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种族自由
现在看到美国人民呐喊的自由,或许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自由的意思。在国内自由这个词很少被触及。这段关于自由的历史应该属于美国,也属于拥有黑皮肤的人民。那是美国内战南北战争期间,由于美国一直实行的奴隶制制度受到北方人民的不满所引起的南北争端,奴隶自然指的是当时被视为下贱种族的黑人。最终北方军队通过将黑奴解放从而获得胜利,当时大量的黑人为了自由加入自己与家族命运的抗争中。自由成为了人民的口号直到现在…
影片通过一起儿童丢失案件引发的一系列关于社会关爱、种族激化矛盾为主题。在这样一部2006年的影片中你可以看到很多片子的影子,导演将一部片子以案件为推动全方位的聚焦当下美国的社会问题。当然这样也造成叙事就方面很有难度,这样的叙事手法让故事整体结构很难把控,很明显故事最后有些失衡,导演出来的成果并不能说是很让人满意。最后在一部悬疑剧中交杂了那么多社会问题,头重脚轻你根本不知道你在看什么。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夜里黑人警察接到报案,一位白人母亲丢失了自己的孩子,之后白人母亲将凶手指定在了黑人安置区中生活的黑人们,这一下激起当地黑人的强烈抗议,故事推进,警察一直想方设法搜寻孩子,母亲也得到了很多同样经历走丢孩子的母亲们组织的救援队的帮助。在救援队人员与黑人警察的感知下,白人母亲终于坦白出了事情的真相。这位精神崩溃的母亲其实更像一位无可奈何的失足少女,突然降临到她混乱生活面前的孩子成为了她接下来几年的负担,直到有一个男人的出现。这个一直被依赖的母亲尝到了依赖别人的滋味,却不知所措了。为了和男人见面她每天给孩子喝止咳糖浆以便孩子早早入睡,直到一天孩子在没有母亲陪伴的愤怒下喝光了所有止咳糖浆后死亡。精神接近分裂的母亲偷偷将自己的孩子埋在了公园里…这时受到歧视的黑人为了声讨公道的说法已经和警察起了全面冲突…
主演是两位戏骨,黑人演员塞缪尔杰克逊以及影后朱丽安摩尔。其中,朱丽安摩尔饰演的精神不稳定的白人母亲很出彩。在最后她在警局袒露实情的桥段中,正面镜头与低角度镜头来回反打,她在影片中一直苍白无力又慌张的神情配合着交代出真相时自己当时的内心无奈又无助不知如何的感受,之后真相大白她才意识到自己错误时突然发生的过激行为都十分逼真了。
片名为“Freedomland”翻译为自由地带。那么这个自由地带代表的应该就是指奴隶制被废黜后的美国社会。影片中通过事件引发的种族歧视在我看来本应该是影片的核心主题。但在交代完悬疑故事本身,也并没有完整的给出关于影片种族冲突所带来的最后结果。在讲述案件这个主故事的时候,并没有烘托出种族问题的严重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片子里很生硬。也就是说搜索孩子是一方面故事,种族冲突又是一方面故事,但影片主要以搜索孩子为主线。影片开头给出的是一种嘈杂与黑暗中时刻摸索无所适从的阴暗基调,之后感人的众多自发组织的志愿者一起地毯式搜索失踪的孩子,再到我们看到最后黑人抗议引发的社会治安冲突…结局一转大家所有人又聚在一起纪念走失的孩子互相安慰理解。导演就像在说无论是温暖还是阴暗的社会现状都是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的。导演最后将结局固定在冲突中,其实是想告诉美国观众,种族问题时刻都存在着,就像一颗炸弹。只要有人点燃它,它就会瞬间爆炸发生灾难。所以片中白人母亲就是点燃这颗炸弹的人,只不过影片里的炸弹最后更像是一颗小型炸弹。
其实所有关于社会问题的影片无非都在探究的是人性本身。无论现实主义亦或者是社会题材。人心的寒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隔阂已经成为这个时代自电影故事诞生以来导演们的主要叙事角色了。而美国社会越发重视的种族问题、女权主义等等也已经成为了工业时代后最有影响的社会声音了。“自由”也已经是这个国家永远在追求又遥不可已的东西,乃至对全人类而言都是如此。
2 )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阶级的消除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种族、身份、地域,任何的因素都会形成阶级,而阶级之间的斗争一直持续着。
一个孩子失踪了,然后来了近百的警察,将犯人可能藏匿的地区整个封锁,城镇里的居民禁止外出,包括病人就医,包括儿童上学,除非居民把犯人交出来。这样的情节作为看惯了抗日战争题材影片的我们似乎并不陌生,但出现在美国大片里就让人感到有些新鲜了。
社会底层阶级与国家机器的矛盾向来很难调和,再加上种族主义的色彩就更加复杂了,表面上的相安无事并不能掩盖矛盾的存在,只需一个小石子投向湖面,顿时就会卷起惊天骇浪。
Brenda的谎言就是这枚小石子,劣迹斑斑的过去让她心理的孤独感一直处于统治地位,似乎所有人都是过客,她的生命中从没有过另外一个人,直到儿子的到来,使她的生命从没价值变得有价值了,因为有一个人需要她。被需要是会使一个弱者变成强者的。
在一个家庭中,女人是最幸福的,因为她既可以是强者,保护并教育子女;又可以是弱者,有丈夫的臂湾遮风挡雨。但对于Brenda,她的可悲在于这两种感情发生了抵触,当儿子妨碍她享受另一种感情时,她被迫选择其一,已经做了四年的被依靠者的她,自然无法抵挡对于自己已经缺失很久的另一种感情的渴望,所以她开始给儿子喝cough syrup(咳嗽糖浆喝过量会导致儿童死亡吗?如果有专业人士希望能不吝赐教,是不是传说中的联邦止咳露),为得只是多和情人相处一会,可恨也可怜。
但似乎影片的立意不在于此,编导们看到的是更大的冲突,是整个社会的冲突。最后居民与警察还是爆发的械斗,而且是在已经真相大白后爆发的,说明这种矛盾是两个阶级与生俱来存在着的,其他事情只是它发生的导火索,而不是它发生的原因。
3 ) 又见种族歧视与精神分裂
Julianne Moore,在freedomland中,依旧是一个母亲,一个身上充满了种种疑问的母亲,不断的找寻自己孩子的母亲,一个可怕的母亲。在Julianne Moore身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苍白与绝望。但是在最后一段她说出儿子死因的那一段,给人的感觉是很窒息,烦躁不安,以及恐惧的。这段镜头的安排很好,低角度与正面面部拍摄,交叉出现,再加上Julianne Moore的那张苍白的,几乎没有眉毛的脸,和那双蓝的恐怖的眼睛,会让你坐立不安,整个人的神经好像被一双手在蹂躏一样。
Samuel L. Jackson,在电影中作为警察的角色来讲,可以说是手到擒来,根本没有难度,但是不同于以前电影中的警察,这部电影中的警察应该属于感情特别细腻,但是又很坚强的那种,但是直到最后,Samuel L. Jackson才表现出来一种父亲的形象,与之前发哮喘时候的形象有很大的反差,在整个电影之中,感觉印象模糊,只是在开头与结尾的时候很深刻。可能是对于他的警察形象,观众已经没有新鲜感了。
但是电影本身其实是借小孩失踪的事情,来映射在美国人心里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对于南非以及拉丁美后裔的种族歧视,而电影本身虽然一直在围绕着寻找失踪的小孩这条主线展开,但是对于整个美国社会,以及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的人性的陈腐面的刻画,可以说是很好,但是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不够独特,表演的成分很高,投入的成分少。
其实美国电影中,常有幽默的或者残酷的表达方式,来描述种族歧视,而freedomland所用的是正面描写,直接的冲突,没有幽默,没有一点隐藏的,好像在说在白人眼里,所有的黑人都是罪犯,直到最后Julianne Moore承认自己以为能把事情赖到黑人头上,接着就是黑人与警察的正面冲突,而也把整个事件推上了高潮。但是在电影最后,那个点燃导火线的小孩舅舅,并没有交代清楚,而这可能就暗示着种族歧视这种事,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生活依然继续,而种族歧视依然存在。
另外值得注意的就是电影中母亲的这个角色对于自己孩子的感情。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她自己的性格和精神是不健全的,本身是具有成为精神病人的可能性。她自己承认有孩子是因为失误,也就是说她并没有准备好做母亲,典型的未婚妈妈,或者失足少女。按道理来说,母亲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另一方面对孩子的“不请自到”又感到很反感,孩子成为自己幸福路上的绊脚石,所以在潜意识上来讲,这个母亲是希望没有这个孩子的,或者希望孩子失踪,或是死亡。换句话说,即便孩子现在没有死,在将来母亲是有可能会虐待孩子甚至杀死自己的孩子。而电影同时也在表达一种冷漠,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自私自我的冷漠,甚至于母亲与孩子之间。最近电影中经常会有一些比较独特的精神案例,多重人格,精神分裂,其实在这里电影作为媒体来讲,并不是凭空臆造,而是对于目前事实事件的一个反射,所以我们可以说目前社会中每个人的精神以及心理,可能也都会因为文化进步或者宗教以及信仰的失落,而产生难以预测的变化,而这其中媒体可能是对于精神影响最大的。所以说,到底是媒体影响人呢?还是人类影响整个媒体的发展呢?
4 ) 这个故事没有讲好
其实题目加上海报并不吸引人~既然说号称是剧情片 那就看看呗.
故事似乎大体说的是一个失子的母亲声势浩荡的找自己的孩子,
结果有些出人意料.
然后中间穿插了些种族问题,还有儿童关爱问题等等的社会问题.
差不多就是一个沉着睿智的黑人警察 一个人疯疯癫癫白人妈妈
来得一场逼真表演.
(插嘴两句, 1.我以为黑人警察的那几次受伤会对后来的剧情有什么爆发性的影响.
结果让人失望, 受伤显得意义不大.有没有两可.
2.女主角的发型很不自然...这种状态下乱是应该乱,从头到尾乱的一摸一样
还不管风吹雨打,就显得不自然了~ --#)
不知道是拍的太深奥还是没把故事说清楚,
看完这本片子我总觉得自己好像断断续续看了很多本同样主角演的电影.
这种感觉很奇怪~
就像两个人非常买力的表情丰富的声情并茂的,而且用了很多不恰当比喻再加上东拉
西扯的讲一个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故事的故事.
影片的开头的颜色就让人非常压抑`
漆黑的街上, 漆黑的警官,漆黑的人的眼神.
注意,是压抑而不是惊悚! ``
我现在还有点记忆的场景 就是
为了一个走丢的孩子,成千上万的人自发的组织起来手拉手,在一个废旧的荒地里展开
地毯式搜索.这个还蛮感动人的~~至少这边丢一个孩子从没听说过受这么大重视的.
还有麽就是 黑人和防暴警察门的集体斗殴.
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黑人妇女骂人时候的那一口顺溜~ `比说唱还说唱!``
这本片子大概就是像我以上的文字 感觉有点像拼图, 一块一块的
可是怎么都拼不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也许他的剧本还是不错的`
但是导演拖儿带女的讲了太多问题反而加大了理解主题的难度.
我感觉导演好像下定决心再也不拍电影了~非要把自己的所有的世界观都挤在一本电影里.
(说实话.很想看看原著有没有这么不知所谓.)
说到底 ,故事讲的好不是看你一个故事里面的道理有多少,
而是看你一个故事一个道理能不能讲好.
5 ) 这也许就是摩尔表演的精彩之处吧
无聊。在多如牛毛的中外影片中找自己想看的电影。
大多较为经典地都已看过,或是看过两三遍的了。
想找一部合自己口味的片子还实在不容易。
看到捍卫自由。这虽不是一部新片,大片。但是冲着杰克逊和摩尔的大名。我还是打开了这部片子。
一个四岁无辜男童的性命。
还有社区中那些受牵连的黑人平静的生活。
那警察与黑人对峙混乱的场面。
还有摩尔在这种情况下遮遮掩掩的隐瞒真相的态度。
我真想冲去屏幕里抽这个女人一记耳光。
这也许就是摩尔表演的精彩之处吧。
不管怎么说,这还是一部不错的片子。
没有选错。
6 ) 有内涵的电影
这部影片没有惊险的场面、高动感的打斗,但看完的感觉却不亚于任何一部惊秫大片,我想任何一位正在看这部影片的人都会想到一个问题:歧视别的种族,有意义吗?
我想,没有。人们,停止所有的歧视吧,把歧视从心理消除!
结尾最后的温情片断减弱了影片的批判力度。。。
种族人种。 向在黑白中制衡的洛倫佐致敬。雖然面對問題他也無法冷靜和泰然的處之卻已足夠鶴立雞群。雖然這是部黑白矛盾的片子。&謊言沒有善惡之分。
剧情一般,演员功底深厚啊!
就种族问题的思考深度,让人肃然起敬。
又是一部以小见大的电影从亲情问题到种族问题。
膜拜顾大人……神经病女演员演得好啊
2006.7.17 新航飞机 Freedomland其实本可以成为一部更深刻的电影.一个好的滑冰手从不试着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进行.
竟然看涵盖了美国社会的这么多现实问题
被海报骗了,原以为得有多悬疑呢,结果是个欺骗加种族题材的路线,Julianne Moore选戏大多数挺独到的,这种片该不会又是奔那个大奖去拍的吧?
主线到底应该是哪条?
在绑架案的侦破过程中不断加入对种族问题的拷问,以及对办案的冲击。朱利安摩尔让人印象深刻的表演,各种情绪手到擒来。
看得有点纠结。女主角有点歇斯底里。
又是一部只为看Moore的片子。片子很沉闷。很沉重。Moore哭戏爆发戏很有看点。为了Moore,再加一星=O=造型是个BLOND=V=
什么烂片啊 看不下去了 一个疯婆子哭哭啼啼的说着台词 艹
種族問題在影片中只是佐料,讓劇情更複雜化,本質是一個說謊母親的掙扎。Julianne Moore是問題起始者,Samuel L. Jackson是問題解決者,而孩子是問題關鍵。Jackson哮喘病發時滿嘴髒話看得人真帶勁。Moore在審訊室的一場戲,情緒層次逐步展開最後崩潰,讓人憐多過恨。
悬念设置的不如原著
能够想象的冲突在剧本架构方面就没立起来,表达清晰但是还不够极致。另外摩尔演得太好太好,她的表演唯一做到极致的一个环节。
表演的非常精彩
一般般,一个半小时的片子愣是拍了快俩小时。BD-Rip 11/02/11
主题有点模糊,摩尔演得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