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有意思的地方是文本。仅从技法上看,实在乏善可陈,不少地方甚至粗糙简陋,显得生硬。不过考虑到这是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唯一一部),大致也能理解。
电影改编自瓦西里· 格罗斯曼的短篇小说。格罗斯曼因为《生活与命运 》被苏联当局封杀,小说在20年后才得以出版。《女政委》的成功应该归功于他,故事是他创造的。
电影的文本层面,能够探讨的地方很多。故事简单,女政委怀孕,跑到一户犹太人家里待产,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事情。简单的故事,背后的意涵却极为丰富。历史、战争、政治,性别、身份、种族、信仰等宏大的叙事,电影都有探讨,而且讲得很明白。
文本之所以有价值,关键还是讲人。无论在何时何地,在何种政治背景下,人的本质是不变的,探讨人性永远都具有普世的价值。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逻辑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作为个体的人不应该(也不可能)在社会主义国家存在。
军人作为战争的核心,应该彻底摒除个人喜恶,成为一台没有感情的战争机器。这是战争对军人的根本要求,任何加入军队的个体都需要以成熟健壮的男性为标准改造自己。因此,女战士需要去性别化,将自己生成为合格的男性。
电影的核心冲突在于此,女政委作为军对高官,本该像男性那般冷酷地行事,但意外的是,她怀孕了。孕育显示出母性温柔的一面,与战争对战士的要求截然不同,恰好远隔两端。
电影一开始刻画了女政委的残酷与冷血,她直接下命令杀死畏逃的士兵。可在她孕育后,她不得不脱下军装,让自己变成正常的女性。而且,由于寄人篱下的缘故,她从强者转变为弱者,这重身份的转变也迫使她接受女性的角色。
电影对此作了深入表达。与此同时,底层民众对战争与军官的认知,男女两性对生育的不同态度,还有种族与信仰的冲突都在电影里得到了探讨。
因此,这是一部关于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的电影,个体在背离集体生活后展开日常生活。这种表达方式自然无法被社会主义文艺制度所接受,因此它被禁映,并遭到严重的惩戒。
《女政委》这片子被封禁,还是有些不解。
女政委本人是一个共产主义立场坚定的人,通过和犹太一家人的相处,她自己也有了很多生活的气息,不是在每天打打杀杀。
但随着白军迫近小镇,犹太人家庭对白军充满了恐惧,女政委本人也意识到自己的任务和使命。
再给孩子喂了最后一次奶后,拿起了武器,又去战斗了。
其中犹太一家人的孩子们也是有意思的。
很多像中国70-80年代或者更早期,孩子们在大杂院玩爬树、打仗、洗澡等场景。很真实,也很快乐。
这些孩子在苏联解体时,大约是70-80岁。正好目睹了一个伟大国家的诞生和陨落。
导演亚历山大·阿斯柯尔道夫是孤儿。1937年,他爸爸在基辅当一个厂长,斯大林时代的大清洗开始了,他爸爸被带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再有人来他家抓走了他的妈妈,仅仅是因为来抓人的车坐不下了,秘密警察对只有5岁的亚历山大·阿斯柯尔道夫说,你在家等着,我们一会儿回来带你走。亚历山大·阿斯柯尔道夫回忆说,那时有两件事很困扰他,因为年龄太小,一是他不会系鞋带,二是他不会开门锁,他至今都很奇怪自己是怎么完成这两件事出了门走上了大街。。。要不是碰到有好心人收留他。。。
这部拍摄于1967年的电影,始终不能上映。20年过去,86年苏联很多被禁的电影都解禁了,他向苏联政府写信申诉,等来的还是坚决的拒绝,和开除党籍,看上去没有丝毫上映的机会了。这时候《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给戈尔巴乔夫写信,一再恳请,才让这部电影得以面世。导演亚历山大·阿斯柯尔道夫说如果没有加西亚·马尔克斯,就不会有今天,他最想感谢的人就是马尔克斯。
谈起为什么拍这部片子,导演亚历山大·阿斯柯尔道夫说那时候他还是一个比较幼稚和纯粹的人,相信艺术能拯救世界,相信好的艺术作品能打动人心。当你看了一部好的电影,会让你的内心更加高尚,更加纯粹,向善。这就是他创作的目的。
观影盘点期,看过留脚印~
只对一句台词印象深刻,堪称经典。这句话是白军进驻小镇前铁匠叶菲姆钉木板封窗时说的:“我必须告诉你瓦维洛娃夫人,对于人们来说,这是最好的时候,一个政体被消灭了,但是另一个政体还没有来,没有造福人们也没有给人们带来灾难。”
改编自瓦西里·格罗斯曼的短篇小说,当年柏林败给《红高粱》。艺术价值一般,文本蛮厉害的,将政治、性别、民族、信仰等合在一个简单的故事里讲。
失去人性的人 被信仰异化的人 不可能重新成为人的人 和被封禁的影片 被迫害的电影工作者//隐喻蒙太奇用得妙极了 抽象的心理的意识流的内容如何用具象的影像表现本就难的不行//如何用画面和音效达成疼痛的通感//电影在表现形式上在表达核心上的无国界是艺术的赋予//生活促人反思 那些形而上的抽象概念信任体系对于普通人而言意味着什么//虽然是视听语言课上拉的片 但我不觉得老师有理解到故事内核 或者往好了想只是他没说出来
土豆上有国语配音版,但要通过百度才能搜索得到,奇怪。B站也有,字幕还行,但没到最好。豆瓣上有剧本,赞。
设定和台词都那么不ZZ正确,难怪被当局打入冷宫二十年。寄宿犹太人屋主这个人物非常耀眼,风头甚至盖过女主。那个年代的苏联电影真是蒙太奇的宝藏。
保守的停滞期作品。有趣的是80s的重新剪辑,还在试图还原法国新浪潮之前的遗产叙事手法,实在不知如何评价。
除了那些个超现实的意识流和摄影构图万马奔腾的堪称教学片的地方,另外两处印象深刻,一是农民对女政委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在是最好的时候,一个政权走了,一个政权还没来,没有赋税,也没有屠杀。。。二是,三个小男孩模仿所见欺负他们的姐姐。。。
当女人真不容易.....
红军女政委瓦维洛娃怀孕后不得不安排在锅匠叶菲姆家待产,她从这个平民家庭交往中,尤其是她艰难产子后,逐步唤醒了作为女人的天性和母亲的母性,甚至对宗教也感了兴趣。但是,当白匪来犯时,她还是忍心留下嗷嗷待哺的孩子,走上了抗击的第一线。应该说从结尾部分来看,该片还是主旋律色彩,不过仅通过孩子们分别扮演红军和白匪两场游戏,叶菲姆关于“政权”的评论及他与女政委关于革命目的的争论,该片尚未公映即被当时的苏联禁止就不足为奇了。在导演被批及电影资料均被销毁的情况下,同行偷偷留下了一个拷贝,使这部优秀电影得以重见天日。可能拷贝难以完备保护好,加上修复技术未到位,画面不甚清晰,有点小瑕疵。8.5分。
充满能量的电影,让人欣喜。不夸张的说,这是在繁复的技巧和克制的抒情之间取得绝妙平衡的经典之作。它使观者留下这样一种印象:剥离两者如此容易却无法再去分别述之。
弗洛伊德一样的苏联战争片很头疼啊。还是女性视角,一到女政委的回忆就像希区柯克一样,咣咣咣的吓人。
8,蒙太奇和长镜头两大美学思潮留给苏联电影的最后遗产,毕竟电影在柏林重见天日的时候(还跟红高粱同场竞技),苏联都马上要没了。可能就今人眼光来看,这个电影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的大逆不道,或许在苏联审查者的眼中宣扬战争人性论就已经是突破底线了,但也可能并非如此,毕竟电影还涉及了同样比较敏感俄罗斯犹太人问题。电影很讨巧地用女政委这个女性战争参与者的形象作为喻体,把人性和母性进行勾连,用圣母像、摇篮曲这些元素来进行强化。母亲分娩在电影中显然就是战士艰难找回人性的那个决定性动作(蒙太奇寓意极其明晰),只是结尾还是要政治正确一下,留了个女政委抛下孩子回到战场的结局,最后国际歌都唱了,这样都无法改变被禁的命运,确实挺让人无奈和惋惜的。
虽然影片在形式上多于情节和内容,但是依然是一部惊艳之作
7。找不出被禁的理由,女政委的刻画还是很成功的
我太喜欢俄罗斯了!
1.37G 镜头语言很好
太早看的,没什么深刻印象了,镜头语言貌似不错,只是战争背景下的女政委除了能生娃外基本就是个男人。
表现心理活动的蒙太奇段落真美
1967年完成,2004年上映,一部传奇的苏联红片。看得译制版,良心配音。没有大的交战场面,没有酷刑没有屠杀,所以影片并没有实质性的看到为何遭禁几十余年,有的只是关于战争对于犹太人和原本生活的影响的对白,因为战争,丧夫弃子。影片结尾伴着最后一曲国际歌,战争的荒凉造就生活的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