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的好坏过于鲜明了,兰森,光正伟青年,瓦兰西,无恶不作,自信得甚至愚蠢,相较而言汤姆的形象立体许多,他有复杂的内在(难能可贵),最后的退场也很man。
但是有个bug,兰森最后没有澄清自己不是凶手(参见列车员的话),所以他是仅仅消除了心理上杀了人的障碍,就从容顶着杀人者的身份当选代表并去了华盛顿?无法理解。
尽管不是按头摄影,但仍有许多美利坚意识形态的东西,看了多少抵触,群众塑造的高了,一个西部的蛮荒小镇,民众居然都这么好人,略离谱;兰森又塑造地太脱离群众,前半部分,棱角青年,敢于斗争,这是极好的,但最后关于回乡那段自白大败笔,放弃政治,回到星骨开事务所,过于离谱了嗷。
最后反问一下,当我在看《双》的时候,我在期待什么?
一部美国的,遥远的,充满沙尘的西部开拓史,简单的个人英雄故事,没有说教,惟有暴力(这里拉了)。
基本到位吧。
摄影的话,黑白电影,最为关键的,是其构图,光影的布置。按下暂停键,《双》中的每一帧画面,都具有十分的诗意与故事感。
好极。
打个四分,结尾还是很浪漫的。
文明与野蛮一直是约翰福特的西部片中讲诉的命题。
影片通过斯图尔特的回忆讲述起这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斯图尔特代表的律师是文明的象征,他带着他的法律文书来到西部的小镇,给人们传播民主自由的意识,教小镇居民们读书认字。
约翰韦恩饰演的西部牛仔是野蛮的象征,高大威猛,是我们喜闻乐见的英雄,他由最开始对斯图尔特的不认可,到对斯图尔特的欣赏与帮助,体现了文明于野蛮之间的冲突融合过程。
影片的反派是促进斯图尔特和韦恩友谊的因素,也是文明与野蛮交融的因素,反派的存在,让斯图尔特这个律师拿起的枪,开始网野蛮转变。
但是韦恩出手了,他暗中的一枪打死了反派,拯救了象征着文明的律师,他保留了文明,并促进了野蛮向文明的转变。
韦恩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如果不是斯图尔特的讲述,小镇上的年轻人不会知道韦恩的英雄事迹,但正如斯科特先生说的“这里是西部,当传奇成为事实时,传奇自然会流传”。韦恩活在西部人民的心中。
小镇上修起了铁路,“像个花园一样”,斯图尔特把文明的种子留在了西部,西部大开发的成功,也意味着西部的传奇留在了过去。
这是1962年的电影,是约翰福特对西部片的告别,也是对西部历史的告别。
在时光里去回味这段西部往事吧!
几乎完美的对称结构引申出三个明星之间角力的故事,射杀liberty和valance(violence)的双重隐喻让思辨深度扩大,Rance代表的公正法治等传统主流价值观最终取代了韦恩和马文为代表的西部价值体系,但福特又对此发问是否真的行得通,毕竟时间已经来到了1962年,西部片甚至超西部片都已经式微,福特小锅小灶的气象难敌大制片厂崩溃后走投无路拍出的巨片。正如片中决斗的那一幕,在标志性的酒吧门口,曾经站在烈日下或者路灯里压低帽檐准备拔枪的英雄,如今已经站在了转角的阴影中,目睹着恶势力与温和派正义公理的擦枪走火,然后适时地给上一枪,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由是我们知道福特心中仍然还有对西部片鼎盛时代的念想。特别最后一段,Rance借助这一枪仕途顺利,故事成为传奇,低下头时却只有他自己知道是那个英雄奠定了今天的一切——这不就是类型片迭代更替的历史写真吗?不过福特聪明地表达出西部片为后来者引领浪潮居功至伟的自夸,也有徒然喟叹辉煌不再的伤感,当然更有俯瞰将来继之而起的一众类型片的志得意满。
#继续刷Jimmy#想看部跟他以往作品区别大的,就选了这片。Jimmy虽然老了,嗓音却还是清脆,身材也仍旧瘦弱。头一次看约翰韦恩的电影,真是从头到脚和西部片配全身啊!
剧情其实很简单,双虎屠龙就是一文一武联手斗悍匪。开始以为会是Jimmy用他信任的法律加上韦恩精妙的枪法,后来才明白法律其实根本没啥大用,最后还是要靠武力解决。这块后面的反转倒是不错,否则说服力就太薄弱了。
剧中的感情戏也加分很多,虽然是典型的三角恋,但是丝毫不狗血。硬朗的牛仔准备好迎接新娘的一切,就是羞于向本尊表白。女主也是缺什么就向往什么,对有学识不粗鲁的律师日久生情,况且穿着围裙的Jimmy又是那么惹人怜爱。看到牛仔烧房子的时候心都碎了,眼看着要到手的媳妇被“外来的和尚”截了胡,还不能施展自己的本事夺回来。无论是仙人掌花还是最后他那双千疮百孔的靴子,都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没怎么看过西部片,感觉这部也不算那种典型的。以后会刷约翰韦恩。哈哈哈。
本来以为斯图尔特参演西部片总该换换风格了吧,没想到还是斯密斯先生,斯图尔特永远都是斯图尔特,美国主旋律的化身
约翰·福特最后几部作品之一,完美的西部片。1.一首西部世界的悼亡曲,漫溢着戏谑、反讽与苦涩柔情,在多个层面上都标志着美式经典西部片的终结:年代、演职员阵容、剧作结构与拍摄形式(黑白片,片头的墓碑式credits与火车驶入vs离开的首尾闭环)。2.在自我揭破与颠覆西部片传统的同时,又大大加强了政治性,描绘了一幅几近完整的文明进化图谱,法律、教育、传媒与民主集会选举至终取代了蛮荒原始的暴力生存法则。3.套层结构中的倒叙回溯将悬念与反讽效果强化到了极致,而片中的不少喜剧性角色(如贪吃无能的警长、酗酒却口若悬河的报纸编辑与夸夸其谈的大牧场主代言人)与滑稽桥段则平衡了影片的紧张感与悲凉气息。4.对种族隔离历史不露声色的呈现(Pompey)以及与禁枪议题的互文。5.燃火的老宅与仙人掌花。6.print the legend. (9.5/10)
双虎——法律是面子,暴力是里子。建立新的秩序,两者缺一不可,法律带来和平安宁的外貌,而唯有暴力可以驱逐暴力。影片中的恶并非完全面目可憎,甚至有些谐趣,背后的支撑才是恐惧之源。爱情(仙人掌花)让影片的基调变得感伤。爱情与暴力都构成了三角关系。一部抒情的、悲伤的西部片。
这部片子并没有人们印象中的西部片里的壮怀激烈的枪战场面,但其中一刚一柔的双男主设定其实有点互补和讨巧,电影探讨更多的其实是理智与情感、法律与秩序之间的对抗和冲突。当然,斯图尔特真的是适合这种书生气十足的绅士角色,还有他如含着一口痰说话的语气似乎也是他的个人标签。
三星半.所谓"角力"并未达乎对抗性,无论关于女人还是关于正义的事业.在这部缺乏抒情――摒除自然风景且抑制幽默感("禁止喝酒",它板起脸说道)――的作品中,韦恩充分散发着一种惰性(注意他在片中的运动量何其少),让旁人也大多带上呆傻迟钝的特质;斯图尔特正相反,总处于焦虑的动势中.主线不外乎减速-加速的并行运动:前者退出正邪争斗爱情纠葛,直至完全停止而进入棺椁;后者则从马车到铁路,获得地球上最高的速度.在这对位之下,影片反复令各种混乱失礼的闲杂事物入侵课堂和会议,仿佛特地为了说明旧西部总之与宪政民主无缘.
第一次看约翰韦恩演这样一个特催泪的代表着时代终结的英雄角色,斯图尔特和李马文相比都黯然失色。法律和秩序的到来让以暴制暴的西部法则退出历史舞台,不仅是得不到心爱的女人,更是将整个社会拱手相让的酸楚。最后的代表大会福特故意带着讽刺拍成闹哄哄的感觉,也大概知道导演是怎么想了
最有趣的是这一对男人对同一个女人的爱情。当约翰韦恩头也不回的离开女人的时候,我在想,这也许就是韦恩被美国人称为硬汉的缘故。
没有虎也没有龙,是个政治片,最后史密斯先生去华盛顿了。詹姆斯史都华年轻的扮相比老年还老,约翰韦恩还是很棒。技术上就看不出怎么好了,好吵。
东部与西部、法律书与枪、玫瑰与仙人掌花、铁路与大篷车。西部牛仔帮助东部的律师在西部建立起了法律和秩序,但他的女人却爱上了东部律师,他死的时候,连双鞋子也没有。
约翰·韦恩扮演的男主角是这场文明的福音到来之前的唯一的牺牲者,然而他所做出的牺牲并不是出于詹姆斯·斯图尔特般的个人信仰,相信真正的法律,而是基于个人情感,对Hallie的爱。所以,约翰福特真的是只是通过民主教育来拍一部主旋律电影吗?这其中难道没有一丝讽刺的意味和批判的意识?处在文明福音的背后,有着西部英雄末路的哀歌。
正统西部片完美的谢幕,真正的美国神话。诺兰的《黑暗骑士》显然是对这部影片的现代演绎
讲述了一个法学院毕业生去西部支教并送法下乡的故事。。。
民主需要一部合理的法律,人民的投票,出版的自由,以及不惜用枪来维护它的勇气。这大概就是美国式民主的范本了,一个正直的政客、一个背后的英雄。当然还少不了我们的“酒鬼”良心——敢言的媒体。
骨子里分明是个普罗甘达片,可就是拍的这么好看,约翰·福特最大的风格或许就是消解风格: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而且全片并没有将文明与暴力做简单的二元化处理,代表着现代秩序的参议员是大众心中那个枪杀恶棍的传奇,但代表着原始法则的牛仔才是真正的源头:文明孕育于暴力却最终致力于消除暴力,有趣
【A-】《黑暗骑士》与《西部往事》所共同继承的精神前身:文明与蛮荒的碰撞,暴力与秩序的迭代,英雄身份的归属,以及西部神话的消亡,上述核心命题均在后续创作者的手中得到了更加丰富的类型演绎。然而约翰·福特所谱写的悼亡曲有着最为凝练的躯体,塞入精准无误的角色定位和行为动机,在空间与段落的区分下高效完成政治寓言的述说。唯一降分点是无处不在的棚拍感,或许是在形式感上通过仿古来宣告传统西部语境的终结,却也不可避免地沉沦在腐朽的场景气质中,为自身盖上了沉重的朽木棺板。回看英文片名,“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一段传说,一句事实,一种悬念,和一曲哀歌。
就如同观看黑泽明的某些影片,一方面为戏剧化的高潮和群体构图的美感击节赞叹,另一方面又为脸谱化的角色和无感稚嫩的主题腹诽不休。但愿是由于题材限制的尴尬处境而影响了人物的塑造,如若不然,咱家只能对约翰福特的文艺片说再见了【8】
从精神意义上来讲,这部片算是给西部片画上了一个句号。
约翰韦恩点燃了为新婚修建的小屋,这是多么悲伤的时刻,他不仅要失去心爱的女人同时也要告别属于他的时代了,火车带来了资本,土地变成商品,传统价值的逝去是必然的,但新价值和美国精神真的能战胜贪婪与邪恶么?福特的伟大在于看似宣传正义实则表现正义的懦弱,法律也只是权贵们的舞台
西部版黑暗骑士,并不落在黑暗无尽这一点却也太沉重了。背负了所有的西部英雄不见于历史,不存于传唱,唯其尸骸躺在有旧时仙人掌花的朽木上,他所担负的过去从今遥望一片白茫茫真空荡,直到最后结结实实挨了一下时间的重击,他一生穷途末路的无情递归才最终停止。韦恩演的真好
7/10。约翰福特解构了西部神话:报社众人知晓当年是无名牛仔杀死暴徒,编辑撕毁了所有文件,因为人们宁愿相信英雄光环属于政治大人物。韦恩告别了野蛮(棺材旁的仙人掌)选择帮助民主(玫瑰),暗中相助将武力的权威转让给青年律师确保新秩序稳定,演讲非凡又酗酒如命的新闻经营者这一配角与主角互动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