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豆瓣超过十年了,不敢说豆瓣比其他网站好多少,但是放眼国内,能比豆瓣更好的影评打分网站,我个人认为是没有的。
林更新竟然称之为“这比玩意”,这种说法就像在打豆瓣用户的脸。一个艺人——靠观众吃饭的人,不尊重观众,看不起豆瓣,你不如别出来卖艺。“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年轻人,劝你耗子尾汁!
我们首先是人民大众,然后才是戏剧影视爱好者。
我们打分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作品本身在现实社会的语境下没有伤天害理。就事论事,网友说的“狗血偶像剧”、“剪辑”、"剧情节奏",全部都在讨论作品本身,L姓明星不认同可以反驳,但是他暗指观众没资格评价、竖中指等行为已经跳出了作品讨论的范畴,这里面多多少少有人身攻击的成分。他虽然没达到“伤天害理”的程度,但确确实实伤害了大众感情。
这是我在豆瓣第一次评论与作品本身无关的事,但我不后悔。尽管我也认为应该要努力营造文艺的艺术氛围,但是豆瓣不可能脱离互联网而存在,艺术批判不可能脱离现实语境而存在,打分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舆论,我们也不可能只做影视爱好者。
我会毫不犹豫地给这个剧打1星,作为大众。
一个跟毒贩子打交道的卧底,敞开身份卧底不怕家人被报复?
一个跟毒贩子黑帮打交道的卧底,动真情高调谈恋爱,你说是为了接近KK?好的那为什么确定关系?
一个跟毒贩子打交道的卧底,把底全兜给毒贩子,就为了发展下线????我的个妈呀!不暴露,不出卖你,不弄死你都对不起你的低智商!
KK分明有10万存款为什么付不起医药费?
女主对一个萍水相逢的人大方得跟圣母一样,十几万眼都不眨给人凑?
女主被小美人派人骚扰时男二过来住外面沙发不睡睡房间沙发有区别?自己坐轮椅的妈不需要照顾了是请人了还是咋滴也不交代?
还有,刘伟和小美人都怀疑你们是内鬼了男主还忍不住公开场合大张旗鼓地去找KK当这么多人揍他?就是让人家确定你们的确就是内鬼呗?
女主闺蜜动用店里的钱买包真的没关系吗?合伙关系真的不需要质疑吗?
咖啡店被砸了重装要30万,你们之前周转一两万都困难,重新采购用具不就得了非得四处借钱重装???
闺蜜情伤喜欢上了带着病孩子的单亲爸爸,这段也是莫名其妙!
还有女主妈妈,那叫一个尴尬,我还以为后妈呢!想要刻画一个嫌弃单身女儿的催婚妈妈可不是这样弄的!
秦海璐和白光为什么选这样的剧本?
林更新年纪上来了要转型也是必要的,可为什么要选这样的剧本?
“打一星的朋友,您真的看剧了吗?”因男主角林更新(饰严谨)在微博上怒怼网友,导致《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遭遇滑铁卢——打一星的网友从7.7%飙升至44.9%,使全剧评分从6.8分直降至4.8分。显然,该剧成为“一星暴力”的又一受害者。
客观地看,《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由于剧本原因和导演的拍摄手法,确有一些缺陷:
其一,它将爱情故事与悬疑故事结合在一起,前者较完整,后者略不足,且镜头语言偏重前者,进一步削弱了原本就弱的悬疑戏,凸显了细节上的缺陷。
其二,故事量不足,不得不大量采取逆叙、倒叙、插叙等手法,时间线被打乱后,观众不得不以人物为标记物,则观众们会更多关注林更新、盖玥希(饰季晓鸥)、秦海璐(饰小美人)、杜淳(饰赵廷辉)等人的表演,尤其是林更新,因剧中角色太多元,既是情感戏主角,又是悬疑戏的主角,压力山大,更易引起争议。
我们都生活在信息时代,其根本特征是分化。在这个时代,人们会将传统类型剧不断细分,分得越细,越可能吸引眼球。
以小说为例,传统小说分成严肃小说、通俗小说,也就够了,可网络小说却可细分为玄幻、仙侠、奇幻、科幻、都市、游戏、体育等。表面看,武侠和仙侠似是一类,但仔细阅读,会发现它们分属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即使是仙侠,仍可细分为现代修真、洪荒封神、奇幻修真、BL修真、GL修真等,彼此的审美趣味迥然有异。
这意味着,《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式的综合可能是走不通的,正如当年的互联网钢琴、掌上笔记本电脑等一样,表面看,它综合了两种不同的产品,扩大了受众面,但实际上,却出现了“1+1<1”的效应。
部分网友不喜欢《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很可能出自“互联网原住民”的本能,这无可厚非。他们天然厌恶综合,喜欢更犀利、更独特的体验。
可事实是,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不太严谨的世界上,在具体生活中,遭遇的“不合逻辑”的事,远比“合逻辑”的事多。我们自己的人生大多不符合“发生、发展、高潮、结尾”的套路,包括情感生活,如果离开巧合、奇遇、偶然,几乎无法成立。如果以生活为标尺,《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的那些BUG,很多是可以理解的。平心而论,从国产剧整体的角度看,《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应属中上之作,而林更新的表演可圈可点。
在剧本中,严谨的人设过于拔高,又是富二代,又是退役武警(剧作者忽略了,武警与警察分属两个系统,武警的工作与探案关系不大),又是情场高手,又是卧底,此外年龄还不能太大,还有青春感……如此多面,对表演的层次感、多样化提出巨大挑战,但林更新的表演努力与现实生活建立了联系,所以在剧中,严谨的表现并不违和——观众会吐糟情节上的缺陷,却很少有人吐槽他“跳戏”(即人物演绎未扣入情节)。在“偶像+硬汉”这个难度惊人的组合中,林更新的表演经受住了考验。
投入越多,就越可能让人变得敏感,越希望得到观众的理解,林更新的微博发声,可能是受此心态影响。可遗憾的是,互联网作为新兴技术,在表达世界本应有的灰度上,还没有太多积累,网友们更愿用非黑即白,来抵消生活的含混。
一部剧的观众可能只占人口总数的1‰,可一旦成为“互联网事件”,关注者就可能迅速飙升到1%,乃至10%,他们本非目标观众群体,只需看两三集,哪怕只是听听别人的说法,甚至是对你的话语方式不满,就会用1星来表达态度,从而导致评价的失准。可问题是,如果讨好大众比专注业务更重要,长此以往,谁还兢兢业业钻研表演?谁还努力把作品拍好?谁还敢为自己的创作辩护?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中国影视剧还是一个孩子,教训它可能有利于它的成长,但也可能让它失去自信,没有自信,它可能永远无法做出好作品,最终受害的还是观众。原则是重要的,但宽容也很重要。正如胡适先生所说:“宽容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宽容,就没有自由。”
中国影视剧要发展,前提是活下去、有自信,从这个意义上说,给《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打6.8分,还是合理的,至于林更新的表演,考虑到补救了不少剧情脱榫处,我愿意打8.0分。
别人叫你林狗,你不能真把自已当狗
也没两部能说话的剧
楚乔传还蹭的赵丽颖的流量
天天跟网友面前装爹算怎么回事儿
那也算是道歉?
不让打一星?打一星就骂人?
还拉踩喜羊羊?
也配跟喜羊羊小可爱并肩?
屌丝是真屌丝
赶紧糊吧
没看剧,一星送给林狗
林狗值得拥有
真是遗憾啊,不能打负分
别的演员就算装样子
天天微博转发那也是宣传正能量
林狗天天除了骂人就是骂人
呸 赶紧糊吧
看了确实这剧情没几个人能看下去,还在那大言不惭的怼评分的???你也好意思???就这??本来看的时候冲着林狗来的,之后看了今天的微博简直了,还拉人家喜洋洋,这人最近也太飘了吧,一天天的怼天怼地怼空气。给你牛逼坏了,本来就不行还不让人打低分了??要不是这么一波骚操作估计分也不会这么低吧,,真是把其他演员也连累了。有这个时间建议去琢磨一下演技。
盲压杜淳演的警察会变坏吧?湛羽好惨啊,就未经他人事莫劝他人善,如果他最后变成小毒贩我也理解了。哎真人性复杂啊女主和他的家庭设定又是很善良普通的那种已经感觉到虐了
林狗怼观众尝到恶果了吧哈哈哈哈。理解你为作品辩驳的心情,但是你也应该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啊,哈哈。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觉得只有自己这样的人才懂表演,群众的眼睛才是雪亮的~
九亿少女的梦在第一集睡了个鸭鸭???
这部剧看完后 有悬疑有爱情 个人感觉还不错 林更新可以说是本色演出 非常幽默 以前一直看林狗的古代剧 这次有现代剧哈哈特别的期待!女主第一次见 个人感觉还不错 演的很自然和林也很搭
片头曲好像哪部美剧...
男主演技太差太拉胯
前两集,不太行。——分割线因为林更新的微博,我的评论被大量点赞,有些惶恐。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觉得前两集不太行,主要是类型定位问题,作为一个悬疑剧,不是说不能讲爱情,而是故事多多少少得满足一些观众对悬疑感的需求吧,这部剧前两集在做什么呢?切换视角,且情节没有明确推进,观众不买账,是意料之内的呀。
看了半天,主线在哪?无关紧要的注水戏没完没了,节奏一塌糊涂。说是广告片儿都嫌太长,说是mv又没见多美貌。杀时间更不够爽。
很有意思的题材,都市爱情+悬疑,林更新的演技很可以啊,刷新了只是小鲜肉的印象。有一个长的有点易洋千玺的小哥哥的角色很有意思,但最喜欢的还是秦海璐的小美人!演技炸裂,气场全开,刷新了对海璐姐姐的印象!有趣的剧,追起来~
我好像有八百年没看过林狗的电视剧了,林狗的演技在线啊
烂片啊
倒叙手法虽然见怪不怪,但是男主和女主两个视角,看着还挺新鲜的。无论林更新在微博多逗比,还是被出场时的洗脸戏帅到了!哈哈,期待后续的感情线,看女主怎么选~前两集不错,喜欢这种层层剥茧的感觉,五星观望
烂透了没有一个角色智商在线的 卧底不像卧底 警察不像警察 毒贩不像毒贩 都2020年了还咖啡馆呢 怎么还拿一整部剧打广告
不就是个狗血偶像剧吗,拍得这么做作真没必要 另外,剧烂演员还不自知,真是大无语事件。
bug多到吐槽不过来,不能计较剧情,林狗女主小提琴弟弟够好看就行了。女主演技中规中矩,角色讨人厌跟演员没什么关系。希望国内编剧大大多给女性角色一些脑子,都什么年代了还写这种圣母没脑子的女主啊,不腻吗?
林更新哥秦海璐主演的电视剧,剧情很有意思,拍摄手法很新颖,剧情很吸引人,值得看的一部国产电视剧。
对不起,我一看见林狗就出戏,他本人在我这里已经是和沈腾一样级别的存在了,一举一动我都能笑。
剧情真的寡然无味,已弃剧
开头可以,后续太拖沓了,没逻辑剪辑也不行,本来中规中矩可以三星,演员败人胃口,减一星。
太好看了!两颗星扣在林更新的幼稚和无脑的情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