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思考哲学问题,尝试着接触哲学,进而从哲学角度审视自己和生活本身。资质浅薄如我,觉得是从经历了痛苦开始。
沉浸在痛苦里,再尝试从痛苦的自己的躯壳中脱离,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提出疑问,观察,审视,分析,得出结论,这一个过程完成后,你不会摆脱痛苦,但你会明白痛苦已经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造就了现在时的“我”,进而带着这一部分的“我”继续生活,完成一个接受和接纳的过程,是一个类似治愈的过程。《二重生活》中的女主人公白石,就完成了这样一个过程,所谓的“填满空虚”,其实是一个审视和接受的过程,论文指导教授大概是看出了她的问题所在,也可能是私心为了同时“填满”自己的“空虚”,鼓励或者说怂恿她进行一系列跟踪实验,最终自己成了实验的一部分(也许也在他意料内,也许是歪打正着),也同时完成了自己“补完”。这里面就能和EVA联系到一起了,所谓“人类补完”,不就是打破心壁,共有,接受,大同(虽然是极致的专zhi,因为人类补完计划把作为个体存在的人都“杀”死了)。但那又是另一个说来话长,暂不讨论了。
第一跟踪对象中的石坂先生的圈子,是太典型的日本案例。石坂先生家境殷实工作体面,妻子温婉女儿乖巧,石坂先生自己一表人才,出轨对象是艺术气质满满的感性的设计师,这都是太日常的东西,大家见怪不怪,但是观众拜女主人公白石初次尾随跟踪不熟练的视角所赐,体验了一把沉浸式跟踪,尤其是酒店戏,我跟着一起提心吊胆,希望白石不要暴露,更希望丈夫不要暴露。这一过程考验导演和摄影的功力,小高潮部分从妻子带着女儿作为餐厅窗户的反射影像出现,到最后出轨对象坐上出租车离开,整个镜头调度过程非常行云流水。想到哪说到哪,酒店洗手间的两人对峙戏,我真的很喜欢,这一场戏算是白石正式参与进跟踪实验对象的第一步,真情实感的那句“我又没做什么坏事”已经让白石暴露无遗,也是标志跟踪失败的句点。不得不说出轨对象女设计师真的很有成熟女人的魅力,她的表情和被揭穿后的反应立刻让这个人物丰满立体起来,而这仅仅用了几秒钟的镜头就传达清楚了。
第一被跟踪者石坂先生,大概是他所受的教育以及从事的工作的原因,很能洞察理解,所以在白石坦白了自己跟踪的理由后,哭笑不得地被动接受了这个理由,再加上白石最初算是被石坂吸引,后面发生的一切也就顺理成章,所以他出轨到底是为什么,石坂让白石自己想原因,这一点也是点题也是点中心思想,就是“空洞”,就是“填补空虚”,就是想要过第二重的生活,自己制造“秘密”(这么说真的好迂腐,提前暴露考点)。于是我想到,人类真的一直在哄自己玩,不论是自然中的人还是社会中的人,我不是很能表达清楚自己,就拿出轨这件事说,出轨的原因是什么,肉欲是直接原因因为人喜新厌旧控制和被控制引导和被引导的对象时间长了容易变得腻,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满足心理的需求吧,想要在生活面前表现得更加游刃有余的心理需求。另外还有一点点自恋和虚荣吧。
另外,不愠不火的温柔是贯穿整部电影的温吞脉动。
比如女主男友卓也在和女主分手时给她泡面,突显微妙距离感的客套,到最后一刻女主也没有对男友敞开心扉的遗憾,以及最后女主搬家时发现的睡颜素描(喜欢看你睡颜的人,可遇不可求啊,遇到一定好好珍惜啊。我到现在为止看的最多的还是我家猫的睡颜,so)。
比如第一被跟踪者石坂先生揭穿白石后并没有报复,还打算送喝醉酒的女主回家。并且虽然作为社会人前辈痛斥了白石的“陈腐”后,还是同意白石使用自己的样本。
比如女演员在教授母亲去世后还持续了一段时间陪伴教授,女演员这个线特别好,西田尚美最后被问还能再见时的一系列表情都特别好,看得出是一个工作和现实重合拉扯又漂亮地割裂的完整过程。
比如影片最后白石搬家,偶遇第一被跟踪人石坂一家其乐融融的样子(也许是表相,皴裂已经存在——但生活就是这样,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不是吗)时,白石眼神里的平静恬然。
最后谈一下教授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几乎是白描,处于一直引导白石的位置,但是润物细无声。想要了解教授可能要读一下那本电影中提到的那本书籍才能行。教授这个角色比较触动我的是,我联想到了【GIRLS】(衰姐们)中比较出名的一集,就是,没有人能跳出生活本身,因为人是情感动物,是主观参与为主的思维模式,审视观察生活的过程一开始,就注定已经参与进去了,做不到中立,做不到客观,这虽是个逻辑问题,但是足以对研究者造成困扰。教授的境遇是很多现代人的具象,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写到哪算哪,也许还会二刷,就再随缘编辑。
最后花痴时间留给苏打。他的肿眼泡眯眯成一道缝时真的好性感,想要吻上去(只是吻眼)。
想起去年老家的同学忽然拉了一个小学同学的微信群,在那个微信群里,曾经以为已经遗忘的面孔又冒出来了,大家熟悉又新鲜,热烈得聊地飞快,一天就刷1000多条消息。当我回忆多年之前的小学生活,有一种奇妙的距离感,仿佛触手可及又极其遥远。
我们那时候多快乐啊,闹哄哄的第一次在一年级的教室里见面,像是一个RPG游戏裸体站在新手村。然后大家稀里糊涂的认识了第一任同桌,这45个人又轰轰烈烈得相处了6年,一瞬间再聚就是多年之后了。微信群里有人当了老师,有人当了警察,有人做了医生,有人在做生意,还有人赋闲在家不知道干啥。每个人在这么多年里发生了无数的故事。
电影女主角写毕业论文,她的教授建议通过跟踪了解别人的故事,让我想起那个小学的微信群。女主角跟踪邻居男主人,轻易的剥开故事的第一层面纱,男主人虽然貌似拥有一家三口的完美生活,其实还和情妇偷偷幽会。之后她又揭开了故事的第二层面纱,男主人的老婆知道男主人有情妇,而情妇同样也知道男主人已婚,老婆和情妇都非常痛苦,后来老婆吃安眠药,情妇和男主人分手。
可惜女主角跟踪太过于失败,被邻居男主人发现了。然后女主角为了男主人同意发表她的故事去喝酒,然后狗血的上床了。女主角在痛苦之下请求教授帮助,教授鼓励她继续跟踪,哪怕换一个跟踪对象,这次她干脆跟踪自己的教授。发现教授每天生活非常规律,和老婆去买菜,回家之类的。最后她稿子写完给教授看,教授看出来写的是自己,于是赠送一张话剧票给女主。
女主去看了话剧才发现,教授的老婆是教授花钱雇来,骗自己癌症晚期的母亲开心的。此时她通过教授帮助揭开了第二个故事的第二层面纱。当最后女主完成论文搬家离开的时候,发现之前跟踪的男主人又和老婆孩子开心的路过,女主似乎揭开了第一个故事的第三重面纱:在忍受背叛、自杀之后,大家仍然伪装一个幸福的表象。而教授的故事第三重真相也同样揭开,在演员离开后他失去了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在自己房间里自杀了。
我的感觉的是,也许揭开第三重面纱已经是电影里故事的全部,但是每个人的故事也许有5重面纱,也许有100重面纱,作为一个局外人永远别想真真正正看到全部真容,而且即使看到了,也会意识到幸福的表面往往隐藏着痛苦的真相。
最后就是,为什么我的那个小学微信群大家聊得那么开心?因为大家在多年之后,互相仅能看到幸福的表面,沉浸在过滤掉不愉快记忆的小学生活回忆中。现在一年过去了,随着了解的深入,那个小学微信群已经没人公开说话了。
#这个电影简直能把人闷死#
#文艺电影闷死人#
就像偶尔看到的一句话:各人在下各人的雪,各人有各人的隐晦与皎洁。
被珠(女主)观察的第一个人,房东眼中完美家庭的石坂也有自己的痛苦,一面念着外遇的女子一面顾着家庭,违背家庭又想偷偷欢愉,夹杂其中痛苦不已。
而第二个人,珠的老师,一心研究学问,在母亲将要离世顾了一名演员扮演自己的妻子。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在他人都用的智能手机的时候,老师用的是翻盖机,象征着老师与世人不同,代表他是一个没有物欲一心顾学问的人。然而在有了扮演的妻子打乱生活之后,他主动用手机照下了三人的合照,记录每一天妻子做的饭菜。最后在母亲死后,妻子(假扮的)离去之后,他不能下决心删掉照片(舍去感情),于是他想要也只能选择死亡。
总体来说,就像女主观察老师时会误判一样,每一个人眼中的他人都是不完整的,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完美的,我们设身处地的去带入他人的生活就会发现每个人都可以被理解,但最终还是只能自己上路(珠和卓也都搬家去追寻自己的生活),过去的生活也是一个温暖回忆。(卓也给珠的画像)
影片中印象最深的是舞台剧中那位假扮哲学老师妻子的演员的台词。
是活着好呢,还是死了好呢,这是两回事。生与死只是两件平淡的去做选择的两件事情。就像你痛苦或幸福的人生,无论是走向哪里,都只是普通的在做选择,普通的度过这一生。
为了写一篇好论文不择手段的女大学生 老师的这个命题也太刁难人了吧 为了什么生活,男人的屏保说明了一切,老师饭菜说明了一切,为了骗妈妈成为已婚男人的老师 救。跟踪者成了被跟踪者,教唆跟踪者成了被跟踪者这片子套娃。 老师看到写自己的论文会怎么想啊喂 还有这个监控邻居大妈或成为最大赢家 吃饭很有意思很多电影包括电视剧都有 翻译女主的绪论 “跟踪”,我怀疑因为那个人的人生,尾随者在那之前抱着的人生。 因此,尾随者到现在为止抱着的人生的重向存在的主体是哪个呢?变得不明白了。关于人类的存在还是需要具体的考察 所以到底是活着比较好还是死了比较好
跟踪了别人千万不要丢失自己 跟踪别人其实得不到什么人生哲理 老师就像是悟了这种哲理才遁入空门的吧空虚 要说空虚每个人都是空虚的吧女主 对象A 对象B 日本生活节奏太快空虚倒成了平常 平凡的 宁静的 没有背叛 没有秘密 没有谎言 公平的 充满爱的人生是不存在的 人无法摆脱痛苦 能让痛苦稍微减轻一些的 一定是秘密 无理由的跟踪就是站在他人的位置和立场上 设想自己就是那个人 也就是了解他的人生 热情 意志 这大概就是证明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个体的唯一方式吧
日本的电影或者说是所有的电影都有punchline
凌晨00:00,指甲底油刚刚晾干,发尾还是湿漉漉的。 打算看完大概两点多就睡,没想到整理完截图已经5点40,干脆撑到天亮吧,这么想着一边毫无目的地刷着豆瓣迷迷糊糊闭上了眼。 “想钻到电影里去。”片尾曲的最后一秒播放完毕,屋子里只有窗外的路灯透进来。黑色的夜黑色的寂静,躲进电影里也挺好,我不想天亮。 电影的最后,女主坐搬运公司的车离开,在红路灯路口看到石坂牵着孩子一家三口走过,画外音插入这段话:“平凡的、宁静的,没有背叛、没有秘密、没有谎言,公平的、充满爱的人生是不存在的。人无法摆脱痛苦,能让痛苦稍微减轻一些的,一定是秘密。无理由的跟踪就是站在他人的位置和立场上,设想自己就是那个人,也就是说,了解他的人生、热情、意志,这大概就是证明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个体的唯一方式吧。” 我忽然就原谅她了。 因为写论文而采取跟踪他人这样出格的方式,尽管多少源自教授的压力,仍无法体谅。畏畏缩缩,没法和周围人处理好关系,发生误会不及时解释,不挽回。仿佛肚皮已经翻转的死鱼,浮在海面任浪花冲击着前游。 只穿着内衣哀求石坂先生允许把他的秘密写进论文的时候,他回应得很冲”尽是陈词滥调的故事,以为我就会同情你吗?人为了什么活着你这样的人怎么会懂啊!“一锤把脑子里的过度臆想和自我同情砸碎,拜托你瞧一瞧现实世界。这样的声音仿佛在石坂内心嘶吼着。 最初,白石珠瑟瑟缩缩地在门后探出头,缩着脖子看教室里教授上课。从这个镜头开始,好像自己也跑到电影里了。 怯懦、温吞、不善言辞,每一个都好像我自己,深藏在内心深处轻易不示人的这些,不受欢迎的部分性格。 一味地沉默和忍受,越是这样,一旦跨过底线,就越容易走得放肆和忘我。和一直以来互相扶持的男朋友情感状况亮起红灯,“除了论文我现在无法思考其他东西“,白石一头扎进违法的漩涡不愿自拔,像坏掉了一样,我却越来越兴奋。一想到接下来什么时候会被石坂发现,乃至喝醉头脑不清醒主动吻过去,我大脑皮层的神经都在亢奋地叫嚣着。 做到一半因石坂女儿发来的短信叫停,他的话像盆凉水从头淋到脚,白石在抽泣,而我醒了。 接着她去跟踪了教授。 这个女人,真讨厌啊,这个时候还不懂得止损吗? 可是停下来,又该往哪里去呢?唉。人果然不能太放任自己,也不能一味沉浸在对命运不公的抱怨中。还没有多走几步,就给自己编织起牢笼,作茧自缚再顾影自怜,也太蠢了吧。 我又变回了我自己,冷漠无情的旁观者。 可是变成白石的这一个多小时里,我体会到了快感和自由。
为什么我们会在一起呢?我想卓也饱含爱意与真情的速写最后很好地传达给珠了。(刘海将将杀伤力满点。戴上耳机更像染谷了 --)跟踪了隔壁邻居和自己的教授后珠才发现心里有个巨大的空洞的不止自己一人。前者回归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后者最终则选择自缢。生存的意义越思考只会越消极。岩代太郎的BGM拇指!
这部电影要格外批注:在东京连看了两场带舞台挨拶的首映,其中一场离苏打宝宝只有几米,宝宝好看哭了
先给长谷川叔表白五颗心
登堂入室
离哲学很远,所以扣一星。但是私心却意外的喜欢,所以加一星。今天从早上拿到卷子后就一整天陷进挫败感里。夜里看了这部期待很久的电影,也有够丧。每一个元素都很喜欢,每一个人都眼冷心热,充满了扭曲的渴望,误解和压抑。小剧场格外动人,最后一张画像一个戒指给了观众2小时虐待后的温情。
#2016 SIFF DAY2#属于那种我没有抵抗力,色调和节奏都喜欢,看了一会儿就决定要好好看的片子。很喜欢门胁麦(虽然第一次看她的片子),完全没想到苏打会如此酱油,长谷川帅得让人想杀人。
正中下怀。看似简单的故事,实则抽离开来是正儿八经的哲学讨论。作为满足个人私欲的偷窥主线只想说干得漂亮。btw…被长谷川博己帅到了🌚😱
“To be or not to be根本是两个问题”目标A的部分非常精彩,后半段有些泄劲,因此非常想看这位哲学硕士斯托克的论文。门胁麦演技极佳,并且我觉得如果我是她我也天天跟着长谷川叔,内心的空虚确实能被他完全填满啊!!!
剧本很好啊!
好想干长谷川博己啊!
几乎是近来最喜欢的电影,每一帧都美。虽然作为哲学的纵深是很不足的,但是整个故事真有意思。越来越觉得文艺的起点和终点,其实都是孤独,文学,电影,绘画,音乐,无一例外。当我们偷偷参与别人的生活,看到的尽是孤独与虚空,在他们的身体上起伏。长谷川以前有这么帅么?截图无法自已。
满场的电影院里大家不约而同的笑声,长谷川博己演的真好,不过所谓“生存的意义”,观察别人的生活也是得不到答案的吧,整个电影最有意思的还是管理员老阿姨装在垃圾回收处的摄像头
这么深的话题拍的这么浅 suda真是什么都能演
算是电影节看过最喜欢的了…人生本来就没什么意义,都是在注视和被注视下虚构出的他人的生活,到最后连自己的生活,想起来也空洞得像是他人。To be 不过是一个在超市里把两包猪肉换位子然后被抓的演员。超符合最近人生观… 长谷川有这么帅吗以前=_=
窥视与被窥视的主客体变化是最有意思的亮点(监视器的镜头也是加分项),可惜没有深挖下去,正如论文结尾的总结陈词,像是刻意拔高的立意,其实没有说到点子上,因此影片整体还差一口气;在偷窥中想象成为另一个人,并非证明“每个人都是独特个体”,而是孤独的感的威胁与危险。
教授简直专业坑女主,虽然教授自己也是个有故事的人。现在大家的尺度真是越来越大了,看得我还有点尴尬。不过整个片子看下来,尤其是结尾的感觉,还颇有点意思。虽然跟踪对象一号的败露并不是女主给害的,但是人家最后依然阖家团圆。反倒是本没有恶意的女主,却跟男朋友分手了。人生就是充满了不预期。
片子本身不错,但女主扮演的角色真心让人不舒服。无目的地观察且不介入对象的个人生活,看似是个无害的题设,但观察记录分析本身就带有极强的目的性。窥视他人表面之下的生活,比起窥视结果,跟踪挖掘对象隐私的行为更让人厌恶。在男主面前讲述过往经历的女主简直像个中二少女,那种狼狈既难堪又熟悉。
日本人的故事总有本事把我从昏睡中拉出来。抑或是,在昏睡中做着斑斓的梦。
这是2016目前为止让我觉得「好看」的片子。「平凡的,宁静的,没有背叛,没有秘密,没有谎言,公平的,充满爱的人生是不存在的。人无法摆脱痛苦,能让痛苦稍微减轻一些的,一定是秘密。」观影中人生,看人生哲学,满足个人私欲的跟踪主线很nice!长谷川博己,帅,我一边挠墙去。
没啥别的大感想,只有一个:比起菅田将晖,我更想和长谷川博己上床。