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冰的人”不仅指主人公杀人弃尸的特色,也如黑道头目形容的,他是个冰一样的男人。影片开场不久,他干脆利落的割断在酒吧侮辱他的人的喉咙,娴熟的擦去车上的指纹,“面试”一段,毫不犹豫三枪崩掉素不相识的流浪汉。他是个天生的杀手。迈克尔·珊农太适合这个角色,魁梧的身躯,不苟言笑的面容,时时流露些冷酷的幽默感,这才像杀过一百多人的超级狂徒。
但这个狂徒并非铁板一块,家庭是他的软肋。他非要像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夫妻相敬如宾,父女其乐融融,这是误判了局势。片中有个段落,集中体现了他的生存焦虑:他载着一家人和一辆车刮擦,对方辱骂后逃离,他加大油门追了上去,惊得妻女们哇哇叫。这个硬汉子对外要维护形象,(以杀戮手段)保护家人,却不知此举正无可避免的危及家人安危。与之呼应的另一处是他探监哥哥,后者嘲笑他维持两面生活的努力,他却天真的以为自己不会重蹈覆辙。事实是,在马路口角事件后,黑道身份就像病毒一般渗透了他的私生活,大女儿生日会上被头目威胁,小女儿遭遇车祸,最后被捕都是当着妻子的面。被警察按到在地时,他明白自己竭力想划清界限的两个身份已经绞缠在一起,这个由始至终镇定自若的汉子崩溃了,叫喊着毫无逻辑的狠话。
作为一个杀手,理查德·库克林斯基有自己的行事基准,他认为上帝很忙,顾不了所有人,所以能毫无顾忌的干掉那些不被眷顾的可怜蛋,他知道验尸官比警察还懒,所以他钻的只不过是执法机关的空子。他内心有敬畏,有信仰,也有原则,比如不杀女人和小孩,为此不惜跟同行翻脸动粗。如果他只是嗜杀成性,这片子只能拍成毫无营养的暴力恐怖片。
关于连环杀手的传记片很多,本片不是其中之一,严格来说,理查德·库克林斯基是个“执刑人”,即专为黑道干脏活的那类人,和作为“独立承包商”的杀手有很大不同,片中也有对此作出区分的情节。黑帮片里常见执刑人的身影,但很少有将他们放到镜头中心审视的,若非有一百多人的杀人记录,库克林斯基恐怕也得不到如此优待。这么个心狠手辣的主角,给人感觉却十分异样,明知他十恶不赦,却总对他心怀同情,希望他可以逃脱黑吃黑与法网。其实若换个角度,将黑手党看做国家机关,将主角看做执行机密任务的间谍,这情绪就对上号了——说来说去,这是商业电影的本质使然,主角总得让人移情,即使是讲述恶棍的传记片。(文/方聿南)
谜酷网 > 推理学园 > 侦探课堂 >
http://www.miku360.com/xueyuan/zhentan/743.html 科学探案之死因分析(4)
作者:科林·伊万斯
理查德·库克林斯基
时间:1983年
地点:纽约,奥兰治堡
意义:专家确信库克林斯基用毒药杀死了几个生意上的合伙人,那么他们是怎样证明的呢?
1983年9月,在罗克兰县的荒郊野地,发现了一具用绳子捆绑,包在塑料袋里的男尸。罗克兰地处纽约新泽西边界向北三公里的地方。男尸脑部被一颗子弹打伤。给人第一感觉,这个人刚死,但是当州医学检查专家弗雷德里克·佐基比博士进行尸检的时候,他发现了两个罕见的现象:男尸器官很新鲜,尸体是从外面开始腐烂的,这与正常的顺序刚好相反。检查心脏的时候,发现了冰块,他马上怀疑这具尸体被冰冻过,看来这位杀人犯企图搞乱死亡时间。(尸体在被抛弃之前已经融化,在这种情况下死亡时间是不可能确定的。)
用水和甘油洗手后烘干来取指印。他们认定这具男尸名叫路易斯·马斯盖,是宾夕法尼亚一家商店的店主,50岁,1981年7月1目失踪。当尸体被发现时,他还穿着最后一天被人看见时候穿着的衣服,表明就在那一天被杀害。如此冷酷无情恐怖的谋杀,这绝非普通杀人犯所干。
他们调查发现,马斯盖失踪的那一天本来安排去同新泽西的生意人洽谈进一批空白磁带。马斯盖为人谨慎,他将生意成交要支付的9.5万美元藏在他的福特车隐蔽门的镶板里。那辆车后来发现被扔弃,隐蔽门的镶板被撬开,钱不翼而飞。通过当天的电话记录显示,马斯盖那时的生意伙伴叫理查德·库克林斯基。理查德·库克林斯基蓄着胡子,四十多岁。他喜欢自称是外汇投机商。但是他的生财之道却阴险狡诈,不择手段。在他貌似高尚的外表之下潜藏着一颗刽子手的心。他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最心狠手辣的刽子手。他谋杀无辜百姓,永远为他自己,为金钱。杀死一百个人的刽子手
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库克林斯基曾经残害了多少无辜。有人统计有一百多个。大量资料表明,他早在高中就开始谋杀。他的第一个受害者是乔治·马利伯拉德,一个来自宾夕法尼亚体重三百英磅的商业投机者。1980年2月1日,马利伯拉德不幸地因为库克林斯基负债5万多美元同他吵了一架。四天之后,在新泽西城一个领加仑的滚筒里找到了乔治·马利伯拉德弹痕累累的尸体。
任何同库克林斯基交往的人都等于冒着死亡的危险。1982年,他邂逅了药剂师保尔·霍夫曼,库克林斯基要求他提供了一些偷来的削价治溃疡药。库克林斯基精明过人,他吊保尔·霍夫曼的胃口直到最后他恳求库克林斯基能跟他作交易。1982年4月29日两个人最后一次碰头,霍夫曼带来了2500美元的现金,霍夫曼还带了一支枪。从此霍夫曼和钱都不见踪影。库克林斯基自己曾提及,这位药剂师被他扔进了满是混凝土的油筒里。
虽然库克林斯基生性孤僻,但是他偶尔也会同那些嗜杀成性的恶棍在一起干些偷汽车的勾当。他的同伙一个叫丹尼尔·迪普勒,另一个叫加里·史密斯,对于他俩他难以取舍。他们俩头脑都不怎么灵光而且都引起了警察的注意。于是他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他的这种反应是这一类人很典型的反应。为了关照容易上当的迪普勒,他们商量让史密斯先走。他们躲在伯报县汽车旅馆里,史密斯饥肠辘辘,他狼吞虎咽地吃着库克林斯基让他带上的汉堡包,吃了几大口后史密斯觉得整个屋子都在旋转。当史密斯吃着有氰化物的汉堡哽咽在喉的时候,库克林斯基和迪普勒大声嘲笑他。最后,库克林斯基实在等不急了,他扼死了无助的史密斯。他把史密斯的尸体扔在床下。直到四天之后,即1982年12月27日才被发现。在那段时间,房子每天晚上仍向外出租,饭馆里的客人都好像闻到了一种气味,但是没有人往床底下看。
第二年的5月份,一个沿着新泽西西部米尔福克朗顿大道骑自行车的人注意到树上栖息着一只大兀骛,他走近一看是一个塑料垃圾袋,一个人头支楞在外面。吉塞·纳塔拉杰博士,新泽西的医疗检查专家,进行了尸检。尽管她在尸体的肩部胸部发现了淡红色的瘀伤,这可能由于一氧化碳中毒引起,但颈部有带子的痕迹表明死因很明显。在死者的裤子口袋里发现了一个皮夹,里面装着汽车旅馆的收据和家人的照片。通过照片断定,尸体有可能是库克林斯基另一个合伙人丹尼尔·迪普勒。被害人尸体堆积如山,权威机构断定理查德·库克林斯基是一架杀人机器。但是他们却拿不出在法庭上站得住脚的证据。为了弥补侦查工作方面的不足,从1986年的9月开始,酒精、烟草和武器装备总局派出了代表多尼米克·波利弗朗,化名与库克林斯基接触,卧底行动称为“冰人行动”。经过最初的讨价还价,波利弗朗答应以每公斤31500美元的价格提供10公斤的可卡因。与此同时,库克林斯基渐渐放松警惕绘声绘色地给他讲起如何摆脱让他感到棘手的“富有青年”。他全然没有注意到他的每一句话都被录了下来,库克林斯基对氰化物的优点大加赞赏。“静悄悄的,没有一点脏乱,没有一点嘈杂…只要向周围喷一些雾状的东西……你把它喷到人的脸上,他们就睡着了……”。他甚至描述了在街上作的一个谋杀实验。走进人群,用一个手帕盖在鼻子上,向某一个人喷一下,那个人马上倒下死去。旁边的所有的人都以为那个人死于心脏病。他继续说,“最好的办法是抵着他们右边的鼻子向他喷射,那么他就可以吸入肺部了。一旦吸入肺部,他必死无疑。”
卧底行动
库克林斯基用完了他手头的氰化物,但他不能马上再弄到了,波利弗朗同意向他提供可致人死命的毒药。1986年12月17日,他们在新泽西图恩派克附近的一个卡车停车场碰头。按照计划,波利弗朗将三个夹炒蛋的三明治和一个装有氰化物的瓶子一起交给他,实际上波利弗朗给他带的是一种调味品金鸡纳。库克林斯基的计划是在汽车旅馆里会见一个所谓的“富有青年”并毒死他。
库克林斯基带着三明治离开,到一边去作准备。正在监视库克林斯基的人没有想到库克林斯基会采取这样的行动,他们为波利弗朗的安全担心,决定提前采取逮捕行动。几分钟后,库克林斯基被带到了警察署。新泽西犯罪实验室的毒物研究部门在三明治里发现了“氰化物”(实际上是金鸡纳),库克林斯基被控告为五级谋杀。
1988年正月25日开庭审判。尽管起诉人胜券在握,但他用的都是间接证据。辩护律师声称库克林斯基的自吹自擂必须由事实来支持。但是假定的毒物受害者史密斯和迪普勒尸检时候都没有找到氰化物的痕迹。
为了反驳辩方的观点,控方请出纽约医学检查专家迈克尔·巴登博士作证。他解释氰化物在身体内很快转化为碳和氮,过几天你什么也找不到。这就是为什么氰化物是很好的谋杀工具的原因。在新鲜的尸体上你可以闻到一种淡淡的苦杏仁的味道,氰化物却连影子都找不到了,但是它可以使皮肤变色。全盘考察案子的来龙去脉和尸检照片,巴登指出史密斯和迪普勒身上都有一块块的青紫,这同氰化物中毒后的情况一样。巴登的证词强调身上的青紫色可能是氰化物引起的。确实,没有一个毒物学家能肯定一定是氰化物引起的。尽管如此,库克林斯基被控告谋杀了史密斯和迪普勒。1988年5月25日,他被判终身监禁。之后他又供认杀死了马利伯拉德、马斯盖和霍夫曼。
结论
这位被称为冰人的暗杀者杀人的手段层出不穷——毒药。枪支、绳子、铁块。棒子——一切到他手上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谋杀的工具。他现在仍被监禁在特伦顿州监狱。在他有资格被假释之前他已经一百多岁了。
每个人的灵魂中都有着二重性,但是那些集天使和魔鬼于一身的人其实看起来最像普通人,因为他们最大的特点其实是克制。他们再通往魔道的路上走得越远,就在通往天堂的路上走得越近,但是他们的克制导致的不动声色,使得我们永远都不知道这一段路他们走了到底有多长。
全片无高潮,平静地叙述着冷血杀手的家庭生活。还行就是温情了!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这样的犯罪电影往往都是我的最爱,本片的素质亦不错,演员集体表演出色,没有太过夸张的,就觉得很能体现角色魅力。影片的节奏控制的也不错,没有太多拖泥带水,不会让人觉得闷,故事改编的也算挺好,没让大家一看就觉得过于戏剧化,或者过于无聊的情况发生。。。
克里斯·埃文斯和詹姆斯·弗兰科两位大牌的客串是真心不错,毫不顾忌其形象,饰演的角色都让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看电影名《冰人》,你以为会是一部科幻片,并幻想出一个被冰冻多年的人解冻醒来后的是是非非,就像《星际迷航:暗黑无界》里的一样。其实《冰人》里的冰人是一个叫理查德•库克林斯基职业杀手。大家叫他冰人,是因为他喜欢杀了人之后将之冷冻起来,让警察看不出死者死亡的确切时间。此外,可能还因为他够冷血,逆我者亡是他的人生信条。
除了被雇佣,为了赚钱杀人之外,他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羞辱过他威胁过他的人。影片一开始,因为打台球和一个小混混闹矛盾,冰人就割了他的喉咙,为了向黑老大罗伊显示自己的冷血和胆力,他三枪打死了一个素不相识的无辜流浪汉。甚至,一个失业的朋友想找工作,利用和理查德•库克林斯基的朋友和罗伊攀关系,罗伊不想暴露他和理查德•库克林斯基的关系,所以大为光火。理查德•库克林斯基毫不犹豫的杀了这个朋友。接下来他又因为佣金纠纷杀了另一个雇佣他的老板雷•利奥塔,因为合伙人辱及他的家人就杀了他的合伙人,罗伊想要杀他全家激怒了他,最后他策划杀罗伊之前,被警察逮了。
就这么一个没有人性的家伙,在电影里我们却不由自主地慢慢地喜欢他,爱上他。电影的最后,当我们看到理查德•库克林斯基面部的特写镜头,这个杀了100多人的恶棍被关在特伦顿监狱里,满面胡须、沧桑无助、泫然欲泣,却丝毫没有悔改之心。他认为他唯一对不起的,只是他的老婆和两个女儿。我们明明知道这是个反社会的危险分子,却忍不住要同情他,我们这是怎么了?我们为什么会爱上坏人?
首先,叙述方式改变电影的价值取向。这部电影不单单讲述一个冷血杀手不断杀人的故事,电影还着重强调了另一条线索——他的家庭生活。电影从冰人恋爱开始,就刻意塑造一个善于保护女人和小孩的西部牛仔形象:冷峻,寡言,身手麻利。他的略显迟钝的动作和凌厉的眼神,不由得不让人想起伊斯特伍德年轻的时候。在他眼里,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的工作对象,除了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任何羞辱他和他家人的人,他都不会轻易放过。电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特别爱家的丈夫和父亲形象,他辛苦杀人,只是为了能给妻子买大房子,买金银首饰,他从不出轨,不抽烟,不酗酒,至少在电影里我们看不到这些不良习惯;在她女儿生日的时候,为还能为她写诗。你看,多么优秀的男人。这些优秀的品质比他的暴力和冷血更能吸引人。这个男人的两条叙事线索互相交织,温情和残暴在叙事过程中产生了矛盾,这两种品质在现实生活中看似无法统一于一个人的身上,但是电影里这个是不成问题的。电影用温情消解了暴力带给我们的震惊,或者说降低了暴力对观众的冲击力。黑色类型电影里,这基本上已经成为一种套路了。我们从这种调和的过程中,除了看到了坏人的坏,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而在一个坏人身上看到这种人性的光辉,更让我们感到弥足珍贵。也许我们人类的天性里更喜欢温情,而容易忽视残暴。况且,我们看到,理查德•库克林斯基杀的人里面,多数都是该死的。
其次,人的内心是个非常古怪的。我们期望生活在一个秩序社会,但是我们的内心深处,又无时无刻不在想破坏这个秩序。冰人理查德•库克林斯基就是一个秩序破坏者,我们不能看谁不爽或者谁都得罪了你,就把他杀了。在秩序社会里,我们作为社会个体,是绝无可能成为处刑人的,更加不能代替法律来决定别人的生和死。但是当我们在现实中遇到这些不平事的,我们多么渴望一枪崩了那些可恨的人。所以,理查德•库克林斯基的工作实际上击中我们人类的软肋,无形中满足了我们阴暗的内心。当然,在这个秩序破坏者看来,他也是有秩序的,比如他从不杀女人和小孩,他甚至不能原谅自己的亲弟弟,因为他杀害了一个12岁的小孩,破坏了他的秩序。这个温情的,沉默的父亲和丈夫,他的所作所为,渐渐抓住了我们的心,我们一方面为他的残暴叫爽,一方面被他的温情打动。更重要的是,看电影就好比是一次精神出轨,看看想想而已,又不会怎么样,最后理查德•库克林斯基被抓了,我们安然无恙地做回秩序社会的良民,太好了。
更多评论,请见微信公号:电影拉片室。
#看過并沒什麼想說系列#
平庸。
让人联想到太多同类型的电影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女魔头",这部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如出一辙的"男魔头"。豆瓣上6.0的评分确实有点低,单看男一号充满杀气又充满扎实感的表演,就不只这个分数。
片子本身一般。珊农是个好演员!(他给付兰兰发了便当是在变相给断塔报仇吗?)
不是很明白冰人这样的人甘愿屈居人下。
看过探索关于他的纪录片....特别牛逼 哎..拍的也太平淡了点
看了睡着了
演技倒是不错,完全的利己主义者
迈克尔的一双眼睛在片中十分抢戏,杀人和面对杀手组织时会冷得像冰,望向自己的妻女时又温情地像一汪湖水。
折腾角色太固定了
剧本很一般,并且Shannon杀人的情节在我看来应该要再多一点。为Shannon可惜,这么精彩的演出居然把他给忘了。为Shannon的演技喝彩。照旧为Franco加分。哈哈哈★★★☆
雪糕车冷血雇佣杀手,真实人物改编,故事一般,但演员不错,存在主义加六七十年代黑道情调,茫然无助的氛围加硬派场面,片尾曲很好
真实故事 赞
即使爱家人胜过爱自己,但视别人的生命如草芥,依然是个十恶不赦的恶棍。
表演的很好,就是故事改编的做作了,另外实际妻子家人和所有犯罪者的家属类似,不可能不知道他的经济来源有问题,享受了罪恶的金钱后,最后装无辜鄙视他,至死没有去监狱探视,比杀手还要冷漠无情。
★★★
能联想到女魔头、这个杀手不太冷及绝命毒师等各种,摄影牛逼各种阴冷,演员够狠,情绪饱满,好几处看到哽咽,赖德的角色仍然有当年纯真年代时的无辜但不再不食人间烟火。发布会见到她比想象中年轻也美嗓音如少女。Chris Evans不容小觑,开片看到他名字,看完都没认出来是哪个,看剧照才恍然大悟
麦克珊农好适合这类型角色,想看的两个人都领了惨死便当加鸡腿。不过好无聊而且有点意味不明....
差了兴趣去看,演员确实很霸气
剧本太平庸,除了Kuklinski,其他的角色这能算是“浮光掠影”,白瞎了几个好演员,好在迈克尔·珊农拯救了这个片子。另外付兰兰领便当那段儿有点儿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