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 名:《丑闻笔记》 (Notes on a Scandal) 导 演:理查德•艾尔 主 演:朱迪•丹奇、凯特•布兰切特、比尔•奈伊 原 著:左伊•海勒 出品时间:2006年 读 家:石头花园的歌女 推荐指数:五星 推荐理由:两个顶尖演技派飙戏,还需要说别的么? 基本上,这是一部阴沉的电影。 阴沉到就连凯特•布兰切特珍珠一样的白皮肤和浅金色的头发都不能令影片的基调柔和些明亮些。 因为其中的寂寞实在是太凶猛了。 故事说某间中学新来一名艺术课老师,很美也很寂寞。 很快她与班里十五岁的少年成其好事,却不料恰被一直觊觎她的老处女教师窥到隐情,引以为把柄,来索取比友情更多的东西。 呵,你看,果然再复杂的故事都可以在三句话之内讲完。 是这样的复杂,难得影片竟也拍得流畅,从之前的暗流涌动到之后的狂澜既倒,情绪层层递进,丝丝入扣,而演员张弛有度,能放能收,如潮水般自然而然。 把人性的阴暗面拍得这样精美的电影,我是长久没有见过了。 艺术课老师名叫示巴(凯特•布兰切特)。 西史上曾有一位示巴女王令智慧无比的所罗门王倾慕,裙下称臣。而今次我们电影中这一位,也有颠倒众生的美相。 她细瘦,修长,美而不自知,走神的样子尤其狐惑——面孔上带着个懵懂表情,以指尖徐徐绕起颈项上的散发,不晓得在想些什么——无疑她这个人就在你面前,但她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 电影中曾出现示巴年少轻狂时的相片,哥特装扮,眼影浓重唇红如裂,坐在街头吸烟,举手投足都是厌倦。 而此刻她四十一岁,丈夫已是个老人,膝下一双儿女,一个桀骜,一个呆笨。 大概她也不是不快乐,但绝望滋生于日常,毁人于无形,她察觉到,这才极力找了份工作,逃到人群中去。 接着,那十五岁的少年就来追求她,小动物似的,四处跟着,是爱么? 呵,并不,但他的追求却是真的,而她,已有好多年没被人追求过了。 故事这么讲下去,充其量是另一部《教室别恋》,但是,且慢,这才不过刚刚起了个头。 那转折性的一幕拍得又妖冶又克制:窗缝间有女子平坦的腹部和少年细实的腰,而窗外有一双窥视的慌乱眼睛。 朱迪•丹奇,只要是看过007的人,谁会对“M”感到陌生呢? 今次由她出演老处女芭芭拉真是再合适不过,她鄙夷的薄嘴唇,矜持的伦敦腔,甚至是她的抬头纹、鱼尾纹和法令纹,无一不在诠释这个复杂诡谲的角色。 在遇到示巴之前,芭芭拉已经摧毁过一个女子,并且她并不忌惮摧毁另一个,以及再一个。 影片进行到五十七分钟,芭芭拉请求示巴丢下家人去陪伴她濒死的猫,哀恳不成,她便胁迫。 只见她面孔上泪痕犹在,目光中却已闪出凶狠,于是我亲眼目睹人性的跌宕,那感觉当真是只有惊悚一词方能形容。 这场戏不过短短两分钟,但却有刀光剑影的激烈,两个女人的对垒,带出山雨欲来的危险气息。 果然,紧接着,丑闻便曝了光。 关于寂寞,芭芭拉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道,“示巴自认为懂得寂寞,但其实她一无所知——整个周末无人探访,呆在浴缸,漫长的日子里渴望肉体的接触,不小心碰到别人的手,激起旧藏的欲念——她对这些感觉根本毫无头绪。” 呵,要知道上帝造人,并非用水和泥土,而是拿寂寞当主料,配以草药、刀箭、砒霜还有玫瑰,令人兼具伤口和芬芳。 而人性的旷野上,寂寞是一座一座孤立之城,即使人人都为之所困,也很难彼此安慰,彼此碰触,或是彼此应答。 不过,万幸世间尚有“懂得”这回事,所以示巴的丈夫才会在门边闪一闪身子,再次放她进入。 假如,我是说假如,他不是那么的老,而她不是这样美,假如他懂得她早一些,或是她投奔他早一些,也许就不会有这个故事了吧? 时光不再,而寂寞迫在眉梢。 在那张可以俯瞰整个雾伦敦的木头长椅上,芭芭拉再次出手捕捉她的猎物。 我记得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古往今来最有权势的老处女——在临终前曾叫道,“以我之所有,换一刻光阴”,但对芭芭拉来讲,倘若不得不心怀恐惧地孤独终老,要那一刻光阴所为何来,所为何来? 2007-7-27
“女人最大的心愿,是有人爱她。” 《尼罗河上的惨案》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看过的片子,情节都模糊了,这整部影片的最后一句台词却记忆深刻。 话是莫里哀说过的,今天再想起来,还是只能感叹一句:深刻啊,说到女人心里去了。 前两天看了《丑闻笔记》,不错的电影,看到了两个被爱逼得有点疯狂的女人,忍不住又想起莫里哀的话。 为什么希巴会和一个年纪只有自己一半的学生发生关系?电影里,她想很了久,回答说:“很久都没有这样被人爱过了。”那个爱你的人,他会给你递纸条,上面写了约会的地点;会守候在你回家的路上,一言不发地注视着你经过;会突然出现在你常去的面包房,以及任何意想不到地方,只要你一抬头,就能看见他;会在想念你的时候拼命地给你打电话,不分时间和场合,让你狼狈不堪;会在半夜里不停地给你发短信,上面尽是肉麻的字眼……一切地一切,叫人痛苦又甜蜜,倍受折磨却又无法抗拒。就像是一去不回的初恋,感动得心都痛起来。 是啊,有多久没有这样被人爱过了? 所以希巴控制不了。尽管她知道那只是个15岁的孩子。 也许,年轻时候丈夫也曾经这么追求过自己。他大她太多,老成稳定,足够地宽容,把她当成一个孩子一样呵护,甚至在知道了她不忠之后,仍然接受了她最终的归来(希巴就是一个孩子。面对一个犯了错的孩子,你还能怎样?)。 希巴一定很爱她的丈夫。曾经那么朋克的一个人,居然会接受一个大自己16岁的律师,还有令人头痛的叛逆女儿和智障儿子。她洗去脸上的浓妆,挽起头发,洗心革面做贤妻良母和循规蹈矩的好老师,一心一意操持起全家人的圣诞大餐。 可是,理智是那么容易被摧毁,现实如此不堪一击。 生活太漫长了,长到令人绝望。就算你明知等那个男孩到了35岁,一样会忘记他15岁时的誓言,也仍然抵不住想去飞蛾扑火。 芭芭拉是另一个出彩的角色,朱迪·丹奇的表演可圈可点,风头盖过布兰切特。这个被孤独和欲望折磨了太久的女同性恋,在长久的等待中失去了理智。心爱的小猫死后,爱人又最终选择了和家人一起去看儿子的演出,颠狂和愤怒完全控制了她。但她很快恢复了平静,埋掉小猫之后,她冷静地接待了同事,然后“不经意”地透露了希巴的秘密。 那一段,像极了《金锁记》里张爱玲对七巧的描写:七巧有一个疯子的审慎与机智。她知道,一不留心,人们就会用嘲笑的,不信任的眼光截断了她的话锋,她已经习惯了那种痛苦。 芭芭拉在众人眼里,也是一个疯子吧。 做完这一切,芭芭拉躺在浴缸里,慢慢地等待自己处心积虑的设计在人们的嘴里发生化学反应。内心的欲望升起来,就像浴缸里的水激荡着她的身体。这孤独的肉体已经多久没有经过爱情的洗刷?指尖触碰爱人手臂的那种感觉,如同蚂蚁般细细地、但却刺痛地啃食着她的心。还是张爱玲那一句话:多少回了,为了要按捺她自己,她迸得全身的筋骨与牙根都酸楚了。 很精彩的影片。非常衬莫里哀的话,就像是给影片写下的注脚,十分贴切。 女人大概就是这样一种动物。只要你爱她,她哪怕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全部财产(就像《尼罗河惨案》里被丈夫杀掉的琳耐特),抑或是不惜身败名裂、抛家弃子(例如希巴),不然,她就变成了痴狂的曹七巧和芭芭拉,焦虑和渴望把她们的心灵烧到干涸,烧成灰烬,然后把身边的人一起拖下去。 寂寞的女人们啊!
控制欲的爆发,Cate Blanchett和Judi Dench表演妙绝。
Sheba你終究骨子裏還是那個叛逆的朋克少女。
居然很喜欢这种剧情设置 其实经常有点恍惚那时候Cate就像金发的李小冉。。妈呀。。一定是错觉。。
太压抑了。。。两个演员大赞!!
片中性格或许是被夸张表现的,但总也读得出自己。2个人身上都有些东西,是我们身上也互通的。一种压抑自己,却极度渴望。我恶意丑化那些还没得到或许再也得不到的人,其实是因为太吸引我了无时无刻,我知道那是美的。大胆自由生活,不想是否承受得住。应该不聪明。孤独寂寞的人在任何场所用误会取暖。
应该不错,我喜欢这样子的故事~~~
【B】和菲洛梅娜一样都是剧作格局不大,从一个很巧妙的故事切入点去讲述,配乐上也有共通,当然风格是完全不同。丹奇奶奶这个角色和菲洛梅娜里的反差太大了吧我去,CB最后的发飙戏看得到日后蓝茉莉里的影子。
可怕的老处女,以及朱迪-丹奇可怕的演技。
大半夜的看这个真是有点反胃,和《钢琴教师》一样又抹黑了老处女群体……不过看着两大女演员飙戏还是蛮紧张刺激的。朱迪丹奇要是皮肤再光滑一点我一定支持她掰弯凯特!
因为之前看过原著所以知道两人之间根本不是同性之爱,甚至连爱都不沾边,只是一个没有自己人生的可怜虫对另一个看似美好的人的生活的,窥视,侵占,掠夺,毁灭,虽然看起来荒诞,但女生的社交圈里,处处都有这种人
内心的黑暗更可怕,想想真实存在这样一个人真够惊悚的,有可能真实世界这样的人还挺多的。
6/10。趁落井下石践踏恋人人格控制所爱《坏子小》似的欲望黑镜,讽刺的是精神恋爱还要用出卖肉体的方式达到终极占有。受社会意识形态打压的性取向一旦曝光成为被勒索的现实问题也是整片重点,但英国电影常见的老毛病旁白过多,而不是表演和画面上的细节剥开角色内心,况且视角单一会局限其它人物塑造。
暴强的对手戏
少年不够美嘛。。
资本主义实在太水深火热了,我们要去解救他们!
凯特布兰切特有风情,朱蒂丹奇有演技结尾有点俗套
朱迪丹奇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女同性恋,一直用这种称为好友,掌握对方弱点以威胁的方式与年轻女性交往。其实是个渴望触摸,渴望感情的可怜人。她就是一个长大了的巨婴,会耍手段,会很自私的索取,不顾后果,不替对方考虑,不达目的不罢休。
没恋爱,没结婚的老处女真可怕……7.9/10.
两位女戏精演技炸裂。
丹奇奶奶演得太好啊不寒而栗!!!占有欲果然是人类最可怕的情绪——没错,扑倒布兰切特女王的小鬼,我要杀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