其实说不出的孤独哀伤。
把印着bowie字样的外套送给好朋友babsi 后者也是美到让人心碎的少女啊
失眠时看的 前半段贯穿着david bowie 演唱会那段着实惊住了 那时候还没有手机 观众们都点起打火机 黑暗中灯火飘摇的样子异样美丽 少女洁白纤细 美如浸没水中的莲花 让人想把世上一切美好都给她 然而她对自己却不管不顾 不知道80年的柏林少女如何度过青春 然而十三四岁时对一个人的迷恋都是同样一意孤行
此类影片中看得最难受的一部,很少有一部片子能让我压抑那么长一段时间。不仅因为故事的真实性,更重要的是那些游荡在八十年代西德街头的真实瘾君子们,那种眼神和颓废,再牛逼的影帝影后都是演不出来的
20年前的墮落少女Christiane,因爲附著“偶像崇拜”“為愛執迷”之類單純熱烈的情感,尤其顯得質感又疼痛,注定她的道路雖然混亂,面無表情的小臉兒卻是主題鮮明的....直至來到信仰沒落鼓噪者眾的今天,怎麽拍都沒靈魂,只剩下一齣齣鬧劇了
看得心里特堵。。。多好的年纪 多好的姑娘啊。。。bowie的OST 看最后cast列表一出来 OST那一溜儿各种bowie。。。甚爽。。以及看片子里的人捏着一摞bowie的黑胶在手里摆弄 甚为眼红。
单纯而幼稚的年代已经一去不返了。吸毒嗑药,滥交同性恋,人们堕落如同丧失更多的人一个一个的死去。但这种恐怖的氛围与大卫鲍伊迷幻却又阳刚的嗓音神奇地融合起来,也许一切都没有什么区别。黑暗躁动年代的猎奇,虚无时代的任意牺牲,伴随背后heroes粗砺的嗓音,或许人们已迈出无知却坚定的一步
简直比《梦之安魂曲》震撼一百倍,太写实了!
无论再怎么获奖无数,我的确是不喜欢这种风格和角度,当然客观来说还是可以的。小演员表演很无神。
没落入政治正确的窠臼已感激涕零
猜火车用了perfect day 堕落街用了heroes 从前听heroes 常伴以夜车奔驰 晚风呼啸的画面 像壁花少年里那样 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很酷很潇洒 但情感上就是没到那个点 看完堕落街 终于明白歌里面唱得那种快意究竟是什么 是末日前的兴奋 是失去理智的狂喜 是惧怕死亡却仍止不住去试探的冲动 是一股哀伤 永远看不见明天
太漫长。。前半毒品之路塞满大宝,后面就唰地啥音乐都没了。。吸毒行为可能比较真实,但毒虫们都相亲相爱一家人。。花童也不带这么拍的。。吸毒也就是个途径,最终的追求都差不多吧,生理快感逃避现实小圈子归属感认同感爱。。这途径的问题就是太快太容易太一步到位以至于别的选择都不再是选择。。
1、很多原因让我们堕落,包括一些美好的情感;2、残酷也是初恋之美的一部分;3、提着塑料袋的堕落女孩
“白痴写实主义" ..............德国拍这种题材真是有种"深仇大恨"苦难感hahahhah 总之观影过程很难受 主要是原故事有点白痴 (还有我想知道是谁在主演那里写的David Bowie 总共出现了5分钟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