蜩念做tiao2,是古语中禅的意思。
蜩之记,片名点题。讲的是理想化的武士形象其短暂生命的故事。蝉的生命终结是大自然的作为,而片中武士是以约定切腹的形式终结武士自己的生命,这与蝉不同。另外与蝉不同的是,蝉不知道自己生命短促,而武士早已知道切腹的时机。以蝉比人,我觉得其实是想说,这样的短暂一瞬的生命的美,恰恰是武士的自然,就好像武士和蝉一样,是大自然的创造。这样的比拟,已经将“武士”无限升华。这样就连镜中人,水中影也不是了,不可谓不偏激。由此可见,日本人对于自己的文化到底是何种自豪与迷恋,自恋的意识形态甚至已经略带扭曲。虽是客观,却并不妨碍对于日本文化毒品迷幻药一般的审美体验。
片中对武士,勇义,约束,切腹等等这些精神为上,并在为信念后贯彻的留仪进行了审美上现代的诠释。力求克制,婉约,留白的表达方式,讨喜的色彩调和,以及主演游刃有余的表演。这是一个偏向于精神文化传承的一种抽象表达。主演反其道而行,将理想演绎的朴实生动可信,十分难得。
役所广司的脸看着是真难受啊,也不喜欢他的演技。节奏实在太慢了。空镜头还不错。崛北真希是真美。其实主旨看到最后才明了,罗生门根本不是关键,依旧是日本电影的母题,生死观。如果能选择自己在哪一天死,而且周围的人都知道,这种感觉还是挺奇妙的。如果真的能在前一天回顾往生,在那一天慨然赴死,也是挺厉害的。估计这也是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造就的吧。
我本人在网上看到有位干表演培训的日本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上说过评论,说是日本的方法派演员往往有个感情流露过剩的毛病,是因为日本演员在解放天性训练的方法出了问题所造成,而传统的表现派演员却往往游刃有余。这片子是表现派一大高峰,每个角色的语速、动作、举止都有讲究,日本的方法派演员如果参加选角,只怕来一个折一个。
夏天的虫子似乎命都不长,但都活得很激烈。萤火虫不是夏夜里唯一不安分的存在,蝶与蛾如一阵绚丽的风,吹过这一季也将飘去远方。蝉是夏日的节拍器,重新拨动着的时间节奏,它们将自觉停止在柚子成熟之时。兴许是生命太过短暂,导致那尖锐的回响也激烈悲鸣。蚍蜉都很渺小,但但凡活着,就不停止吼叫。人生一世,又有多少次能与之同在。
也不知经过多久的进化,这些虫子们决议与自己最爱的时光共生。不知蝉们是否自知,那逝去的骄阳将是终结;若不知,他们是快乐的,每天都能做着喜欢的事;若知,他们是可敬的,每天仍旧认真地过。
世间有律,万物有灵,我想万物皆可敬。
虫是热爱的生命的,尽管时辰到时万物皆不能逗留,但相比虫,人可以选择何时以何种方式结束。对一个自知十年后的八月八日需切腹自尽的武士,活着所背负的是否也如同夏虫一样悲鸣。
关于武士
武士是美与暴烈的集合,这样的形象随时代的逝去已经只能从历史中找寻。生命之于武士是忠与义的托付与践行。远离战国的武士收起刀枪后是困顿与迷思的,忠义的践行远不能如战国时那般‘暴烈’,忠义之外,和平时代的武士道如何安放?兴许这也是德川幕府时代偶有如樱花般闪现的那些为忠义再拿起刀的武士们的故事在六百多年的岁月中珍贵而耀眼的原因。赤穗的武士们定想不到这次暗杀行动竟被不断地搬上荧屏,被不断地歌颂和演绎;《十三刺客》如出一辙的暗杀桥段被鬼才三池崇史拍成了和风浓郁的cult片,那些迷失在歌舞伎町的武士们仿似替那沉默世代集中呐喊,血液里流淌的对战场的执念,让唯一活着的岛田新六郎再也不愿离去。
但那些无法再拔刀的武士们呢?
影片中武士的名字叫户田秋谷,尽管是一个秋意浓厚的名字,竟与秋无缘。户田是一名史官,提笔记录家老的家族史。在生命最后的十年内再未拿起刀剑的他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武士的忠义。决心编纂留给后世的真实的历史;于每日的耕种中修习剑道;帮助村民与奸商及权贵抗争;时刻告诫儿子“见义不为非勇”,这是他的武士道,而他的武士道走得似乎异常平静。唯一一次举起拳头揍了家老一拳也是替死去的村民源吉讨回公道,冒死对家老为官不仁的斥责行为,让家老开始反思自身的武士身份。面对自己十年后的八月八日需切腹自尽的判罚,户田同样能够平静面对,并谨遵夏虫的宗旨,认真地过好每一天。若无忠义的理由,这样的武士便是怪物,影片的最后交代了十年前主君临死向其嘱托“我希望你能将性命和名誉暂时寄放在我这,这十年间,汝要照镜自省,树立武家典范”。这十年的坚忍与苦楚,仿佛执行了为期十年的切腹,慢长等待的复杂心境,又怎会是瞬间的暴烈可比的。
关于死
暴烈的武士并非轻贱生命,武士并未享受接近死,而是越接近死,才越对生充满感激。而户田以另一种方式交付生命让自己接近死,而这种‘死’相较瞬间的暴烈,对生命是另一种感激的姿态。这种姿态体现在编纂家谱的一丝不苟,体现在每日田地的耕种,体现在寺庙里为孩子们的授课,体现在为村民争取权利,体现在每日的粗茶淡饭,体现在四季轮转,体现在正厅墙上的‘义勇’匾额。认真过好每一天的同时也践行着忠义之事。
最重要的是这是对正统武士道的背离!戴罪之身的户田当时没有立即以死谢罪而被判处十年之后再执行,在武士眼中本就不是‘勇’的行为,时刻被怀疑怯逃而被人监视,再加上各种‘违背’武士身份的行为,不被理解与接纳其实已经远超生命成为户田最大的痛苦。我相信,当死亡来临时,对户田是莫大的解脱;而不到最后一刻不能死的觉悟,旁人不知,这个被白眼对待的武士对主君的承诺反而是最了不起的‘忠’与‘信’。
这也是为何人们所歌颂的不仅仅是赤穗,还有《最后的忠臣藏》,当那位被要求不能死的第四十八名赤穗武士被当做逃兵接受旁人的鄙夷,当他隐忍地完成最后的嘱托之时,仿佛如户田般十年之期来临,自然地选择去履行迟来的仪轨。
关于女性
女性的悲剧在历史中就已经注定,面对男权社会,她们可做的微乎其微。但有限时空下,每一个故事的女性却格外耀眼。《蜩之记》中户田妻子对丈夫的坚定信任,安静地送行,看着户田在之字形的路上淡出视野;《最后的忠臣藏》里安田成美饰演的夕雾终于等到孙左完成使命可以为自己而活,勇敢地表露爱意,这位心如明镜的姑娘很清楚摆在孙左面前仅有的选择,她不愿失去,也不愿孙左死去,想用爱情令孙左重燃生之渴望;《十三刺客》里只能被动接受丈夫离去的决定,每年中元节于家门口翘首远眺,仍旧相信丈夫会归来的妻子。
三位女性都是红颜知己,最终都承受了自己的悲剧命运,成全了男子的大义。
影片的故事从夏虫鸣叫的夏日开始,从柚子结果的夏日结束。四季轮转,谁又知道,那些夏虫鸣叫的柚子树下,为何来来去去?
蝉噪林静鸟鸣山幽,不疾不徐地迎来人生的秋天,死如秋叶精美,气定神闲安之若素走向承诺;和《黑之雨》一般干干净净、古朴静谧,色调契合整体气质(夜景拍得真是好);配乐太好听,配合四季流转的转场空镜,阅尽世间风景,死生契阔;冈田准一和堀北真希好适合古装,赏心悦目。
专门找了字幕场看的,古语虽多但蕴含的意思与道理都与中国语异曲同工,因而看得还算轻松。小說的細枝末節很多沒表現,不過作為電影已經非常出色,古早電影的拍攝手法真應景。最後秋田回頭對著家人微笑,轉身上路的一幕,簡直可以說役所老師的演技爆表。
3.5星,沒有愛的卡司不給四星,不過還是值得一看。片子很慢,會耐心地用一季季自然的變化去表現時間的流轉,但不是拖沓,像20年前拍的老片一樣。戶田秋谷一家和檀野甚至是水上信吾,都是坦蕩磊落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人,看完讓人覺得好安心,也忽然有了勇氣。
如此稀薄的故事,却拖了那么长时间,看得人直打呵欠。除了拚命地展示日本文化、说得有哲理的话之外,还真什么都没有了。另外,不停地借用西洋古典音乐,在表现日本古代武士的电影里抒情,总让人觉得怪怪的。
“人只要活着,总能找到未灭的星火。”
成都日本影展记,无感
四平八稳现在很难得,但是还是觉得 石榴坡的复仇 中顿悟和复仇的桥段最好,可能我比较喜欢大团圆结局
色调很赞,开头风雨中的冲突和冈田君林中练剑不错。可惜又是四季美景加忠君爱国啥的,让人误以为穿越回了50年代,改成三船史郎跟役所大叔有君臣基情还有点意思。奸臣被揍了一拳幡然醒悟这种剧情简直跟《武士的食谱》里吃了碗料理良心发现一样矫情。
非常慢节奏,但很有味道, 景很美,只是剧情有些平淡,役所广司演得太好,那种气场和味道太棒,一对比冈田准一还是差了一点,其他配角也都不错,堀北古装很美,寺岛的气质真是太适合这种角色了。 [111]
你为含冤而亡的挚友打抱不平 做自己应做之事 丝毫未令武士之名蒙羞 何错之有
色调棒,场景美
“每到夏天,我都能听到蝉鸣。特别是秋天临近时,那股意味着夏季即将结束的哀愁感一直都能从蝉鸣声中感受到。但即使如此,我每天的生活仍将继续,我必须过好这每一天的时光。所以,我把这本日记取名为《蜩之记》。”
属于江户时代的忠贞傲骨,固执而洒脱,生得坦荡死得其所。
画面太唯美了。日本的乡村生活让人向往,有节制,质感好,简单,艺术水准非常好的居家环境,室外风景就更别说的。陶渊明的日子在日本估计就会是这个状态。武士精神的内涵完美诠释,理解生与死,重信诺,为民请愿。
武士之美
黑之雨,蜩之记。时代风云仅作为一个注脚,武士生活的家计责任才是题义。
这样山田洋次风的时代剧,多一部不多,少一部也不少。一众主要演员选角都不错,气质很好,不过冈田准一作为助演戏份似乎远超主演役所广司了啊
社会和政治黑暗的背景下,犯一点小错误就会被问罪。如果牵涉到权利争夺,还可能致命。作为下属的武士们,忠于誓言和操守,即使是不正的罪责也要承担,而且还有勇敢、坚定的执行。
青羽白衣,笑着赴死。主人公顺右卫门远去的身影消失在妻子女婿女儿儿子一家人的视野里,留下的是他温柔慈祥、忠勇坚定的笑容。
这么优秀的电影,豆瓣才531人评价,这真的是一个浮华的时代啊!户田秋谷,一个像蝉一样活着的真武士大丈夫!他的高山景行,折服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上至王公,下至走卒。远近亲疏,皆受濡染。日本人靠武士精神活着,中国人靠阿Q精神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