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电影看完,对于比赛的印象恐怕不会很深,就我自己而言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最后海边的球场,真美啊。
电影的色调和阳光的颜色选用都一直特别温暖,感觉更适合去拍风景片,几个海边的镜头都特意选了海最蓝天最亮的时候,或是光晕大到一切都有些朦胧的状态,是不太热血。
剧情本身比较散也没有什么太刺激的点,就是平平淡淡的讲了一个曾经的英雄重新回归篮球的故事,虽然看最后的几个投射,这老哥应该不咋会打。球场的几个镜头也充斥着翻腕启动走步,只有跳投的姿态都很好。
严格来说就是一个三星的体育片,可以加一分给最后那个巨美的球场,我也想去打
杰克把车停在酒吧门口忧郁了一会,再调头离开的时候,感觉自己也长舒了一口气,以为故事从这里就转折了,The way back,回归之路,总算是开始往救赎的方向前进了,电影终归要有个好的结尾是吧。于是他的球队开始赢球;他不再漠然开始帮助一个像他年轻时候的孩子;他和侄子侄女甚至关系一般的姐姐大舅哥开始说笑;再然后他和他的高中球队击败了另一支很强大的球队并奇迹般的进入季后赛……可是生活不是故事——所以我给4星,因为这故事让人觉得真实。挫折又很快出现在杰克的人生里,他看到了脑瘤死去的儿子的病友再次入院,医生带给了那对父母让人奔溃的消息时候,他又一次被悲伤和愤怒击倒了,他开车去了熟悉的酒吧,宿醉后去球队迟到被神父发现开除。更难过的他又去喝酒——这是他最熟悉的路,然后晕倒在大街上。
宗教的目的是给人的生活做出解释,这样有了信仰便有了寄托。上帝要亚伯拉罕去杀自己的儿子他便去杀。可冷静下来还是很难让自己信服的接受为什么一个善良的人要失去他无罪的孩子。《回归之路》比《海边的曼彻斯特》更像生活的地方是它不是意外,是无数个因为悲伤绝望被击倒的中年人里的其中之一而已。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即使不用酒精,也需要别的出口去麻醉这操蛋的生活吧。毕竟:“we are have our cross to bear“。
不太喜欢故事的结尾,好像非得有阳光。让人鼓舞的画面,父亲接受了热爱篮球的儿子,球队惊艳的进入更多人的视野,这是大家希望的结尾。童话总得有个好的收场。还是留给年轻的孩子们去看吧。
(全文有大量《归来之路》剧透)
3月,本·阿弗莱克新片《回归之路》在北美上映,大部分影评人都给予了中肯的好评。本片由《勇士》、《会计刺客》导演加文·欧康诺执导,大本在片中饰演了一名曾经风光的篮球员,人到中年的他因为酗酒而生活颓废。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受邀回到自己的母校执教篮球队,因此决定洗心革面,走上了“回归之路”。
媒体主要赞扬了大本此次的表演很好地捕捉到了这个人物的多面性,将这个人物脆弱的一面展现给了观众。
在观看《回归之路》的过程中,相信不止我一个人产生了《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既视感——看完之后,确实发现有影评人也发出了同样的感叹。
和弟弟卡西·阿弗莱克的影帝佳作《海边的曼彻斯特》相似,本片同样是以“救赎”为母题,重走了生活陷入困顿的男主角曾经的心路,探索他们成为“他们”的内外因,寻找“自我拯救”的方式。
甚至连人物设置也有多处相同:孩子去世后被彻底破坏的生活秩序,与前妻的爱恨纠结,打工后在酒吧打发无聊时光,从“年少的自己”(在《海曼》中是侄子,在《回归》中是学生球员)身上看到新的希望……
但在面对“与过去和解”这道题,阿弗莱克兄弟在电影里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卡西在《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噙着泪凝重地答道:“I can not beat it(我走不出来)!”成为电影中的高光一幕,他选择了继续与痛苦的过去共存。
而本·阿弗莱克在《回归之路》中所塑造的前明星球员“杰克”,更多地浸透了他的个人色彩。正如许多影评人所说,“阿弗莱克所饰演的酗酒的篮球教练,可能是他在银幕上最私人化的一次表演。”
“当代好莱坞私人生活最戏剧化的大明星终于再度归来”,影评人们不约而同地将阿弗莱克的现实生活和这部电影相提并论。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初,阿弗莱克是最耀眼的新星之一,而在凭借自导自演作品《逃离德黑兰》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后,他又曾经承载了多少“成为下一个克林特 · 伊斯特伍德”的期望。
他在银幕上从来没有这么糟糕过,肿胀、油腻,醉醺醺。他不再是迷人的布鲁斯·韦恩,“已经几乎变得无法辨认”这样的评价屡屡出现,然而人们也在肯定:他从未如此真实。
“患有强迫行为的人——我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总是不安,然后企图通过各种方式让这种不安消失——用暴食、sexy、赌博、购物或其他任何方式让自己感觉更好。但这最终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糟。然后你会更过激地做一些事想消除这种不适感,随后真正的痛苦开始了。这就形成了一个无法打破的恶性循环。这至少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阿弗莱克在一次采访中坦然承认,他服用抗抑郁药的历史已经超过20年。
“我很沮丧低落时,”他说。“我就吃抗抑郁药。他们对我很有帮助。我从26岁起就开始服用各种各样的药物。我已经换过很多种,试过这个,试过那个。有时候他们不会告诉你一些可怕的副作用,然后你回过头才发现,‘为什么我胖了60磅?”
那是他拿到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的时候。就像他的好友、与他分享了同一座奥斯卡奖杯的马特·达蒙说过的那样,在年轻时突然获得巨大的成功,你的整个世界都会发生改变。没有人能对这种事做好准备,阿弗莱克在收获荣誉的同时,也在为他的年少成名付出代价。
他的酗酒反复戒断又发作,还有另一个原因,来自家族的遗传。父亲在他19岁时才真正摆脱酒瘾,而他年纪越大越能体会到父亲当时为了戒酒已竭尽全力。祖母46岁时在一间汽车旅馆自杀,叔叔用猎枪自杀,姑妈有毒瘾。
种种经历都让阿弗莱克对“杰克”这个人物的理解更加深刻,“杰克”身上有许多他本人的影子。这位篮球天才其实从小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只有通过打球收获奖杯,父亲才会看重他。当他因为高中出色的篮球成绩,拿到了许多好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时,他却选择了全部放弃,只是为了跟父亲作对——年轻人的叛逆发挥到了极致,用自己的全部前途来表达对父亲的不满。
然而那时杰克的生活还是有希望的,他遇到了爱他的妻子,还有了可爱的儿子。但命运又给了他一次重击,儿子患上绝症后病死,他与妻子无法面对这一切,选择了离婚。
“我可以聊……他脑子和脊椎里的肿瘤……30次放弃治疗……他痉挛的时候会尖叫,没人想听见那个声音。”
杰克对心理医生倾诉的这一幕,是片中后半部分的小高潮。阿弗莱克用压抑的语气尽量平静地讲述着自己最大的心魔,儿子的去世将他彻底击垮。他经常被批评“面瘫”的脸此刻充满了悲伤,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下,也打动了屏幕前的我。
导演加文·欧康诺说:“我认为,本以一种艺术的方式、以一种深刻的人性的方式,希望通过这个角色来面对自己的问题并治愈。在某一个高潮部分拍摄完成后,本在片场‘完全崩溃了’。这就像一扇打开的闸门,这是令人吃惊和震撼的。我认为这是电影中他一个非常私人的时刻,我想那就是真正的他。”
而接下这部电影,一部分也是因为自己的孩子。阿弗莱克在采访中表示: “我不希望酗酒这种情况再发生在自己身上,主要是为了我的孩子,也因为这种情况给他们带来了痛苦。我愿意付出一切来改变这种情况。” “但是我不能改变过去。我可以从今天开始。我可以确保今天我很好,这就是我所能做到的。我今天干得不错。”
导演称,阿弗莱克读完剧本后深感共鸣,很想立刻投入拍摄。但是当影片还在筹拍阶段时,他却因为酗酒而最终决定进戒断中心进行治疗。当时剧组很犹豫,投资人和片方还以为拍不成了。
就在此时导演接到了阿弗莱克的前妻,也是孩子们的妈妈,珍妮弗·加纳的电话。加纳告诉导演,本到戒断中心治疗时随身都带了篮球,他是真的真的很想拍摄这部电影。她恳请片方不要暂停项目。
在经历了动荡的几年之后,47岁的阿弗莱克真正地直面了自身的困境,试图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就像片中男主“杰克”的经历一样,这是一条艰难的复苏之路。
阿弗莱克不断地敞开自己,剖析自己。
“对我来说,沉迷于失败ーー复发ーー和自责,这种状态是不健康的。我确实犯了错误,确实做了一些让我后悔的事情。但我必须振作起来,从中学习,学到更多,努力向前迈进。”
“为什么选择拍一部关于酗酒者的电影?对我来说,这样做的好处远远大于风险。它可以治愈我。”
正如美联社对他的采访所说的那样,“与酗酒的斗争永远不会结束,但是它们会逐渐变得更容易战胜。至少现在,阿弗莱克觉得自己已经从中成长了。他变得更谦卑、更真诚、更自在。”
没有一个三分球可以修复杰克和他分居的妻子之间的关系,也没有一个防守篮板可以修复他心中的伤口。无论是杰克,还是本·阿弗莱克本人,他们都背负着沉重而复杂的过去。而电影中,也很好地给出了他想要的答案。
“我们不能改变过去,杰克,我们能做的是向前看。”
在电影的最后,杰克没能参加他执导的球队的重要比赛。他一个人在海边球场孤独地打着篮球,而此时,画外音响起:
“虽然他没能出现在教练席上,但你能想象到,他看到男孩们打得这么好,肯定很自豪。我还能记得杰克打球时的样子,他的坚韧、热烈、好胜,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这些孩子,这些品质造就了如此一位胜者。”
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初心,尽管走过了一条好长、好长、好长的弯路。
《回归之路》,可以看作是本·阿弗莱克一次自传似的演出,杰克这个篮球教练的角色,几乎是依着大本的生活描摹出来的,也许这部电影的剧本朴实无华,不如很多励志片那样看完带给人无穷的力量;也许这部电影的剧情也不那般跌宕起伏,不如很多体育元素的影片扣人心弦。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大本几乎本色出演了这样的一个落魄的角色,洗尽铅华,撕开自己的伤口让我们看到他的苦楚,他的折磨。
人世皆苦,但依旧要背负苦难向上攀登,这不仅是电影里教练杰克的回归之路,更是大本自己从跌落的人生谷底,爬回幸福人生的回归之路。
我们都认识大本,这个笑起来很憨的家伙
在拍完《蝙蝠侠大战超人》和《正义联盟》的大本接过了新版《蝙蝠侠》编导的任务,但是《正义联盟》的失败让他倍感压力,和妻子分居已久的他也即将面临正式的离婚,他一直以来就有的酒瘾亦不期而至,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被送入戒除中心强制戒除酒瘾。
这是他人生的低谷,我还记得那一阵子经常看到本·阿弗莱克各种吃东西,喝酒的照片,他一度被笑称为“汉堡侠”,而在《正义联盟》的补拍镜头中,大本也明显比原先的镜头要肿了很多。谁能知道,他那时便受着如此的折磨。
于是,《回归之路》这部电影,更像是大本对于那段陷落在酗酒时期和婚姻破裂,和孩子将渐行渐远时期的一次真实写照,他一面工作又一面抑制不住地酗酒,他的出轨,他的不负责任,还有他内心的痛苦,都通过杰克这个角色表现了出来。甚至,1972年出生的大本,几乎和电影里的杰克同年(电影里提到他21岁带领球队在1993年获得冠军,正好也是大本的21岁)。
曾经辉煌过的杰克,为了叛逆那个只看重自己辉煌的父亲,拒绝了大好的offer,也没有继续打篮球,在小镇从事默默无闻的工作,在儿子因为肿瘤去世后,他与妻子也逐渐变得陌生以至于离婚,自己最终深陷酗酒的深渊。
此时,一个指导他曾经所在学校篮球队的机会出现在了他的眼前,他尽自己的全力去指导这些有潜力,却没有信念的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一些表率,然而他酗酒的事实终于让他失去了这份工作,他接受了治疗,开始了新的人生,他执导过的球队也继承了他的精神。
这是一个沉静的剧本,如果不是我们知道大本的经历,大概很难看出他在其中的反省与思考,冰箱里的十多罐酒在一个晚上就喝完,每天清晨洗澡也不忘喝上一罐,去工地把酒倒进杯子里,更多的是去酒吧喝到几乎不能行走,或是走错房门,仓皇逃出的时候跌个重伤。
这一切,是他酒瘾的错,是他自己的错,也是他生活经历的错,缺乏父爱,丧子,离婚,前妻马上找到了新欢,友人孩子奄奄一息,自己失去了工作...生活对很多人从来是艰难的,一个人会轻易跌落谷底。
但是,尽管跌落谷底并不是自己的过错,如果只是自暴自弃地躺在谷底不再攀登,那错过的就是自己整个未来的人生。
所以回归之路,回归的是曾经的正轨,但归来亦很艰辛。
除此之外,我们也看到了杰克对于球队里两名球员的指导,杜雷特和道斯。
杜雷特的父亲也是篮球队队员,可惜老杜雷特这条路最终未能走下去,而小杜雷特虽然天赋很好,但是从来对自己缺乏信心;道斯则是闲散而喜欢炫耀,不服管教,在和队员逐渐磨合的过程中,杰克最终让小杜雷特变得更加自信(他的父亲也最终去看他的比赛),也让道斯变得踏实起来。他虽然失去了孩子,但是他依旧可以成为一个好父亲,一个孩子们的榜样,对后辈产生正向的影响,这是杰克父亲没有能够做到的。
这一点,大概同样是大本想要给自己几个孩子做的事情,虽然和前妻加纳离婚,但是大本还经常会去接送孩子上下学,带着儿子去上空手道的课,和女儿一起吃冰淇淋。也许他和加纳的情感失败了,但是父亲不能失败。
当然,这部电影的结尾,杰克放下了过去,大本大概也通过这部电影,缅怀了一下前几年不堪回首的苦痛与经历,至少他现在又陷入了甜甜的恋爱之中,羡慕大本,也祝大本之后再也不要酗酒了。
毕竟一人看海很悲伤
两人玩闹才快乐
2021.1.19更新,大本和安娜已分手,允悲,别再胖回去就行了。
男主因孩子肿瘤离世而无法自拔,沉浸在深渊里,妻子也出轨跟他离婚,应该没有比这更糟糕的黑暗了。男主在工地打工,却一直酗酒避世,白天醒来洗澡要喝酒,上班工地偷着装白酒喝,晚上取酒吧喝酒。他的人生只能用酒来形容。他的行为只能用形式肉走来形容。
这样一个封闭自己的人,他的姐姐想安慰他、开导他,但也是试探不敢深说,稍微触碰一点神经,男主就打发雷霆。视乎他的小世界里不想被人打扰。
对,男主还是曾经的高中篮球天才。
突然有一天,主教学校的教父(校长)想让男主去当高中篮球队教练。
男主第一反应就是,我都多久没打球了,而且我也没当过教练,我啥也不行,我能行吗?
这一夜,男主喝过了冰箱里的啤酒,这一夜是非常纠结的,男主一遍一遍的演戏回复教练的话,我不行,我才不带你的垃圾球队。。但男主内心是最热爱篮球的,他那深渊一样波澜不惊的死水有了一丝涟漪。男主热爱着,想去,但又堵塞着,批判着。
第二天醒来,男主还是来到了学校,走出了自己的小世界。看着孩子们打球,他一眼看到了问题所在,重新安排了球队,给一名说话很小的队员自信,让他大声的练习说话,因为他最有天赋,能看出球队的弊端,男主让他来担任队长。还有一名队员球打的一般,就是爱显摆,男主把他踢出了队伍,后来这名队员也热爱篮球回归球队,不在炫耀。
一场场的比赛,男主不仅是走出了小世界,而且倾尽所有,忘乎所以的重新投入热爱的事业,在球场大声的辱骂裁判,这一刻,他并不堕落,也不孤独,生活也是最精彩的时刻。
看着孩子们打球,一场场的走向成功,一次次的喜悦,男主也意识到责任、榜样。完了自我的救赎。
也许在你低谷时,你试着给自己鼓掌,为自己加油,来完成一些小事来给自己鼓劲。
或也许,面对生活,面对我们的失意,我们也要大声的宣泄,就让我们一起骂骂裁判吧!!瞎几把吹啥呢?
电影是6分的剧本,7分的导演,8分的感染力,本老师是10分的真诚『试问哪个叛逆少年看了这部悲伤的Affleck(划掉)中年人内心大起底不想真心实意喊本老师一声爸爸dbq』(并没有这样的叛逆少年)。 一直都没有感觉本老师是面瘫(明明黑Matty黑儿子的时候表情可多可自然了),但是别人总讲面瘫本面瘫本,如果把这当个事,再仔细观察本老师表演的时候,就会发现确实偶有跳戏。但是,本老师这次的表演有一种真实的生动,这种生动是人没办法模仿的。第一次和Memorial的jerk教练见面时候那种“静默的呵呵你一脸”的怂跟发带小哥撞翻对面之后“护着自家崽得意又悄咪咪带着点喜感”的不屑,真是溢出屏幕的世井Alpha爸爸感。
印象最深的高光点是Jack去医院听闻David复发然后奔向酒吧的时候,一个父亲的压抑、迷茫、震惊、痛苦、绝望,重叠在另外一个濒死孩子的父亲身上,那一眼对视,恍惚有可以压倒一个父亲理智和尊严的重量。
全片他对醉酒的表现力也有一种超出实感的好(不说洗澡那场了,那根本是福利吧),第二次醉酒后他醉醺醺时还念念不忘:You should see my moves. They're batter than my old man. 那个语气里的萎靡和自嘲,切实辛酸,也许压倒他的不只是作为父亲所面对的儿子的不幸,还有他再也无法战胜父亲带给自己阴翳的资格的悲伤。
最后半个小时解决问题确实有点仓促,但是主要是剧本的原因。虽然剧本词儿还是蛮好但是结构真的没啥东西,只要盯着时码,何时起高楼何时楼塌了一点悬念都没有……以至第二次打败红衫军的时候,马上皮卡丘眉头一皱,发现本老师又要被虐。
Ben走完疗愈过程需要多久,托LA狗仔的福全世界人民想知道都知道了,然而事实上Jack自我治疗又需要多久呢?其实他聪明的很,真正是个有自省能力的父亲和丈夫。只是这痛太过骇人,即便知道也很难正视,他只是需要有人把事情摆在自己面前逼自己面对。和医生谈论儿子时灰暗的陈述就是一个被动正视的过程。他不需要医生告诉他对儿子去世避而不谈是还没走出悲伤,对同样悲伤的妻子口出不逊是他无法正视自己的表征,对妹妹过分关心自己生活的愤怒是来自他对自己生活的不满,他从头到尾都知道。无法归罪别人,自己反而越痛苦,那段灰暗压抑的痛苦本老师表演得很沉着。
但是总觉得在疗养院里和妻子道歉的话感觉才是他真正想说的。
他借Cunningham之口说:I failed our son 'cause I didn't take care of his mom. And I hope that, one day you can see in me the man that u once hoped I would be. 那个集真诚与愧疚与悲恸为一体的眨眼,当真杀人诛心。看的时候暗搓搓想,这句话根本就是说给加纳姐的吧。当年也曾是神仙眷侣恩爱甜,而今不过是各自新欢在怀离散分,他只能尽量做个好爸爸过生活……本加纳真的不可能了吗意难平啊意难平……
酒精是无意义的救赎,酗酒者往往并不是不知道酒精所带来的不是拯救而是更深的伤害,但只有在尖锐的痛苦变得麻木时人才得以苟延残喘,对他们来说酒精就是帮人把鲜血淋漓的创口结上一层可以见人的疤。
大概没有人能真正战胜酒精,有的只能是尽自己的力量远离。谁也不知道这伤口还会第多少次复发,只能在绝望过后重新打开生活。这个结局也算不上什么童话故事,只是一个普通人还要继续的生活。
题外话,阿本的台词啊,是真的很一般啊……咬字不清还是其一,可能是青春期变声失误缘故的嗓音是其二……现在除了拿来恶搞儿子还是常常违和啊阿西,果然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存在。(日本动漫式叹气.gif)
剧本像瞎写的,最大危机就是走错人家撒了泡尿,整体像是《海边曼彻斯特》的温吞版。当然,当个后摇MV 来看是够格的……
量身打造这个词真是意味深长啊。并没有太多教和练的刻画,全片只有两个节奏,比赛时血管中充斥着大剂量肾上腺素/落单时只能靠酒精麻醉自己。有些人就是没办法逼自己和过去和解,你替他惋惜替他焦急,又能怎样呢……就像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结尾哭了,幻想了半天年轻的大本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落日里运球突破跳投得分的画面。【下面是一个花痴的碎碎念:大本的眼睛真好看啊,盯着前妻的眼神我都荡漾了…还有那几个以教练身份定格的画面真挺带感,我都快有“教练我想打篮球”的冲动了,要是能瘦点就好了…】
阿本演颓废男真是手到拈来,最近很喜欢这种硬汉类。为了报复老爸,造成自己后半生的轨迹都被影响,我觉得真的很不值。
怪不得大本前两年出了酗酒的花边新闻,还是前女友詹妮弗帮忙接回家,看来全是为了拍戏,真的太专业了,错怪你了,快回来续拍蝙超恩仇记吧,想你了。看见 the way back三个词,只能联想到大本回归正义联盟【可怜】
寡淡。
配乐不错,剧情太顺其自然了,一个几十年没碰篮球的人,挂帅一季就能让吊车尾打赢天才队,与酒精的战争在和心理咨询师聊一段就好了,对人物的刻画完全依赖于大本的表现,而且他角色只是布景板,缺乏深刻。最后我只能说,看的过程还可以,除此之外,太一般。
虽是量身定制,但实际上也没看上去那么好演,生活中的丧和颓,球场上的凶与狠,实则也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加文·欧康诺与本·阿弗莱克再携手,比两人合作的上一部《会计刺客》要好,这其中一部分原因得益于欧康诺以往拍摄运动片的经历,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显而易见的——影片很大一部分观看乐趣都来自于现实中阿弗莱克的经历和状态在其中的映射和重演。以及,四平八稳的球场戏,竟也让我怀念起曾经篮球场上的那段时光。
大本的确与别人不一样,他的励志更现实,也更悲壮。
说真的,非常好,虽然剧本有些地方有点迷,但是大本确实是本色出演,“人生中不管跌倒多少次都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你要爬起来。”很温情,值得一看。
说实话重点全程一直飘,或者导演就是想讲的太多,但意外戳感点,眼眶湿润数次。Ben Affleck真的是本色出演了,好一个dad bod各种冲凉戏让人陶醉(误…比赛场面也挺不错,加上各种swearing加成,整个感染力爆棚鸡皮疙瘩数次!感觉老本回春有望?
欧康诺痴迷“阿克琉斯之踵”,他的反英雄电影落脚点多在回归,亦因此成为大本的疗伤良药,无需太多的捏造和神化,演出即是一场准确而高效的自我救赎。
只要拍一个男人独居,嗜酒,背负故事但沉默,做体力活,开车,在海边,在夕阳下,在旷野里,就会很好看
是一个无法和过去和解的故事、电影预告剪得特别好、在看到第一眼的时候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 绝杀慕尼黑、影片的重点不在于教练如何用特殊的方法和战术训练队员、而在于成为一个 mentor 开导他们。教练的突然离职没有处理成煽情式告别很加分、成人的世界就是充满了说走就走的不辞而别
这还不够乱吗,完全不知所云,大本是不是缺钱了
大本总是能激起观者的保护欲。
也不是烂,但是我也不知道这到底是要讲什么,要讲的很多,但是又什么都没讲,我感觉就是亲友们集资给大本拍了个自传以鼓励他重新振作(?)
这就是大本的海曼,片子有点找不到重点,重心不是篮球队的训练和比赛,只是需要角色的教练身份时,这群孩子会适时的开挂,但在大本这条线上又不把心理创伤有效地展开,角色一再的愤怒自暴自弃,最后却靠心理医生就快速地解决了。这种丧的角色设置跟海曼如出一辙,当事人一直惩罚自己不愿意从痛苦自责和内疚中走出来,但这种反类型的人物一旦做不出人物内心的层次感就尴尬了,而且融合篮球运动这类的容易燃容易带偏观众注意力的题材,也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世人皆苦,沦落到低谷也许不是自己的过错,但是呆在低谷,那便是自己刻意的错过。
爆粗的电影角色不少见,但是像大本爆的这么爽的还是第一次见,嘶吼破音太加分了。除了夜晚洒水的马路,所有场景都是很地道的L.A.,选角也特别符合现实。
中规中矩吧,大本的半个人传记,当体育片来看不算燃,因为侧重点在大本的个人救赎。希望戒酒后大本能找到自己的回归之路,再拍几部奥斯卡级别的电影吧(拉上呆蒙跟卡西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