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溯童年。五毛特效让人发笑,台词极度中二尴尬,后期剧情严重套路化。但不得不说,十多年后再看这部剧,实在看懂了太多太多。外表是幼稚向的卖玩具电视剧,实则是一部相当优秀的青春纪实片。 小时候把关注点放在悠悠球和对战上,现在看来更值得欣赏的是这部剧对人情的透析和解构。悠悠球只是剧情的媒介,人情才是阐述的主要目的。 没有滤镜,纯素颜的《火力少年王》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极其真实的人情世界。无论是嫉妒,爱慕,欣赏,谅解种种情感的流露都真实自然,剧情推动流畅无碍,尤其是前中段集训的时候拍得甚好。这是青春期的人情世界,也许会有争吵,背叛,嫉妒,不顺眼,但最后还是能够团结的站在一起,尽释前嫌,这也是青春所赋予青少年的独特容量。错了就改,浪子回头,青春万岁,23集的篝火晚会和基地寻人足以封神。 然而,更让我感到吃惊的是,这部青少年向的剧竟然还完美地刻画了一个成年人的人情世界。相互信任,相互利用,尔虞我诈,处心积虑。经常让人忽视的是,高教练这个人物的塑造简直完美。一个人到中年,孑然一身,一事无成的体育老师,没有学校的任何经费,独自一人艰苦地拉起一支悠悠球校队。低声下气地向事业有成的老同学拉赞助,费劲苦心的为球队付出,就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剧中的高教练人物塑造得极为立体,单纯,容易相信别人,滑头,会耍些小聪明,但却真诚而值得信赖。和城南队同样单身的女教练的关系,已经远远超越了一部少儿漫画所能表现的内涵范畴。 美妙的是,电视剧用热血和梦想这两个词将两个人情世界串联起来。青春之火bgm中的江海队训练剪影,高教练雨夜寻人的感动落泪,李菲战胜心魔的终极圣光。最触动人心的,是最后一集中高教练的一句话: “教练,为什么就不能有梦?” 中年危机的教练,年少稚嫩的队员,共同用悠悠球完成了一场热血的救赎。 看到最后,如果你问我,《青春之火》和《蓝天之约》到底喜欢哪首?我会说,我都喜欢,《青春之火》是支持着前行的一腔勇气和热血,而《蓝天之约》则是渴望到达和心中梦想和收获的青春友情。 星期六,下午五点半,和同学打开电视,刚好放着《青春之火》的主题曲。“诶,饭都凉了,怎么还不来吃”“妈,来了来了”电视上,《蓝天之约》的ed刚好放完。我和同学关掉电视,抬头一看,窗子外面天空夕阳散乱,百鸟归巢,不知不觉已是黄昏了。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所有人的童年都是美好的,只是我们回头才看得到。 当年一起看天空的人,现在都走散了,那些陪我度过童年的人,也没能陪我长大。
这就是一部少儿向的中二剧,厂方的目的就是卖玩具,瞄准的客户群就是10岁左右的小朋友。小朋友喜欢,剧三观又正。
想起自己中二时期的少年往事,回家马路上苦练环游地球打到头…
现在才看的成年人就别打分了吧。
怀念我那个断了线的悠悠球,还有那辆奥迪双钻牌的四驱赛车,宠物小精灵的集卡册…(捂脸)被不良商家坑钱的童年
代表一下童年的自己,打个4星吧23333
不少人说这部剧的演员都是在尬演,我可不这么认为。
他们的演技比起04年的快乐星球和08年的巴拉拉小魔仙里的演员们好太多了(没有贬低这俩剧的意思),营造了相当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团队精神。 几乎所有的演员在参与拍摄前都做了悠悠球的训练(除了那个只会乱挥的迈克),主演里的麦军在最后一集比赛时有个长镜头是非常考验技术的,其他的配角也并没有因为角色不重要而没有过多的展示技术, 至少在剧里都有过出手。另外,这部剧里给配角的镜头和台词不比主角少,这真的是很少见。 翻看演员表,除了麦军的演员陈伟栋还在娱乐圈活跃外,其他的演员全都从事其他行业了,在娱乐圈没有留下什么名气(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男主张逸凡大多数人都知道了他的现状吧吧), 主角方里的饰演赵小松的周文文,毛大宇的李开杰,王晓花的钟铃,宋圆的陈子文这几位演员我百度+谷歌了好久都没有得到一点有用的信息,至于其他配角就更不用说了。 情怀固然加分,但是多年后回味这部剧确实能发现儿时没有发现的细节和剧中演员那些微妙的互动,要知道,大部分的演员参与这部剧是还都是18岁不到或者出头的年龄。片头和片尾制作精良,即使特效五毛也比如今的一些剧强。
火力少年王系列最高评分竟然不是第一季?? 真人版和动画版我都看过,抛开童年滤镜第一季也是封神的存在——(子供向)。
第一季的人物刻画得最鲜明,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高教练对每个队员像对待孩子一样贴心;男主李非永远温柔每次情绪波动都特别可爱;米范米莉小打小闹又相亲相爱的姐弟关系;麦军从小到大都长在我的审美点上开始有些臭屁后面很有担当;还有爆米花、宋园、丁伟、毛大宇、赵晓松。。。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小缺点,但他们又是最真诚的存在。
你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可能会觉得这部剧有很多缺点,但这部剧是子供向,在我看来,这部剧讲述了一群青少年的成长,他们可以有矛盾有争执有小心思,这样的他们才足够真实,就连青春期的那种情感懵懂也是刻画入微,李非米莉之间那种暧昧的情感最好嗑了,还有飞鸟基地训练的那段时光也很感人。剧情流畅、逻辑通顺,传扬的价值观整体也是积极向上。
以上,我觉得这是一部好剧
这个剧以前看是为了看帅哥美女,现在看更多的是喜欢江海队团结的氛围,每个人都在训练的过程中得到了成长,交到了好朋友,每个人也有着那个年纪特有的纯真和活力。高教练为了拉赞助发愁就像是人生百态,同学们都很体谅他让我觉得很温暖。副校长略微有点官僚作风,家长们也各有性格。诚然这部剧有些不足,比如大家演技稚嫩台词像背书、绝招比内力和特效这些虚的还违反物理定律、台词和人设有些中二等等,但是这都无法影响这部剧传递给大家的正能量的主旨。温情和励志完美的融合进了这部剧,所以这部剧的意义远远大于推销悠悠球。可能受限于校园剧政策拍不了爱情,这部剧里的情愫只拍了朦胧的感情,但这样其实更符合实际,中学时代忙于学业情谊多半埋在心里。护短、吃醋、不知道怎么拒绝和追求,但又有一起看烟花看风景时的少男少女的岁月静好。和第二部比起来,第一部的角色体现了更多的成长,更讨人喜欢,主角队伍后期也更团结。另外再说一句,我喜欢麦军十几年了,从角色到真人,他也是我青春的一部分啊。
小时候看火力少年王,应该是在小学三四年级,那时候特别想买一个奥迪的悠悠球,那时候喜欢米莉和李非之间的小情愫,小浪漫。
一部并没有很完美的电视剧,以悠悠球为中心,讲述了一群少年少女们的故事。
现在重看一遍,却又发现喜欢上男二麦军。他会因为喜欢米莉给他开后门;会因为米莉和李非走得近而吃醋;会照顾关心指导每一位江海队的队员;在队友丁伟陷害李非时,把丁伟喊出来,说自己想让李非心服口服的走;会在教练说要把丁伟开除的时候,把过错全都揽到自己身上,让出队长一职;会在得知米莉喜欢李非后依旧默默地关心米莉。
编剧把这种男女之间的小暧昧处理的非常好,没有表白,没有早恋,然而眼神对话却能让我们明白一切。
当时看的时候只迷米莉和李非,现在暗搓搓的发现好多cp,比如丁伟和麦军,比如毛大宇和王晓花。 虽然王晓花表面“嫌弃”毛大宇, 但是看到周艳艳还会吃吃醋。
这部充满了青春主旋律的电视剧,有队友间的争吵,有纯粹干净的暧昧的小情愫,有为喜欢的事物努力奋斗的正能量。
06年的电视剧,画质渣到不能放大看,可这就是我的童年啊。
唱响青春之火蓝天之约的童年。
童年回忆系列,当年起码买了13个悠悠球
op一响 鸡皮疙瘩掉一地 李菲米粒这对cp应该都嗑过吧 时隔多年 李菲成了设计师定居德国(学霸人设不倒)米粒却在上非诚勿扰 唏嘘
补。其实。。还行啊~
40集好像还是两部,换了几次反派。不愧叫少年王,当时引领溜溜球风靡儿童圈,谁要有个正版火力战士,或者火力银电s再练个半成品的天外银龙谁就真是孩子王了。其实就是个玩具广告片,而且现实里玩的溜的选手要比片子里的夸张多了,主创纯粹的没想象力了属于是。个人比较喜欢看一直往前甩那一招,就是有点费脸。
曾经火爆一时,也算是童年不错的一道风景。
你无法想象的优秀国产作品。主题曲大赞。剧情大赞。
童年回忆向,小时候觉得狂炫酷霸屌炸天,现在看,就是脑残,不过还是引领了童年的溜溜球风暴
就因为这部剧,溜溜球顿时火了起来,不会玩溜溜球简直不配当小学生
我才发现自己竟然看过这么多蠢片我突然觉得压力很大
当bgm听了。夺冠之后戛然而止的结局,真不愧是古早热血电视剧啊
小时候就靠它学了无数悠悠球的新招式!!!
参考文献:https://b23.tv/BV1dz411v7u5 居然有伟栋!好羡慕当时啥都可以拍啊……
这部剧让多少商家改卖溜溜球了!
小时候以为玩悠悠球的要诀是大声喊出招式名然后啪地一丢,再有就是配备齐全的装备,比如“专用手套”“专用球套”“专用润滑油”等等(这些知识学自奥迪双钻小册子)。磨了一个多月,终于从外婆那里获得30RMB巨款买下了剧中同款悠悠球,第一次在厕所里偷偷练习,我运足气势,一把就把它飙进了马桶里。
首先给情怀打满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中二的时候还和伙伴组队,名叫火灵队。。。。笑死噜
满满都是回忆,不管台词多狗血,特效多low,这都是小时候下课追着看,长大了仍然时不时就会翻出来看的剧,能做到这点的,真的不多。
没有演技就是演技。
这部不仅掀起了全校玩溜溜球的电视剧把少年少女之间朦胧的情感也描写的很真实,总之挺幸运当时的自己身边有这样的作品出现…。
看过悠悠球表演才发现,火力少年王还是拍地太保守了……
可能现在的孩子不会相信,就是这个剧凭一己之力带动了整个国家的悠悠球行业……小时候我妈还给我还买了个五十多块的剧里用的银色悠悠球来着,现在想想可能是买的最早的周边?可惜我那时候啥也不会,连睡眠都不会(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我还记得这个技术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